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556|回覆: 43

[鳥] 世界鸚鵡圖鑑(122種)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5-13 10:33: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01緋紅金剛鸚鵡 (Scarlet Macaw)
許多人認為緋紅金剛鸚鵡(五彩金剛)是南美洲最美麗的鸚鵡,五彩繽紛的羽色深得人們的喜愛,牠們美麗的外表和高價位也成了盜捕者的主要目標之一,但現在卻成為瀕臨絕種的鸚鵡。
體長:85cm(33吋)
分佈:從中美洲的墨西哥南部到巴拿馬及南美洲的南部的熱帶森林到波利維亞東部。
整體概述:
與綠翅金剛外表相似,主要的不同的地方是緋紅金剛的翅膀有著鮮艷的黃色羽毛,而綠翅金剛翅膀則是沒有鮮黃色的羽毛,另外不同的地方是在綠翅金剛的面部有紅色細毛組成的線條,而緋紅金剛面部是沒有的;同於綠翅金剛,緋紅金剛最常棲息於1000m以下的潮濕熱帶低地,雖然分佈面積廣大,但是這些美麗的鸚鵡數量愈來愈少,尤其在中美洲,盜捕作為寵物交易及棲息地破壞、巢穴不足是主因,通常成對出現,或是30只左右的數量活動,常與綠翅金剛、藍黃金剛一同出現於巖壁上啄食土塊,一般相信是為了中和未熟或有毒果食的毒性 ,緋紅金剛已列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之 一級保育瀕臨絕種的金剛鸚鵡。
飼養摘要:
緋紅金剛是相當活潑且好奇的金剛鸚鵡,很快能適應新飼主及環境,一但適應環境後即變的強壯,提供新鮮樹枝給牠們啃咬,夏天特別喜愛沐浴,常常會嘶聲大叫;自幼人工餵養的緋紅金剛是很迷人、討喜的寵物,用心教導會有不錯的學話能力,但與藍黃金剛、綠翅金剛比起來較難獲得主人的信任,當牠們成熟時往往會變的喧鬧與富攻擊性,不再馴服,也喪失了與飼主間的完全信任感,當然並非每隻個體都是如此,但如果發生了類似的情形可以考慮幫牠配對繁殖,大型金剛鸚鵡需要主人持續的愛護與注意,不然易有拔羽等自殘行為,個性亦會變的不穩定以及有侵略性,大型金剛鸚鵡不適合所有人,勿因一時衝動而購買,沒有適當的環境、精力、經驗與責任感還是較適合飼養較小型的鸚鵡,這類大型鸚鵡動輒好幾十年的壽命,更常會活的比主人久,像丘吉爾的藍黃(琉璃)金剛活了100多歲,所以長遠的打算與負責的態度是飼養大型金剛鸚鵡相當重要的課題。
繁殖:
繁殖緋紅金剛並不是很困難,新引進的成鳥適應環境後即變的很健壯,約於4月份時開始進入繁殖季,繁殖期有攻擊性,一窩可多至3-4顆蛋,常不是全部都有受精,每顆蛋孵化期約26天,3個月羽毛長成,自幼人工餵養的緋紅金剛是很迷人、討喜的寵物,但與藍黃金剛、綠翅金剛比起來較難獲得主人的信任,當牠們成熟時往往會變的喧鬧與富攻擊性,不再馴服,也喪失了與飼主間的完全信任感,當然並非每隻個體都是如此,但如果發生了類似的情形最好考慮幫牠配對繁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02黃領金剛鸚鵡 (Yellow-collared Macaw) 
黃領金剛是很適合作寵物的金剛鸚鵡之一,體型並不大,擁有不錯的說話能力,但是在台灣市場上售價一直不低,也不是很普遍,所以數量較少,手養的黃領金剛是非常愛玩及有趣的寵物鳥,手養的黃領金剛是很理想的寵物鳥。
體長:38cm(15吋)
分佈:玻利維亞的東部與北部、東至巴西,南從巴拉圭北部到阿根廷西北部,巴西中部也有其族群。
整體概述:
棲息於各種不同型態的地區,包含林地、潮濕的森林、農業耕作區、阿根廷熱帶及亞熱帶的潮濕森林、玻利維亞的乾燥林地等等地區,公母無明顯外表上的差異,繁殖期外常以一小群聚集活動,食物充足時會有大批聚集的情形,食物有水果、種子、核果、嫩芽等,偶爾會在穀物田或玉蜀黍田中覓食,12月時會進入繁殖期 。
飼養摘要:
籠養的黃領金剛算是金剛鸚鵡中比較安靜的鳥種,但偶爾還是會拉嗓清喉地大叫一下,黃領金剛十分活潑和友善,適應環境後很快就不怕人,也會很快的信任主人,適應期間對環境不會敏感,之後即變的健壯,最好能提供新鮮的樹枝供牠啃咬,手養鳥不會吵雜,且相當討人喜愛 ,與其它金剛比較起來,黃領金剛算是較為安靜,較適合飼養的種類。
繁殖:
近年來繁殖黃領金剛的成功率愈來愈高,國際上都有成功穩定的繁殖成果,黃領金剛經過第一次繁殖後,通常成為穩定繁殖且多產的種類,牠們對各種樣式的巢箱接受度高,繁殖期間不會很敏感,飼主在檢查巢箱時牠們也不會有攻擊性,通常一窩產3-4顆卵,孵化期約25天,10星期左右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03藍喉金剛鸚鵡 (Blue-throated Macaw)
藍喉金剛乍看之下與藍黃金剛相似,藍色羽毛部份較呈靛綠色,體型則是小一些,但是數量少的多,但與藍黃金剛一樣有著好奇、愛玩耍易近人的個性,野外的藍喉金剛已瀕臨絕種。
體長:約85cm(33吋)
分佈:北亞馬遜盆地至波利維亞東南方,在阿根廷北部也有其蹤跡。
整體概述:
藍喉金剛的主要羽色較呈靛藍色,與藍黃金剛的藍色羽毛不同,而喉部的一大片藍色也是主要辨識點,牠與其它大型金剛鸚鵡比較起來較為安靜,不會隨意尖叫,野外的數量早已岌岌可危,估計約只有300只左右, 相當稀少,而除了盜捕作為寵物鳥走私、棲息地破壞外,與其它金剛鸚鵡爭巢穴的巢穴不足問題也是一大原因,生活於潮濕的雨林低地,由於野外數量極少,籠養繁殖便成為保育這些珍貴種類的重要工作,常與藍黃金剛群集覓食,多為成對或一小群活動,築巢於枯死的棕櫚樹洞內,還好人工繁殖困難度並不太大,喜愛洗澡,提供牠們多樣化的食物,包括蔬果、穀類、種子、核果等等,野外繁殖期約在8月至10月間 。
飼養摘要:
人工飼養的藍喉金剛在鳥捨中十分活潑,對新飼主很快能適應,良好照顧下也是相當強健有活力的大型鳥,繁殖期外可與其它大型金剛鸚鵡飼養在一起,喜愛洗澡,啃咬力 和所有大型金剛一樣非常強,巢箱與棲木宜使用質地堅硬厚實的木材/樹枝或金屬製品,飼養如此大型鸚鵡應有足夠空間與適當地點,飲食上更要注意均衡營養的餵食;牠們是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的一級保育鸚鵡, 是非常珍貴稀有的鸚鵡。
繁殖:
藍喉金剛的繁殖並不十分常見,因為有許多仍是來自野外盜捕的野生鳥,單對的繁殖較成群繁殖來的好,需提供大的籠捨,約於2月間開始繁殖,繁殖期間有攻擊性,飼主觀察巢箱的動作不宜太過頻繁,一次約產2-4顆卵,孵化期26天,羽毛長成3個月, 一年可有2-3胎。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04綠翅金剛鸚鵡 (Green-winged Macaw)
雖然綠翅金剛(紅金剛)也是較常見的金剛鸚鵡之一,但近幾年野外數量已逐漸下滑,手養的綠翅金剛很愛親近主人,體型大是牠們的特色之一,跟其它大型金剛鸚鵡一樣,綠翅金剛非常響亮大聲,但如為從小飼養的手養鳥,愛亂尖叫的情形會好很多,如欲飼養成對成鳥則要在隔音設備良好或沒有鄰居的空曠地區較理想,友善的個性是大型金剛鸚鵡中較適合作寵物的種類之一。
體長:90cm(36吋)
分佈:
廣佈於南美洲北部,包括巴拿馬東部、安地斯山脈北方的哥倫比亞東部、委內瑞拉、巴西北部、巴拉圭東部、玻利維亞的北部及東部及圭亞那高地。
整體概述:
綠翅金剛 為體型第二大的金剛鸚鵡,深型碩大且鮮艷動人,雖然偶會被與緋紅(五彩)金剛搞混,但是外表與性格上有很明顯的不同, 翼部黃羽以及臉部細毛是緋紅金剛的特徵,他們生性友善,緋紅金剛明顯較有攻擊性與侵略性,尤其步入成鳥階段時;綠翅主要棲息在海拔450m至1000m的熱帶森林中,雖然他們分佈的地區相當廣,但是與其它的金剛鸚鵡比起來,牠們是較無群居生活的種類,很少看見一大群的綠翅金剛會群聚在一起,通常以 6-12只為一群活動 ,所食之種子或植物常帶有毒性,所以常會群集至河岸邊的黏土山崖上啄食土塊中和毒性與補充礦物質;繁殖季節約介於11月至5月間 ,通常無法將所有幼雛成功帶大。
飼養摘要:
紅金剛在人工飼養裡有穩定的繁殖成果,但國內多見還是野生鳥(尤其是成對鳥),請千萬別購買,剛引進飼養時叫害羞,適應環境後會即相當強壯, 人工繁殖鳥適應環境後不怕人而且相當逗趣,由於牠們喜歡用強而有力的巨喙啃咬東西,啃咬力極強,破壞力極高,提供牠們新鮮的樹枝啃咬是必要的,紅翅金剛不如一般大型金剛鸚鵡活潑,喜愛洗澡,因為綠翅金剛啃咬破壞力超強,所以須提供牠們寬敞堅固的鳥捨 ,將綠翅金剛當為寵物時請注意,他們同於許多大型金剛鸚鵡一樣需要飼主持續的關心與互動,需要寬敞的環境活動與豐富完整的飲食來保持健康, 切勿單只餵食葵花子或種子飼料,這情形常見於一些傳統鳥店,或一些鸚鵡知識相當低落的鳥商,很多人都是因為賺錢或短暫興趣而買賣鸚鵡的,本身也不會想正確的吸收相關信息與做功課,這樣長期對其鸚鵡健康與壽命是一大損害;飼養前請三思再三思,切勿因一時之快或持"買來好看或代表財富地位等炫耀"的心態來飼養,你有的可能只是三分鐘熱度,卻會賠上他們數十年冗長的歲月、自由與健康,再次強調,這類超大型鸚鵡只適合部份有能力有時間有責任有環境的飼主,或是繁殖者,將這麼每麗大型的鳥兒綁在站架上是對他們非常可悲的事情。
繁殖:
繁殖容易度較難於藍黃金剛及緋紅金剛,可能與對巢箱的選擇較挑有些關係,繁殖期始於4月,繁殖期間對飼主有攻擊性,一窩約1-3顆蛋,常沒有全部受精,若繁殖期時在不受打擾的情形下親鳥會很安靜,飼主最好在親鳥不在巢箱時定時觀查巢箱內情形,但不可驚嚇到親鳥,受驚嚇緊張的親鳥可能不慎破壞鳥蛋,也可能造成幼鳥受傷,孵化期約26天,3個月後羽毛長成,紅翅金剛在繁殖期間對飼主有攻擊性與侵略性,觀察巢箱內情形時需多留意。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樓主| 發表於 2012-5-13 10:35:15 | 顯示全部樓層
05紅肩金剛鸚鵡 (Red-shouldered Macaw) 
紅肩金剛(漢氏金剛,左圖)是所有的金剛鸚鵡中體型最小的,可愛的模樣非常討人喜愛,最近市面上也有越來越多的紅肩金剛出現,牠們在許多國家廣泛的被成功的繁殖、飼養,從小養大的紅肩金剛非常適合作寵物,迷你的體型與好奇的個性尤其惹人憐愛;而牠們的近親-貴族金剛(右下 圖,Ara n. camanensis)、紐曼氏金剛(Ara n. longipennis)在鸚鵡養殖業中的數量則是遠少於紅肩金剛,這兩種亞種的體型均較紅肩金剛。
