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305|回覆: 55

明朝皇帝列傳

[複製鏈接]
簽到
0

89

主題

282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黃老邪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發表於 2009-9-14 10:33: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轉)
明太祖朱元璋

少年多難,亂世崛起
  元天歷元年(1328)九月十八日,朱元璋出生在安徽濠州太平鄉一個貧苦農民家裏。朱元璋原籍江蘇沛縣,後來遷居泗州,再遷濠州。濠州即風陽。朱元璋一家顛沛流離,因為生計所迫,不能不到處謀生。朱元璋父母多子女,兄弟姐妹共8個,夭折2個,存活6個,4男2女。朱元璋最幼,小名重八,連正式名字都沒有,直到加入郭子興義軍後,才取名元璋,字國瑞。
  幼年的朱元璋常和小夥伴們去村旁皇覺寺玩耍。這寺內的長老見他聰明伶俐,討人喜愛,便抽空教他識文斷字。元璋聰明過人,過目不忘,入耳便曉,天長日久,便也粗曉些古今文字了。轉眼間,幾年過去了,迫於生計,少年朱元璋也不得不獨立謀生,到村中地主劉大秀家放牛。

  元至正四年(1344),朱元璋在苦難的風雨中長成了17歲英俊青年。可這一年他的淮西家鄉,赤日似火,大旱千里,蝗蟲橫飛,瘟疫橫行。太平鄉里不太平。幾個月的功夫,太平鄉就死去了幾百口子人。

  災難也降到了朱元璋家。父母先後染病身亡。難以謀生的朱元璋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父母曾在皇覺寺許過願,長大捨身當和尚。朱元璋心想眼下正無路可走,還不如投入皇覺寺中,剃度為僧,有碗淡飯填飽肚子,總比餓死強。

  寺廟是靠收租和善男信女們的施捨度日的。朱元璋投靠時寺裏已有幾十個和尚,幾十張嘴,僧多粥少,坐吃山空,不久就無米下鍋了。沒奈何,高彬長老只好將徒弟一個個打發去雲遊四方,自謀生路。因此進寺剛剛幾十天的朱元璋也只得頭戴破帽,背上小包袱,一手拿木魚,一手托瓦缽,告別皇覺寺,穿城越村,加入了化緣討飯僧的隊伍中。

  元至正八年(1348),朱元璋在飽嘗了仰食他人,朝不及夕的化緣生活的艱辛後,又兩手捧著木魚和瓦缽回到皇覺寺,聊度人生。

  不堪忍受元朝封建統治者剝削和壓迫的中國農民,終於在元至正十一年(1351),由農民領袖劉福通在潁州首舉義旗。農民大起義的烈火熊熊燃遍大江南北。

  身居清凈之門的朱元璋,耳聞不斷傳來的戰事,心情早難以平靜了。幾天后,朱元璋終於投入了農民起義的洪流。

  朱元璋入伍後,打仗非常勇敢,無論遇到何等強敵,他總是奮不顧身,爭先陷陣。加之他又識得一些文字,就格外受元帥郭子興的器重,遇有戰事,總讓朱元璋伴隨左右。時間不長,他就被提拔為親兵九夫長。

  後來朱元璋又成了元帥郭子興的女婿,身價頓升百倍,兵士亦另眼看待。

   元至正十三年(1353)春天,朱元璋徵得郭子興的應允,回到了闊別的家鄉,豎起紅巾軍大旗,募集兵馬。十幾天的功夫就拉起了700多人的隊伍。這些人,後來一直跟隨朱元璋出生入死,衝鋒陷陣,成了起義隊伍中的中堅力量。其中的徐達等24人,能文能武,成為後來的開國元勳。

  數日後,朱元璋眾攬英才,率兵而歸。郭子興見狀喜出望外,遂擢升他為鎮撫總管,令所募700人歸他統率。朱元璋手握兵權,再也不願跼踀濠州,經與徐達密議,徵得郭子興的應允,即帶著徐達、湯和等一班英雄豪傑南下定遠,開闢新天地。定遠之役是朱元璋統帥自己的隊伍,為實現自己宏圖大略的第一戰。

  朱元璋佔據定遠後,愛民練兵,威聲大振,四方歸附。文人儒士的韜晦方略使朱元璋堅定了奪取天下的雄心壯志,加快了他橫掃群雄,統一天下的步伐。

  元至正十五年(1355)三月,郭子興這位起義領袖亡故了。劉福通農民起義軍建立的宋政權,任命朱元璋為這支義軍的副元帥。不久,在兩位副帥先後戰死後,朱元璋又被提升為大元帥。至此,郭子興親手締造的這支起義軍隊伍全部歸為朱元璋調動指揮了。

  元至正十六年(1356)仲春,朱元璋親督水陸諸將,按既定戰略攻取金陵。

  攻佔金陵之後,朱元璋改金陵為應天府。朱元璋充分利用有利形勢,以應天府為中心,先後迅速攻克鎮江、長興、常州、寧國、江陰、常熟、池州(今安徽貴池)、徽州(今安徽歙縣)、婺州(今浙江金華)、揚州、衢州等地。

  這時候的朱元璋,經過7年槍林彈雨的洗禮,已由一個只為求食謀生的和尚,成長為一名馳騁沙場的義軍將領;由一個小小的步卒成長為稱雄一方的霸主。元至正十九年(1359),元末農民起義軍名義上的首領,建立了宋政權的小明王韓林兒,又任命他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的左丞相。

治國平天下的三句話

  元至正十七年(1357)在攻佔徽州之後,朱元璋曾親自來到了石門山拜訪老儒朱升,討教治國平天下之策。朱升高瞻遠矚送了他三句話:“高築墻,廣積糧,緩稱王。”就是說,要擴充兵力,鞏固後方;發展生產,儲備糧食;不圖虛名,暫不稱王,以減小受攻擊目標。朱元璋聽後連連點頭。朱升的話雖不多,以後確實成了指導朱元璋奪取天下,建立大明王朝的行動綱領。

  朱元璋按照朱升的策略,首先抓緊軍隊建設,注意軍事訓練,提高義軍將士作戰的本領。同時,在戰事頻繁的空隙中,抓緊糧食生產。在義軍中第一次設置了營田司,任命康茂才為營田使,專門負責興修水利和屯田等項農業生產的事宜。並且還抽出一些將士,利用戰爭的空閒時間開荒種田。幾年的時間不僅解決了軍隊戰時糧食困難的問題,而且還有了大量的剩餘,改變了歷來打仗的軍隊靠吃軍糧的習規。這樣就大大減輕了自己勢力範圍內農民的負擔,軍民皆大歡喜,起義軍得到百姓的擁護。

  為了避免樹大招風,較早地暴露自己,在力量脆弱時被吃掉,朱元璋在形式上一直對小明王保持臣屬關係,用宋政權的龍鳳年號,打紅巾軍的紅色戰旗,就是鬥爭的口號也與宋政權一致不二。

  朱元璋經過數年積蓄力量,開拓疆土,鞏固的根據地終於建立起來了,在人們不知不覺中崛起為一支足以與元末其他義軍和元軍匹敵的強大的義軍隊伍。

  戰爭的形勢瞬息萬變。當朱元璋佔據應天府周圍地區的時候,雄踞東方的張士誠佔據了以平江(今蘇州)為中心的太湖流域和長江三角洲的廣大富庶地區。獨霸西方的徐壽輝以武昌為中心,控制了湖廣、江西的大片肥田沃土。昔日還是左右逢源的朱元璋此時卻處於兩面夾擊之中,局勢相當嚴峻。同時,隨著朱元璋軍事勢力的日益增強,他與各個義軍割據政權的矛盾也日益尖銳起來。至此群雄逐鹿,決戰天下的時刻來到了。

  元至正二十年(1360)閏五月,徐壽輝的部將陳友諒以派人祝賀勝利的名義,在江州(今九江)殺死徐壽輝,並宣佈即皇帝位,定國號為漢。陳友諒立國稱帝後,馬上就同張士誠合謀共同舉兵,進攻應天,企圖順江而下一舉消滅朱元璋的隊伍。

  這場戰役持續了36個日日夜夜,朱元璋終於取得了鄱陽湖決戰的重大勝利。

  鄱陽湖之役後,朱元璋的領土已擴大到長江中下游的廣大地區,地廣兵多,局面打開了。這樣,朱元璋稱王稱霸的慾望也就隨著膨脹起來了。在部下的再三勸說下,朱元璋於元至正二十六年(1364)正月,在應天自稱吳王,設置百官,建中書省,以李善長為右丞相,徐達為左丞相。是年二月,朱元璋乘勝親徵武昌,陳理舉國請降,漢政權滅亡,湖廣遂劃入朱元璋統治的版圖。

  朱元璋滅亡了漢政權後,又開始向新的目標揮師進軍———消滅雄踞東方的張士誠。

  朱元璋攻佔了張士誠盤踞的長江下游大片地區後,又制服了浙東的方國珍,平定了福建的陳友定,並乘勝南進,攻克廣東、廣西。在實現了除四川、雲南外的整個南部中國統一後,朱元璋不失時機地調集精銳部隊實施北伐,同元朝封建政權展開最後的大決戰。

  這時的元朝政權在紅巾軍連續的沉重打擊下,加之內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已是搖搖欲墜,日趨瓦解了。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率師北伐,到次年四月間,北伐軍包圍大都的戰略目標已告完成。

  在北伐軍橫掃中原,直逼大都的時候,元軍卻在因皇位的爭奪而忙於內戰。待潼關失守,元順帝才慌忙調集正內戰不休的擴廓貼木兒(王保保)、李思齊的隊伍,南下迎戰。但腐敗的元軍哪還有戰鬥力,逢戰必潰。元順帝眼見大勢已去,深夜帶著后妃太子狼狽逃往上都(今內蒙多倫)。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八月,徐達統領大軍攻進大都,統治中國達99年的元朝政權宣告敗亡。

  接著,徐達、常遇春乘勝揮兵四進,攻佔了北方諸省。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又遣水陸兩軍,平定了四川,洪武十五年(1382)平定了雲南。洪武二十年(1387)元朝丞相納哈出降遼東。至此,除漠北新疆外,統一全國的大業已基本實現。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正當北伐軍勝利攻克山東的時候,40歲的朱元璋在文武百官的歡呼聲中,於應天正式登上帝位,國號大明,建元洪武,以應天為南京。立馬氏為皇后,長子朱標為皇太子。仍以李善長、徐達為左右丞相,就這樣,一個牧童和窮和尚出身,經過艱苦奮鬥,終於成為我國歷史上繼劉邦之後,又一位出身布衣的開國君主。

手段最狠的反貪皇帝

  還是在大明王朝建立的前夕,朱元璋將文武百官請到自己的身邊,給大家出了個題目:元朝為什麼會迅速土崩瓦解?不久將誕生的新王朝當務之急是什麼?請大家各抒己見。

  高參劉基首先進言:“宋元以來,寬縱日久,當使紀綱整肅,然後才能實施新政。”

  朱元璋感到言之有理,也深感大明朝的當務之急,應是制定法律,以法治國。根據朱元璋的命令,法律的制定工作加緊進行,到洪武三十年(1397)正式頒布了幾經修改的《大明律》。《大明律》簡於《唐律》,嚴於《宋律》。

  《大明律》規定“謀反”、“謀大逆”者,不管主、從犯,一律淩遲,祖父、子、孫、兄弟及同居的人,只要年滿16歲的都要處斬。

  對官吏貪污,處罰也特別重。犯有貪贓罪的官吏,一經查清,一律發配到北方荒漠中充軍。官員若貪污贓銀60兩以上,將被處梟首示眾、剝皮實草之刑。命在各府州縣衙門左側設皮場廟,就是剝皮的刑場,貪官被押到這裡,砍下頭顱,挂到竿子上示眾,再剝下人皮,塞上稻草,擺到衙門公堂旁邊,用以警告繼任的官員。

  朱元璋對自己制定的法律,帶頭實行,而且執法是相當嚴厲,這在中國古代封建皇帝中是少有的。他的女婿、駙馬都尉歐陽倫,憑著自己是馬皇后親生女兒安慶公主的丈夫,不顧朝廷的禁令,向陜西販運私茶。後來河橋巡檢司的一位小吏向朱元璋告發了此事。朱元璋立即下令賜死歐陽倫,同時他還發了通敕令,表揚那位小吏不畏權貴的鬥爭精神。

  朱元璋惟一的親侄,開國功臣朱文正,亦違法亂紀他毫不留情廢了他的官職。開國功臣湯和的姑夫,自以為有硬邦邦的靠山親戚,就隱瞞常州的土地,不納稅糧,朱元璋也將他依法處死。

  朱元璋當皇帝的30年中,還公開鎮壓了幾起大貪污案,其中最大的是郭桓案。郭桓案發時為戶部侍郎。洪武十八年(1385),禦史餘敏等告發北京承宣佈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官吏李或、趙全德等人,夥同郭桓等人貪污舞弊,吞盜官糧。朱元璋抓住線索,命令司法部門依法嚴加追查。這個案子後來又牽連到禮部尚書趙瑁、刑部尚書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傑、工部侍郎麥志德等高級官員和許多布政使司的官員。貪污盜竊的錢折成糧食達2400多萬石。案件查清後,朱元璋下令將趙瑁、王惠迪等人棄屍街頭;郭桓等六部侍郎及各地方布政使司以下的官員有上萬人被處死;有牽連的官吏幾萬人被逮捕入獄,嚴加治罪。各地捲入這個案件的下級官吏、富豪,被抄家處死的不計其數。

特務政治監察官吏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又正式把自己身邊負責警衛事務的親軍都尉府(前身是拱衛司)改為錦衣衛,其職責是秘密偵察大小官吏的活動,隨時向朱元璋報告社會上不公不法之事。同時,還授予錦衣衛以偵察、緝捕、審判、處罰罪犯的一切大權。在錦衣衛內設立了特殊的法庭和監獄,將錦衣衛變成了正式的特務機構。

  朱元璋在位的30多年間,特務多如牛毛,遍佈街巷路途,嚴密監視著朝野內外、文武官員的活動。吏部尚書吳琳已告老回鄉,但朱元璋對他仍不放心,便派特務到吳琳家鄉去偵察其活動。特務來到稻田,只見一個農民模樣的老人從小凳上站起來,便上前問道:“這裡有個吳尚書吧?”老人回答:“敝人便是。”朱元璋聽了特務的這一報告後非常高興。

  大學士宋濂一次在家設宴招待客人,第二天朱元璋問他:“昨天請客,喝酒了嗎?做的什麼菜?”宋濂如實做了回答。朱元璋笑道:“說得對,沒騙我。”

  國子監祭酒宋訥一天在家暗生悶氣,偷偷監視他的特務竟把他這時的樣子畫了下來,上報皇上。朱元璋見了宋訥問道:“昨天你在家生什麼悶氣呀?”宋訥照實作了回答。他吃驚地問朱元璋如何知道此事?朱元璋將畫像遞給他,他展圖一看,方才醒司,慌忙磕頭謝罪。還有一大臣一日無事,在家與妻妾玩麻將,無意中丟了一張二萬,怎麼找也找不著。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問這個大臣昨天在家幹什麼,該大臣如實說是在家與妻妾玩牌,請皇帝恕罪。朱元璋聽後說:“卿不欺我,朕不怪也。”說完從袖中摸出一張二萬扔給了他。

  朱元璋害怕受廷臣蒙蔽,常常和侍從易服微訪,對臣僚進行私察。不巧,這天羅復仁和他的妻子正在家粉刷破舊的墻壁,他一見皇帝駕到,急忙叫妻子搬過小凳,請皇上坐。朱元璋環視了羅家的房舍傢具,一見家貧如洗,十分感動,說:“賢士怎麼能住這樣破的房子呢!”馬上下令賜給他一座城中的大宅第。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14 11:34 編輯 ]
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

論劍之地在此

89

主題

282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黃老邪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14 10:34:50 | 顯示全部樓層
明太祖朱元璋

在體制變革中集中皇權

  剷除功臣弊亂

  大明政權建立以後,朱元璋借鑒歷史上成敗治亂的經驗教訓,大刀闊斧地開始了以改革舊制,建立高度中央集權為目標的政治活動。

  朱元璋的體制改革是首先從地方機構開始的。元朝地方設置的行中書省,是從中央的中書省分設出來的。職官的設置同中央中書省一樣,掌管著一個省的軍政、民政、財政和司法等大權,地位顯赫,權力很大。實際上一個行中書省,就是一個小獨立王國。想當年,朱元璋也做了幾年行中書省的丞相,所以他對元代設置行中書省的弊端看得最深切。

  在一番準備之後,朱元璋於洪武九年(1376),下令廢除了地方上的行中書省,改設承宣佈政使司,簡稱布政司。布政司設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其權力範圍也只限於民政和財政,按照皇上的意志管理地方政事。當時全國共設13個布政司。同時,地方上還設置了管理軍事的都指揮使司和管理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司。3個機構彼此既各自獨立,又相互牽制,同時直接聽命於朝廷的指揮。

  實現了對地方行政機構的改革之後,朱元璋又開始集中精力改革中央政府機構。首先是對總攬天下政事的中書省實行改革。本來中書省在中央的各個權力機構當中,位置最高。其行政長官左、右丞相,又負有統率百官之責。這樣君權與相權,皇帝與丞相的矛盾最易激化。明初的第一任左、右丞相分別是李善長和徐達。李善長為人處事,向來以小心謹慎著稱;徐達則較多時間是帶兵征戰在外。他們都沒有與皇上朱元璋形成大的矛盾衝突,但相位傳給胡惟庸之後,事情就發生了變化。

  胡惟庸是開國第一號功臣李善長的女婿。他依仗著李善長這個後臺當上了左丞相,在朝中大權獨攬,獨斷專行,官員升降、生殺大事,都自作主張,不向朱元璋請示;朝野內外的報告,凡對自己不利的全扣下來;想做官、陞官的人,失意的功臣、武將,都奔走他的門下;收受金銀、絹帛、名馬、玩物不計其數。他四處網羅自己的黨羽,培植自己的親信,組織自己的小集團,打擊異己力量,稱霸天下。

  胡惟庸如此胡作非為,不僅危及明王朝的安定,而且和權力欲極強的朱元璋,也必然會發生尖銳的衝突。朱元璋下決心尋找機會要除掉這個心腹大患,以鞏固皇權。一天,胡惟庸的兒子乘馬車在南京城裏招搖過市,不小心從車上跌下摔死了,胡惟庸判車夫抵命。朱元璋知道後,十分氣憤,他非要胡惟庸償命不可,胡惟庸請求,向車夫家人賠償金帛以了此事。朱元璋堅決不準。胡惟庸聽了十分緊張,遂堅定了起事政變的決心。

  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胡惟庸入奏,詭稱其住宅中井出醴泉,請朱元璋去觀看。朱元璋好大喜功,信以為真,也就匆匆駕車出西華門。他正行進中,突然內使雲奇衝上蹕道,攔住車馬,慌忙中一時幾不成聲。朱元璋以為不敬,即令左右侍衛棍錘亂下。頓時,雲奇右臂被砸斷,生命垂危。但他仍用左手直指胡惟庸的宅第搖晃。朱元璋猛悟,急忙返駕登城,遠遠望見胡惟庸宅第中繞有兵氣,以此定胡惟庸謀逆,立即發禦林軍逮捕胡惟庸,將其抄家滅族。同時宣佈撤銷中書省,罷除丞相,提高吏、戶、禮、兵、刑、工等六部的地位。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皇上負責。並且規定,後代皇帝不得再立丞相,大臣中如果有奏請再立者,處以重刑。

  胡惟庸被誅後,朱元璋順藤摸瓜,借題發揮,將那些行為跋扈的、心懷不滿的、危及皇家統治的,統統羅織為胡黨罪犯,處死抄家。胡惟庸案株連蔓引,先後持續了數年,前後共殺掉了官員3萬多人,連位居“勳臣第一”,年邁退休在家,已77歲的李善長,及全家70多口人也一齊被殺。

  朱元璋繼廢中書、罷丞相之後,又對中央監察、審判機關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調整。原先,中央的監察機關稱禦史臺。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改為都察院,下設13道,110名監察禦史。其職權是糾劾百官,辨明冤枉。凡是大臣姦邪,小人構黨,擅作威福,擾亂朝政的;或是貪污舞弊,心術不正,變亂祖制的都要檢舉彈劾。

  這些監察禦史本來只是七品官,但在朝可監察一切官僚機構,出使到地方則是代表皇帝,小事立斷,大事可直接報告皇上裁決。

  經過這樣一番改革整頓,朱元璋的皇權確實是強化了。但皇帝的政務也隨著繁重起來了。過去政務有丞相協助,現在朱元璋一人獨攬大權。事無巨細,從清早至深夜,他絕大部分時間都用在處理政務和批閱文件上,就是吃飯他也在想著政務,每想到一事,就順手寫在紙上,別在衣服上。有時事情記得多了,紙挂得滿身都是,待上朝時就一一把它處理了當。

  政務的紛繁使朱元璋喘不過氣來,長此下去,不是皇帝身體要累垮,就是延誤軍國大事。為此朱元璋於洪武十五年(1382),設置了華蓋殿、文化殿、武英殿、文淵殿、東閣等殿閣大學士,由品級比較低的編修、檢討、講讀等官來充任,以幫助朱元璋閱讀奏章,處理起草文書,以備顧問。這樣,昔日的忙亂現象逐漸改觀。

  朱元璋發跡於紅巾軍,稱帝後自然特別重視加強對軍隊的控制。原統領全國軍隊的是大都督府,朱元璋任命自己的親侄兒朱文正為大都督,為全國最高的軍事長官。後來朱元璋覺得大都督府權力太大,便於洪武十三年(1380),在廢中書省的時候,把大都督府也一分為五。設立了左、右、中、前、後五軍都督府,分統全國軍隊。各都督府只管軍籍、軍政,沒有指揮和統帥軍隊的權力。兵部有頒發軍令、銓選軍官之權,也不能直接指揮和統率軍隊。發生戰事需要指揮調動軍隊時,由皇帝親自任命軍事統帥,兵部頒布調兵命令。戰事結束後,軍歸衛所,主帥還印。

  經過這樣一番改革,避免了悍將跋扈、驕兵叛亂的弊端,更重要的是軍權集中到皇帝手中了。不過朱元璋對將領們還是不放心。後來他又採取分封藩王的制度,把他的兒子分別封到各重要城鎮去做親王,用以監視控制各地的軍事將領。這些分封的藩王按規定都配有護衛兵,少者有3000多人,多的可達1.9萬多人。他們還有指揮當地衛所守鎮兵的大權。遇有突發事件,封地裏的衛所守鎮兵,在接到蓋有皇帝禦寶文書的同時,將領們還必須有藩王的令旨,才能調動。

  隨著朱家王朝的建立和鞏固,昔日與朱元璋槍林彈雨、風雨同舟的將領,現在成了新王朝的顯貴。他們官封公侯,爵顯祿厚,在個個彈冠相慶之餘,有的漸漸驕橫放縱起來。

  開國大將藍玉是洪武后期的主要將領。他麾下驍將十數人,威望都很高。藍玉作戰非常勇敢,立有赫赫戰功,官封涼國公。他自恃功勞大,便驕傲起來,恃勢橫暴。他家裏私蓄奴婢假子有數千人之多,到處敲詐勒索,霸佔民田,百姓向禦史告狀。禦史官依法提審,藍玉竟一頓亂棍把他打走。政府明令禁販私鹽,他卻令家人進行走私活動。他北征歸來夜過喜峰關,守關將士因為沒有及時開關迎接,他竟縱兵毀關而入。

  這些勳臣宿將們的腐化墮落,不僅嚴重地妨礙了朱元璋統治效能的提高,而且功高震主。為了大明江山的長治久安,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開始對藍玉這些功臣展開了無情的鎮壓。

  洪武二十六年(1393),錦衣衛告發藍玉謀反,朱元璋得此信即命錦衣衛發兵掩捕。藍玉被砍頭,並抄斬三族。凡與藍玉有接觸的朝臣,列侯均坐黨夷滅。藍玉案先後誅殺1.5萬人,把軍隊中功高位顯的元勳宿將,幾乎一網打盡。

  除胡惟庸、藍玉兩案外,所剩無幾的功臣也先後被以各種罪名賜死、鞭死或砍頭。徐達是被朱元璋列為開國功臣第一,他生背疽,這病最忌吃蒸鵝。朱元璋在他病重時偏偏賜蒸鵝給他吃。徐達知道皇帝是在要自己的命,只好含著淚水,當著使臣的面吃下了蒸鵝。沒有幾天,徐達就辛酸地離開了人世。功臣馮勝、傅友德、廖永忠、朱亮祖等也因失寵,先後被處死。

  這樣,功臣宿將能夠善終的寥寥無幾。只有湯和這個和朱元璋同村長大的放牛娃,知道老夥伴現在對老臣宿將不放心。他就主動交還兵權,告老還鄉,絕口不談國事,才保住了終身。

  朱元璋這種殺功臣立威,以猛治國的策略,自己雖然沒有公開懺悔過,但在他行將告別人世的時候,曾下令後人不準學習他這種做法。他說,這套辦法只是權宜之計,他希望在他之後,大明朝儘快步入封建法制的軌道,儘快出現一個繁榮安定的局面。

為子孫“削棘”的苦心

   朱元璋認為太子柔弱,難以駕馭桀驁不馴的功臣,因此他要在死前為子孫剷除。太子老師宋濂,早年追隨朱元璋襄讚軍事,立有大功,官至學士承旨知制誥。朱元璋藉故殺他,太子見老師問斬,流著眼淚替老師求情。朱元璋為了開導太子,就拿來一根滿是棘刺的木杖放在地上,命太子去拾取。太子面有難色。朱元璋就教訓說:“有棘刺的木杖你不取,我替你削掉棘刺怎麼樣?”太子十分聰明,明白朱元璋之意,但並不以為然,委婉地勸諫父皇朱元璋說:“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民。”言外,為君不能殘暴。朱元璋十分惱怒,隨手抄起一把椅子向太子砸去。這故事說明朱元璋坐上龍椅之後,把功臣視為棘刺。他深知,取天下要在馬背上,守天下要在馬下。狡兔死,走狗烹,天下一統,用不著武臣,朱元璋為了子孫的安全,就要向他們開刀。雖用文臣治天下,朱元璋仍不死心,所以從中央到地方大力加強皇權,他把中央集權制度發展到頂峰,成為歷史上權力最大的君主。

