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樓主: barying

世界文化遺產 (持續更新)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22:05:45 | 顯示全部樓層
塞浦路斯

塞浦路斯,希臘語意為“產銅之島”,國名塞浦路斯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yprus),是位於地中海最東面的一個島國,它與希臘、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埃及隔海相望,自古以來就是連結中東、非洲和歐洲的交通要道,現代人把它比喻為“東地中海不沉的航空母艦”。塞浦路斯東西長241公里,南北寬97公里,面積9251平方公里(1974年塞希臘、土耳其兩族分裂後,希族和土族分別佔據領土的60%和37%,另有3%屬於英國的兩個主權基地),為地中海第三大島,是女神維納斯的故鄉。
塞浦路斯中部是美索利亞平原,南部為特魯多斯山,最高點奧林匹斯峰海拔1951米,全國海岸線長782公里,國土的36-38%為森林覆蓋。塞浦路斯屬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夏季乾燥嚴熱,最高氣溫可達40度以上;冬季溫暖濕潤,為全年集中降雨期,最冷時可達零下,山區有雪。

早在8000年前就已有定居的村落

前16世紀,希臘人移居。
古代及亞述帝國時期稱之為基提島。
前709年-前525年,被亞述、埃及和波斯人征服。
前58年起,羅馬統治,持續400年。
395年,歸屬拜占庭帝國。
1489年,被威尼斯共和國吞併
1571年,由奧斯曼帝國佔領,1573年正式割讓。
1878年,被英國佔領,開始82年的統治。
1925年,淪為英國直轄殖民地。
1959年2月,英國、希臘、土耳其簽訂《蘇黎世-倫敦協定》,希臘、土耳其、塞浦路斯三國簽訂《聯盟條約》。希、土、英3國保證塞浦路斯的獨立。
1960年8月16日,宣佈獨立,成立塞浦路斯共和國。組成兩族聯合政府。
1963年底,兩族因制憲問題發生嚴重流血衝突。
1974年7月,希臘軍人政權在塞浦路斯策動政變,土耳其以此為由出兵。
1975年2月,土耳其族宣佈建立塞浦路斯土族邦。
1983年,土耳其族宣佈成立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
2004年4月24日,舉行全民公決,科菲·安南的塞浦路斯統一方案結果無效。
2004年5月1日,塞浦路斯共和國(希臘族區)單獨加入歐盟,成為歐盟正式成員國。


塞浦路斯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帕福斯(文,1980年)(詳見下文)
  • 特羅多斯地區的彩繪教堂(文,1985年,2001年)
  • 喬伊魯科蒂亞(文,1998年)

帕福斯

帕福斯曾經是塞浦路斯的首都,有不少珍貴遺址和遺跡,整個城市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沿海則適宜各種水上體育活動。自從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在此居住,帕福斯是一個崇拜維納斯和史前生育的神的遺址。傳說中維納斯就誕生在這個島上,公元前十二世紀邁錫尼人在這里為她建造了廟宇。殘存的別墅、宮殿、劇院、要塞和墓地都表明這個遺址在建築學和歷史學上具有特殊的價值。新帕福斯上的馬塞克圖案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帕福斯是塞浦路斯西南部著名旅遊地,一直被奉祀為愛神聖地。

帕福斯分為舊帕福斯、新帕福斯和克提馬3部分。克提馬在內陸,為農、牧產品貿易中心。新帕福斯位於克提馬以南2公里的海濱,歷史上曾是托勒密王朝(公元前294~前58年)和羅馬帝國(公元前58~公元395年)統治塞島時期的首府,後來逐漸衰落。此城坐落在山崗上,三面環海,城中街道整潔,建築式樣古雅別緻。舊帕福斯位於離克提馬以東約17公里的帕福――利馬索爾公路上,據說是金尼拉斯國王時所建,女神阿芙羅狄特的神廟也是這時建立的,金尼拉斯王朝統治塞島數世紀。公元前12世紀時,舊帕福斯遭地震,變成一片廢墟,成為今天考古中心地區之一。

這裡還有許多與基督教早期歷史相關的遺物,躲過幾個世紀的外族入侵和掠奪及公元四世紀毀滅性的大地震,留存至今。中世紀的時候,它的主海港地位被拉納卡取代,並繼續走下坡路。英國殖民時代,城市的發展一度完全停滯。

在帕福斯東南的淺海中,有一群突兀高聳的巨岩,有的像石筍衝出海面,有的像巨蘑屹立在水中,最大的一塊高約30米。這群巨岩統稱"羅米歐","羅米歐"在希臘文中即"岩石"之意。相傳附近海灘就是"愛神"誕生地,故又稱"愛神岩"。

在現代化的帕福斯燈塔附近,有一個古代建築群。其中最主要的是建於公元二世紀的羅馬音樂廳,目前經過重新裝修,用於夏季交響音樂會和其它舞台表演。這個音樂廳曾是當時城市中心的焦點,其附近還有一些古城的遺存。音樂廳的南面有羅馬的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的神廟遺址,燈塔的北面可見有古代城牆的殘垣。


帕福斯1980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返回亞洲和大洋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2 20:14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22:06:31 | 顯示全部樓層
格魯吉亞

格魯吉亞,曾是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4月9日正式獨立。獨立後國名為「格魯吉亞共和國」,1995年8月24日該國通過新憲法,國名定為「格魯吉亞」,曾為獨立國家聯合體的一份子。在2008年8月與俄羅斯發生了為期5天的戰爭後,格魯吉亞根據議會2008年8月14日通過的決議做出了退出獨聯體的決定,並於2009年8月18日完成手續,正式退出。
主要民族為格魯吉亞族佔70.1%,其他主要少數民族有亞美尼亞族、俄羅斯族、和阿塞拜疆族等;官方語言為格魯吉亞語,居民多通曉俄語,多數信仰東正教,其他信仰伊斯蘭教。位於亞洲西南部高加索地區的黑海沿岸,北鄰俄羅斯,南部與土耳其、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接壤。格魯吉亞是史太林的故鄉。

格魯吉亞文化發展極早,可追溯自青銅器時代,青銅器之製作技藝出現後,不同部落間方開始正式交流。西元337年起信奉基督教,惟基督教之傳入使古格魯吉亞文字消逝無蹤,而由希臘文及敘利亞文所混合而成之新文字替代。
此後三百年間格魯吉亞一直捲入拜占庭(東羅馬帝國)與波斯帝國之戰爭中。其後曾歷經阿拉伯與亞美尼亞人之統治;1220年蒙古帝國入主高加索;1386年至1403年間受帖木兒侵襲,格魯吉亞經濟文化遭嚴重破壞,從此一蹶不振。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格魯吉亞與西方聯繫自此中斷三百年。

1783年沙俄勢力進入該區,俄國保護格魯吉亞之完整並擁有其宗主權。1921年,格魯吉亞蘇維埃政權建立,並於1936年併入蘇聯,改稱為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85年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上台後,大力提倡開放與改革政策,1990年,格魯吉亞最高蘇維埃決議前蘇聯之聯邦條約違法,並發表主權宣言,更改國名為格魯吉亞共和國。1991年宣布脫離蘇聯獨立。1991年,以俄羅斯為首之十一個蘇聯加盟共和國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格魯吉亞一開始並沒有加入,至1993年始加入「獨立國家聯合體」,2008年宣布退出。

2008年8月7日,當全球媒體皆矚目於2008年北京奧運之際,格魯吉亞軍隊進攻該國與俄羅斯接鄰的南奧塞梯,試圖將該地納入其政府軍管轄之下。2008年8月28日,俄羅斯宣布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作為回應,格魯吉亞於次日決定與俄羅斯斷交。


格魯吉亞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姆茨赫塔古城(文,1994年)
  • 巴格拉特主教座堂和格拉特修道院(文,1994年) (詳見下文)
  • 上斯瓦涅季(文,1996年)

巴格拉特主教座堂和格拉特修道院
巴格拉特大教堂和格拉特修道院,位於格魯吉亞西部的庫塔伊西,距首都第比利斯西北部約190千米。

巴格拉特主教座堂的建築因襲了巴格拉特三世的英名,他是格魯吉亞聯邦的第一代君主,在位時間為10世紀晚期至11世紀初葉。 1691年,教堂的一部分受到了土耳其人的損毀,至今該部分的遺跡還保留在庫塔伊西中部。

它是中世紀格魯吉亞文化的里程碑,它的名字與教堂的捐贈者--國王巴格拉特三世有關。巴格拉特大教堂建於1001-1008年,教堂為十字形圓頂建築物,用富麗的石刻裝飾,教堂內滿是壁畫。 1691年,土耳其人摧毀了它,教堂里美麗的碎石滿地散落。

格拉特修道院是中世紀格魯吉亞教育和哲學中心,建立強大的封建王朝的大衛國王下令建築大教堂。 12世紀,大寺廟是格魯吉亞王朝傑出的思想家和哲學家學習兼居住的地方,在格拉特修道院里大衛國王建立了科研與教育學術中心,這裡匯集著格魯吉亞的各路精英,13世紀,修道院聯合會擴建。

格拉特修道院一直是格魯吉亞人的主要教化中心,它的建築者大衛國王推行了一系列野心勃勃的政策,建立了強大的格魯吉亞封建專制制度的王國,周邊國家均受其影響。大衛國王的最大願望是在本國領土中,修建一做教化中心,該中心絕不能亞於當時已經聲名遠揚的拜占庭和其他任何近東地區的文化中心。大衛國王在格拉特修道院附近設立了研究院,並邀請了遠近聞名的神學家、哲學家、法學家來此傳授講學,這些學者中,許多都是來自於國外的修道院或伊斯坦布爾門根修道院,具備豐富的傳授經驗。

格拉特修道院保留了大量的可以上溯到12-18世紀的壁畫,有的壁畫描述關於天使降生。

格拉特修道院保存了許多源於12世紀至18世紀的壁畫,用來祭奠耶穌誕生的主教堂和聖·格魯吉亞教堂都由這些壁畫裝飾著。在整個壁畫中,大部分都是水彩壁畫,而鑲嵌式壁畫佔據的空間較小,但其位置卻是最為重要的。


