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4812|回覆: 103

中國歷史里程碑-五千年歷史(整理中)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9-1 14:59: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小弟在網上發現這個中國歷史里程碑, 以一百篇文章敘述中國五千年歷史, 資料充足, 特意轉貼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1 16:47 編輯 ]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5:01:58 | 顯示全部樓層
1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的精神,永遠是中國人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大禹治水是發生在幾千年前我國古代國家剛剛形成時的影響極其深遠的一件事。

    據古文記載,大約在四五千年前,我國發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災害。當時正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力極端低下,生活非常困難。面對到處是茫茫一片的洪水,人們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部落聯盟首領堯,為了解除水患,召開了部落聯盟會議,推舉了鯀去完成這個任務。由於他用的是「堙」、「障」等堵塞圍截的方法,治水9年,勞民傷財,不但沒有治住,反而越來越大。堯死後,大家推舉舜當了部落聯盟的首領。舜巡視治水情況,看到解對洪水束手無策,耽誤了大事,就將鯀治罪,處死在羽山。部落聯盟又推舉鯀的兒子禹。禹是個精明能幹、大公無私的人。他接受治水任務時,剛剛和塗山氏的一個姑娘結婚,意志堅強的大禹,看到群眾受到水害的情景,想到自己肩負的重大任務,便毅然決然地告別妻子,來到治水的工地。

    大禹請來了過去治水的長者和曾同他父親鯀一道治過水害的人,總結過去失敗的原因,尋找根治洪水的辦法。有人認為:「洪水氾濫是因為來勢很猛,流不出去。」有人建議:「看樣子,水是往低處流的。只要我們弄清楚地勢的高低,順著水流的方向,開挖河道,把水引出去,就好辦了。」這些使大禹受到很大啟發,他經過實地考察,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方案:一方面要加固和繼續修築堤壩,另一方面,改鯀過去「堵塞」的辦法為「疏導」來根治水患。

    為了便於治水,大禹還把整個地域劃分為九個大州,即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等州。從此,一場規模浩大的治水工程便展開了。

    大禹親自率領20多萬治水群眾,浩浩蕩蕩地全面展開了疏導洪水的艱苦卓絕勞動。大禹除了指揮外,還親自參加勞動,為群眾做出了榜樣。他手握木鍤(形狀近似於今天的鐵釽),櫛風沐雨,廢寢忘餐,夜以繼日,不辭勞苦。由於辛勤工作,他手上長滿老繭,小腿上的汗毛被磨光了,長期泡在水中,腳指甲也脫落了。在治理洪水中,大禹曾三次路過自己家門口,這時他的妻子剛剛生下兒子沒幾天,恰好從家裡傳來嬰兒哇哇的哭聲,他怕延誤治水,沒有進去;第二次路過家門,抱在妻子懷裡的兒子已經會叫爸爸了,但工程正是緊張的時候,他還是沒有進去;第三次過家門,兒子已長到10多歲了,使勁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撫摸著兒子的頭,告訴他,治水工作還是很忙,又匆忙離開,沒進家門。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被傳為美談,至今仍為人們所傳頌。

    在大禹領導下,廣大群眾經過10多年的艱苦勞動,終於疏通了9條大河,使洪水沿著新開的河道,服服貼貼地流入大海。他們又回過頭來,繼續疏通各地的支流溝洫,排除原野上的積水深潭,讓它流入支流。從而制服了災害,完成了流芳千古的偉大業績。在治水的同時,大禹和治水大軍還大力幫助老百姓重建家園,修整土地,恢復生產,使大家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對於大禹的功績,廣大人民歌頌他,感謝他,懷念他,當時人們把整個中國叫「禹域」(意為大禹治理過的地方)。

    相傳黃河上游的龍門山上的禹門口(今陝西韓城與西河津之間),為大禹所鑿。龍門山口,口寬80步,河水由此而下,奔騰咆嘯,聲如巨雷。集中在龍門水下的大鯉魚為急流所迫,隨之而下,向下不斷跳躍,即民間流傳的吉祥之兆——「鯉魚跳龍門」的故事。

    位於山西省芮城縣東南5公里的黃河岸邊的神柏峪,相傳是大禹勘察水情、並在河邊的柏樹上拴馬歇腳的地方。後人在此處河邊修建了一座禹王廟,以示紀念。
   

     在浙江省紹興市的會稽山下,人們還修建了大禹的陵墓——禹陵,以紀念他的豐功偉績。

    大禹死後,其子啟繼位,建立了夏朝。我國的歷史從此時起,進入了階級社會,時間約在公元前21世紀。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1 15:42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5:04:02 | 顯示全部樓層
2 商湯滅夏

    奴隸制社會在中國歷史的道路上踏下的又一個腳印

    商湯滅夏是夏朝向商朝過渡之間商族的成湯滅夏朝的歷史事件。

    夏朝奴隸制國家距今約4000多年,是世界上古老的奴隸制國家之一。夏朝從禹開始,到桀滅亡,傳14世,17王,有400多年的歷史。今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部是夏人統治的中心。這個國家的範圍,北到山西的長治,南達河南伊水流域,西到陝西華山一帶,東至山東河濟之間。據人推測,夏朝的勢力和影響已達到黃河南北和長江流域。

    奴隸制國家是建立在殘酷剝削奴隸勞動之上的。奴隸不僅從事家內雜役,而且成批地被奴隸主趕到農田裡去種地和放牧。少康流亡有虞氏部落的時候,還「有田一成,有眾一旅」,一成田是方圓10裡的土地,一旅眾是500個奴隸。奴隸是社會生產的主要支柱。可是,在奴隸主眼裡,奴隸只是「會說話的工具」,可以隨意把他們關進監獄,施以重刑,甚至把那些不願為他們作戰的人,當做祭祀品殺死。

    夏朝奴隸主貴族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夏啟整天沉湎在飲酒、打獵和歌舞中。傳說啟創作了名叫《九韶》的樂舞,這可能是一個大型的音樂舞蹈曲子。啟的兒子太康更荒淫無度,到洛水北岸打獵遊玩接連幾個月,把王位都丟掉了。

    夏朝末年,社會矛盾更加尖銳。國王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亂。」夏朝開始走下坡路。到夏桀即位,他更暴虐無道,荒淫無恥,「賦斂無度,萬民甚苦」。

    夏桀手下有個叫關龍逢的臣子,聽到老百性的憤怒聲音,覺得大勢不妙,便對桀進行勸告,要他節省用度,不然就危險了。夏桀不但不聽,反而把關龍逢殺了。夏桀以為他的統治永遠不會滅亡。他說:「天上有太陽,正像我有老百姓一樣。

    太陽會滅亡嗎?太陽滅亡,我才滅亡。」他還召集所屬各部首領開會,準備發動討伐其他部落的戰爭。可是,各部落對他更加離心離德。這就給商湯滅夏造成了有利的機會。

    商族興起在黃河下游,相當於現在的河南、山東一帶。商部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公社時期。這個部落的始祖叫契。傳說契的母親簡狄洗澡,忽然發現燕子下了個蛋,吃了以後便懷孕生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傳說。

    黃河下游是一個洪水經常為患的地區,所以從契到湯,經過了14代,8次遷徙。商部落的畜牧業發展很快,據說有名的先公相土作乘馬,王亥作服牛。就是馴養牛馬,作為運輸工具。商部落傳到成湯當王的時候,已經很強盛,農業、畜牧業、手工業都有很大進展,經濟力量逐步超過了夏朝。成湯採取積極措施準備滅夏。他首先任用了伊尹和仲虺為左右相,提拔重用了出身地位低下而有才幹的人,他出兵攻滅了葛、韋、顧、昆吾等夏朝屬國。成湯越戰越強,「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夏桀陷於孤立的境地。

    商在湯之前,一直臣服於夏。後來成湯在伊尹的建議下,停止對夏朝納貢。夏桀大怒,召集諸侯在有仍(今山東濟寧)地方會盟,準備進攻成湯。可是,夏桀的指揮棒不靈了,有緡氏帶頭起來反對他,各諸侯誰也不聽他的指揮。成湯和伊尹見滅夏的時機已經成熟,即起兵向夏朝進攻。

    成湯的軍隊和夏桀的軍隊在鳴條(今河南封丘東)大戰。

    夏桀的軍隊眾叛親離,被打得大敵。最後,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壽縣東南),死於亭山。夏朝滅亡。

    成湯滅夏之後,向四方擴展了統治區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王朝——商朝。

    商滅夏後,成為黃河流域的主要統治者,勢力發展很快。

    尤其是前期政治狀況較好,社會也比較穩定,經濟、文化都有很大發展。標誌這一文明的,是甲骨文字的相當成熟和青銅冶煉技術的相當進步。歷時600餘年後商朝滅亡,時間約在公元前11世紀。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1 15:44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5:05:05 | 顯示全部樓層
3 封疆建國以藩屏周
                        
    中國分封分建的濫觴


    周滅商以後,周從一個西部小邦變成了一個大國。為了鞏固和擴大周王朝的統治,有效地管理廣大被征服的地區,鎮撫各地原有的邦國,周初實行了分封制。分封制就是把周王的子弟、親戚、功臣以及古代先王聖賢的後代,分配到一定的地區,分別授給他們一定範圍的土地和人民,建立封國。這些封國就是諸侯,諸侯受封時,要舉行冊封儀式,周天子向受封者頒布冊命,宣佈封疆範圍、土地的數量。並把該地區的人民一起賜給受封者,同時還給受封者官屬、奴隸、禮器和儀仗等。諸侯在自己的統治範圍內建立政權機構,設置軍隊和監獄,但規模大小和地位都有一定的限制。諸侯對周王承擔一定的義務,如定期朝見,繳納貢賦,徵調軍隊隨周王出征,王室重大祭祀活動,諸侯要前往助祭等等。


    周朝初期,經過了周武王和周公兩次大的分封。武王滅商後,就開始分封,武王所封有下列國家:封神農的後代於焦,黃帝的後代於祝,堯的後代於薊,舜的後代於陳,大禹的後代於杞,師尚父於齊,周公於魯,召公奭於燕,叔鮮於管、叔度於蔡,同時封商紂的兒子武庚於殷。這些人都是先賢聖人的後代或是周的功臣、子弟以及殷商的後代。


    周公平定武庚、管、蔡之亂後,便將他們所管轄的殷遺民一分為二,一部分封給了商紂王的哥哥微子啟,封於商丘,國號宋。另一部分則分給成王的叔父康叔,封於殷商故墟,國號衛。武王死後,唐地發生叛亂,成王誅滅唐以後,封他的兄弟叔虞於唐。以後周王也進行過分封,但都規模不大。


    經過周初的兩次分封,形成了以王畿為中心,眾多諸侯拱衛周王室的局面。王畿是周王室統治的中心地區,武王時已經計劃將周的王都建於洛水與伊水之間的地區,但沒有來得及興建就去世了。周公東征以後,就按武王的計劃修建了洛邑(河南洛陽市東),把那些殷頑民遷移到這裡,加以監視。


    又在附近建王城(洛陽市內),以軍隊八師駐守,作為朝會東方諸侯的東都。這樣,西起岐陽,東到圃田,所謂渭、涇、河、洛地帶,都成為周的王畿。西邊的關中平原,以鎬京為中心,是周人興起的地方,稱宗周。東面的河洛地帶,以東都王城為中心,是保衛宗周和鎮撫東方的重鎮,稱成周。東西連成一片,長達千餘里,王畿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都有顯著的增強,成為控制全國的基地。周朝在王畿(甸服)之外有侯服、賓服、要服、荒服,侯服就是指諸侯國所分佈的地區,侯服之外,就是一些關係比較疏遠的舊國或其他少數民族部落。


    荀子說,周初分封了71國,其中姬姓53國。據《左傳》記載,先後受封的文王后代有16國。管(河南鄭州)、蔡(河南上蔡)、郕(山東汶上北)、霍(山西霍縣)、魯、衛、毛(河南宜陽縣境)、聃(地不詳)、郜(山東城武縣東南)、雍(河南沁陽東北)、曹(山東定陶)、滕(山東滕縣)、畢、原、酆、郇(山西猗氏縣西)。屬於武王諸子的四國,邗、晉、應(河南寶豐縣西南)、韓(山西芮城縣西)。屬於周公後代的六國,凡(河南輝縣西南)、蔣(河南淮濱期思集東北)、邢、茅(山東金鄉境)、胙(河南延津)、祭(鄭州北)。


   
在眾多的諸侯中,尤以東方的齊、魯,北方的晉、燕,中原的衛國最重要。

    魯,是周公旦的封國。其疆域,北到泰山之下,東過龜蒙,南邊包括鳧、嶧諸山。附近的若干小國都是它的附庸。這裡原是少□部的故地,居住著奄、商部落。武王滅商後,就把這一地區分封給周公,周公由於輔佐成王,一直未能到封地去。武王死後,這裡的淮夷、徐戌同時叛亂,周公東征平定了這裡的叛亂,穩定了局勢,便立即讓他的兒子伯禽到封地去,讓他鎮守這一地區,並要他「大啟爾宇,為周室輔」,也就要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勢力,成為周王朝強有力的屏輔。同時分給他殷民族,即條氏、徐氏、尚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六個殷商部族以及大量禮器和儀仗。魯國成為周王朝在東方的重要諸侯,領導當地的淮夷部落臣服於周王室。


    齊,是師尚父的封地。師尚父即姜尚,他是周武王的大功臣,為周王朝的興起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周武王將它封在營丘(山東臨淄北),國號齊。這裡是薄姑之民的故地,也是一股巨大的抗周勢力。武王讓他在這裡鎮撫薄姑之民,其封疆東至海濱,西至黃河,南至穆陵(山東沂水縣北)、北至於無棣(山東無棣)。它也是周王室控制東夷的重要力量,同時周王還授予他征伐違抗王室的侯伯的權力。


    衛,是康叔的封地。康叔是武王的同母弟,成王的叔父。

    這裡是殷都舊地,在周公平定了武庚、管叔、蔡叔的叛亂之後,就把康叔封到這裡。它的疆域以朝歌(河南汲縣北)為中心,武父(河南河北交界處)以南,圃田(河南中牟西)以北的地區。康叔被封時還得到了殷民七族,即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饑氏、終葵氏七個殷商部族,以及許多寶器儀仗。由於衛國是殷人的故地,所以周公十分重視,特別作《康誥》、《梓誥》、《酒誥》叮嚀康叔,讓他兼用商周的制度。康叔遵照周公的教導,很快就消除了殷遺民的對立情緒,收到了民大悅的效果。在眾多的封國中,衛國地處中原,又接近王畿,其疆域也最大,是屏衛周王室的重要封國。成王親政以後,任用康叔擔任周王室的司寇,執掌刑罰大權,衛侯又掌握著指揮成周八師的大權。


