|
樓主 |
發表於 2009-9-10 11:42:37
|
顯示全部樓層
吳太祖楊行密
簡介
南吳太祖楊行密(852年-905年),原名楊行愍,字化源,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唐末受封吳王,902年至905年在吳王位,為五代十國中南吳國的實際開國者。
由於其去世時唐朝仍然存在,形式上楊行密仍奉唐正朔,實際上也未建立獨立王國,因此就理論而言,楊行密還只能算是唐朝的封國國君。
楊行密原為廬州牙將,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受唐政府任命為廬州刺史,歸淮南節度使高駢,時高駢年邁昏庸,寵信方士呂用之,呂因此漸掌握權力,專斷獨行,淮南將領畢師鐸恐見害,中和五年(885年)遂反,召宣州觀察使秦彥助戰,高駢後為秦、畢所殺,杨行密命全军将士为高骈穿孝,大慟三日。楊行密擊殺秦、畢二人,入揚州(今江蘇揚州),自稱淮南留後,時城內大饑,以堇泥為餅食之,人相食,杨行密下令用军粮救济百姓。其後楊行密復與秦宗權、孫儒爭奪江淮一帶,先後消滅其他勢力,逐漸占有此地,昭宗景福元年(892年),被任命為淮南節度使。
乾寧四年(897年)宣武節度使朱全忠大舉南侵,楊行密遣朱瑾、张训擊敗龐師古於清口(今江蘇淮陰),朱瑾放淮河水,汴军死伤无数,庞师古阵亡,葛从周逃回。朱全忠此後即無力南下,此後數十年間,南北遂成分裂之局。天復二年(902年)拜東面行營都統、中書令、吳王。 哀帝天佑二年(905年)病死,諡武忠王,武義年間改諡孝武王(見 《十國春秋》),後來楊溥稱帝時又被追尊為武帝,廟號太祖,其子楊渥繼立。
江淮大國——楊吳政權的崛起
從唐末至五代,楊吳政權統治江淮地域近四十年。在唐末的藩鎮混戰中,“高才捷足”的楊行密崛起於淮南民間,轉戰於長江南北,開創楊吳基業。雖然由於傳統的正統觀念的影響,這個雄據於江淮之間的大國被置於歷史上眾多旋起旋滅的小國的地位。但它的存在,與中原王朝幾成南北對峙之勢。使得南方諸政權並存的局勢得以實現。而楊吳政權也在其三十餘年的發展中,在政治上實現了由藩鎮到王國的轉型。並為以後的南唐奠定了堅實的經濟文化基礎。
黃巢起義與淮南局勢的失控
當中國歷史跨入九世紀以來,曾經盛極一時的唐王朝走向了衰弱瓦解。安史之亂後形成的藩鎮割拒局面分割了帝國的土地,削減了帝國的財富。雖經憲宗朝的一度壓服藩鎮,但由於未能從根本上消除分裂的土壤。自穆宗時,由於朝廷處置失措,致使河北三鎮复叛。唐王朝不可挽回的向著覆滅的命運走去。當時“方鎮相望於內地,大者連州十餘,小者猶兼三四。”而天子只能“熟視不知所為。”
北方幾無唐王朝的立錐之地,惟有淮河以南諸節鎮,主要是東南各藩鎮還與帝國的中樞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以其富饒的物產,豐厚的歲供支撐著唐朝的統治。
中唐以後,由於長期戰爭的破壞,作為全國經濟中心的北方已經走向了衰落的道路。而南方由於土地肥沃,氣候適宜,加之比較安定,開發迅速,經濟地位顯著提高。 “江東諸州,業在田畝,每歲一熟,則旁資數道。”當時人這樣議論道:“今國家王畿諸夏,水陸綿地,四面而運輸,明該之大貴根本,實在江淮矣。何者?隴右,黔中,山南以還,澆瘠嗇薄,貨殖所入,力不多矣,嶺南、閩蠻之中,風俗越異,珍好繼至,無不贍也,河南、河北、河東已降,甲兵長積,農原自任,又不及也。”以至於“當今賦出於天下,江南居十九。”故明末大學者王夫之會說:“唐立國於西北而植根本於東南矣。 ”
