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09-9-10 13:03:57
|
顯示全部樓層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
清太宗(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滿洲愛新覺羅氏,名皇太極(亦作皇太子、洪太極、黃台吉),軍事家、政治家。滿洲族,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
生平
皇太極於明萬曆二十年十月廿五出生。尊稱後金天聰帝愛新覺羅皇太極,也稱清太宗崇德(文)皇帝皇太極。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攻而未克,皇太極親臨戰場,目睹了八旗軍最慘痛的一敗。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二十一日,努爾哈赤毒疽發作而死,皇太極繼承汗位。
1627年,皇太極親率大軍發起寧錦之戰,再次大敗。他決定繞過關寧錦防線在明朝北方開闢第二戰線。自1629年起多次入塞南侵。在第一次南侵中,他誘使明思宗處死袁崇煥,又仿製紅衣大炮,並建立現代化炮兵部隊——重軍。皇太極在世時期,將都城瀋陽改名「盛京」。1636年皇太極控制漠南蒙古後改國號為「大清」,改名元崇德,是大清帝國的實際建立者和開國皇帝。
崇德六年即崇禎十四年(1641年)七月,帶病急援松錦之戰,史載「上行急,鼻衄不止,承以椀」,馬不停蹄,晝夜兼行五百餘里。在松山大敗明軍,生俘洪承疇,《清太宗實錄》記載:「是役也,計斬殺敵眾五萬三千七百八十三,獲馬七千四百四十匹、駱駝六十六、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副。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眾,所棄馬匹、甲胄以數萬計。海中浮屍漂蕩,多如雁鶩。」此役為後來清朝滅明徵服天下立下基礎。《清史稿·太宗本紀》評價:「允文允武,內修政事,外勤討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
皇太極腦中風病逝於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晚十時入關前夕,年五十二歲。後葬於瀋陽昭陵(今瀋陽市北陵公園北)。由於死前未立繼承人,其弟睿親王多爾袞與長子豪格爭位不下,彼此陳兵示威。最終多爾袞獨排眾議,擁立孝莊文皇后的七歲兒子福臨,是為清世祖。
英資少年的政治天賦
明萬曆二十年(1592),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出生。清代官書上講,太極音同臺吉,並習慣於在臺吉前面加上黃、紅等顏色名稱。漢族人則把皇位繼承人叫做皇太子,也同皇太極音相似。總之,皇太極是個十分顯貴的名字。
皇太極的確是得到了父親的喜愛。皇太極的生母葉赫納喇氏在努爾哈赤的妻、妾中很受努爾哈赤的恩寵。子以母貴,她所生的兒子也得到了努爾哈赤的疼愛,努爾哈赤家中有教育子女的專門教師,皇太極從小便受到了一定的文化教育。他天資聰慧,凡是接觸過的事物過目不忘。在他長大成人投身行伍的時候,努爾哈赤軍中眾多的戰將幾乎都是不識字的文盲,只有皇太極夠得上一個粗通文墨的“秀才”。
由於連年烽煙不息,父兄經常出征作戰,少年時期的皇太極便主持家務。努爾哈赤擁有眾多的妻妾、子女、奴僕,財產,而且當時家事與國事的界限並不十分清楚,兩者常相互混雜。處理這樣繁雜的家政,對皇太極來說是副不輕的擔子,也是個極好的鍛鍊機會。而少年皇太極幹得頗為出色。據史書記載,在他7歲以後,努爾哈赤就把大部分家政交給了他,皇太極根本無須父親多加指點,就能把繁雜的事務幹得井然有序。