    晉,是成王弟叔虞的封地。轄區在今天的山西境內,自古以來就居住著群狄部落,他們經常內侵,商朝時就經常在這裡用兵。武王死後,這裡的唐國乘機叛亂。為了加強對群狄的防禦,成王將他的弟弟叔虞封於唐(山西翼城),國號唐,到叔虞的兒子時,改國號為晉。這裡曾是夏朝故地,叔虞還得到了夏遺民懷姓九族,所以晉國實行夏政並兼顧戎狄的習慣。


    燕,是召公奭的封地。它是周王朝在東北方的屏藩,這裡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它起著控制燕山南北和遼西一帶的戎狄部落的作用,影響達到白山、黑水之間的地區。


    此外,在南方,在淮水上游還有蔣、息(河南息縣)等同姓國,在唐、白河流域有申、呂等姜姓國,在淮水、漢水之間有漢陽諸姬,其中隨(湖北隨縣)國為最大。在長江下游地區,在文王以前,就有古公亶父的長子太伯和次子仲雍在太湖沿岸建立了吳國。1954年在江蘇丹徒地區發現了一批西周青銅器,其中一件宜侯矢簋的銘文記載了宜侯矢被封的情況,這個宜國是否就是吳國還不能確定,但是銘文記載的情況說明宜國也是周王朝在南方的重要封國,是周王朝在長江下游的重要據點。
   

     周王朝實行的分封制,是當時歷史條件下對廣大的區域實行有效統治的最好的辦法。大量分封諸侯,對鞏固和穩定周王室確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周滅商以後,在周王朝影響的範圍內,還有眾多的舊國存在,在邊遠地區,也有大量少數民族部落,周王朝的封國與這些舊國和少數民族雜處,有效地擴大了周王朝的政治影響,對傳播先進的周文化,加速這些地區的發展都起了積極的作用,對歷史上民族統一體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各封國的發展程度不同,一些諸侯發展壯大起來,向四周擴展,成為雄踞一方的大邦,到春秋時期,形成了諸侯割據列國爭霸的局面。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1 15:47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5:06:09 | 顯示全部樓層
4 諸侯爭霸
                       
    中國強權政治的開端


    諸侯爭霸是發生在春秋時期的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古代曾有「春秋五霸」之說,五霸的一般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但宋襄公並未能稱霸,而爭霸的大國還有吳、越,於是對「五霸」,其說不一。爭霸的情況,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齊桓公稱霸。春秋時期首先稱霸的諸侯是齊桓公,所謂「稱霸」,就是因勢力強大,而為中原諸侯的盟主,並得到周天子的承認。

    齊在春秋前期,已是東方的大國,疆土「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今山東臨朐),北至於無棣(今山東無棣)。」負山面海,有魚鹽之利。但在齊襄公(前697—前686年)時,由於政治黑暗,剝削殘酷,階級矛盾一度尖銳。齊襄公死,其弟桓公繼位,任用管仲為相,進行改革,國勢日益強盛。公尤前664年,山戎侵燕,齊桓公率軍北伐山戎,保衛了燕國。前622年,狄人侵邢(河北邢台),齊桓公又救邢,並把邢人遷到夷儀(今山東聊城),另築新城以安置之。公元前660年,狄人又侵衛,殺衛懿公。齊桓公救衛,將衛的賸餘人口遷到楚丘(今河南滑縣),使衛存在下來。齊桓公的救患扶危的行動,得到一些諸侯的擁護,威信大增。

    這時,南方的楚國強盛起來,不斷北侵,兼併了許多小國,又連年伐鄭,威脅中原。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齊、宋、陳、衛、鄭、許、曹之師伐楚,與楚軍對峙於陘(今河南偃師),雙方互不相讓。後齊、楚訂立盟約,都撤回軍隊。齊桓公這次出兵雖未與楚作戰,但卻打擊了楚國北進的鋒芒,暫時消除了楚對中原諸國的威脅。

    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葵丘(今河南考城東)大會諸侯,參加會盟的有齊、魯、宋、衛、鄭、許、曹等國的國君,周天子也派代表參加。從此齊恆公成為霸主。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前643年,齊桓公死,齊國逐漸衰弱。

    (2)晉文公稱霸。晉國原是汾水下游的一個小國,到春秋前期,逐漸強大。《韓非子﹒難三》曰:「(晉)獻公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就是兼併了許多小國和戎、狄部落,疆域已擴大到整個汾水流域。獻公晚年,因廢嫡立庶,引起統治集團內部的斗爭,公子重耳在國外流浪了19年。獻公死後,重耳回國,在大臣狐偃、賈佗等的協助下,採取了一些整頓政治、經濟的措施,主要有「輕關易道,通商寬農,稼穡勸分,省用足財,」以及「賦職任功」,「舉善援能」等。經過這番整頓,政治穩定,社會經濟得到發展,國家富強起來。

    這時楚國又一再向北侵犯,魯、鄭、陳、蔡等國先後歸附於楚。公元前632年,楚圍宋,宋向晉告急。晉文公率軍救宋。晉軍為避開楚軍的鋒芒,在未開戰之前,主動退軍「三捨」。至城濮(今河南濮陽西南),晉文公會晉、宋、齊、秦軍,大破楚軍。這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戰。戰後,晉文公又大會諸侯於踐土(今河南原陽),與會的有魯、齊、宋、蔡、鄭、衛、莒等國,天子派代表參加會盟。盟約規定:「皆獎王室,無相害也。」晉文公成為中原的霸主。

    (3)楚莊王稱霸。楚是江、漢流域的一個蠻族國家,西周時,活動在丹陽(今湖北秭歸)一帶。公元前689年,始建都於郢(今湖北江陵紀南城),並逐漸強大,兼併了附近許多小國。楚莊王(前613—前591年)時,孫叔敖為宰相,整飭內政,興修水利,國勢更加強盛。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率軍至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為他舉行慰勞歡迎之禮,莊王「問鼎小大輕重」,表明了他有滅周的野心。前598年,楚圍鄭,晉救鄭。次年,晉、楚軍戰於邲(今河南鄭州市東),晉軍大敗。前594年,楚又圍宋,宋向晉告急,晉畏楚而不敢出兵。從此,中原各國背晉向楚,楚莊王成為中原的霸主。
《韓非子﹒有度》曰:「荊莊王並國二十六,開地三千里。」莊王死,楚勢漸弱。

    (4)吳、越爭霸。吳、越都是長江下游的國家,吳都於吳(今江蘇蘇州),越都於會稽(今浙江紹興)。春秋中期,晉楚爭霸時,晉曾聯吳以制楚,吳的國力也日益強大。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和楚亡臣伍員率軍伐楚,楚軍大敗,吳軍直入郢都。這時楚得到秦的救援,越國又乘虛攻吳的都城,吳被迫撤兵。闔閭死,子夫差繼位,於前494年伐越,敗越於夫椒(今江蘇吳縣太湖中山),圍越王勾踐於會稽。勾踐求和,請為屬國。前487年,吳築邗城(今江蘇揚州)於江北,又開邗溝,聯結江、淮,通糧運兵,大敗齊兵於艾陵(今山東泰安)。前482年,又與晉、魯的國君及周天子的代表會
盟於黃池(今河南封丘)。因當時越王勾踐已進攻吳國,夫差讓霸主與晉定公而回師吳國。公元前473年,越再伐吳,夫差戰敗自殺,吳亡。

    勾踐滅吳後,成為江、淮下游最強大的國家。他率師北上,與齊、晉等諸侯會於徐(今山東滕縣),成為霸主。

    諸侯爭霸使得整個國家兵連禍接,沒有寧日,給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奴隸帶來更加深重的災難。這使得日後奴隸們反抗奴隸主的鬥爭日益高漲,動搖了奴隸主貴族的統治基礎。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1 15:53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5:07:23 | 顯示全部樓層
5 三家分晉
                                
   「公室」與「私家」的爭鬥


    三家分晉是春秋後期公室與私家之間展開的激烈鬥爭的結果。在西周宗法封建制下,周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在自己的統治範圍內再分封卿、大夫。卿、大夫領有自己的封邑,擁有基本上是獨立的政治、經濟、軍事力量,他們通過貴族宗族組織來統治自己的封邑。
這樣,在諸侯國內部就有了「公室」和「私家」之別。公室指諸侯國君,私家指卿、大夫之家。在西周時期和春秋早期,卿、大夫的封邑沒有得到發展。

    在春秋時期,西周以來的社會政治秩序遭到破壞,在諸侯國勢力擴張的同時,諸侯國內部卿、大夫的勢力也有了很大的發展。他們統治的封邑,在諸侯國內也形成了一個個割據獨立的小國,並且也在互相兼併。有些勢力強大的卿、大夫,還操縱了諸侯國的政治,諸侯國的政權由公室向私家轉移。這些卿、大夫比較能順應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是新興的進步勢力;以國君為代表的公室則主張維護舊的制度,是一批頑固的守舊貴族。

    早在春秋初期,晉公族內部嫡系與旁支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爭鬥,晉獻公曾大批屠殺公族內的群公子。獻公死後,他自己的兒子之間又發生爭奪君位的鬥爭,直到晉文公即位才結束。晉公室的力量被削弱了。到春秋中葉,舊公族只剩下欒氏、羊舌氏和祁氏等幾家,而晉國的卿大夫之家即私家的力量卻逐漸壯大起來,不斷與晉國的公族展開鬥爭。

    晉厲公時,把私家看成最大的威脅。公元前574年,他舉兵殺了三部(郤至、郤 摺□郤錡),結果很不得人心。次年,厲公被殺。晉朝中期以後,晉國的卿位一直由19個卿大夫之家所佔據,居卿位的同時又是統率軍隊的將領。這十幾個卿大夫家族在晉國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的勢力,一天天膨脹起來,到春秋晚期,他們互相吞併的結果,只剩下韓氏、趙氏、范氏、魏氏、中行氏、智氏六家最大的卿大夫家族,就是所謂的六卿。

    六卿與晉國舊貴族之間進行了持續不斷的鬥爭。公元前550年,以范氏為首的新興勢力聯合起來攻打當權的大夫欒盈,欒盈逃到楚國,不久又逃到齊國,齊國將他偷偷送回到他在晉國的私邑曲沃。欒盈以曲沃為據點,發兵進攻晉國的絳都。新興勢力迅速占領固宮(晉襄公廟),在戰鬥中,奴隸斐豹提出以解放自身作為效忠的條件,新興勢力當即燒掉了斐豹淪為官奴的丹書(賣身契)。斐豹殺死了欒氏的力士督戎。

    范氏為了戰勝欒氏,發佈命令說:自文公以來,有功於國家而子孫沒有得到官職者,可以做官和受賞。這樣激勵了士氣,提高了軍隊戰鬥力,結果,大敗欒氏,欒盈及其黨羽全部被誅。此後,新興勢力繼續與舊貴族鬥爭,欒氏、郤氏、胥氏、原氏、狐氏、續氏、慶氏、伯氏等舊貴族繼續受到打擊,被降為奴隸和平民。晉的公族被消滅,晉國的政治完全被卿大夫之家所把持。新興勢力又滅掉了祁氏、羊舌氏,把祁氏領地分為7縣,羊舌氏領地分為3縣,任命韓、趙、魏等族的子弟和有才能的人去做縣大夫。公室與私家的鬥爭,是舊貴族與新興勢力的鬥爭,舊貴族被消滅對晉國社會的發展是有好處的。

    在與舊貴族鬥爭的同時,新興勢力內部也進行了激烈的鬥爭。當時新興勢力都實行了一些有利於生產發展的革新措施,但實行的程度和方式各家都有比較大的差別。在畝制上,六卿都突破了「百步為畝」的舊規,而范氏、中行氏的畝制沒有韓、趙、魏的畝制大,范氏、中行氏的畝制為1畝160步,智氏為180步,而韓、趙、魏為200步。由於當時勞動者耕種地畝面積有一定的標準,畝制大就是實耕面積大,畝制小實耕面積小,擴大畝制有利於生產的發展。范氏、中行氏在畝制改革上很不徹底,而且保留了較多的奴隸制痕跡,對依附農民剝削很重,在政治上也獨斷專行,所以在與趙氏等的鬥爭中處於不利地位。趙簡子注意爭取民眾,如他派尹鐸到晉陽(山西太原市西南)去作地方官,尹鐸到任後,就遵照趙簡子的指示,調整和減少農民負擔,後來晉陽便成為趙氏可靠的根據地。趙簡子還採取獎勵軍功,以功釋放奴隸的措施。公元前493年,范氏、中行氏與鄭國等聯合起來,與韓、趙、魏發生戰鬥,趙簡子在誓師時發佈命令,許諾在戰鬥中立軍功的人,上大夫賞賜給縣,下大夫賞賜給郡,士賞田10萬畝,庶人及工商業者可以上升為士,奴隸可以被釋放。所以軍隊士氣很高,終於大獲全勝。趙簡子還注意選拔人才,鼓勵臣下指出自己的過錯。趙簡子爭取了人心,而范氏、中行氏則失去了人心,這是趙氏能夠取勝的重要原因。趙聯合韓、魏與范氏、中行氏交戰,每次都取得勝利。公元前490年,范氏、中行氏失敗後,逃出了晉國。趙簡子把邯鄲據為己有,其他地方為晉公室所有。公元前485年,智、韓、趙、魏四家聯合起來要瓜分原先屬於范氏、中行氏的土地,晉出公不肯,四家就趕跑了晉出公,智伯另立晉哀公,自己控制了政權,又佔領了范氏、中行氏的土地。智、韓、趙、魏四家成為晉國最強大的勢力。

    當時四家的當權者分別是智伯瑤、趙襄子毋卹、韓康子虎、魏桓子駒。智伯最為強大,晉國的政事都是智伯說了算。

    他想獨吞晉國,但由於時機不成熟,便採取削弱其他幾家的辦法。他以奉晉君之命,準備攻打越國為名,要每家拿出100裡的土地和戶口來給晉室,其實是要歸他自己,韓康子和魏桓子都如數交出了土地和戶口,而趙襄子則拒絕了智伯的要求。於是智伯就聯合韓、魏兩家一起出兵攻打趙氏,並答應滅了趙家後,把趙家的所有土地和戶口由三家來平分。

    公元前455年,智伯瑤率領中軍,韓氏的軍隊為右路,魏氏的軍隊為左路,三隊人馬直奔趙家。趙襄子知道寡不敵眾,就跑到晉陽去,以晉陽為根據地與三家對抗。晉陽是趙氏原有的領地,又經過尹鐸等人的治理經營,民心歸附,對趙襄子很有利。