正是由於江南關乎唐王朝的生死存亡,因此中央對於東南所採取的基本政策始終是嚴密控制,防止任何割據的可能性。因此當唐中央在全國的統治權威急劇下降的時候。東南藩鎮也依舊保持著對於朝廷的忠誠。唐王朝“每歲賦稅倚辦,止於浙江東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八道四十九州,一百四十四萬戶。” “而唐終不傾者,東南為之根本也。 ”
但是這種局面是與唐朝中央政府的穩定所密切相關的,只有保持一個有力的中央,才能有實力控制邊遠的東南。但是不幸的是,黃巢之亂的爆發沉重打擊了本來就已經孱弱的中樞。政府再也無法兼顧遙遠的東南,一場爭奪江淮的戰爭就此展開,而東南割據這個唐王朝的噩夢也最終成為現實。
黃巢、王仙芝起事的中心地帶在黃、淮之間,其北面是擁兵自重,勢力強大的河朔強藩,義軍難以與其爭鋒。相比之下,唐政府在南方的實力較弱,因此義軍轉而向南發展。淮南地方武裝也乘機而起。當時“群盜侵淫,剽略十餘州,至於淮南,多者千餘人,少者數百人。”由於淮南地區是唐朝漕運系統的中樞地帶,能否保證運河沿岸的安全關係到了帝國政府的存亡。於是朝廷緊急“詔淮南、忠武、宣武、義成、天平五鎮節度使、監軍亟加追捕及招懷。”同時又“賜宣武、感化節度、泗州防禦使密詔,選精兵數百人於巡內游弋,防衛綱船,五日一具上供錢未平安狀聞奏。”
唐僖宗乾符三年十二月(公元876年),王仙芝率軍攻申、光、廬、壽、舒、通諸州,直逼唐東南重鎮揚州。面對危急的事態唐宰相鄭畋上書道“若使賊陷揚州,則江南亦非國有。”為保衛江南財賦重地,唐政府立刻集結重兵,以防義軍向南發展。期間王仙芝雖然戰死於黃梅。但至乾符五年,其餘部由黃巢率領轉移到浙西。浙西當時轄潤、常、蘇、杭等州,為東南最為富庶之地,是唐王朝中央賦稅所出的大戶。唐政府為保此地安危,急調荊南節度使高駢為鎮海節度使。
高駢為唐末名將,因軍功累遷安南都護、天平軍節度使、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等要職,為唐政府平定党項、安南立下赫赫功勳。號稱“出無不捷”,因此受到皇帝信重。果然高駢一上任便大破黃巢,“降其將秦彥、畢師鐸、李罕之、許勍等數十人。”黃巢不得已,只能南下嶺南以圖發展。高駢既立大功,唐政府遂於乾符六年任命其為“淮南節度使,充鹽鐵轉運使。”自此他就成為掌握江淮軍、政、財大權的第一人。
淮南割據的種子已經種下,只待時機成熟就會萌芽生長。黃巢在奪取嶺南之後再次北上,高駢軍再次“擊黃巢屢捷”。唐政府於是再授予高駢“諸道行營兵馬都統”,高駢藉機“傳檄徵天下兵,且廣招募,得土客之兵七萬” ,“威望大振”。長安朝廷的目標是藉助高駢的才幹阻止黃巢東趨的可能。但是高駢大權在握,野心逐漸膨脹起來,準備借黃巢以自重。從而“欲臨藩鎮,吞併江南”。
當時黃巢屢敗,屯兵於信州,又“遇疾疫,卒徒多死”。陷入極端不利的情況之中。黃巢心生一計,“致書請降於高駢,求駢保奏”。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的高駢果然中計,“欲誘致之,許為之求節鉞。”當時朝廷集結的諸路大軍雲集,本是可以將黃巢聚殲於此地。但是“駢恐分其功,乃奏賊不日當平,不煩諸道兵,請悉遣歸。”朝廷基於對高駢的信任同意了這一要求。黃巢見大軍已散,立刻“告絕於駢。”高駢遣將擊之,卻不復以前神勇,大敗於黃巢。於是“巢勢復振”。