卓有成效的農業政策

  朱元璋在政治上實行大刀闊斧、卓有成效的改革的同時,在大明王朝遼闊的版圖上全面展開了醫治戰爭創傷、恢復發展社會經濟的工作。

  經過十幾年的浴血征戰,朱元璋雙手接過的是一個經濟全面崩潰、生產大倒退的爛攤子。

  面對這種殘破衰敗的局面,出身貧賤的朱元璋理解百姓的苦難,即位不久,就召見各地來朝的府州縣官,對他們說,天下剛剛平定,百姓的財力非常困難,就像剛剛會飛的鳥不可拔它的羽毛,才種下的樹不可搖它一樣,現在必須讓老百姓“安養生息”。

  要發展農業生產,就必須保證農業第一線有足夠的勞力資源。但在元代,蓄奴風氣非常盛行,有些權貴勳戚家的奴僕多達數千人。元末農民起義,雖然有不少奴隸得到解放,但仍有相當一些農民在戰亂中淪為豪民地主的奴隸。為此,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通令全國,普通地主不得蓄養奴婢,違者杖刑100,所養奴婢一律放為良民。凡因饑荒而典賣為奴的男女,由政府代為贖身。

  同時,朱元璋還嚴格控制寺院的發展,明令各府州只能有一個大寺觀,而且禁止40歲以下的婦女當尼姑,並嚴禁寺院收兒童為僧。20歲以上的青年願意出家,須經其父母申請,官方批准,出家3年後還得赴京考試,不合格的遣發為民。這些政策的逐步實施,使社會上增加了一支龐大的勞動力大軍。

  朱元璋發展農業的主要措施是獎勵墾荒和實行屯田。元末農民起義,由於地主逃亡,人口減少,留下了大量荒地。明朝建立後,為儘快開墾這些荒地,朱元璋採取了計民授田、獎勵墾荒的措施。建國的頭一年,朱元璋就頒詔書天下:凡是戰爭中拋荒的土地,被別人開墾的就成為墾種者的田產,如果原田主回來,由官府撥給同等量的荒地作為補償。對無主荒地,獎勵農民盡力開墾,並承認其所有權,而且免征3年的田賦,個別的永不收稅。這樣一來,許多農民由奴隸變成了自耕農,社會地位和家庭生活有了極大的改善。農民的積極性提高了,明初的社會經濟出現了繁榮向上的景象。

  朱元璋獎勵屯墾的政策,收到了顯著的成果。洪武二十四年(1391),全國墾田面積達380多萬頃,比洪武元年(1368)增加了一倍以上。政府稅糧的收入也隨之大幅度增加。洪武二十六年(1393)全國稅糧達3000多萬石,是元朝一年稅糧收入的3倍。同時人口也增加了700多萬。社會經濟開始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

  為進一步發展農業生產,朱元璋十分重視水利建設。在朱元璋即位的當年就下令,凡是百姓提出有關水利的建議,地方官吏必須及時奏報。後來他還專門批示工部大臣,凡是陂、塘、湖、堰,可以蓄水泄水防止旱澇的,都需要根據地勢加以修治。各種水利工程為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明代以前,棉花是十分珍貴的。普通百姓穿的布衣都是由麻布製作的。到了明代中葉,人不論貴賤,地不分南北,棉布已成了人民衣著的原料。這是朱元璋在明初全面推行重視經濟作物,獎勸桑棉政策的結果。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就下令,農民凡有田地5畝到10畝,必須栽種桑、麻、棉各半畝;有40畝以上的,種植桑棉面積要按比例遞增。後來,朱元璋還指示戶部,明令全國百姓要多種桑、棗、柿和棉花,違令者全家充軍。洪武二十六年(1393)以後栽種的全部免除賦稅。

  雖然明初的經濟得到明顯發展,人民的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但出身布衣的朱元璋依然不忘百姓的疾苦,生活的艱辛。他常對朝臣們說,“步急則躓,弦急則絕,民急則亂”。他常常想方設法減輕農民的負擔,盡力做到:“取之有制,用之有節“。

  明初制定的賦役法,規定民田一般畝徵稅糧5升3合5勺。按當時畝產最低1石為計算,為三十稅一。徭役一般是,有田1頃出丁夫1人,每年在農閒時節赴州縣服役30天。這些都比元代賦役減輕了許多。

  朱元璋還曾命人帶著太子朱標到農村視察,親眼看看農民的艱苦生活。太子回來後,他還嚴肅地教育說:“凡居處食用,一定要想到農民的勞苦,取之有制,用之有節,使他們不苦於饑寒。”凡是因地鬧災荒歉收的,都要下令蠲免租稅;災情特別嚴重的,還要叫地方官員為災民貸米,或賑濟米、布、鈔等。
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

論劍之地在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282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黃老邪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14 10:35:15 | 顯示全部樓層
一代帝範,節儉成風

  由於朱元璋出身貧苦農家,不僅深深體諒農民生活的艱辛、物力的艱難,而且他還身體力行,帶頭倡導節儉。明朝建立後,按計劃要在南京營建宮室。負責工程的人將圖樣送給他審定,他當即把雕琢考究的部分全去掉了。工程竣工後,他叫人在墻壁上畫了許多怵目驚心的歷史故事作裝飾,讓自己時刻不忘歷史教訓。有個官員想用好看的石頭鋪設宮殿地面,被他當場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朱元璋用的車輿器具服用等物,按慣例該用金飾的,但他下令以銅代替。主管這事的官員說,這用不了多少金子,朱元璋說,“朕富有四海,豈吝惜這點黃金。但是,所謂儉約,非身先之,何以率天下?而且奢侈的開始,都是由小到大的。”他睡的禦床與中產人家的睡床沒有多大區別,每天早膳,只有蔬菜就餐。

  在朱元璋的影響下,宮中的后妃也十分注意節儉。她們從不喬裝打扮,穿的衣裳也是洗過幾次的。有個內侍穿著雙新靴子在雨中行路,被他發現了,氣得他痛罵了一頓。一個散騎舍人穿了件十分華麗的新衣服,朱元璋問他:“這衣服用了多少錢?”舍人回道:“五百貫。”朱元璋痛心地說:“五百貫是數口之家的農夫一年的費用,而你卻用來做一件衣服。如此驕奢,實在是太糟蹋東西了。”

  朱元璋不喜歡喝酒,他多次發佈限制釀酒的命令。他不愛奢華,講究實際。他命令太監在皇宮墻邊種菜,不要建造樓臺亭閣。為了讓兒子們得到鍛鍊,他命令太監織造麻鞋、竹籤自用,規定諸王子出城稍遠,要騎馬十分之七,步行十分之三。由於他出身貧寒,從小沒有讀書的機會,從軍後,到稱帝晚年一直保持勤奮好學的作風。作戰之餘,理政之後,他常常請儒生講述經史。經過幾十年的刻苦自學,他不但能寫手扎、軍令,還能寫詩作賦。他終生嚴格要求自己,不懈怠,不腐化。

  洪武三十一年(1398)五月,71歲的明王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結束了他創業的一生。謚號“高皇帝”,廟號“太祖”,葬於南京鍾山孝陵。

中國落後於西方與朱元璋的關係

   朱元璋是一位古代卓越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一生勵精圖治,勤奮好學,從一個貧苦的小牧童,成長為明王朝的開國大帝。其文功武略,堪稱一代天驕。

  朱元璋作為一個元朝末年的農民起義領袖,其偉大歷史功績是和其他農民領袖一道推翻了元朝的腐朽統治,解放了生產力。他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採取了一些進步措施。朱元璋取得政權稱帝後,在位31年(1368—1398),勵精圖治,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影響深遠,具有一定的進步作用,並奠定了明朝276年的統治基礎。但他將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發展到空前程度,以及由此對社會經濟產生的阻礙作用,也反映出中國封建社會轉入後期的歷史特色。

  朱元璋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在中國歷史上,秦末陳勝首先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戰鬥口號,激勵著歷代多少豪傑逐鹿中原。但是成功者寥寥,雖有布衣劉邦為帝的先例,但像朱元璋那樣年幼時家破人亡、顛沛流離的苦境卻無先例,朱元璋備受磨難是第一人,集中表現為和尚稱帝。安徽省鳳陽縣龍興寺有一副對聯:“生於沛學於泗長於濠鳳郡昔鐘天子氣,始為僧繼為王終為帝龍興今仰聖人容”,巧妙地概括了朱元璋一生的經歷。

  朱元璋生性好強,從小志氣不凡。他迫於生活,出家為僧,進寺剛15天就去做遊方僧人。他在雲遊四方中接觸當時秘密結社的白蓮教,知道了天下大勢,人心思亂,元朝的氣數將盡。朱元璋曾口占一詩云:“天為帳幕地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腿,恐把山河一腳穿。”這首詩是朱元璋抒發壯志,野心勃勃登基及位的心理寫照。後來他終於成功了,無尺寸之封靠個人奮鬥而開創近300年的大明江山。因此民間流傳著他許多奇聞軼事,就是對他個人聰明才智一種崇敬的演義。

  任何一個人成功的奮鬥,不是坐等恩賜,而是把握命運之弦不斷索取。朱元璋一無權勢,二無文化,他是靠借郭子興一旅之眾打天下。他的成功,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點:其一,不露聲色緩稱王;其二,待時機而避敵鋒芒;其三,把握天時蠶食江南。

  大凡開國之君都在戰爭中習練了不凡的武功。也可以說,戰爭考驗了偉人的智勇和識力。朱元璋制定的北伐戰略,把他的高人一籌的聰明才智表現得淋漓盡致。大將徐達、常遇春建議立即以大軍直搗元朝的大都,朱元璋認為不可。他指出:元軍還有數十萬眾,不能輕敵。況元都城池堅固,若孤軍深入,屯於堅城之下,北伐軍將陷入重圍,元兵四方來援,豈不傾覆?孤軍深入,實為兵家之忌。審時度勢,朱元璋制定了謀慎而必勝的戰略:“先取山東,撤其遮罩;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戶檻,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其都;鼓行而西,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捲而下”。這一傑出的戰略分析與部署,完全按預料的發展,北伐一舉成功。“自古能軍者,無出李世民、朱元璋之右耳。”這是後世對朱元璋武略和軍事才幹的極度推崇和充分肯定。

  為了朱明王朝世代永繼,朱元璋空前加強中央集權。洪武九年(1376)廢除行中書省,設置市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管地方民、刑、兵之權;洪武十三年(1380)在中央取消中書宰相制度,分相權於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設都察院監察百官,設錦衣衛等特務機構控制臣民。朱元璋還大興文字獄和製造大規模株連的冤案為子孫削棘。由於朱元璋嗜殺、好殺,後世史家皆曰:“翻開明朝的史書,一股血腥氣味撲面而來。”

  朱元璋在晚年還頒布《皇明祖訓》條例,要求子孫及臣工遵守“祖宗之法”,規定後代有改祖制者“殺無赦”。朱元璋把閉關也列為“祖訓”,顯然這是消極守成的“祖訓”,給明王朝政治帶來深遠影響。如果明朝不為清朝所滅,按明朝堅守長城的閉關政策,中國能否保有現代疆域,卻是一個問號。

  朱元璋為大明萬世江山苦心安排,為子孫削棘,頒示“祖訓”,但事與願違,朱元璋死後墳土未幹,叔侄爭權,他的“祖訓”就被第四子朱棣所破壞。朱棣就是明成祖,他搶了帝位,遷都北京。

  朱元璋誅殺功臣,以致內戰爆發,無人可使獨當一面,自己選定的繼承人長孫朱允炆死於兵火。他立鐵榜嚴禁宦官干政,而明成祖擴大宦官為二十四衙門,宦官掌管特務機關,明朝成了宦官為禍最劇烈的朝代。朱元璋置重兵於遼東,囑子孫固守北疆,明王朝恰為關外少數民族所顛覆。凡事都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歷史證明,一切雄主、暴君美夢都不會長久,因為雄主和暴君個人主觀慾望最強烈,距離客觀也就更遠。

  中國之落後於西方,開始於明代。造成這種落後有多種原因,而其中墨守朱元璋專制統治的成法,尤其是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極權政治下的權力經濟、束縛經濟發展的關津制、海禁制、匠戶制、濫發通貨等等是主要原因。此外,明朝束縛人們思想的八股取士和文化專制主義,也是構成中國社會停滯的重要原因。朱元璋對歷史的功與過,都是值得人們深思的。

  朱元璋從社會最底層而登上天子大位,雖然是時代的造就,而他個人的奮發與天資是少有的。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造時勢。朱元璋的雄韜偉略影響歷史進程,也為後世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樹立了楷模。
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

論劍之地在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282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黃老邪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14 10:36:09 | 顯示全部樓層
明惠帝朱允炆

明惠帝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號「建文」,在靖難之變後下落不明。時駙馬都尉梅殷在軍中,從黃彥清之議,為發喪,追諡孝愍皇帝,廟號神宗,壬午以後諡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與顯皇帝廟號複,改上廟號惠宗,諡號為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清朝乾隆元年上諡號為恭閔惠皇帝,後世有人以其年號而稱建文帝。

早年

朱允炆是懿文太子朱標第二子,但朱標的長子朱雄英早故,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視朱允炆為嫡長孫。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由於自幼熟讀儒家經書,所近之人多懷理想主義,性情因此與其父同樣溫文儒雅,即長皆以寬大著稱。朱允炆為皇太孫時,曾向太祖請求修改《大明律》,他參考《禮經》及歷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條過份嚴苛的條文,深得人心。(見《明史》卷四 )

在位時期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明太祖去世,死前密命駙馬梅殷輔佐新君,(見《明史》卷一二一 )朱允炆在同月(6月30日)即位,定次年(從1399年2月6日開始)為建文元年。惠帝在六月晉用齊泰為兵部尚書、黃子澄為太常寺卿,七月召方孝孺為翰林院侍講,(《明史》卷四 )在國事上倚重三人。惠帝的年號建文有別於其祖父的洪武,他不想仿效祖父以嚴刑峻法治國,即位後改行寬政,《明史·刑法二》記載「元年刑部報囚,減太祖時十三矣」,囚犯人數減至洪武時期的三成左右。

明太祖為鞏固皇室,大封宗室為藩王,各擁私人護衛軍隊。對惠帝來說,諸藩王大多為其叔輩,且在封地掌握兵權,心中由是不安。惠帝為皇太孫時曾問黃子澄曰:「諸王尊屬擁重兵,多不法,奈何?」子澄回答說諸王軍力不足以抗衡朝廷。惠帝即位後,下令各王國的地方文武官員聽朝廷節制,採取削藩政策,先後廢黜周王、湘王、齊王、代王及岷王。在部署對付年齡最長、軍功最多、武力最強大的燕王朱棣時,由於惠帝身邊的謀士多缺乏實際的政治經驗,以致打草驚蛇,引發了燕王先發制人的念頭。朱棣在權衡利害之後,於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在封地北平起兵反叛。他以「靖難」為名,向京師進軍。

儘管朝廷的兵力遠勝燕王,由於惠帝下令「毋使朕負殺叔父名」,必須活捉燕王,這樣便掣肘了中央軍。加上以前太祖濫殺功臣名將,以致朝廷缺乏將才可用,而燕王曾隨功臣出征,有雄才、善用兵,將士用命,因此中央軍屢為燕軍所突破。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中央軍主力在淮北慘敗,燕軍乘勝渡過淮河及長江。這時有人勸惠帝離開京城,方孝孺力請惠帝留下等待援兵,「即事不濟,當死社稷」。(見《明史》卷一四一 )六月十三日,燕王朱棣從金川門攻入京師應天府,惠帝在宮中舉火,皇后自焚死,惠帝本人及其太子朱文奎則『不知所終』(見《明史》本紀第四 恭閔帝),至今其下落仍是未定論的歷史之謎。朱棣入京後,先捕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及大批忠於惠帝的官員,後方稱帝。

後人普遍對惠帝朱允炆抱持同情態度,終明一朝,朱允炆始終為百姓所念念不忘。

建文下落之謎

雖然朱棣宣稱在宮中假裝找到建文帝(惠帝)的屍體,並為他舉行葬禮,但朱棣對建文未死的傳言不敢掉以輕心。溥洽是建文帝主錄僧,《明史·姚廣孝傳》記載「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為僧遁去,溥洽知狀,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給事中胡濙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洽坐繫十餘年。」直到姚廣孝病危時請求朱棣釋放溥洽,溥洽才獲釋。

有野史記載,建文帝離宮後出家為僧,雲遊四方。有詩云:「閱罷楞言磐懶敲,笑看黃屋寄團瓢。南來嶂嶺千層迥,北望天門萬里遙。款段久忘飛鳳輦,袈裟新換袞龍袍,百官此日知何處。唯有群鳥早晚朝。」傳言此詩作者是建文帝,但未証實。

另有一說建文帝逃到東南亞,野史傳聞鄭和下西洋其中任務之一便是尋找建文帝。

1999年,有人認為中國貴州省的紅崖天書是建文帝在靖難之役後逃到貴州所作的聲討燕王朱棣的檄文,間接支持建文帝並未死在宮中的說法。(見《紅崖天書絕世密碼無人破》,香港《文匯報》,2005年1月29日。 )

而根據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中的觀點,朱棣密令胡濙尋找建文帝,19年後胡濙找到了建文帝。建文帝告訴胡濙不會再去爭奪皇位,朱棣這才安心,也沒有殺建文帝。

2008年1月在寧德金涵鄉上金貝村發現的一個高僧墓被認為是建文帝的墓葬所在。這個墓穴也是迄今為止福建發現的最大的高僧墓。(見寧德滄海禪師高僧墓可能是建文帝墓葬,《海峽都市報》,2008年6月9日。 )
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

論劍之地在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282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黃老邪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14 10:36:43 | 顯示全部樓層
生平簡介

明惠帝朱允炆(1377—?),明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孫,明朝的第二個皇帝。

朱允炆1377年十二月五日出生,生母是呂妃,父親懿文太子朱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立為皇太孫。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朱元璋駕崩,終年71歲。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改年號建文,稱建文帝。用齊泰及黃子澄之計而削藩,以加強中央集權,但導致叔父燕王發動“靖難之役”,攻陷京師南京,京師大火,惠帝不知所終。一說自焚死,或說由地道出亡,換僧裝流浪各地,字號應穩。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結束,國破人不知所向。清乾隆皇帝追諡恭閔惠皇帝。南明安宗朱由崧追尊建文帝為嗣天章道誠懿淵恭覲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廟號惠宗。

太祖立儲

明太祖朱元璋是歷史上了不起的皇帝,他由一個放牛娃、寺廟裡的小沙彌,經過十幾年的戎馬生涯,一舉掃蕩群雄、推翻元朝,開創了大明基業。他深知,創業難,守業亦難,因此十分重視對接班人的培養。他登上皇位的同時,就冊立了長子朱標為皇太子,並延請名儒宋濂等人為太子之師,希望能將朱標培養成為一代明主。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洪武25年(1392年)四月,年僅38歲的皇太子朱標英年早逝,史稱“懿文太子”,這令朱元璋異常傷心。朱元璋制定的嫡長子繼承製受到了考驗,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選擇他的繼承人。而若根據嫡長繼承製度,應該將皇位傳給太子的長子,也就是虞懷王朱雄英,但是雄英於洪武15年(1382年)5月薨,這樣朱標次子朱允炆就成為首選。

然而朱元璋擔心朱允炆儒雅仁柔,難以擔負起治理國家的重任。此外,朱元璋也曾考慮過從幾個兒子中選擇。二子秦王朱樉此時最長,但他實在玉不琢不成器,荒唐成性。四子燕王朱棣文韜武略,有許多地方都與自己非常相似,是個不錯的人選。一次,朱元璋對幾個心腹大臣流露出立燕王的可能性時,翰林學士劉三吾認為不可,“立燕王,置秦、晉王於何地?且皇長孫四海歸心,皇上無憂矣。 ”當時朱元璋已經分封了諸王,而且皇二、三、四子分別被封為了秦、晉、燕王,三人的封地都是邊境重鎮,而且手握重兵,一但由於爭儲而出現內訌,後果將非常嚴重。朱元璋於是下定決心,9月,立朱允炆為皇太孫。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駕崩,終年71歲。遺詔命皇太孫朱允炆繼位。

建文登基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駕崩,終年71歲。朱允炆即位,改年號建文,稱建文帝。從年號來看,一個建文,一個洪武,二位皇帝的性格截然不同,而且朱元璋不願立皇太孫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朱允炆像他的父親一樣,過於柔弱,過於仁慈,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太嚴重,恐怕日後會吃大虧。

生性“仁明孝友”的朱允炆,22歲的時候被推上了權力的巔峰,承繼了朱元璋開創的一統天下,改年號為建文。然而,細心的大臣會發現,新君的臉上並沒有君臨天下的驚喜,更多的則是愁容。是啊,年輕的皇帝面前有兩道難解的題目:一是如何改變太祖建國以來形成的動輒殺戮的嚴峻政治氛圍;二是如何解決太祖分封宗藩形成的尾大不掉的局面。也許太祖朱元璋生前並沒有想到,外表仁弱的皇太孫登基伊始就開始著手變革他所開創的大明王朝。

建文帝即位之後,一改洪武時期的緊張氣氛,使中國大地吹過了一陣清風,他重用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文人,對先朝的政治實行改革,為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吏都創造了一個寬鬆的環境。建文帝實行惠民政策,減免租賦,賑濟災民,老弱病殘者由國家扶養;重視農業生產,興辦學校,考察官吏,任用賢能,派侍郎暴昭、夏原吉等24人充任採訪史,分巡天下,以體察情。

建文新政

洪武年間,經過太祖朱元璋的整治,當時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吏治較以前大為清明。然而他生性“雄猜好殺”,屢次興起大獄,動輒殺戮,政治氣氛非常凝重,文武大臣人人自危。建文帝對局勢有著深刻的認識,因此繼位伊始,就著手改革,改變了太祖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稱“建文新政”。

太祖朱元璋用武力奪得天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右武的局面。洪武時,軍事衙門大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都督同知也是從一品,而六部尚書卻只有正二品。 《大明律》中明文規定文官不許封公侯,因此朱元璋的主要謀士劉基僅僅得封“誠意伯” ,而武將得封公侯者多,稱王者也不少。這種局面下,文官在議論朝政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建文帝有意結束其祖父尚武的政風,大力加強文官在國家政事中的作用。初登大寶之時,他自己確定新年號為“建文”,與乃祖父“洪武”剛好形成鮮明的對照,從中可見建文帝治國方略的改變。他還立即將六部尚書升為正一品,大開科舉考試,並下詔要求薦舉優通文學之士,授之官職。

建文帝身邊幾個被委以重任的大臣也是飽讀詩書的才子。兵部尚書齊泰,洪武十七年(1384 )應天府鄉試第一,次年進士。太常寺卿兼翰林學士黃子澄,洪武十八年(1385)會試第一,與齊泰同榜。翰林侍講方孝孺是建文帝身邊的主要謀士,幼時就以聰敏機警著稱,後師從當代名儒宋濂,詩文為時人所推崇。據說後來成祖入南京繼帝位時,怪僧姚廣孝怕成祖殺他,為之求情,說殺了方孝孺天下讀書的種子就絕了。正是因為建文帝所依賴的大臣多為這樣的文人,所以人稱新朝廷為“秀才朝廷”。這種情況下,文人獲得了比以前更高的政治地位,再也不用擔心像洪武朝那樣動輒以一言獲罪的情況,因此他們膽量也大了,對朝政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對建文帝忠心耿耿,這也是後來大批文臣甘願為建文帝殉難的原因。

寬刑省獄。建國之初,太祖朱元璋以剛猛治國,亂世用重典,法外用刑情況嚴重。他認為:“法嚴則人知懼,懼則犯者少,故能保全民命。法寬則人慢,慢則犯者眾,民命反不能保。”因而,屢興大獄,殺的人很多;還使用了許多恐怖的刑罰,如抽筋、剝皮、閹割、凌遲等,因此有獲罪的大臣跪求“臣罪當誅,謝主隆恩”,比較起來,能被砍頭也成了幸運的事。

建文帝在當皇太孫時就已經意識到太祖用刑過猛,因此登基後力圖改變這種情況。他在做皇太孫時就向祖父請求更定《大明律》。他以《大明律》與歷朝法律作比較,認為《大明律》用刑過重,改正了其中量刑較重的部分律法。其父朱標生前曾練習處理國事,以寬大為懷。朱標死,太祖也叫朱允炆斷刑獄之事,朱允炆一如其父風格。那時,他就獲得了廣泛的稱譽。如今即位,他要全面改正洪武吏治,力圖創造出和諧的寬政。建文帝即位僅一個多月,下詔全國行寬政、平反冤獄。洪武時期的一些冤假錯案得到了糾正,一批無辜的官吏得以恢復自由,被發配遠方的人也得以回到家鄉。據記載,建文朝監獄裡的罪犯比洪武朝減少了三分之二。建文帝的這些措施實際上是對太祖朱元璋嚴刑峻法的一種調整,也反映了建文帝與太祖執政風格的迥異。

減輕賦稅。建文元年(1399)正月,建文帝令減輕江浙地區的田賦。明初以來,江浙地區的田賦明顯重於其他地方,這是因為朱元璋憎恨江浙地區的縉紳當年依附張士誠而採取的懲治措施。另外,朱元璋特意規定江浙人不許擔任戶部的職位,目的在於防止江浙人偏袒家鄉。建文帝則認為江浙重賦只是用懲一時,不應該形成定制,既然田賦減輕了,浙東人自然也可以擔任戶部的官職。他還針對寺廟侵占民田的情況,下令僧道每人佔田不得超過5畝,多餘的要退官,分給農民。

然而,建文帝在安定的生活中成長,接受的是儒家學說的熏陶,缺少對現實的了解,而且他所重用的大臣也多是讀書人,因此改革中難免有理想主義色彩。他接受方孝孺的建議,甚至要恢復西周時期的井田制度。他還使用一些《周禮》中的官名,依古制改革某些官職。中國後世的知識分子有著強烈的崇古情結,言必稱三代,似乎那時的製度是完美的,那時的社會是理想的,今不如昔。其實,且不說井田制是否真正的執行過還有爭論,即使有過井田制但在今天的情況下,復古這些制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從這一點我們不難發現,建文集團過重的文人氣息,成為他最後失國的一個主要原因。