    智、魏、韓三家的兵馬,把晉陽圍住,而趙氏的軍隊士氣旺盛,堅守城池,使敵方難以攻下,雙方相持了近兩年時間。到了第三年,即公元前453年,智伯引晉水淹晉陽城,幾天後,城牆差幾尺就要全部被淹了。城裡高懸鍋子燒飯;糧食沒有了,就交換孩子來吃。臣僚們也出現了離心傾向,禮節怠慢,形勢很危急。趙襄子就派相國張孟乘黑夜出城,分化三家的聯盟。張孟對韓康子與魏桓子說:唇亡齒寒,趙亡之後,滅亡的命運就要輪到你們了。韓、魏參戰本來是不情願的,又見智伯專橫跋扈,也擔心智伯滅趙後將矛頭對準自己。為了自身利益,所以決定背叛智伯,與趙襄子聯合。一天晚上,韓、趙、魏三家用水反攻智伯,淹沒了智伯的軍營,智伯駕小船逃跑,被趙襄子抓住殺掉。

於是趙襄子滅掉了智氏一族,韓、趙、魏三家平分了智氏的土地和戶口,各自建立了獨立的政權。

    公元前438年,晉哀公死,晉幽公即位。這時晉國完全衰弱,畏懼權臣,反向韓、趙、魏三家行朝拜禮。韓、趙、魏於是就瓜分了晉國的土地,只把絳城和曲沃兩地留給晉幽公。

    此後,韓、趙、魏就稱為三晉。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冊命韓、趙、魏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韓哀侯、趙敬侯、魏武侯聯合滅了晉國,瓜分了晉國的全部土地,把晉當時的國君靜公廢為百姓,晉完全為韓、趙、魏三家所取代。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1 15:57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5:08:03 | 顯示全部樓層
6 百家爭鳴

    沒有當時的百家爭鳴,中國後來的思想文化也不會五彩繽紛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艷的局面。

    春秋戰國時期,是由封建領主制向封建地主制過渡的時期,新舊階級之間,各階級、階層之間的鬥爭複雜而又激烈。

    代表各階級、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企圖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對萬事萬物作出解釋,或提出主張。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辯難,於是出現了一個思想領域裡「百家爭鳴」的局面。

    所謂「諸子百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家、兵家、小說家等等。後人把小說家以外的九家,又稱為「九流」。俗稱「十家九流」就是從這裡來的。

    儒家的創始人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魯國人。他的理論的核心是「仁」,而體現仁的制度或行為的準則是「禮」。儒家學派在孔子以後發生分裂,至戰國中期孟子成為代表人物。孟子名軻字子輿,是孔子的嫡孫子思(名孔伋)的弟子。他
在40歲以前,主要活動是教書。42歲那年,帶著車子數十乘、侍從弟子數百人遊說齊、魏等國。晚年回家著書立說,今存《孟子》7篇就是他的政治思想的體現。孟子宣揚「仁義」提倡「仁政」,主張「法先王」。他說:「仁政必自經界始」,就是說實行「仁政」首先要恢復周代奴隸社會的井田制。他認為古代比當代好,要人們「遵先王之制,守先王之法,行先王之道」。孟子的主張是復古倒退的,當時許多國王都認為不合時宜。

    儒家的代表人物還有荀子。荀子名況,時人尊他為荀卿。

    著《荀子》一書,他讚揚富國強兵的制度或政策,尤其讚揚秦國。他對孟子等的陳舊學說有過激烈的批判。

    墨家學派創始人是墨子。墨子名翟,是戰國初期魯國人。

    墨子的主張和儒家是針鋒相對的。反對世卿世祿制度,主張尚賢,任用官吏要重視才能,打破舊的等級觀念,使「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他要求有一個社會秩序安定的政治局面,反對互相侵犯,要使「饑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墨子提出「兼愛」的理論,使「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對卑賤的人也要給予平等的地位。這種抹煞階級界限的抽像的人類之愛,在階級社會裡,只能是幻想。

    代表墨翟思想的有《墨子》一書,是他的弟子根據受課筆記編撰而成的。墨子「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的說學,雖然主流是進步的,反映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治要求,但存在軟弱改良的一面。如他把政治革新的希望寄托在「聖君」身上;提出「明鬼」學說,相信鬼神,鼓吹鬼神的作用,反映出他的思想局限性。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人,約與孔子同時,出身於沒落貴族。反映他思想的書為《老子》,又名《道德經》,大約是戰國人編纂的。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甲、乙兩種,是研究道家思想的珍貴資料。在《老子》一書中,提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柔弱勝剛強」這些樸素的辯證法觀點,是非常可貴的。由於老子站在沒落奴隸主的立場上,反對新興地主階級的「有為」措施,主張「無為而治」,倡導「小國寡民」的理想境界,「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是一種反動的、倒退的主張,反映了奴隸主階級對前途喪失信心的思想傾向。

    道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莊周。莊周是宋人,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曾做過宋國漆園吏的小官。後來厭惡官職,「終身不仕」。《莊子》一書,是由他和門人編成的。莊周對老子唯心主義的「道」解釋得更加神秘。他認為宇宙萬物的本源叫做「道」。
「道」是無限的東西,它生出天地萬物,連鬼神也是「道」生出來的。只有「真人」才能得「道」。他認為事物萬變無常,沒有什麼是非標準。莊周把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演化成相對論,這是道家思想的大倒退。他認為社會安定太平,除非把一切都毀滅,人活著也沒什麼意思,只不過是一場大夢,不如死了痛快,死了才是「大覺」。這種厭世思想表明奴隸主失掉政權後的絕望。

    法家學派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後期法家韓非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理論集大成者。

    韓非是荀子的大弟子,與李斯同學,出身於韓國的貴族家庭。《韓非子》一書是他總結前期法家思想的成果。秦始皇讀了《孤憤》、《五蠹》這些文章,曾感歎地說:「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李斯從旁介紹說:「此韓非之所著書也。」不久,
韓非來到秦國。李斯妒其賢能,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了韓非。然而,韓非的學說卻成為秦代的官學,對秦始皇統一中國、鞏固政權起了積極作用。

    韓非注意吸取法家不同學派的長處,提出了「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他認為「法」是根本,就是說,新興地主階級的政策、法令是社會的準則,要大張旗鼓地宣傳,使之深入人心。「術」是政治鬥爭的策略手段,包括按照人的才能來派定官職,對群臣暗中考察。「勢」是指君王的地位和權力。韓非認為只有這三者結合起來,才能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就是主張「罷黜百家」,崇尚法制。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政治鬥爭的激烈和複雜。雖然流派很多,但階級陣線非常鮮明,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鬥爭。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1 16:02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5:08:57 | 顯示全部樓層
7 七國稱雄
                                 
    七國並存稱雄,曾一度爭奇鬥艷
    七國稱雄指戰國時期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國並存及互相兼併的一段歷史。

    戰國處於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間,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動盪時期。廣大奴隸和平民起義風起雲湧,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接連不斷,社會呈現天下大亂的形勢。這期間,北起長城,南達長江流域,先後出現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個大國。他們侵伐小國,互相兼併,戰爭愈演愈烈,歷史上稱這七個大國為「戰國七雄」。

    戰國時期的254年,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首先是魏國獨佔中原。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實行變法,較早地實行了社會改革,使魏國成為最先強盛的國家。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將龐涓率兵進攻趙國。魏軍橫衝直闖,如入無人之境,很快逼近趙都邯鄲。在這形勢危急的情況下,趙成侯忙派使者前往齊國求救。齊威王派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帥,出兵救趙。孫臏說:要想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勸解兩個打架的人,不能直接參加進去打。派兵解圍,應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採取避實擊虛的策略,造成敵人的後顧之憂。田忌接受孫臏的意見,領兵殺向魏國都城大梁。龐涓聽說大梁吃緊,領兵回救,星夜趕路。孫臏、田忌將齊軍埋伏在桂陵(今山東菏澤東北),靜等魏軍前來決戰。魏軍長途行軍,疲於奔命,人困馬乏。雙方一經交戰,魏軍全線崩潰,齊軍獲得全勝。這就是以「圍魏救趙」的戰法著名於世的「桂陵之戰」。

    事隔不久,魏國聯合韓國打敗齊國,挽回了敗局。魏國在中原又成為第一強國。公元前342年,魏國進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仍派田忌、孫臏率軍解救韓國。孫臏採取退兵減灶、誘敵深入的戰術。齊軍佯敗後退,第一天留下了10萬人做飯的鍋灶,第二天減少到5萬人的鍋灶,第三天減少到3萬人的鍋灶。龐涓以為齊軍逃亡嚴重,窮追不捨。這時,孫臏在馬陵設下埋伏,等龐涓帶兵追到馬陵,孫臏一聲令下,齊軍金鼓齊鳴,萬箭齊發,大敗魏軍,龐涓自殺,魏太子申被俘。這就是著名的「馬陵之戰」。此後,魏惠王和齊威王會盟徐州,雙方妥協,均分東方的霸權地位。

    後來,魏國逐漸衰弱,齊國和秦國成為東西對峙的兩個霸主,進入了齊、秦爭強時期。

    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一躍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

    這時,東方的齊國與秦國旗鼓相當,雙方在不斷兼併周圍弱國、擴大勢力範圍的同時,又進行著所謂「合縱」、「連橫」的外交鬥爭。「合縱」就是指弱國聯合起來,阻止強國進行兼併。

    「連橫」就是強國迫使弱國幫助它進行兼併。實際上「合縱」和「連橫」都是爭取暫時同盟者的外交手腕,其目的是進一步兼併土地,擴張領土。

    齊、秦鬥爭的焦點在於爭取楚國。楚國的國力開始很弱。

    戰國初期,楚悼王任用吳起為令尹,實行變法,國勢富強,一舉打敗了魏國並出兵伐秦。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吳起的新法被廢除,楚國一天天走下坡路。楚懷王在位時,秦國派張儀入楚鼓吹「連橫」,勸楚絕齊從秦,並口頭許願,以歸還楚國商於(在今河南淅川縣西南)600裡地方為代價。楚懷王信以為真,就和齊國斷交。當楚國派人向秦國討取土地,秦相張儀狡猾地說:「我和楚王商定是六里,沒聽說是六百里。」

    楚懷王十分惱火,發兵攻秦。結果吃了敗仗,楚兵被殺800人,楚將屈□被俘,漢中地方被案國佔去。楚懷王又調動所有兵力與秦軍戰於藍田。魏國乘楚國空虛,襲擊楚國。齊國卻不支援楚國。楚國吃了大虧,從此一蹶不振。

    這時,秦齊鬥爭趨於白熱化。公元前298年,齊、韓、魏、趙、中山等五國聯軍攻入函谷關。秦國被迫退還奪去韓、魏的一些地方,五國才退了兵。齊國成為關東各國的盟主。公元前288年,秦昭王自稱西帝,尊齊湣王為東帝,用遠交近攻的策略拉攏齊國,破壞了關東的「合縱」聯盟。

    公元前286年,齊國滅掉宋國,一時威勢很盛,引起各國的不安。秦國聯合了燕、楚、韓、趙、魏等國共同伐齊,於公元前284年,在濟西(今山東聊城南)大敗齊軍。燕國自昭王即位後,招納賢能,任用樂毅為將,決心報齊國入侵之仇。這時,趁勢攻下齊的國都臨淄,連下70余城,並入燕國版圖。後來,齊將田單利用燕國內部矛盾,驅逐燕軍,收復了失地。然而,齊國已經喪失了與秦國抗衡的能力。

    秦國在「合縱」鬥爭中削弱了齊國,開始向東方大發展。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率軍攻破楚國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遷國都於陳(河南淮陽),秦國奪得巫郡和黔中郡。楚又遷都到壽春。楚國更加削弱了。

    公元前260年,秦將白起率軍進攻韓國的上黨郡,郡守投降趙國。趙國派著名大將廉頗率大軍鎮守長平(山西高平),築壘堅守,以逸待勞,與秦軍相持三年,不分勝負。秦國丞相范雎派人到趙國行施「反間計」,散佈廉頗壞話。趙王信以為真,就派那個只會「紙上談兵的」的趙括替換廉頗。趙括驕傲輕敵,一到前線,下令傾巢出擊。秦將白起採取了誘敵深入、迂迴包抄的戰術,迫使趙軍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作戰。在一次突圍中,趙括被秦軍亂箭射死,趙國40萬大軍被俘,白起把他們全部活埋。

    秦軍乘勝前進,包圍了趙都邯鄲。趙向魏求救,魏派晉鄙率兵救趙。因怕秦軍,半路上逗留觀望。公元前257年,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盜出魏王的虎符,假傳軍令,挑選8萬精兵援救趙國。同時,楚國援軍趕到,聯合打敗秦軍,解除邯鄲之圍。這就是「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歷史事件。

    秦國雖然暫受挫敗,但實力雄厚,六國沒有一個能單獨抗秦。秦國統一六國的形勢完全成熟了。

    從公元前231年開始,秦國開始統一全國的戰爭,至公元前221年,消滅了其他六國,統一了中國。從此,中國由一個諸侯割據稱雄的封建國家轉變為一個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1 16:07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5:09:35 | 顯示全部樓層
8 商鞅變法

    正是由於它的作用,秦朝的歷史才變得如此輝煌

    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著名政治家商鞅為維護秦國統治者的利益而推行的一系列變革措施。

    秦國在戰國初期,貴族們壟斷政權,經濟、政治和軍事都比較落後,國君權力較小,國力很弱,國土常常受到別國的侵佔。

    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年輕的國君決心改變秦國的落後面貌,於是下了一道變法圖強的求賢詔令。商鞅就是在這個時候自魏國來到秦國的。

    商鞅(約公元前390——338年)貴族出身,因是衛國君的後裔,曾以「衛」為姓,稱作衛鞅。按當時習慣,國君的公子後裔,以「公孫」為氏,所以他又稱為公孫鞅。商鞅這個名字,是他在秦國被封為商君而得的。

    商鞅到秦國後,宣傳「強國之術」,決心協助秦孝公進行社會改革,因此得到秦孝公的信任,任命他為左庶長。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秦國兩次公佈了新法,其主要內容有:

    (1)廢除奴隸主貴族的世卿世祿制度,取消宗室的特權,按軍功的大小重新規定官爵的等級和待遇。下級士兵在戰爭中勇敢殺敵的,也可以得到官爵,臨陣脫逃和投降敵人的要受到嚴厲的處罰。凡是進行私鬥的,按照情節輕重判處刑罰。
    (2)廢除奴隸制的井田制度,在法律上承認土地私有和買賣。鼓勵男耕女織,凡是勞動好,生產糧食和織布多的免除徭役和賦稅。
    (3)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對棄農經商或因懶惰而貧窮的人,連同其家屬罰作官奴婢。
    (4)加強中央集權,普遍推行郡縣制。全國設31個縣,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同時進行戶口編製,實行連坐法,規定五家為一伍,十家為一什,什伍中互相糾察告發「奸人」,有壞人不告發的,什伍連坐。
    (5)由中央制定和頒發統一的度量衡。比如以「商鞅方升」做為當時的標準量器,有利於稅收和經濟交往。