高駢不敗的神話既已打破,其自信心受到了嚴重的挫折。部下雖勸言:“朝廷倚公為安危,今賊數十萬乘勝長驅,若涉無人之境,不據險要之地擊之,使逾長淮,不可複制,為中原大患。”但高駢“畏怯不敢出兵,但命諸將嚴備,自保而已。”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高駢雖有文武才具,但一受挫折則一蹶不振,實在不是個成大事的人。
朝廷本對高駢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完成安定東南的重任。這時見高駢不能製敵,致使黃巢度淮河北上,長驅直入唐政府腹地。於是“上下失望,人情大駭。”
廣明元年,黃巢攻入長安,唐僖宗學習他的祖先玄宗,倉皇出逃蜀中。而與之成鮮明對比的是,當時高駢正在“大閱軍師,欲兼併兩浙,為孫策三分之計。”這時高駢的野心已經暴露出來,淮南實際上已經成為他的獨立王國。朝廷數度要求其出兵,但他卻置若罔聞。清醒過來的皇帝終於對其失望,下詔削奪其諸道行營都統及諸道鹽鐵轉運使之職。但是這種削奪並不能挽回任何損失。當朝廷違背以前嚴密控制的政策將地方大權交與一人之手的時候,實際上就意味著地方割據的開始。高駢得到朝廷詔書,憤怒怨望,竟然上書詬罵。自此遂不再受命於朝廷,停止向朝廷進獻貢賦。
中和二年,唐王朝終於將黃巢之亂鎮壓下去,但是它只是剩下一個名義上的統一政權的軀殼了。原本已經腐朽不堪的統治機製到這時完全崩潰。各新興藩鎮“自擅兵賦,迭相吞噬,朝廷不能製。”這些新興藩鎮勢力的崛起標誌著唐王朝對於全國統治的土崩瓦解。
高駢的割據江淮扼斷了唐王朝的經濟命脈,為唐王朝敲響了滅亡的喪鐘。但是這喪鐘同時也是為他自己而鳴。他既然這樣對待朝廷,其部將難免不生效尤之念。於是一場大變就醞釀於蕭牆之內,肘腋之間。
起家於唐末起義
楊行密,字化源,原名行愍,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他小時候就成了孤兒,因此性格內向,喜歡獨處。成年後的楊行密力氣很大,據說可以輕而易舉地舉起一百斤重的東西,而且日行三百里。唐朝末年,各地的農民起義不斷,楊行密為了生存也參加了江淮的起義,後來被抓。一般情況下不是處死就是入獄,但刺史卻被他很有英雄氣的相貌打動了,路上放他了。
後來,楊行密在州里募兵的時候參加了本地的軍隊,由於他力氣大膽子也大,在和秦宗權的戰鬥中經常立功,所以很快就升為隊長,不久又被派到朔方(今寧夏靈武西南)守邊服役。一年後期滿回來,但他的上司不喜歡他,又讓他到邊疆戍守,軍吏假裝好言勸說,還問他需要什麼,楊行密大聲呵斥道:“就少你的腦袋!”說完,軍吏的人頭應聲落地。楊行密殺了軍吏,然後召集了一百來號人,發動了兵變,自稱為“八營都知兵馬使”,當地的刺史郎幼复嚇得落荒而逃,楊行密就趁勢接收了城內的軍隊,佔領了廬州。唐朝廷承認了既成事實,任命他為廬州刺史。
智取揚州
此後,楊行密參與了江淮地區軍閥之間的鬥爭,當時淮南的中心不是廬州而是揚州(今江蘇揚州東北),揚州則在唐朝末年名將高駢控制之下。高駢日子一長變得非常昏庸,迷信神鬼,不再專心政治。他的一員屬將畢師鐸不滿他的所作所為,就起兵反叛,聯合另一個地方軍閥來攻打揚州,高駢派人向楊行密求救,未等楊行密趕到,高駢已經被畢師鐸俘虜了。