銳意削藩。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為保證大明國祚綿長,親自設計、制定了多項重要政策,並以寶訓的形式固定下來,要求後代子孫嚴格遵守,大臣有敢輕議者嚴懲不貸。分封宗藩就是其中一項重要政策。朱元璋先後於洪武三年(1370)、洪武十一年(1378)、洪武二十四年(1391)三次共封25人(二十四子和一個從孫)為藩王,分鎮全國各地。朱元璋認為,“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藩王的權勢很重,擁有自己的軍隊,少則三千,多則數万。特別是北方邊防線的幾名“塞王”,擁有指揮軍隊的權力,如寧王朱權“帶甲八萬,革車六千”,連朵顏三衛都要聽他調遣。太祖朱元璋本意是要以藩王來確保朱家江山,卻沒有想到雖然為繼任者去掉了驕兵悍將這根尖刺,卻留下了擁兵自重、尾大不掉的宗藩這另一根尖刺。當時的有識之士,已經清醒地認識到宗藩為“三憂”之一(另兩憂為邊防和河患),多次上疏太祖。朱元璋不允許有人要改變這項政策,甚至加以殺戮。然而他沒有想到,在他剛剛辭世不久,他親立的皇太孫就因此而丟掉了皇位,真是莫大的諷刺。

改革削藩

藩王擁兵自重、分踞一方的形勢成為建文帝心腹大患,使他常常難以入眠。建文帝知道,雖然自己貴為天子,但是以朱棣為首的藩王多是自己的叔叔,正挾重兵虎視眈眈,未必會把自己放在眼中。他還清晰地記得,一次只有燕王和他在的場合,燕王以手拍他的後背,以開玩笑的口吻對他說:“不意兒乃有今日!”這情景恰巧被太祖朱元璋看見了,責問朱棣怎敢如此無禮。建文帝急忙為朱棣開脫,但心裡卻久久不能平靜,從那時就開始考慮如何處理宗藩問題了。

在改革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削藩,當時的藩王多是朱允炆的叔叔,而且手中都有兵權,他們在自己的藩地為非作歹,有的甚至摩拳擦掌準備造反,對建文帝造成嚴重威脅。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當時朱元璋的前三個兒子都已經亡故,朱棣成為了皇子中的最長者,而且隨著朱棣在對蒙古作戰的過程中不斷壯大,他已經成為了皇權最大的威脅。

即皇帝位後,建文帝依賴齊泰、黃子澄等人,將削藩付諸實際行動。建文帝削藩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周王朱橚。建文帝密令李景隆以北上備邊的名義兵臨開封,趁周王毫無準備之際突然將其抓捕,送至京師。建文帝將周王謫遣到“煙瘴之地”的雲南蒙化,後又把他召回京師禁錮起來。為什麼首先選擇周王呢?周王朱橚,朱元璋的第五子,洪武十一年(1378)封周王,十四年(1381)就藩開封。這次削周王名義上是因為周王次子告發他“異謀”,其實還有另外一層原因。藩王中以燕王朱棣實力最強、野心最大,建文帝一直以燕王朱棣為最大的對手,這次削藩的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二人皆為妃所生(在此問題上有異議),關係最為密切,因此建文帝先廢周王,有去燕王手足的用意。隨後,建文帝又先後廢湘王、齊王、代王、岷王等四王,目標直指燕王朱棣。

在削藩問題上,朝臣本來有著不同的意見。以前軍都督府左斷事高巍和戶部侍郎卓敬為代表的一些大臣主張採用漢代“推恩”的辦法曲線削藩。他們建議建文帝把藩王的權力分封給藩王所有子孫而不僅僅是嫡長子一人,而且要異地分封,這樣藩王的權力就會逐漸削弱,不會再威脅到朝廷。卓敬更是建議建文帝立即將燕王遷封到南昌,既維護了親情,又削弱了他的力量。建文帝認為很好,卻沒有去實行。以齊泰、黃子澄為首的大臣堅決主張削藩,但在具體削藩策略上有所不同。黃子澄認為燕王實力強大,應該先削弱小的周、齊、代諸王,去燕王的羽翼,待時機成熟再削燕王。齊泰則主張擒賊先擒王,只要先剷除燕王,其他諸王自然無力反抗了。可惜的是,建文帝聽取了黃子澄的意見。建文帝並未意識到他的行動實際上已經打草驚蛇,燕王朱棣正發展勢力,蓄勢待發,一場大戰迫在眉睫。

可以說建文帝的削藩主要是針對燕王的。但建文帝的決策錯誤害了他,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這是他的第一個錯誤。他並沒有先削燕王,而是先從燕王的同母兄弟周王下手,這樣不僅引起了親王們的岌岌自危,還打草驚蛇,使得燕王加緊做出準備。在建文帝決定對朱棣下手的時候,為時以晚,燕王朱棣迅速扯起了靖難的大旗。
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

論劍之地在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282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黃老邪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14 10:37:29 | 顯示全部樓層
婦人之仁

在最初的戰鬥中朝廷的兵力佔絕對優勢,但由於李景隆的指揮不當,明軍屢遭敗績。由於兵力所限,燕軍佔領的城市都是很快的放棄,因此雙方展開了拉鋸戰。在此期間明軍中湧現出了一批比較優秀的將領,他們的頑強抵抗給朱棣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但是朱允炆的軟弱再一次顯示出來,他的一道聖旨,“我要活的叔父”使得朱棣逃過了多次劫難,建文帝的婦人之仁最終將朝廷推向了深淵。

燕王進京

經過四年的拉鋸戰之後,燕王分析了形勢,只要建文帝在一天,地方軍隊就會抵抗一天,而且自己就是叛王,但如果一旦攻占了南京,趕走了建文帝,那麼自己就可以成為一國之君,相信也沒有多少人反對,因為大家都是觀望的態度。於是燕軍繞過大城市、一路南下,當時的建文朝廷已經亂作了一團,很多地方將領按兵不動,很快燕軍就攻到了南京城下,城內的親王與某些將領又擅自開門投降,南京終於被佔領,朱棣到了皇宮,看見宮中熊熊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而且正如朱棣所料,地方上幾乎沒有人反對。所謂“靖難之役”宣告成功,朱棣稱帝,改年號為“永樂”,朱棣便是明成祖。

叔侄大戰

據永樂年間《實錄》和《明史稿》的記載,建文帝繼位後,即用兵部尚書齊泰和大常卿黃子澄謀,定策削藩。

建文元年七月,領兵在外的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等人遊說下以“清君側”為名舉兵起事,從而拉開了長達四年的叔侄戰爭,史稱“靖難之役”。 “靖難”,就是削平禍亂的意思。這是燕王方面的用詞。對於建文帝來說,這個詞是很可笑的。燕王打著為朝廷“靖難”的幌子,卻是來跟自己作戰,這不是造反又是什麼? (須知,這時的朝廷不是他燕王的,而是建文帝的。)有一部佚名史書,叫《奉天靖難記》,寫的就是這四年戰爭的歷史。這部書是燕王方面的人寫的,後來的《太宗實錄》卷一至卷九燕王即位前的內容就是以此書為藍本增改而成的。 《太宗實錄》上接《太祖實錄》,中間沒了建文帝的實錄,建文朝在明代官方歷史中成了一個不存在的朝代——燕王即位以後,宣布革除建文年號,建文元年稱作洪武三十二年,建文朝只稱作“革除年間”。這顯然是成者王侯敗者寇的演繹邏輯了。於是,“靖難”就成了正經的官方歷史名詞。但這裡既然以建文帝為主角,自然不宜以他所反對的名詞來概括他的歷史,所以這節就叫“叔侄大戰”,實際上確實是做叔叔的奪了侄子的皇位。

建文帝原本以為自己已經準備好了天羅地網,擒拿朱棣只是早晚的事,但他明顯低估了燕王的能力。戰爭開始之前,建文帝以防邊為名,調走了燕王的護衛士兵,又派張昺、謝貴到北平監視燕王的一舉一動,宋忠統兵3萬駐軍開平,另在山海關、臨清皆有軍隊協防,將燕王緊緊包圍起來。只是建文帝沒有想到,朱棣有統兵作戰的經驗,臨危不亂,先後蕩平了周圍的軍隊。八月,建文帝命耿炳文將兵13萬伐燕,兵敗退守真定。九月,命李景隆將兵50萬出征。李景隆只會紙上談兵,沒有實際作戰經驗,失敗在所難免。建文帝知道李景隆的平庸後,啟用保衛濟南的功臣盛庸為將,取得了東昌之役的勝利,但這也無法改變燕王勢力逐漸增強的事實。建文三年十二月,燕王朱棣反守為攻,率軍直趨南京。六月十三日,李景隆和谷王打開金川門迎降,朱棣取得了“靖難之役”的最終勝利。

應該說,建文帝在位的4年,所積極推行的政策基本上是正確的,也是深得民心的,那又為何以失敗而告終呢?

這與他削藩策略失誤有直接關係。他一直視燕王朱棣為最大的威脅,然而他並沒有果斷地直指燕王而是先削了其他五藩,給了朱棣充分的準備時間。當初戶部侍郎郭任認為先削五王在戰略上犯了錯誤,主張盡快用兵燕王:“天下事,先本後末則易成。今南京朝天宮日儲糧粟、備軍實,果為何者?而北討週,南討湘,削燕之舉則經年無期,實為捨本而圖其末。用兵貴乎神速,銳氣既竭,姑息隨之,正所謂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臣恐朝廷將坐而自困耳。”郭任這段話在今天看來無疑是正確的,但建文帝當時並沒有意識到。

建文下落

雖然朱棣宣稱在宮中找到明惠帝的屍體,並為他舉行葬禮,但朱棣對建文未死的傳言不敢掉以輕心。溥洽是建文帝主錄僧,《明史·姚廣孝傳》記載“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為僧遁去,溥洽知狀,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給事中胡濴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洽坐系十馀年。”直到姚廣孝病危時請求朱棣釋放溥洽,溥洽才獲釋。

有野史記載,建文帝離宮後出家為僧,雲遊四方。有詩云:“閱罷楞言磐懶敲,笑看黃屋寄團瓢。南來嶂嶺千層迥,北望天門萬里遙。款段久忘飛鳳輦,袈裟新換袞龍袍,百官此日知何處。唯有群鳥早晚朝。”傳言此詩作者是建文帝,但未證實。

另有一說建文帝逃到東南亞,野史傳聞鄭和下西洋其中任務之一便是尋找建文帝。

建文帝的結局到底怎樣,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成為明史第一謎案。因為建文帝在太祖嚴苛統治之後,力行寬政,所以他的遭遇引起了無數人的同情,他的下落就格外引人好奇,在各種野史、戲劇裡可以看到人們無盡的猜測和演繹。下台後的建文帝下落,卻又成了千古疑案,眾說紛壇。主要有:

  1.自焚說。 《太宗實錄》中記載,燕王進入金川門後,建文帝也想出來迎接燕王,然而又自嘆道:“我何面目相見耶!”,不得已下令焚宮,頓時火光熊熊,建文帝攜皇后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嬪侍從等,大都亦隨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宮後,清宮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宮內侍人都說建文帝已自焚,並從火堆裡扒出一具燒焦的屍體證明之。燕王見到屍體,分不清男女,慘不忍睹,朱棣不勝悲戚,撫屍痛哭,說他只是前來幫助皇帝學善,你又何必自尋死路呢?其繼位稱帝后,只得以天子“禮葬建文皇帝”燕王事後,遣官致祭,輟朝三日。 《明史·成祖本紀》及《明史·方孝儒傳》均持此說。近人孟森等學者也持建文帝自焚說。

  2.出亡說。 《太宗實錄》的可靠性為人們所質疑,因為朱棣就曾經三次修改《太祖實錄》,目的就是要美化自己,為自己奪取皇位尋找冠冕堂皇的理由。 《太宗實錄》所記的建文帝自焚事,就有很多人持懷疑的態度。由於永樂朝的政治高壓、文網嚴密,對建文帝出亡之事沒有留下記載。天順、正德朝之後,嚴峻的政治環境有所好轉,關於建文帝出亡說的史料開始多起來。

我們發現,越是早的史料越是含糊,越是晚的史料越是具體。萬曆二年十月,13歲的神宗曾向張居正問及建文帝下落一事,張居正回答:“國史不載此事,但先朝故者相傳,言建文皇帝當靖難師入城,即削髮披緇,從間道走出,後雲遊四方,人無知者。”可見首輔張居正也傾向於建文帝出亡之說。值得注意的是,民間傳聞已經入天子耳中,而且這時談論建文帝出亡已經不再是禁忌話題。

關於建文帝出亡一事,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中的記載最具有代表性。他認為建文帝並未自焚,而是在大臣的保護下由密道逃出南京。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帝知金川門失守,長吁,東西走,欲自殺。翰林院編修程濟曰:“不如出亡。”少監王鉞跪進曰:“昔高帝升遐時,有遺篋,曰:'臨大難,當發。'謹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齊言:“急出之!”俄而舁一紅篋至,四圍俱固以鐵,二鎖亦灌鐵。帝見而大慟,急命舉火焚大內,皇后馬氏赴火死。程濟碎篋,得度牒三張,一名應文,一名應能,一名應賢。袈裟、帽、鞋、剃刀俱備,白金十錠。朱書篋內:“應文從鬼門出,餘從水關御溝而行,薄暮,會於神樂觀之西房。”帝曰:“數也!”程濟為帝祝發。吳王教授楊應能願祝發隨亡,監察御史葉希賢毅然曰:“臣名賢,應賢無疑。”亦祝發。各易衣披牒。在殿凡五六十人,痛哭僕地,俱矢隨亡,帝曰:“多人不能無生得失,有等任事著名,勢必窮詰;有等妻子在任,心必縈系,宜各從便。”御史曾鳳韶曰:“願即以死報陛下!”帝麾諸臣,大慟,引去若干人。九人從帝至鬼門,而一舟艤岸,為神樂觀道士王昇,見帝,叩頭稱萬歲,曰:“臣固知陛下之來也。疇昔高皇帝見夢,令臣至此耳! ”乃乘舟至太平門,升導至觀,已薄暮矣。俄而楊應能、葉希賢等十三人同至。
  
這段話的意思用現代白話表達是: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建文帝知金川門失守,燕軍破城後,長吁短嘆,無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時少監王鉞告訴他:你祖父臨死時,給你留下一個鐵箱子,讓我在你大難臨頭時交給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內。群臣急忙把箱子抬來,打開一看,裡邊有三張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證,上面寫好了建文帝等三個人的名字。還放著三件僧衣、一把剃頭刀、白金十錠、遺書一封,書中寫明:“建文帝從鬼門出,其它人從水關御溝走,傍晚在神樂觀西房會集。”據此,建文帝三人剃了頭,換上了憎衣,只帶了九個人來到鬼門。鬼門在太平門內,是內城一扇小矮門。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彎著身子出了鬼門,其他八人隨之出了鬼門後,就看見水道上停放著一隻小船,船上站著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們上船,並向建文帝叩首稱萬歲,建文帝問他怎麼知道我有難,僧人答道:“我叫王昇,是神樂觀住持,昨夜夢見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觀為僧。”乃乘舟至太平門,等到黃昏時才到觀裡。不久楊應能、葉希賢等13人同至。

上面這段文字的真實性的確讓人有所懷疑,可谷應泰偏偏講得栩栩如生,至此,建文帝似削髮為僧,繼承了祖業。真是令人真假難辨,清代名人呂安世和近人蔡東藩等則採信之。建文帝到底是自焚而死呢,還是由密道逃離南京?史學家對此各持一說,尚無定論。當年清朝編修《明史》之時,明史館中諸史臣即對此意見不一。撰寫《明史·恭閔帝本紀》的徐嘉炎認為建文帝未死於火,而是遜國外逃。而同在明史館的著名學者朱彝尊則相信《明實錄》的記載,認為建文帝已死於火。於是,正如我們所見,《明史·恭閔帝本紀》便有如下的表述:“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看來當時誰也拿不出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只好選擇這種折中的意見。

現在,隨著對建文帝出亡問題研究的不斷深入,對史料掌握的不斷增多,相信建文帝未自焚而是出亡的人漸多。那麼,明成祖朱棣禮葬的是建文帝嗎?有人認為當時下葬的並不是建文帝而很可能是馬皇后。朱棣在廢墟中找到的屍身面目全非,難以分辨真偽。而且,史料沒有發現安葬馬皇后的記載。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朝中後期竟然沒有人知道建文帝葬於何處,可見當時的人也都不認為真的安葬過建文帝,因此不用祭奠掃墓,時間久遠就變得無人知曉了。其實,朱棣本人也可能知道禮葬的並不是建文帝本人,但這並不影響舉行禮葬儀式,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遮蔽天下人耳目,才可以名正言順地坐上皇帝的寶座。

另外的一個疑點就是城破時沒有發現建文帝的長子。當時建文帝有兩個皇子:長子朱文奎,7歲,次子朱文圭,2歲。朱文圭,史稱建庶人,被成祖幽禁在廣安宮,直到英宗天順年間才被放出來,當時已經57歲了。由於一直被關在宮內,出來時連牛馬都分辨不清。然而作為建文帝長子的朱文奎卻一直下落不明,《明史》中說“燕師入,七歲矣,莫知所終”。既然朱文奎可以逃脫,沒有理由相信建文帝不能出亡。而且,所謂的“靖難之役”長達4年,並非朝夕之間,建文帝有充分的時間準備。朱棣進入南京時,江南、西北、西南、東南等大部分還都不在朱棣的控制之下,建文帝有能力組織有效的反攻。

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歷史真實,因為當時燕軍兵臨城下,把紫禁宮團團圍住,建文帝想逃也來不及了,更何況經考查也無鬼門、御溝逃路。建文帝也深知他的四叔是個貪權無厭、殘暴無情的武夫,落在他手裡決無好下場,不如以死了之為上策。燕王朱棣也絕不會讓建文帝活下去,否則,他就不能當皇帝。
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

論劍之地在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282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黃老邪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14 10:37:54 | 顯示全部樓層
那麼,既然建文帝有可能遜國出亡,他又去了哪裡呢?綜合各種資料,有如下幾種說法:

2.1.遜國為僧,雲遊四方正如《明史紀事本末》記載,建文帝從南京逃出後,帶著楊應能、葉希賢、程濟兩比丘一道,隱名易服,雲遊天下。學者根據地方志、遺跡、遺址等資料考證,認為建文帝曾流亡於雲南、貴州、四川、湖北、江浙、廣東等地,《明史紀事本末》說他為逃脫追捕,“西遊重慶,東到天台,轉入祥符,僑居西粵,中間結庵於白龍,題詩於羅永,兩入荊楚之鄉,三幸史彬之第”。

西南數省,留有很多有關建文帝的遺址和傳說。徐霞客在《徐霞客遊記》中記載有建文帝曾在貴州白雲山修行時遺留的遺跡:“有巨杉二株,爽立磴旁,大合三人抱;西一株為火傷其頂,乃建文君所手植也。再折而西半里,為白雲寺,則建文君所開山也;前後架閣兩重。有泉一坎,在後閣前檻下,是為'跪勺泉'。下北通閣下石竅,不盈不涸,取者必伏而勺,故名曰'跪',乃神龍所供建文君者。中通龍潭,時有金鯉出沒雲。由閣西再北上半里,為流米洞。洞懸山頂危崖間,其門南向,深僅丈餘,後有石龕,可旁為榻。其右有小穴,為米所從出流以供帝者,而今無矣。左有峽高迸,而上透明窗,中架橫板,猶云建文帝所遺者,皆神其蹟者所託也。洞前憑臨諸峰,翠浪千層,環擁回伏,遠近皆出足下。洞左構閣,祀建文帝遺像(閣名'潛龍勝跡',像昔在佛閣,今移置此)乃巡方使胡平運所建,前瞰遙山,右翼米洞,而不掩洞門,其後即山之絕頂。”

一些書中還記載有建文帝的詩文,雖然無法判斷是否是後人假託,但還是有些符合建文帝身份的。下面這首詩據說是建文帝避難貴州金竺(今貴州廣順)時所作:

風塵一夕忽南侵,天命潛移四海心。
鳳返丹山紅日遠,龍歸滄海碧雲深。
紫微有像星還拱,玉漏無聲水自沉。
遙想禁城今夜月,六宮猶望翠華臨。

此外,在《明史·姚廣孝傳》和《胡濙傳》裡記載:明成祖朱棣當了皇帝后,對建文帝自焚而死,也產生過懷疑,又聽說了很多傳言,有人告訴他那具燒焦的屍體是馬皇后的,建文帝削髮為僧外逃了。他就把建文帝的主錄僧溥洽抓了起來關進監獄長達十餘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 《明史·胡傳》載“惠帝之崩於火,或言遁去,諸舊臣多從者,帝(指成祖)疑之。(永樂)五年遣頒御製諸書,並訪仙人張邋遢,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以故在外最久。”即朱棣是讓戶科都給事中胡濙以頒布御製諸書和訪尋張邋遢的名義,遍行郡、鄉、邑,搜尋建文帝的下落,前後長達16年之久。這裡所說的張邋遢,就是小說中經常出現的張三豐。他是個奇人,不修邊幅,飄忽不定,據說能一日千里。成祖對胡濙偵緝建文帝的事情非常重視,不允許胡濙為母“丁憂”的請求(官員父母逝世,應守孝三年,稱為丁憂)。

《明史》中說:“先未至,傳言建文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就是說,朱棣得不到確切消息,故另派鄭和下西洋“欲尋踪跡”。

一直到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的一個晚上,胡濙匆忙趕回北京,恰巧成祖北征駐軍宣府。胡濙趕到宣府時成祖已經睡下了,但聽說胡濙回來了,急忙穿上衣服,在臥室單獨召見。二人一直談到四更。看來胡濙是打聽到了建文的確切消息,似乎事隔多年建文帝已經沒有重奪帝位的想法了,成祖朱棣由此放心,不在究問建文帝踪跡。

2.2.漂洋出海,不知所終有傳言建文帝泛舟出海,去了南洋,並在某個小島上過著自食其力的恬然隱居生活。當時中國去往南洋的人很多,據說張士誠失敗後,他的一些部下就逃往南洋,拓荒移民。近人有人考證建文帝避難泉州開元寺,並在開元寺揚帆出海,最終隱居印尼蘇門答臘島東海岸,然而沒有更多的證據,僅僅是猜測而已。

成祖朱棣擔心建文帝糾集當地的中國人,或者是以宗主的身份號召南洋諸國興兵,因此很不放心,特意派遣鄭和數下西洋,一為宣揚國威,一為踪跡建文帝。據《明史》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蹟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多齎金幣。”在鄭和的船隊裡,還有一部分是錦衣衛,專門負責偵緝,至於是否探知建文帝踪跡,就不得而知了。

2.3.北京西山說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和鄭曉《吾學篇》中,記載有正統七年,建文帝因年紀已老,就到廣西思恩州官府,自稱是建文帝。當地官員急忙上報朝廷,將其送至京師。朝廷派老宦官吳亮前去辨認。建文帝一見到他就叫出了他的名字,吳亮否認。建文帝又說當年他進膳時,扔一片鵝肉到地上,吳亮像狗一樣趴下去吃掉。吳亮聽後伏地大哭,回去後就上吊死了。建文帝被迎入西內,老死於宮中,葬於西山,不封不樹。

其實這是謠言,不過還是有一定根據的。 《英宗實錄》載正統五年(1440年)十一月,有個僧人從雲南到廣西,自稱是建文帝,年90餘歲。當地官員將其遣送到京師,大臣們懷疑他是假冒的。經過究問,他承認本名叫楊行祥,河南人,洪武17年為僧,受到別人的蠱惑才假冒建文帝的。於是英宗將其押入大牢,過了4個月就死在獄中了,同謀的12名僧人被發配到遼東守邊。

2.4.江蘇吳縣說《文匯報》的記者徐作生通過查閱文獻和親自到江蘇吳縣去考察,發現了建文帝出亡時遺留下的一些遺跡、遺物,並結合文獻資料,認為建文帝當年離開紫禁宮後,削髮為僧,既沒有去神樂觀,也沒有去西南、東南周遊避難,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於江蘇吳縣普濟寺內,此後一心為僧,無復國之意。不多久姚廣孝歸隱禪寺,在姚廣孝的監護下,建文帝隱藏於穹窿山皇駕庵,直到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病殞於此,終年47歲,葬於庵後山坡上。這也自成一說。

2.5.四川望京寺說有人則認為建文帝在四川平昌佛羅寺躲藏過,並病逝於此,葬於寺後山坡上。建文帝之所以選擇佛羅寺,是喜歡這裡偏僻難尋,不容易被發現。因他常常面向京城的方向暗自哭泣,後人就把佛羅寺改稱望京寺。

2.6.還有一種說法,據《江油縣志》記載: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兵敗歸隱此山。不詳。

2.7.另外,近幾年有人自稱建文帝后人,獻出《讓氏家譜》,稱建文帝通過地道逃離南京,假扮僧道,雲遊各地,後隱居於武昌,死後就葬在武昌洪山。當然,這一說法還有待於進一步的驗證。

對建文帝出亡謎案的解釋、傳說、附會決不是上面列出的幾種,有許多淒美的故事在許多書籍、口頭上流傳開來,而且也必將流傳下去。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朱棣為了不留下“殺侄奪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尋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歷史疑案,這可能是朱棣的用心之機。

綜上,朱棣在即位後,下令搜尋建文帝,這是歷史事實。但他的真實用心及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和結局到底怎樣,誰也沒有確鑿的證據,至今仍是一個難以解開的歷史之謎。各類詞書字典,也只好註明;“建文帝不知所終”。

仁孝評說

朱元璋在遺詔中說朱允炆“仁明孝友”,這是為史家所認同的。朱允炆16歲時,他的父親太子朱標患有重病,身上有個大肉瘤,苦不堪言。朱允炆盡心伺候,日夜守在身邊。朱標去世後,朱允炆將三個年幼的弟弟接到一起,對他們的飲食起居照顧得十分周到,並沒有讓他們覺得孤獨。朱元璋病逝前,脾氣異常暴躁,許多人擔心因此遭到禍患,朱允炆親自服侍,常常整夜無法入睡,但他也沒有一句怨言。

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結束,作為皇帝他太過仁慈,有時甚至優柔寡斷,如果讓他作臣子,相信他可以愛民如子,兩袖清風,但做皇帝不一樣,皇帝注定與鮮血分不開,他要排除異己;他要樹立皇威,如果不能做到這些,皇帝也終將被歷史淘汰,建文帝就是這樣一個悲劇人物。

有很多人也認為,建文帝的新政,是符合作為一位守成之君的。例如朱元璋是一個陰沉、猜忌之主,刑法很嚴,到了建文帝的時候,刑法寬鬆了很多。如果朱棣不造反的話,那大家是不是會說他是一個好皇帝呢?歷史是全面的,不能因為他是一位仁柔之君,就說他注定失去江山。建文帝手下有方孝孺、黃子澄、齊泰等一班忠臣,相信是可以做開明仁德的好皇帝的。
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