不過,皇太極並非命運的寵兒。12歲那年,他遭到了喪母的不幸。而政務纏身,不斷征戰的父親此時又無法給予他太多的照顧和體貼。這樣,少年皇太極不得不早早開始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在生活的激流中自立圖強。
從父學習“伐樹”策略
明萬曆四十年(1612)秋,年方21歲的皇太極第一次跟隨父兄出征作戰,參加了對烏拉部的征伐。但努爾哈赤只是命令部下四處焚燬敵人糧草,卻不發動進攻。血氣方剛的皇太極急於陷陣衝鋒。努爾哈赤耐心開導他說,在砍伐大樹的時候,必須用斧子一下一下地砍,才能漸漸把樹砍斷。對付烏拉部這樣的強敵,怎能試圖一舉將它殲滅?只有將其所屬城郭一一攻取,最後才能滅亡它。經過對烏拉部連續不斷的征伐削弱,到第二年,努爾哈赤終於滅掉了強大的烏拉部。努爾哈赤的教誨也深深地印在了皇太極的腦海。後來他在繼承汗位後,仍遵循這個“伐樹”的策略,對明朝長期征伐,從不斷削弱它的旁枝開始,最後斷其主幹。皇太極出色的政治軍事才幹,就是在和父兄一起征戰的戎馬生涯中逐漸增長提高的。
皇太極的長兄褚英,是一員疆場驍將。努爾哈赤晚年也曾有意培養他作為自己的繼位人。但褚英心胸狹窄,擁權自重,對自己的兄弟和群臣百般欺淩。皇太極等人忍受不過,稟報了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大為憤怒,下令監禁了褚英,後來又因有人告他有篡位行為而將其處死。
褚英失勢後,年輕的皇太極作為父親的得力助手不斷受到重用。努爾哈赤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稱汗後,在10多個兒子中,選定皇太極與次子代善、侄子阿敏、五子莽古爾泰為四大貝勒,佐理國家政務。4個人按月輪流值班,國中一切機要事務都由他們負責處理。皇太極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積極參與政務、軍事的謀劃和決策。萬曆四十六年(1618),努爾哈赤公開向明朝宣戰,進兵攻打撫順。皇太極巧獻妙計,預先派軍卒扮作販馬商人混進城內,然後大軍憑藉夜幕的掩護兵臨城下,發炮為號,裏應外合。結果一舉拿下了撫順。
皇太極不僅在戰場上驍勇非常,在處理政事時,更是頭腦冷靜,果斷機敏,頗有全局觀念。在努爾哈赤慮事不周之時,皇太極時常提出建議,把事情處置得更妥貼。
雄才大略三件事
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68歲的努爾哈赤去世。經過諸兄弟子侄的共同協商,公推35歲的皇太極即汗位。皇太極推讓再三後接受了眾議,於九月一日登上了後金汗位,並決定從次年起改元天聰。
皇太極登極汗王位後,就以一個政治家的膽略,對國家的制度規章、政策法令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創建、調整和改革。
第一件事,就是緩和當時緊張的民族矛盾。
皇太極登位時,形勢並不樂觀。連年的對外戰爭、繁重的兵役負擔,使得國內的下層民眾人心厭戰,怨言四起。後金上層統治集團內部也不穩定,充滿勾心鬥角的矛盾鬥爭。尤其嚴重的是,後金國內的滿、漢民族矛盾相當尖銳。努爾哈赤一生戎馬倥傯,艱難創業,為後金大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他晚年在取得輝煌軍事勝利的同時,也犯下了嚴重錯誤。在向遼沈地區推進的過程中,他堅持“誅戮漢人,撫養滿洲”的政策,大肆屠殺和奴役漢族百姓,將俘獲的大量漢人分給滿族官兵做阿哈———奴隸。奴隸們被強迫在主人的莊園和家族中從事各種繁重的勞動,連年苦累不堪。雖然後來努爾哈赤在建國後實行了“計丁授田”、“編莊授田”等封建化措施,緩和了一些,但仍不徹底。悲慘的生活迫使遼東地區的漢族人民奮起反抗,他們舉行暴動,暗殺女真人,使得女真統治者恐慌不安,歲無寧日。努爾哈赤甚至下令,女真人出門不得單人行走,必須10人以上結伴同行,否則要罰銀。由此可見當時民族關係的緊張程度。