楊行密領兵和畢師鐸展開了拉鋸戰,在這次交鋒中,楊行密顯露出了過人的智謀。為誘敵出戰,楊行密先命人堆積金帛做成一寨,派一些老弱的軍士去守衛,但在周圍卻埋伏了兩層伏兵。然後,楊行密就自己領兵千人去挑戰,一交手就佯裝不敵,棄營而走,敵兵飢渴難忍,見楊行密領兵敗走,就進了大營搶奪財物,結果中了埋伏,被殺得大敗而歸。畢師鐸一人回到了城中,一氣之下殺了高駢。楊行密得知後,命令全軍將士為高駢穿孝,自己向著城內的方向大哭了三天,士兵們被楊行密哭得怒氣滿胸,然後楊行密下令攻城,哀兵必勝,將士一戰攻下揚州城。畢師鐸奪路而逃。
進城後,慘狀讓人不忍再看,人們餓得將草根都吃完了,有的竟用泥做餅來吃,餓死了一多半。更令人髮指的是,人也被買賣後宰殺出售,父親賣兒子,丈夫賣妻子,屠夫將剛買來的人像殺牲畜一樣殺掉,然後再分割成小塊賣。楊行密下令用軍糧救濟百姓,但也無法滿足百姓的需求。佔領揚州後,楊行密派遣使者到了汴州(今河南開封),向兼任淮南節度使的朱溫遞上了歸降書。朱溫也很狡猾,表面上答應了楊行密的請求,但暗中卻又另派將領去任淮南留後,接管揚州,楊行密發覺了朱溫的陰謀,就派兵把來將趕走了。朱溫無力討伐,只好讓楊行密擔任了淮南留後的職務,但雙方的關係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裂痕。
與孫儒對陣
揚州城一無糧草,二無外援,楊行密就想放棄揚州,到其他地方尋求發展。未及行動,大兵就壓了過來。秦宗權的部下孫儒殺死了投奔他的畢師鐸,吞併了他的軍隊,然後發兵圍攻揚州,想一舉消滅楊行密,將揚州也收歸己有。
由於寡不敵眾,楊行密只好採納謀士袁襲的建議,放棄揚州,先退守廬州,然後再襲擊宣州(今安徽宣城),謀求發展。楊行密依計行事,到廬州後便改變了發展戰略,先將守備空虛的宣州攻克,然後趁勢向東、南、西三個方向發展,佔領了蘇州、常州、楚州(今江蘇淮安)等地,勢力急劇擴大,領地包括了現在的江蘇、浙江和江西、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區。
楊行密的發展,使佔有揚州的孫儒受到三麵包圍,孫儒守不下去了,就殘忍地放火毀城,又將城中老弱病殘的百姓殺了,當做軍糧,然後驅使其他人殺向宣州,軍隊號稱五十萬。
由於敵眾我寡,楊行密的部將幾次戰敗,楊行密又覺得沒有辦法守了,想棄城向西撤退。謀士戴友規出來勸阻說:“孫儒現在士氣旺盛,而且兵多將廣,不過,他們的鋒芒雖然不可擋但可以挫掉,人多勢眾不可戰勝但可以拖垮他們。如果我們真的棄城而走,就很可能被他們追上擒獲。”
屬將劉威也不同意撤退,他主張全力固守,依靠城池修建堅固的營寨抗敵,用持久對抗的方式來消耗孫儒。這樣既能休整部隊,又能瓦解敵人的鬥志,耗盡敵人的糧草。
楊行密聽從了屬將們的建議,不再撤退,就地堅守。時間一長,孫儒果然糧食開始短缺,而且在軍中又發生了嚴重的瘟疫,部隊戰鬥力急劇下降,連孫儒自己也得了病臥床不起。楊行密見時機來臨,就大舉反攻,一戰擊潰孫儒,還將他活捉。孫儒被楊行密當眾斬首,但對於孫儒的部下,楊行密並沒有濫殺,他在孫儒的軍隊中精選了5000名強壯的士兵,組成了自己的親軍,這支親軍的鎧甲都用黑衣包裹,所以又號稱“黑雲都”,待遇優厚,在後來成了楊行密作戰時衝鋒陷陣的主力。