論劍之地在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282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黃老邪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14 10:38:57 | 顯示全部樓層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於應天(今江蘇南京)。死後原廟號為「太宗」,百多年後由明世宗朱厚熜改為「成祖」。

生平

即位前

洪武三年(1370年),十歲受封燕王。曾居鳳陽,對民情頗有所知。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多次受命參預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標、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先後死去,朱棣不僅在軍事實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為諸王之首。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之後繼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實行削藩。朱棣遂於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發動靖難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奪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樂(1403年)。

即位後

朱棣即位之初,對洪武、建文兩朝政策進行了某些調整,提出「為治之道在寬猛適中」的原則。他利用科舉制及編修書籍等籠絡地主知識分子,宣揚儒家思想以改變明初嗜佛之風,選擇官吏力求因才而用,為當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和組織基礎。

朱棣在位期間進一步強化君主專制,他對建文時逆命諸臣,殘酷屠殺,大肆株連,殺方孝孺十族。永樂初,曾先後復周、齊、代、岷諸王舊封,但當其皇位較鞏固時,又繼續實行削藩。周、齊、代、岷諸王再次遭到削奪;遷寧王於南昌;徙谷王於長沙,旋廢為庶人;削遼王護衛。他還繼續實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強對豪強地主的控制。永樂初開始設置內閣,選資歷較淺的官僚入閣參與機務,解決了廢罷中書省後行政機構的空缺。朱棣重視監察機構的作用,設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勵官吏互相告訐。他利用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設置鎮守內臣和東廠衙門,恢復洪武時廢罷的錦衣衛,廠衛合勢,發展和強化了專制統治。

政績

朱棣十分重視經營北方,永樂元年改北平為北京,設行在六部,增設北京周圍衛所,逐漸建立起北方新的政治軍事中心。七年在女真地區,設立奴兒干都司。與此同時,爭取與蒙古族建立友好關係。韃靼、瓦剌各部先後接受明政府封號。八年至二十二年,朱棣親自率兵五次北征,鞏固了北部邊防。五年派兵統一安南(今越南),在河內設立了交趾布政司(行省),進行直接統治。七年開始了營建北京天壽山長陵,以示立足北方的決心。十四年開工修建北京宮殿,也就是紫禁城(但後來毀於李自成,清初又重新修復),十九年(1422年)正式遷都北京。朱棣為保證北京糧食與各項物資的需要,於九年疏浚會通河,十三年鑿清江浦,使大運河重新暢通,對南北經濟文化交流與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此基礎上,對其他邊疆地區的統治也得到發展。十一年平定思南、思州土司叛亂後,設立貴州布政使司,為加強對烏斯藏(今西藏)地區的控制,朱棣派遣官吏迎番僧入京,給予封賜,尊為帝師。他還於四年設立哈密衛,並多次派遣吏部驗封司員外郎陳誠、中官李達等官員出使西域(今新疆),隨後西域的帖木兒帝國、吐魯番、失剌斯、俺都准、火州也與明朝多次互派使者往來,加強了政治、駐軍和貿易往來,全國統一形勢得到進一步發展和鞏固。

朱棣注意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認為「家給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發展和完善軍事屯田制度和鹽商開中則例,保證軍糧和邊餉的供給。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吳淞。在中原各地鼓勵墾種荒閒田土,實行遷民寬鄉,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進生產,並注意蠲免賑濟等措施,防止農民破產,保證了賦役征派。通過這些措施,永樂時「賦入盈羨」,達到有明一代最高峰。在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的局面下,朱棣對典籍的整理也比較重視,組織大批人力編修了中國古代類書之冠的《永樂大典》。

為開展對外交流,擴大明朝的影響,從永樂三年起,朱棣派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七次出使西洋,所歷三十餘國,成為明初盛事(見鄭和下西洋)。永樂時派使臣來朝者亦達三十餘國,中亞的帖木兒帝國也與明朝多次互派使者往來。浡泥王和蘇祿東王親自率使臣來中國,不幸病故,分別葬於南京和德州。四年朱棣派兵征安南,次年安南內屬,於其地設交趾布政使司。

永樂時全國範圍階級矛盾相對緩和,但由於國家支出過大,賦役征派繁重,使有些地區發生了農民流亡與起義,十八年山東發生的唐賽兒起義是其中規模較大的一支。

二十二年朱棣崩於北征回師途中的榆木川(今內蒙古烏珠穆沁),這是朱棣第五次出兵大漠;出征前戶部尚書夏元吉以國庫虛耗,曾勸他勿起戰事,但他不聽,反繫之大獄,後葬於長陵,廟號太宗,嘉靖時改成祖。諡號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朱棣曾因懷疑晚年得寵的權賢妃死因不單純,而一次處死宮女2800餘人。朱棣入葬時長陵,生殉妃嬪宮女30餘人。

子女

朱元璋為燕王宗室命名的二十字是: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至明朝末年只傳到第十字「由」,明思宗朱由檢。

關於其生母的爭議

《明史》記載朱元璋前五個兒子(懿文太子、秦愍王、晉恭王、明太宗、周定王)都是馬皇后所生。根據《明實錄》明太宗生於1360年4月17日,周定王生於1361年7月9日。這種情況歷來都被懷疑,而且明人早就指出「或曰高皇后無子」(見查繼佐:《罪惟錄》 )。

《南京太常志》:「孝陵神位,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晉恭王。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文皇帝, 孫貴妃生周王。」

朱彝尊《靜志居詩話》卷十三沈元華條:「奉先廟制(南京太廟奉先殿)高後南面,諸妃盡東列,西序惟碽妃一人,具載南京太常寺志。善高后從未懷妊,豈惟長陵,即懿文太子亦非后生也。」李清《三垣筆記》:「南太常志載成祖為碽妃所生,訝之。錢宗伯謙益有博學名,問之,亦不能決,以志言東側列妃嬪二十餘,西側止一碽妃。因啟寢殿驗之,入視果然,乃信。」

劉繼莊《廣陽雜記》明成祖母為甕氏,蒙古人,以其為元順帝妃,故隱其事。「宮中別有廟藏神主,世世祀之,不關宗伯。有司禮監為彭躬菴言之,少時聞燕之故老為此說,今乃信也。」以上都是明人的記載。

靖難後朱棣自稱是孝慈高皇后馬氏所生的嫡子。但談遷、朱彝尊、傅斯年、吳晗考證其生母為高麗人碽妃(見朱彝尊說:「中述孝慈高皇后無子,不獨長陵為高麗碽妃所出,而懿文太子及秦晉二王,皆李淑妃產也。聞者爭以為駭。史局初設,彝尊嘗以是質諸總裁前輩,總裁謂宜仍實錄之舊。今觀天啟三年《南京太常寺志》,大書『孝陵殿宇中,設高皇帝後主,左配生子妃五人,右只碽妃一人』。事足徵信。然則實錄出於史臣之曲筆,不足從也。」(朱彝尊:《曝書亭集》卷44) ;傅斯年以為,「實為碽妃子,不為高後」,「庚辛帝子一說乃妄人之談,敵國之語,不足道者也」 。朱希祖在其《明成祖生母記疑辯》反對傅斯年的說法:「若高麗果有過碽氏為太祖妃或成祖母,則高麗史亦必大書特書,載其家世,如元順帝皇后奇氏矣。且明太祖妃韓氏、明成祖權妃、任順妃、李昭儀、呂婕妤、崔美人皆能詳其家世,獨碽妃則高麗及朝鮮史皆無記載。」)。

另一個證據是明成祖建南京大報恩寺中對碽妃的供奉,中國古建築專家潘谷西的《中國古代建築史·元明卷》(第四卷)就持有這種觀點。劉繼莊說是蒙古人,甚至色目人。

但是碽妃到中國的時候1365年春,當時的朱棣已經5歲了(1360年四月十七日出生於應天府吳王宮),所以她不可能是成祖的生母。所謂的明《太常寺志》是被偽造和篡改過的,篡改者是張廷玉,這在民國時期就有人考證過了,但是吳晗認為張廷玉的取材是明朝政府的內部記錄,但具體證據他也拿不出來,「行歷不詳,只好闕疑。」(見吳晗:《明成祖生母考》)。根據朝鮮使臣權近《奉使錄》記載朱棣的生母不是馬皇后。(見許文繼、陳時龍:《正說明朝十六帝》,中華書局。)
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

論劍之地在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282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黃老邪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14 10:40:15 | 顯示全部樓層
明成祖朱棣(1360年4月17日~1424年7月18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於應天(今江蘇南京)。洪武三年(1370),受封燕王。曾居鳳陽,對民情頗有所知。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今北京),多次受命參預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標、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先後死去,朱棣不僅在軍事實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為諸王之首,朱元璋去世後,繼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實行削藩,朱棣遂於建文元年(1399)七月發動靖難之役,四年六月攻入京師(今江蘇南京),奪取了皇位,殺建文帝大臣方孝孺等人。次年改元永樂(1403~1424)。

明成祖即位後五次北征蒙古,追擊蒙古殘部,緩解其對明朝的威脅;疏通大運河;遷都並營建北京,作為歷史上第一個定都北京的漢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後500餘年的首都地位;組織學者編撰長達3.7億字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設立奴兒乾都司,以招撫為主要手段管轄東北少數民族。更令他聞名世界的是鄭和下西洋,前後七次(前六次在永樂年間進行,第七次下西洋在宣德年間進行),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溝通了中國同東南亞和印度河沿岸國家。明成祖可謂功績累累的一代雄主。 他死後的諡號是“文皇帝”,所以有的史書又稱他為“文皇”。他的廟號是太宗,所以在《明實錄》中他的實錄就被稱作《太宗實錄》。後來,嘉靖皇帝將他的廟號改為“成祖”,所以後人便一直稱他為“明成祖”。

生平介紹

朱棣出生於元末的戰亂時期。那時群雄並起,互相征伐。在朱棣出生時,朱元璋與陳友諒正打得不可開交,以至於連給兒子起個名字的工夫都沒有。朱棣自稱是馬皇后嫡生,實際上他的生母是個貴妃,為此衍義出許多的野史和傳說。朱棣長大後被封為燕王,就藩北平。他娶徐達的長女為妻,成了他的好內助。燕王是諸王當中勢力最強的一個,在抵禦蒙古諸部的內擾中,他得到了鍛煉,也初步展示了他的軍事才能。

生於亂世

元末是個戰亂年代,大批老百姓流離失所。真是亂世出英雄,朱元璋異軍突起,以應天(今南京)為根據地,積極擴充地盤。朱元璋多妻多子,朱棣是他26個兒子中的第四子。其中有好幾個兒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誰。明朝建立時,朱棣已是一個八九歲的兒童。那時全國仍很凋敝,滿目瘡痍。這一切都在朱棣的幼小心靈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朱棣出生於當時稱作應天府的南京。應天,是順應天命的意思。 4年前(1356年),朱元璋渡江攻下集慶(南京),就將集慶改名為應天。他要推翻元朝,削平群雄,自己當皇帝。現在他又有了第四個兒子,照理應該好好慶祝一下。幾乎與朱棣呱呱墜地的同時,前線傳來了陳友諒進攻太平(今安徽塗縣)的告急文書。陳友諒如果攻陷了太平,並要接著進攻應天。但軍情緊急,他甚至對自己的這個兒子都來不及看上一眼,便又到前線指揮打仗去了。至於怎麼樣為這個孩子取個吉祥名字,他就更沒有功夫去琢磨了。

七歲始名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舊曆年底,朱元璋準備轉過年頭就要正式登基做皇帝了,看到自己已經有了7個兒子,自然是滿心高興。這時形勢已經初安,他決心要為兒子們正式取名了。十二月二十四日。他祭告太廟,把自己渡江後生了7個兒子歸因於祖上的陰德:仰承先德,自舉兵以來,渡江生子七人。今長子命名曰標,.....曰棣.....

這時朱棣已經7歲,他這才和眾兄弟一樣有了自己的名字。  

生母之謎

朱棣的生母是誰,居然還是個謎,數百年來一直撲朔迷離。中國古代正妻生的兒子稱嫡子,非正妻生的兒子稱庶子。正妻被稱為嫡母,其它的妾被稱為庶母。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皇帝死了,皇位要由嫡長子繼承。即使嫡長子死得早,如果嫡長子有兒子,也要由嫡長子的嫡長子來繼承,其它庶子則不得覬覦。
 
朱棣自稱是馬皇后所生,自然也就是所謂嫡子了。其實,經歷代學者考證,明成祖的生母不是馬皇后。成祖的生母問題,不只是關係到他的身世,而且深刻地影響到他一生的行為。
《明史》記載朱棣為馬皇后所生,也就是嫡子了;但因明成祖曾先後數次修改《明太祖實錄》,所以對《明史》的記載後人一直都有所懷疑。

宮廷生活

在一般人看來,帝王子孫們的宮廷生活一定是非常幸福的。其實不然,除了物質生活富足以外,其它樂趣並不多,甚至可以說是枯燥乏味的。據說明成祖朱棣俊逸不凡參加朝祭,他們要沒完沒了地參加各種朝見和祭儀,都要一本正經,不能有半點兒戲。除此之外,就是跟隨幾個大儒一天到晚誦讀儒家經典。只是他們偶而到郊外走動時,才能目睹到一些民間生活情趣。每當他的皇帝老子要舉行大祭如郊祭、謁廟時,朱棣和他的弟兄們都要去助祭。第一次可能還覺得挺新鮮,但時間一久,其枯燥乏味是可以想見的。  

朱棣在宮廷中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期。他11歲的時候被封為燕王。又過了10年,他已成了一個英姿颯爽的青年,便率領護衛就藩北平。這段時期的生活對他以後的道路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習儒尊孔

明成祖朱元璋年輕時沒機會上學,後來只是在馬背上學了點文化,當他親自撰寫詔敕或什麼祭文時,語句都是似通非通的。他為徐達墓撰寫的碑文,誰也斷不開句。朱元璋一生都為自己文化水平低而遺憾。因此,他十分重視對孩子們的教育。
 
朱元璋稱帝的第一年,就在宮中修建了大本堂,作為太子和諸弟學習的場所。堂中藏有大量歷代圖籍,供他弟兄們觀覽。徵聘各地名儒,輪班授課,教育太子和諸王。師傅都是滿腹經綸的大儒,其中如宋濂等。他前後十幾年,向太子和諸王講四書五經,講封建禮法,一舉一動都要合封建禮儀。
 
教育有方

如何教育這些皇子們,朱元璋對儒臣們提出了他的教育方針:“譬如一塊精金,要找高明工匠打造,有一塊美玉,也要有好玉匠才能成器。有好子弟,不求名師,豈不是愛子弟還不如愛金玉嗎?我的孩子們將來是要治理國家的,各功臣子弟也要做官辦事。教育他們的方法,最要緊的是正心。心一正,萬事都能辦好;心不正,各種邪欲都來了,這是最要不得的。要教他們切實的學問,用不著像一般文士那樣,只是會記誦辭章,沒一點好處。”在朱元璋看來,學問重要,德性更重要。

師道尊嚴

在皇子們的師傅中,有一個叫李希顏的,原是個隱士,因名氣高,朱元璋寫了親筆信把他徵召入京,讓他當皇子們的老師。在古代,私塾的老師手裡都有個戒尺,學生不聽話就要挨打。他大概已經習慣了這一套,對皇子們依然很嚴厲。有一次,一個皇子不聽話,讓他打在腦袋上,腫起個泡。朱元璋見了很心疼,一時大怒,準備治李希顏的罪。馬皇后在旁勸解道:“師傅教我們的兒子以聖人之道,哪裡還能對師傅發怒呢?”朱元璋這才消了氣,不久還讓李希顏升了官。史書中沒記載挨打的是不是朱棣,但他肯定是在這樣嚴肅的氣氛中進行學習的。

 
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

論劍之地在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282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黃老邪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14 10:40:56 | 顯示全部樓層
言傳身教

朱棣兄弟們除了接受師傅們的教育外,還要隨時接受朱元璋的訓誡。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的一天,朱元璋退朝回宮,趁朱棣兄弟們都在跟前,便指著宮中的一片空閒地對他們說:“這裡並不是不可以建亭台樓榭,作為遊玩場所,只是不忍心多費民財罷了。過去商紂王大造瓊宮瑤室,結果使天下人都怨恨他。漢文帝曾想建露台,因憐惜一百兩銀子的費用,就沒有建,所以當時國泰民安。你們以後要經常心存警戒啊!”在這種場合,朱棣兄弟們都要格外恭謹,否則的話,一受懲罰就比師傅們更嚴厲。
 
朱棣從他父皇那裡接受的完全是封建正統教育。對此,朱元璋曾有一段明確的自白:朕於諸子常切諭之:一、舉動戒其輕;二、言笑厭其妄;三、飲食教之節;四、服用教之儉。怨其不知民之飢寒也,嘗使之少忍飢寒;怨其不知民之勤勞也,嘗使之少服勞事。可以看出,朱棣弟兄們不只是要學書本,而且平時一言一行都要合乎封建規範。這對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年來說,並不是一件愜意的事。

習武強志

朱元璋不希望他的兒子們成為文弱書生,就讓他們經常做些強健筋骨的活動。他當吳王不久,看到7個兒子漸漸長大了,“宜習勞,令內侍制麻履行滕。凡諸子出城稍遠,馬行十七,步行十三。”所謂麻履,就是麻鞋,行滕是指纏腿。這裡是說,讓朱棣兄弟7人都穿著麻鞋,裹上纏腿,像士兵那樣到城外遠足,十分之七的路騎馬,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這對長期住在深宮大院中的皇子們來說,雖說勞累點,但還是饒有興味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還要不時地在演武場上練習武備,以健體強志。

體民疾苦

洪武九年(1376),朱棣已是17歲的英俊青年,他的父皇準備讓他們到外地去當藩王了,感到有必要讓皇子們體驗一下民間的生活。就在這一年,朱棣兄弟們一起來到安徽鳳陽老家,那時被稱為“中都”。這裡埋葬著他們的祖父母,也是他們的父皇小時候為大戶人們放牛放羊的地方。這裡也是“十年倒有九年荒”的窮鄉,老百姓的生活都很困苦。在這裡,朱棣彷彿看到,他的父皇小時候是怎麼樣受苦受難,創業是多麼的艱難。他在這裡住了三四年,民間生活對他的思想意識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朱棣是個有心人,“民間細事,無不究知”。他當皇帝以後,還經常對兒子們說起他這段生活。認為自己能南北征戰,不畏塞外風寒,就得益於這段經歷。朱棣在鳳陽的這段生活可看作是宮廷教育的實習階段,他回去就要準備到外地去當藩王了。

受封燕王

朱棣的長兄朱標,即南京一帶所習稱的“大頭太子”,在朱元璋稱吳王時就被立為世子。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大祭天地於南郊,在郊壇南邊正式登極稱帝。他連贈祖上四代,冊封馬氏為皇后,立朱標為皇太子。

早立藩衛

在朱元璋看來,元朝之所以經常發生宮廷政變,主要原因就在於沒有早立太子,因此他一稱帝就要解決這個問題。他還看到當元末農民起義四處爆發的時候,元王朝在各地缺少強有力的藩衛。有鑑於此,洪武三年(1370)他就作了封藩的安排,即把各個小兒子封到各地當藩王。他為了不使天下人感到他私心太重,在封藩前還特意作了一番表白: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計。
 
諸子封王
 
封諸子為王的這件事也就定下來了。對這麼一件重要的事,朱元璋當然要發一個正式詔諭:
 
考諸古昔帝王,既有天下,子居嫡長者必正位儲貳。若其眾子,則皆分茅胙土,封以王爵,蓋明長幼之分,固內外之勢者。聯今有子十人。前歲已立長子為皇太子。爰以今歲四月初七日,封第二子為秦王、第三子為晉王、第四子為燕王、第五子為吳王、第六子為楚王、第七子為齊王、第八子為潭王、第九子為趙王、第十子為魯王、使孫為靖江王,皆授以冊寶,設置相傅官屬。凡諸禮典,已有定制。於戲!眾建藩輔,所以廣磐石之安;大封土疆,所以眷親支之厚。古今通誼,朕何敢私!
 
也就在這一天,朱棣便有了燕王的身份。
 
漢唐舊制

朱元璋分封諸子為藩王,口口聲聲說是“遵古先哲王之製”,我們不妨簡單回顧一下古代帝王是怎樣搞分封的,看看朱元璋又作了哪些損益。
 
漢朝建立後,劉邦也實行分封,起初是同姓王和異姓王並存,後將異姓王漸次削奪,只保留同姓王。這些同姓王在封國內有政治、經濟、軍事大權,後來終於造成“吳楚七國之亂”,旗號是“清君側”,實際上是要奪皇位。晉初大封同姓子弟為王,且握有軍政實權,後釀成“八王之亂”。唐代雖也封皇室子弟為王,但“有名號而無國邑”,都要住在京城的宅院裡,由宦官進行管理。宋代大體沿用了唐代的做法,只是稍作改動。宋代封王隻及自身,不得世襲,可以像庶民子弟一樣,參加科舉考試為官。元代封皇子為王,派往各行中書省,專制一方,儼然是地方上的軍政首領,明顯帶有民族壓迫的色彩。
 
分封太侈

在朱元璋看來,還是漢代的分封辦法比較好,使封國和郡縣相間,便於監視。在此基礎上,他建立了自己的分封制度。這種制度不僅對朱棣本人,而且對明代的政治都產生了極為重大的影響。
 
按照明制,皇子封為親王都授予金冊金寶,年食祿米萬石。其護衛“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但這只是就一般情況而言,像北邊防禦蒙古的幾個藩王,所統兵上都超過此數。例如在大寧的寧王“帶甲八萬,革車六千”。這些藩王的府第、服飾和車旗等,“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見了他們都要“伏而拜謁”。
 
藩王的嫡長子立為世子,即藩王的未來接班人,10歲時就授予金冊金寶。其它諸子則授予塗金的銀冊銀寶,封為郡王。以後各世子孫都有封爵,自六世孫以下都封為奉國中尉。他們生的時候要向宗人府請名,年齡大了要請婚。但他們不能從事士農工商之類的行當,只是坐糜俸祿。明中期以後,皇室成員的俸祿成了國家沉重的包袱。
 
擁兵自重

藩王沒有行政權,只有軍事權。朝廷調地方軍隊,地方守鎮官還要得到當地藩王令旨後才能調動。遇有戰事,即使元勳宿將也要聽藩王節制。當燕王朱棣率軍征討乃兒不花時,像傅友德那樣的大將也要受他調遣。朱元璋感到他這套制度比以往歷代都嚴密,大明江山可以長治久安了。但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剛死,那裡就爆發了朱棣與建文皇帝爭奪皇位的“靖難之役”。
 
一語成讖

對這種分封的弊端,一些有遠見的大臣早就看出來了,只是很少有人敢公開說。著名的文士解縉率直敢言,他“數上封事,所言分封勢重,萬一不幸,必有厲長、吳潞濞之虞”。說得最直率的大概就是那個平遙縣的訓導葉伯巨了。洪武九年(1376年),葉伯巨上書言事,說明太祖“太過者三”,第一條就是“分封太侈”:,諸王各有分地,蓋懲宋、元孤立,宗室不競之弊。而秦、晉、燕、齊、梁、楚、吳、蜀諸國,無不連邑數十,城廓宮室亞於天子之都,優之以甲兵衛士之盛。臣恐數世之後,尾大不掉,然則削其地而奪之權,則必生觖望,甚者緣間而起,防之無及矣。議者曰,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雖廣,立法雖侈,豈有抗衡之理?臣竊以為不然。何不現於漢、晉之事乎?孝景,高帝之孫也,七國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孫也,一削其地,則遽構兵西向。晉之諸王,皆武帝親子孫也,易世之後,迭相攻伐,遂成劉、石之患。由此言之,分封踰制,禍患立生,援古證今,昭昭然矣。
 
朱元璋見疏大怒,認為這是離間他們一家骨肉,要親手射殺他。葉伯巨終於為此事死在獄中。不幸的是,葉伯巨所言果然成了事實。

良助賢佐

朱棣在就藩燕京以前,朱元璋還為他完了婚,妻子就是中山王徐達的長女。朱元璋聽說她“貞靜,好讀書”,被人稱為“女諸生”,就把徐達找來說:“你我是布衣之交。古代君臣相契的常結為婚姻,你的長女就嫁給我的四子朱棣吧。”徐達自然是滿口答應。徐氏於洪武九年(1376年)被冊封為燕王妃,第二年就成了親。這時朱棣18歲,徐妃16歲。就是這位看來賢淑貞靜的徐妃,後來成了朱棣奪天下、治天下的得力內助。
 
就藩北平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春天,朱棣從鳳陽回到南京,受命就藩北平。他的府邸就是元朝的舊宮,其規制如同天子。按照規定,藩王的府邸“亞天子一等”,其它諸王都是如此。為了這件事,朱元璋還曾特地告諭諸王,要他們不要與燕王攀比,因燕王府邸是元朝舊宮,不需要新建,他們新建的府邸則都要按規定辦事。不難看出,朱元璋對燕王寄望殊深。
 
北平是元朝都城,位置險要,燕王的二哥和三哥分別就藩西安和太原,就藩時間還早於燕王兩年,都沒讓他們去北平,而是把北平留給了燕王,其中似乎有“深意存焉”。從朱元璋為諸王選的妃子來看,燕王妃是明王朝第一功臣徐達的長女,而這種婚姻實質上是一種政治行為,在這點上其它諸子也是比不上的。這對朱棣以後的發展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這時的燕王已是21歲的英俊青年。他沒有留戀風光旖旎的南國春色、而毅然甘冒“雪花大如席”的北國風寒。他出發了,率領著數千護衛,浩浩蕩盪地奔赴北平,滿懷著信心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他知道,這是他一生道路上的一個新的起點。
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

論劍之地在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282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黃老邪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14 10:42:23 | 顯示全部樓層
靖難之役