在錯綜複雜的形勢下,皇太極繼位後處亂不驚,胸有成竹。他大膽地衝破祖宗法度和傳統習慣的約束,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領域中實行全面改革和調整。
皇太極首先著手解決尖銳的民族矛盾問題。他一上臺就強調,要治理好國家,必須先安撫民眾,並且有針對性地把安民的重點放在安撫漢人上。他上臺不久就改女真族為滿洲族,以改變歷史上女真人與漢族的對立仇恨。接著又頒布法令宣佈,對滿人、漢人一律公平對待,兩者享有同樣的政治、經濟權利。
在努爾哈赤統治時期,遼沈地區存在著為數眾多的奴隸制莊園———拖克索。皇太極對莊園中農奴的人數進行了裁減,規定每個莊園只能擁有8個農奴,其餘的漢人則從莊園移居出去,編為民戶。這樣就使大批漢人農奴獲得自由。崇德三年(1638),他又下令解放農奴,使他們成為獨立生產的個體農民。這對後金的農業生產大有好處。
天聰五年(1631),皇太極又正式頒布了《離主條例》,規定貴族的奴婢可以通過告發主人的罪行獲得自由。以往,因不堪忍受民族歧視和壓迫,漢人紛紛逃亡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努爾哈赤對逃跑的漢人實行了嚴厲的懲治措施。不管是逃跑被逮還是謀劃逃跑而被逮,一律都要處死。皇太極變換了策略,他規定:以前有私逃的,或是與明朝暗中來往的,一概不予追究。今後只將在逃而被捕獲的人處死;雖然想逃,但未採取行動的,即便被人揭發出來也不論罪。皇太極的新規定受到了漢人的極大擁護。後來,皇太極又進一步放寬了“逃人法”,允放漢人逃走,即使抓住也不治罪,但逃到明朝統治地區便不許再返回來。他實行了寬鬆的措施,使大量漢民擺脫了農奴身份,取得自由民的地位。這不但緩和了滿漢矛盾,更解放了生產力,對後金的經濟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另外他還改變努爾哈赤時期對待漢族知識分子及漢官的政策,對他們量才錄用,對範文程、鮑承先、寧完我、高鴻中等富有政治經驗和統治才能的更是授予高官。對漢族自動歸降的降將有的不惜封王,這大大擴充了其統治基礎,也穩定了遼東漢族人心。
皇太極聽取了漢官的建議,在天聰三年(1629),第一次,也是女真族建國以來第一次開科取士。這是完完全全從中原歷代王朝照搬過來的網羅人才的手段。參試的有滿、蒙、漢各族的讀書人。而取士的對象,竟有當年努爾哈赤進入遼沈地區屠殺儒生中僥倖脫逃、被編為莊丁與滿人為奴的300名漢族生員。此後,每隔四五年,繼續開科,吸收了大批漢族知識分子,而且在政治上贏得了他們和很多漢族百姓的支援和擁護。可見,父子兩代的政策及效果差異是何等的大。
第二件事是發展經濟軍事實力。
皇太極登極後,把發展農業放在了恢復經濟的首位。針對滿族貴族慣於征戰掠奪、輕視務農的做法,皇太極多次訓誡他們應改變觀念,要認清耕織生產的重要性,不要只看重綢緞錦帛之類。他告誡綢緞錦帛都是些粉飾之物,即使沒有它們也不會有多少妨害。他一再重申“我們出兵征伐,目的在於掌握土地、人口,作為立國的根本。並非只為了貪圖財利。使生活充裕的途徑,全在於抓緊農業生產。”漢官曾批評努爾哈赤在位期間大興土木,百姓深受困擾,皇太極吸取了此中教訓,特別注意珍惜民力,保證農民足夠的時間。皇太極雖然身為一國之君,但對於農業生產的具體環節關心入微。
從保護農業生產的角度出發,皇太極製訂了一系列法令。他宣佈對大牲畜實行保護政策。禁止濫殺牛、馬、騾、驢,禁止牲畜踐踏農田,牲畜闖入農田損壞了莊稼,必須追罰牲畜主人的銀兩,並由牲畜主人賠償損壞的莊稼。為了加強護農法令的貫徹,皇太極以身作則,親為表率。每當他行軍出獵的時候,即便是在嚴寒時節,他也總是吩咐把自己的住處安排在野外,從不肯輕易闖入屯堡,唯恐掠擾了其中的百姓。
皇太極的努力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首先是民族矛盾得到了極大緩和,再有是後金的農業生產較快地擺脫了不景氣局面,糧食生產逐漸達到了可以自給的程度。到1639年時,後金一年在釀酒方面的用糧就達數10萬石之多。