巴格拉特主教座堂和格拉特修道院年1994被列入世界遺產名單。


返回亞洲和大洋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2 20:15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22:12:58 | 顯示全部樓層
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1935年以前稱為波斯,位於亞洲西南部,屬中東國家,伊朗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相鄰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北部與土庫曼斯坦接壤,西北與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
歷史
古代與近代時期
西元前4世紀中葉,波斯帝國國力式微,遭亞歷山大帝國所滅。中世紀至至西元18世紀初先後由阿拉伯人、土耳其人與蒙古人統治。16世紀初,依斯馬依·薩法威(Ismail Safavi)抗拒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建立薩非王朝,並以回教什葉派為國教。因長期戰亂,國勢衰竭,屢次受到外國入侵。俄羅斯帝國攫取大片領土。英俄為了防堵德國勢力深入中東,1907年協議瓜分波斯,俄國控有北部,英國佔有南部,僅留中間作為緩衝區。
巴列維王朝時期
1921年2月21日,禮薩·汗上校發動軍事政變,佔據德黑蘭,1925年取得王位,建立巴列維王朝,於1935年改國名為伊朗。巴列維執政時期,美國為了獲得伊朗的石油及保持在中東的利益,大力扶持巴列維王朝,伊朗強大的軍力儼然成為波斯灣地區的警察。其後伊朗人民開始推翻巴列維國王,但美國的中央情報局則於1953年在伊朗發動政變,阿賈克斯行動重新支持專制的巴列維國王,這導致了伊朗人民的不滿。白色革命初期,伊朗的整體工業產值大幅提高,但實際上改革的大部分利益都落入了大資本家、權貴與美國為首的外國勢力手中;同時,巴列維國王大舉逮捕伊斯蘭教士與加緊鎮壓民眾的反對思想,引起社會不穩。
伊斯蘭共和國時期
伊斯蘭教革命原因起於1963年伊朗巴列維國王宣布施行之白色革命。該革命依照美國的藍圖來進行伊朗的農業與工業改革。1979年,伊朗終於爆發了伊朗伊斯蘭革命,巴列維政府被推翻。霍梅尼回國後舉行公民投票,廢除立憲君主制度,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1980年,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美國支援大量武器下發動了兩伊戰爭,直到1988年停火,伊朗受損不少,但伊拉克更被這場戰爭拖得民窮財盡。2003年伊拉克被美英為主的聯合部隊佔領。由於美軍與伊朗相鄰,加深雙方矛盾,伊朗為了防範美軍入侵而大舉備戰。


伊朗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喬加贊比爾(文,1979年)
  • 波斯波利斯(文,1979年)
  • 伊斯法罕的伊瑪目廣場(文,1979年)
  • 塔赫特蘇萊曼(文,2003年)
  • 帕薩爾加德(文,2004年)
  • 巴姆古城和文化景觀(文,2004年) (詳見下文)
  • 蘇丹尼耶(文,2005年)
  • 貝希斯敦(文,2006年)
  • 伊朗的亞美尼亞修道院區:聖達太教堂、聖斯泰帕諾斯教堂和佐佐爾禮拜堂(文,2008年)
  • 舒希達水利系統:從古至今的橋堰渠屋與水力磨房(文,2009年)

巴姆古城和文化景觀

巴姆古城是全球最大的土坯建築群,其遺址位於伊朗東南部克爾曼省的巴姆郡。整個巴姆古城其實是一個巨大的要塞城市,但由於其核心部份是看上去像一個城堡且這個部份又最為出名,因此巴姆古城也被叫做巴姆城堡。
2003年,巴姆城堡連同古城其他的大部份建築在巴姆大地震中被完全摧毀。地震發生數天後,時任伊朗總統穆罕默德·哈塔米宣佈將重建城堡部份。

巴姆古城比附近的瑞巖城堡更大,其佔地面漆大約有1800平方千米。同時,巴姆古城還被高6-7米,長達1815米的巨大城牆所包圍。
古城內擁有兩座理智塔(stay-awake tower),這些理智塔在巴姆郡非常有名,大約有67座這樣的塔散落在巴姆郡境內。

巴姆古城的規劃和建築風格巧妙地融合了各種不同的觀點。從現存的城堡古跡來看,人們完全從城堡第一個建築開始就遇見到整座城堡的最後形式。在每個歷史年代,舊的建築形式風格均已固定,而新建築則天衣無縫地與舊建築融合在一起。

巴姆古城位於這個要塞城市的最中心,這是普遍認為比較安全的地方。
巴姆古城的所有建築都是採用非燒製的粘土磚,因此巴姆古城在2003年之前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土坯建築群。

當城堡大門完全關閉的時候,沒有任何人或動物能進出這裏。並且由於城市內部擁有食物儲備的倉庫,因此即便要塞城市被圍困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守護城堡的士兵可以利用高高的城牆和塔樓對進犯的敵人予以反擊。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郡發生黎克特制6.3級地震,在這次的證中,巴姆古城被摧毀了超過80%的建築。
地震發生後,許多國家都參與到巴姆古城的重建工作中來。日本、意大利和法國是最早參與古城重建計劃的三個國家:日本向伊朗捐獻了130萬美金和相關設備;意大利則提供了30萬美金的援助,並派遣專家組前往修復;而法國則提供了巴姆古城的地圖。同時,世界銀行也為該重建計劃提供了一大筆資金。


2004年巴姆古城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返回亞洲和大洋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2 20:16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22:13:52 | 顯示全部樓層
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國,建於1932年10月3日,一個位於亞洲西南部中東地區的國家。與它接壤的國家,在南方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敘利亞,伊朗和約旦各位於其東西兩側。伊拉克所在的地區在歷史上曾被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是人類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位於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富饒的土地曾經孕育了幾個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蘇梅爾文明、巴比倫文明和亞述文明。656年該地區被阿拉伯人佔領。此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裡都是波斯的一部分。762年,哈里發遷到了靠近古巴比倫的巴格達。此後,巴格達一直是阿拉伯世界的中心,直到1534年它被併入奧斯曼帝國為止。

1915年,英國軍隊佔領伊拉克,以國聯的名義對其進行統治,直至1932年伊拉克獨立,成為以哈希姆王朝為統治者的君王國家。1958年,具有社會主義背景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推翻親西方的哈希姆王朝,取得執政地位。西方國家對此實行抵制。薩達姆·侯賽因在1979年成為該黨的領袖,並實行嚴酷的獨裁統治。在薩達姆執政其間,大肆打擊並殺害持不同政見者在1980年代,薩達姆與其鄰國伊朗,由於教派衝突,進行了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而此時伊朗經過伊斯蘭革命以後,成為敵視美國的政教合一國家,因此,美國在兩伊戰爭中支持伊拉克。1990年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科威特由於軍事抵抗能力太低而迅速淪陷,薩達姆宣布「科威特成為伊拉克的一個省」,不過迅速遭到了聯合國的譴責和美英聯軍的沙漠風暴行動,對伊拉克地面部隊實施空中打擊,次年1月海灣戰爭爆發,伊拉克被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擊敗並逐出科威特。

2003年,美國以伊將國際原子能機構驅逐出伊拉克不受國際監督與核查為理由,組織聯軍進攻伊拉克,此並非經過聯合國表決通過,伊拉克戰爭爆發,在幾周後復興黨政權就被美英聯軍擊敗,其間伊拉克軍隊並未對美軍有大的抵抗,大量的伊拉克軍人投降,伊拉克處於美國及其盟國軍隊的控制之下,但是未能找到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2005年,伊拉克舉行大選。4月6日,賈拉勒·塔拉巴尼當選伊拉克過渡政權總統。2006年,戰後首屆正式政府在經議會表決批准後宣誓就職。總理為賈瓦德·馬利基。

然而恐怖分子為對抗美英的軍事佔領進行了針對伊拉克警察、政府機構以及駐伊美軍的汽車炸彈襲擊。什葉派和遜尼派穆斯林在伊拉克境內的暴力衝突升級也成為伊拉克政府目前棘手的問題。


伊拉克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哈特拉(文,1985年)
  • 亞述古城(文,2003年) (詳見下文)
  • 薩邁拉考古城(文,2007年)

亞述古城
亞述古城始建於西元前3,000多年,但是其最重要的歷史階段是西元前14世紀到西元前9世紀,當時亞述古城是亞述帝國的第一都城。亞述古城也是亞述帝國的宗教中心,是國王加冕和舉行葬禮的地方

亞述(Ashur)是伊拉克北部古城遺址,現名謝爾卡特堡。它為古亞述王國的第一個都城,也是古亞述人的主神阿舒爾的神宮所在。由於這個原因,亞述古城雖然在地理位置上及居民數目上,比不上其他城市,但它仍然能長時間成為亞述帝國的都城,甚至連帝國的名稱都用這個古城的名稱為名.就算在880B.C帝國遷都後,仍然有極多居民住在這裡。至西元前614年,此城遭巴比倫人破滅。此後淪為荒廢。
亞述城破時雖慘遭劫殺,但延至西元前140年帕提亞(安息)王國興起時,尚有部分居民,再後始日趨荒蕪,湮沒無聞。

亞述文化博采西亞各國(主要是巴比倫)之長,且具有自己的特點。亞述時期有大量宏偉的宮殿、神廟和其他建築。建築物飾有大量浮雕,有很高的藝術水準。
出土的記有亞述王名和最高官名的銘文表,載有亞述曆法,是研究亞述王朝更替和判定年代的重要史料。

浮雕“垂死的牝獅”(西元前668~前627年),描寫一頭牝獅已身中數箭,是一種生命垂危之際的可悲形象。它的後腿無力把後半截身子抬起,而強壯的前爪仍然極其有力,掙扎著想讓全身都站起來。它昂首怒吼,發出悲鳴,形象動人,給人以一種悲壯感。

薩爾貢二世宮殿的守護神獸”(西元前742~前706年),在王宮兩側雕鑿的神獸,亞述人稱舍都,人首、獅身、牛蹄;這種形象的石雕簇立在宮門口,是一種王權不可侵犯的象徵。在薩爾恭二世宮門前的這兩隻鎮門獸形象,一直影響到其他民族,古波斯和西亞地區也都十分盛行,它逐漸成為一種吉祥動物,並具有神秘的力量。


亞述古城在歷史長河裏,沉澱積累了極多宗教性的重要建築和宮殿(西元前七世紀留下來的文件告訴我們,亞述古城應該有三十四所神廟、三所宮殿),到目前為止,考古發掘只掘了極少部份,所以,以後一定會有更多古代的光輝綻放出來。


2003年亞述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返回亞洲和大洋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2 20:17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22:14:40 | 顯示全部樓層
以色列

以色列,國號全名以色列國,是一個位於西亞巴勒斯坦地區的國家,位於地中海的東南方向。以色列北靠黎巴嫩、東瀕敘利亞和約旦、西南邊則是埃及。

以色列在1948年宣布獨立建國,目前人口已超過700萬,主要來自猶太人族群,也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所宣稱的首都和中央政府所在地,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只承認特拉維夫並於該地設立使領館。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一個民主國家。除此之外,以色列也被視為是中東地區裡經濟發展、商業自由、新聞自由和整體人類發展度最高的國家。

以色列最初是指一個民族而非地名,可查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公元前1211年[7]。在過去3000年的歷史中,猶太人視以色列地為自己的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稱之為「聖地」或「應許之地」。從公元前1200年開始,一系列的猶太人王朝在這一地區存在了超過1000餘年。
經歷過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拜占廷等古國的統治,猶太人在這一地區逐漸衰落並遭驅逐。尤其是在公元132年的一次大規模起義遭到鎮壓後,羅馬帝國將猶太人驅逐出這一地區,將地名改為「敘利亞-巴勒斯坦」,企圖抹滅猶太人千年來與這片土地相連的痕跡。