明太祖朱元璋為御侮防患,在位期間曾兩次分封諸子為藩王。藩王各擁重兵,坐鎮一方,其中尤以秦、晉、燕、寧諸王勢力最強。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病故,繼立為皇太孫的朱允炆對諸王勢大難制深感憂慮。洪武晚年,功臣宿將被誅殺殆盡,北方軍事均以諸王主之。不久,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先後死去,而燕王朱棣與周王朱橚及齊、代諸王均擁兵自重,多行不法,朝廷孤危。故1399年朱允炆即位後,即與齊泰、黃子澄等密議削藩。以燕王勢大難圖,故削藩自燕王同母弟周王始,週、代、岷、湘、齊諸王先後削奪,湘王自焚,餘皆廢為庶人。為圖燕王,朱允炆令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以謝貴控制北平(今北京),另以都督宋忠、徐凱、耿瓛屯兵開平、臨清、山海關一帶,並調檢燕府護衛軍士,加強防燕措施。建文元年六月,齊泰將燕使鄧庸下獄審訊,具得燕王將舉兵反狀,乃發兵逮燕府官屬,並密敕張信逮捕燕王。張信為燕王舊部,此時遂降燕,朱棣隨即為備。七月,朱棣以計擒殺張昺、謝貴,並命燕府護衛指揮張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奪北平九門,遂據北平。後以尊祖訓、誅“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國“靖難”為名,誓師出征。

戰事之初,因北方諸將多燕王舊部,降燕從戰者甚多。燕軍先後下通州、薊州、懷柔等城,宋忠等戰死。八月,朱允炆以太祖舊將耿炳文為大將軍,率師三十萬伐燕。先鋒抵雄縣,為燕師所襲,九千人全部戰死。复戰於真定(今河北正定),又大敗。朱允炆遂以勳戚李景隆代耿炳文,調兵五十萬伐燕,築壘九門,圍攻北平。十月,朱棣親自率精騎襲大寧,執寧王朱權及其妃妾世子,得其部朵顏三衛騎兵,兵力驟增。李景隆乘虛攻北平,但不能克。燕王師自大寧返回後,於鄭灞大破李景隆軍。朱允炆被迫罷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寺卿黃子澄職,以緩燕師。建文二年四月,雙方又戰於白溝河,李景隆再次戰敗,燕師乘勝圍攻濟南。山東參政鐵鉉固守濟南,以逸待勞,燕師久攻不下,敗還。九月,朝廷升鉉為山東市政使,改命盛庸代李景隆。十二月,盛庸率師與燕軍會戰於東昌(今山東聊城),燕師大敗,主將張玉戰死。建文帝於三年復齊、黃職。二月,燕師再度南下。三月,敗盛庸於滹沱河,再敗吳杰等於藁城。朱允炆以放逐齊、黃為名,使其外出募師勤王。當時,燕師雖多勝,但損失頗重,而朝廷軍源頗廣,燕軍於河北、山東一帶所攻下的城邑,兵回後又為朝廷兵所據。同年底,有內臣自京師告密,朱棣知南京空虛可圖,決計改變戰略,於四年正月率師南下。四月,連破何福、平安師,五月克泗州、揚州。建文帝遣慶成郡主至燕師,乞割地求和,燕王不許。六月,江防都督陳瑄以舟師降燕,燕師渡江,下鎮江,直逼南京。谷王朱橞與李景隆開金川門降燕,南京城陷,宮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終。
 
朱棣下南京後,自即皇帝位,下令大索齊泰、黃子澄等建文朝臣五十餘人,榜其名曰奸臣,大行屠殺,並實行族誅之法,族人無少長皆斬,妻女發教坊司,姻黨悉戍邊。朱棣還令盡復建文中所改的一切成法和官制,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於恢復祖訓。
 
此役是明初圍繞皇權鬥爭日趨激化的必然結果。朱棣以強藩起兵奪取皇位後,北方不再有強藩存在。遂繼續實施朱允炆的削藩政策,並改革中央行政機構,建立廠衛,繼又遷都北京(見永樂遷都),使中央集權得到進一步加強。死後葬於長陵。

永樂遷都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北面昌平縣境天壽山南麓,距首都北京約五十公里,陵域面積達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環葬著明代的十三位皇帝,統稱十三陵。十三陵中的首陵,是成祖永樂皇帝的長陵。這位皇帝雖在明代歷史上的名氣很大,卻不是遵照封建帝位繼承法,不是用和平的手段當上皇帝的,而是以武力強取豪奪爭得了天下。

原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太子朱標早死,不得已只好改立皇太孫朱允文為合法繼承人,另外分封諸子為諸王。太祖朱元璋死後,皇太孫繼任,是為建文皇帝。可是好景不長,他駐守北平的叔父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也就是說以剷除現任皇帝身邊的壞人為名,起兵推翻了他的統治,建文帝下落不明,燕王以勝利者的身份做了皇帝,這便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永樂皇帝。

按正常的國家製度和君臣倫理原則,燕王作為一方諸侯起兵反對中央政權本是大逆不道,而明朝的官員忠於國家合法制度的建文皇帝,積極抵抗燕王的軍隊,應該算是明朝的忠臣。可是,當建文帝一完蛋,燕王率領他的難兄難弟控制了局勢,本人搖身一變成了永樂皇帝,這事態也就隨著急轉直下了。

儘管明朝還是明朝,但卻是燕王的明朝,而非建文帝的明朝了,那些擁戴文帝的忠臣也就自然地來了個驢打滾兒,猛地變成了反明朝的“奸惡”,也就是現行反革命分子。

這朱棣受他老子朱元璋奢殺成性的性格和理論的影響,也是一個極其出色的殺人魔王。根據“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的血統論的原則,對那些直接參與抵抗運動的男性反革命分子,所採取的懲罰方法或剝皮,或油炸,或水煮,搞得整個南京城鬼哭狼嚎,哀聲一片。

與此同時,那些現行反革命分子的妻女、姊妹、兒媳、乃至外甥媳婦等等一切沾得上邊的女人,統統弄到妓院裡充當妓女,包括五十六歲的老太太在內。

以上的慘景有的發生在南京,有的延續到北京。自從朱棣稱帝后,一是覺得南京的血流得太多,在明代故宮的廣場上,近自朝廊,遠及附郭的雨花台,無不是血跡斑斑,這使得新上任的皇帝難免目擊而心有不安。在這種刺激下,便動了遷都的打算,來一個眼不見心不煩,或者叫眼不見心可安。二是由於朱棣鎮守北平多年,深知此地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便毅然決定將明朝的首都搬過來。  

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明成祖下令北京方面的臣僚開始徵調工匠、民夫上百萬人,正式營建北京宮殿。保存至今的的故宮、天壇、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等規模宏大的建築,就是自此開始陸續建造的。永樂十九年正月,正式遷都北京,以順天府北京為京師,南京應天府作為留都。

初師遇險

今天朝陽東壩地區有馬廠、馬房、駒子房、行宮廟等許多與馬字和帝王行蹟有關的地名,這是為什麼?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王朝。為了捍衛王室安全,他把兒子們分封到北方各重鎮和全國著名城邑駐守。其中四子朱棣,就是封在北平的燕王。

朱元璋在世時,長子、皇位繼承人朱標病死。朱元璋死後,按歷代帝王傳位規矩,就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侄子當皇上,叔叔們卻遠離京師做藩王,有的還是久經戰陣、屢建奇功、握有重兵的戰將。四叔燕王朱棣就是“智勇有大略”,戍邊北方、屢率雄師擊敗元蒙進犯的大將。因此他們把沒有統治經驗的侄子建文帝不放在眼裡。建文帝感到自己受了威脅,就削廢諸藩,將五個叔叔降為庶人。

遠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不等被人收拾,就憑藉多年苦心經營的兵力和謀略,於1399年七月起兵殺出北平,直取南京。名義是剷除皇帝身邊奸臣,為國消除災難。不料剛出北平,就在今天東壩與南來之敵交鋒,展開廝殺。這裡是北平背負重山,面對平陸,諸山之水連河通海,壩河、亮馬河、溫榆河交匯處。朱棣騎一匹青驄馬,被敵軍追逼到一條河溝邊。眼看就要沒命,情急之下他問坐騎:你能跨過這溝,讓我脫險嗎?說完一抖韁繩,這馬馱著朱棣噌地一下連跨三道河溝,甩脫追兵,化險為夷,最後累死。朱棣這才得以連陷通州、薊州、德州、濟南、宿州、揚州,1402年六月攻占南京,七月宣布稱帝,年號永樂。遷都北平改為北京後,為紀念當年初師遇險,坐騎忠勇,就在東壩建了馬神廟,塑馬供於廟中,當神祭祀。傳說立廟之後,那馬活了,常在夜間糟踐莊稼。農民不堪其苦,偷著將廟毀了。傳說歸傳說,朱棣遷都北京後,東壩以其水草豐美,宜於牧養皇家馬匹,而一度成為明王朝的御馬苑。這裡每隔三四里建一個馬廠,大大小小共有二十多個,養馬若干,可謂遍地開花。每個馬廠都有圍牆,牆裡蓋有馬棚,牆外草地平曠,馬群悠閒自在。母馬懷孕產崽,就蓋了駒子房負責接生。

1452年,景泰皇上還命在東壩建了三十間駝房,養過駱駝。 1460年,失了王位又復闢成功的皇上明英宗得意洋洋,年號改為天順。他這年就親臨東壩,到馬廠視察點驗儀仗衛兵。

御馬苑如此受到皇上重視,當然要立祠紀念,而且禮制規格也高,不歸一般祭祀官員領導,而是直接隸屬皇家專管宮廷祭祀的光祿寺。每年春節、冬至、皇上生日,都由宮內太監或近臣侍僚前來拜祭。到萬曆年間,馬房增到二十四個,逆賢宦官為講排場,就在東壩建了城牆。每來檢查工作,都要在城樓上升坐喝酒,直到深夜。城下則燃起焰火花炮助興,熱熱鬧鬧如過元宵。

這一切都煙消雲散。而馬廠、馬房、駒子房、行宮廟等與馬字和帝王行蹟有關的地名,就這麼留存下來了……

弊政:誅十族、瓜蔓抄和廠衛特務

誅十族

方孝孺是建文帝最親近的大臣,他也視建文帝為知遇之君,忠心不二,明成祖的第一謀士姚廣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殺方孝孺,否則“天下讀書的種子就絕了”,明成祖答應了他。南京陷落後,方孝孺閉門不出,日日為建文帝穿喪服啼哭,明成祖派人強迫他來見自己,方孝孺穿著喪服當庭大哭,叫人反复勸他歸順,不聽明成祖要擬即位詔書,大家紛紛推薦方孝孺,遂命人將其從獄中召來,方孝孺當眾嚎啕,聲徹殿庭,明成祖也頗為感動,走下殿來跟他說:“先生不要這樣,其實我只是效法周公輔周成王來了。”方反問:“成王安在?”明成祖答:“已自焚。”方問:“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國賴長君。”方說:“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朕家事!”並讓人把筆給方孝孺,說:“此事非先生不可!”方投筆於地,且哭且罵:“死即死,詔不可草。”成祖暗壓怒火說:“即死,獨不顧九族乎?”方孝孺用更大的聲音答道:“便十族奈我何?”

朱棣氣急敗壞,恨其嘴硬,叫人將方孝孺的嘴角割開,撕至耳根,大捕其宗族門生,每抓一人,就帶到方面前,但方根本無動於衷,頭都不抬。明成祖又把方孝孺的朋友門生也列作一族,連同宗族合為“十族”,總計873人全部凌遲處死。(十族為:誅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即: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兒之子(外、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姊妹、兒子);母族三即: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從母子(娘舅);妻族二是岳父、岳母。誅十族,就指明代方孝孺一案了,第十族:方孝孺的所有弟子,也有的說所有朋友門生。)
 
瓜蔓抄
 
瓜蔓抄是朱棣奪位後誅戮建文諸臣之手段。因殘酷誅戮,妄引株連,如瓜蔓之伸延,故名。初因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占南京後,左僉都御史景清行刺未遂,朱棣下令夷其九族,盡掘其先人塚墓。又籍其鄉,轉相攀染,致使村里為墟。後遂泛指朱棣窮治忠於建文諸臣之舉。如方孝孺被滅十族,坐死者八百七十三人,外親坐死者復千餘人;練子寧之死,棄市者一百五十一人,九族親家之親,被抄沒戍遠方者又數百人;陳迪之死,遠戍者一百八十餘人;司中之誅,姻族從死者八十餘人;胡閏之死,全家抄提者二百七十人;董鏞之死,姻族死戍者二百三十人;卓敬、黃觀、齊泰、黃子澄、王度、盧原質等之死,多者連坐三族,少者一族。殺戮之慘,株連之多,實為史所罕見。
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

論劍之地在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282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黃老邪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14 10:43:00 | 顯示全部樓層
廠衛特務
 
明成祖又設立東廠,這是一個緝捕“叛逆”的特務機關,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揮,後來統轄權移到宦官手裡,有事可直接向皇帝報告,權力在錦衣衛之上。明憲宗時增設西廠,用太監汪直為提督。其為員權力超過東廠,活動範圍自京師遍及各地。明代錦衣衛、東廠和西廠都是特務機構,合稱“廠衛”。廠衛制度是明朝皇權膨脹的產物。

奴兒干都司

奴兒干都司為明官署名。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簡稱奴兒干都司,一作奴爾干都指揮使司,成祖永樂七年(1409年)置,是中國明朝明成祖時在東北黑龍江出海口一帶(今俄羅斯境內)所設立的一個軍事統治機構。治所在黑龍江下游東岸特林,有衛、所四百餘,屯駐軍隊,為當地軍政機構。轄區東至海,東北包有庫頁島,西至斡難河(鄂嫩河),南接圖們江,北抵外興安嶺。永樂十一年(1413年)與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曾二次在特林修建永寧寺,並立有二碑。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二碑被帝俄政府劫去,移置海參崴博物館。

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年),明朝派人至奴兒干地區招撫,次年各部歸附,朝廷任命各首領為指揮同知等職,其後數年,明朝即以此為基礎,逐漸在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成立了一百三十一個衛,永樂七年(1409年),在當地官員忽剌修奴的建議下,在黑龍江入海口一帶成立都指揮使司以統轄各衛,以康旺為都指擇同知,王肇舟為指揮僉事。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的統治範圍東、南及於海、並越海抵苦夷(庫頁島),西至斡難河(今鄂嫩河),北至外興安嶺。其對於東北地區的統治並非直接掌管,而僅是在重要地點設軍事據點及發展交通路線,各族實質上仍由各部族自行統治,而除少數官員之外,大多數官軍人員由當地部族人民擔任,中央間或派遣人員加以巡視宣慰各族人民。明成祖之後,對於東北的經營較不重視,該地官員大多成為世襲而不受中央控制,英宗正統年間,正式廢除了奴兒乾都司。

倭寇問題

明代倭寇的活動,以嘉靖朝為界可大體分為兩個時期。前期是從元末、明初到正德年間。元末,日本進入南北朝分裂時期,其內戰中的敗將殘兵、海盜商人及破產農民流入海中,乘明初用兵之機,屢寇濱海州縣。洪武時,海防整飭,尚未釀成大患。經永樂十七年(1419年)六月的望海堝之戰,明遼東總兵劉江率師全殲數千來犯之倭後,倭寇稍稍斂跡。

鄭和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在船上因病過逝。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鄭和在公元1414年(永樂十二年)由非洲帶來長頸鹿。沈度《瑞應麒麟頌》的附圖,由明宮廷畫師所繪。

下'西洋'的定義:明朝初期以婆羅(Borneo)/文萊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

永樂大典

在文化事業上,加強儒家文化思想的統治,大力擴充國家藏書。《永樂大典》初名《文獻大成》 。明永樂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縉、姚廣孝、王景、鄒輯等人纂脩大型類書,於永樂六年(1408年)十一月編成《文獻大成》。 《永樂大典》是我國古代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收錄入《永樂大典》的圖書均未刪未改,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動用文人儒臣三千餘人,收錄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種之多,上至先秦,下達明初,這在當時真可以說是“包括宇宙之廣大,統會古今之異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傳。收錄的內容包括:經、史、子、集、釋莊、道經、戲劇、平話、工技、農藝、醫卜、文學等,無所不包。所輯錄書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別編入,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資料的文獻價值。全書體例“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檢索非常方便。

《永樂大典》是中國古代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全書正文22877卷,目錄60卷,裝成11095冊,總字數約3.7億字。書中保存了我國上自先秦,宋元以後的佚文秘典,下迄明初的各種典籍資料達8000餘種,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藏於“文淵閣”中,對保存古代文化典籍,有重要貢獻。遷都後,在宮內東廡南,又建,“文淵閣”,南京之書,大量北運,把《永樂大典》運至北京後,專貯於“文樓”。使明代國家藏書建設發展迅速。收錄入永樂大典的圖書,均未刪未改,實為中華文化的一大貢獻。現僅存世3%。

西藏功績

河州衛口外的邊都溝(今青海省循化縣文都鄉)土司,一直延續到近代,即是十世班禪大師所出身的文都千戶家族。該家族原在西藏,與薩迦款氏家族同宗,先祖隨八思巴到青海,定居在循化文都,成為當地的藏族首領。明朝初年該家族歸附明朝,其首領賞思曾進京朝貢,受到明成祖的封賞。直到本世紀五十年代,文都千戶家還保存著明成祖賜給賞思的敕書和銅牌,敕書中寫道: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俺漢人地面西邊,西手裡草地里西番各族頭目,與俺每近磨道。唯有必里阿卜束,自俺父皇太祖高皇帝得了西邊,便來入貢,那意思甚好。有今俺即了大位子,恁阿卜束的兒子結束,不忘俺太祖高皇帝恩德,知天道,便差侄阿卜束來京進貢,十分至誠。俺見這好意思,就將必裡千戶所升起作衛。中書舍人便將俺的言語誥裡面寫得仔細回去,升他做明威將軍、必裡衛指揮僉事,世世子孫做勾當者。本族西番聽管領著。若有不聽管屬者,將大法度治他,爾兵曹如敕勿怠。

明成祖永樂元年五月初五日上鈐敕命之寶。 ”
 
永樂二年詔: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俺漢人地面西邊,西手裡草地西番各族頭目,與俺每好生磨道。自我太祖高皇帝得了西邊時,爾必里阿卜束便來入貢。及俺即了大位子,阿卜束的兒子結束,能知天道,便差人來京進貢。俺見這意思十分至誠,就將必裡千戶升起作衛,著他做明衛將軍本衛指揮僉事。阿哈巴差人來謝恩進貢。告稱他兄弟結束病故了,欲要襲他職事。恁中書舍人便將俺的言語誥裡寫得仔細回去,教他阿哈巴仍做明威將軍、必裡衛指揮僉事,世世子孫做勾當者,本族西番聽管領著。若有不聽管屬的,將大法度治他,爾兵曹如敕毋怠。”隆務寺原藏明政府敕封必裡族頭目為百戶的誥命一件,錄文於後。
 
永樂四年詔: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俺漢人地面西邊,西手裡草地西番各族頭目,與俺每好生近磨道,我皇考太祖高皇帝統一了天下,那漢每好意思,多曾到有。自我即了大位,恁籠班不忘俺太祖皇帝恩德,知天道,向慕朝庭,俺見這好意思,與了名分。中書舍人便將俺的言語敕裡寫得仔細回去,著他做昭信校尉、必裡衛指揮司百戶,世世子孫做勾當者。本族西番聽管領著。若有不聽管屬的,將大法度治他,爾兵曹如敕毋怠。”
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

論劍之地在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282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黃老邪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14 10:44:14 | 顯示全部樓層
穩定邊境

即位後五出漠北,追擊蒙古殘部,緩解其對明朝的威脅;疏通大運河;營建並遷都北京。作為歷史上第一個定都北京的漢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後500餘年的首都地位;組織學者編撰長達3.7億字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設立奴兒乾都司,以招撫為主要手段管轄東北少數民族。更令他聞名世界的是鄭和下西洋,前後七次,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溝通了中國同東南亞和印度河沿岸國家。明成祖可謂功績累累的一代雄主。

調整政策

朱棣即位之初,對洪武、建文兩朝政策進行了某些調整,提出“為治之道在寬猛適中”的原則。他利用科舉制及編修書籍等籠絡地主知識分子,宣揚儒家思想以改變明初嗜佛之風,選擇官吏力求因才而用,為當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和組織基礎。

朱棣在位期間進一步強化君主專制,他對建文時逆命諸臣,殘酷屠殺,大肆株連。永樂初,曾先後復週、齊、代、岷諸王舊封,但當其皇位較鞏固時,又繼續實行削藩。週、齊、代、岷諸王再次遭到削奪;遷寧王於南昌;徙谷王於長沙,旋廢為庶人;削遼王護衛。他還繼續實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強對豪強地主的控制。永樂初開始設置內閣,選資歷較淺的官僚入閣參與機務,解決了廢罷中書省後行政機構的空缺。朱棣重視監察機構的作用,設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製度,鼓勵官吏互相告訐。他利用宦官出使、專徵、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設置鎮守內臣和東廠衙門,恢復洪武時廢罷的錦衣衛,廠衛合勢,發展和強化了專制統治。

發展經濟

朱棣十分重視經營北方,永樂初即改北平為北京,設行在六部,增設北京周圍衛所,逐漸建立起北方新的政治軍事中心。七年在女真地區,設立奴兒乾都司。與此同時,爭取與蒙古建立友好關係。韃靼、瓦剌各部先後接受明政府封號。八年至二十二年,朱棣親自率兵五次北征,鞏固了北部邊防。五年派兵統一安南(今越南),在河內設立了交趾布政司(行省),進行直接統治。七年開始了營建北京天壽山長陵,以示立足北方的決心。十四年開工修建北京宮殿,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朱棣為保證北京糧食與各項物資的需要,於九年疏浚會通河,十三年鑿清江浦,使運河重新暢通,對南北經濟文化交流與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對其他邊疆地區的統治也得到發展。十一年平定思南、思州土司叛亂後,設立貴州布政使司,為加強對烏斯藏(今西藏)地區的控制,朱棣派遣官吏迎番僧入京,給予封賜,尊為帝師。他還於四年設立哈密衛,並多次派遣陳誠、李達等人赴西域(今新疆),加強了政治、駐軍和貿易往來,全國統一形勢得到進一步發展和鞏固。

朱棣同時注意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認為“家給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發展和完善軍事屯田制度和鹽商開中則例,保證軍糧和邊餉的供給。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吳淞。在中原各地鼓勵墾種荒閒田土,實行遷民寬鄉,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進生產,並註意蠲免賑濟等措施,防止農民破產,保證了賦役徵派。通過這些措施,永樂時“賦入盈羨”,達到有明一代最高峰。

擴大外交

為開展對外交流,擴大明朝的影響,從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起,朱棣派鄭和率領船隊七次出使西洋,所曆三十餘國,成為明初盛事(見鄭和下西洋)。永樂時派使臣來朝者亦達三十餘國,中亞的帖木兒帝國也與明朝多次互派使者往來。浡泥王和蘇祿東王親自率使臣來中國,不幸病故,分別葬於南京和德州。四年朱棣派兵徵安南,次年安南內屬,於其地設交趾布政使司。

永樂時全國范圍階級矛盾相對緩和,但由於國家支出過大,賦役徵派繁重,使有些地區發生了農民流亡與起義,十八年山東發生的唐賽兒起義是其中規模較大的一支。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死於北征回師途中的榆木川(今內蒙古烏珠穆沁),葬於長陵,廟號太宗,嘉靖時改成祖。諡號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逸事

永樂青花梅瓶

在莫州投降的南軍中,有一個名叫張保的將領表示願意為朱棣效力,並將南軍虛實告訴了朱棣。這時南軍尚有10萬人馬,駐兵真定,分為兩營,列於河兩岸,互相聲援。朱棣遂命張保回到耿炳文營中,渲染燕軍馬上就要進攻了。很多將領不明所以,認為南軍勢大,不如突然襲擊。現在將張保放回,想要攻其不備也不可能了。朱棣自有一番道理:耿炳文知道燕軍來攻,擔心燕軍勢盛,必然會移營合兵一處,這正是攻擊的好時機。事情正如朱棣所料,耿炳文令移營合兵。朱棣趁機率軍猛攻,南軍倉促應戰。戰鬥十分慘烈,最終南軍不敵燕軍鐵騎,退守真定城,不再出戰。耿炳文長於固守,而所率軍兵多步兵;燕軍多騎兵,擅長野戰。朱棣認為耿炳文是富有作戰經驗的老將,不好對付,擔心時間一長,士氣低落,遂圍城三日後退回北平。

真定一戰,南軍損失數万人馬,但主力尚存。如果堅持固守策略,朱棣還真沒有什麼好辦法。然而建文帝對戰事甚不滿意,命李景隆接替耿炳文,意圖從速殲滅燕王朱棣。臨陣換將,本是兵法大忌,何況是以弱換強。當年秦趙長平之戰,趙王不理解老將廉頗的固守戰略,聽信反間計,換了飽讀兵書而一無用處的趙括上去,結果40萬趙卒埋身長平,也為後世留下了紙上談兵的笑柄。建文帝此次換掉耿炳文,實為一大失策,給燕王提供了戰機。

鄭村壩之戰李景隆接替耿炳文,合兵50萬。他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長子,長得高大威猛、儀表堂堂,喜讀兵書,然而缺乏作戰經驗,是一個紙上談兵的紈絝子弟。建文帝將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恩寵有加;而對於朱棣來說,他只是當年被秦軍坑殺40萬卒的趙括式人物。當朱棣得知李景隆帶兵時,喜不自禁。朱棣認為李景隆“為將政令不修,紀律不整,上下異心,死生離志,敗一也;今北地早寒,南卒衣褐者少,披觸霜雪,手足皸瘃,甚有墮指之患,況馬無宿稿,士無嬴糧,敗二也;不量險易,深入趨利,敗三也;貪而不止,智信不足,氣盈而愎,仁勇俱無,威令不行,三軍易撓,敗四也;部曲喧嘩,金鼓無節,好諛喜佞,專任小人,敗五也”。這個分析雖然有燕王鼓舞士氣的因素,但卻是看到了李景隆的致命弱點。

十一月,朱棣已經收編了寧王的部隊歸來,包括能征慣戰的朵顏三衛騎兵,實力大為增加。李景隆派陳暉率一萬騎兵東行,尋找機會迎擊燕軍,不期兩隊人馬沒有走到一條路上,未曾相遇。後陳暉發現了燕軍,從後面尾隨而來,準備前後夾擊。朱棣察覺後,命精騎回頭迎擊,將其一舉擊潰,陳暉隻身逃回軍中。燕軍士氣大振,燕王乘勢派朵顏三衛猛衝南軍。朵顏騎兵銳不可當,疾風暴雨般連破南軍七營。李景隆整頓軍馬,在鄭村壩與燕軍決一死戰。這場戰鬥,數十萬軍馬從中午一直打到晚上,屍橫遍野,十分慘烈。朱棣趁著天黑,派奇兵左右衝殺,攪亂了南軍的陣營,然後燕軍正面猛攻,佔據了上風。當日未分勝負,雙方各自收兵回寨。李景隆沒有經歷過這樣慘烈的戰鬥,初戰不利,感到難以取勝,連夜拔營南遁,匆忙之中竟然沒有通知圍攻北平九門的將士。攻打九門的將士失去主力的掩護,僅兩天就被朱棣擊敗,北平之圍始解。