在皇太極繼承汗位之前,後金的手工業尚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規模有限,水準不高。所生產的布匹、鐵器、船隻等項都遠遠無法滿足需要,大量的物資必須從明朝、北韓等地運進來。即汗位後的皇太極力圖儘早扭轉這種窘境,為此他採取了種種措施。他大力提倡種植棉花,在後金境內四處推廣紡紗織布,並經常獎賞技藝出眾的紡織工匠。到了1633年,後金的紡織技術已有很大提高,各種精細布匹都能夠織造出來,已能滿足後金境內的需求。在礦冶業方面,皇太極積極支援開礦冶煉,創辦了不少冶煉場。冶煉業的發展直接帶動了兵器生產。從天聰五年(1631)開始,後金已能夠成批生產極有威力的“紅衣大炮”。“紅衣大炮”在皇太極對明朝、北韓的戰爭中發揮了很大作用。此外,在皇太極的積極倡導下,後金造船、陶瓷等業也有長足的進步。
隨著農業、手工業的恢復、發展,內外商業貿易也出現了比較興旺的局面。
經過皇太極10多年的勵精圖治,後金逐漸擺脫了經濟凋敝的陰影,安定了人民的生活,增強了國力,從而為進一步向外擴張打下了比較堅實的物質基礎。
對外擴張作戰不僅需要堅實的經濟後盾,而且離不開強悍善戰的軍事隊伍。皇太極積極擴編八旗,嚴飭軍備,就是要保持雄厚的軍事實力,確保對外戰爭勝利。
努爾哈赤在軍事上取得了輝煌戰績,與他擁有一支八旗勁旅有密切關係。但滿族人口不多,兵源有限,在戰爭中滿族八旗不斷減員,而對外戰爭仍是相當頻繁,並且戰爭的規模也日趨擴大,如何才能保持和發展一支強大的軍事隊伍,以立足於不敗之地呢?
皇太極充分利用了蒙、漢歸附和被掠人口這個優裕的兵源。在滿族八旗之外,他正式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
為了改變漢人心目中八旗軍燒殺搶掠的形象,在每次出征前,皇太極總要詳細申明軍紀。比如不得殺害降民,不得離散降民父子、夫婦,不得姦淫婦女,不許踐踏禾苗,不許酗酒等等。若士兵違犯了軍紀,不僅本人受罰,領兵的將官也要受到牽連。每當戰事結束後,皇太極都要進行認真的總結,讓部下舉報各種違紀行為,嚴肅處理。
第三件事就是初創國家體制和制度,並徐圖集權。
他即位不久,就在汗王手下破天荒地開設了一個文館。文館的職能,一是翻譯漢文典籍,一是記注本朝政事,並處理所有往來書信及臣下奏章,還參與議政。這又是後金國的第一次創舉。文館表面上是辦事機構,實際上是皇太極進行改革的諮詢機關,更重要的是,隨著皇太極推行的調整與改革的深入,它越來越具備內閣的功能,成為國家內閣的錐形。引人注目的是,文館裏當職的大臣有很多漢官,範文程、寧完我、鮑承先、高鴻中是其中最有名的。
天聰五年(1631),皇太極依照明制,設立史、戶、禮、兵、刑、工六部,由一名貝勒總理部務,六部與汗王之間,以文館為樞紐。各負其責,紛繁雜亂的國家事務也就漸漸理順了。此後,貝勒們與皇太極由原來的平列關係逐步轉化為封建的君臣隸屬關係。
比較努爾哈赤所建立的後金政權,汗王之下,只有5個議政大臣、10個理事官,幾乎談不上什麼國家機構,實在是很簡陋很原始的。
此後,隨著後金的不斷發展強大,國家機構也隨著膨脹。5年後,文館改為內一院,即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設大學士和學士等官;又停了貝勒掌六部,把貝勒等皇親貴族置於國家機構之外,皇太極獨主政務;最後,管監察的都察院和管內處蒙古事務的理藩院成立,完成了三院八衙門這一套比較完整的國家機構。
可以看到,皇太極的改革調整是有限度的。他沒有從根本上除舊立新,而是對舊制度加以限制,再另立新制度與之平行,分享其權力。如八旗制度與八衙門並存、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之外又設內三院。這是由當時的客觀條件造成的。在強敵環伺而國勢不穩的情況下,滿族社會能夠承受這種漸進式的改革而沒有發生大的分裂和內戰,應該說是皇太極的極大成功,充分展示了他的政治智慧和遠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