體長:30-34cm(12-13.3吋)
分佈:從圭亞那高原到東委內瑞拉,南到巴西南部、秘魯東南部及北波利維亞。
整體概述:
大部分的紅肩金剛都是定居性的鸚鵡,但在有些地區會有季節性的遷徙行為,在當地算是常見的鸚鵡,尤其在巴西的中部及東北部,在圭亞那則不常見;棲息於各種開闊的林地,群居性,繁殖期外時常大群聚集活動或成對活動,食物包括了堅果、種子、水果、花朵等,也會至穀物田與果園中覓食而造成農民損失,在有些地方被視為農業害鳥,大多築巢於棕櫚樹洞內,有時也會築巢在樹上白蟻窩中,繁殖期約在2月至6月間;紅肩金剛的體型略小於貴族金剛與紐曼氏金剛,紅肩金剛的喙部全為黑色, 而貴族金剛與紐曼氏金剛的上喙部均為臘黃色。
飼養摘要:
籠養的紅肩金剛有時很聒噪,飼養成對成鳥或非手養鳥須評估其環境是否適合,剛引進飼養時相當害羞,易緊張與不安,但不需很長的時間即可適應飼主與環境,適應環境後大多十分健康強壯,喜愛啃咬東西,巢箱與籠捨需夠堅固,最好能提供玩具與新鮮樹枝供其啃咬,喜愛沐浴 ,貴族金剛在引進台灣後也造成不少歡迎,體型明顯比紅肩大,臘色的喙,因在國外市場上也少見,所以價位高出許多,手養鳥活潑好動,飼養這迷你的金剛鸚鵡,是很可愛迷人的寵物。
繁殖:
國內紅肩金剛的繁殖不多,但購買人工繁殖鳥來繁殖不會困難,而且一但繁殖穩定後有可能很多產,外國已有普遍繁殖的成果,但是國際間鸚鵡養殖業中貴族金剛與紐曼氏金剛的數量很少,繁殖成果也很少見, 這兩種幼鳥的喙部出生時即為蠟色,下喙部會隨時間慢慢變成黑色,與紅肩金剛幼鳥的差異可輕易分辨出來(如右圖,左為紅肩幼鳥右為貴族幼鳥),提供堅固的巢箱,室內較戶外鳥捨易繁殖成功,建議使用巢箱20 x 20 x 60 cm ,入口8cm,一窩約有4-6顆蛋,孵化期22-25天,羽毛長成約2個月。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06粟額金剛鸚鵡 (Severe Macaw)
粟額金剛是市面上不是很常見的金剛鸚鵡,養鳥業中也不多見,牠們是小型金剛鸚鵡(Mini Macaws)中體型最大的種類之一,說話能力比較類似於大型金剛鸚鵡,也比小型金剛好一點,在鳥捨中的粟額金剛是相當吵雜的鸚鵡,但手養鳥可以是很不錯的寵物。
體長:48 cm(19吋)
分佈:巴拿馬東部、南美洲的南部至波利維亞中部。
整體概述:
大部分的粟額金剛都棲息於海拔1500m下的開闊森林,與其它大型金剛鸚鵡比起來,算是被盜捕情形較不嚴重的種類,牠們在南美洲的原生地區中還算常見,在繁殖期外常以3-15只群集,偶爾會一大群於林間覓食,飛行速度快,羽毛提供了很好的保護色,依食物充足與否,可能有遷徙的行為,聲音沙啞粗躁難聽,常與紅腹金剛、橙翅亞馬遜成群在一起 ,在原生地裡有著穩定的數量與族群。
飼養摘要:
籠養的栗額金剛看到陌生人會特別吵雜,剛引進飼養時會十分緊張與焦慮,但人工繁殖鳥能很快地適應環境 且有著活躍強韌的生命力,良好照顧下他們是生命力相當強的鳥種,喜歡洗澡 ,定期沐浴可以維持良好與毛狀態以及羽色;幼鳥不常見,成對鳥有時連續刺耳的叫聲教人受不了,市場上成對鳥有不少野生鳥,需多加注意。
繁殖:
粟額金剛在鸚鵡繁殖界中數量較少,台灣國內的數量相當少,在繁殖期時對飼主有攻擊性,一窩約產3-4顆蛋,平均約為3顆,孵化期約26天,幼鳥 約在3個月大時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07紅額金剛鸚鵡(Red-fronted Macaw)  
紅額金剛是體型最大的小型金剛,或可說是體型最小的大型金剛,體格看起來壯碩強健,是相當稀少的金剛鸚鵡之一,手養鳥生性友善、愛玩耍、聰明、與飼主互動性高,學語能力佳,受到不少國外鳥友的好評;紅額金剛在鸚鵡養殖業的源起很晚,在70年代剛被南美學者發現時曾被認為是金剛鸚鵡雜交下的種類,後來才證實為獨立種類,在人工圈養與繁殖的腳步上自然落後其它種類許多;紅額金剛幼鳥時期頭部紅羽並不明顯,會隨著年齡慢慢增多,成熟後頭部、面頰與肩部的羽毛會呈現美麗鮮艷的橘紅色,非常美麗。
體長:60 cm (24 吋)
分佈:僅分佈於玻利維亞境內的一小地區(玻利維亞中南部)。
整體概述:
紅額金剛的棲息地非常的小,是所有金剛鸚鵡中最小的,僅棲息於玻利維亞中南部一塊約80 x 40 哩的區域中,加上棲息地破壞、農業開發、人為盜補等因素使得他們成為瀕臨絕種的鳥類;紅額鸚鵡是最具社交性與群居性的金剛鸚鵡之一,通常都是成對或整群一起活動,棲息地多為乾燥的森林,而一般各類鸚鵡棲息的雨林區,棲息地內人跡罕至,所以被發現的時間比較晚一直到70年代才被發現,築巢於巖壁洞穴中與高樹上,主食為種子、漿果類、水果、堅果,有時也會至農地中覓食;野地繁殖大多在11月至4月間,多在巖壁洞穴裡築巢繁殖,一次繁殖約產1-3顆蛋,但可能只會帶大一隻幼鳥,由於巢穴多在巖壁內所以幼鳥比較不易被盜獵者捕捉;在1983年玻利維亞政府開始禁止輸出鳥類時,紅額金剛也被列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的一級保育類鳥種。
飼養摘要:
人工繁殖鳥不多,屬稀有鳥種,外型美麗,但十分強壯而且很快能適應新環境,叫聲雖不比其它大型金剛大,但仍會造成不小的噪音,應提供寬敞的籠捨,人工繁殖鳥不怕人且相當活潑具好奇心與冒險的精神,這點同於多種大型金剛,他們喜愛啃咬所以籠捨與棲木須使用堅硬的材質,也可提供一些木頭供其咬嚼,飲食方面仍應注重多樣化與營養平衡,蔬菜、水果、種子、堅果、鳥餅乾、蛋食品、維他命補充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繁殖:
紅額金剛鸚鵡的繁殖並不容易,需要夠大的籠捨比較容易繁殖成功,紅額金剛約在4歲時會開始繁殖,然而6歲以上的鳥會有比較穩定的繁殖成果與週期,繁殖期近時,互相理毛、交配次數、求偶行為、進出巢箱的次數與攝取的食物會明顯增多,公鳥對人會變的比較有攻擊性與侵略性,母鳥一次產下2至4顆蛋,孵化期約26日,幼鳥羽毛長成約12至18周。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08藍黃金剛鸚鵡 (Blue & Gold Macaw)
藍黃金剛(琉璃金剛)是最常見的金剛鸚鵡,牠愛親近人的特質使得這種大型的金剛鸚鵡特別受歡迎且常見,個性溫和 常可於各地鳥店、動物園等地方看見。
體長:體長約86cm(34吋)
分佈:巴拿馬東部、巴西東南方及波利維亞和巴拉圭、哥倫比亞、委內瑞拉、阿根廷北方等南美熱帶低地。
整體概述:
在海拔500公尺(1,650呎)以上就很少見到牠們的蹤影,通常成對或一小群活動,也會與紅翅金剛或緋紅金剛等其它種類鸚鵡一起出現覓食或在巖壁上啃食土塊,雖然牠們算是大型金剛鸚鵡中數量較多的種類,但是棲息地嚴重的破壞 與違法捕捉野生鳥作為寵物買賣等因素也使得巴西、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等地的數量急速下降中,食物包括各種水果、種子、堅果、昆蟲等;繁殖季節因地而異, 巴拿馬及南美洲的北部可能於2月至6月間進入繁殖期,而在南美洲的南部則是8月至12月,習慣築巢於高處的棕櫚樹洞內。
飼養摘要:
籠養的藍黃金剛有時會很吵,因為大型金剛鸚鵡的叫聲通常都非常響亮非常大聲,尤其在早上與傍晚或興奮緊張時,喜愛沐浴,新引進飼養的藍黃金剛能很快地適應與信任新飼主及環境,啃咬力強,提供新鮮樹枝供其啃咬 ,人工繁殖鳥生命力強韌,不怕人,手養鳥有著親人與好玩的個性 ,切勿單只餵食葵花子或種子飼料,這情形常見於一些傳統鳥店,或一些鸚鵡知識相當低落的鳥商,很多人都是因為賺錢或短暫興趣而買賣鸚鵡的,本身也不會想正確的吸收相關信息與做功課,這樣長期對其鸚鵡健康與壽命是一大損害。價位不若其它大型金剛鸚鵡高,所以相當普遍,成對成鳥的繁殖上宜提供寬敞的空間,所有大型金剛鸚鵡都需要大空間,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喜愛而買了大型金剛鸚鵡綁在架上或是安置與小小的籠內,這對大型鳥是很悲哀的,絕大多數的都市地區是根本不適合養金剛鸚鵡的,買鳥前除做足其相關信息功課外,也請評量自身與環境狀況,冷靜評估後再下結論,金剛鸚鵡在良好照顧下可活七八時年甚至更久,值得深思。
繁殖:
藍黃金剛在鸚鵡飼養業中有著穩定及頻繁的繁殖數量,是大型金剛鸚鵡中較易繁殖成功的種類之一,約於3歲後有生育能力,每窩約有3-4顆蛋,孵化期25-27天,3個月後 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5-13 10:35:50 | 顯示全部樓層
09伊力格氏金剛鸚鵡(Illiger's Macaw)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藍翅金剛)是數量最稀少的金剛鸚鵡之一,由於棲息地被嚴重的破壞,現今的野外數量十分稀少,牠們在1989年時即被列為華盛頓公約中的一級保育類鸚鵡;國內籠養的數目非常少,國際上的數目也不多,但人工眷養的繁殖成果不錯,手養鳥是很好的寵物,但是個性較為獨立,需要飼主時常的關心與互動,若無受到應有的關愛與注意或與主人互動不佳,有可能會變的有侵略性與吵雜。
體長:43cm(17 吋)
分佈:分佈地區廣闊,北從巴西的亞馬遜盆地、巴西高原,南經巴拉圭到阿根廷東北部。
整體概述: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公母的性別在外觀上無較明顯的差異,但母鳥前額的紅羽比公鳥少,幼鳥的頭部則無紅色羽毛,而是有著像紅肩金剛一樣的藍羽;牠們主要棲息在熱帶與亞熱帶的常青樹林與落葉性樹林內,特別喜愛棲息於森林邊緣地帶以及近水源地的林地,在巴西的北部 ─ 巴西亞,牠們大多棲息於海拔1000m以下的森林內,空曠的地區較難見到其蹤跡,在巴西亞的族群棲息地部分地區與斯皮克斯金剛鸚鵡(Spix's Macaw)相鄰或重迭,繁殖期外的時間多成對或一小群聚集活動,天然食物有種子、水果等,也會至玉米田與穀物田中覓食,無其它更詳盡的記載,繁殖季時築巢在中空的樹洞內,在巴西繁殖期約在12月,阿根廷約於2月;由於棲息地的過度開發及破壞與人為盜捕使其數量大量減少,在巴拉圭的族群已瀕臨絕種,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是華盛頓公約附錄一之一級保育類鸚鵡,也受當地政府的法律保護。