這一戰中,守城的燕王世子朱高熾作用不可低估。他以城中老弱殘兵堅守北平城,面對李景隆數十萬大軍的攻擊而巋然不動,有力地牽制住了南軍,保住了燕王朱棣的根據地。假設北平被攻占,朱棣將面對另一番景象,勝負的天平尚不知會傾向哪邊。同時,這也可以看出李景隆是多麼無能,印證了朱棣對他的分析。

南軍大旗刮倒,南軍陣營產生了混亂。朱棣抓住這難得的時機,指揮部隊猛衝,一舉擊潰南軍。 白溝河之戰是決定性的戰役。此後,建文帝再也組織不起來大規模的軍事征討。朱棣由此轉守為攻,取得戰事上的主動。

制誥之寶(白石)燕軍孤軍南下,期間多有敗績。北方士兵不適應南方氣候,很多人病倒了,許多將領也請求撤軍。朱棣很猶豫,一連數日擐甲不離身,最後在大將朱能的勸說下堅定了繼續南下的決心。他迫切需要一場胜利來鼓舞士氣。

鐵鞭靈壁之戰後,朱棣再也沒有遇到大的戰鬥,於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三日,兵臨南京城下。李景隆、谷王打開金川門迎降,建文帝不知所終,朱棣取得了靖難之役的勝利。

評價

明成祖朱棣是歷史上爭議頗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創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殺,手上沾滿了鮮血。總體來說是功大於過。
 
朱棣十一歲就被父親朱元璋封為燕王,並於二十一歲就藩北京,當時蒙元的勢力雖然已經被趕到了大草原上,但還具有相當強的軍事實力,並不斷騷擾明朝的北部邊境。因此北京並不安寧,它是作為一個軍事重鎮而存在的。朱元璋將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代替功臣宿將掌握兵權,從而使明朝的政權更加穩固。可誰知就是這個四皇子,竟利用手中的兵權最終奪取了皇帝的位子,這是當初朱元璋無法預料到了。

朱棣在北京期間,在眾多忠臣猛將的指導下,迅速成長為了一位合格的軍事指揮家,並在對元朝的作戰中取得了重大的勝利,自己的軍事實力得到了加強,在洪武末年已經成為北方最強的一鎮諸侯。朱元璋去世後,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建文帝即位之初除了進行一系列的必要的改革之外,便在齊泰等人的提議下開始削藩。在先後削奪了五位藩王后,建文帝的矛頭直指燕王朱棣。朱棣也立即採取行動,殺死了朝廷派到北京的駐守大臣,發動靖難。由於洪武時期的功臣已經被朱元璋殺戮待盡,因此朝廷只得派一些年輕將領掛帥。但由於朝廷的兵力強大,雙方還是處在一個拉鋸戰的形勢下。而此時建文帝的軟弱就暴露了出來,由於它的一些列決策錯誤,加之朱棣直導南京策略的成功,建文四年,朱棣佔領了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在群臣的“勸說”下,朱棣在南京即位,年號永樂。
 
永樂初年,為清除建文餘黨,朱棣採取了血腥的政策,“瓜蔓抄”,“殺十族”都是在這一時期產生的,有個文人犯了罪,不光他的親戚九族,而且他的朋友也要被株連處死,這就叫殺十族。當時的恐怖氣氛可見一斑。太監的勢力在永樂朝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許多太監都參與到了政治中來,並成為了舉足輕重的人物。永樂時期的一個重大事件就是鄭和下西洋。  

朱棣的另一個壯舉就是建造紫禁城,當時北方還不安定,隨時都有戰爭的可能,南京距離較遠,指揮不便,因此朱棣下旨建造紫禁城,準備遷都。 1416年開始修建阿北京宮殿,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朱棣在文治上也頗有建樹,《永樂大典》的編纂就足以證明。 《永樂大典》是解縉等人組織編修的,被譽為古代類書之冠。與清代的《四庫全書》相比,《永樂大典》更具價值,因為他對古代的書集只是做了收集、整理、分類,並沒有大的改動。而滿清統治者編的《四庫全書》對於反映民族戰鬥精神的作品盡量抽毀,對於不得不收錄的名家名作則大肆篡改。因此《永樂大典》無愧于古代類書之冠的稱號。
 
永樂十年以後,為打擊北元蒙古殘部,緩解其對明朝的威脅,朱棣開始了北征,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北征的頻率越來越快。 1424年7月,朱棣在第五次北征時,病逝於榆木川,在位22年,終年65歲,葬於北京昌平天壽山下的長陵。
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

論劍之地在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282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黃老邪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14 10:45:34 | 顯示全部樓層

明仁宗朱高熾

明仁宗朱高熾

明仁宗朱高熾(1378年-1425年),明成祖長子,其母為仁孝文皇后。徐達外孫。

自幼端重沉靜,因體胖而行動遲緩,明太祖欣賞其才。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冊封為燕世子,後守衛北平。成祖即位後立為皇太子。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即位,次年改元為洪熙,登基後赦免了建文帝的舊臣和永樂朝時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明仁宗是一位比較開明的皇帝,隨父征戰多年,知道創業很難,重用戶部尚書夏元吉,命楊榮、楊士奇、楊溥三人輔政,採取了一系列減少國家開支的措施,對國力的恢復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永樂二十二年(1424)即皇位。以次年為洪熙元年,冊妃張氏為皇后,立長子朱瞻基為皇太子。即位初,罷西洋寶船,赴西部市馬及雲南採辦,又重設三公、三孤官,以公、侯、伯、尚書兼之;又派御史巡察邊衛,又遣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在位期間,減輕刑法,對開封、山東等地賑災免糧。用人、行政,均得後人稱善。有于闐、琉球、占城、哈密、瓦刺等進貢。

他在位期間,他褒獎直言,虛懷納諫,減輕刑法,對開封、山東等地賑災免糧。用人,行政均得後人稱善。他一即位,即決定將首都遷回南京,以免漕運的巨大花費。體弱多病的洪熙皇帝,登基後從政僅8個月,就一病不起,於洪熙元年(1425年)因心臟病五月崩於欽安殿,後尊謚為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廟號仁宗。葬於明獻陵(今北京昌平)。朱高熾雖廟號「仁宗」,但延續了太祖、成祖的殉葬制度,死時生殉5名妃嬪(見《明宣宗實錄》記有:貴妃郭氏,諡恭肅;淑妃王氏,諡貞惠;麗妃王氏,諡惠安;順妃譚氏,諡恭僖;充妃黃氏,諡恭靖。)。

簡介

明仁宗(1378~1425)朱高熾,漢族,明成祖長子,永樂二十二年八月,成祖病逝後繼位,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十個月,於洪熙元年五月暴死,終年48歲。諡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廟號仁宗。皇后張氏。有子十人,女七人。葬於北京昌平天壽山獻陵(今北京十三陵)。在位期間發展生產、與民休息。為仁宣之治的繁榮鋪平了道路。

生平
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的長子,生於洪武十一年(1378年),死於洪熙元年(1425年),生母是成祖仁孝文皇后。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被立為燕王世子。他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由於他的儒雅與仁愛深得皇祖朱元璋的喜愛。不過由於朱高熾喜靜厭動,體態肥胖,行動不便。總要兩個內侍攙扶才能行動,而且也總是跌跌撞撞,因此對於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來講,他並不喜歡這個兒子。

成祖起兵靖難,命朱高熾留守北京。朱高熾團結部下,以萬人之軍成功地阻擋了建文帝的大將李景隆的50萬大軍,保住了北京城。這一戰役對整個靖難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是朱高熾在靖難中最耀眼的一筆。在此期間,建文帝遣書信給朱高熾,許以封王,爭取朱高熾歸順朝廷。朱高熾接到書信之後看也沒看,原封未動地送到成祖面前,使建文帝的反間計失敗。

此後由於他身體肥胖,不便隨軍作戰,因此成祖將他留在後方,這樣皇二子朱高煦就走上了前台。朱高煦與成祖頗有幾分相像,而且作戰勇猛,在武將中威信很高,在戰鬥中他曾多次救成祖與危難之際,成祖也曾許願說“你大哥多病,將來皇位必將是你的”。聽了這話,朱高煦的熱情更加高漲,在整個靖難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勞。

靖難成功之後,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就立皇太子的問題上又出現了猶豫,朱高熾由於仁愛、儒雅,深得文臣們的擁戴,而且他是太祖皇帝親自為朱棣選擇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在封建社會,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而朱高煦性格頗似成祖,武勇英俊,在靖難中立下大功,而且成祖也曾親自許願將皇位傳給他,就成祖本人來講,他是希望立朱高煦的,他覺得朱高熾過於仁弱,將來會遭人脅迫。但是最終成祖還是立了朱高熾為太子,因為明朝的內閣制度和漢族的封建社會長幼有序制度在某種程度制約著帝王。而且朱高熾作為世子的時候確實沒有什麼重大的錯誤,因此廢之無名,很重要的一點是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敏慧異常,深得朱棣的喜愛,著名的文臣解縉曾經以“好聖孫”來說服成祖,成祖終於下定了決心,於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二月,召朱高熾至南京,立朱高熾為太子。

次子朱高煦並沒有就這樣屈服,他遲遲不肯就藩,留在京城伺機行動,他先是進讒言使得立儲的第一功臣解縉遭到貶黜,幾年之後慘遭殺害,然後私養了許多武士圖謀不軌,好在楊士奇、徐皇后說服了朱棣削奪了朱高煦的部分護衛,強令他就藩樂安。高煦與高熾之爭才算暫時告一段落。誰知半路又殺出個程咬金,皇三子朱高燧在成祖得病期間曾密謀殺死成祖,然後矯詔即位,幸得有人告密,一場災難才沒有降臨,事後,由於朱高熾為朱高燧求情,成祖總算沒有再追究。

永樂22年(1424年)7月18日,65歲的永樂皇帝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國公張輔、閣臣楊榮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機作亂,因此秘不發喪,將軍中的漆器融成一口大棺材,將成祖的遺體裝入棺材中,每日還是照例進餐、請安,只是皇帝的車簾再也沒有掀開、皇帝也再沒有說話,軍中一切如常,同時,派楊榮與太監海壽進京密報,朱高熾得知後立即派兒子朱瞻基出京迎喪,由於大臣們的精心安排,總算沒有爆發什麼叛亂,政權得以平穩過渡。

朱高熾即位後,改年號為洪熙,開始了他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朱高熾赦免了建文帝的舊臣和成祖時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並允許他們返回原處,又平反冤獄,使得許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朝忠臣方孝孺的冤案,永樂朝解縉的冤案都在這一時期得到平反。並恢復一些大臣的官爵,從而緩和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

其次朱高熾選用賢臣,削汰冗官,任命楊榮、楊士奇、楊溥三人(史稱三楊)輔政。廢除了古代的宮刑,停止寶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的採辦珠寶;處處以唐太宗為楷模,修明綱紀,愛民如子,他下令減免賦稅,對於受災的地區無償給以賑濟,開放一些山澤,供農民漁獵,對於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罰,採取妥善安置的做法,這一切都使得洪熙朝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養生息,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明朝進入了一個穩定、強盛的時期,也是史稱“仁宣之治”的開端。

在思想上,他崇尚儒學,褒獎忠孝,他統治期間儒家思想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仁宗還在京城思善門外建弘文館,常與儒臣終日談論經史。仁宗非常善於納諫,曾經給楊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勵他們進諫,因此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見,皇帝可以擇善而行。朱高熾在后宮之中也不戀女色,除皇后張氏之外,僅譚妃一人。張皇后非常賢惠,與朱高熾相敬相受;譚妃也是一位賢內助。在朱高熾死後自縊殉節,被謚為昭容恭禧順妃。

朱高熾對科舉制度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當時由於南方人聰明而且刻苦,進士之中多為南方人,但北方人天性純樸,忠貞,也是皇家不可或缺的支柱,但北方人文采出眾的較少,為了保證北方人可以考中進士,朱高熾規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


[ 本帖最後由 黃藥師 於 2009-9-14 10:47 編輯 ]
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

論劍之地在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282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黃老邪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14 10:46:12 | 顯示全部樓層
公元1425年(洪熙元年)5月29日。朱高熾猝死於宮內欽安殿。死後被謚為孝昭皇帝,廟號仁宗。子10人,女7人。

有人曾提出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因此對於他的貢獻提出了質疑,但是殊不知成祖在位期間有大部分時間都在北征,朝中的政務一直是交給朱高熾來掌管,因此他又充分的時間來推行自己政策,為自己即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如果加上這段時間,朱高熾對明朝做出的貢獻就毋庸置疑了。明仁宗朱高熾一代仁君的稱號當之無愧。

軼事

曾棨,字子棨。江西永豐人。永樂二年,考進士科。明成祖朱棣在審閱其卷時,就極其賞識,御筆親批:“貫通經史,識達天人,有講習之學,有忠愛之誠,擢魁天下,昭我文明高質,啟沃惟良顯哉。”欽點其為狀元。

明成祖朱棣認為曾子棨才堪大用,因此,把輔導國家儲君,陪東宮太子朱高熾讀書的任務交於他。朱高熾經常與曾子棨一起吟詩作對。一次,朱高熾吟出一上聯:“紅袖手提鸚鵡盞,來迎狀元”,限曾子棨三步就要對出下聯。當曾棨跨出第三步時,果真對出了下聯:“白衣身到鳳凰池,進朝太子”。又有一次,正值元宵佳節,朱高熾與曾子棨一起觀賞彩燈,華燈燦爛,朱高熾出一上聯:“燈明,月明,大明一統,”而曾子棨隨即大聲應道:“君樂,民樂,永樂萬年。”當時的年號是永樂而最能體現曾子棨雄才的莫過於他與太子弈象棋對詩的趣聞了。

曾狀元:
兩軍對敵立雙營,坐運神機決死生。
千時封疆馳鐵馬,一川波浪動金兵。
虞姬歌舞悲垓下,漢將笙歌過楚城。
興盡計窮征戰罷,松陰花影滿殘枰。
      
明太子:
二國爭雄各用兵,擺成隊伍定輸贏。
馬行曲路當先道,將守深宮戒遠征。
乘險出車收敗卒,隔河飛炮下重城。
等閒識得軍情重,一著功成見太平。


死因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熾暴卒,享年四十八歲。葬於獻陵。從登基到去世,朱高熾在位時間不足十個月。去世前三天,他還在日理萬機地處理朝政,而從身體不適到“崩於欽安殿”,前後僅兩天時間,故明人黃景防稱他“實無疾驟崩”。

壯年天子,登基未足一年,“無疾驟崩”,其中必有緣由。但《明仁宗實錄》、《明史。仁宗紀》等,都隻字不提其死因。究竟朱高熾因何暴卒已成歷史之謎,多年來人們對此有兩種不同的看法:

一種觀點認為,朱高熾死於嗜欲過度。朱高熾之貪欲好色人所共知,大臣李時勉在他即位不久就曾上一奏疏,其中有勸他謹嗜欲之語。他覽奏後,怒不可遏,當即令武士對李時勉動刑,李時勉險些喪命。直至垂危之際,他仍難忘此恨,說“時勉廷辱我”。由此可見,朱高熾確實縱慾無度,李時勉奏疏觸及其痛處,否則不會如此耿耿於懷。繼他即位的宣宗朱瞻基,曾禦審李時勉:“爾小臣敢觸先帝!疏何語,趣言之。”李時勉叩首答日:“臣言諒閣中不宜近妃嬪,皇太子不宜遠左右。”朱瞻基嘆息,稱李時勉“忠”,復其官職。可見,朱瞻基對仁宗嗜欲之事也一清二楚。朱高熾因縱慾過度而得不治之症,在明人陸武《病逸漫記》中有記述:“仁宗皇帝駕崩甚速,疑為雷震,又疑宮人欲毒張後,誤中上。予嘗遇雷太監,質之,雲皆不然,蓋陰症也。”“陰症”之說出自朱高熾時一太監之,應當有一定可信度。限於當時的醫療水平,治療此等“陰症”恐無特效良藥,這使一些奸佞之徒有機可乘。對此,《明史•羅汝敬傳》中曾有記載,“……先皇帝(仁宗)嗣統未及期月……獻金石之方以致疾也。”由此看來,導致他死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服用治“陰症”的金石之方而中毒不治。

另一種觀點認為,朱高熾是被其長子朱瞻基、即繼他之後登位的宣宗害死的。朱高熾生性溫厚懦弱,嗜欲享樂,朱棣生前對他大為不滿,只因禮教和祖訓的關係,才立朱高熾為太子,但朱棣一直有廢朱高熾儲位之心。

朱高熾長子朱瞻基與其父相反,善騎射,諳武事,熱衷權利,工於計謀。朱棣在世時,朱瞻基深得祖父賞識。朱棣死後,朱高熾即位,雖立朱瞻基為太子,但已察覺他非安分之輩,故屢有勸誡之語。可是,朱瞻基迫不及待地為自己早日登位籌謀,為此不顧親情。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朱高熾命朱瞻基南行祭陵(鳳陽的皇陵與南京的孝陵)。朱瞻基於四月十四日離京,隨侍朱高熾的宦官海濤,是朱瞻基親信,他按預先密謀,五月十三日加害朱高熾。朱瞻基離京後,卻沒有按既定日程行進,而是直奔南京。但在離開南京前,南京城中就有傳言“仁宗上賓”。要知道,當時北京還未發喪,亦無如今現代化的傳播工具,可見朱高熾“上賓”是在一些人預料之中的。當時,朱瞻基還說:“……予始至遽還,非眾所測。”顯示他有人們難以想像的重大安排。他匆匆北返,在途中等待齎詔而來的海濤,於六月三日抵北京。 --NJ1.京. ,就有大臣勸誡:人心洶洶,不可掉以輕心。朱瞻基答日:“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況祖宗有成命,孰敢萌邪心!”顯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流露出對弒父謀位活動的自信和自得。

當然,兩種看法孰是孰非,誰也沒有確鑿的證據。隨著人們掌握的史料不斷增多,相信最終會給出一個滿意的解釋。

評價

《明史》中有這樣的記載:"成祖舉兵,世子守北平。","成祖數北征,命之監國,裁決庶政。"。還有一些資料不能一一列舉,但是總的說來,整個永樂一朝,成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外征戰的,而成祖不在的時候都是朱高熾在監國的。之所以朱高熾留在後方監國其原因是因為他身體肥胖,不便隨軍作戰。他登上皇位也是不容易的,皇二子朱高煦與成祖有幾分相像,長年跟隨成祖在外,而且作戰勇猛,在武將中威信很高,在戰鬥中他曾多次救成祖與危難之際,成祖也曾許願說“你大哥多病,將來皇位必將是你的”聽了這話,朱高煦的熱情更加高漲,在整個靖難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勞。靖難成功之後,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就立皇太子的問題上又出現了猶豫,朱高熾由於仁愛、儒雅,深得文臣們的擁戴,而且他是太祖皇帝親自為朱棣選擇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在封建社會,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而朱高煦性格頗似成祖,武勇英俊,在靖難中立下大功,而且成祖也曾親自許願將皇位傳給他,就成祖本人來講,他是希望立朱高煦的,他覺得朱高熾過於仁弱,將來會遭人脅迫。但是最終成祖還是立了朱高熾為太子,因為明朝的內閣制度和漢族的封建社會長幼有序制度在某種程度製約著帝王。而且朱高熾作為世子的時候確實沒有什麼重大的錯誤,因此廢之無名,很重要的一點是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敏慧異常,深得朱棣的喜愛。因此他於公元1404年被立為太子。

<明史>對他的評價是:"當靖難師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濟師。其後成祖乘輿,歲出北征,東宮監國,朝無廢事。然中遘媒孽,瀕於危疑者屢矣,而終以誠敬獲全。善乎其告人曰“吾知盡子職而已,不知有讒人也”,是可為萬世子臣之法矣。在位一載。用人行政,善不勝書。使天假之年,涵濡休養,德化之盛,豈不與文、景比隆哉。"可謂善!各地戰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陣地化為灰燼,軍心仍堅如鐵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以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奠定中華復興之基礎。
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

論劍之地在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282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黃老邪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14 10:48:22 | 顯示全部樓層
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明仁宗朱高熾長子,永樂九年(1411年)立為皇太孫,數度隨成祖征討。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年號宣德,成為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漢王朱高煦叛亂,他和其父一樣,比較能傾聽臣下的意見,聽從閣臣楊士奇、楊榮等建議,停止對交阯用兵,與明仁宗並稱「仁宣之治」,宣宗時君臣關係融洽,經濟也穩步發展。

宣德皇帝既是一個有較高文化素質的皇帝,又是一個喜歡射獵、美食、鬥促織(蟋蟀)和戲游無度的皇帝。《聊齋誌異》裡的名篇《促織》裡的皇帝正是明宣宗,人稱「蛐蛐皇帝」,吳偉業有《明宣宗御用戧金蟋蟀盆歌》。

明宣宗當政十年,重點在治理內政方面:

.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了漢王朱高煦的叛亂,將漢王朱高煦用鼎扣住,燒烤至死,諸子全部處死。
.為了休兵養民,宣宗一改永樂時期的討伐政策,主動從交阯撤兵,節省了財力,減輕了人民的負擔,促進了中國各族人民與交阯的交流。
.整頓統治機構,罷免「貪津不律」、「不達政體」、「年老體疾」的官員,實行精簡和裁冗措施,以振朝風。
.在用人方面限制入仕人數,實行保舉和欠任。
.實行了一些減輕民困的措施,減免稅糧、復業流民、賑災救荒等。

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下令,設置內書堂,教導宦官們讀書,此舉開啟明代宦官干政之先兆。宣德十年(1435年),朱瞻基死於乾清宮,時年38歲,諡號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廟號宣宗。葬北京昌平景陵。

簡介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明仁宗朱高熾長子,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三日生於燕王府。永樂九年(1411年)十一月十日立為皇太孫,數度隨成祖征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仁宗即位,十月十一日,立為皇太子。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十二日即皇帝位。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次年改元宣德,為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漢王朱高煦叛亂,他和仁宗一樣,比較能傾聽臣下的意見,如聽從閣臣楊士奇、楊榮等建議,停止對交阯用兵。宣宗與仁宗時期合稱“仁宣之治”。宣德皇帝既是一個有較高文化素質的皇帝,又是一個喜歡射獵、鬥促織和戲遊無度的皇帝。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日,朱瞻基逝於乾清宮,享年38歲,諡號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廟號宣宗,也稱宣德皇帝。六月二十一日葬於北京明十三陵之昌平明景陵。

生平

早年經歷

明宣宗朱瞻基出生於洪武三十一年,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燕王朱棣曾經作了一個夢,他夢見太祖皇帝將一個大圭賜給了他,大圭上鐫著“傳之子孫,永世其昌”八個大字。在古代,大圭象徵著權力,朱元璋將大圭賜給他,正說明要將江山送給他。到瞻基滿月時見小瞻基長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臉上一團英氣,朱棣看後非常高興,這件事對朱棣下決心發動靖難也有很大的作用。

朱瞻基於公元1411年被明成祖朱棣立為皇太孫。並親自挑選當時的著名文臣擔任朱瞻基的老師,並多次指示,皇孫是個可造之才,你們一定要盡心竭力,同時朱棣也不忘親自教導,永樂中期以後的遠征漠北,朱棣將朱瞻基帶在身邊,讓他瞭如何解帶兵打仗,鍛煉他的勇氣。還曾命學士胡廣等到軍中為朱瞻基講論經史。成祖經常對仁宗說:“此他日太平天子也。”朱棣對朱瞻基的精心教導對朱瞻以後成為著名的守成之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由於皇位的爭奪,很大程度上朱高熾被立為太子是沾了兒子的光,仁宗朱高熾為朱高煦等人的眼中釘,青年的朱瞻基也被捲入了這場爭鬥,但是憑著祖父對他的喜愛,憑著他的勇氣與睿智,他總是能夠幫助父親化險為夷,最終使朱高熾登上了皇帝的寶座。誰知父親的皇位還沒有坐熱,十個月之後就暴病去世了。

當時朱瞻基正在南京,當日他動身北歸,曾聽說他的皇叔、漢王朱高煦要在半途截殺他,然後自立為帝。左右都勸他整頓兵馬以作防範。朱瞻基說:“君父在上,誰敢如此膽大妄為?”依然輕身出發,日夜兼程趕到北京,當時朱高煦還沒有派人設伏,他沒有料到朱瞻基會來的如此之早。回到北京之後,他一方面妥善處理了父皇的後事,一方面加緊北京城的戒備,防止有人伺機作亂,然後從容登基,改年號為宣德,開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執政經歷

朱瞻基登基之後,最大的問題就是外藩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建文、永樂、洪熙三朝都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朱瞻基即位之後,馬上著手整頓軍務,準備迎接來自強藩的挑戰。他的皇叔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就戰功赫赫,很會帶兵,永樂朝被封樂安之後,就從沒有放棄武力奪取政權的野心,終於機會來了,仁宗病逝,宣宗即位,國家動盪,皇帝年輕,正是造反得好時機,於是經過精心的準備後也像他的父親一樣扯起了“清君側”的大旗,矛頭直指五朝老臣夏原吉。早已準備就緒的宣宗皇帝在大臣楊榮的建議下禦架親征,在聲勢上一下就壓倒了叛軍,大勢已去,朱高煦只得棄城以前同意與朱高煦共同起兵的幾路兵馬也都按兵不動,明軍很快包圍了樂安城,見投降,這次戰役以明軍的大獲全勝,生擒朱高煦而告終。群臣都勸朱瞻基將朱高煦正法,朱瞻基念其是藩王網開一面,沒有殺他,而是將他廢為庶人,軟禁在西安門內逍遙城。

得勝之師回到北京後,朱瞻基馬上傳召給另外一個皇叔朱高燧,暗示他交出兵權(當時的親王都有自己的軍隊,稱作衛),朱高燧並沒有反抗,乖乖地交出了三衛兵馬,就這樣明初近半個世紀的藩王問題在宣德朝終於得到了解決。