    商鞅新法直接打擊了奴隸制舊勢力,鞏固了新興地主階級政權,它必然會遭到守舊勢力的仇視和頑抗。因此,變法從開始到最後,一直是在激烈的鬥爭中進行的。

    開始,以甘龍、杜摯為代表的舊勢力公開反對變法。主張「法古無過,循禮無邪」,說什麼「依照原來的舊習俗來教導人民,可以不勞而成;根據舊有的制度來治理,官吏既熟悉,人民也安定」。商鞅反駁說:「制度和法令應該按照當時的客觀環境來制定,治世從來沒有一個劃一的辦法,只要求其便利於國家,不一定要傚法古代。商湯和周武,是沒有傚法古代而稱王的;夏桀和殷紂是沒有更改舊制而滅亡的。從此可知,反古未必錯,循禮未必對。」最後,秦孝公表示完全同意商鞅的意見。

    商鞅擬好新法,就要公佈了。但是,怎樣才能使人民相信呢?經過一番考慮,他讓手下的人把一根三丈長的木桿豎立在國都的南門,懸賞有能把它搬到北門的,賞給十金。人們覺得奇怪,不敢搬動。他卻接著又懸賞說:「有能搬去的,賞給五十金。」有一個人把木桿搬到北門,商鞅立刻賞給五十金,以示信用。接著,公佈了新法。

    這時候,在朝廷內部新舊兩種勢力鬥爭更激烈了。當時有人議論新法不便執行的多至千數。太子的老師公子虔和公孫賈在幕後唆使太子觸犯新法。他們企圖用這個辦法破壞變法。商鞅說:「太子犯法,是老師沒有教育好,應該給老師處罰。」於是下令把他倆一個割掉鼻子,一個臉上刺了字。從此再沒有人敢議論新法了。為了保證新法順利實行,商鞅還殺了貴族祝歡,把捕獲的700多個違法亂紀的壞分子押到渭水邊上鎮壓。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面貌煥然一新。在土地所有制方面,基本廢除以井田制為基礎的封建領主所有制,確立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在政治方面,基本廢除了分封制,確立了郡縣制。秦國從落後國家,一躍而為「兵革大強,諸侯畏懼」的強國,出現了「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的局面。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惠文王繼位。舊貴族馬上對商鞅進行反攻倒算,公子虔等強加商鞅以「謀反」的罪名,將他逮捕並用「車裂」的酷刑處死了他。

    商鞅雖死,但秦惠王和他的後繼者都繼續實行了商鞅的新法,所以秦國的國勢得以進一步發展,為後來秦始皇消滅六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1 16:09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5:10:13 | 顯示全部樓層
9 秦始皇統一中國
                           
   「掃平六合,統一中國」,翻開中國歷史新的一頁

    秦始皇統一中國,是發生在戰國末期的一件影響重大的事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率秦軍滅掉戰國七雄中的最後一個強國齊,實行全國統一,結束了中國歷史上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建立起了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

    戰國後期,各諸侯國為了爭奪土地和人民,相互侵伐,戰爭不斷。經濟遭破壞,生靈遭塗炭,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所以,民眾希望統一。隨著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各地間經濟交流的願望和要求越來越強烈,而當時各國間度量衡不統一,貨幣不統一,關卡林立,捐稅繁多,給經濟交流帶來極大不便。因此,經濟的發展要求統一。統一已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那麼,統一中國的歷史重任為什麼最後落到了秦國統治者的身上呢?因為秦國有客觀上和主觀上幾方面的有利條件。

    客觀上講,秦國自秦孝公時任用商鞅施行變法,為秦國的富強打下了良好基礎,並逐步向東擴展。而秦惠王、秦昭王時期,繼續擴張,井繼續推行軍功爵制,按軍功頒賜爵位,以爵位賞賜土地和隸農,使秦人,「怯於私鬥而勇於公戰」,軍事實力大增。同時,秦國物產豐富,地理條件優越。經過由孝公至莊襄王六代百餘年的苦心經營,秦國已佔據中國1C3的土地,擁有大片富庶地方,國富兵強。反觀東方六國,君主皆庸,政治腐敗,經濟發展遲慢,軍事力量不強,而且六國君王多是苟安一時之輩,缺乏統一中國的胸襟和氣魄。而秦王嬴政是一位有遠大志向與氣概的人物。

    公元前247年,莊襄王死去,年僅13歲的兒子嬴政繼位為秦王。但當時的國政大權為相國呂不韋所把持,不韋號稱秦王仲父,嬴政許多事情受到呂不韋的限制。隨著秦王政年齡的一天天增長,他對呂不韋的專權也愈不滿,於是二者的爭權也日益激烈。公元前238年,22歲的秦王嬴政舉行了加冕典禮,開始親政,他首先鎮壓了嫪毐集團的政變,接著以呂不韋與政變有關為借口,罷其相國之職,令其遷蜀,迫使不韋無奈自殺。至此,秦國大權真正掌握在了嬴政手中,這就為他指揮消滅六國的統一戰爭創造了絕對必要的條件。

    秦王政大權獨攬之後,就開始實施他吞併六國,統一天下的雄偉戰略。他廣泛搜羅人才,重用客卿,甚至包括從敵營中來的人或曾譏評過自己的人,使秦國一時人才濟濟,如重用韓國間諜鄭國興修鄭國渠,使關中4萬多頃鹽鹵地變成旱澇保收的肥沃良田,為秦統一天下提供了足夠的物質條件。

    他禮待軍事理論家衛繚,並採納其賄賂各國權臣以破壞六國合縱的建議,軍事上受益匪淺。又接受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法、術、勢思想,加強他對政權的統馭能力。聽從李斯《諫逐客令》,保持吸收和使用外來客卿的傳統,使秦王政身邊形成一個智囊團,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秦王嬴政個人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意志,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從秦王政十七年即公元前230年滅韓開始,秦王嬴政開始了他正式的統一中國的戰爭。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嬴政派大將內史騰率兵攻打韓國,俘虜韓安王,至此,韓國雖已滅亡,但韓國貴族的反抗並沒有停止。韓王安被遷於岐山,前226年曾發動叛亂,不久被鎮壓下去,這才徹底解決了韓的問題。

    第二個被滅亡的是趙國。在當時的六國中,趙國是很為強勁的一個。先是有廉頗,後有李牧、龐煖,都是善於用兵的大將,秦國幾次興兵伐趙,都未曾討得多少便宜。前229年,秦將王翦、楊端和分別率兵向趙進攻。趙將李牧、司馬尚堅持抵抗達一年之久。後來趙王寵臣郭開接受秦人賄賂,向趙王誣告李牧、司馬尚。李牧在大敵當前的形勢下拒絕交出兵權,趙王便派人暗地逮捕李牧並處死,同時殺掉司馬尚。李牧一死,秦軍如入無人之境,三個月後,王翦大破趙軍,俘趙王遷。是年十月,秦軍進入邯鄲,趙亡。

    趙亡後,公子嘉逃往代郡,自封為王,繼續抗秦,直至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兵敗被滅。

    滅趙以後,秦兵臨易水,威脅燕國。燕國太子丹曾為質於秦,一直想復仇,但因國小勢衰,力不敵秦,未能實現。當秦兵壓境之際,燕國君臣皆惶惶不可終日,於是燕太子丹決意派勇士荊軻攜帶燕國督元的地圖和秦國逃將樊於期的人頭;作為覲見禮,去刺殺秦王,以挽救燕國。荊軻臨行前,太子丹及賓客送其至易水之上。荊軻慷慨悲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表達了為國犧牲義無反顧。至秦後,秦王在朝堂接見荊軻,荊軻上朝覲見,獻圖,圖內藏有匕首; 展圖,抓起匕首刺向秦王。嬴政環柱逃避,後在臣下的提醒下,才拔出佩劍,將荊軻砍倒,肢解其身。秦王大怒,增兵向燕國大舉進攻,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攻下燕都薊,燕王喜與太子丹逃往遼東郡。至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軍攻打遼東,俘燕王喜,燕亡。

    魏國在秦的打擊下,早已奄奄一息。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國大將王賁率兵包圍魏國都大梁,掘開黃河堤,水淹大梁。三月後城壞,魏王假請降,魏亡。

    魏國被滅後,秦國把下一個目標指向楚國,但因楚國地域廣闊,實力不弱,故費了一番周折。

    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楚國內部發生叛亂,楚將項燕將秦叛將昌文君擁立為荊王,秦以鎮壓荊王為名,舉兵攻楚。楚國當時雖敗,但實力尚在。當秦破三晉之後,就全力攻楚。秦將李信自恃年少壯勇,在秦王面前誇下海口:以20萬兵力即可橫掃楚國。秦王又問老將王翦,王翦答非60萬不可。秦王以王翦怯弱而李信勇,於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派李信率20萬兵眾攻打楚國。李信輕敵慘敗,秦軍退出楚境。嬴政遭此挫折,即親赴王翦家,請其率兵出征,傾全國兵力——60萬人,於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大舉伐楚。楚國以全部兵力拒秦,大將項燕戰死,楚軍大敗,楚王負芻被俘。而後,秦軍又向江南廣大楚地及降服於楚的越地進攻。不久越君降秦,至此,楚國全部覆滅。

    五國相繼被滅,只剩下一個孤零零的齊國。它的相國後勝,長期受賄於秦,既不備戰,更不援助其他五國抗秦。齊王建昏庸,聽信於相國。故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軍一到,齊王建拱手請降,齊亡。

    從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不到10年的時間內,嬴政就滅了韓、趙、魏、燕、楚、齊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中國歷史結束了割據局面,出現了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秦王朝。戰國歷史至此結束,中國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1 16:29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5:10:57 | 顯示全部樓層
10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
               
   「王權是混亂狀態下的進步因素」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是他統一六國後採取的一項空前的措施。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原封建割據的國家組織機構,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於是,他採取了一系列調整、完善和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的措施。

    首先改「王」為「皇帝」。春秋戰國時期的最高統治者一般都稱為「王」,但秦統一中國以後,秦始皇覺得自己是「德邁三皇,功過五帝」,「王」已不足以顯示其尊貴,便令臣下議帝號,諸大臣博士商議的結果認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因此上尊號為「泰皇」。然而秦始皇仍不滿意,單取一個「皇」字,同時又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自此「皇帝」就代替「王」而成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謂。而秦始皇就成了中國歷史了第一位皇帝。始皇又下令取消謚法,不准下一代皇帝給上一代皇帝起謚號,自稱為「始皇帝」,並安排好自己死後兒孫繼位,「後世以計數」,稱為「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為顯示皇帝的威尊和與眾不同,從秦代開始規定了一套制度,如皇帝的命為「制」,令為「詔」,文字中不准提起皇帝名字。皇帝自稱「朕」,印章稱「璽」,而一般民眾再不許使用「朕」、「璽」二字。此外,還制定了一套服飾制度。

    第二,加強中央政權組織。秦王朝的中央政權是秦國原來的中央政權的延續和擴大,但官職的名稱和權力有許多變化:最高統治者是皇帝,皇帝以外,中央最重要的官職是三分,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戰國時秦國原有相、相國,統一全國後,稱作丞相,李斯為第一位丞相,乃百官之首。「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
    太尉:原稱尉、國尉,統一全國後稱太尉,「金印紫綬,掌武事」,「主五兵」,乃武官之長。
    御史大夫:秦國原有御史,後置御史大夫「以貳於相」。
    御史大夫掌監察,「銀印青綬,掌副丞相」,其位略次於丞相。
    在「三公」之下,有所謂「九卿」,而實際之數並不止九個,大部分為秦原有,少數是統一後新設的:
    奉常:掌宗廟禮儀,有丞。
    郎中令:負責皇帝的保衛和傳達,下屬有大夫、郎中、謁者。
    衛尉:掌皇宮的警衛部隊,有丞。
    太僕:掌皇室東馬。
    廷尉:掌刑罰,全國最高司法官,有正、左、右監。
    典客:主管秦王朝統治下的少數民族。
    宗正:掌宗室親屬事務,有兩丞。
    治粟內史:掌谷貨,有兩丞。
    少府:負責供應皇室用之山海池澤之稅,有六丞。
    中尉:負責京師保衛,有兩丞。
    主爵中尉:掌列侯。

    秦始皇統治時期,中央集權的重要特點是軍政大權獨攬於皇帝一人手中。為使大權不致旁落,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政、軍和監察大權,互不統屬。如丞相總領朝廷集議和上奏,協助皇帝處理日常事務,並收閱各地的「上計」。

    但統兵之權卻屬於太尉,而且御史大夫也有權複查大臣的上奏和地方的「上計」。太尉雖名為最高軍事長官,但實際只有帶兵權,而無調兵權。由於三公互不統屬,所以最後決斷只能歸皇帝一人。

    第三,調整地方政權組織。統一後的地方政權組織,主要是推行郡、縣、鄉、亭四級行政組織。

    剛統一時,秦分天下為36郡,以後,隨著邊境的開發和郡治的調整,總郡數最多曾達46郡。郡置守、尉、監,守治民,尉典兵,監御史則負責監督百姓及官吏,職務類似於中央的御史大夫。郡守、郡尉和監御史明確分職,是與中央政權的「三公」明確分職的原則相一致的。

    郡下為縣,縣的長官為縣令(長),屬官有丞。

    縣以下以鄉、亭為單位,「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游徼。」鄉三老、嗇夫、游徼的職責大致與郡的守、尉、監相仿,「三老掌教化;嗇夫職聽訟,收賦稅;游徼徼循禁賊盜。」

    鄉以下為亭,亭為秦時重要的地方基層組織。亭有亭長、亭父、求盜各一人,任務是平時練習五兵,接待往來官吏,兼管為政府輸送、採購、傳遞文書等。

    秦王朝所推行的封建官僚制度,是中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大進步,它不僅改變了世襲制,而且取消了「食邑」、「食封」制,規定了每一個官吏俸祿,自丞相至下層官吏皆有定秩,由「二千石」至「斗食」不等。這種制度自秦統一後在全國實行,歷封建社會2000年之久而基本未變。

    第四,以「五德終始說」為加強統治的思想武器。秦統治者為了欺騙人民,為自己的一統天下尋找正當的理論根據,採用「五德終始說」,宣揚秦代周是水德代替火德。根據「五德」說,「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為名,音上大呂,事統上法。」「衣服旄旋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

    將六神秘化並與「五德」說聯繫起來,使它滲透到政治措施、典章制度和文字記述中去,成為統治人民的重要思想工具。

    第五,頒布保護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律令。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發佈「使黔首自實田」的律令,令佔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按當時實際佔有的田數,向國家呈報,這就意味著秦王朝承認他們的私有權,並給予保護。又實行重農抑商政策,「上農除末」,打擊非生產性活動,鼓勵從事農業、手工業生產的政策。這一措施對保護封建土地所有制、發展封建經濟起了重要作用。

