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樓主: benleehkk

我們的願為什麼發不出來

[複製鏈接]

4

主題

192

回帖

2273

積分

金牌會員

積分
2273
發表於 2014-8-22 17:58:43 | 顯示全部樓層
既然四大皆空,一切隨緣又何願之有?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727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8-24 17:26:53 | 顯示全部樓層
同样,在密教中则举出六种基本供养具即“阏伽、涂香、华鬘、烧香、饮食、灯明”,将此六种各分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波罗蜜。或将“嬉、鬘、歌、舞、香、华、灯、涂”八种神格化,各自附于曼荼罗的相应位置上。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727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8-25 09:36:02 | 顯示全部樓層
记佛为菩萨或声闻授成佛时名号的记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727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8-25 09:41:22 | 顯示全部樓層
众生受戒后,应护持净戒,不可轻言犯戒。若犯戒后,应如法忏悔并不再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727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8-26 10:00:43 | 顯示全部樓層
何况多行者。是故可念行八正道。佛说是已。皆欢喜受。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727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8-27 14:07:10 | 顯示全部樓層
我遇到过一位师兄,自学佛以来,出离心非常迫切,竟然再也不与妻子同床了。妻子非常地恼怒,甚至对佛教也恨之入骨。面临离婚,孩子的抚养问题也令人头疼,也为社会增加负担。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727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8-29 09:38:00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以身供獻 佛法及僧團
於無依怙者 我願爲護衛
於路上遊子 我願為嚮導
於渡江河者 願為船筏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727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9-1 11:37:02 | 顯示全部樓層
佛陀尚且要為過去惡業受報,你我凡夫不精進修行斬斷輪回之因,卻追求消業得福報,平添更多執著,豈非南轅北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727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9-2 09:57:38 | 顯示全部樓層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三界无安,众苦充满,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何不痛念生死,抓紧修行,修持五戒,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一旦往生净土,永远脱离生死轮回的苦难。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727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9-4 09:33:16 | 顯示全部樓層
我想要表達我曾經有過的一些想法,這些是關於大乘佛教的。你們有些人也許已經猜到了,我是一個佛教徒,我追隨的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不僅僅是局限在幾本教科書裏或是方法之中,摩訶衍那這個詞,在梵文裏,“摩訶”的意思是大,“衍那”的意思是交通工具。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727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9-10 10:15:06 | 顯示全部樓層
能夠真正自他相換就是真實的菩提心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727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9-15 10:03:22 | 顯示全部樓層
悉得陀邻尼法。其欲无所挂碍。其心所念羞惭。多所忍而行。从是而得成。其心如金刚无能断截者。诸佛法一切习。诸佛法欲具足。其意所作而欲甚尊。其意不离菩萨心令他人亦尔施与伏意而不乱所爱而无所惜其净戒庄严饰身口意。其忍辱柔软是则为力。是则僧那阿僧祇劫。忆那术百千所作。精进而不懈怠。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727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9-17 10:37:58 | 顯示全部樓層
對於佛法,不僅需要聽聞,更需要深入思維和實修,努力將法義融入我們的心相續!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727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9-21 09:31:06 | 顯示全部樓層
们最后都是空无、没有的,生出来什么都没有,走的时候为什么想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带走?要放下自己,要懂得人间空无,以无所得故,这才是看破,这才是放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727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9-24 07: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佛言:「阿難!此經名為法滅盡,宣告一切宜令分別,功德無量不可稱計。」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7102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玄機妙算」勳章「友誼大使」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論譠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4-9-25 00:35:34 | 顯示全部樓層
benleehkk 發表於 2014-7-9 14:27
佛法講發願,發願跟世間人所講立志是同樣的意義,一定要發大誓願。我們的願為什麼發不出來?這個道理並不難 ...

心地不明,願不能發得牢固,真的要好好思考!
Life is wonderful but life is short, so make the most out of it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727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9-29 09:31:14 | 顯示全部樓層
善心隻在一念之間,而善心所結下的善果,芬芳馥鬱,香澤萬裏,令人垂涎欲滴。一顆種子落地,播種人總能在秋天的陽光裏品嚐到果實的甜美滋味。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727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9-29 09:37:49 | 顯示全部樓層
佛說此經完畢,諸四眾弟子、天人龍鬼,莫不歡喜,稽首退去。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727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10-6 21:39:40 | 顯示全部樓層
一般念佛的人多,沒有感應,念上三年不相信了,為什麼?沒有感應。問題出在哪里?出在他自己,自己念這句佛號有夾雜、有妄念,這就不行。一定要沒有夾雜、沒有雜念才好,這比什麼都重要。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727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樓主| 發表於 2014-10-9 09:13:21 | 顯示全部樓層
    但是不管多麼陌生的東西,隻要願意學,都可以一點點熟悉起來,對於能給我們帶來最大好處的佛法,當然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熟悉了。這個對佛法的熟悉過程,歸納起來,就是聞思修這三個步驟。這三個步驟,就是學佛的核心方法。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2-1 13: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