宣宗朝文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浦)、蹇義、夏原吉;武有英國公張輔,地方上又有像于謙、週忱這樣的巡撫,真是人才濟濟,這使得當時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出現了繼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永樂盛世之後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這也是明朝二百七十餘年間的極盛時期。

安南(今越南)問題也是宣德朝的一個重要問題。早在永樂時期,由於安南內部的爭鬥,使得安南原來的統治者絕嗣,安南一片混亂,成祖派大將張輔率兵平叛,並在安南正式建衙,並派人管理,但是由於一些貪官污吏的壓榨,加之歷史淵源,安南幾乎沒有斷過兵燹,這使得明初的財政背上了沉重的負擔。到了朱瞻基即位,安南問題日趨嚴重,朝廷軍隊不斷在安南遭遇敗績,在這種情況下,宣宗毅然決定議和,放棄對安南佔領。這在當時曾經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但從長遠來看,宣宗皇帝的決策是正確的,起碼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遠征安南不僅空耗國庫,而且使得中國許多的家庭遭受喪子,喪夫的痛苦,既不利於經濟的恢復,也不利於社會的安定,因此放棄安南是明智之舉。

公元1435年正月,朱瞻基染上不明之症,病危之時命左右起草遺詔,由太子繼位,所有軍國大事均須禀告太后方能決定。不久死於乾德宮。終年三十八歲。朱瞻基死後,諡號孝章皇帝,廟號宣宗,史又稱宣德帝。

統治措施

平漢撫趙

在宣宗的身邊,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一直沒有放棄爭奪皇位的念頭,時刻威脅著社會的安定。朱瞻基即位後,深知兩位皇叔久蓄異志,加強了對兩位皇叔的防範,但沒有採取強硬的行動宣宗射獵圖,反而重加賞賜,以禮相待。朱高煦認為少主新立,軟弱可欺,更加積極謀奪皇位。八月,朱高煦以為時機成熟,仿照朱棣起兵舉事,派人到京師秘密聯絡英國公張輔作內應,事發,陰謀為朝廷所知。起初,宣宗沒有派兵征討,而是修書一封派人送給朱高煦,規勸他罷兵。

面對如何平定朱高煦的叛亂,宣宗決定親征。皇帝親征的消息極大地鼓舞了六軍將士,使民心迅速安定下來,動蕩的局勢有所緩和。有人說朱高煦曾經請居南京,這次他會率兵攻取南京。宣宗則另有一番見解:濟南城池堅固,朱高煦不會冒險攻打;叛軍的家屬都在樂安城,因此朱高煦也不會南下攻取南京,只有固守樂安。正如宣宗所料,朱高煦知道新君親征,竟然沒有了主意,在樂安束手待斃。宣宗令平叛大軍將樂安四麵包圍,但沒有發動攻勢,而是將勸降信射入城中,繼續勸諭朱高煦出降。此時的朱高煦已經徹底絕望,私下派人來請降。叛軍中的王斌等人寧願戰死,堅決阻止朱高煦投降。朱高煦嚇破了膽,從間道跑出來投降了宣宗。大臣請求將其立地正法,宣宗顧及親情,沒有同意,而是將朱高煦押送回京,廢為庶人,禁錮在西安門內。班師回朝,宣宗特意將樂安改為武定州。這時他一定會想起當年祖父朱棣為了開拓自己的眼界,熟悉軍事,帶著自己深入漠北,出征蒙古。如果祖父有知,一定會為自己兵不血刃地平叛而欣慰,況且自己還保全了叔父朱高煦的性命。

趙王這次沒有舉兵,並不是因為他突然改過自新。據《(弘治)徽州府志》記載,趙王對漢王的叛亂行為很是讚成,並且積極招呼漢王派來的聯絡使者。趙王府左長史胡永興力勸趙王不可造次,趙王根本不理睬。胡永興情急之下,派人在路上截殺漢王使者,燒掉來往信件,將趙王參與叛亂的痕跡銷毀了。這樣,趙王才能夠逃得一劫。假如趙王當時有所異動為朝廷所察的話,能否保存就是一個疑問了。不過,以宣宗對趙王的了解,他肯定知道趙王並不是那麼安分。在他自己都想移軍彰德的情況下,能夠聽從相反的意見,保全趙王,這是很難得的政治家氣度。

漢王朱高煦本來也可以保留性命的。宣宗在西安門內闢出囚室,械系朱高煦於此。三年後,宣宗帶著內侍前去探望。不想朱高煦對自己的處境耿耿於懷,用腳將宣宗勾倒。宣宗驚魂未定,惱怒異常,命人將朱高煦罩在一個300斤重的銅缸下,四周圍以柴炭,放火將其活活燒死。銅缸都被燒化了,朱高煦的屍骨當然無存。漢王、趙王的威脅被解除,保證了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定,為明朝平穩順利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機。

任用賢臣

漢王朱高煦的叛亂能夠很快被平定,趙王朱高燧的危機得以圓滿解決,除了宣宗本身的因素外,還與他所重用的賢臣有很大的關係。在宣宗周圍有一批著名的大臣,他們為“仁宣之治”的締造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宣德朝的著名大臣主要有五位:楊士奇、楊榮、楊溥、夏原吉、蹇義,其中前三人合稱“三楊”,尤為重要。

楊榮像宣宗所信用的大臣各有長處,互相補充,“蹇義簡重善謀,楊榮明達有為,楊士奇博古守正,而(夏)原吉含弘善斷。事涉人才,則多從(蹇)義;事涉軍旅,則多從(楊)榮;事涉禮儀制度,則多從(楊)士奇;事涉民社,則多出(夏)原吉”。楊溥是個特殊的人物,性格內向,但操守很好,為眾大臣嘆服。

幾位重臣識大體,顧大局,能以國家大事為重,相互包容,不計較個人恩怨。據記載,楊榮辦事果斷,敢作敢為,對軍務很熟悉,只是不能潔身自好,多次接受邊將饋贈的良馬。宣宗聽說了,向楊士奇詢問。楊士奇力贊楊榮通曉軍務,是他和眾位朝臣所比不上的,不應該因為有這樣的小毛病就放棄不用。宣宗笑著告訴他,楊榮曾經在自己面前說他和夏原吉的壞話。楊士奇聽後,沒有絲毫的怒意,反而對宣宗請求能夠像包容他一樣包容楊榮。後來楊榮知道了這件事,感覺十分慚愧,對不住楊士奇,便盡釋前嫌,相交甚歡。

宣宗對這幾位重臣十分信任,對於他們提出的建議總是虛心接納,君臣之間的關係很是融洽。 “當是時,帝勵精圖治,(楊)士奇等同心輔佐,海內號為治平。帝乃仿古君臣豫遊事,每歲首,賜百官旬休。車駕亦時幸西苑萬歲山,諸學士皆從。賦詩賡和,從容問民間疾苦。
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

論劍之地在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282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黃老邪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14 10:48:55 | 顯示全部樓層
撤兵安南

安南到了宣德朝成了一塊燙手的山芋。成祖曾經興兵80萬征討交阯,將其並為明朝的一個省,設置官吏,加以統治。然而交阯並未臣服於明廷的統治,起兵反對明朝的戰爭時有發生。成祖曾多次派兵鎮壓簡定、陳季守、黎利等人的反抗。成祖死後,交阯的情勢更加不穩定。明朝連年派兵交阯,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有難以承受之重。仁宗時期,改變了成祖一味剿滅鎮壓的政策,以招撫為主。宣宗則主張剿撫並用的政策,派王通為徵夷將軍,征討黎利,然而他內心裡更想息兵交阯。宣德元年(1426)四月,宣宗就曾與蹇義、夏原吉、楊士奇和楊榮四人商議,他“反复思之,只欲如洪武中、永樂初,使(交阯)自為一國,歲奉常貢,以全一方民命,亦以休息中土之人”。這種想法是要改變直接統治交阯的做法,恢復交阯為附屬國的地位。楊士奇和楊榮持贊同和支持的態度,而蹇義和夏原吉卻反對,擔心“若以二十年之勤力,一旦棄之,豈不上損威望,願更思之”,因此宣宗的這個想法並沒有立即實行。其實宣宗是在等待一場軍事上的勝利,然後才好招撫、談判,體面地從交阯撤兵。

宣德二年(1427),陳通率軍擊敗了黎利,斬首萬餘人,但他沒有乘勝追擊,而是讓黎利率殘軍逃跑。九月,黎利上書明廷,聲稱找到陳氏後人(當年成祖起兵的名義就是為原國王陳氏報仇復國),請求明朝罷兵,冊立陳氏後人為君。宣宗有意答應,但是英國公張輔等人認為明廷如果沒有合適的藉口就答應,只是向天下人顯示朝廷的軟弱。宣宗召見楊士奇和楊榮,尋求對策。他們二人讚同宣宗的想法,認為這是體恤民情,沒有示弱。宣宗在楊士奇等人的支持下,欣然同意,派特使恢復陳氏政權,命陳通撤兵。然而黎利推說陳氏後嗣已死,請求明廷冊立自己。宣宗沒有理會,派人繼續尋找陳氏後人。宣德三年(1428),黎利再次進獻貢物,請求冊封,宣宗仍不理會。宣德六年(1431),黎利再次請封。宣宗考慮到陳氏後宣德云紋銅熏爐人已經無從找起,黎利署理國事已成事實,就同意了他的請求,冊封黎利為國王。這樣,安南再次獨立,脫離了明朝的直接統治,但仍然是明朝的附屬國。從此到明朝末年,明朝和安南再也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放棄安南,免除了連年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也為明朝節省了大量的開支,除去了一個沉重的包袱。

仁政愛民

在對內的治國之道上,宣宗能夠實行安民、愛民的仁政。他深知“民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在他統治的期間內,體恤民情,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 “坐皇宮九重,思田里三農”,這的確是關心農業生產、農民生活的宣宗的真實心態。他繼續推行洪武朝以來的招人墾荒的政策,發展農業生產。宣德五年(1430)三月,宣宗路經農田時,看見路旁有耕作的農民,於是他下馬詢問農作物的生長情況。他興致盎然,取來農民耕田的農具,親自犁地。沒推幾下,他停下來,回頭對身旁的大臣說,我只是推了三下就有不勝勞累的感覺,何況農民終年勞作。說完就命人賞賜農民錢鈔。他對農民的生活和處境是了解的,因此能夠在製定政策時考慮到他們的利益。同年六月,京畿地區發生了蝗災,宣宗派遣官員前去指揮消滅蝗蟲。他仍不放心,特意諭旨戶部,告誡他們往年負責捕蝗的官員害民的危害一點也不比蝗災小,因此要嚴禁杜絕這種事情的再次發生,還做有一首《捕蝗詩》頒給臣子。

宣宗賜宦官銀皿宣宗清楚,昏君濫用民力乃至亡國,隋煬帝就是個例子。宣宗以此為鑑,非常注意愛惜民力。在他統治的10年間,多次下旨為民解困。宣德元年(1426)七月,罷湖廣採木。宣德五年(1430)二月,罷工部採木。宣德三年(1428)十一月,錦衣指揮鐘法保請採珠東莞,宣宗不但沒有同意,還認為他是想用這種擾民的事情為自己謀求利益,將他逮捕入獄。他還多次蠲免稅額、積欠柴炭草,免除在京工匠中年老殘疾和戶內無丁力者的匠籍。

成就

政治

平定了漢王朱高煦的叛亂,將漢王父子廢為庶人,鞏固了中央政權。

為了休兵養民,宣宗一改永樂時期的討伐政策,主動從交址撤兵,節省了財力,減輕了人民的負擔,促進了交址與中國各族人民的交流。

整頓統治機構,罷免“貪津不律”、“不達政體”、“年老體疾”的官員,實行精簡和裁冗措施,以振朝風。
在用人方面限制入仕人數,實行保舉和欠任。

實行了一些減輕民困的措施,減免稅糧、復業流民、賑災救荒等。

書畫

《瓜鼠圖軸》為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繪畫作品,共有三副,又稱為“三鼠圖軸”。明代宣德皇帝朱瞻基的三鼠圖軸是很有意趣的寫意畫,看到圖中機敏可愛的老鼠,使人忘記了鼠類可憎可怖的一面。朱瞻基最早將老鼠作為美好的藝術形象來描繪,也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老鼠之美感的藝術家。

《武侯高臥圖》為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繪畫作品。捲紙本墨筆,縱27.7厘米橫40.5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圖繪諸葛亮敞胸露懷,頭枕書匣,仰面躺在竹叢下,舉止疏狂。當是諸葛亮出茅廬輔助劉備之前,隱居南陽躬耕自樂的形象。

《雪意歌》為宣宗宣德八年,自冬十月以迄,長至之前,凡兩雨雪。迨十一月乙酋,又至後五日,是日,同云四合,寒氣凜然,大有欲雪之意。自昔農人諺曰:“要宜麥,見三白。”使今夕而復雪,豈不成三白乎?因喜而作長歌,以為來歲豐秥之徵雲。

詩作

宣宗的詩作大體有如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受儒家文學思想之影響,詩作具有說理的韻味;二是宣宗一朝,運際雍熙,治隆文景。宣宗時與臣下同遊,賡歌繼作,造就了一個臺閣體詩派。作為倡導者,宣宗的詩作也其有宮廷的韻味,這種韻味就是頌諛太平景象,顯示皇家的宏偉氣魄,《新春詩》、《元宵詩》、《七夕詩》等首,都是粉飾太平之作;三是宣宗在明代諸帝中,也算是一個英主,所以他的筆觸就不僅僅局限於皇家宮苑的生活,而是對一民間百姓的生活與疾苦給以客觀的描述。每當亢旱歲歉,宣宗均能循己白責,減租賑恤,並毫不掩飾地寫下這些與太平景像不符的農民實況。如《書愧詩示戶部尚書夏原吉》一詩,所反映的就是“關中歲屢歉,民食無所資”的現實生活;四是宣宗為人風流儒雅,大有文人氣習。故詩作中多有寫景之作,而且顯得文采斐然。如《四景詩》四首,對春、夏、秋、冬四季景色變化的刻畫堪稱細緻入微。

評價

明宣宗《明史》讚譽宣宗:“仁宗為太子,失愛於成誼。其危而復安,太孫蓋有力焉。即位以後,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閭閻樂業。歲不能災。蓋明興至是歷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強藩猝起,旋即削平,掃蕩邊塵,狡寇震懾,帝之英姿睿略,庶幾克繩祖武者歟。”

明宣宗宣德朱瞻基好書畫、促織。具有較高藝術水平。因愛好促織,朱瞻基被後世稱作“促織天子”。宣宗還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和書法鑑賞家,《萬曆野獲編》之“宣宗御筆”稱他的書法“學顏清臣,而微帶沈度姿態”,宣宗年少時對書法課頗為用心,他的行楷清麗瀟灑中帶些皇室的雍容柔媚之氣。一心追求太平盛世的宣宗興之所致,常常揮毫波墨,寫詩作畫,並賞賜給眾大臣。由於宣宗酷愛和擅長繪畫書法藝術,宮廷上下聚集了一批宮廷畫家,他的繼任者英宗、憲宗、孝宗到神宗等也多受影響。親近藝術,宣宗培植了數代宮廷畫派,在中國書畫史上留下濃筆重彩。

生活中的宣宗是一個驕奢淫逸、尋歡作樂的皇帝。他既是明代第一個充分享受宮廷生活的帝王,也是洞開明朝驕奢淫逸生活風尚的帝王。宣德朝的宮廷生活豐富多彩,漸趨奢華。

盛世與隱憂

在宣宗君臣的不斷努力下,宣統朝社會、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進入了歷史上有名的“仁宣之治”。谷應泰說:“明有仁、宣,猶周有成、康,漢有文、景。”這樣的評論是有一定道理的。當時邊境安定,蒙古雖有擾邊的行動,但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宣宗實行安撫的政策,力主和議,保持了和平共處的局面。放棄安南也是個明智的選擇,使得久經戰亂的明朝和安南都得到了穩定發展的環境。爭奪皇權的朱高煦的反叛,很快就被平定了,沒有釀成大的禍患,加強了皇權。宣宗愛惜民力,與民休息,重視農業,力勸農桑,鼓勵墾荒,農民得以安居樂業,社會財富迅速積累起來。時稱“宇內富庶,賦入盈羨” ,是明王朝財力最雄厚的時期。商品生產程度提高,手工業得到發展,商路增闢,國內外貿易有所發展。農民生產生活得到保障,農民起義也很少。宣宗任人得當,吏治較為清明。

宣宗行樂圖然而隨著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君臣陶醉在表象的治平景像中,沒有意識到盛世下存在的隱患。 “臣僚宴樂,以奢相尚,歌妓滿前”,紀綱為之不振,這種情況宣宗當然脫不了乾系。這位年輕的天子有一種很特別的愛好就是鬥蟋蟀(促織),因此被稱為“促織天子”。宣宗對鬥蟋蟀達到了痴迷的程度,經常派宦官選取上好的蟋蟀。因為這種緣故,鬥蟋蟀在全國風行起來,蟋蟀的價格扶搖直上。後來宣宗覺得北京的蟋蟀不好,派太監四出採辦。其中,蘇州的蟋蟀特別好,宣宗為此還特意敕令蘇州知府況鍾協助太監採辦1000只蟋蟀。上命下達,攤派給了當地的百姓,弄得雞犬不寧。據說當地一個糧長用一匹馬換取了一隻好蟋蟀,準備獻給宣宗,不料妻妾觀看時跑掉了。妻妾自知闖禍自殺了,糧長見家破人亡也上吊了。蒲松齡根據這個故事情節,稍加改變,寫成了《聊齋誌異》中著名的《促織》一文。

相關軼事

打獵順便伏擊劫掠者

明朝邊防不斷退縮給游牧民族帶來了更多的生存空間。每到秋天,他們就會南下搶掠正值豐收的糧田。 1428年秋天,宣宗安排了一次向北的狩獵及巡邊活動,在遊樂的同時也找機會打擊一下這些劫掠者。

八月末,宣宗帶領精銳部隊從京師出發。大軍一路向東北開進,他們接到前方喜峰口情報稱,有一萬多兀良哈人越過大寧,經會州將到達寬河一帶。

朱瞻基喜出望外,分析了情勢以後認為,這批人必然不知道自己正在巡邊,而喜峰口一帶地勢險要,不利於大軍通過,因此決定親率三千精兵晝夜北馳。在靠近寬河的地方,宣宗令將士們口銜小棍,整束衣裝,避免在急行軍中發出聲響嚇跑敵人。

10月14日拂曉,大軍抵達寬河。兀良哈發現了明軍踪跡,以為是照例巡邊的普通隊伍,便立刻一擁而上。宣宗命令三千精兵分成兩翼。待敵人衝入包圍圈之後,宣宗引弓搭箭,接連射倒了敵人的三個前鋒;兩翼明軍趁勢而上,利用火器打得敵人潰不成軍。

這是宣宗一生中三次巡邊的第一次。從取得勝利的宣宗身上似乎看得到祖父朱棣的影子,他正是朱棣精心培養的接班人。

接話茬太快得罪了叔叔

公元1398年,朱瞻基出生在當時的都城北平。他一出生,就給三個人的命運帶來了改變,這三個人分別是:祖父朱棣、父親朱高熾和叔叔朱高煦。在他出生的前一天,燕王朱棣做了一個好夢。夢裡他見到了圭。在古代中國,圭是帝王的象徵。他還見到了一個滿臉英氣的男人。次日,朱瞻基就誕生了。這個孩子與夢中人十分相似。好夢在前,不禁讓朱棣有了美妙的聯想。

父親朱高熾是一個胖胖的老好人。然而在未來他與能征善戰的弟弟朱高煦之間的皇位爭奪之中,這個孩子竟然成了他政治天平上最後、最重的那個砝碼。叔叔朱高煦可能較早意識到了朱瞻基對自己的威脅。

一次他去拜朱元璋的孝陵。朱高熾走在前面。由於體弱多病,還患有足疾,兩個太監左右攙扶著他,突然他打了個趔趄,朱高煦忍不住在背後訕笑道:“前人蹉跌,後人知警。”沒想到侄子朱瞻基馬上接口說:“更有後人知警也。”朱高煦當時“回顧失色”。

最後朱棣成了皇帝,朱高熾也做了皇帝,但只有短短的一年就去世了。朱高煦本想仿效父親奪取皇位,卻最終敗在“更有後人”的侄子手裡。

愛吃豆腐向朝鮮索要女廚師

《聊齋誌異》名篇《促織》裡的皇帝正是明宣宗朱瞻基。他喜歡游樂與美食。最喜歡的遊樂莫過於鬥蟋蟀,也就是“促織”。江南出好蟋蟀,也有鬥蟋蟀的風俗,因此宣宗叫蘇州知府採辦一千個好蟋蟀。這麼一來,名篇《促織》的背景就出場了。

吃喝玩樂之風就是從宣宗時開始的。鬥蟋蟀、玩獵鷹,以及朝鮮豆腐,都是宣宗的最愛。朝鮮獵鷹在宮廷中十分有名,朱棣和朱高熾都曾向朝鮮索要過。

朱瞻基每年都要派人去朝鮮,而朝鮮方面也不敢不辦,為此還專門設置了一個護鷹使。與採辦蟋蟀不同的是,丟失獵鷹或者半路死亡,朱瞻基還特別囑咐不要怪罪辦理之人。朝鮮飲食也深得宣宗的喜愛。他尤其喜歡朝鮮女廚師做的朝鮮風味的豆腐。為了經常吃到這種豆腐,他還寫信給李朝的國王,索要女廚師。

好靜不好動終止鄭和下西洋

朱瞻基在位時,是宮廷文化十分鼎盛的時期。他愛好寫詩作畫,並留下了不少作品。

現在能看到的詩文有:《宣廟御製歷代臣鑑》三十七卷、《外戚事鑑》五卷、《宣宗文集》四十四卷、詩集六卷、樂府一卷、《禦制官箴》一卷。繪畫作品更多,不過大多現已不存,僅有《武侯高臥圖》、《爪鼠圖》、《花石狸奴圖》、《戲猿圖》和《三陽開泰圖》等。

也許跟他的文人氣質有關,宣宗一朝,在對外交往上,也是不好武功好安寧。他祖父朱棣在位時,乾了不少大事。比如遠征交阯、六下西洋。到宣宗當了皇帝,就只能勉強安排最後一次下西洋,以後就無以為繼了。倭寇打不了,乾脆就不到海上去了。
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

論劍之地在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282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黃老邪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14 10:50:08 | 顯示全部樓層
明英宗朱祁鎮

英宗朱祁鎮(1427年-1464年),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明宣宗長子。先後用過正統(1436年-1449年)、天順(1457年-1464年)兩個年號。死後諡睿皇帝。

早年

明英宗是明宣宗長子,生母為孫貴妃(後立為皇后),《明史·后妃傳》說其母為身份不詳的宮人,為孫貴妃所養。生後四月即立為皇太子。

正統時期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宣宗崩,時年9歲的朱祁鎮即位,是為英宗,改次年為正統元年。英宗在位初期由太皇太后張氏輔政,內閣由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持,仁宣之治得以延續。正統七年(1442年),張太后卒,三楊以年老淡出政壇,宦官王振開始專權,其黨羽遍天下,百官為之側目。明英宗非常寵信王振,對他言聽計從。王振也依仗皇帝的威嚴排除異己,樹立朋黨。

在漠北,當時的蒙古已經一分為二——瓦剌與韃靼。兩個部落互相征伐,到了英宗朝,瓦剌強大了起來,並不斷騷擾明朝的北邊,瓦剌部當時的實權掌握在太師也先的手裡,他經常派人以向朝廷進貢為名,騙取賞賜,因為當時明朝對進貢國家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要有非常豐厚的賞賜,而且是按人頭派發。也先也是看中了這一點,派出的使臣不斷增加,最後竟加到3000多人。

王振對此忍無可忍,下令減少賞賜,也先以此為名對明朝發動戰爭。英宗年少氣盛,想御駕親征,王振也想耀武揚威,名留青史,於是極力攛掇英宗親征,但是由於當時朝庭的主力都在外地作戰,一時難以調回,因此朝中大臣都勸阻英宗不要親征,但最後還是沒有改變英宗的態度,於是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了50萬大軍,在英宗的指揮下浩浩蕩蕩開始親征。

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蒙古大舉南侵,王振勸英宗以五十萬大軍親征,沿途鋪張。返師途中,八月十五行至土木堡被瓦剌太師也先所敗,明軍「死者數十萬」(《明史·英宗本紀》),英宗被俘,王振被亂軍所殺,史稱土木堡之變。隨後,也先挾持英宗南下進攻北京,皇太后孫氏命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鈺監國,不久郕王即帝位,是為明景帝,改次年為景泰元年,尊英宗為太上皇。

景泰時期

于謙領導的北京保衛戰勝利後,瓦剌倡議和談,欲送還英宗。景帝不欲英宗還鑾,在大臣的勸諫下雖於景泰元年(1450年)將英宗迎歸,然而將其幽禁於南宮,防守嚴密。景泰三年又廢原立為太子的英宗長子朱見深為沂王,另立己子朱見濟為儲。英宗在南宮飲食常缺,又不得禮遇,賴錢皇后寬解度日。後太子朱見濟死,但景帝仍不同意復立朱見深為太子。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帝病重,不能臨朝,手握重兵的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貞等人勾結太監曹吉祥進入南宮,擁英宗復辟。十六日夜,英宗自東華門入宮,於奉天殿升座,黎明時開宮門告知百官太上皇復位,改元天順,史稱「奪門之變」,廢景帝為郕王,遷之西內。不久,景帝崩,死因不明,有謂乃英宗使太監蔣安以布帛勒死(明人陸釴《病逸漫記》)。郕王死後,仍得不到英宗的諒解,謚曰戾,葬於西郊金山(玉泉山北)。以親王禮葬西山,給武成中衛軍二百戶守護。

天順時期

英宗即位後,天順元年,英宗論奪門迎復之功,封石亨為忠國公,其餘功臣皆各有賞賜。又清算擁立景泰帝的舊臣,殺于謙、王文等。內閣首輔徐有貞誣陷于謙,稱:「不殺于謙,此舉(奪門)無名」,此言建立在於謙迎立外藩的謊言基礎上。英宗復辟後,即以謀逆罪將兵部尚書于謙、大學士王文等人下獄,明英宗即日下于謙於獄,遂於五日後斬于謙、范廣於西市。後李賢為英宗揭開背後秘密,「奪門之變」沒有用處。因為景帝無子,擁立朱祁鎮的孫太后仍在世上,所以皇位一定是英宗的,不需要奪門。奪門只是徐有貞導演的一齣戲。英宗處罰徐有貞、石亨、曹吉祥。于謙冤情昭雪。初尚言「于謙實有功」而不忍殺之,天下冤之,後英宗亦悔(《明史·于謙傳》)。