數個世紀以來,許許多多流亡海外的猶太人一直試圖返回以色列。18世紀便有數波小型的回歸潮,從數百到上千人不等。在1878年,佩塔提克瓦出現了第一個大型的猶太人農場殖民區。第一次大規模的回歸浪潮則始於1881年,散居在世界其他地區的猶太人為了逃避迫害,開始迴流到巴勒斯坦,即古猶太國之地。猶太人從奧斯曼帝國和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土地並且定居。隨着猶太居民的增多,他們與阿拉伯人之間的關係也日趨緊張。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猶太人掀起了回歸浪潮。英國在1939年頒佈了一份白皮書,規定39年後的5年內猶太人可再移民75,000人,此後不再接受猶太移民。這份白皮書被許多猶太人和錫安主義者視為是對猶太人的背叛,並且認為那違背了貝爾福宣言。阿拉伯人也並沒有就此平息,他們希望完全停止猶太人的移民。1933年,納粹黨在德國執政,掀起第五次猶太人回歸浪潮。1940年,猶太人已佔當地居民總數的30%。後來在歐洲發生的猶太人大屠殺,進一步推動了猶太人回歸。1944至1948年之間,約20萬猶太人通過各種途徑輾轉來到巴勒斯坦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勒斯坦地區已經有60萬猶太居民。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正式宣布成立。以色列在1949年5月11日被承認為聯合國的成員國。
在以色列建國之後,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以及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戰,開始了以色列獨立戰爭。大量的阿拉伯人口在戰爭中逃離新成立的猶太人國家,阿拉伯人將此次流亡稱為「大災難」,估計有400,000至900,000名阿拉伯人流亡,後來稱為巴勒斯坦難民。隨着1948年的戰爭,西岸地區和加沙地帶的猶太人口開始遷入以色列,大量來自阿拉伯國家的猶太人難民使得以色列的人口遽增了兩倍。

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在1967年5月再次緊繃。敘利亞、約旦、和埃及透露了開戰的意圖。以色列於是以埃及挑釁為由在6月5日對埃及展開先發制人的攻勢。在這場六日戰爭中,以色列擊敗了所有阿拉伯鄰國的軍隊,並且在空軍戰場上獲得完全的勝利。以色列一口氣奪下了整個西岸地區、加沙地帶、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1949年劃定的綠線則變成以色列管轄國內領土和佔領區域的行政分界線。後來在簽訂大衛營和約後,以色列將西奈半島還給了埃及。


以色列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馬薩達(文,2001年)
  • 阿卡古城(文,2001年) (詳見下文)
  • 特拉維夫白城(文,2003年)
  • 米吉多、夏瑣和貝爾謝巴的聖經古蹟(文,2005年)
  • 香料之路—內蓋夫沙漠中的城市(文,2005年)
  • 海法和西加利利巴哈伊教聖地(文,2008年)

阿卡古城

從腓尼基人統治時期開始,亞克就是個移民不斷的港口城市,如今我們所見到的亞克,則是十八及十九世紀鄂圖曼帝國時期典型的堡壘城市,城內已有許多都市性的建設,如堡壘、清真寺、商務旅店與公共浴池。
介於1104至1291年之間的十字軍城鎮遺跡,或高或低於今日的街道,都完好無缺的呈現於世人眼前,讓世人更能了解十字軍統下的耶路撒冷王國首都的設計與結構。

這樣的城市,僅13.5平方公里、人口不及5萬的空間,卻容納自十字軍東征至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橫亙千年的歷史長河,一磚一瓦都是驚奇。
阿卡(Acre)位於以色列北部西加利利地區,鄰海法灣,是古時歐亞往來交通樞紐,成為歷來兵家必爭之地。

以色列考古局(Israel Antiquities Authority)負責西加利利地區的考古學家史登說,挖掘阿卡古城,不時可發現埃及甚至遠自中國的錢幣與文物,可想見阿卡古城當年商貿也非常繁榮興盛。

自1990年代起,展開大規模的考古挖掘,包括十字軍欲經阿卡古城東征收復聖地耶路撒冷,以及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曾統治當地的遺跡,陸續出土。

像是位於阿卡城堡要塞與監獄底層的騎士廳,即為當年十字軍醫院騎士團於12世紀至13世紀期間所建造,內有6個大廳,以保護與治療到聖地朝聖受傷的基督徒。

經土耳其浴澡堂的洗禮,沿著海岸一條護衛阿卡古城的外牆盡收眼底。雖與萬里長城相比小巫見大巫,但當年土耳其人憑著古城牆拒敵,硬是力退拿破崙領導的法國大軍,阿卡古城牆的威名也流傳千古。

由於東西方與伊斯蘭教、基督教文明在此交會,阿卡古城內矗立不少經千百年不墜的清真寺和教堂,細細駐足宛如重回時光隧道,彷彿十字軍與伊斯蘭教徒甚至拿破崙的征戰,就在眼前。

2001年阿卡古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返回亞洲和大洋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2 20:19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22:19:30 | 顯示全部樓層
約旦

約旦哈希姆王國是中東的一個國家,它北臨是敘利亞,東臨伊拉克,東南臨沙特阿拉伯,西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古代約旦
約旦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納巴特王國,這是由納巴泰人建立的。他們寬鬆的貿易管理網絡以一串綠洲為中心點,但中心點沒有足夠範圍作集體農業,而綠洲間的通路在荒漠周遭毫無防線。
在今天約旦的國土上,人類在數千年前就已經建立了古老的文明。約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先後被亞述、巴比倫、波斯和馬其頓統治。7世紀屬阿拉伯帝國版圖。16世紀歸屬奧斯曼帝國。
現代約旦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約旦由英國代國際聯盟管理。1921年,英國以約旦河為邊界,把巴勒斯坦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仍稱巴勒斯坦,東部稱外約旦。1946年約旦獲得獨立,阿卜杜拉登基為王(埃米爾),國名為外約旦哈希姆王國。1950年,約旦河西岸和東岸合併稱為約旦哈希姆王國。

約旦支持巴勒斯坦人反對建立以色列。它參加阿拉伯國家聯合對以色列的戰爭,在阿拉伯國家戰敗後,約旦獲得了對西岸的控制。1967年約旦又與埃及、敘利亞和伊拉克一起對以作戰。以色列佔領了西岸以及整個耶路撒冷。在兩次戰爭後都有大量巴勒斯坦難民逃到約旦。這使巴勒斯坦人在約旦的勢力大為增加。這個勢力的增加使約旦的王室非常不安。1970年,在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多次劫機後,約旦開始對他們開火。這場戰鬥影響到整個阿拉伯社會。敘利亞在約旦的北部邊境上集中坦克部隊以對約旦施加壓力。1970年在在開羅的阿拉伯國家外交部長會議的調停下雙方熄火。但此後還一直有小的戰鬥發生。一直到1971年約旦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逐出其國境。

在1973年的阿拉伯—以色列戰爭中約以邊境上沒有戰火。但約旦派出一個旅的兵力進入敘利亞抵抗那裡的以色列軍隊。約旦沒有參加1991年的海灣戰爭。


約旦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佩特拉(文,1985年) (詳見下文)
  • 庫塞爾阿姆拉(文,1985年)
  • 烏姆賴薩斯(文,2004年)

佩特拉

佩特拉是約旦的一座古城,位於安曼南250公里處,隱藏在阿拉伯谷東側的一條狹窄的峽谷內。佩特拉一詞源於希臘文「岩石」。

很可能《舊約全書》中稱的「塞拉」(意義也是岩石),即摩西出埃及後「點石出水」的地方,就是佩特拉。但也有學者認為《舊約》中的塞拉只是指石頭,而不是一個城市的名字。死海古卷中,佩特拉被稱為。

佩特拉到底是什麼時候建造的尚無定論。根據其中陵墓半埃及半希臘的樣式估計,佩特拉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之後,很可能是托勒密王朝時期,即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公元前2世紀末,隨着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國的衰落,納巴特王國開始興盛。公元106年,納巴特王國被羅馬帝國軍隊攻陷,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3世紀時,可能是由於薩珊波斯帝國的崛起和紅海海上貿易的興盛,作為陸路交通要塞的佩特拉漸漸衰落,7世紀被阿拉伯軍隊征服時,已是一座廢棄的空城。11世紀時十字軍東征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統治該地一個多世紀。13世紀末埃及蘇丹拜巴爾一世到過此地。1812年瑞士人J.L.伯爾克哈特是第一個描述該地的歐洲人。

佩特拉因其赤褐色砂岩高山的色彩聞名。這裡的岩石呈褐色、紅色、淡藍、橘紅、黃色、紫色和綠色等。各種不同顏色岩石的扭曲岩層形成了岩石表面的螺旋形和波浪形的顏色曲線。
羅馬柱
佩特拉古城幾乎全在岩石上雕刻而成,周圍懸崖絕壁環繞,入口是一條長約1.5公里的狹窄峽谷通道,名為「蛇道」。峽谷最寬處約7米,最窄處僅2米。
壁畫
古城核心是一個大廣場,廣場正面是鑿在陡岩上的宏偉的卡茲尼神殿。入口有羅馬柱,殿內有聖母像和壁畫。另有一座能容納兩千多人的羅馬式的露天劇場,舞台和觀眾席都是從岩石中雕鑿出來。城中還有許多寺院、住宅、浴室、墓窟等,大多鑿山而建。
露天劇場

佩特拉1985在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返回亞洲和大洋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2 20:20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22:20:10 | 顯示全部樓層
哈薩克斯坦

哈薩克共和國,簡稱哈薩克,國名取自其最大民族哈薩克族,是中亞國家之一,獨立前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蘇聯解體後獨立。原首都位於阿拉木圖,在1997年遷到阿斯塔納。

哈薩克北與俄羅斯、東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南與烏茲別克、吉爾吉斯等國接壤。全國面積達2,717,300平方公里,是中亞地區一個大國家,亦是全世界最大的內陸國。
歷史
公元前3世紀-前1世紀,哈薩克境內出現了社會。公元6世紀-8世紀建立過突厥汗國、突騎施、葛邏祿等封建國家。9世紀-12世紀,西部和西南部、南部和東南部先後加入烏古斯人、基馬克和欽察等國。12世紀上半葉,遭契丹人的入侵。13世紀初,被蒙古韃靼人征服。15世紀成立哈薩克汗國。16世紀初,哈薩克族基本形成。18世紀初,進行了反對準噶爾人入侵。從1830年代至1840年代開始,逐步被俄羅斯帝國佔領。19世紀下半葉,被俄羅斯帝國侵佔。1920年成立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屬俄羅斯聯邦。1925年中亞各國按民族劃界,改稱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36年定名為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1990年,發表主權宣言。1991年,宣布獨立,改稱哈薩克共和國,同年12月21日加入獨聯體。

哈薩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家,地形為東高西低,西部是圖蘭低地和裏海沿岸低地,西北面和北面分別是俄羅斯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的延續平原。中部漸見丘陵,東部和東南部為山地,也是帕米爾高原向北的延續。


哈薩克斯坦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霍賈·艾哈邁德·亞薩維的陵墓(文,2003年)
  • 泰姆格里考古景觀的岩刻(文,2004年)
  • 薩雅克-北哈薩克草原與群湖(自,2008年) (詳見下文)

薩雅克-北哈薩克草原與群湖

薩雅克 - 北哈薩克草原與群湖由瑙爾祖姆及科爾加爾辛兩個自然保護區組成,總面積達45萬344公頃。保護區內極具特色的沼澤地,對來往遷徙的水鳥非常重要。

這些水鳥包括一些受到全球性威脅的物種,例如極其罕見的西伯利亞白鶴、卷羽鵜鶘、玉帶海鵰等。這些沼澤地是從非洲、歐洲和南亞飛往西,以及東西伯利亞繁殖地的中亞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落腳點和交匯處。