飼養摘要:
籠養的伊力格氏金剛鸚鵡比大多數的金剛鸚鵡安靜,且破壞力較小,體型與黃領金剛相仿,但最好還是能提供牠們新鮮樹枝或玩具供啃咬,剛引進飼養時較害羞,但適應環境後則變得健壯,對環境也變的較不敏感,剛進口的鳥適應溫度不宜 過低 或溫差過大,飲食方面請給予適量的種子堅果食物搭配定量的蔬菜水果、蛋類食物如水煮蛋或蛋黃飼料、煮熟的穀物種子糙米飯、煮熟的地瓜、發芽種子等等,可使他們更健康更有活力,也建議給予寬廣的活動空間。
繁殖: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是最多產的金剛鸚鵡之一,其窩卵數也是金剛鸚鵡中最多的種類之一,在國際間的繁殖成果十分成功,繁殖難度較許多金剛鸚鵡低些,繁殖期間不應時常打擾,牠們對巢箱的檢查十分敏感,過度的人為干擾行為會使得牠們緊張與不安,若飼主在繁殖其間時常開翻巢箱可能會導致親鳥不小心弄破蛋的情形,一窩約產4-5顆蛋,不同於一般中大型鸚鵡,每顆蛋生出的時間通常間隔3天,與一般中大型鸚鵡的2 天不同,所以孵化後的幼鳥年紀可能相差10天甚至10多天,孵化期約24-26天,10-12周後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10藍紫金剛鸚鵡 (Hyacinth Macaw)  
藍紫金剛是全世界最大的鸚鵡,牠美麗的外表及巨大的體型使得牠特別引人注目,牠與綠翅金剛一樣,體型雖大但是卻有著非常友善近人的性格,也是因為牠不凡的外貌,有許多被盜捕交易至寵物市場中,加上棲地破壞與巢穴不足,野外的藍紫金剛只剩3000只左右,復育及保護野外的數量是現今最重要的工作。
體長:100cm-107cm(40-42吋)
分佈:主要的族群分佈在巴西北部,在玻利維亞的東部及巴拉圭北部也曾發現其蹤跡。
整體概述:
喜愛活動於開闊的樹林裡,避開終年潮濕的森林,愛棲息於有豐富核果的棕櫚樹林中,通常成對或一小群活動,很少發現落單的藍紫金剛獨自活動,牠們配偶間的關係對彼此非常忠實,約於7月或12月時進入繁殖季節,通常一窩有2顆蛋,但通常只有一隻會存活,原因在於親鳥只盡力照顧第一隻孵出的幼鳥,後來孵出的小藍紫金剛無法和自己的兄弟或姊妹爭食物,所以常死於脫水、體重下降等因素,而且有百分之四十的蛋會被烏鴉、犀鳥(巨嘴鳥)和一些森林中的哺乳動物所吃掉,更使牠們的數量無法上升,幼鳥約與父母親生活半年至一年後會離開親鳥,藍紫金剛約於7歲時會組成家庭,然後繁殖;農業、畜牧業的過度開發嚴重破壞了棲息地,盜捕鸚鵡的人覬覦牠們的高價位,而每年造成許多的藍紫金剛不幸死亡,但是造成數量無法提升的主要原因有百分之95是因為棲息地破壞而衍生出的巢穴嚴重不足,這些種種的因素使得野外藍紫金剛面臨絕種的危機,現今有許多國際性的組織都致力於藍紫金剛的保育工作,希望這些努力可使這些 出生於野外,屬於野外的夢幻藍色雲朵能永遠翱翔於牠們無邊無際的天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之 一級保育類鸚鵡。
飼養摘要:
籠養的藍紫金剛和其它大型金剛鸚鵡一樣有時很吵雜,強而有力的巨喙啃咬力非常強勁,有時連牢固的籠捨都會被牠毀壞,破壞力非常強,須提供厚實的樹枝供牠們啃咬,好奇心很強,很快能適應新環境與主人,適應環境後即非常健壯, 相當活潑好奇,人工繁殖手養鳥溫馴且親人,在歐美有很穩定的繁殖成果,也有許多地區能合法買賣人工繁殖鳥,當然價位通常不緋,但仍然廣受歡迎。     
繁殖:
野外的藍紫金剛繁殖相當緩慢,通常3、4年只成功扶養一隻後代長大,現今許多人工飼養的藍紫金剛都是70年代後期及80年代時由野外捕捉的野生鳥,繁殖期間領域性會變的很強且有攻擊性,牠們所需要平均窩卵數為2顆,通常第1顆生下後母鳥即開始孵蛋,孵化期約需26-28天,幼鳥生長的速度很快,幼鳥約在3個月大時羽毛長成,但是在大型金剛鸚鵡來說,但是人工繁殖的藍紫金剛繁殖難度不是很高,也比一些大型金剛來的多產一些。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11藍頭金剛鸚鵡 (Blue-headed Macaw)
在小型金剛鸚鵡中,最稀少、最不普及、身價最高的種類不外乎是知名度最低的神秘種類-藍頭金剛了,在90年代以前鸚鵡養殖界中人們對藍頭金剛所知極為有限,但自80年代起有合法到後來非法的走私鳥進口到歐洲後,其習性與相關信息才開始慢慢為養鳥業所熟知,所以其繁殖成果也多出現在歐洲,藍頭金剛其在野外處境相當艱難,由於他們棲地與分佈小、盜捕情形嚴重、棲地破壞以及野外繁殖力低等種種因素,藍頭金剛的數量一直處於稀少且危險的地步,據悉野外現有 總數量約在100~200只上下,在高利潤的盜捕販賣至國際間惡行下(國際間價位相當高,歐洲繁殖場售價多在一萬多美元以上),數量更是日益下降,牠們與一般金剛較為不同,其面部裸面部位呈灰黑色,但 幼鳥時期仍是呈現白色裸面(如下圖),此一特徵會隨年紀增長而改變,近來華盛頓公約也再度針對數種鸚鵡種類作加強保育行動與落實的申令,而藍頭金剛則為其中一樣重點鳥種,由此可見其稀有 及珍貴。
體長:42 cm (16 吋)
分佈:包含了秘魯東方、玻利維亞西北部以及巴西西部等地區。
整體概述:
藍頭金剛多被發現棲息於潮濕低地、長綠樹林、丘陵地、河域旁與開放性森林區中,偶爾也在人類的村落或小鎮被發現蹤跡,群居性不強,大多兩三隻一起活動,常出現於集水區覓食與活動,牠們也是南美洲最不容易在野外看到的金剛鸚鵡之一,所以其自然生態以及野外族群的相關記載與數據相較於其它金剛鸚鵡少了許多,野外繁殖季始於春天 ;藍頭金剛被列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的一級保育類鳥種。
飼養摘要:
藍頭金剛同於一般金剛鸚鵡,需要較高熱量與多樣化的食物種類來維持良好健康,堅果類、種子類、蔬果類都是必備的日常食物,搭配適量的高質量鳥餅乾與維他命等營養添加劑會使牠們更加健康,人工繁殖的藍頭金剛容易馴服且相當健壯,適應力良好,與一般金剛鸚鵡一樣很愛啃咬且破壞力強,飼養者多會提供樹枝木材供其咬嚼,適當的洗澡會保持其羽毛色澤及健康,藍頭金剛適合養在較寬敞可供飛行的鳥捨裡,飼養方式與同體型大小的金剛鸚鵡相去不遠(如藍翅、 栗額、紅腹金剛等)。
繁殖:
藍頭金剛的繁殖成果是非常少見的,主要因素還是數量太少且多在歐洲地區,其價位高昂也是原因之一,籠養鳥繁殖季大多起於春天,一年可繁殖2次,有些親鳥會全年繁殖,繁殖期時公鳥明顯變的有攻擊性與侵略性,繁殖者多使用一般木製直式巢箱(12x12x24),一窩約產2至4顆蛋,孵化期約26天,幼鳥約3個月後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12軍艦金剛鸚鵡 (Military Macaw)
軍艦金剛有3種亞種,外表僅有少許的差異,這3種分別是軍艦金剛(Ara m. militaris)、墨西哥綠金剛(Ara m. mexicana)、波利維亞綠金剛(Ara m. boliviana),三種都是瀕臨絕種的金剛鸚鵡。
體長:
70-80cm(27-31吋)
軍艦金剛(Military Macaw)-70cm(27吋)
墨西哥綠金剛(Mexican Green Macaw)-80cm(31吋)
波利維亞綠金剛(Bolivian Green Macaw)-70cm(27吋)
分佈:
軍艦金剛分佈在委內瑞拉西北部到厄瓜多東部與秘魯北部,墨西哥綠金剛分佈於整個墨西哥(雨林地區除外),波利維亞綠金剛分佈在玻利維亞的熱帶地區及阿根廷的北部。
整體概述:
軍艦金剛3種亞種相差不大,且與牠的近親巴芬氏金剛鸚鵡外貌很相似,但是巴芬氏金剛體型較大,墨西哥綠金剛與軍艦金剛相似,但是紅色與綠色的羽毛毛色略深, 波利維亞綠金剛則是喉部較呈紅褐色;牠們的數量在1980年代後期時大幅減少,族群數量開始出現危機,棲息地破壞及遭盜捕者捕捉作為寵物交易是主要的原因,尤其在墨西哥和玻利維亞的亞種野外數量已處於非常危急的狀態;成對活動,繁殖期外可見一群8-40只的家族成員一起活動,不喜生活於潮濕的熱帶雨林,主要食用無花果、棕櫚樹果實等水果,漿果、種子、核果、蔬菜等食物,繁殖期於8月開始,築巢於中空樹幹內或石灰岩地質懸崖的洞穴內 ,每季能育出的幼鳥相當少,也是野地數量持續不振的原因之ㄧ,列於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為一級保育的瀕臨絕種鸚鵡。
飼養摘要:
這個在國際間非常稀少的金剛鸚鵡在國內幾乎無見其蹤跡,是稀有且受保育金剛鸚鵡,他與其表親 - 巴福氏金剛外表非常類似,但巴福氏金剛體型巨大,甚至更少見,剛引進的軍艦金剛 較害羞,但能很快適應新環境與飼主,常常發出吵雜的嘶叫聲,繁殖期外可與其它大型金剛鸚鵡飼養在一起,喜愛洗澡,啃咬力強,須定期提供新鮮樹枝或玩具供咬嚼 ,需有寬敞的環境與均衡健康的日常食物。
繁殖:
提供良好的環境後軍艦金剛會有不錯的繁殖結果,且多產,繁殖期時對飼主有攻擊性,非常保護巢箱,提供堅固的巢箱規格50 x 50 x 80 cm,入口約17cm,通常每次產2-3顆蛋,孵化期約26天,3個月後幼鳥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5-13 10:36:25 | 顯示全部樓層
13摩鹿加鳳頭鸚鵡 (Moluccan Cockatoo)  
摩鹿加鳳頭鸚鵡(朱路冠)是早期最常走私來台的野生鳳頭鸚鵡之一,棲息地破壞及非常嚴重的盜補走私行為使牠們已成為瀕臨絕種的鸚鵡,碩大的體型與美麗的外表是牠們受人喜愛的最大原因,由於摩鹿加 鳳頭鸚鵡已列為保育類動物,但是在台灣還是有許多人飼養,有些是以前留下來的,也有些人成功的繁殖這些美麗的大型鳳頭鸚鵡;公母外表無明顯差別,但母鳥的虹膜有點帶紅色,公鳥則為黑褐色。
體長:約52cm(20.5吋)
分佈:
印尼摩鹿加群島的西瑞島及周圍鄰近的小島,在沙巴魯亞島及哈魯古島的族群已絕種,曾再次引入安本島野放,但現今也不見牠們的蹤跡了。
整體概述:
在1970年代時摩鹿加鳳頭鸚鵡在當地還是常見的鸚鵡,由於貪婪的人類的盜補使的這2、30年來數量急遽下降,根據華盛頓公約的調查報告,在1981-1985年間,每年至少有5000只摩鹿加 鳳頭鸚鵡被出口至無華盛頓公約管制的國家,或是利用走私入境,這個數目不包括印度尼西亞國內買賣的數量,所以盜捕野生鳥的情形十分嚴重,1987年一個自然保育的團體(PHPA)訂法限制了摩鹿加 鳳頭鸚鵡的出口,1989年牠們正式列為華盛頓公約附錄I 的瀕臨絕種鳥類,雖然列為瀕臨絕種的生物,但是在許多印度尼西亞的鳥市也是有來自野外的摩鹿加鳳頭鸚鵡待價而沽,走私野生鳥至國外的交易也都悄悄進行著,全世界的總數量約有8000只,眷養的數量可能比野外更多;棲息地的海拔大概在100-1200m之間,超過海拔900m就很少有其蹤跡,常棲息於開闊的林地、紅樹林、沼澤區、溪河邊的森林區等地,通常單只、成對或一小群活動,偶爾大批聚集時約有16只,但由於數量嚴重下滑,這種景像已不常見到,在早晨離開棲樹與傍晚返回棲樹時會發出響亮的鳴叫,主要食用堅果、椰果、種子、漿果、昆蟲等,繁殖期在7-8月間,築巢於高聳樹洞內,一窩產2顆卵,約28天後孵化,牠們約在4、5歲時成熟;盜獵者用尼龍質漁網放置於摩鹿加 鳳頭鸚鵡棲息的樹上捕捉牠們,或利用馴服的摩鹿加巴丹引誘野生摩鹿加巴丹進入陷阱中,盜獵者也跟隨成鳥的蹤跡找出巢穴,再將幼鳥捕獲,捕獲的鳥兒會被抓到海邊交易,再用小船轉運至安本島 ,此類盜捕行為從未間斷;牠們是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鸚鵡。
飼養摘要:
籠養的摩鹿加鳳頭鸚鵡非常吵,聲音非常的大,尤其是公鳥,十分容易興奮與過度反應,野生鳥會非常緊張,啃咬破壞力超強,籠捨一定要夠堅固, 一般的鸚鵡籠捨可能沒多久就會被拆掉了,定期提供新鮮樹枝及玩具供啃咬會有改善無聊與打發時間效果;手養的朱鷺冠非常黏人與可愛,但常會有只認主人但對其他人有攻擊性的行為,需時常給予關心與互動,常讓他們出來籠外活動與玩耍,行為上不多加注意或是長期忽略的話會和其它大型巴丹一樣容易有拔羽等偏差行為出現,對飼主而言也是相當不負責任的作法,飼養大型鸚鵡除了環境外,更一定要有照顧他們一輩子的準備,將他們當為家庭一份子一樣的愛護 ,飼養成鳥或欲配對時得注意巴丹常有的一些麻煩,巴丹是不容易配對的鸚鵡,一不合很可能會互相攻擊造成傷害甚至死亡,宜從幼時自然配對為佳。
繁殖:
提供的空間需夠寬敞,需注意公鳥經常攻擊母鳥的行為,尤其在空間不夠的情形下,由於摩鹿加鳳頭鸚鵡體型大,育雛期間不要常驚動親鳥,不然可能發生親鳥因驚嚇而使幼鳥受傷甚至踩死幼鳥,牠們算是較多產的 鳳頭鸚鵡一年可多至3-4胎,,一窩產2顆蛋,孵化期約29天,羽毛長成約需14-15個星期,全年均可能繁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14戈芬氏鳳頭鸚鵡 (Goffin's Cockatoo)
戈芬氏鳳頭鸚鵡(小白)是體型最小的巴丹之一,外表十分可愛及討人喜歡,牠們的說話能力在鳳頭鸚鵡中算是較好的,非常愛嬉戲,能容易地學會許多把戲及技巧,是很友善的 鸚鵡,現已成為保育類的鸚鵡。
體長:32cm(12.6吋)
分佈:
主要棲息在印尼南摩鹿加群島的塔寧巴島,鄰近的島嶼如牙德納島、拉瑞島、希拉魯島也有其族群,也曾引進到凱群島上。
整體概述:
戈芬氏鳳頭鸚鵡雖然在1970年代時就受棲息地破壞與捕捉販賣等環境衝擊,但在1981年時的數量還算普遍,由於牠們分佈的範圍小,所以任何棲息地的流失與盜補行為對整個族群數量的影響很大,在1983至1989年間光是有記錄的出口數量(不包括走私的數量)就有52000只,牠們也會因在當地造成農作物損失而被農民捕捉或射殺,世界上的總數量應該超過20萬隻,而在1992年時戈芬氏 鳳頭鸚鵡即列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常出現在海岸邊的低地森林內,有時會至農作物區內覓食,尤其愛在玉米田中吃農作物,築巢於樹洞內, 一次產 2-3顆蛋,公母輪由孵雛,30 天後孵化,10周左右後羽毛長成 ,戈芬氏巴丹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之一級保育類鸚鵡。
飼養摘要:
台灣所見幾全為野生鳥,台產繁殖非常少,但即使野生鳥也可馴服的像人工繁殖鳥般乖巧,人工繁殖幼鳥有著很貼心可愛的個性,加上外表可愛美麗,在國外廣受歡迎,人為飼養的戈芬氏鳳頭鸚鵡成鳥剛飼養時較害羞,通常表現的很沉默,但很快可適應新環境,爾後即非常活潑好動,啃咬力強 ,可以常常給予沐浴,時常清理消毒鳥捨以免疾病的發生。
繁殖:
許多國外的繁殖者成功的繁殖戈芬氏鳳頭鸚鵡,國內則較少見,難度略高,也因幾乎全是野生鳥的原因;將巢箱安置在陰暗的角落,一窩約產3顆卵,但常有未受精的蛋,公母輪由孵蛋,孵化期約28-30天,8-10周後羽毛長成,有時對於巢箱的檢查會顯得緊張。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15杜可波氏鳳頭鸚鵡 (Ducorp's Cockatoo)
在台灣的杜可波氏鳳頭鸚鵡大都是野生鳥,體型稍微較戈芬氏鳳頭鸚鵡大一些,手養鳥十分乖巧與安靜,有學話的能力,個性溫和且愛親近人,是小型鳳頭鸚鵡中不錯的選擇,可惜數量不多也不普遍 。
體長:33cm(13吋)
分佈:分佈在南太平洋的所羅門群島上
整體概述:
息於多種類型的地區內,從海岸線到山區內,包括森林、森林邊緣地帶、小鎮上、花園內等,在海拔700公尺左右最常發現牠們的蹤跡,通常成對或成一小群一起活動,成群活動時吵雜且引人注目,主要食用種子、漿果、水果、嫩芽、花朵及昆蟲,7-9月是牠們的繁殖期,築巢於樹洞內,一次約產2-3顆卵,籠養的杜柯波氏鳳頭鸚鵡數量不多,但野外數量還算穩定,全世界總數量在10萬隻以上,在當地村落是普遍的寵物,但受棲息地日益因破壞而減少,及遭捕捉販賣至鳥市、走私等因素,數量也是在下降當中。
飼養摘要:
與其它鳳頭鸚鵡比起來杜柯波氏鳳頭鸚鵡算是比較安靜些的種類,體型比粉紅鳳頭鸚鵡大一些,說話能力也還不錯,是理想的寵物鳥,價位不高,但市面成鳥多為東南亞進口的野生鳥,不宜飼養;適應能力不差,不吵鬧,比較含蓄,飼養成鳥宜購買人工繁殖的原配對,比較不會發生巴丹常發生的難以配對情況。
繁殖:
繁殖成果少,繁殖期間有侵略或攻擊性,公鳥有時會攻擊母鳥,不要經常打擾牠們或改變環境,因為牠們對這些行為十分敏感,一窩產2-3顆卵,孵化期約28天,羽毛長成8-10星期,常發生親鳥不餵食雛鳥的情形,最好趁早將幼鳥移出手養。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16紅腹金剛鸚鵡 (Red-bellied Macaw)
紅腹金剛是小型金剛鸚鵡中最大的的種類之一,生性害羞,且偶爾會發生不知名的死亡,可能是新引進的鳥兒的緊張及壓力造成的死因,飼養上也可能較其它金剛鸚鵡為困難,這些都是造成他們不普遍的主要原因。
體長:50cm(20吋)
分佈:
紅腹金剛分佈很廣,廣佈於南美洲北部,從圭亞那高地經委內瑞拉的北部及東南部至哥倫比亞,從南由秘魯的東部到北玻利維亞與巴西,在崔那德島也有其蹤跡。
整體概述:
繁殖期外常以一小群或數百隻群集,聚集數量的多寡取決於食物的充足與否,喜愛棲息於濃密潮濕的雨林及開闊的稀樹草原與草地,農耕區與紅樹林也可見到牠們的蹤跡,大多棲息於海拔500m以下的地區,早晨7-10點會從棲息處飛至覓食區,約於下午3-5點返回棲地,終日保持警戒心,常與粟額金剛及橙翅金剛聚集,在委內瑞拉繁殖期在5月開始,在圭亞那則是2月開始,巴西從9月開始,崔那德島從2月及9月開始,一窩約產2顆蛋 。
飼養概述:
剛飼養時非常容易緊張與不安,適應期較長,適應期間對環境、天候等變化也比較敏感,飼養紅腹金剛通常需 比飼養其它的金剛鸚鵡更為費心 ,因為其生性較為害羞,不太會親近飼主,野生鳥死亡率極高,需相當小心注意勿購買,紅腹鸚鵡的相關資料與飼養經驗各方面都較為缺乏,其易發生不明原因的死亡與疾病也是飼養上的一大隱憂。                                       
繁殖:
新引入的紅腹金剛非常害羞及緊張,常發生不明死亡,飼主需多費心思照顧他們,一次約產3-4顆卵,孵化期25天,11個禮拜後羽毛長成,紅腹金剛並沒被普遍的繁殖,但是手養的幼鳥非常可愛,不同於成鳥,幼鳥臉部較白,腹部的紅褐色也較淡,成鳥喙部是全黑,幼鳥主要是臘黃色再加上一點黑色。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5-13 10:38:05 | 顯示全部樓層
17棕櫚巴丹 (Palm Cockatoo)  
棕櫚鳳頭鸚鵡是很十分美麗且獨特的 鳳頭鸚鵡,由於臉部沒有羽毛的特色與金剛鸚鵡一樣,所以又 有人稱椰子金剛,牠們的喙部尺寸僅次於藍紫金剛,是體型很大的黑巴丹,共有3種亞種─艾特瑞木斯棕櫚鳳頭鸚鵡Aterrimus Palm Cockatoo)、戈利亞棕櫚 鳳頭鸚鵡(Goliath Palm Cockatoo)、范沃特氏棕櫚鳳頭鸚鵡(Van Oort';s Palm Cockatoo),前2種較常見,戈利亞體型最大,艾特瑞木斯體型最小;棕櫚 鳳頭鸚鵡在國外合法的售價非常的高,通常比藍紫金剛還貴,國外一隻人工繁殖鳥通常要7、8千元美金至1萬多元美金,以"鳥類飼養繁殖研究中心"(Avicultural Breeding & Research Center--簡稱ABRC)為例,他們販售人工繁殖的斷奶棕櫚鳳頭鸚鵡幼鳥來籌募棕櫚鳳頭鸚鵡保育基金,通常一隻艾特瑞木斯幼鳥售8000美元,而戈利亞售13000美元,由於在歐美非常稀少且不易繁殖所以他們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體長:依亞種與性別不同約55-68cm(21.6-26.7吋)
分佈:分佈在新幾內亞與周圍的島嶼,以及澳洲昆士蘭的約克角半島北部地區。
整體概述:
在新幾內亞的族群多棲息於熱帶雨林中,森林邊緣地帶、開闊稀樹的草原地帶等,澳洲族群分佈在森林、尤加利樹林地及其鄰近的雨林區等地,有時單獨一隻活動,常成對或5、6只聚集活動,用巨大有力的嘴剝開食用又大又硬的種子與堅果,水果、嫩芽、漿果也是主要食物,牠們臉部的顏色會依情緒而改變,受驚嚇或興奮時會由粉紅色變深紅色,在澳洲,繁殖期約在8-2月,在新幾內亞約在8月間; 由於豐厚的利潤棕櫚鳳頭鸚鵡被盜捕至國際黑市的情形非常嚴重,加上棲息地破壞與當地人民獵殺他們作為食物,數量正在快速下滑中,棕櫚鳳頭鸚鵡是華盛頓公約附錄一 ,一級保育的稀有鸚鵡。