    第六,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秦統一前,貨幣很複雜,不但形狀、大小、輕重不同,而且計算單位也不一致。大致有布錢、刀幣、圓錢和郢爰四大系統。除郢爰流行於楚國外,布錢流通於韓、趙、魏;刀幣流通於齊、燕、趙等國,圓錢流通於秦、東周、西周和魏、趙等國,秦統一後,秦始皇下令統一全國貨幣,以黃金為上幣,鎰為單位;以方孔有廓圓錢為下幣,以半兩為單位,稱為「半兩」錢。這種,圓錢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

    秦在統一全國前,度量衡方面的情況與貨幣也差不多,非常混亂。秦已於商鞅變法時就對度量衡的標準作過統一規定。

    全國統一後,秦政府即以秦國的制度為基礎,下令統一度量衡,並把詔書銘刻在官府製作的度量衡器上,發至全國,作為標準器。

    戰國時代處於長期的分裂割據時代,言語異聲,文字異形,東方六國文字難寫、難認,偏旁組合、上下左右也無一定規律,嚴重阻礙文化交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對各國文字進行整理,規定以秦小篆為統一書體,令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愛歷篇》,胡母敬作《博學篇》,作為標準文字範本。文字的統一,使小篆和隸書成為全國通行字體,對我國文化、政治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第七,修馳道墮壁壘。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在各地修築了不少關塞堡壘,同時各國間的道路寬窄也不一致,影響交通往來。秦始皇下令拆除阻礙交通的關塞、堡壘。公元前220年修建以首都咸陽為中心的馳道。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修一條由咸陽直向北伸的「直道」,僅用2年多的時間即告完成。

    這些「馳道」、「直道」,再加上西南邊疆的「五尺道」以及在今湖南、江西、廣東、廣西之間修築的「新道」,構成了以咸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道路網。後又統一道路和車軌寬度,便利了交通往來。

    秦統一後採取的以上措施,對於消除封建割據、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發展封建經濟和文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1 16:32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5:11:31 | 顯示全部樓層
11 焚書坑儒

            中國思想文化的首次大劫難,士大夫政治抗爭的第一次大慘劇

    焚書坑儒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統治思想文化而採取的兩項重大措施。在諸侯割據稱雄的戰國時代,制度混亂不一。

    許慎《說文解字序》說當時「田疇異畝,東塗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秦統一以後,採取種種措施在政治、經濟上鞏固統一。但是,僅僅實行政治上和經濟上的統一,對於鞏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龐大的封建專制帝國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實行思想上的統一。這一措施強化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給中國思想文化史帶來了第一場重大災難。
    戰國時代諸侯紛爭,雖然經濟上造成很大摧殘,但思想文化卻是空前活躍,各種思想流派、學術團體都流行游動於世。僅從學派來講,就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兵家、農家、雜家等所謂「九流十家。」從思想方面來講,各家學派各抒己見,相互詰難,形成了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一次百家爭鳴的局面,從而極大地推動了學術思想的繁榮昌盛,迎來了我國古代學術發展的黃金時代。但是,隨著封建國家的統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製成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統治形式,趾高氣揚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強化他政治、經濟上的專制權力的同時,也要開始推行文化思想上的專制統治了。不過,他並沒有準備一開始就對文化思想領域採取殘酷的手段,從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建立統一政權開始,到實施焚書的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的8年間,曾從六國的宮廷和民間搜集了大量的古典文獻。同時又徵聘70多位老學者,授以博士之官。還召集了2000餘人的學生置於博士官之下,命之曰諸生。其目的在於利用他們對古典文化進行清理甄別,以政府的力量禁止不利於封建專制政權的書,獎勵那些對秦政權有利的書籍。誠如秦始皇自己所說:「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因此,秦政權不僅對70位博士優禮備加,而且對於諸生也「尊賜之甚厚」。

    但是,事情的發展並不按秦始皇的本來設想進行,這些博士和諸生都是舊時代的學者,滿腦子都是舊文化和復古思想,認為復古周禮的儒家思想都是好的。所以,他們不但對加強專制統治思想沒有幫助,反過來對秦始皇的所為指手劃腳,說三道四。而秦始皇恰恰是個蔑視儒家、推崇法家思想的人,他十分崇拜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的主張:「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認為這才是富國強兵,超越三皇五帝的唯一妙法,所以對博士諸生的表現心有不滿。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在咸陽宮的一次宴會上,博士淳於越提出廢郡縣,立分封,認為「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始皇命令群臣議論,丞相李斯謬其說,絀其詞,上書皇帝曰:過去天下散亂,沒有能統一之者,所以諸侯並起,「語皆道古而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而私學乃相與非法教之制。聞令下,即各以其私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非主以為名,異趣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

    如此不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不便。」李斯這番利害析說,使始皇大為稱是,准許了李斯提出的焚書的建議,即除去秦國的歷史書籍以外,其他史書及《詩》、《書》百家語之類全部燒燬的建議。除博士官掌管的圖書和農書醫書及求神問卜之書外,各地所有一切藏書全部交到當地官府燒燬。命令下達後30天之內不燒者,判刑服勞役。下令今後如還有人敢於議論詩書,判死刑。以古非今者全族處死。官吏知道而不揭發者治以同罪。李斯的一個建議,就使秦帝國統治所及之處,到處點燃了焚書之火,不到30天,秦以前的古典文獻,盡皆化為灰燼,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殘。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焚書」事件。

    在秦始皇採取愚蠢的焚書措施後僅1年,又發生了「坑儒」慘劇。秦始皇知道,書雖然焚了,但人的思想無法焚掉,在自己的政權機構中,還有部分懷有復古思想的舊貴族掌管著文化事業,對這些人必須加以清除。但以什麼為借口呢?

    秦始皇是一個具有數重性格的人,即有他披掛上陣,統率千軍萬馬吞滅六國的雄勇氣概,又有其迷信神仙,貪生怕死的怯弱心理。當他統一中國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皇帝開始,他就迷上了神仙方術,重用方士,煉丹求藥,不惜耗費巨額錢財,派人去遠海深山尋求長生不死之藥。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有兩個替他尋求長生不老仙藥的方士侯生和盧生,明知仙藥根本就是沒有的,他們無非是為詐取富貴而已。

    時間已久,怕騙局終歸敗露,乃相與謀曰:「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起諸侯,並天下,意得欲從,以為自古莫及己。專任獄吏,獄吏得親幸。博士雖七十人,特備員弗用。丞相諸大臣皆受成事,倚辦於上。上樂以刑殺為威,天下畏罪持祿,莫敢盡忠,……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貪於權勢至如此,未可為求仙藥。於是乃亡去。」始皇聽了這一消息,龍顏大怒,指責方士「韓眾等去不報,徐巿等費以巨萬計,終不得藥,徒奸利以相告日聞。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妖言以亂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轉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坑之咸陽。」並告知天下,以懲戒後。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坑儒」事件。坑儒事件並不只這一次,在此後又接連發生了第二次、第三次屠殺。《文獻通考﹒學校考》云:始皇「又令冬種瓜麗山,實生,命博士諸生就視,為伏機,殺七百餘人。秦二世時,又以陳勝起,召博士計生議,坐以非所宜言者,各數十人。然此秦之於博士弟子,非惟不能考察試用之,惟恐其不澌盡泯沒矣。」

    秦始皇採取極其野蠻粗暴的方式「焚書」、「坑儒」,希望以此殘酷的手段達到思想上的高度統一,充分體現了封建地主階級專政的殘酷和皇帝掌握著至高無上的權力。焚書摧殘了自春秋戰國以來百家爭鳴所形成的文化繁榮局面,使祖國文化寶庫蒙受了災難。坑儒則沉重地打擊了儒家學派及廣大知識分子,使法家學說完全官學化。而秦王朝就是因為獨行法家嚴酷理論才導致速亡的。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4 00:14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5:12:13 | 顯示全部樓層
12 修築萬里長城
                                 
                     在月球上能用肉眼看得見的人類偉大工程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結晶,是人類建築史上罕見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

    許多人以為修築長城是秦始皇開頭的,其實,早在戰國時期,這項浩大的工程即已開始。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紛爭,各諸侯國都於險要據點興建單個的防禦城堡及用於傳遞軍情的烽火台等設施,隨後逐漸在邊境上修築城牆,把這些城堡等設施聯接起來,形成一套有機整體,以抵禦外敵的侵擾。楚國於公元前7世紀前後,最早開始這項工作,為防韓、魏而築起「方城」,以後各國紛紛效仿。如齊國為防楚、越而在泰沂山區築起齊長城;魏國為防秦國,沿洛水河城築起魏長城;

    趙國為防齊、魏之敵,在漳水一帶築成趙長城。這些都被稱為戰國長城。除此之外,有的諸侯國,燕、趙、魏國,為抵禦北面遊牧民族(如東胡、匈奴)南下侵擾,在北方修築長城。隨著六國的相繼覆滅,這些長城也失去了它們原有的作用,只是仍能發揮著防止匈奴侵擾的重要作用。

    秦國最早的一條長城,修建於秦簡公七年(公元前408年)的「塹洛」,沿洛河修築,以防魏國之敵。秦惠文王更元元年(公元前324年)秦國又築洛河中游的長城,「築上郡塞」,這是防禦趙國的。秦昭襄王時,又在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防匈奴的侵擾。這段長城由東向北,起自臨洮,至今陝西安塞縣境時分為兩支:一支止於秦國上郡治所膚施附近;一支則到達於內蒙古托克托縣十二連城附近的黃河岸旁。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正在從事國內的各項改革,但北方匈奴貴族集團覬覦中原財富,經常南下侵擾,匈奴貴族趁著北方的燕國、趙國的衰落,一步步向中原侵犯,把黃河河套地區大片的土地奪了過去,給人民帶來了莫大的痛苦,同時對秦國的首都咸陽也帶來了嚴重的威脅。當時在群眾中就流傳著「亡秦者胡也」的說法,可見問題的嚴重性。秦王政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將蒙恬率兵30萬討伐匈奴,奪回河套以南地區。接著又奪回河套以北的陰山一帶的大片國土,重新設置九原郡。匈奴貴族的進犯雖然被趕走,但它的實力並未受到徹底的打擊,對秦國內地仍有很大的威脅,這就需要時刻防備匈奴人的再次進攻。於是秦始皇決定修築起一條新的長城。

    秦王朝從民間征發大批的民工,同時命令大將蒙括率士卒來修築長城。這條長城以六國時的秦、趙、燕國北部的原為防禦匈奴而修築的舊長城為基礎,修葺、增補,同時又建造不少新的城牆,將它們連接起來,使之屹立於秦王朝的北方。這條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沿廣闊的黃河流域,依峻峭的陰山山脈,行經內蒙古草原,蜿蜒曲折,全長約5000余公里,前後共用9年時間,終於修築起這抵禦外敵的屏障。

    2000多年來,總共有20多個王朝和諸侯國家修築長城,而且許多朝代修築的長城無論從長度、工程質量和工程規模上都可與秦朝長城匹比甚至超過秦長城。明朝統治者對長城的修築最為重視。這與當時北方蒙古各部經常縱兵騷擾中原地區有關係。明朝大規模修長城有三次。到1500年前後,明長城全部修完。西起甘肅省的嘉峪關,東到河北省東北部的山海關,經過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等省。它隨著山脈的曲折盤旋,綿延6300公里,形成中國北方崇山峻嶺上一道氣勢雄偉的城牆。這一馳名中外的萬里長城,表現了中華民族的高度智慧,也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

    萬里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歷代歷朝統治者徵調千百萬人,經過多年艱苦勞動,死亡無數生命,才修建成功的。正如古人留詩:「嬴政馭四海,北築萬里城。民命半為土,白骨亂縱橫。」長城的建築,絕大多數地段是以山脈為基礎,隨著山勢的高低起伏。有的地段是建在距地面1300米左右的高山上。長城本身的高度從5米到10米不等。在山勢陡峭的地方,牆身就低一些,較平坦的地方牆身就高一些。

    牆的外部用磚和石砌成,內部用黃土夯實。長城頂部靠外的一面還修造一條女牆(城牆上的小牆),女牆上留有許多小孔,可以瞭望城外。每隔130米,修造一座碉堡,作為監視哨樓。

    在險要地方設置烽火台,一旦發現敵情,便立刻發出警報:白天點燃摻有狼糞的柴草,使濃煙直上雲霄;夜裡則燃燒加有硫磺和硝石的乾柴,使火光通明,以傳遞緊急軍情。

    長城沿線地勢險峻,施工極其困難。但是,勞動人民克服千難萬險,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地形。在山岡地方,就利用山脊作基礎,既控制了險要,又便於施工;在河岸和深谷,則利用原來的陡坎和山崖,從外面看來,非常險峻。

    把大量的土、石、磚運上山嶺,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每次修建都動員大量的勞動力。例如,555年,北齊王朝修築從居庸關到大同一段約450公里的長城,就徵調了180萬民伕。

    在八達嶺上發現的一塊明朝石碑,上面記載1582年修長城的情況:幾千名士兵和民伕,總共才修了70多丈長的地段。可以想見,當時的工程是多麼艱巨。在那萬山重疊的山谷中和茫茫無際的荒原上,數以百萬計的勞動者頂風冒雨,經受著烈日和嚴寒,日夜不停地勞動著,建造出舉世聞名的宏偉工程。如果把修築長城的磚石用來改築成高2米半、寬1米的城牆,可繞地球1周還有餘。如果改舖成寬5米左右、厚0.3米左右的公路,就可以繞地球三四周。如果把歷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總長度在10萬公里以上。

    秦代長城現在還保存著幾段遺跡。如在山西大同西北5公里地方,有段長城土色皆紫,人們稱為「紫塞」,據說就是秦朝修築的。在甘肅岷縣城西10公里,開城縣、環縣一帶都有秦朝長城遺跡。長城在風雪嚴寒的侵蝕下,受到了損壞。現在,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內蒙古、北京、河北、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都有長城的遺跡。人們在北京八達嶺看到的長城,是明代修築的。

    萬里長城對阻擋遊牧民族的騷擾,保障內地的生產起過一定的作用,從而有利於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萬里長城的修築雖然給當時的勞動群眾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但並未因此而失去它重要的歷史意義。它是勞動人民用血汗和生命換來的,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卓越的創造力量。它是世界上最長最古老和最雄偉的長城。據曾踏上過月球的美國宇航
員說,從月球上看中國的萬里長城是地球上能用肉眼看得見的兩項特大工程之一,不愧為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4 00:18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5:14:07 | 顯示全部樓層
13 陳勝、吳廣起義