而面積廣達20萬公頃的中亞大草原,則為該地區超過半數以上的植物群落和大量受到威脅的鳥類及瀕臨滅絕的賽加羚羊(早年數量很多,現在由於遭到盜獵,導致數量急劇下降)提供了庇護所。大草原上有淡水和鹹水兩種不同類型的湖泊,它們分別位於往北流向北極地區與往南流向阿拉爾-伊特什盆地的河流分水嶺上。


薩雅克-北哈薩克草原與群湖200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


返回亞洲和大洋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2 20:22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22:20:56 | 顯示全部樓層
吉爾吉斯

吉爾吉斯共和國,簡稱吉爾吉斯,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1991年從原蘇聯獨立。吉爾吉斯的周邊國家有:塔吉克、烏茲別克、哈薩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總面積19.85萬平方公里,人口436.72萬人。主體民族為吉爾吉斯族(或稱柯爾克孜族,占總人口的52.4%),俄羅斯族和烏兹別克族均超過10%,烏克蘭族和德意志族超過2%,其他民族還有維吾爾族、東干族、哈薩克族、阿塞拜疆族、吉卜賽族等。吉爾吉斯斯坦首都為比什凱克市。

吉爾吉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遡至西元前201年。現時有關吉爾吉斯人最早的記錄是《史記》。吉爾吉斯人的始祖相信源自印歐語系的後裔,〈世界境域志〉與波斯地理學家葛爾迪齊提出吉爾吉斯人赤髮,晢面,綠眼,身材高大。和印歐人較接近。後來,有部份部落遷徙至今日西伯利亞南部,並從6世紀至8世紀於葉尼塞河沿岸定居,成為突厥汗國的一份子。吉爾吉斯人後來在840年攻滅回紇,建立汗國。他們有自己的可汗,名為阿熱。在蒙古帝國崛起之前,他們一直擴張,版圖直達今日的圖瓦共和國。在吉爾吉斯汗國崩潰後,退回葉尼塞河。被遼朝和西遼降服,後來和其他林木中百姓被蒙古降服,歸屬中央汗國。元朝時,吉爾吉斯人已懂農業,在葉尼塞河上游為元軍屯墾。有趣的是,哈薩克人一直把吉爾吉斯人作為同類,也是阿拉什的子孫,因此有吉爾吉斯哈薩克是一家的說法,在瑪納斯史詩,哈薩克汗一直是瑪納斯的同盟,他們在十一世紀已斷斷續續與欽察人交流。

18世紀,準噶爾人為了避免與俄羅斯衝突,把他們從葉尼塞河遷移到天山一帶。到康熙帝平定準噶爾蒙古之後,向大清帝國稱臣,整個地區都進入了清朝的勢力範圍內。1854年,沙俄著手入侵浩罕汗國。1876年,浩罕亡國,整個吉爾吉斯地區都落入了沙俄的手裡。沙俄的統治,引發不少反抗,但亦有不少人決定離開現居地,遷入帕米爾高原及阿富汗。1916年沙俄對反抗運動的鎮壓,使不少吉爾吉斯人從中亞遷徙至當時新成立的中華民國。

1918年,蘇聯成立。1924年,中亞地區實行民族劃界,今日的吉爾吉斯建立起喀拉吉爾吉斯自治州,成為俄羅斯聯邦的一份子。
1990年12月,吉爾吉斯最高蘇維埃議會投票同意將國名由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自治州換成吉爾吉斯的共和國。
1991年,緊急狀態委員會借助莫斯科方面的力量,計畫嘗試在吉爾吉斯罷免阿卡耶夫。在計畫失敗後的一個星期,阿卡耶夫和副總統庫茲涅托夫宣佈了退出蘇聯共產黨, 辭去書記一職,並將整個政府機構解散。受其影響,緊接著在8月31日的最高蘇維埃議會投票中宣佈脫離蘇聯獨立。


吉爾吉斯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蘇拉曼聖山(文,2009年)

蘇拉曼聖山

蘇拉曼聖山 - 位於吉爾吉斯南部奧什州的首府奧什城的費爾幹納盆地,蘇拉曼山被尊為聖山,有五座山峰和各個山坡散佈著許多用於朝聖的刻滿岩石壁畫的岩洞,據記錄,這裏有101個充滿岩石壁畫的岩洞,雕刻著人物、動物和幾何圖形,它被認為是中亞地區聖山的最完整象徵,被崇拜了好幾個世紀。2009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奧什是吉爾吉斯第二大城市,是中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考古學家發現文物可追溯到前5世紀,奧什在10世紀時是伊斯蘭的學術中心,蘇拉曼聖山位在城市中央,是絲路上的重要交會點,傳說蘇拉曼聖山曾蒙受所羅門王的祝福,對中亞的回教徒而言,蘇拉曼聖山是繼麥加之後最神聖之地,雖然許多祭拜聖地已經遭廢棄,仍有17個還在使用,其中還包括兩座16世紀建造的清真寺,它們散佈在山峰各處。人們相信各個祭拜聖地可以治愈病痛,並讓人長命百歲。

因而蘇拉曼聖山又稱為「所羅門寶座」,據說在很久以前,上天送給蘇拉曼(所羅門的聖經傳授人)一個石座,來獎賞他的智慧和虔誠。這個石座要500個妖魔才抬得起,這些妖魔按照君主的意願,將石座搬到了世界邊緣,一個四周雪山環繞、散發著清新空氣的盆地。蘇拉曼為了將這塊土地變得五穀豐收,他下令清除道路上的所有障礙和冰川,疏通河床。

考古學家在蘇拉曼山上遺跡推測,約三千年前這裏就有人居住,在絲綢之路盛行時,這裏是從中國天山山脈到費爾幹納盆地的主要路線之一。這裏曾經彙集了中亞各種宗教的教徒:拜火教、佛教和摩尼教。因此這座山成為了許多民族的朝聖地,他們向各自的神明祈禱保佑他們的商隊。

在蘇拉曼山東面的山頂上,海拔150公尺處就建有一座清真寺。帖木兒的孫子,費爾幹納的統治者巴布林,在平坦的石板上發現了蘇拉曼祈禱時留下的膝蓋和額頭的壓痕。在山頂上,朝覲者可參觀經過修復的陵墓,據說這裏就是巴布林面朝印度做日間膜拜的地方。在觀望台可以俯瞰全城。

2009年蘇拉曼聖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返回亞洲和大洋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2 20:22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22:21:23 | 顯示全部樓層
朝鮮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朝鮮」或「北韓」)是位於亞洲東部朝鮮半島北端的國家,首都是平壤。朝鮮南部與大韓民國以非軍事區分隔,北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接壤,西臨黃海,東臨日本海。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於二戰後的1948年9月9日,由朝鮮勞動黨一黨專政。現任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是已故領導人金日成的兒子。雖然朝鮮官方自稱爲民主主義、社會主義國家,但國際社會多將其看作為權威主義國家。

朝鮮族起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目前尚無定論。
其中一種說法為中國商周時代的移民與原土著居民組成,現大部為中國移民後裔,見箕子朝鮮,此說有中國早期史料佐證,朝鮮半島的王氏高麗、朝鮮兩朝多沿用中國史料以箕子為開化始祖。但今天的朝鮮、南韓更傾向於把神話傳說中的檀君朝鮮列為朝鮮的起源。傳說從公元前24世紀,在北部形成了檀君古朝鮮(意為「寧靜晨曦之國」)。

根據考古所得,在數十萬年前,朝鮮半島之上已有原始人類居住。至於朝鮮半島原土著居民究竟來自何方則無定論,日本有說法稱為居住在日本的早期居民移居形成,而朝鮮(南韓)則認為阿爾泰人在新石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之間陸續從歐亞大陸遷徙到朝鮮半島後形成的,並且有部份移民日本。


朝鮮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高句麗墓葬群(文,2004年)

高句麗墓葬群

高句麗墓葬群包括總計30個群葬與單獨的墳墓,是在強盛的高句麗王朝後期,西元前3世紀到7世紀間,在如今中國北部與朝鮮半島間最強盛的王朝。墓室的美麗的壁畫是這個文化僅存的部分, 在中國及韓國被發掘出來大約10,000個墓室中僅有約90處擁有壁畫,其中幾乎一半位於此地區,大部分是屬於皇室貴族的墓葬。這些壁畫提供這時期日朝生活的獨特見證。


朝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高句麗墓葬群包括:
平壤東明王陵與真坡里古墳群
平壤湖南里四神冢
平安南道德花里1、2、3號墳
南浦江西三墓
南浦德興里古墳
南浦藥水里古墳
南浦水山裡古墳
南浦龍岡大冢
南浦雙楹冢
黃海南道安岳1號墳
黃海南道安岳2號墳
黃海南道安岳3號墳

東明王陵位於朝鮮首都平壤力浦區域的龍山里,是高句麗的建國始祖東明王朱蒙的陵墓。高句麗是朝鮮半島歷史中幅員最廣大、存在時間最長的國家。當時的高句麗人崇拜建國始祖「東明王」,把他視為神,死後為他修築了宏偉堅固的陵墓,誠心祭祀他。
東明王陵本來位於「國內城」,即今日中國吉林省的集安市。高句麗建國之後,高句麗國力日益強盛,不斷向南方擴大領土。公元427年把首都遷移到平壤市時,原葬於國內城的東明王陵也遷葬於平壤。


2004年高句麗墓葬群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返回亞洲和大洋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2 20:24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22:22:43 | 顯示全部樓層
韓國

大韓民國,簡稱韓國、南韓,是位於東北亞朝鮮半島南端的國家,首都位於首爾(即漢城)。韓國三面環海,西南瀕臨黃海,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相鄰。

韓戰後,韓國經濟得到飛速發展,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韓國目前是世界經濟第十大政治體系,是經合組織和20國集團成員國,也是亞太經合組織(APEC)和東亞峰會的創建國之一。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美國中央情報局2005年開始先後將韓國與匈牙利,捷克等一起列為新增的已開發國家。

進入4世紀以後,高句麗在鴨綠江流域興起,統一北部的各部落國家及滅亡中原朝廷在東北亞行使主權的漢四郡。在西南部,百濟消滅了馬韓54國。東南部的辰韓也由12國合併為新羅。朝鮮半島形成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時期,史稱「朝鮮三國時代」。公元7世紀新羅在唐朝的幫助下統一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史稱「統一新羅時代」。大同江以北的高句麗故地被唐朝 渤海國等繼承。
904年,新羅僧人金弓裔建立「後高句麗」。918年,後高句麗大將王建建立高麗國,此後定國號「高麗」。並深受中國儒家思想以及佛教的影響。1392年,高麗大將李成桂建立王朝,定國號為朝鮮,史稱「李氏朝鮮」。1896年,甲午戰爭後,中日馬關條約中協定了清朝承認朝鮮自主,當時日本帝國控制下的朝鮮宣布終止與清朝的冊封關係,日本扶持建立了臨時性、過渡性的大韓帝國傀儡政權。1910年「日韓合併」。不願被日本統治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於1919年在中國上海成立,並隨當時抗日的中華民國政府於1940年到達中國重慶。

1945年2月,二戰結束後,根據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鮮半島由中國、美國、英國、蘇聯4國共同託管。此後朝鮮半島被劃分為南北兩塊勢力範圍:由蘇聯勢力範圍的「北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以及處於美國勢力範圍內的「南韓(大韓民國)」。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因蘇聯等共產國家缺席,導致當時美國等主導的聯合國投票發動了聯合國軍支援南韓。聯合國軍支援的南韓同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抗美援朝支持的北韓最終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火協議,朝鮮半島沿三十八度線非軍事區劃分為兩個國家。