飼養摘要:
籠養的棕櫚鳳頭鸚鵡很活耀,一但適應新環境後即非常強壯,但若綁在站架上或小籠捨中則會顯的了無生氣,看似十分沉默與封閉,啃咬力強,提供新鮮的樹枝供啃咬,適應期可能有餵食的問題,是因食物改變與環境的改變所產生的問題,甚至不吃食物,這尤其易發生在野生鳥的身上 ,雖為大型鳳頭鸚鵡,但是他們和其它大型鳳頭鸚鵡比起來算安靜很多,不會常閒來無事的大聲清喉嚨;野生鳥在籠養幾年穩定後也常會發生不明死亡的情形。
繁殖:
由於棕櫚鳳頭鸚鵡的繁殖本來就很困難,在歐美都很少見,而台灣與亞洲的棕櫚鳳頭鸚鵡幾乎都是走私的野生鳥,要繁殖成功非常困難,繁殖需要大的鳥捨,繁殖期間對環境的變化十分敏感,一窩只產1顆卵,偶爾兩顆,孵化期約28-35天, 羽毛長成約13-16個星期。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18藍眼鳳頭鸚鵡 (Blue-eyed Cockatoo)  
藍眼鳳頭鸚鵡(非一般國內說的藍眼葵花巴丹)是很少見的珍稀種類,有別於葵花鳳頭鸚鵡,牠的頭部與冠羽的形狀和摩鹿加鳳頭鸚鵡(朱路冠)較為相似,由於在葵花鳳頭鸚鵡的4種亞種中有3種也有藍色的眼圈,唯一沒有藍色眼圈的是產於澳洲體型最大的亞種 - Sulphur-crested Cockatoo(Cacatua galerita),所以分辨藍眼鳳頭鸚鵡與葵花鳳頭鸚鵡主要是以頭部與冠羽的形狀與較亮的藍色眼圈來作區隔,人工飼養的數目非常的稀少,母鳥的虹膜顏色較公鳥呈紅棕色。
體長:50cm(20 吋)
分佈:藍眼鳳頭鸚鵡原產於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岸畢斯馬克群島的新不列顛島以及新愛爾蘭島上。
整體概述:
藍眼鳳頭鸚鵡棲息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森林區、低地、森林邊緣地區與較空曠的林地內,較常在低海拔的地區發現牠們的蹤跡,除了部份分佈地區外牠們在當地算是常見的鸚鵡,但近年並無新的藍眼巴丹數量統計與生態觀察所以現今的情形並不清楚,但數量很可能較以往低,主要還是捕捉販賣至寵物市場與原始棲地的人為破壞;牠們常單獨、成對或一小群一、二十隻聚集活動,常在枝頭間或是飛行時大聲嘶叫,很引人注意,天然食物包括種子、堅果、水果、漿果、無花果、昆蟲等,行為大致上應與葵花 鳳頭鸚鵡相去不遠;繁殖季節不詳,一次約產2顆蛋,由公鳥與母鳥輪流孵蛋,孵化期約需30天。
飼養摘要:
大部分的藍眼巴丹都非人工繁殖鳥,台灣鮮少的數量幾乎也是走私的野生鳥,黑市價格高,死亡率更高,千萬別購買,人工繁殖鳥更是非常昂貴不曾引進,剛引飼養初期較為膽小害羞,人工繁殖鳥很快可適應新環境,之後即便的強壯,叫聲響亮吵雜,破壞力 很強,籠捨中宜提供樹枝或耐咬的玩具供其啃咬,將牠們安置於大的籠捨中較為理想 ,與其它大型巴丹一樣,餵食上得提供熱量較高的堅果類,日常的混合種子供給與蔬果餵食也少不了。
繁殖:
由於籠養數目非常地稀少所以繁殖成果相當的少,除了少數如英國徹斯特動物園與美國幾個繁殖中心外,其成功繁殖相當少見,繁殖的資料也相當有限,可參考葵花 鳳頭鸚鵡與摩鹿加鳳頭鸚鵡的繁殖資料,提供較深的堅固巢箱供其使用,一窩產1-2顆卵,孵化期通常持續28-30天,幼鳥通常羽毛長成至斷奶需8-9個月。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19鋼鋼巴丹 (Gang-Gang Cockatoo)
鋼鋼 鳳頭鸚鵡是十分特殊與美麗的鳳頭鸚鵡,性別可輕易地從外表判斷,頭部紅色的是公鳥,灰色則是母鳥,公鳥在幼鳥時期頭部的紅羽稀少且分散,會隨著年齡而增加;鋼鋼 鳳頭鸚鵡在鸚鵡養殖業中非常罕見,許多人相信牠們比其它種類更難飼養及照料,且繁殖難度高,也常容易產生拔羽的症狀,這些問題多半是與許多鋼鋼鳳頭鸚鵡是來自野外的野生鳥有關,由於數量不多,這些美麗、特別的 鳳頭鸚鵡應都由專業繁殖者與保育團體來作為繁殖復育計畫,全世界總數量應超過2萬隻,牠們也受澳洲政府法律保護。
體長:35cm(13.5吋),體型約與粉紅胸鳳頭鸚鵡(桃色or粉紅巴丹)一樣大。
分佈:
鋼鋼鳳頭鸚鵡分佈在澳洲的東南部,從新南威爾斯中部的海岸地區到南澳大利亞東南部,塔斯馬尼亞島北部也有其族群,曾引進到袋鼠島可惜未能成功生存繁衍。
整體概述:
棲息在低於海拔2000m的山嶽森林中,尤其鍾愛尤佳利樹林,冬天通常待在開闊的林地、農耕區、市區的郊外等地,夏天或非繁殖期時可能會在低海拔地區活動,繁殖期外通常成對或成群活動,偶爾會聚集約60只左右的較大群體,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樹上活動,只有喝水時會到地面上,愛食用各種種子,尤其是尤加利樹的種子,漿果、堅果、水果、昆蟲幼蟲等也是主要食物;繁殖季節約始於10月至1月,喜愛將巢穴築在水源地旁邊的尤加利樹洞內,一窩約產2顆蛋,有時3顆, 孵化需一個月,8星期後羽毛長成,但仍由親鳥餵食4至6個星期後才會離巢,有時會與粉紅胸鳳頭鸚鵡雜交繁殖。
飼養摘要:
即使在澳洲本地,人工飼養的鋼鋼巴丹也是很少,不好照顧與易養成拔毛的習慣也是飼養情形不普遍的原因之一,很少見到一對都有良好羽毛狀態的成鳥;食物的供應需多樣性,以達營養均衡,常發生鈣質吸收不良的問題, 添加水溶性的鈣質補充劑至飲水中可改善此問題,新引進飼養的鳥適應情況通常都不好,剛開始可能會拒食,提供大的籠捨(至少5 x 1.2 x 2m,最好是6 x 4 x 2 m規格的籠捨)與定期供應新鮮樹枝或玩具是必要的,這些對預防或治療拔羽症有很大的幫助。
繁殖:
人工飼養數目非常稀少,繁殖上的訊息較不完整,籠捨要夠大,將巢箱安裝於最高處,繁殖期時有攻擊性,對於巢箱的檢查無法忍受,不能常常打擾正在孵蛋或育雛的親鳥,否則可能導致親鳥遺棄蛋或雛鳥,甚至可能殺死或吃掉幼鳥,在氣候炎熱的地方繁殖成果不彰,在較寒冷的地區繁殖成果較好,平均窩卵數約2顆,有時3顆,孵化期約25-29天,7至8星期後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20葵花鳳頭鸚鵡 (Sulphur-crested Cockatoo)  
葵花鳳頭鸚鵡(大、中巴丹)是美麗優雅的大型鳳頭鸚鵡,早期走私來台的鳳頭鸚鵡中常能見牠們的蹤影,由於天性活潑聰明,常被訓練至馬戲團表演,牠們在澳洲當地是普遍且便宜的寵物鳥,在許多農耕區甚至被視為農業害鳥,但是叫聲大而響亮、破壞力強是其缺點 ,相近亞種約有4種,包括了Sulphur-crested Cockatoo(產於澳洲,最大型的種類,如右圖)、Mathews'; Cockatoo(產於澳洲)、Triton Cockatoo(產於新幾內亞與希巴布亞群島)、Eleonora Cockatoo(產於印尼境內的一些島嶼)。
體長:依亞種不同約44-51cm(17-20吋)
分佈:
分佈在澳洲的北部、東部與南部及塔斯馬尼亞、袋鼠島,印尼的東摩鹿加群島、新幾內亞、國王島、艾魯島等,也引進一些非原生地的地方如紐西蘭及數個島嶼。
整體概述:
葵花鳳頭鸚鵡通常群居,常常數百隻成群,在覓食時會各自分散為一小群,通常在地上覓食,有些會在樹上警戒,注意有無危險,有危險的狀況時會警告正在覓食的同伴,主要食物有種子、堅果及水果、 飛行時常發出沙啞響亮的巨大叫聲,有時會到農作物區覓食,造成很嚴重的農業損失,被視為害鳥,在某些地區的農民被允許可以獵殺破懷農作物的葵花鳳頭鸚鵡,也有人為了牠們的美麗羽毛而獵殺他們;築巢於高聳的樹洞中,澳洲南方的繁殖期在8-1月,北方在5-12月,一窩約有2-3顆蛋,通常2顆,30天後孵化,70天後羽毛長成 ,大部分的原棲地有著穩定的數量,但東南亞種的數種葵花鳳頭鸚鵡長期被捕捉至國際市場,其數量也下降的相當快。
飼養摘要:
飼養葵花鳳頭鸚鵡就像飼養其它的鳳頭鸚鵡一樣,需對牠付出多一些的關心與注意,尤其只飼養一隻時 ,無聊、緊迫、焦慮等情形會使得他們產生拔羽的惡習,這也是巴丹常見的偏差行為,牠們常常只親近主人一人,而對他人有攻擊性,可學會一些把戲,一些野外捕捉的野生鳥也可變的很馴服,公鳥的說話能力較母鳥佳; 飼養成鳥或欲配對時得注意巴丹常有的一些麻煩,巴丹是不容易配對的鸚鵡,一不合很可能會互相攻擊造成傷害甚至死亡,宜從幼時自然配對為佳;他們需要大籠捨,至少5x1.2x2m的規格,最好是6x2x2m較理想,有時巨大的叫聲非常吵雜,尤其是晨間及傍晚,啃咬力很強,籠捨必須夠堅固,提供新鮮樹枝與玩具供咬嚼,也可消除無聊 ;飲食上宜以混合種子 / 堅果飼料為主食,需經常搭配蔬果類餵食, 勿像許多鸚鵡知識不足或懶惰、無責任的鳥商與少數不良飼養者僅提供單樣食物作為主食,例如葵瓜籽,這樣對其健康與壽命是非常糟的,而在良好照顧下他們是非常強壯的鳥兒。
繁殖:
在澳洲葵花鳳頭鸚鵡在澳洲本土的繁殖不多,因為有許多野外的幼鳥能夠合法的捕捉,因為葵花鳳頭鸚鵡在野外的數量算是穩定且安全(全世界總數量約有50萬隻以上),在繁殖期間會明顯地變安靜,提供的巢箱要加上堅固的金屬邊,可使用金屬製巢箱,或將其外掛於籠外,否則強大的咬合力會嚴重地破壞木製巢箱 ,4、5歲以後有繁殖能力,一次約產2至3顆蛋,孵化期約30天,9至10星期後羽毛長成,有時對巢箱檢查會顯的敏感與不安。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5-13 10:41:07 | 顯示全部樓層
21雨傘鳳頭鸚鵡 (Umbrella Cockatoo) 
雨傘鳳頭鸚鵡(大白)是最多產的鳳頭鸚鵡之一,牠們的冠羽是所有鳳頭鸚鵡中最大的,潔白無瑕的羽毛十分美麗,在國際的鸚鵡養殖中算是常見的種類,在野外的數量卻愈來愈少,人類捕捉販賣是主要原因,國內的雨傘巴丹與其它許多東南亞白色系的 鳳頭鸚鵡一樣,絕大部分都是野生鳥進口或是走私來台的;其個性非常溫和及友善,能學會許多把戲及技巧,母鳥的虹膜有點帶淡紅色。
體長:46cm(18吋)
分佈:分佈在印尼摩鹿加省的北摩鹿加群島
整體概述:
喜愛棲息在海拔600m以下的山丘地森林、開闊林地、森林邊緣地帶、紅樹林、沼澤區等地,通常成群或一小群約3-10只左右活動,有時在棲息處會聚集較大群約50只的族群,天然食物包括堅果、種子、漿果、水果等,整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樹上,獵人常用馴服乖巧的雨傘巴丹引誘野生的雨傘巴丹進入陷阱,在1984年時約有12193只野生的雨傘 鳳頭鸚鵡被捕獲,出口或走私至別的國家,不包括約有7-10%的野生鳥在未被販賣時即死亡,以及印度尼西亞國內買賣的數量,當地居民有時也獵殺牠們作為食物,加上棲息地破壞導致的巢穴不足等問題,使牠們的數量不停地下滑,全世界的總數量約在5萬至20萬隻之間,但有可能更多,築巢於中空樹洞中, 野地繁殖期約在4月間。
飼養摘要:
籠養的雨傘鳳頭鸚鵡有時非常吵雜,喜愛啃咬東西,啃咬力十分強勁,身上會有白色粉狀毛削物,剛引進飼養時較害羞,人工繁殖鳥能很快地適應新環境 ;台灣的雨傘鳳頭鸚鵡多為東南亞走私與進口的野生鳥,也有少數多年在台的野生鳥所繁殖出來的幼鳥,大部分人不適合飼養這類大型巴丹,除了環境許可外,尚有噪音、動輒五六十年的壽命與正確知識及負責心等問題,請飼養前先做好功課與各項理性評估。
繁殖:
雨傘鳳頭鸚鵡是鳳頭鸚鵡中較容易繁殖的種類,全年均可繁殖,最好選擇堅固厚實邊緣加金屬的巢箱,或是將巢箱外掛在籠外,否則可能會被牠們咬的離離落落, 通常一窩產2 顆卵,公鳥與母鳥輪由孵蛋,約30天後孵化,3個月後羽毛長成,親鳥常常只專心照顧一隻雛鳥,所以常檢查巢箱及幼鳥的情形是必須的,有飼養雛鳥經驗的人最好能夠抓出手養以確保每隻幼鳥能順利健康的成長與發育。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22米契爾少校鳳頭鸚鵡 (Major Mitchell's Cockatoo)  
初次見到米契爾少校 鳳頭鸚鵡(車輪冠)的人一定會為牠頭上那美麗的冠羽所著迷,這美麗的鳳頭鸚鵡身價高,是能合法買賣進口的鳳頭鸚鵡中價位最貴的之一,國內不多見,在國外的鸚鵡養殖業也不普遍,全世界的總數量應低於2萬隻,叫聲尖銳但不至於太吵雜,在澳洲當地部分地區普遍,但族群數量日益減少中,人工繁殖鳥乖巧且愛親近人,但與其它巴丹比起來,牠們較不像別的 鳳頭鸚鵡一樣愛玩、逗趣,也較不易學會一些把戲及技巧,雖然手養鳥很乖巧,但有些米契爾少校鳳頭鸚鵡在成熟時可能會變的有侵略性及攻擊性,為避免它發生,飼主在平常就應與其做好良好互動,多與牠相處,常讓牠出籠玩耍,這樣可能可避免這種生理成熟所帶來的性格不穩定,共有2種相似的亞種-米契爾少校 鳳頭鸚鵡(Cacatua l. leadbeateri)及馬修氏桃紅鳳頭鸚鵡(Cacatua l. mollis ),外表大致相同,但一般而言米契爾少校要比馬修氏漂亮, 但後者較少且較昂貴,米契爾少校的冠羽紅黃相間,色澤分明顯眼且美麗,馬修氏的冠羽則較呈暗紅色,而黃色的羽毛非常稀疏或顏色很淡,較無層次分明的美麗羽色。
體長:35cm(13.5吋)
分佈:
分佈在澳洲境內,從昆士蘭中南部經新南威爾斯、維多利亞西北部、北省中南部、南澳大利亞到西澳大利亞,牠們分佈廣闊,包含了大部分澳洲分界區域,但是卻零星分散。
整體概述:
常棲息在乾燥與半乾燥有樹的開闊地區,通常成對或一小群約不超過50只左右活動,有時也會數百隻聚集在一起,且通常與粉紅胸鳳頭鸚鵡(桃色、粉紅巴丹)或裸眼巴丹、長嘴 鳳頭鸚鵡等Corella鳳頭鸚鵡群聚在一起,在樹上和地上覓食,主要食物有草類、穀類與水果的種子、松果、無花果、昆蟲幼蟲、水果、核果等,牠們的領域性很強,巢穴間的距離約2公里以上,3、4歲時開始有繁殖的能力,在求偶時公鳥餵食母鳥的行為較少,但常互相理毛,通常築巢在水源地附近,產卵前公鳥與母鳥會一起收集枯枝樹葉準備巢穴,窩卵數約為2至4顆,孵化需26天,8星期後幼鳥的羽毛差不多全部長齊,也有些會與粉紅胸 鳳頭鸚鵡雜交,雖然在部分地區米契爾少校鳳頭鸚鵡還算常見,但是許多地方的數量已遭受威脅,常有雛鳥、蛋甚至在孵雛的母鳥會被一種澳洲大型蜥蜴或蛇吃掉,人為盜補、棲息地破壞也是主要原因 ,與粉紅胸鳳頭鸚鵡爭巢穴也是數量不多原因之一,但基本上野外數量仍屬穩定。
飼養摘要:
米契爾少校巴丹在國際上的價位一直居高不下,將他們當成寵物鳥的飼主不多,主要還是成對飼養意在繁殖,但由於華麗鮮艷的冠羽還是讓許多鸚鵡愛好者趨之若鶩;新進的 鳥兒適應環境後會十分強壯,啃咬力強,提供新鮮樹枝或玩具供其玩耍啃咬,對其他種類有攻擊性,人工繁殖鳥個性相當好奇與活潑,供應其多樣化的食物 ,脂肪高的堅果與瓜子類建議適量餵食以免過胖。
繁殖:
繁殖難度不低,最好購買原配對的成鳥,因為米契爾少校鳳頭鸚鵡配對不易,公鳥在繁殖期間侵略性很強,對任何人都可能有攻擊性,且不太能忍受飼主檢查巢箱的動作,通常一窩產2-3顆蛋,很少有4顆,公鳥母鳥輪流孵雛,孵化期約需28天,幼鳥在7至8星期時羽毛長成, 他們約在3、4歲時有繁殖能力,但通常5、6歲時才會繁殖,繁殖壽命長,可持續育雛超過37年。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23粉紅胸鳳頭鸚鵡 (Rose-breasted Cockatoo)
粉紅胸 鳳頭鸚鵡(桃色、粉紅巴丹)是澳洲分佈最廣的鸚鵡之一,在許多地區被視為農業害鳥,但在澳洲以外的國家合法進口的粉紅胸鳳頭鸚鵡價格卻是一直不低,牠們美麗的粉紅羽色十分迷人,手養鳥非常聰明及愛嬉戲,即使野生鳥遭捕捉飼養後也會變的友善與乖馴,飼養牠們需對牠們付出多一些的注意與關懷,提供多種玩具,以避免無聊所產生的拔羽症,母鳥的虹膜呈紅棕色,公鳥與幼鳥則是暗黑色,約有2-3種亞種,差別在於羽色深淺及體型的大小不同等差異,即使是乖巧的手養鳥,成熟後有可能變的有侵略性。
體長:約35cm(14吋)
分佈:廣佈於全澳洲
整體概述:
粉紅胸鳳頭鸚鵡遍佈於澳洲各地,在當地是非常常見的鸚鵡,在過去50年間牠們的數量及棲息地迅速成長,估計世界總數量應超過5百萬隻,野外數量非常的多,常對穀物田等農作物造成相當大的損失,許多地方可以合法的獵殺以控制過多的數量造成農作物的危害的問題;粉紅胸 鳳頭鸚鵡喜愛棲息在開闊的草地與林地、農作物區、都市、小鎮等地,群居性,常數百隻成群結隊地活動,覓食時會各散為一小群,通常在地上覓食,主要食物有─ 水果、種子、核果、昆蟲、嫩芽、漿果等,可能有些會與米契爾少校 鳳頭鸚鵡(車輪冠 Major Mitchell's Cockatoo)及長嘴鳳頭鸚鵡(Long-billed Corella)雜交,澳洲北部的繁殖期在2-7月,南部在7-12月,常將巢穴彼此築的很接近,利用樹葉與小樹枝在樹洞內築巢,一窩約產3-4顆蛋,公母輪流孵雛,孵化期約30天,幼鳥約在8星期後離巢。
飼養摘要:
在澳洲粉紅胸鳳頭鸚鵡與葵花鳳頭鸚鵡一樣是常見的寵物且售價低廉,繁殖牠們的人也不多,因為野外數量很多,且有些地區能合法的捕捉,餵食上與其它鳳頭鸚鵡較不同的是油脂含量多的種子不應過量餵食,否則容易長出脂肪瘤,籠養鳥是吵雜、啃咬力強且生命力十分強韌的 鳳頭鸚鵡,最好能時常提供新鮮的樹枝供牠們啃咬,餵食上粉紅胸鳳頭鸚鵡易發生肥胖的問題,所以勿餵食過多脂肪過多的食物,如葵花子與堅果,蔬果類在日常餵食中的比重要多一點,也可餵食但黃粉與營養鳥乾糧,而籠捨寬敞些也有助於提供適當的運動而不致過胖。
繁殖:
粉紅胸鳳頭鸚鵡是鳳頭鸚鵡中較多產的,提供厚實堅固的巢箱,在籠內放置稻草、小樹枝、樹葉等供公鳥築巢,一對成熟的成鳥一旦開始繁殖後即能固定的繁殖,一窩通常產3顆蛋,但可多至5顆,孵化期約25天,公母輪由孵蛋,7個星期後羽毛長成,幼鳥很快即能離巢。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24尖嘴鳳頭鸚鵡 (Slender-billed Corella) 
尖嘴鳳頭鸚鵡是原產於澳洲東南部的鳳頭鸚鵡,體格粗壯,外型特殊,牠們的外表與一般鳳頭鸚鵡較不同,冠羽較小,眼圈呈藍灰色裸面,上喙部很長,也是牠們最大的特色;在世界各地的鸚鵡養殖界中是很稀少的種類,數量遠比一般巴丹少的多,市場上不容易見的到(主要是與一般澳洲種的 鳳頭鸚鵡一樣難有野生鳥的緣故,而市面上東南亞種的鳳頭鸚鵡則絕大多數都是野生鳥),尖嘴鳳頭鸚鵡是說話能力最佳的鳳頭鸚鵡之一,寵物鳥非常活潑好動,智商高表演欲強,由於數量太少,價位高,所以被當為寵物鳥的尖嘴 鳳頭鸚鵡相當少。
體長:37-41cm
分佈:僅分佈於澳洲的東南部地區。
整體概述:
尖嘴鳳頭鸚鵡棲息地主要為水源區旁的森林地帶、開闊的林地、農耕區、草原與牧場等等,活動區域通常都不會離開水源地,通常都群體約上百至2千隻左右聚集活動,尤其是在夏季尋找豐盛食物的期間會比較常出現大量聚集的情形,常被發現與澳洲葵花 鳳頭鸚鵡一起活動,有時會因覓食農作物造成損失而被當成害鳥,尖長的上喙主要是用於在地上覓食,主食包括堅果、種子、水果、蔬菜類、植物的嫩芽、花苞與根莖、漿果類以及一些穀物作物等;野外的尖嘴 鳳頭鸚鵡多在9月至10月間築巢準備繁殖,有些較早可能7月時就築巢,他們通常選擇在近水源地附近高度高的樹洞內築巢,也有些會在巖壁內築巢,一次約產2到4顆蛋,親鳥通常只能成功帶大一隻幼雛 。
飼養摘要:
人工繁殖的尖嘴鳳頭鸚鵡非常活躍,很快能適應環境與親近飼主,人工繁殖鳥和人的互動性高且頻繁,與其它大型鳳頭鸚鵡比較起來他們比較不吵鬧,然而叫聲依舊是滿響亮的,尖嘴鳳頭鸚鵡是很強壯的鳥兒,良好的飼養條件下不容易出問題,咬勁相當大,籠舍內所有的器材必須是強韌的材質所造才能避免被嚴重破壞,定期提供一些木頭、樹枝給他們啃咬比較理想,籠舍內的其它器材也比較不會被他們破壞。
繁殖:
繁殖尖嘴鳳頭鸚鵡最好能提供各種巢箱供其選擇,因為有些繁殖者的的經驗顯示他們可能有時會比較挑巢箱,提供多種選擇也會加大成功繁殖的機率,由於他們有著強勁的咬合力,所以一定得使用堅固的材質製成的巢箱,不然很可能會被嚴重破壞,一次繁殖約產下2-3顆卵,孵化期需要24天左右,幼鳥羽毛長成約2個月,手幼鳥說話能力佳,活潑親人,相當聰穎易訓練,是風評頗佳的寵物鳥。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5-13 10:41:50 | 顯示全部樓層
25雙黃頭亞馬遜鸚鵡 (Double Yellow-headed Amazon)  