天順朝,經歷了土木堡之變及八年的軟禁後,英宗勤於理政,並任用李賢、王翱、彭時等賢臣,先後懲治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小人,政治尚算清明,顯現了英主的風采。明英宗曾對首輔李賢說過他每天的起居情況:“吾早晨拜天、拜祖畢,視朝。既罷,進膳後閱奏章。易決者,即批出,有可議,送先生處參決。”

英宗又不顧左右反對,釋放「建庶人」(建文帝幼子朱文圭,靖難後被幽禁宮中逾五十年,已豬狗不識),並提供飲食住行;聽從錢皇后之言恢復前朝胡皇后的位號;遺詔罷除明代自太祖以來的宮妃殉葬制度,《稗事彙編》記載:「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後世勿復為。」《明史》譽「罷宮妃殉葬,則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見《明史·英宗後紀》),王世貞在《奔州山人別集》中稱:「此誠千古帝王之盛節。」

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崩,英宗駕崩,兩次共在位二十二年,時年38歲。葬入明十三陵中的裕陵。有子九人,女八人。廟號英宗,諡號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皇太子朱見深繼承皇位。

英宗與錢皇后感情頗深,錢皇后無子,擔心死後嗣子憲宗(周氏所生)不尊崇她的地位,所以遺命「錢皇后千秋萬歲後,與朕同葬。」後來錢皇后死時,周太后果然不欲其祔葬裕陵,經過大臣力爭方得與英宗合葬(《明史·后妃傳》)。
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

論劍之地在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282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黃老邪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14 10:51:04 | 顯示全部樓層
簡介

明英宗(1427-1464)朱祁鎮,明朝第六代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之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母親孫皇后,妻子錢皇后。 1435年即位,年號正統,即位時才9歲。即位時有三楊輔佐(楊士奇,楊榮,楊溥)和英國公張輔,社會尚算安定,大事權歸皇太后張氏,以累朝元老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持政務,繼續推行仁宣朝的各項政策,社會經濟也有所發展。

張氏死後,三楊去位,自正統七年(1442)寵信太監王振,王振遂廣植私黨,政治開始腐敗,啟明代宦官專權之端。正統十四年,塞外瓦剌亦南犯,1449年王振慫恿英宗親征,用兵不當,導致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於土木堡兵敗被俘、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駙馬都尉井源、內閣學士曹鼐、張益、侍郎丁鉉、護衛將軍樊忠、副都御史鄧棨、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文武大臣為國殉難。王振在亂軍中被殺。

英宗被俘之後,北京的明朝眾臣為穩定人心,以于謙為首,主張立英宗親弟郕王朱祁鈺為帝,為明代宗,改元景泰。明代宗與于謙在北京城外擊退了來犯的瓦剌軍隊。瓦剌太師也先不得已,釋放朱祁鎮。英宗被瓦剌釋放後,被尊為太上皇,被代宗軟禁於南宮八年,於景泰八年(1457年),趁代宗病危,武清侯石亨等發動兵變,迎英宗復位,再次登基即位,改元天順。復辟後大殺群臣,包括抵抗瓦剌的名將于謙。兩次在位共22年,復位後,重用孫鏜、戶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李賢、吏部尚書王翱等大臣,平定了石曹之亂,趕走了徐有貞。天順8年(1464年)病逝於乾清宮,享年38歲。廟號英宗睿皇帝。

英宗身世

明英宗朱祁鎮,生於宣德二年冬十一月己亥(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身世就很神秘。

宣德年間(1425-1435),宣宗朱瞻基的正宮胡皇后舉止得體,賢良溫淑,是一位不可多得好皇后,宣宗還有一位貴妃,姓孫,是永城縣(今河南永城)人,主簿孫忠女。 10歲時。經彭城伯夫人、張太后母親向成祖推薦,選入內宮撫養。永樂十五年(1417年),冊封為皇太孫嬪。宣宗即位後,被冊立為貴妃。這位孫貴妃深的宣宗皇帝的喜愛,唯一遺憾的是沒有得到皇后的寶座,於是孫貴妃絞盡腦汁總想擠掉皇后胡善祥而自立。

機會終於來了,宣宗皇帝的子嗣一直不旺,胡皇后沒能為宣宗生下一個皇子,孫貴妃雖然也沒能生子,但她想出了一條偷梁換棟的計策,她派人在宮中四處打探看哪位宮女被皇帝臨幸後懷有了身孕,於是將找到的宮女藏在秘室之中,與外界隔絕,派專人送飯、照看。然后買通御醫,對外號稱懷孕,並偽裝了許多懷孕的跡象。

由於當時孫貴妃深的皇帝的寵愛,因此無人敢透露半點風聲,就這樣十月懷胎,宮女順利產下一子,孫貴妃馬上派人將孩子抱到身邊,秘密處死了宮女,然後派人立即通知宣宗,自己也裝出一幅產後非常虛弱的樣子。就這樣這個小男嬰就成了孫皇后的親生兒子,而這個小孩就是後來的明英宗。

但也有另外一種說法,便是宣德帝實在過於寵愛孫貴妃,便與她聯手演了這麼一出“狸貓換太子”,將“太子”生母給換成了孫貴妃。因為若是孫貴妃假裝懷孕,能夠瞞得過所有人,絕對瞞不過宣德帝,因為兩人是夫妻,肌膚之親是在所難免的,要說宣德帝真沒有發現的話,除非他是瞎子。

英宗生平

明英宗出生四個月被立為太子,母以子貴,孫貴妃也因此得以正位后宮,胡皇后被迫讓位。由於宣宗皇帝一手導演了廢後的鬧劇,因此在他的一生英明中點上了一個很大的污點。

這樣一個宮女的孩子,宣德十年(1435)正月即位,時年九歲,年號正統(1436-1449),改次年為正統元年。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隨著仁宣朝重臣“三楊”的相繼去世與引退,加之后宮宦官勢力的急劇上升,正統朝的政治日趨腐敗,著名的大太監王振就是正統朝宦官專政的代表人物,英宗對他言聽計從,他也依仗皇帝的威嚴排除異己,樹立朋黨。

當時的元朝在漠北的勢力已經一分為二,瓦剌與韃靼,兩個部落互相征伐,到了英宗朝,瓦剌強大了起來,並不斷騷擾明朝的北邊,瓦剌部當時的實權掌握在也先的手裡,他經常派人以向朝廷進貢為名,騙取賞賜,因為當時明英宗對進貢國家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要有非常豐厚的賞賜,而且是按人頭派發。也先也是看中了這一點,派出的使臣不斷增加,最後竟加到3000多人。

王振對此忍無可忍,下令減少賞賜,也先以此為藉口對明發動戰爭。英宗年少氣盛,想御駕親征,王振也想耀武揚威,名留青史,極力攛掇朱祁鎮親征,但是由於當時明庭的主力都在外地作戰,一時難以調回,因此朝中大臣都勸阻英宗不要親征,但最後還是沒有改變英宗的態度,於是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了50萬軍隊,在明英宗的統一領導下浩浩蕩蕩開始親征。

由於連天大雨,加之糧餉接濟不上,軍隊的士氣非常低下。行到大同附近,看見被也先殺的屍橫遍野明軍屍體,英宗和王振都動搖了,於是決定撤軍。但是王振的老家在蔚州,離大同非常近,於是他決定大軍繞道蔚州撤退。王振的提議立即遭到群臣們的反對,認為這樣會耽誤撤退的時機,但是王振哪裡聽得進去,加上英宗也希望給王振衣錦還鄉的機會,於是大軍開始朝蔚州方向移動。

這時王振又心血來潮,怕大軍經過會踩壞家鄉的莊稼,自己就會背上罵名,建議按原路撤軍,就這樣寶貴的時間被耽誤了。當大軍行到懷來附近時,輜重還沒有趕到,於是王振下令原地駐紮等待。

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明軍被也先大軍赶超並包圍。也先切斷了明軍的水源,明軍被困死地。也先假意議和,趁明軍不備,發動總攻。明朝50萬軍隊遭到全軍覆沒,英宗被俘,王振被明將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野等大臣戰死。這就是著名的土木之變。英宗也開始了他一年的北狩生活。

英宗被俘後,也先覺得非常難辦,是殺是留無法決定,好在也先的弟弟伯顏帖木兒認為英宗奇貨可居,勸也先留下英宗,他的提議得到了也先的認同,英宗也得以保全了性命。英宗被俘的最初一段時間,也先總是帶著英宗到處招搖撞騙,但都遭到了明朝邊將的回絕,不久之後的九月六日,孫皇后與朝廷重臣立郕王朱祁鈺為帝,年號景泰,是為明代宗。這樣明廷上下都安定了下來,同時明代宗也明發詔諭,不許私自與也先聯繫。

也先想靠英宗大撈一把的計劃失敗後,便率領瓦剌精銳騎兵殺奔北京。明軍以逸待勞,在兵部尚書于謙的帶領下抵擋住了瓦剌軍的攻勢。此時,各地的勤王軍也陸續趕到京城,也先只能退回大漠。

北京大敗之後,瓦剌又在與明軍的多次交戰中慘敗。景泰元年六月,也先與朱祁鈺講和,並稱“迎使朝來,大架西去”,也先挾持英宗到大同。七月朝廷下令禁止山西民運糧大同。  

當時代宗已經坐穩地位,不想派人迎回英宗,但是在眾大臣的不斷建議下,只得派遣使者先去探聽情報,第二次派往瓦剌的使者名叫楊善,他變賣家產買了許多奇珍異寶,並靠著他的巧舌如簧,硬是在沒有聖旨的情況下迎回了英宗,英宗皇帝終於結束了他一年的北狩,回到了北京。 八月,也先釋放英宗。

英宗回到京師,代宗尊他為太上皇,但英宗並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短暫的儀式之後英宗被軟禁在南內,開始了他7年的軟禁生活。即便如此,代宗還是不放心,他將南宮的大門上鎖並灌鉛,加派錦衣衛看守,食物由一個小洞遞入,就是這點食物有時還被剋扣,英宗原配錢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一些女紅,派人帶出去變賣了以補家用。代宗為了避免有人與英宗聯繫,還派人將南宮的樹木全部伐光。英宗就在驚恐與飢餓中度過了7年的軟禁生活。

1457年,代宗得了重病,但是儲嗣的問題還沒有確定下來,眾大臣決定在第二天上朝時進諫,請求皇帝早建儲君。誰知就在這天夜裡爆發了一場政變,原來五清侯石亨,徐有貞,宦官曹吉祥等人密謀幫助英宗復辟,希望成功後能夠飛黃騰達。

事有湊巧,當時北邊傳來了瓦剌騷擾邊境的戰報,於是石亨藉機以保護京城安全為名調兵進城,這時忽然天上烏雲密布,伸手不見五指,眾人以為遭到天譴,都非常害怕,徐有貞站出來勸大家不要退縮,眾人繼續前進,並很順利地進入了皇城,直奔南宮,石亨派人撞開了宮門,並請英宗登輦,這時烏雲突然散盡,月明星稀,眾人的士氣空前高漲,簇擁著英宗直奔大內。守門的軍卒本想阻攔,這時英宗站了出來,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守門的兵卒傻了眼,眾人兵不血刃進入了皇宮,朝皇帝舉行朝會的奉先殿而來,並將英宗扶上了寶座,史稱“南宮復辟”。這時已是天色微亮,眾朝臣已經等在午門外準備朝見,聽到鐘鼓齊鳴,眾人按序走入奉獻殿,可眼前的一切使他們目瞪口呆,寶座上的皇帝已經不是景泰皇帝了,而是8年前的正統皇帝,正在眾人猶豫之際,徐有貞站出來大喊“上皇復辟了”,眾朝臣見此,只好跪倒山呼萬歲,英宗就這樣又重新取得了皇位。當時代宗正在后宮梳洗,聽到這個消息後險些癱倒在地,心知一切都已經完了。

英宗復辟後,改元天順,代宗在一個月後病死,終年三十歲,以親王禮葬在了北京西山。在石亨和曹吉祥的極力勸說下,英宗以“謀逆罪”殺害了北京保衛戰的總指揮于謙,是英宗繼土木堡之變後的人生又一大污點。

但是天順朝的政治比起正統朝來,要清明得多。英宗任用了李賢、王翱等賢臣,先後平定了石、曹之亂,社會還是向前發展的,明英宗曾對首輔李賢說過他每天的起居情況:“吾早晨拜天、拜祖畢,視朝。既罷,進膳後閱奏章。易決者,即批出,有可議,送先生處參決。”英宗也應算是一代仁君,他釋放了從永樂帝就開始被囚禁的“建庶人”(建文帝的幼子朱文圭,靖難後被幽禁宮中逾五十年),恢復宣德朝胡皇后的稱號,下旨停止帝王死後嬪妃的殉葬,他的這些舉措被史學界稱為“盛德事可法後世者矣”。

1464年,英宗病逝,兩次共在位24年,享年38歲,葬於裕陵。有子9人,女8人。廟號英宗,諡號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太子朱見深繼承皇位,英宗就這樣走完了他復雜的人生道路。

一生評點

英宗的一生並不算光彩,他寵信過奸邪小人,打過敗仗,當過俘虜,做過囚犯,殺過忠臣,要說他是好皇帝,真是連鬼都不信。但他是一個好人。

他幾乎相信了在他身邊的每一個人,從王振到徐有貞、再到石亨、李賢,無論這些人是忠是奸,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下,他都能夠和善待人,鎮定自若,搶劫的蒙古兵、看守、伯顏帖木爾、阮浪,最後都成為了他的朋友。可是事實證明,好人是做不了好皇帝的。

天順八年正月(1464),朱祁鎮在病榻之上,召見了他的兒子、同樣飽經風波的朱見深,將帝國的重任交給了他。然後,這位即將離世的皇帝思慮良久,對朱見深說出了他最後的遺言,正是這個遺願,給他的人生添加了最為亮麗的一抹色彩。

“我一定會照辦的。” 跪在床前的朱見深鄭重地許下了他的允諾。

自朱元璋起,明朝皇帝制定了一項極為殘酷的規定,每逢皇帝去世,后宮都要找人殉葬,朱重八和朱老四自不必說,連老實巴交的朱高熾、寬厚仁道的朱瞻基也沒有例外,現在這一毫無人性的制度終於被歷史上有名的差勁皇帝廢除了,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

朱祁鎮最終做成了他的先輩們沒有做的事情,這並不是偶然的,他沒有他的先輩們有名,也沒有他們那麼偉大的成就,但朱祁鎮有一種他的先輩們所不具備(或不願意具備)的能力——理解別人的痛苦。

自古以來,皇帝們一直很少去理解那些所謂草民的生存環境,只要這些人不起來造反,別的問題似乎都是可以忽略的,更不要說什麼悲歡離合、陰晴圓缺。
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

論劍之地在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2821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黃老邪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14 10:52:55 | 顯示全部樓層
明代宗朱祁鈺

明代宗朱祁鈺(景泰帝或景帝,1428年-1457年),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1457年在位)。

明代宗是明宣宗(宣德帝)次子,母親是賢妃吳氏,明英宗(正統帝)即位後封他為郕王。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之變」被瓦剌所俘後,郕王被擁立為帝,年號景泰,尊英宗為太上皇,英宗子朱見深為太子。

朱祁鈺即位後,用于謙為兵部尚書,粉碎了瓦剌對北京的進攻,迫使瓦剌放回英宗。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英宗返回北京,祁鈺害怕英宗復辟,故將其軟禁於宮中。

景泰三年,代宗廢去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但朱見濟在次年去世。景泰八年(1457年)一月,代宗病危,十六日曹吉祥、石亨、徐有貞等人陰謀擁立英宗,十七日清晨,起奪門之變,英宗復辟。代宗被降為郕王,軟禁在西苑,一個多月後去世,享年30歲。景帝死因不明,一說景帝是被謀害的(見陸釴《病逸漫記》)。景帝死後,葬於西郊金山(玉泉山北)的景泰陵,以其妃嬪殉之。

死後本無諡號,明憲宗成化時期上諡號恭仁康定景皇帝。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乙丑上廟號代宗,諡號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清朝復稱其諡號為恭仁康定景皇帝。明清史書多稱明代宗為景帝。

簡介

明代宗(1428~1457)朱祁鈺,明朝第七代皇帝。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鎮之弟,明憲宗朱見深之叔。母賢妃吳氏。英宗即位後,被封郕王。正統十四年,英宗親征瓦剌也先,結果在土木堡被俘。消息傳來,皇太后命郕王監國。不久瓦剌以英宗要挾明朝,于謙等人為絕之,於是立郕王為帝,九月癸未,郕王即皇帝位,遙尊英宗皇帝為太上皇帝,以明年為景泰元年。郕王在位8年(1450-1457)。 1457年,景帝病,王振餘黨曹吉祥等擁立英宗復位。英宗天順元年(1457)二月乙未,廢帝為郕王,遷西宮,不久,郕王薨於西宮,年三十。諡曰戾。英宗毀其所營建的壽陵(後為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的慶陵),以親王禮葬於西山。成化時明憲宗納大臣言,上諡號恭仁康定景皇帝,無廟號。南明弘光年間安宗追尊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恭孝景皇帝,廟號代宗。

身世

郕王朱祁鈺本是明宣宗皇帝的次子。朱祁鈺的生母,本是漢王府邸的一位侍女,這位漢王就是著名的永樂皇帝的二子朱高煦。宣德朝,宣宗皇帝對叔父漢王朱高煦用兵,御駕親征生擒朱高煦父子,並將漢王宮的女眷充入后宮為奴。在返京途中,宣宗皇帝邂逅了漢宮侍女吳氏,並深深被吳氏的美貌與聰靈所打動,於是吳氏得以陪伴宣宗皇帝直到回京。

回京後,由於禮教的阻撓,身為罪人的吳氏是不能被封為嬪妃的,於是宣宗皇帝將她安排在了一個緊貼宮牆的大宅院中,並時常臨幸,終於吳氏珠胎暗接,為宣宗生下了次子,取名朱祁鈺,這就是後來的景泰帝。吳氏也因此被封為賢妃,但繼續住在宮外。

宣德八年,宣德皇帝病重,派人將朱祁鈺母子召進宮,並託付自己的母后張太后善待朱祁鈺母子,託孤之後,一代帝王朱瞻基架鶴西去,由於時逢皇帝的大喪,無人顧及吳氏母子的身世,他們就這樣被大家接受了。孫皇后也並沒有食言,不久就封朱祁鈺為郕王,並為他們母子修建了王府,供他們母子居住。

土木堡與代宗登極

本來郕王母子可以平靜地度過一生,但是土木堡之變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明英宗朱祁鎮被漠北元朝餘部勢力之一的瓦剌部落首領也先俘獲,消息傳到北京後,朝廷內外一片驚恐。當時前朝皇帝、宣宗朱瞻基只有兩個兒子,長子朱祁鎮即為正統皇帝,次子就是郕王朱祁鈺,當時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不過才兩歲,如何能治理國事?臨朝議政的諸般事務,自然落在郕王朱祁鈺身上。於是,為安定人心,皇太后孫氏下詔立朱祁鎮二歲的兒子朱見深為皇太子,又命郕王朱祁鈺為監國,總理國政。郕王朱祁鈺就被推上了前台,在孫太后的受意下郕王繼承了皇位,遙尊英宗為太上皇,立英宗的長子朱見浚為太子。

北京保衛戰

早在朱祁鈺擔任監國的時候,就爆發了關於“南遷”的爭論,翰林院侍講徐呈(即後來參與奪門之變的徐有貞)根據天象的變化首先提出了南遷,並得到一些膽小的大臣的支持,但是由於祖宗的宗廟,陵寢都在北京,于謙當即否決了他的提議,並得到了朱祁鈺的支持。朱祁鈺非常欣賞于謙的能力與魄力,于謙也很欣賞眼前這位年輕人的當機立斷,兩人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都產生了對對方的傾慕。緊接著發生的午門血案,更加深了兩人的這種感情。

明英宗皇帝寵信宦官王振,搞的整個朝廷烏煙瘴氣,大臣凡是有不利於王振者,非死即貶,群臣的心中早已醞釀著一股洪流,終於,英宗被俘,王振被殺,群臣的怨氣得以傾吐,眾大臣跪在午門哭諫,要求郕王懲治王振的黨羽,這時王振的死黨錦衣衛指揮馬順出來阻擋,當即被憤怒的群臣打死。

郕王見狀唯恐發生譁變,準備逃走,這時于謙站了出來,他拉住郕王的衣袖,對郕王解釋大臣門並不是衝著郕王來的,只要郕王能夠懲治王振的黨羽,群臣願意輔佐郕王供圖大業。於是,朱祁鈺下令將宮內的兩個王振的死黨帶出來,交給群臣,這兩人也被群臣當場打死,由此可見王振積怨之深。

景泰帝即位之後,許多被王振排擠的忠誌之士得以重歸廟堂,吏治為之一新,同時在于謙的指揮之下,開始了京城保衛戰的準備工作,通州的糧食被搶運進京,京城以及京城周圍的防禦工事都被加固,于謙還親自遍練了新軍,並放出了石亨參加戰鬥。

同時景泰帝下明詔,各邊守將不得私自與也先接觸,這樣,也先妄圖利用英宗騙取明朝財物,城池的計劃失敗,於是氣急敗壞也先率領大批瓦剌騎兵鋪天蓋地向京城湧來。由於于謙戰前準備非常充分,北京軍民的空前團結,領兵將帥作戰勇猛,終於在北京城外給瓦剌騎兵以沉重打擊,也先不得已退回草原。風雨飄搖的明政權終於在這一戰之後穩定了下來。

英宗正統皇帝朱祁鎮被擄一個多月後,兵部尚書于謙組建近20萬大軍,嚴守紫禁城,並命石亨、孫鏜、範廣等將領率軍組織練兵,同時景泰帝下明詔,各邊守將不得私自與也先接觸,這樣,也先妄圖利用英宗騙取明朝財物,城池的計劃失敗,於是氣急敗壞也先率領大批瓦剌騎兵鋪天蓋地向京城湧來。由於于謙戰前準備非常充分,北京軍民的空前團結,領兵將帥作戰勇猛,終於在北京城外給瓦剌騎兵以沉重打擊,也先大敗,不得已退回草原。風雨飄搖的大明政權終於在這一戰之後穩定了下來,而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鈺也因此戰穩定了自己的皇帝位。

景泰朝的政治與正統朝相比應該說是比較清明的,但是景泰帝在處理英宗與太子的問題上犯了重大的錯誤,這導致了他後來悲劇性的結局。景泰帝在座穩帝位之後,就犯了宋高宗的毛病,不願迎接上皇回京,生怕會影響自己的地位,並因此與朝臣發生了一些齟齬之事。這時又是于謙站了出來,他保證上皇歸來不會影響皇帝的位子,希望皇帝能遣使去迎接上皇,景泰帝終於被說服,但是他只是派出使者打探消息,並沒有提出迎接。

英宗復辟

誰知派去的使臣楊善隨機應變,竟將太上皇迎回,生米煮成熟飯,明代宗也只好接受了這個事實,但即便如此在迎接的禮儀上,景泰帝也減了又減,將英宗迎回了北京,並軟禁在南內。在處理英宗回歸的問題上,景泰帝表現的心胸過於狹窄,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污點。

英宗回歸之後,明代宗派人嚴加看管,果然如于謙所說英宗的回歸沒有影響到景泰帝的帝位。但景泰帝並不滿足,他不僅自己要做皇帝,而且希望自己兒子朱見濟能夠取代英宗的太子朱見浚成為皇位的合法繼承人,於是他一手導演了賄賂朝臣的鬧劇。

明代宗授意太監去賄賂當時的重要大臣,希望他們在重建儲君的問題上能站在自己這邊,朝臣門不願公開反對景泰帝,只好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這樣,太子朱見浚被廢為沂王,景泰帝的親子朱見濟被立為太子。

誰知,天背人願,朱見濟早夭,明代宗也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不過好在明代宗還在壯年,子嗣的問題對他來講還不用非常發愁。轉眼已是景泰八年,明代宗突然得了重病,建儲的問題又成了熱點問題被擺上了朝堂,可眾大臣的意見也並不統一,有的主張復立沂王朱見深,有的主張立襄王,突然內宮傳來明代宗病體好轉的消息,於是眾大臣準備第二天上朝與明代宗商議,由於明代宗大病初癒,第二天早上起床後不久就又睡著了,這一覺即改變了明代宗的一生,也改變了大明王朝的命運,更改變了歷史車輪的走向。

群臣沒有等到景泰帝,於是相約明天早朝再來,誰知就在這天夜裡,爆發了著名的奪門之變,英宗復辟,景泰帝也於不久後去世,按親王禮葬在北京西山。于謙、王文被殺,明朝歷史上景泰帝的統治時期就這樣宣告結束。

歷史評價與成化平反

明代宗支持于謙反對南遷,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重用正統朝被迫害的忠直大臣,挽狂瀾於即倒,並對明朝戰後的恢復做出了貢獻,但對待迎回英宗的問題上他顯得過於小氣,同時在太子問題上他又顯得得寸進尺,最後景泰帝的一生以悲劇告終,他的功過只能留給後人評說了。

最後,還需要講講景帝去世後在明代官方歷史中的地位問題。景帝死後,英宗廢其帝號,賜諡號為“戾”,稱“郕戾王”。這是一個惡諡,表示明代宗終身為惡,死不悔改。成化年間,一些臣僚開始為景帝鳴不平,他們認為景帝危難之時受命,削平惑亂,使老百姓安居樂業,功勞很大,卻諡以“戾”,很不公平。甚至有人責問,當時若不是景帝即位,外敵如何能退,英宗如何能返?憲宗雖然曾被景帝廢去太子地位,但對這位叔叔的功績還是相當理解。幾經周折,憲宗下旨恢復景帝帝號,定諡號為“恭仁康定景皇帝”,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景帝的功績。但明憲宗不可能給明代宗全面平反,所定諡號僅為5字,而明朝其他皇帝的諡號都是17字,景帝在規格上較其他皇帝低,而且景帝還沒有廟號。直到南明弘光時期,才給景帝加上廟號“代宗”,並增加諡號到17字。至此,景帝在禮儀規格上算是與明代其他皇帝平等了。他的歷史功績也稍稍為後人所知了。
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

論劍之地在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1-20 00: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