韓國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石窟庵與佛國寺(文,1995年)
  • 海印寺及八萬大藏經藏經處(文,1995年) (詳見下文)
  • 宗廟 (首爾)(文,1995年)
  • 昌德宮建築群(文,1997年)
  • 水原華城(文,1997年)
  • 慶州歷史區(文,2000年)
  • 高敞、和順和江華的古墓遺址(文,2000年)
  • 濟州火山島和熔岩洞(自,2007年)
  • 朝鮮王陵(文,2009年)

海印寺及八萬大藏經藏經處

海印寺位於韓國慶尚南道伽倻山。寺內藏有高麗八萬大藏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
高麗大藏經,又稱八萬大藏經是13世紀高麗王朝高宗用16年時間雕刻成的世界上最重要和最全面的大藏經之一。高麗大藏經內容全面,準確無誤,做工精美,為韓國第32號國寶。其保存地韓國海印寺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的世界遺產。

高麗大藏經共有1496章,6568卷,52382960漢字,雕刻於81340塊木板上。每塊木板長24厘米,寬60厘米,高2.6-4.0厘米,重量在3到4公斤。高麗大藏經涵括北宋,契丹和高麗的大藏經版本,並有高麗高僧所添加的內容,對了解古代中國和契丹的大藏經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這座古老的藏經殿,其所展露的高超建築技巧,讓殿中的八萬塊古經文得以永久保存。


1995年海印寺及八萬大藏經藏經處入世界文化遺產


返回亞洲和大洋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2 20:25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22:27:05 | 顯示全部樓層
老撾

寮人民民主共和國,簡稱寮國(中國大陸等地的一些華人稱老撾;台灣、新加坡等地的一些華人稱寮國),是中南半島上的一個內陸國家,也是東南亞地區中僅有的兩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一,另一為越南。歷史上曾是真臘王國的一部份。寮國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也是世界低度開發國家之一。

七世紀至九世紀屬真臘國,九至十四世紀屬吳哥王朝。1353年建立瀾滄王國(南掌),為寮國歷史鼎盛時期。1779年至十九世紀被暹羅征服。1893年淪為法國保護國。1940年-1945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10月12日宣佈獨立。1946年法國再度入侵。1953年老撾王國獨立。1975年12月廢除君主制,成立社會主義的寮人民民主共和國。


老撾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琅勃拉邦古城(文,1995年)
  • 占巴塞文化景觀區(文,2001年)(詳見下文)

占巴塞文化景觀區

占巴塞文化景觀,包括瓦普神廟建築群,是一處完好保留了1,000多年的人類文化傑作。占巴塞文化景觀,以山頂至河岸為軸心,在方圓10公里的地方,整齊而有規劃地建造了一系列廟宇、神殿和水利設施,完美表達了古代印度文明中天人關係的文化理念。占巴塞文化景觀還包括湄公河兩岸的兩座文明城市和普高山,體現了公元5世紀到15世紀以高棉帝國為代表的老撾文化發展概況。

瓦普神廟是老撾著名的佛教古剎,老撾人把它與柬埔寨吳哥寺媲美,稱為印度支那兩大勝跡。

瓦普神廟的建造和老撾的歷史有著深厚的聯繫。公元1235年老撾與泰國之間暴發了一場戰爭,老撾的軍隊突破了泰國的重重防線。包圍了泰國的要塞南市。不料泰國的南市要塞易守難攻固若金湯,老撾的軍隊久攻不下。經過幾十天的抗衡,交戰雙方傷亡慘重,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老撾的占巴塞披耶卡馬塔王和泰國的那空伯羅女王看到勝負難決,於是舉行和談。最後決定雙方各建一座佛塔,誰先完成,誰就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這個方案居然獲得雙方的一致同意。比賽的結果是泰國女王所建的塔於當年7月中旬完成,從而成為這場奇妙戰爭的勝利者。老撾的軍隊履約,立刻退出泰國的領土,戰爭就在這和平中結束了。但佔巴塞披耶卡馬塔王卻不久去世了,老撾人為紀念佔巴塞披耶卡馬塔王的愛國精神決定把這未完成的塔建完,一年後這座老撾著名的佛教古剎終於建成,這就是瓦普廟。

瓦普老撾語意為“石廟”,坐落在海拔1200米的普高山山腰,東北距湄公河西岸城鎮佔巴塞8公里。規模宏大,建築群從山腰向下伸展,長達數百米,全部用雕有各種圖案的石塊砌成。由於建築時工程未全部竣工,並且年久失修,現除一座佛殿較為完整,餘皆為斷壁殘垣,僅存遺跡。

由於歷史久遠,人們已經無從考證瓦普神廟的確切建築年代了,關於瓦普神廟的建築年代有三種說法,一說為七世記,另說為十一世紀和十三世紀。


占巴塞文化景觀區2001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返回亞洲和大洋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2 20:26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22:28:54 | 顯示全部樓層
黎巴嫩

黎巴嫩共和國,位於亞洲西南部地中海東岸,習慣上稱為中東國家。該國東部和北部與敘利亞交界,南部與巴勒斯坦(以色列,邊界未劃定)為鄰,西瀕地中海。黎巴嫩曾為法國殖民地,1943年11月22日正式獨立,首都貝魯特。

黎巴嫩舊譯利巴嫩,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地區,早在2000多年前,腓尼基人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腓尼基人是第一個環非洲航行的民族,發明了腓尼基文字。黎巴嫩過去曾經盛產香柏,這些參天巨樹都是鄰近國家的重要建築材料。這些有關黎巴嫩的零散記錄,都可以在舊約聖經裡看得到。後來,古羅馬佔領了黎巴嫩,並修建了舉世聞名的巴爾貝克神廟,該神廟是世界上保存最為完整的最大的羅馬古建築之一。

由於黎巴嫩扼守亞非歐戰略要道,所以不少民族都曾經佔領過黎巴嫩。相繼受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羅馬、阿拉伯帝國統治。1517年被奧斯曼帝國佔領。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為法國委任統治地。1941年英軍在自由法國部隊協助下佔領黎巴嫩。同年11月自由法國部隊宣布結束對黎的委任統治。1943年黎巴嫩擺脫法國委任統治宣布獨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國。1946年12月英、法軍全部撤離黎巴嫩。

1975年4月,黎巴嫩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派爆發內戰。敘利亞自1976年10月起在黎巴嫩駐軍,並扶植國內的真主黨遊擊隊;而以色列亦控制過南黎巴嫩一段時期作報復。1989年10月,伊、基兩派議員達成「塔伊夫協議」,重新分配政治權力。1990年,黎內戰結束。2005年,敘利亞遵照聯合國決議,自黎巴嫩撤軍,結束29年的直接干預。


黎巴嫩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安傑爾(文,1984年)
  • 巴勒貝克(文,1984年) (詳見下文)
  • 比布魯斯(文,1984年)
  • 泰爾(文,1984年)
  • 聖谷和神杉林(文,1998年)

巴勒貝克

巴勒貝克位於貝魯特東北約85千米處的貝卡谷地,海拔高度為1,170米,巴勒貝克城意即"太陽城",公元前64年,巴勒貝克被羅馬征服。在此後的200多年內,羅馬人在這裏建造了著名的宗教建築群,巴勒貝克又成為羅馬帝國的聖地。巴勒貝克的神殿建築規模宏大,主要有萬神之神宙斯神殿、酒神巴克斯神殿(古羅馬稱他為巴庫斯)和愛神維納斯神殿。巴別克完善且壯觀的建築遺址群(擁有三座建於不同時期之神殿),實為羅馬帝國建築黃金時期之最佳典範。

現在巴勒貝克市是黎巴嫩紅十字會總部所在地,每年在此舉辦「巴勒貝克國際節」。

在巴勒貝克遺址的發掘,發現有公元前2900年—前2300年就有人居住的遺迹,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腓尼基人開始在這裡建造祭祀太陽神的神廟,羅馬人在公元前一世紀開始也在這裡建造神廟,用了2萬名奴隸進行建設。



1757年英國就出版了描繪巴勒貝克遺址的圖片,1898年,一個德國考古隊開始對這裡的發掘工作。

宙斯神殿
遺址包括四座神廟,是用長20米、寬4.5米,厚3.6米的巨石建造的,有兩個高達18米的祭壇,用128根花崗岩石柱組成柱廊。宙斯神廟平台上有體積達20立方米的三塊巨石,目前神廟已經坍塌,但仍然有6根19米高,直徑2.3米的石柱挺立着。石柱上刻着象徵出生的雞蛋和象徵死亡的箭頭圖案,橫樑上雕刻有獅子頭。巴克斯神廟還有一個酒窖,牆上雕刻葡萄和酒壺的圖案。維納斯神廟小巧玲瓏。整個廟群被巨石牆圍繞。
巴克斯神殿

巴勒貝克198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返回亞洲和大洋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2 20:26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22:29:47 | 顯示全部樓層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簡稱大馬,東南亞的國家之一。馬來西亞是一個由十三州和三個聯邦直轄區組成的聯邦體制國家,首都為吉隆坡,政治中心則位於檳城。馬來西亞共分為兩大部分,之間有南中國海相隔着:一個是位於馬來半島的西馬來西亞;另一個是東馬來西亞,位於婆羅洲島上的北部,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故馬來西亞的氣候屬於亞洲熱帶型雨林氣候。

馬來西亞歷史是歷史悠久的馬來亞-印尼歷史的一個近代分支。從文化上和語言上一直到近代今天的馬來西亞與馬來群島沒有多少區別。出於外部的影響這個地區今天分為六個國家: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汶萊和東帝汶。

第一個階段中從印度來的印度教文化占支配作用,從蘇門答臘起家的三佛齊是這個階段的頂峰階段,從7世紀至14世紀它統治者馬來文化的大部分地區。
第二階段從伊斯蘭教的到達開始。伊斯蘭教是於10世紀到達馬來亞地區的,並逐漸擴散到馬來半島-印尼的大多數地區。三佛齊覆滅後這個地區分裂為眾多小的蘇丹國,其中最重要的是麻六甲蘇丹國。伊斯蘭文化對馬來人影響深刻,但是同時也受到馬來人的影響。
第三個階段是歐洲殖民勢力的入侵。1511年葡萄牙佔領麻六甲,荷蘭和英國繼踵而至,建立了檳城和新加坡等基地。1824年的英荷條約分割英國與荷蘭在馬來亞地區的勢力圈,人為地將英屬馬來亞與荷屬東印度分開,後來荷屬東印度成為印尼。
歐洲殖民勢力同時也引入了第四個影響勢力:為了滿足其殖民經濟的需要大量中國和印度勞工移居到英占馬來半島和北婆羅洲。中國和印度移民成為經濟和職業上的支配勢力,對當地的馬來人造成巨大的威脅,馬來人甚至面臨自己的土地上成為少數民族的危險。


馬來西亞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神山國家公園(沙巴州)(自,2000年)
  • 姆祿國家公園(砂拉越州)(自,2000年)
  • 馬六甲州首府馬六甲市和檳城州首府喬治市 (文,2008年) (詳見下文)