                                 人民再造了歷史

    陳勝、吳廣起義是爆發於秦末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東方到沙丘(今河北平鄉、廣宗一帶)突然病死。趙高偽造秦始皇的遺詔,逼死太子扶蘇,立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為帝,這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是個昏庸而殘暴的皇帝。他在埋葬秦始皇的時候,下令把全部工匠封死在陵墓裡。他繼續修建阿房宮,豢養大量狗馬禽獸,供遊獵之用。老百姓的徭役賦稅負擔更為沉重,刑法愈加苛毒。當時社會上出現了「刑者相半於道,而死人日成積於市」的現象。廣大勞動人民在饑餓與死亡線上掙扎。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發淮河流域900名貧苦農民去防守漁陽(今北京密雲)。
在這夥人中,雇農出身的陳勝和貧農出身的吳廣被指定為屯長。七月時候,正是多雨季節。

    當他們走到蘄縣大澤鄉(安徽宿縣西南)的時候,連綿的陰雨把他們阻隔在這裡,不能如期趕到漁陽戍地。秦法「失期當斬」,這900戍卒面臨死刑的威脅。
    他們由兩個縣尉押送著。這兩個縣尉對大家非常兇暴。正當他倆行兇打人的時候,陳勝和吳廣就藉機把縣尉殺掉。接著對大家說:各位遇到大雨,都已誤期,誤期要被處斬。即使不殺我們,而戍邊死的也有7C10。何況壯士不死則已,如果死,就要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來!他的話激勵了戍卒的鬥志。這900名戍卒「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大家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提出了「伐無道,誅暴秦」的口號,組成一支農民起義軍。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爆發了。

    陳勝,即陳涉,陽城(今河南商水西南)人,雇農出身;
    吳廣,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也是農民。為了擴大影響,他們於夜晚在駐地旁叢祠中燃篝火,作狐鳴,發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呼聲,被民間傳為神話。陳勝、吳廣率領農民起義軍,首先佔領大澤鄉,接著又攻下蘄縣,很快攻佔五六個縣城。起義軍所到之處,貧苦農民紛紛響應。當起義軍逼近陳縣(今河南淮陽)時,已擁有戰車六七百乘,騎兵千餘人,步兵數萬人了。陳縣是戰略要地,楚國後期在這裡做國都。陳勝、吳廣領導的起義軍攻佔陳縣後,建立了「張楚」政權,陳勝為王。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政權。
    陳縣成為全國農民起義的中心。起義軍乘勝前進,分三路攻秦。吳廣為「假王」,西擊滎陽;武臣北進趙地、魏人周市攻魏池。吳廣圍滎陽,久攻不下。陳勝又命令周文為將軍,領軍繞過滎陽,進攻關中,攻破函谷關。這時起義軍已發展壯大到幾十萬人,有兵車千輛。
    這時,混進起義軍隊伍的舊貴族勢力的代表人物張耳、陳余陰謀分裂起義軍。他們要求北略趙地,陳勝沒有識破這個陰謀,就以武臣為將軍,張耳、陳余為左右校尉,率兵2000渡過黃河北上。張耳、陳余用招降和重用秦朝官吏的辦法,攻佔了30余城。

    周文軍很快發展到車千乘,卒數十萬人,進抵關中的戲地(今陝西臨潼境),逼近咸陽。秦二世見起義軍打到都城附近,十分驚慌,急忙派遣少府章邯率領幾十萬在驪山修墓的刑徒,迎擊起義軍。同時,又從邊塞調回王離的軍隊30萬人,與義軍對抗。周文率領的農民軍,雖然英勇作戰,因為孤軍深入,缺乏訓練,沒有作戰經驗。在遭到秦軍突然襲擊時,打了敗仗,被迫退出函谷關,駐紮曹陽(河南靈寶東),等待增援。
    武臣佔領了舊趙都城邯鄲後,在張耳、陳余慫恿下自立為趙王。陳勝為了顧全大局,勉強予以承認,並命他率軍西上,支援周文。張耳、陳余不但不救援周文農民軍,反而割據自立,擁武臣為趙王,陳余為大將軍,張耳為右丞相,不聽陳勝指揮。接著,六國舊貴族相繼割地稱王,韓廣稱燕王,魏咎為魏王,田儋自立為齊王。這樣,就造成陳勝、吳廣所領導的起義軍處於腹背受敵的境地。周文率軍在曹陽堅持鬥爭三個月,多次失利,退到澠池。這支起義軍隊伍由於眾寡懸殊,又無後援,損失過重,周文最後自殺。不久,圍攻滎陽的吳廣被部將田臧陰謀殺害。吳廣死後,軍心渙散。秦將章邯率軍攻來,田臧兵敗被殺。其他幾支起義軍,先後也被秦軍各個擊破。公元前209年12月,章邯率軍向陳縣撲來,陳勝親自領導義軍奮力抵抗。因為兵力太少,不幸失利,敗退至下城父(今安徽渦陽東南)。這時,他的車伕莊賈暗殺了陳勝,投降秦軍。

    陳勝的部下呂臣等人堅持鬥爭。呂臣率領的「蒼頭軍」進行了反攻,兩度收復陳縣,處決了叛徒莊賈。這支起義軍,後來與項羽、劉邦等人領導的起義軍會合,繼續同秦軍戰鬥。公元前206年,秦王朝在農民起義軍的沉重打擊下滅亡了。

    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大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在中國歷史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農民軍推翻了秦王朝,打擊了地主階級,推動了社會向前發展,開闢了中國古代農民反抗封建統治的革命道路。農民軍在鬥爭中建立革命的政權,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歷史奇跡,為後世農民起義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4 00:20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5:14:32 | 顯示全部樓層
14 楚漢之爭

           中國象棋中的「楚河漢界」,據說就是從這場爭鬥中演變而來的

    楚漢之爭是秦末劉邦和項羽為爭奪封建統治權而進行的一場角逐。
    秦朝末年,伴隨著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也出現許多反秦武裝集團。其中,項羽和劉邦就是兩支主要力量。
    項羽原是楚國的舊貴族。公元前209年9月,他跟叔父項梁,響應陳勝、吳廣起義,殺死會稽太守,在吳(江蘇蘇州)舉行起義,隊伍發展到8000餘人。劉邦早年做過沛縣亭長,在蕭何、曹參等人支持下,殺死沛令,自立為沛公,集聚了起義者3000多人。

    陳勝、吳廣的主力軍失敗後,部下召平渡江與項梁取得聯繫,用陳勝的名義拜項梁為楚王上柱國。項梁率領8000人渡江,和陳嬰、英布等人起義軍會合,到下邳時隊伍發展到7萬人。不久,呂臣的義軍和劉邦的隊伍也前來會合。項梁等人為了號召群眾,共立楚懷王的孫子心為楚王,仍號楚懷王。
    公元前208年,在東阿(今山東陽谷東北)交戰,打敗秦軍,接著轉攻定陶(今山東定陶)又取得勝利。項羽和劉邦率領的另一支起義軍也連破秦軍於雍丘(河南杞縣),斬秦將朱由。
    項梁被勝利衝昏頭腦,放鬆了戒備。秦將章邯夜襲定陶,項梁戰死。
    章邯得勝之後,又擊破魏、齊等割據勢力,然後渡黃河北上擊趙,大破趙軍於邯鄲。接著,他以重兵包圍巨鹿(今河北平鄉縣)。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7萬人救趙。宋義到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後,飲酒作樂,46天未進兵。項羽憤殺宋義,率義軍渡河破章邯軍。項羽令義軍「破釜沉舟」,每人只帶3天口糧,表示決一死戰。項羽軍渡河後,先打敗章邯的軍隊,又進攻王離的軍隊。雙方在巨鹿大戰9天。農民起義軍英勇殺敵,每個戰士無不以一當十,喊殺聲驚天動地,使秦軍驚恐萬狀,王離被俘,農民軍取得重大勝利。巨鹿之戰基本摧毀了秦軍的主力軍,扭轉了整個戰局。章邯走投無路,率20萬秦軍投降了項羽。

    正當項羽北上救趙時,劉邦帶領一支起義軍西向擊秦。由於秦兵在黃河以南較少,劉邦又採取了避實擊虛的戰略,迂迴曲折地向咸陽進軍。公元前207年8月,大破武關,進兵藍田,取得節節勝利。這時,秦朝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尖銳化。
    趙高殺死秦二世,立子嬰為秦王。子嬰又殺趙高。劉邦率軍直撲咸陽,駐兵灞上(今西安市南)。秦子嬰無可奈何,捧著玉璽,向農民軍投降。公元前206年,秦王朝的統治結束了。
    劉邦攻佔咸陽後,想住在這裡。樊噲勸他想得天下,就不要留戀宮中美色財寶。劉邦接受他的意見,還軍灞上,劉邦廢除秦的苛法,又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深得秦人擁護。

    項羽聽說劉邦先入關中,非常憤怒,率軍攻破函谷關,殺奔咸陽而來。公元前206年12月,項羽軍隊40萬駐紮新豐(今陝西臨潼縣東北)鴻門(今臨潼縣東項王營)。當時,劉邦軍隊只有10萬人,實力不敵項羽。他聽從張良的意見,親自去鴻門拜會項羽。劉邦向項羽故意請罪,卑辭言好。項羽設宴招待劉邦。項羽的謀士范增想乘機殺掉劉邦,就找項莊(項羽從弟,勇士),以表演劍舞,伺機行刺。項羽的叔父項伯從前和張良關繫好,這時見勢不妙,也拔劍伴舞,掩護劉邦。過了一會,劉邦借口上廁所,從小道回到灞上。
    「鴻門宴」後,項羽帶兵進入咸陽,殺掉秦王子嬰,燒燬秦的宮殿,自立為西楚霸王。他又封劉邦為漢王,居巴蜀漢中,三分關中。項羽自以為天下無敵,從此可以長做霸主了,於是就帶著從咸陽宮中掠來的財寶、婦女,回到彭城享富貴去了。

    項羽分封諸侯,搞「任人唯親」,這一措施不但不能收拾殘局,反而加劇了分裂。不久,齊將田榮最先起兵反對項羽,自立為齊王。彭越在梁地有1萬多士兵,未得分地,對項羽怨恨,田榮也聯合彭越。陳余對張耳被封常山王不服,聯合田榮趕走張耳,做代王。諸侯混戰再次爆發。
    被項羽逼處巴蜀漢中一隅的劉邦,採納蕭何的策略,在漢中招攬人才,治理巴蜀作根據地。公元前206年五月,項羽前去攻打田榮。劉邦趁機出兵,1月內佔領全部關中。接著向東挺進,直搗項羽的老窩彭城。楚漢戰爭爆發了。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劉邦和項羽苦戰了5年,大戰70余次,小戰40余次。劉邦在一再失敗之後,逐漸轉為優勢。項羽曾一度提出和劉邦「中分天下」,以鴻溝(今河南賈魯河)為界,河東屬於楚,河西屬於漢(象棋盤上的「楚河漢界」由此而來)。

    公元前203年底,劉邦匯合諸將,合圍項羽於垓下(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項羽糧食吃光,援兵斷絕。在寒冬的一個夜晚,項羽被圍在一個山頭,看到戰場上旌旗遍野,鼓角齊鳴。項羽在四面楚歌中知道軍心渙散,大勢已去,只好匆匆丟下愛妾虞姬,連夜奪路突圍。天亮以後,劉邦聞訊,立即派5千騎兵追趕。項羽渡過淮河,只剩100多人。漢軍追上,殺得項羽只剩28個殘兵了。項羽跑到烏江邊上,見前面茫茫烏江,後面滾滾追兵,走投無路,拔劍自刎。

    公元前202年6月,劉邦統一中國,建立漢朝。劉邦即皇帝位(即漢高祖)。

    楚漢之爭是由秦末農民戰爭直接演變而來的,但性質卻截然不同。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農民戰爭雖然勝利地推翻了舊的封建王朝,但曾經是農民戰爭領袖的劉邦和項羽,卻不得不走封建統治的老路,遂轉變為封建統治權的角逐者。在這場角逐中,項羽具有強烈的舊貴族意識,不善於用人,不能重建統一王朝。劉邦知人善任,因勢利導,終於戰勝了項羽,登上了西漢皇帝的寶座。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4 00:22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5:15:08 | 顯示全部樓層
15 漢初和親

                             苟安與羈縻政策的產物

    「漢匈和親」,是西漢政府對匈奴的最主要策略,影響深遠。中國歷史上的和親之舉,最早始於西漢王朝。它是在美人計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西漢初年,劉漢王朝剛剛建立,歷經了秦末農民戰爭和數年的楚漢相爭之後,社會經濟受到慘重破壞,人民嗷嗷待哺,國庫已經空虛。而此時北方匈奴軍事力量卻日益強大起來,不斷發兵南下漢境搶掠騷擾。漢高祖七年(前200年),劉邦親率33萬大軍北擊匈奴,結果反被圍困在白登達7天7夜。劉邦和將士們無計可施,最後陳平施美人計,欲獻美人給匈奴單于,匈奴閼氏怕漢美女與之爭寵,遂勸冒頓單于撤兵,「白登之圍」由是得以解脫。但是,強大的匈奴與虛弱的西漢力量鮮明的對比,使西漢統治者的威脅感並未減輕多少。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婁敬鑒於美人計的效用,便向劉邦提出與匈奴和親的主張。他解釋說:把漢朝公主嫁給匈奴的冒頓單于,並多多陪送嫁妝,匈奴必然慕漢錢財而立漢公主為閼氏。這樣,生子必為太子,接替單于。
    冒頓單于只要活著,則即為漢女婿;冒頓死,則由外孫為單于。還沒聽說過外孫敢於外公分庭抗禮者。劉邦聽從了婁敬的建議,乃派婁敬為使者與匈奴締結和親,並每年送給匈奴許多絮、繒、酒、米和食物等等。這就是西漢與匈奴的第一次和親。婁敬也因此被劉邦賜姓劉氏。後來的惠帝、文帝、景帝繼續執行這一政策,先後向匈奴單于冒頓、老上、軍臣遣送公主,並奉送大批財物。從漢高帝九年至漢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是屬於西漢和親政策的第一個階段。這一時期的和親,意在以漢匈姻親關係和相當數目的財物來換取匈奴停止對漢邊境的掠奪,以便爭取時間休養生息,增強國力。

    然而,漢初的和親政策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匈奴的南下入侵並沒有停止。文帝三年(前177年)夏,匈奴入居河南地,侵上郡,殺掠人民。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14萬人入朝那肖關,殺北地都尉,擄掠人民畜產甚多,其前鋒部隊甚至進至雍、甘泉附近,並燒燬回中宮。從公元前166—前162年間,匈奴日驕,每年入侵漢邊境,殺戮人民畜產甚多,雲中、遼東最甚,至代郡萬餘人。景帝時期,隨著西漢國力的逐步強盛,匈奴經常小規模入侵,但無大規模的南下行動。
    漢武帝時期,經過漢初70餘年的休養生息,社會經濟獲得了很大發展,史稱當時人民富足,國庫充盈,社會安定。漢武帝加強了中央專制權力,軍事力量也強大起來,已有足夠的力量與匈奴抗衡,於是,漢武帝廢和親政策,而集中力量對匈奴進行軍事打擊,它意味著漢匈關係開始發生新的轉變。