孫儒一滅,楊行密又順利地開進了揚州城。唐朝廷任命楊行密為淮南節度使。
佔江淮為吳國奠基
此後,楊行密又出兵擴大地盤,將淮河以南和長江以東的大片領土都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楊行密為後來吳國的疆土基本上定了型。
在和四處的軍閥爭戰中,楊行密勝多敗少,特別是在朱瑾和李承嗣投奔來了以後,戰鬥力更是大增。李承嗣在朱溫攻打朱瑾的時候被李克用派出相救,但被朱溫擊潰,回河東的退路也被朱溫截斷,只好和朱瑾南下投奔了楊行密,李承嗣的騎兵戰鬥力很強,他的到來使楊行密的軍隊實力陡然增加了許多。楊行密於是就四處用兵,擴張勢力。西邊鄂州(今湖北武漢)一帶的杜洪和東邊兩浙一帶的錢鎦都受到了楊行密的壓力,紛紛向朱溫求救。朱溫便派朱友恭率領步騎兵上萬人南征。楊行密命大將瞿章先固守黃州(今湖北黃岡),等到朱友恭到的時候就南撤,再堅守武昌寨(今湖北武漢),以靜制動,消耗敵軍。同時,楊行密另派屬將領精兵五千支援瞿章,但最後卻被朱友恭擊敗,瞿章和三千士兵被俘。不久,朱溫又派名將葛從周和龐師古分別領兵大舉南下。這次楊行密親自領兵迎戰,他先集中自己的精銳主力攻擊東邊的龐師古,掘開了河堤用水大淹龐師古的軍隊,同時命令朱瑾領兵襲擊龐師古,汴軍結果損失慘重,大敗而歸,龐師古死於戰場之上。葛從周得知龐師古陣亡的消息,趕忙領兵撤退,半路上又遭到伏擊,葛從周率領殘兵敗將退了回去。
此後,東邊的錢鎦又派兵攻打楊行密的蘇州,結果楊行密的屬將周本作戰失利,丟失了蘇州。楊行密經過充分準備,又派李神福進攻錢鎦,在臨安(今浙江臨安北)大敗錢鎦軍隊,還活捉了大將顧全武。
經過長期的混戰,楊行密在江淮一帶紮下根來,雖然四處都是敵手,但經過交手,彼此的邊界都基本穩定下來,連朱溫這樣的強敵楊行密都能戰勝,其他人就更不敢輕舉妄動了。
在唐朝末年,皇帝已經沒有控制地方軍閥的力量了,各地的混戰不斷,誰有力量有能力將一個地方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唐朝的皇帝便任命他為當地的軍政長官,藉此安定一方。這樣省力,但這也等於鼓勵其他人發動兵變奪取軍權,因為朝廷極少發兵討伐,而是承認既成事實,發一道詔書任命了事。楊行密在牢固地佔領了江淮地區後,唐朝廷又進封官爵,封他為吳王。楊行密由此名正言順地當起了地方的自在王。在封建社會,對於人名的避諱非常重視,特別是皇帝和官吏的名字,那句成語“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楊行密也不例外,他的名字在江淮一帶也要避諱,當地的“荇(音行)溪”要改稱“菱(音玲)溪”,還有平時人們吃的較多的“蜜”也要改稱“蜂糖”,因為和楊行密的名字同音。在東漢時期因為要避諱劉秀的名字,所以將秀才改稱“茂才”。
朱溫打了敗仗以後,不再南下,而是向東進攻青州(今山東益都)的王師範,王師範急忙向楊行密求救,楊行密便派大將王茂章領兵出征。王茂章將朱溫的軍隊殺得大敗,還將朱溫的兒子朱友寧斬殺於戰場。朱溫異常惱怒,親自率軍討伐,要替兒子報仇,結果又被王茂章擊敗。這一仗,使得朱溫再不敢向江淮輕易用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