馬六甲州首府馬六甲市和檳城州首府喬治市

麻六甲與喬治城—麻六甲海峽的歷史名城在500多年間推動了東西方在麻六甲海峽的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亞洲與歐洲的影響賦予它們獨特的物質和非物質多元文化遺產。麻六甲城內的政府建築、教堂、廣場以及防禦工事展現出這座城市早期的發展歷程。喬治城則以民居與商用建築為特色,反映了自十八世紀末期開始的英國統治時期的歷史面貌。這兩座城市呈現出的獨特的建築與文化景觀在東亞及東南亞其他地區絕無僅有。

馬六甲市是馬六甲州首府,僅658平方公里。馬六甲是馬來西亞歷史的見證和發源地,其豐富的歷史遺跡聞名世界。
馬六甲是馬來西亞華人最早聚居的地方之一。

這裡的唐人街坐落在流經市中心的馬六甲河北岸。唐人街內街道狹窄,街道兩旁的店鋪和住宅多為平房和二層小樓,其中許多古樸的建築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喬治市(Georgetown,因英王喬治三世而得名),檳城首府,位於檳島東北方,是大馬第3大城市。它是一個以華人為主、具古老歷史文化的城市。喬治市沿海為狹長的平原,是許多歷史性建築物及文化遺跡所在地,喬治市保留著濃厚的中國風貌。


馬六甲州首府馬六甲市和檳城州首府喬治市2008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返回亞洲和大洋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2 20:27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22:30:17 | 顯示全部樓層
蒙古

蒙古是亞洲東北部一個高原地區的泛稱。廣義上的蒙古包括蒙古國,中國的內蒙古和新疆的一部分,以及俄羅斯聯邦的部分區域,如圖瓦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赤塔州等。這些地區在清朝及中華民國初年時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在蒙古族形成之前的數千年,其他民族,如匈奴、漢族、鮮卑等都曾在此活動,而其南部的中國文明對這一地區的發展有著持續的影響。

蒙古族歷史悠久。其源於大約公元7世紀的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訥河)東岸的古老部落。9世紀蒙古部落西遷到蒙古高原,與居住在那裡的突厥語族的居民融合、繁衍,分化出很多氏族。13世紀,以鐵木真為首的蒙古部落逐漸強大起來,憑其軍事才能,削平各部,統一草原,並於1206年被選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隨後成吉思汗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把勢力擴大到中亞和南俄羅斯。橫跨歐亞的汗國,對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起了積極的作用。

126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自立為汗,1271年改國號為"元",後滅南宋,統一中國。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亡,蒙古統治集團退回蒙古高原,為爭奪汗權,戰爭不斷,人民飽受戰亂之苦。

明朝末年,女真貴族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勢力逐漸強大,建後金國。漠南、漠北、漠西及新疆、青海等地的蒙古各部先後歸順金國(即清朝)。

1911年中國辛亥革命之後,蒙古諸部中有的親俄或要求獨立,有的親中留在中國之內。幾經反覆,最終形成獨立的「外蒙」(即蒙古國)和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還有一部分被俄國吞併(如唐努烏梁海)。
1921年外蒙古共產黨在蘇聯紅軍的幫助下建立「人民革命政權」,1924年宣布廢除君主立憲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蘇聯解體以後,蒙古失去資助,國力日衰。1992年2月12日放棄社會主義,推行多黨制和總統制民主,實行議會制。新憲法當日生效,國名改稱為「蒙古國」。
在外蒙古獨立的過程中,內蒙古一直在中華民國的統治下,抗日戰爭期間,1933年起內蒙古的一部分地區曾被日軍佔領,1947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共產黨就受蘇聯政策的影響成立了內蒙古自治區。


蒙古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烏布蘇盆地(自,2003年)(與俄羅斯共有)
  • 鄂爾渾峽谷文化景觀(文,2004年) (詳見下文)

鄂爾渾峽谷文化景觀

鄂爾渾河全長480公里,該河流域在歷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被譽為中亞遊牧民族的「搖籃」。鄂爾渾河谷海拔約1400米,面積約12萬餘公頃。在這裡所進行的考古發掘中,曾發現銅器時代的人類文化遺存。古代匈奴人和中世紀突厥人、回紇人等也都在此留下過許多歷史文化遺跡。

厥特勤碑 毗伽可汗碑

現存的「厥特勤碑」、「毗伽可汗碑」及其墓地,是突厥汗國文化遺址的重要標誌之一。這兩座相距約一公里的大理石碑,係為突厥人的首領厥特勤、毗伽可汗兩兄弟所立,正面均刻有漢文,背面及兩側為突厥文。前者立於732年,漢文碑文為唐玄宗禦書;後者立於735年,漢文碑文則由唐史官李融書寫。兩碑上的突厥文為厥特勤、毗伽可汗的後人所寫。由於突厥文的歷史文獻遺存極少,故此兩碑是研究突厥歷史、文字及其與唐朝關係的珍貴實物資料。回紇人在消滅突厥汗國後,曾於744年至84六年在此建立鄂爾渾回紇汗國,其都城遺址的面積達2500公頃,城市佈局明顯受到唐朝風格的影響。


1220年,成吉思汗定此地作為蒙古汗國的首都,建成了長寬各四公里的都城,成為統治整個歐亞的中心,馬可·波羅等人也曾到過這裡。這個都城在此維持了136年後,於1368年遭大火焚毀,如今尚能依稀見到一些露出地面的基石。而原來守護在城門口的一隻石龜,現已成為古城廢墟遺跡的唯一標記,彷彿在向世人訴說著當年的榮耀與輝煌。


鄂爾渾峽谷文化景觀2004年入世界文化遺產


返回亞洲和大洋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2 20:28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22:30:49 | 顯示全部樓層
尼泊爾

尼泊爾,正式名稱為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為南亞山區內陸國家,位於喜瑪拉雅山脈,北與中國西藏自治區相接,其餘三面與印度為鄰。中尼邊界的珠穆朗瑪峰(尼泊爾稱薩加瑪塔峰)是全世界最高的山峰。
原國號為尼泊爾王國。2006年8月,議會通過一項憲法修正案,改國號為尼泊爾。2008年5月28日,制憲會議通過決議廢除長達240年的王室成立共和制,成為一個聯邦民主共和國,目前執政黨為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

尼泊爾歷史非常悠久,雖然遠在公元前6世紀,尼泊爾就已建國,但若根據當地的傳說和地質探測的研究,很可能早在20萬年前已有人在當地居住。大部份有關尼泊爾的文獻記錄上,都提到了一種原始的谷地居民,和一種原始的山地居民。可是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從那裏來的,歷史文獻上也沒有提到他們的來源。除了這兩種人之外,幾千年來,還有許多不同的種族從東南西北四方,一直不斷湧入定居,造就出今日的多采多姿不同人種的尼泊爾。

加德滿都山谷的歷史是伴隨著傳說開始的。據說,古時候加德滿都山谷是一個很大的湖泊,文殊施利菩薩將水從山谷中排走,從而使山谷適於人類居住。地質學研究也證明,山谷裡曾經有一個很大的湖,後來湖水被排走。
克拉底王朝
約在公元前8世紀,相傳是從西藏、緬甸移居來的阿希爾族人,在加德滿都建立了尼泊爾的第一個王國。接著,從東方來的克拉底人打敗了阿希爾王朝的統治者,建立了克拉底王朝(8B.C.至3A.D.),成為一個相當強大的國家,其時。其領土一直延伸到恆河三角洲地區。
在克拉底王朝期間,佛祖釋迦牟尼在現在的尼泊爾的藍毗尼(Lumbini)誕生。
兩個世紀後,印度孔雀王朝的國王阿育王倡導佛教不於遺力,帶著女兒到佛祖出生地朝拜,並訪問了加德滿都谷地。他在藍毗尼(Lumbini)建造了一枝石柱,在谷地的帕坦古城四角及城中心,也各建了一座佛塔。這些古蹟部分仍留存至今。
李查維人
大約在公元300年,由印度入侵的李查維人統治了加德滿都谷地。他們帶來尼泊爾藝術文明第一個黃金時代,也開始了尼泊爾連續的王朝紀年史,同時更將印度教的階級結構傳來,把社會分層的概念引進尼泊爾。
混亂時代
到10至13世紀,尼泊爾陷於一片混亂。各族爭霸,整個谷地四分五裂;而印度次大陸亦被回教勢力入侵,摧毀了許多文物和建築,同時亦奪去大部分印度婆羅門的統治權。
馬拉王朝
14至15世紀的馬拉王朝,是尼泊爾藝術、文化發展蓬勃的黃金時代。這時,不但語言被統一了,連在加德滿都谷地和較偏遠的小鎮,到處都洋溢看文藝復甦的生機,而今天在尼泊爾所見到的許多偉大建築物和雕刻,大部分都是這個時代的產物。
沙河王朝
1768年,現時加德滿都以西的廓爾喀地區的國王普里特維.納拉揚.沙河出兵征服及統一了加德滿都、帕坦和巴克塔布等三個古國,建立了沿襲至今的尼泊爾沙河王朝。
19世紀初,尼泊爾因勢力擴張至錫金而引起英國的憂心,兩國的邊界糾紛愈趨激烈,終於爆發戰爭。1816年,戰爭結束,尼泊爾東、西的邊界被迫重新劃定,英國同時更指定尼泊爾人和印度人可到對方的國境內貿易通商,為日後印度在尼泊爾境內擴展商業利益奠定基礎。

此後,尼泊爾的統治者不再信任外國人,並開始閉關自守,一直到1951年,才再開放門戶。在這百多年中。尼泊爾始終保持看完整的自主權,而且非常重視軍事訓練,今天聞名世界,令敵人聞之喪膽的傭兵--廓爾喀(Gorkha)兵團,即為尼泊爾軍人。
近代
1951年1月27日,尼泊爾的國王勢力,結束了當時權傾天下的羅納家族的統治權,實行君主立憲制,公民可投票選舉國家立法機構的成員,然而,國王仍保有五分之一立法成員的任命;但幾年前不久的民主運動,即為推翻此一政策而起。

尼泊爾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以印度教作為國教的國家,在尼泊爾,印度教和佛教和平共處,往往相互混合在一起,當一個人皈依佛門以後,並不意味著他不再是印度教徒。這種一人兼有多種信仰,參加多種宗教典禮的現象,恐怕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尼泊爾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薩加瑪塔國家公園(自,1979年)
  • 加德滿都谷地(文,1979年)
  • 皇家奇特旺國家公園(自,1984年)
  • 佛祖誕生地藍毗尼園(文,1997年) (詳見下文)

佛祖誕生地藍毗尼園

藍毗尼園(Lumbini),位於尼泊爾境內的蒂萊小村落附近,靠近印度的邊境上,距加德滿都280公里。公元前623年,相傳佛祖釋迦牟尼誕生於古印度迦毗羅衛國,因此成為佛教四大聖地之一。

《法顯傳》稱藍毗尼為「論民國」,玄奘《大唐西域記》稱「臘伐尼林」。1896年印度考古學家穆吉克根據玄奘《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在藍毗尼園挖掘出一根阿育王石柱,高約6米,直徑45公分。上面銘刻着阿育王的親筆敕文:「天佑慈祥王登基廿年,親自來地朝拜,因為這裏是釋迦牟尼佛誕生之地。一塊石上刻着一個形像,並建立一根石柱,表示佛陀在此地降生。藍毗尼村成為宗教的免稅地,只須付收成的八分之一作為稅賦。」635年,玄奘在蘭毗尼還親見阿育王石柱。1968年尼泊爾政府對蘭毗尼進行復原工程,中國政府在蘭毗尼建造兩座佛寺。