    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大行王恢建議以詐獻馬邑的辦法,將匈奴主力誘至馬邑包圍殲滅,武帝准許,遂派30萬大軍在馬邑周圍設伏。然而被匈奴識破計謀,圍殲計劃破產。由此,漢匈關係惡化,雙方激戰開始。從元狩四年(前119年)開始,漢軍與匈奴多次交戰,而最關鍵的戰役有三次:
    第一次是元朔二年(前127年),漢武帝派衛青率兵由雲中郡出擊,橫掃河套南部直至隴西,趕走匈奴白羊、樓煩王,佔領河套南部地區。漢軍在與匈奴的歷次交戰中第一次取得大勝。
    第二次是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等兩次由隴西、北地出擊匈奴各部,深入河西走廊,捕斬匈奴混邪王子、相國、都尉等百餘人,士兵4萬多,大勝。
    第三次也是決定性的一次大戰是在元狩四年(前119年),武帝派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率10萬精騎及數十萬步兵,輜重隊伍,越沙漠尋殲匈奴主力。

    匈奴經過幾次沉重打擊,尤其是第三次打擊,更加遠離漢區,以至「漠南無王庭」,西漢建國以來近百年的匈奴邊患問題基本解除了。
    漢匈力量對比的這種劇烈變化以至遞轉,使漢匈和親的內容與形式也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匈奴經過連年的軍事打擊,人口增殖和畜群藩息皆大受影響,因而希望息戰和平,重建和親,即漢仍像以前那樣向匈奴稱臣納貢,匈奴兵不南犯。漢武帝不反對和親,但他希望的和親則是要匈奴臣屬於漢,遣子入侍為質,與其他藩國一樣待遇,漢匈地位完全顛倒。雙方為此僵持了數十年。
    漢宣帝時期,匈奴遭鄰國多次攻擊,「人民死者十三,畜產十五」,屬國解體。又因內部五單于爭立,戰亂不已。呼韓邪單于戰敗窮困,為郅支單于所逼,乃決計歸漢。

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呼韓邪遣子右賢王入漢作「質子」。甘露三年,呼韓邪親自到長安入朝宣帝。宣帝對他優禮相加,儀節高於其他藩國和諸侯王。又從經濟上和軍事上給他以幫助,使呼韓邪部漸漸恢復發展,至元帝初年重返北庭,恢復故土,收集余民,政權開始安定下來。漢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西域副校尉陳湯等率屯田士兵與西域諸國聯軍攻殺遠逃別康居的郅支單于。呼韓邪既欣喜又害怕,喜的是多年的對頭已滅,怕的是漢王朝下一個消滅目標指向自己。思來想去,終於於漢元帝竟寧元年(前33年)入朝長安,提出願與漢室通婚結為親戚。元帝應允,即以宮女、待詔掖庭的王嬙(昭君)賜予呼韓邪單于。呼韓邪即以其為「寧胡閼氏」。又上書元帝,願意承擔為漢王朝守邊的任務,建議撤除漢王朝邊塞吏卒,以省減漢民徭役負擔。雖然漢元帝沒有答應呼韓邪的建議,但雙方和平相處,史稱漢朝「邊域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西漢末。

    昭君和番,給漢匈雙方都帶來了邊陲和平,生產發展、生活安定,經濟文化交流加強的良好結果。但是應該注意到,這時的和親已與漢初的和親根本不同了。漢初是漢王朝向匈奴求和親,以漢宗室女和大量財物奉獻匈奴單于,意在以暫時的屈辱,換取寶貴的休養生息時間,是一種被動的、迫不得已的措施,即使如此,其後果仍然是阻不住匈奴歷年的南下殺戮搶掠。而此時的和親則是匈奴在自身虛弱,懾於漢王朝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的情況下,主動向漢王朝臣服和求婚的。漢王朝已不是以莊重的對等婚姻形式嫁公主於匈奴單于,而是以高傲的姿態賜漢室宮女於匈奴單于。其目的則是要在其恩威的情況下,使匈奴永遠臣服於漢朝。所以說,漢朝對匈奴的和親基本上可以說是處理敵對國家間的一種政策。

    西漢的和親關係除了匈奴以外,還有烏孫。而與烏孫的和親可以說是漢王朝處理友好國家間關係的一種政策。烏孫地處西域,距漢地遙遠,在今甘肅河西走廊的祁連山、敦煌一帶,漢文帝時,才來到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流域一帶從事遊牧。起初烏孫曾依附於匈奴,後來逐漸強盛,乃遠離匈奴,保持中立。匈奴擊之,不勝。而烏孫與匈奴的矛盾,便成為西漢與烏孫和好的基礎。在西域諸國中,有的充當匈奴耳目,攻擊或刁難漢使,終於導致兵戎相見。而唯獨烏孫沒有與漢政權發生類似衝突。況且,烏孫乃西域大國,地廣人眾,兵力強大,國內物產豐富。西漢若與烏孫締結友好,一則可以徹底制服匈奴,二則有利於西漢勢力的向西發展。因此,漢武帝採納張騫「遣公主為夫人,結昆弟」的建議,聯絡烏孫以斷匈奴右臂。後來烏孫主動提出與漢王朝結親,又以千匹馬作聘禮以迎漢女。元封六年(前105年),漢遣宗室女細君妻於烏孫昆莫獵驕靡。她入烏孫時,漢王朝「賜乘輿服御物,為備官屬,宦官待御數百人,贈送甚盛。」後來獵驕靡年老,細君從烏孫俗,改嫁其孫軍順靡。不久細君死,漢武帝又遣公主解憂續配軍須靡。軍須靡死後,解憂又作其堂兄弟翁歸靡之妻。翁歸靡死後,她又作前夫軍須靡與匈奴妻所生的兒子泥靡之妻。
    西漢與烏孫的和親,使烏孫由懼匈奴而疏漢逐漸變成叛匈奴而親漢。當匈奴進攻烏孫時,西漢則對匈奴用兵,這就使西漢與烏孫由親戚關係發展成為事實上的軍事聯盟。漢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西漢與烏孫聯合對匈奴作戰,漢發15萬騎,五將軍分道並出,由東而擊匈奴。烏孫王翁歸靡親率□侯下5萬騎由西方直搗匈奴右谷蠡王庭,俘獲匈奴單于叔父、嫂、公主以及各王、千長、騎將以下4萬人,各種牲畜70余萬頭。匈奴在兩面夾擊下死傷甚重,從此走上衰亡的道路。

    和親政策對西漢與烏孫的友好關係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它既相當成功地實現了斷匈奴右臂的目的。同時,嫁於烏孫的漢公主所生子女後來多成為烏孫國家的重要軍政人物,在維護和促進與漢朝友好的事業中起著推動作用。而且還把友好的種子撒向西域其他地區。漢王朝先進的經濟、文化在促進烏孫與西域一帶的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4 00:26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5:16:18 | 顯示全部樓層
16 文景之治

    它為人們帶來的那段溫馨的日子,為歷代史家所謳歌

    文景之治是西漢文帝,景帝兩代40年左右的時間政治穩定、經濟生產得到顯著發展的「盛世」。

    漢文帝劉恆是劉邦的第四子,母為薄姬。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受封為代王。公元前180年呂後死,諸呂作亂,丞相陳平、太尉周勃與朱虛侯劉章等宗室大臣共誅諸呂,迎立劉恆為帝,在位23年。漢景帝劉啟是文帝太子,母為竇皇后。公元前157年即位,在位16年。

    西漢王朝建立後,漢高祖、惠帝、呂後都著力於農業生產,穩定封建統治秩序,收到了顯著的成效。文景兩帝相繼即位後,又在這基礎上進一步採取了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措施,這便是歷史上所稱的「文景之治」。

    漢文帝十分重視農業生產,他即位後多次下詔勸課農桑,按戶口比例設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幹員,經常給予他們賞賜,以鼓勵農民發展生產。同時還注意減輕人民負擔,文帝前二年(前178年)和前十二年,曾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即租率減為三十稅一,前十三年還全部免去田租。自後,三十稅一遂成為漢代定製。文帝時,算賦也由每年120錢減至每人每年40錢,徭役則減至每3年服役一次。景帝二年(前155年),又把秦時17歲傅籍給公家徭役的制度改為20歲始傅,而著於漢律的傅籍年齡則為23歲。此外,文帝還下詔「弛山澤之禁」,即開放原來歸國家所有的山林川澤,從而促進了農民的副業生產和與國計民生有重大關係的鹽鐵生產事業的發展。文帝前十二年還廢除了過關用傳的制度,這有利於商品流通和各地區間的經濟聯繫。對於農業生產的發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漢文帝對秦代以來的刑法也作了重大改革。秦代大多數罪人,即被判處為隸臣妾以及比隸臣妾更重的罪人,都沒有刑期,終生服勞役。文帝詔令重新制定法律,根據犯罪情節輕重,規定服刑期限;罪人服刑期滿,免為庶人。秦代法律規定,罪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和子女都要連坐,重的處死,輕的沒入為官奴婢,稱為「收孥相坐律令」。文帝明令廢止。秦代有黥、劓、刖、宮四種肉刑。漢文帝下詔廢除黥,劓、刖,改用笞刑代替,景文帝又減輕了笞刑。這些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後兩項在當時和以後並沒有認真執行。文帝時許多官吏斷獄從輕,持政務在寬厚,不事苛求,因此獄事簡省,人民所受的壓迫比秦時有顯著的減輕。

    文景兩代對周邊少數民族也不輕易動兵,盡力維持相安的關係。呂後時,南越王趙佗自立為帝,役屬閩越、西甌、駱,又乘黃屋左纛,與漢王朝分庭抗禮。文帝即位後,為趙越佗修葺祖墳,尊寵趙氏昆弟,並派陸賈再度出使南越,賜書趙佗,於是趙佗去黃屋左纛,歸附漢王朝。文帝后二年(前162年),又與匈奴定和親之約,此後匈奴雖背約屢犯邊境,但文帝只是詔令邊郡嚴加備守,並不興兵出擊,以免煩擾百姓。

    文景之治之所以成為封建社會的盛世,與文帝個人勵精圖治是分不開的。他即位不久,就廢止誹謗妖言之罪,使臣下能大膽地提出不同的意見。秦代以來有所謂「秘祝」之官,凡有災祥就移過於臣下。文帝前十三年下詔廢除並且聲明:百官的錯誤和罪過,皇帝要負責。次年,他又禁止祠官為他祝福。文帝自奉也相當節儉,他在位23年,宮室苑囿,車騎服御之物都沒有增添。他屢次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物。他所寵愛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不施文繡。文帝曾想建造一座露台,聽說要花費百金,等於中人十家之產,於是作罷。因為文帝提倡儉約,所以當時的國家財政開支有所節制和縮減,貴族官僚也不敢濫事搜括,奢侈無度,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這是「休養生息」政策的重要內容之一。文景兩代採取了上述一系列措施的結果,使當時社會經濟獲得顯著的發展,封建統治秩序也日臻鞏固,西漢初年,大侯封國不過萬家,小的五六百戶;到了文景之世,流民還歸田園,戶口迅速繁息。

    列侯封國大者至三四萬戶,小的也戶口倍增,而且比過去富實得多。農業的發展使糧價大大降低。文帝初年,粟每石十餘錢至數十錢。據《漢書﹒食貨志》記載,漢初至武帝即位的70年間,由於國內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災,百姓總是人給家足,郡國的倉廩堆滿了糧食。大倉裡的糧食由於陳陳相因,致腐爛而不可食,政府的糧倉有餘財,京師的錢財有千百萬,連串錢的繩子都朽斷了。這是對文景之治十分形象的描述。

    但是,文景時期的「與民休息」政策歸到底是地主階級的政策。其目的是為了穩定和加強對農民的控制,進一步鞏固封建統治,一些看來對農民有利的措施,實則對地主、商人更為有利。例如,文景減免田賦,地主獲利最大,入粟拜爵,也有助於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因此,在文景之治安定、富足的另一面,就是土地兼併勢力的日益發展。同時,文帝為求得政治上的安定,對同姓諸侯王的權勢雖曾有所限制,但基本上採取姑息政策。景帝三年(前154年)吳楚七國合謀叛亂,應當說與此有一定的關係。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1 16:42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5:16:59 | 顯示全部樓層
17 平定吳楚七國之亂
   
    七國亂平,對當時的社會和未來的歷史都是一大貢獻

    吳楚七國之亂是發生在漢景帝三年(前154年)的一次諸侯王國的叛亂。參與叛亂的七國的國王是吳王濞、楚王戊、趙王遂、濟南王辟光、淄川王賢、膠東王雄渠、膠西王卬。吳王濞為這次叛亂的主謀。

    七國之亂的根源,是強大的王國勢力與專制皇權的矛盾。

    諸呂當權以及漢文帝劉恆繼統等政治事件,加劇了這一矛盾。

    七國之亂的導火線,則是漢景帝劉啟採納晁錯的《削藩策》,削奪王國土地。

    王國勢力強大的局面,是漢高祖時形成的。楚漢相爭階段,劉邦迫於形勢,分封了異姓王。漢五年(前202年)劉邦稱帝后,共有異姓王7人。此後,他陸續消滅了除去長沙王吳芮以外的6人。他認為秦祚短促是由於秦不分封子弟的緣故,所以在異姓王的故土分封自己的兄弟侄9人為王,即同姓9王。高祖並與群臣共立非劉姓不王的誓約。

    漢初的同姓諸王國,土地遼闊,戶口眾多,大大超過中央政權所保留的15郡的土地和戶口。由於同姓諸王與高祖血統親近,效忠漢朝,起著拱衛中央的作用,所以干弱枝強的問題這時並不突出。

    高祖死後,當權的呂後違背誓約,立諸呂為王。呂後對於受封王的高祖諸子,控制很嚴,有些國王甚至被摧殘致死。
    齊王肥是高祖長子,地位尊貴,呂後對他雖有猜疑,但卻難於處置。齊王肥獻城陽
郡地給呂後之女魯元公主,主動調整同呂後的關係,才得以相安無事。

    呂後專權以及分封諸呂為王,激起了劉姓諸王的強烈反對,王國勢力與專制皇權的矛盾,以劉姓諸王與擁劉大臣團結反呂的形式表現出來。呂後死,諸呂聚兵,準備發動政變。

    當時齊王肥的兒子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宿衛長安。他們暗約其兄齊王將閭領兵入關,共滅諸呂,由將閭繼承帝位。
    劉將閣應約起兵,長安方面派遣大將軍灌嬰出擊。灌嬰屯兵滎陽,與劉將閭相約連和,伺機共伐諸呂。這時,劉章在長安與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協力消滅了諸呂勢力。群臣認為代王恆外家薄氏比較可靠,估計不致出現類似諸呂弄權的嚴重問題。於是他們協議,捨齊王將閭而立代王恆為帝,即漢文帝。

    文帝以高祖庶子繼統,地位本來不很鞏固。漢初所封諸侯王,到這時都經歷了兩三代的更迭,與文帝的血統關係逐漸疏遠,政治上已不那麼可靠。文帝為了加強自己的地位,採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其一使列侯一概就國,功臣如絳侯周勃也不例外,目的是便於文帝控制首都局勢,避免掣肘。其二封諸皇子為王,皇子武是景帝的同母弟,先封為代王,於梁王揖死後徙封梁王。梁國是擁有110余城的大國,地理上居於牽制東方諸國、屏蔽朝廷的關鍵位置。其三採用賈誼提出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把一些舉足輕重的大國析為幾個小國,如析齊國為齊、城陽、濟北、濟南、淄川、膠西、膠東七國,以已故的齊王肥的諸子為王。這樣,齊國舊地雖仍在齊王肥的諸子之手,但是每個王國的地域和力量都已縮小,而且難於一致行動。袁盎、晁錯等對淮南王長驕矜不法,提出過削藩建議,文帝礙於形勢,沒有實行。

    文帝時一再發生王國叛亂。朱虛侯劉章和東牟侯劉興居雖有反呂之功,但他們曾有擁戴齊王將閭為帝的打算,所以文帝對他們沒有以大國作為封賞,只是讓他們各分割齊國一郡,受封為城陽王和濟北王。城陽王章不久死去。濟北王興居於文帝三年(前177年)乘文帝親自擊匈奴時,發兵叛亂,欲襲滎陽,事敗自殺,濟北國除。文帝六年淮南王長謀反,被廢徙蜀,死於道中。這些都預示著王國與中央政權的矛盾加深,是更大的叛亂的先兆。

    景帝即位後,中央專制皇權和地方王國勢力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接受晁錯所上《削藩策》,下詔削趙王遂常山郡,膠西王卬六縣,楚王戊東海郡;又削吳王濞會稽等郡。削藩之舉激起了諸王的強烈反對。吳王濞首先與齊王肥諸子中最強大的膠西王印聯絡,約定反漢事成,吳與膠西分天下而治之。膠西王卬又與他的兄弟、齊國舊地其他諸王相約反漢。吳王濞還與楚、趙、淮南諸國通謀。削藩詔傳到吳國,吳王濞立即謀殺吳國境內漢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與楚王戊、趙王遂、膠西王卬、濟南王辟光、淄川王賢、膠東王雄渠等分別起兵。原來參與策劃的諸侯中,齊王將閭臨時背約守城,濟北王志和淮南王安都為國內親漢勢力所阻,未得起兵。吳王濞年62,是宗室元老,也是晁錯所議削藩的主要對象。他致書諸侯王,聲稱起兵目的是誅晁錯,恢復王國故地,安劉氏社稷。在他的影響和策劃下爆發的這次叛亂,遍及關東地區,形成東方諸王「合縱」攻漢的形勢,震動很大。

    吳國始受封於高帝十二年(前195年),那時在江淮之間叛亂的淮南王英布敗走吳越,高祖認為東南之地與漢廷懸隔,非壯王無以鎮之,而高祖親子均年少,仍封兄子劉濞為吳王。

    吳國是有50余城的大國。吳國的鄣郡(轄今蘇西南、皖南、浙江之南)產銅,濱海地區產鹽,吳王濞招致天下各地的逃亡者鑄錢、煮鹽,所鑄錢流通於整個西漢境內。吳國以船運載,一船相當於北方數十輛車,有較高的運輸能力。吳國由於經濟富足,境內不征賦錢,卒踐更者一律給予傭值,因而得到人民的支持。文帝時,吳太子入朝長安,由於博奕爭執,被漢太子劉啟(即以後的景帝)以博局棋盤擊殺,引起了漢吳雙方的猜疑,吳王濞自此20多年托病不朝。文帝為了籠絡吳王濞,賜以幾杖,允許不朝。吳王濞驕橫不法,以珠玉金帛賄賂諸王和宗室大臣,企圖在政治上取得他們的助力。

    景帝三年(前154年),吳王濞起兵廣陵(今江蘇揚州),有眾20余萬,還兼領楚國兵。他置糧倉於淮南的東陽,並派遣間諜和遊軍深入殽澠地區活動。吳楚軍渡過淮水,向西進攻,是叛亂的主力。膠西等國叛軍共攻齊王將閭據守的臨淄,趙國則約匈奴聯兵犯漢。景帝派太尉周亞夫率36將軍往擊吳楚,派酈寄擊趙,欒布擊齊地諸叛國,並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齊、趙兵。曾經做過吳國丞相的爰盎,建議在變起倉猝的情況下接受了這一建議,處死晁錯。暫居於優勢的吳王濞認為自己已經取得了「東帝」的地位,拒不受詔,戰事繼續進行。

    在吳楚軍西向攻取洛陽的道路中,景帝弟劉武的封國橫亙其間。吳楚軍破梁軍於梁國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當時周亞夫率漢軍屯於梁國以北的昌邑(今山東巨野東南),他不救梁國之急,而以輕兵南下,奪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蘇洪澤境),截斷吳楚軍的糧道,使其陷入困境。吳軍多是步兵,利於險阻;漢軍多是車騎,利於平地。戰事在淮北平地進行,吳軍居於不利地位。梁國又堅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南),吳軍無法越過。吳軍北至下邑(今安徽碭山境) 周亞夫軍營求戰。結果吳軍一敗塗地,士卒多饑死叛散。周亞夫派精兵追擊,吳王濞率敗卒數千遁走,退保長沙以南的丹徒(今江蘇鎮江)。漢遣人策動吳軍中的東越人反吳,東越人殺吳王濞。楚王戊也軍敗自殺。吳楚叛亂起於正月,三月即告結束。

    在齊地,膠西等國兵圍臨淄,三月不下。漢將欒布率軍進逼,膠西、膠東、淄川、濟南諸王或自殺,或伏誅。齊王將閭為漢城守有功,但是他曾擬奪取帝位,後來還參與過七國之亂的策劃,特別是在被圍困時又與膠西王等通謀,因此不能見容於漢,被迫殺。在趙地,趙王遂撤兵堅守邯鄲,酈寄攻之不下。匈奴人知道吳楚兵敗,也不肯入漢邊助趙。欒布平定齊地諸國後,還軍與酈寄共同引水灌邯鄲城,邯鄲城破,趙王遂自殺。

    七國之亂的平定,鞏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漢高祖分封子弟為大國所引起的矛盾,並為漢武帝以「推恩策」,從分封制度上進一步解決王國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1 16:40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5:17:28 | 顯示全部樓層
18 漢武帝抗擊匈奴

    維護國家的統一,是「當世之務,後世之利」之舉

    漢武帝抗擊匈奴是發生在西漢年間的一件影響重大的事件。

    漢武帝劉徹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他成功地抗擊了匈奴奴隸主貴族的侵擾,進一步鞏固了漢初新興的封建政權。

    匈奴是中國北方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漢朝初年,已建立了奴隸制國家,國勢強盛。東面打敗了東胡,西面趕走了居住在今甘肅境內的大月氏,北面臣服了丁零族,而在南面,則經常侵犯漢朝邊境,有時竟深入到離漢朝都城僅350公里的地方,嚴重地威脅著漢朝封建政權。

    漢高祖劉邦在公元前200年曾親率32萬大軍打匈奴,卻被匈奴40萬軍隊圍困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東南)7天7夜。此後,劉邦為了全力對付內部封建割據勢力,對匈奴暫時採取了「和親」政策。把宗室女子嫁給匈奴首領,每年送去一定數量的黃金、絹、絮,米、酒,允許人民往來買賣。以後幾代皇帝,雖然一度注意改革邊防制度,實行屯田墾荒,但都沒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公元前141年,16歲的漢武帝即位。這時漢朝已建立60多年,封建政權鞏固,經濟上也有了實力。因而,他有條件和匈奴進行鬥爭,從根本上解除內地的威脅。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召集群臣商議對匈奴的政策。主戰派大行(官名,主管對外聯絡)王恢說道:「聽說戰國時的代國,是個小國,還能抗擊匈奴。現在陛下神威,國家一統,匈奴卻侵盜不止,就是因為不怕我們。我認為對匈奴應該抗擊。」御史大夫韓安國連連反對。他說:「高帝當年打匈奴即遭到圍困,7天沒吃東西,只好『和親』,至今已五世平安了。還是不打為好。」王恢嚴厲駁斥了韓安國的論調,建議採取誘敵深入,以「伏兵襲擊」的作戰方法。漢武帝支持王恢的抗戰主張。匈漢戰爭至此開始。

    從公元前133年至119年,漢武帝派兵和匈奴進行了多次作戰。其中決定性的戰役有三次:河南之戰、河西之戰和漠北之戰。

    公元前127年,匈奴貴族以兩萬騎入侵上谷(今河北懷來縣)、漁陽。漢武帝派青年將領衛青率3萬騎出雲中(今內蒙托克托縣),西至隴西(今甘肅東部),收復河套地區,掃除匈奴進犯的軍事據點。衛青採取迂迴進攻的方法,從後路包抄,一舉趕走匈奴的樓煩王和白羊王,解除了長安的威脅。

    於是,漢武帝在那裡設朔方郡、五原郡,移民10萬屯墾,又重新修了秦代的舊長城,派兵駐守。衛青升為長平侯。公元前124年,衛青率騎兵趕走了匈奴的右賢王,生擒匈奴王子10餘人,凱旋而歸。漢武帝破格提升衛青為大將軍,成為全軍的統帥。

    第二年,在和匈奴的戰鬥中又湧現出一位18歲的將領霍去病。他是衛青的外甥。一次,他一馬當先,率領800騎兵突進匈奴營地幾百里,取得大勝。漢武帝據此封他為冠軍侯,給他造了一座闊氣的房子,讓他去看。霍去病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表現了強烈的愛國熱情。

    河西戰役是從公元前121年3月開始的。霍去病率領1萬騎兵,從隴西出發,在皋蘭山腳下和匈奴騎兵交戰,越過焉支山(今甘肅山丹縣境內)追擊500多公里。夏天,霍去病率幾萬騎兵,行軍1000多公里,一直打到祁連山麓,給匈奴貴族以沉重的打擊。漢武帝在河西地區先後設置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移民10萬定居農墾。河西走廊的收復,解除了漢王朝的西部威脅,打通了漢和西域交往的道路。

    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戰役規模最大。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率10萬騎兵,幾十萬步兵,分別從定襄郡(今內蒙呼和浩特東南)和代郡(今河北蔚縣)出發,共擊匈奴單于(匈奴首領)於漠北。衛青北進千餘里渡過大沙漠(戈壁沙漠),直抵闐顏山(今杭愛山脈),殲敵1.9萬餘人。霍去病深入1000多里,追擊匈奴左賢王兵到狼居胥山(今肯特山),俘敵7.4萬餘人。在這次戰役中,漢武帝還組織了14萬匹戰馬隨行,以備換用,派了10萬輜重兵轉運糧草,保證了主力軍的物資供應。

    漠北之戰給匈奴以致命打擊,出現了「匈奴遠遁,漠北無王庭」的局面。從此,匈奴北徙漠北。漢北自朔方,西至令居(今甘肅永登),以60萬吏卒屯田,加強防守。

    漢武帝取得抗擊匈奴的戰爭的勝利,使國家更加統一,長城內外「馬牛放縱,畜積布野」,為經濟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1 16:37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9-1 15:17:58 | 顯示全部樓層
19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儒家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難以估量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實行的封建思想統治政策。

    秦漢之際,遭秦始王焚書坑儒政策摧殘的儒家逐漸抬頭,陳勝、吳廣起義後,有些儒生參加了反秦鬥爭,如孔子後裔孔甲一度為陳勝的博士。西漢初年,著名儒生叔孫通被任為太常,協助漢高帝制訂禮儀。惠帝四年(前191年)廢除《挾書律》,進一步促使諸子學說復甦,陰陽、儒、墨、名、法、道六家比較活躍,其中儒、道兩家影響較大。

    漢初,由於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統治階級所面臨的主要任務是恢復生產,穩定封建統治秩序。因此,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經濟上實行輕徭薄賦。在思想上,主張清靜無為和刑名之學的黃老學說受到重視。當時,五經博士僅為具官待問,在政治上並未得到重用。然而儒、道兩家在政治、思想上的鬥爭相當激烈。

    武帝即位時,社會經濟已得到很大的恢復和發展。武帝依靠文、景兩代積累的財富,大事興作。與此同時,隨著地主階級及其國家力量的強大,對農民的壓迫和剝削也逐漸加重,農民和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逐漸加劇。因此,從政治上和經濟上進一步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已成為封建統治者的迫切需要。在這種情況下,主張清靜無為的黃老思想已不能滿足上述政治需要,更與漢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觸;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統思想,仁義思想和君臣倫理觀念顯然與武帝時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相適應。於是,在思想領域,儒家終於取代了道家的統治地位。

    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繼位後,丞相衛綰奏言:「所舉賢良,或治申、商、韓非、蘇秦、張儀之言,亂國政,請皆罷。」得到武帝的同意。太尉竇嬰、丞相田蚡還薦舉儒生王臧為郎中令,趙綰為御史大夫,褒揚儒術,貶斥道家,鼓動武帝實行政治改革,甚至建議不向竇太后奏事。竇太后對此不滿,於建元二年罷逐王臧、趙綰,太尉、丞相也因此被免職。建元六年,竇太后死,儒家勢力再度崛起。元光元年(前134年)武帝召集各地賢良方正文學之士到長安,親自策問。董仲舒在對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統是「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現在師異道,人異論,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統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數變,百家無所適從。他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地。」董仲舒指出的適應政治上大一統的思想統治政策,很受武帝賞識。與此同時,元朔五年(前124年),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孫弘擢居相位。同年,武帝又批准為博士官置弟子員50人,根據成績高下補郎中文學掌故,吏有通一藝者則選拔擔任重要職務。此後,公卿、大夫、士吏都為文學之士,通曉儒家經典成為做官食祿的主要條件。治獄官吏張湯、杜周,迎合漢武帝的需要,也主張以《春秋》決獄,用儒術附會粉飾法律。儒術完全成為封建王朝的統治思想,而道家等諸子學說則在政治上遭到貶黜。

    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有其時代特點。他推崇的儒術,已吸收了法家、道家、陰陽家等各種不同學派的一些思想,與孔孟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漢武帝把儒術與刑名法術相糅合,形成了「霸王道雜之」的統治手段,對後世影響頗為深遠。從此,儒家思想成為我國封建時代的正統思想。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1 16:36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19 10: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