最近的挖掘已經證明出生的精確位置地方一塊生 ”腳壓印 ”的石頭已經被發現的地方。其他的寺廟在藍毗尼園是國際的釋迦牟尼之俗性寺廟,緬甸寺廟,中國寺廟,尼泊爾佛佗寺廟。然而,現代的佛教寺廟在藍毗尼園用佛佗的大圖像包含中古的建築學。

釋迦牟尼,原名悉達多·喬答摩,古印度釋迦族人,佛教創始人。成佛後的釋迦牟尼,被尊稱為佛陀,民間信徒也常稱呼佛祖,意思是徹悟宇宙、人生真相者。

根據經典記載,在母親摩耶夫人返回娘家的途中,生於蘭毘尼園無憂樹下。降生七日後,母親過世。他從八歲開始,向毘奢婆蜜多羅學習文化,從小在宮中過著舒適的生活。成年後,先後娶三個妃子為妻。在差不多13年的幸福婚姻期間,他過着豪華的生活,對宮門以外生涯的滄桑變化一無所知。

隨着時間過去,真相逐漸對他顯露。29歲那年是他一生的轉捩點,他的兒子羅睺羅在那年出生。他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閻浮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6年。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於四禪之中觀察諸法緣起性空而「悟道」,證得揭示諸法空相的無上正等正覺,而成為佛陀。

佛陀悟道之後,在鹿野苑開始傳教,此後說法住世四十五年,度化了許多弟子,其中著名的有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難等。他為了宣揚佛教,走遍印度各地,以摩揭陀、憍薩羅、拔沙三國為中心。八十歲時,佛在毗舍離城,已患重病,雨季過後,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後因食物中毒,佛告知弟子們將入涅槃,弟子們都守候在身邊,聆聽佛陀的最後教誨。阿難在兩棵娑羅樹中間鋪下臥具,頭部向北,佛陀躺下,向右側偃臥,左足置右足上,佛在拘屍那羅城附近的娑羅雙樹下入滅。

佛祖誕生地藍毗尼園1997年入世界文化遺產


返回亞洲和大洋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2 20:31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22:35:02 | 顯示全部樓層
新西蘭

新西蘭,或叫紐西蘭是個島嶼國家,位於太平洋西南部,相距澳大利亞約 1,600 海里。紐西蘭兩大島嶼以庫克海峽分隔,南島鄰近南極洲,北島與斐濟及湯加相望。紐西蘭人自稱 Kiwi。

紐西蘭乃世上最年輕的移民國家之一。波里尼西亞移民約在西元 500年至 1300年間抵達,成為紐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

首批已知到此的歐洲人是奉荷蘭東印度公司之命而來的荷蘭人亞伯·塔斯曼所帶領的船隊,在 1642年抵達「南北島」西岸。當時他們不知兩島是分開的,故整體命名為 Staaten Landt(州地)。其後再依照他們在現今印尼巴塔維亞的基地名稱改為 Nieuw Zeeland。該基地原先命名是依照荷蘭本土的西蘭省。

1769年,庫克船長開始仔細研究紐西蘭,先後三次到訪南太平洋和紐西蘭,並為紐西蘭繪製地圖。其最初的地圖,把斯圖爾特島當作一個半島,把班克斯半島當做一個島嶼。庫克的地圖致使歐洲捕鯨船擴增在此地海域的活動,紐西蘭最終成為歐洲的殖民地。
《懷唐伊條約》於 1840年簽訂後,紐西蘭成為英國殖民地。但該條約有英文與毛利文二版本,英國皇室代表簽了英文版,毛利人簽了毛利文版。毛利文版承諾給毛利人「tino rangatiratanga」,這詞在毛利文意為「自治」,英文版卻翻譯成「首領位置」,雙方對文意及解讀不同。這詞和其他一些問題至今仍為紐西蘭政府與毛利人間的芥蒂。比如《海床和前灘的所有權》歸屬問題。

1907年,紐西蘭決定加入英國成為自治領地,而非加入澳洲聯邦。1947年,紐西蘭獨立。

哈卡舞 (Haka) 是紐西蘭毛利人的傳統表演藝術。它是過去毛利人各族在開戰前表演的戰舞,藉以恫嚇對方。
哈卡舞的歌詞不固定,不同族群有其各自歌詞。哈卡舞最大特色是舞蹈結束時,所有舞者皆露出伸長各自的舌頭。原意是模仿敵人被殺後,頭顱被掛在長竿上的樣子。很多遊客卻覺得這動作表情很有趣。

紐西蘭國家橄欖球隊全黑隊 (「All-black」) 在比賽前表演的哈卡舞,現時已廣為世人知曉。


新西蘭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湯加里羅國家公園(自文,1990年,1993年)
  • 紐西蘭西南部的蒂瓦希普納穆(自,1990年)
    *包括四個國家公園,分別是庫克山國家公園、峽灣國家公園、艾斯派林山國家公園及西部區國家公園
  • 紐西蘭的亞南極群島(自,1998年) (詳見下文)

紐西蘭的亞南極群島

紐西蘭的亞南極群島,包括紐西蘭南部和東南部海域的五個島嶼(斯那斯島群、邦提島群、安提波德斯島群、奧克蘭島群以及坎貝爾島)。 除了在坎貝爾島上有個氣象站有科學研究人員外,其他島都無人定居。這些島嶼都被加入了世界遺產,總稱為亞南極群島。


這些島嶼位於南極和亞熱帶之間的海域,具有富饒的資源和多種多樣的生物,包括野生動植物、特殊的鳥類、植物以及無脊椎動物。這裡最值得注意的是有大量的、種類繁多的遠洋海鳥和在那裡築巢的企鵝。這里共有126種鳥類,包括40種海鳥,其中5種是世界上其他地方所沒有的。

這些群島位於南極大陸和亞熱帶之間,夏季溫度一般在12°到5.5°之間。它們被西風帶顯著的影響,那裡有着十分涼爽的溫度。

除了邦蒂群島沒有高等植物以外,其它島嶼都有相當高的植物多樣性,是亞南極地區最高的。斯奈爾斯群島、安蒂波德斯群島以及奧克蘭群島的兩個島(亞當斯島和失望島)的植物從來沒有被人類或者外來動物影響過。


紐西蘭的亞南極群島1998年入世界自然遺產遺產


返回亞洲和大洋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2 20:32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22:35:41 | 顯示全部樓層
阿曼

阿曼蘇丹國(中國古代稱其為「祖法兒」)是位於西南亞洲,阿拉伯半島東南沿海的一個國家,西北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接壤,西面毗鄰沙特阿拉伯,西南靠近也門。

阿曼是阿拉伯半島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已經廣泛進行海上和陸路貿易活動,並成為阿拉伯半島的造船中心。公元7世紀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507年葡萄牙入侵。
1649年當地人推翻葡萄牙人統治,建立亞里巴王朝。
1742年波斯人侵入。
18世紀中葉,阿拉伯人趕走波斯人,建立了賽義德王朝,使其成為印度洋上最強的國家之一。
1871年英國入侵阿曼,迫使阿曼接受不平等條約。
19世紀中葉,桑給巴爾等島另立國家。
20世紀初,山區部落起義,成立了阿曼伊斯蘭教長國,並向馬斯喀特進攻。
1920年英國在馬斯喀特同阿曼教長國簽訂了「西卜條約」,承認教長國獨立,阿曼就分為馬斯喀特蘇丹國和阿曼伊斯蘭教長國兩部分。
1957年7月加利布教長領導的反英起義失敗。
1967年前蘇丹泰穆爾統一阿曼全境,建立了馬斯喀特和阿曼蘇丹國。
1970年7月23日泰穆爾蘇丹被佐法爾省省長領導的一批人推翻,擁戴其子、29歲的合法繼承人卡布斯接管政權,同年8月9日宣布國名為阿曼蘇丹國。
從此,阿曼發生巨大變化。1973年英軍撤出阿曼

阿曼屬於傳統的農業社會,阿曼居民約40%從事農魚牧業,多數人民自給自足。主要產物為為大麥、耶棗、乳香、棉花、煤、金、石油、銅、鐵。 阿曼在20世紀60年代已經開始開採石油,現已探明石油儲量近7.2億噸,天然氣儲量33.4萬億立方英尺。煤儲量約3600萬噸,金礦儲量約1182萬噸,銅儲量約2000萬噸,鉻100萬噸。雖自然資源豐富,但因經濟起步較晚,經濟基礎十分薄弱,發展相對也較緩慢但仍算是一個較富裕的阿拉伯國家。


阿曼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拜赫萊要塞(文,1987年) (詳見下文)
  • 巴特、胡特姆和艾因的考古遺址(文,1988年)
  • 阿拉伯羚羊保護區(自,1994年)(2007年刪除)
  • 乳香之路(文,2000年)
  • 阿夫拉賈灌溉系統(文,2006年)

拜赫萊要塞

拜赫萊要塞建立在至今一千四百多年前,巨大的遺跡在一片高台沙岩上,經過長時間的侵襲,拜赫萊要塞只殘存一小部份,大部份的塔座都已風化崩塌,清楚可見的是那長約十三公里的外牆,雖然歷年來考古學家盡力強修維護,但仍然抵檔不住時間的催殘,現今隱約可了解到拜赫萊要塞是當時重要的建築與科學重地。

拜赫萊要塞位於阿曼北部,坐落在距離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西南部約200千米處。位於比村莊高165英尺的高處,它主要是由土磚、棕櫚樹乾和石塊建造而成,是阿曼規模空前的要塞,也是阿曼伊斯蘭文化時代到來之前那段歷史時期的主要歷史遺跡。
拜赫萊要塞是阿曼古代王都之一,阿拉伯人在阿曼修建了許多要塞堡壘和塔用以抵禦來自海上的波斯人的偷襲,抗擊沙漠游牧民族貝都因人的掠奪,以保衛家族的財產。今天,有不少這樣的建築保存了下來。

最初的建築通常是簡易的堡壘和沒有什麼裝備的避難小屋,它們最先在擁有一定人口的大城鎮出現,真正的要塞則在很久以後出現,它的四周有堅固的城牆作保護。

拜赫萊要塞是在砂岩的山丘上修築的,前面是一片開闊的平地。椰樹遍地皆是。圍繞要塞的城牆,是用曬乾了的磚頭修建而成的。據說是在一位名為蓋塔的女性的號召下要塞從600年前就開始動工修建了,但是直到16世紀,現在的格局才初具規模。要塞採用磚石結構,底層由數米高的大型石塊作為基石,上層用磚壘砌而成。巴赫萊要塞的城牆直通巡邏小路,城牆上建有許多監視塔,至今還殘留著幾座方形或圓形的監視塔。

這堡壘四周有圍牆、土磚和石頭的地基。由於從未重建過,因而這些堡壘保持了絕大多數的真實性。成為這一類防禦工事的典型代表。然而,由於缺乏保護措施,每年雨季過後都會有大段外牆坍塌。無論是巴赫萊堡壘,還是綠洲村莊都是古代文化的見證。

拜赫萊要塞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返回亞洲和大洋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2 20:33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22:36:08 | 顯示全部樓層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位於南亞。在烏爾都語中,「巴基斯坦」這個源自波斯語的字的意思為「聖潔的土地」或「清真之國」。從前首都在卡拉奇,現在首都位於伊斯蘭堡。

公元前3000年左右,印度河文明產生於巴基斯坦境內,興建了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
直至前2000年,生活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來到印度河流域,征服了當地的達羅毗荼人,印度河文明逐漸衰亡。
前600年起,波斯統治巴基斯坦北部地區,前327年,亞歷山大曾率軍攻佔過此地。大約公元前321年,被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所佔領。公元前230年,被案達羅的百乘王朝吞併了。

8世紀初,阿拉伯軍隊征服巴基斯坦和印度,建立伊斯蘭政權,並將伊斯蘭教傳入,使大批當地居民成為穆斯林。
11世紀初,巴基斯坦西北部處於阿富汗加茲尼王朝統治之下。
12世紀初,古爾王朝又取代了加茲尼王朝。
1206年,庫特布·艾伯克建立奴隸王朝,巴基斯坦和印度開始處於同一政權統治之下。此後300年間歷經了6個王朝(德里蘇丹王朝),直至1526年被莫臥爾王朝取代。

1757年後,巴基斯坦隨印度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國「分而治之」的政策使穆斯林與印度教徒之間衝突加劇。
1940年,穆罕默德·阿里·真納領導下的穆斯林聯盟在拉合爾召開全國會議,通過了建立巴基斯坦的決議。
1947年6月,英國公布蒙巴頓方案,同意印巴分治。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獨立,成為英聯邦的自治領。
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改自治領為共和國,定國名為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英國殖民壓制戰爭巴基斯坦獨立後,與印度因領土糾紛(即克什米爾問題)於1948年、1965年、1971年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了三次印巴戰爭。第三次印巴戰爭直接造成東巴基斯坦獨立成為孟加拉國。
1972年7月,雙方簽署了《西姆拉協定》,實現停火。此後雙方多次會談,但未達成任何協議,1989年起,雙方不斷交火,1998年5月巴基斯坦繼印度之後進行了6次地下核試驗,使緊張局勢加劇。2003年4月,印巴兩國先後表達了重新進行對話的意願,11月25日在實際控制線停火。


巴基斯坦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摩亨佐-達羅的考古遺蹟(文,1980年) (詳見下文)
  • 塔克西拉(文,1980年)
  • 塔赫特巴希的佛教遺蹟和鄰近的薩爾巴赫洛古城遺址(文,1980年)
  • 特達的歷史遺蹟(文,1981年)
  • 拉合爾的古堡和夏利馬爾花園(文,1981年)
  • 羅赫達斯古堡(文,1997年)

摩亨佐-達羅的考古遺蹟

摩亨佐-達羅是印度文明最大的城市,印度文明包括哈拉帕Harappa和摩亨佐-達羅,也保存最完整。摩亨佐-達羅是印度河畔的古文明城市,有非常現代化般的下、水道、棋盤街道、四合院的住宅、公共浴室,古城牆,這高度發達的城市,可容納5萬人的規摸。位於巴基斯坦在和印度旁庶普邊境。印度河的下遊。是西元前2600年前,文明發達的城市文明。發現的古夂字和南印度的達羅毗茶文(Dravida)有關;但仍無法解袐。

摩亨佐-達羅(Mohenjo-daro),又稱死丘(Mound of the Dead),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大約於公元前2600年建成,位於今天巴基斯坦的信德省。摩亨佐-達羅是世界上其中一個早期古代城市,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會」之稱,該段時期的其他古文明包括古埃及、米索不達美亞及克里特島文明。

摩亨佐-達羅約於公元前2600年興建,約於公元前1900年棄置。
1922年,由印度考古考察部的Rakhaldas Bandyopadhyay發現摩亨佐-達羅的遺址。一名僧人帶領他到一個(他誤以為該地為窣堵坡)土丘。
1930年代,約翰·馬歇爾、K. N. Dikshit、Ernest Mackay及其他考古專家帶領,進行大量的發掘工作。發掘遺址主管所用的車子是由約翰·馬歇爾借出的,目前仍放置於摩亨佐-達羅博物館內,展現出他們發掘工作的艱辛及熱忱。

最近期的一次大型發掘於1964年至1965年由G. F. Dales博士帶領進行。之後,由於風化對出土結構的破壞,導致發掘工程遭禁止。自1965年以來,考古計劃僅限於對出土文物的拯救、地面勘察及遺址保養。儘管禁止了主要的考古遺跡計劃,在1980年代,由Michael Jansen博士及Maurizio Tosi博士帶領的德國及意大利調查隊伍結合了建築文物、地面勘察、地面挖掘及探測等技術,以找尋古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線索。



摩亨佐-達羅的考古遺蹟198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返回亞洲和大洋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2 20:34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22:36:41 | 顯示全部樓層
菲律賓

菲律賓共和國位於亞洲東部,由西太平洋的菲律賓群島(7107個島嶼)所組成的民主國家。

早在唐朝時期中國人就與菲律賓各地有貿易往來,中國史籍中所提及的呂宋、蘇祿、麻逸、古麻剌朗等國皆於今日菲律賓國內。在菲律賓當地,考古發掘甚至發現有日期在3世紀的中國瓷器。

1390年,米南加保人建立了蘇祿蘇丹國,他們是在13世紀以來從蘇門答臘島移民而來。
1450年,阿拉伯商人賽義德·艾布伯克爾在菲律賓南部建立了伊斯蘭政權。
1521年,麥哲倫探險隊於地理大發現首次環球航海時抵達此地。
1565年,宿霧島為來自墨西哥的西班牙人所佔領,此即西班牙統治菲律賓的開始。菲律賓之名,乃自當代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而來。
1898年,爆發美西戰爭;6月12日菲律賓宣告獨立,成立菲律賓共和國。爾後西班牙戰敗,簽署「巴黎和約」,美國接收菲律賓,改由美國統治。(為美屬菲律賓領地)。
1935年3月24日,菲律賓建立菲律賓自治邦;二戰期間為日本所據(1942年-1945年),日本佔領菲律賓後建立傀儡政權(菲律賓第二共和國)。
1946年7月4日,獲得完全獨立。
1965年,斐迪南·馬可斯當選總統。
1971年,斐迪南·馬可斯成功連任,同年取消總統任期只有兩屆的限制;未久即宣佈戒嚴,開始獨裁統治。
1986年,柯拉蓉·艾奎諾競選勝利後,馬可斯被逐。
1992年,菲德爾·瓦爾德斯·羅慕斯勝選,柯拉蓉·艾奎諾和平轉移政權。
1998年5月,約瑟夫·埃斯特拉達當選總統。
2001年1月,埃斯特拉達因受賄醜聞被迫下台,副總統阿羅約夫人繼任。

菲國在歷史上一直沒有特有而一致的「菲律賓文化」。主要原因之一乃由於菲律賓是個「七千島國」,各地有太多不同的語言,彼此不一定能充分交流,文化發展和特色都非常局部性;現有80餘種語言在境內使用。自古以來有許多移民遷居於菲律賓,各種東西方文化在此交匯,包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西班牙、荷蘭、中國、墨西哥和美國。


菲律賓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圖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園(自,1993年)
  • 菲律賓的巴洛克教堂(文,1993年)
  • 菲律賓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文,1995年) (詳見下文)
  • 維甘古城(文,1999年)
  • 普林塞薩港地下河國家公園(自,1999年)

菲律賓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

菲律賓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指的是位於菲律賓呂宋島科迪勒拉山脈東面的梯田,位於巴納威鎮附近,其規模為世界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人造灌溉系統。科迪勒拉山脈的梯田,也被比喻作「天國的階梯」。

位於呂宋島中央的科迪勒拉山脈,有許多標高超過1000公尺的山峰。「科迪勒拉」即是西班牙語的「山脈」。碧瑤這個熱門的避暑聖地即位於此山脈上。在碧瑤東北方的巴納威鎮及邦圖克、巴達特等地區為梯田主要分佈的區域。梯田的總長度大約是20000公里,故以世界最大規模梯田的名義,在1995年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也有人認為,這件事促使日本政府開始推動梯田保護政策。

近來,有越來越多無視於灌溉溝渠走向的建築物出現,也有許多田荒廢、廢耕。景觀維持成為菲律賓政府的一大難題。所以,這項世界遺產在2001年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

科迪勒拉山水稻梯田的起源被認為與菲律賓的山地民族伊富高人有關。伊富高人是居住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多山地區以水稻種植為主要經濟活動的一個群體。他們可能在西元前約1000-100年時開始耕作這一片梯田。

兩千年以來,科迪勒拉山上的稻田一直是沿著山坡闢植。代代相傳的知識,傳統的宗教儀式與完整均衡的人際關係,造就了展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的壯麗景色。

菲律賓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199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返回亞洲和大洋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2 20:34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9 22:37:04 | 顯示全部樓層
巴布亞新幾內亞

巴布亞新幾內亞(全稱巴布亞新幾內亞獨立國)是位於太平洋西南部的一個島嶼國家,主要涵蓋新畿內亞島東半部,西鄰印度尼西亞的巴布亞省,南部和東部分別與澳洲和所羅門群島隔海相望。

公元前8000年新畿內亞高地已有人定居。1511年葡萄牙人發現新畿內亞島。直至19世紀,西方對於此島了解不多。1884年英、德相繼瓜分新畿內亞島東半部及附近島嶼。1906年英屬新畿內亞交澳洲管理,改稱澳屬巴布亞領地。一次大戰中澳軍佔領德屬部分。1920年12月17日國際聯盟決定委託澳管理;二次大戰中新畿內亞一度為日軍佔領,戰後聯合國委託澳繼續管理德屬部分,1949年澳將原英屬和德屬兩部分合併為一個行政單位,稱「巴布亞新幾內亞領地」。1973年12月1日實行內部自治。1975年9月16日脫離澳洲獨立,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巴布亞新幾內亞為赤道多雨氣候區,氣候炎熱之餘降雨量大,形成一個個熱帶雨林,其國土多被山和熱帶雨林覆蓋。因巴布亞新畿內亞因是熱帶雨林為主,所以在生物上亦相當豐富。植物方面都主要是一些高達數十米的闊葉樹木,而動物方面則主要以鳥類和靈長類動物為主。
因其多山崎嶇地形,國內陸路交通十分不便。首都莫爾茲比港並無公路通往任何國內城市。公路也僅有少數由外國捐贈的公共交通車輛行駛。

空運乃國內最重要運輸方式。全國有超過570座機場。

巴布亞新幾內亞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庫克早期農業遺跡(文,2008年)

庫克早期農業遺跡

庫科早期農業遺址包括位於新幾內亞南部海拔1,500米高地上的16公頃濕地。考古挖掘發現,該片地貌是當年的改造濕地之一,存留時間長達7,000至10,000年之久。其中包括保存良好的考古遺跡,展現了約6,500年前將植物採集轉化為農業活動的一次技術性飛躍。它有力地證明了農業實踐的歷史變遷,即從最初的土丘耕種發展成為用木製工具挖掘溝渠以排掉濕地積水的農耕方式。


庫克早期農業遺跡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返回亞洲和大洋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2 20:35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18 09: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