雙黃頭亞馬遜(大黃帽、皇冠黃帽-瑪莉亞、麥格納)有數種亞種,由於牠們的聰穎、出色的學話能力、逗趣與飼主的互動,使得雙黃頭亞馬遜成為相當歡迎的寵物鳥;一般是分為大黃帽、崔斯瑪莉亞與麥格納,主要的差別是頭、肩、胸上黃羽的多寡,但是牠們卻都是血緣相近的不同亞種,一般人工繁殖的大黃帽價格不低,而麥格納與崔斯瑪莉亞雙黃頭亞馬遜價格更是高於大黃帽許多,大面積的黃羽分佈非常容易抓住人們的目光,雙黃頭亞馬遜可以說是在可以買賣交易的亞馬遜鸚鵡中最美麗迷人的種類;牠們的說話能力非常好,與灰鸚及黃頸亞馬遜是屬於同等級的說話高手;台灣的數量並不多,由於盜捕野生鳥至鳥市販賣、走私外,棲息地的大幅遭人為破壞使得野外的數量可能低於7000只,處境日益危急,尤其在墨西哥東北部的族群數量下降的最嚴重,亞種信息方面,總共約有4種亞種 ─ 貝利茲黃頭亞馬遜(Amazona o. belizensis)、墨西哥黃頭亞馬遜(Amazona o. oratrix)、麥格納黃頭亞馬遜(Amazona o. magna)、崔斯瑪莉亞黃頭亞馬遜(Amazona o. tresmariae)。
體長:依亞種不同,約36-40cm(14-16吋)
分佈:大多數分佈於中美洲的墨西哥及其島嶼(崔斯瑪莉亞島),在瓜地馬拉與洪都拉斯也有牠們的族群。
整體概述:
雙黃頭亞馬遜有數種亞種,雙黃頭亞馬遜會在6、7歲後或更晚後頭部的黃羽才會長到整個頸部與胸部,但依年紀、血統等不同會有差異,一般的大黃帽其頭、胸、腹、肩等部位並不如麥格納與崔斯瑪莉亞雙黃頭亞馬遜有著大面積的黃羽分佈,但年紀大的大黃帽也會有整個頭部甚至頸部都變成黃色的機會,會依每隻個體而有不同;而國內區分雙黃頭亞馬遜也就是皇冠黃帽主要有兩種亞種─崔斯瑪莉亞雙頭黃頭亞馬遜(Tres Maria Double Yellow-headed Amazon)與麥格納雙黃頭亞馬遜(Magna Double Yellow-headed Amazon); 雙黃頭亞馬遜棲息於熱帶稀樹草原、落葉林、太平洋沼澤森林等,大部份棲息在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多成群或一小群活動,由於棲息地嚴重的破壞,以及人為盜捕的猖獗,使的野外數量大幅下降,在1994年時的數量估計低於7000只,而以墨西哥東北部的數量下降的情形最為嚴重;食物有種子、嫩葉、棕櫚樹果實、無花果、核果、水果等,可能有時會造成玉蜀黍、香蕉、芒果等農業作物的損害;分佈於南部的族群的繁殖期約在2-5月間,北部的族群約在7月;由於台灣買賣野生鸚鵡的情形猖獗,使得亞馬遜鸚鵡的繁殖被視為難度非常高的種類,建議各位購買合法進口的人工繁殖成鳥或有繁殖過的成鳥,給予適當的照顧,牠們繁殖的情形其實並非非常困難,雖然價格便宜的多,抵制拒買野生走私鸚鵡與經不法商人合法化進口的野生鳥是每位真正喜愛鸚鵡的朋友應進的本份,切勿愚昧地想要輕易繁殖野生亞馬遜鸚鵡,通常野生亞馬遜沒有過10年是很難有機會繁殖的;CITES(華盛頓公約)已將除了麥格納雙黃頭亞馬遜外的-Amazona ochrocephala oratrix、Amazona ochrocephala belizensis、Amazona ochrocephala tresmariae 等大部份黃頭亞馬遜亞種列入一級保育名單。
飼養摘要:
黃頭亞馬遜近來無論在國內外都是非常受歡迎甚至搶手的鳥種,從一般區分的所謂大黃帽到麥格納與瑪莉亞都是受到市場高度歡迎的,也是許多亞馬遜喜好者的經典選擇代表,人工繁殖雙黃頭亞馬遜不怕人, 且相當外向活潑,成鳥有時有相當的侵略性,尤其在繁殖期或是性成熟時期,與人互動性佳,相當生動有趣,是亞馬遜鸚鵡一向非常吸引人的主要原因之ㄧ,而若當寵物鳥,公鳥在性成熟時可能會對飼主有攻擊性以及侵略性(約在5-12歲時),但並不表示每隻黃頭亞馬遜都會有相同情形;與黃頸亞馬遜情形類似,牠們是相當受歡迎的寵物鳥, 有著奇佳的學人語及聲音能力,價位上隨著數量的稀少與多為一級保育使得國外售價開始水漲船高情形下已慢慢越來越高,尤其麥格納與崔斯瑪莉亞這兩種亞種,但市面上還是有許多原為大黃帽為求高價暴利與合法買賣為由而謊稱為麥格納雙黃頭出售,鳥友宜多注意此種情形。
繁殖:
適應環境後的雙黃頭亞馬遜會變的很強壯,繁殖期時變的有攻擊性,公鳥會在巢箱外守衛,有人接近時會揚起頸部的羽毛欲作攻擊狀,孵化期間不要時常開翻巢箱,繁殖期時多補充各種營養的食物給親鳥,一窩約產2-4顆卵,孵化期28-30天,羽毛長成需2個月。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26小葵花&橘冠鳳頭鸚鵡 (Lesser Sulphur-crested & Citron-crested Cockatoo)
小葵花鳳頭鸚鵡(小巴丹)是最常見的走私鸚鵡之一,共有4種亞種,包括了美麗的橘冠鳳頭鸚鵡(左下圖),小葵花鳳頭鸚鵡是很普遍寵物鳥,生性聰明活潑,飼養牠們需要付出更多的注意力與時間與其互動,與人類有良好互動的小葵花 鳳頭鸚鵡會很友善,牠們在野外的數量原本很多,但在70年代開始其數量年年驟減,人類的捕捉是其族群衰退的最大因素,其次則為棲地的破壞;繁殖成果很常見,性別易於分辨,幼鳥與公鳥一樣有著深黑褐色的虹膜,所以一歲內的幼鳥較難辨別性別,母鳥的虹膜則明顯的呈紅棕色。
體長:約33-38cm(13-15 吋)
分佈:
所有亞種均分佈在印尼境內,主要在弗洛瑞斯海的許多島嶼上,包括蘇拉威希、蘇巴、帝汶等鄰近島嶼,曾經引進到新加坡與香港。
整體概述:
牠們的4種亞種 ─ 小葵花鳳頭鸚鵡( Lesser Sulphur-crested Cockatoo,Cacaua s. supphurea ),橘冠鳳頭鸚鵡( Citron-crested Cockatoo,Cacatua s. citrinocristata ),艾波氏小葵花鳳頭鸚鵡( Abbott's Lesser Sulphur-crested Cockatoo,Cacatua s. abbotti ),帝汶鳳頭鸚鵡( Timor Cockatoo,Cacatua s. parvula ),野外的數量僅剩第一種的數量較多,橘冠巴丹從1986至1989年間數量驟減80%,當地政府已於1992年頒布禁令禁止出口橘冠 鳳頭鸚鵡,艾波氏 的野生數量則只剩9只,捕捉售至寵物鳥市場與嚴重的棲息地破壞使得大部分的族群岌岌可危;牠們喜棲息於各種森林、開闊的林地、農地、森林邊緣地區、半乾燥的林地等等,大部分都成對或3-9只左右一起覓食與活動,但有時被發現會有較多的數量群集於有果實的樹上覓食,也會與折衷鸚鵡一起聚集覓食,聚集時相當吵雜,休息時通常棲息在森林地區,之後會成群地到低海拔的地區與農作物區內覓食,有時會遭農民捕殺;天然食物包括了種子、水果、穀物、漿果、堅果、嫩芽、花苞等,繁殖季節因地而異,大多始於9-10月與4-5月,一次產2-3顆卵,公母鳥輪 流孵蛋,孵化期約28天,10周後幼鳥羽毛長成,但仍會依賴親鳥一起生活約2個月;小葵花鳳頭鸚鵡以及橘冠鳳頭鸚鵡由於近年大量的野生鳥出口與走私,已經由二級升為一級保育名單。
飼養摘要:
人工繁殖的小葵花鳳頭鸚鵡不難照顧,適應環境後身體會很強健,且能耐低溫,啃咬破壞力很強,巢箱與籠捨需相當堅固,若飼養一對常會發生公鳥對母鳥十分具侵略性與攻擊性的行為,公鳥常會追著母鳥跑,甚至攻擊母鳥,有時會發生使母鳥致死的情況, 這也是巴丹不好配對的原因,給予公鳥適當的剪翅以及提供牠們寬敞的鳥捨會使情形改善,最好也能提供一些樹枝或玩具供其啃咬,乖馴的寵物鳥宜多給予關懷與互動,以免發生行為不正常等自殘行為,適宜的均衡飲食與期健康有絕對關係,切勿單只餵食葵花子或種子飼料,這情形常見於一些傳統鳥店,或一些鸚鵡知識相當低落的鳥商,很多人都是因為賺錢或短暫興趣而買賣鸚鵡的,本身也不會想正確的吸收相關信息與做功課,這樣長期對其鸚鵡健康與壽命是一大損害。
繁殖:
除了避免購買野生鳥外,公鳥與母鳥是否合得來也須注意,不然會容易發生上述公鳥攻擊母鳥的情形,繁殖期間公鳥對母鳥會更具攻擊性,此情形若發生,過小的籠捨會使母鳥因受攻擊卻無處多藏而死亡,所以飼養於較大的鳥捨中較為理想,而使用有兩個出入口的T字型巢箱可以使母鳥較不易受公鳥的嚴重攻擊;約在3至4歲時始有繁殖能力,人工繁殖鳥的繁殖難度不高,一窩約產2至3顆蛋,親鳥會輪孵蛋,孵化期約22-25天, 幼鳥太晚移出巢外有時會遭公鳥攻擊,8至10周大時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27紅尾黑巴丹 (Red-tailed Black Cockatoo)  
在澳洲以外的國家,紅尾黑 鳳頭鸚鵡是非常稀少且昂貴的鸚鵡,牠們在黑市的價格往往都非常的高,生性好奇溫和,牠們的性別可輕易的由外表判斷,公鳥全身都是黑色,尾部為鮮紅色,母鳥(如下圖)頭部、胸腹部、尾部及翅膀有許多美麗的黃色或橘黃色斑點與橫紋,尾部呈條狀分明的橘黃色,與公鳥尾部是一片鮮紅色不同,母鳥的喙部是肉色,而公鳥是黑色,世界上的總數量超過10萬隻,受澳洲政府法律的保護,野外數量目前似乎算穩定,約有4種亞種。
體長:依亞種與性別不同約50-68cm(19.6-26.7吋)
分佈:
廣闊地分佈在澳洲各地,昆士蘭的東部及北部和其鄰近的小島(包括約克角半島,整個半島除了最北的頂點地區,剩下的整個半島都有分佈)、新南威爾斯的北部有少量的分佈、北省的北部及南部、南澳大利亞的北部及西澳大利亞的東北部與西部。
整體概述:
紅尾黑鳳頭鸚鵡有遷徙性,北方的族群有季節性遷徙的行為,通常在較潮濕的季節(約11-4月)會往內陸遷移,南方的族群則是依食物充足與否而有遷徙的行為,繁殖期外通常成對或一小群聚集活動,但有時也會大量聚集數百隻,常和白尾黑 鳳頭鸚鵡與黃尾黑鳳頭鸚鵡相遇,但不會聚集在一塊,在森林區時只在樹上覓食,喝水時才會到地面上,在開闊地區或農作物區時則經常在地面上覓食,棲息與築巢都愛在靠近水源地的樹林中,尤其是尤佳利樹林,在傍晚入夜時分常大叫,特是在有月光的夜晚,有時與葵花 鳳頭鸚鵡一起在農作物園區內覓食,造成嚴重的農業損失,尤其是花生田與玉米田,當地政府有限制地允許農民射殺或是捕捉販賣,繁殖期因地方而不同,一窩通常1顆卵偶爾2顆,孵化期約 28天,只由母鳥孵蛋,如果2顆蛋皆孵出,較晚孵出的幼鳥常被親鳥忽略而死亡,幼鳥孵出後,母鳥會待在巢中3個星期,公鳥一天會餵食母鳥2次,雛鳥約3個月後羽毛長成。
飼養摘要:
人工繁殖鳥非常少,在國際上的繁殖業者與鸚鵡養殖皆很少見,但是在稀少珍貴的黑巴丹中,他們卻是最常見的黑巴丹;新引進的紅尾黑鳳頭鸚鵡在適應環境後會非常健壯,剛開始的飲食改變可能導致一時的飲食適應不良,需要大的鳥捨,過小的籠子或籠捨會使牠們沮喪與失去活力,對於過於潮濕與寒冷的環境敏感,提供新鮮樹枝供其啃咬。
繁殖:
由於籠養數量非常少,相關資料不甚完整,須提供他們夠大的籠捨,將巢箱安置於最高的陰暗處,最好能提供一些築巢用的小樹枝、稻草、樹葉等材料,一窩約產1-2顆蛋,常有沒受精的蛋,孵化期約28-30天,約3個月左右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5-13 10:42:18 | 顯示全部樓層
28黃頸亞馬遜鸚鵡 (Yellow-naped Amazon)  
黃頸亞馬遜(黃領帽)是出了名的說話高手,其說話能力在鸚鵡界中堪稱最有學人語能力的鸚鵡之一,合法進口的黃頸亞馬遜成鳥與幼鳥的價位均不低,若當寵物鳥,公鳥性成熟可能會對飼主有攻擊性與侵略性(尤其在5-12歲時),此時妥善的照顧與瞭解他們的習性有助於改善此情形,3種亞種差異主要在頭、頸黃羽的多寡與體型大小差異,有一比較特殊稀有的亞種是羅坦黃頸亞馬遜(Amazona o. caribae),牠的嘴是臘黃色而不是一般所見的黑色,其它兩種亞種分別是洪都拉斯黃頸亞馬遜(Amazona o. parvipes)與原生的黃頸亞馬遜(Amazona o. auropalliata )。
體長:約38cm(15吋)
分佈:牠們分佈於中美洲各國,包括墨西哥、瓜地馬拉、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等地。
整體概述:
黃頸亞馬遜約有3種的亞種,外表差異不大,棲息於海拔600-700m的乾燥或半乾燥的林地、灌木叢、熱帶稀樹草原內,通常成對或一小群活動,偶爾會一大群聚集,但由於近年野外數量不斷地下降,大群聚集的情形已不多見,築巢在高聳樹木的洞穴內,約在2、3月時進入繁殖季,一窩約產2-3顆卵;幼鳥時期頸間通常沒有黃色羽毛,在1-2歲時頸後黃色的羽毛會逐漸長出,5歲時會頸部黃羽會完全長成,然而並非每一隻都有明顯的黃羽 。
飼養摘要:
飼養牠們需有耐心,有些黃頸亞馬遜會因為對主人的忌妒心及佔有慾而變的性情不穩定而有攻擊性;飼養成對種鳥上,許多人工繁殖成鳥相當活潑外向不怕人,適應環境、天候、食物與飼主的速度快,一旦適應新環境即相當強健,飼養上宜提供均衡食物,常態地提通混合種子、堅果、蔬果、穀物飼料等等,黃頸亞馬遜會變的相當健康與美麗;由於牠們相當受歡迎野生鳥交易未成間斷,加上人類對棲息地愚蠢的長期破壞,CITES(華盛頓公約)已將黃 頸亞馬遜的所有亞種全列入一級保育名單內。
繁殖:
與其它常見的黃頭系亞馬遜鸚鵡相較之下,黃頸亞馬遜的繁殖難度是比較高的,繁殖期間對飼主有攻擊性,若人接近時,公鳥會豎起頸部的羽毛,對靠近的人作攻擊狀,通常會在巢箱旁監護守衛,尤其是母鳥在孵蛋時;台灣繁殖黃頸亞馬遜成功案例不多,主要是近年來才有進口較多的人工繁殖成鳥,若要繁殖,購買人工繁殖的種鳥是最佳選擇,一窩約有2-3 顆蛋,孵化期約需28-30天,2個月後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29藍頂亞馬遜鸚鵡 (Blue-fronted Amazon)
藍頂亞馬遜(藍帽)是較常見的亞馬遜鸚鵡之一,卓越說話能力及美麗的外表常受人們青睞,是很適合作為家庭寵物鳥的亞馬遜鸚鵡,較不像其它黃頭系的亞馬遜有侵略性,牠們分為兩種亞種-藍頂亞馬遜(Amazona a. aestiva,見右圖)與黃翼亞馬遜(Amazona a. xanthopteryx,見下圖)兩種,一般來說,黃翼亞馬遜體型比藍頂亞馬遜略大,價位也較高。
體長:37cm(15吋)
分佈:
藍頂亞馬遜分佈於巴西的許多地區,黃翼亞馬遜則分佈於北玻利維亞、巴拉圭、阿根廷北部及巴西部分地區。
整體概述:
因應國際寵物鳥市場上的大量需求,藍頂亞馬遜為非常受歡迎的鸚鵡,光在80年代初期,每年就從阿根廷出口4萬多隻野生鳥,過去幾十年其數量甚至比中南美洲所有被走私或出口的亞馬遜鸚鵡總合還多,是最常被走私與盜捕出口的亞馬遜鸚鵡;牠們多棲息在多樹的開放林地內、熱帶稀樹草原、棕櫚樹林等地區,大多在海拔1600m以下的低地活動,但廣佈於巴西高原內,有時會接近有人類居住的區域,通常成對或數十隻一起活動覓食,飛行時會叫出響亮難聽的叫聲,偶爾會在農場覓食而造成農作物的破壞,天然食物有:水果、種子、漿果、嫩芽、核果、花等等;繁殖期於10月至3月間,一窩約產2-3蛋 ;市面上多以一般藍帽與黃翼藍帽來做區隔,後者價位高許多,且在體型與毛色來說都比前者大與鮮艷。
飼養摘要:
人工飼養的藍頂亞馬遜很快可適應新環境,在早晨及傍晚偶爾會發出刺耳的叫聲,喜愛洗澡;若當寵物鳥,公鳥性成熟可能會有攻擊性(約在 5-12歲時),若發生則需多加細心注意多與互動來改善 ;學語能力強,常跟人類有許多生動且有趣的互動,所以多年來廣受歡迎;飼養成對成鳥上宜提供寬敞的籠捨,可定期給予沐浴來保持毛態健康與光澤,人工繁殖成鳥不怕人,適應能力強,健康均衡飲食與足夠的活動量還是保持鳥兒健康與活絡的最主要因素。
繁殖:
國際間人工繁殖出來的數量很多,在亞馬遜鸚鵡中是最普遍繁殖的種類,也是比較容易繁殖的亞馬遜鸚鵡之一,但在台灣國內成功繁殖的數目定度多,主要還是野生鳥多的關係,繁殖期間應給予充分的私密性,因為成鳥在繁殖期時領域性與侵略性強,親鳥過度肥胖易產無受精的蛋,一窩約產3-4顆蛋,孵化期約28天,羽毛長成8-10星期。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30白頂亞馬遜鸚鵡 (White-fronted Amazon)
白頂亞馬遜(白帽)是體型最小的亞馬遜鸚鵡,牠們共有3種亞種,如要細分可分為白頂亞馬遜(Amazona a. albifrons,見右圖)、蘇諾拉白頂亞馬遜(Amazona a. saltuensis)、小白頂亞馬遜(Amazona a. nana),國內所進口的成鳥多為野生鳥。
體長:23-26cm(9.5-10.5吋)
分佈:依亞種不同分佈在墨西哥各地。
整體概述:
白頂亞馬遜生活於各種不同型態的地區,有乾燥地區、熱帶雨林、開放的森林地、農業地帶、沙漠地區等等,在當地算是常見的鸚鵡,成對活動,繁殖期外會小群約20只左右一起活動,不太怕人,牠們在棲息的樹木上常聚集上百隻 ,常見到和黃額亞馬遜(Yellow-lore Amazon)聚集,食物包括種子、核果、嫩芽、漿果,也常於農作區內覓食,造成農作物的損失 ,雖然棲地的銳減以及農耕地近年的大量開發使得白頂亞馬遜數量銳減,但是原棲地裡的族群還是保有一定的數量。
飼養摘要:
籠養的白頂亞馬遜是偶爾會吵雜的亞馬遜鸚鵡,新進的白帽亞馬遜幼鳥比成鳥更快適應新環境與主人,適應的情況也較好,適應環境期間對腸胃的細菌感染很敏感,飲食衛生需多注意,一旦適應即變的健康與強壯,啃咬力強,定期提供樹枝、玩具等耐咬的安全無毒物品供啃咬 ,若欲購買成對鳥做繁殖目的,宜選擇人工繁殖鳥,因為市面上多為野生鳥,也可購買1-3歲尚未很成熟的對鳥來飼養待繁殖,亞成鳥開始飼養對日後成功繁殖會有比較有保障的成效,因為偶爾還是有一些淘汰或常無授精情形的種鳥進口來國內。
繁殖:
成對繁殖效果較好,但人工繁殖鳥難尋,繁殖野生鳥機率又微乎其微,所以國內繁殖成果非常少見;一般在5月進入繁殖期,室內的話可能會較早,建議巢箱使用25 x 25 x 50 cm規格,入口4cm,繁殖期或繁殖期前時可能變的聒噪,一窩約產3-4顆卵,孵化期26-28天,約7個星期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31黃冠亞馬遜鸚鵡 (Yellow-crowned Amazon)  
黃冠亞馬遜(單頂帽、小黃帽)與其它黃頭系亞馬遜一樣是很聰明的種類,共有4種亞種,除了原生種外(Amazona o. ochrocephala,見左圖),其它三種都很少見,其中包括了巴拿馬亞馬遜(Amazona o. panamensis,見右下圖)、馬拉喬黃冠亞馬遜(Amazona o. xantholaema)與奈特洛氏亞馬遜(Amazona o. nattereri);黃冠亞馬遜外表雖不如雙黃頭亞馬遜漂亮但是價位比較便宜,體型則差不多,嘴部為黑色,頭部黃羽僅頭頂小部分分佈,容易與雙黃頭亞馬遜區分,學話能力佳,人工繁殖鳥不怕人且與飼主互動頻繁,但市面上所見多為野生鳥。
體長:36-40cm(14-16吋)
分佈:棲息於從中美洲的巴拿馬到南美洲的巴西東部及玻利維亞的北部。
整體概述:
黃頭亞馬遜棲息在各種地區─開放的林地、熱帶稀樹草原、沼澤地、潮濕森林的邊緣地帶、農耕區及市郊等地區,大多生活在500至750m的低地內,通常成對或一小群約10-30只活動,但偶爾聚集300只以上,主要在樹上覓食,但也會到玉米田尋找食物;在哥倫比亞繁殖期在12-1月,在委內瑞拉2至5月;野生鳥的濫捕與嚴重棲息地破壞,黃冠亞馬遜的亞種巴拿馬亞馬遜已列為華盛頓公約Appendix I 之一級保育鳥種,而黃冠亞馬遜仍為附錄二之鳥種。
飼養摘要:
在人為飼養下的黃頭亞馬遜是活潑的鸚鵡, 生命力強,在適應新環境時均無太大的困難,喜愛洗澡與啃咬東西,可提供新鮮的樹枝,繁殖期外可與其它亞馬遜鸚鵡一起飼養 ,但還是成對飼養最為理想; 價位不若許多亞馬遜鸚鵡高,當寵物鳥是不錯的選擇,幼鳥養起也有不錯的說話能力,與人互動方面和大部分亞馬遜鸚鵡一樣相當高,可惜人工繁殖鳥不多,所以幼鳥在市面上無論台產鳥與進口鳥都不常見。
繁殖:
成對繁殖效果較好,通常4月進入繁殖期,繁殖期間有攻擊性,尤其是公鳥為保護巢穴,在有人接近時通常很具侵略性, 發怒時甚至會攻擊母鳥或幼鳥,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打擾,一窩約2-4顆蛋,孵化期約26-28天,2個月後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32紫冠亞馬遜鸚鵡 (Lilac-crowned Amazon)  
紫冠亞馬遜(紫帽)在台灣進口的數量不多,是非常美麗的亞馬遜鸚鵡,頭上淡紫藍色的羽毛與前額的紅羽是他們的特徵,體型較小於大型的亞馬遜鸚鵡,是中型的亞馬遜鸚鵡,成鳥比較不若一些常見受歡迎的亞馬遜鸚鵡活潑親人,個性較為獨立謹慎,自幼手養的幼鳥會成為十分可愛的寵物鳥,共有2種亞種。
體長:約34cm(13.5 吋)
分佈:分佈在墨西哥境內的太平洋西岸地區,美國有許多逃脫的籠養鳥生活在野外。
整體概述:
最常棲息在山丘林地及山上的熱帶低地的落葉性森林到高地的林地中,尤其喜歡棲息在盆地內溪流旁有茂盛植物生長的峽谷地形,大部分生活於海拔600-2000m以上的地區內,食物尤其鍾愛無花果,偶爾會在玉米田或香蕉等農作物區覓食造成農業損失;成對或集體活動,在干季時聚集的數量較多(有時多至300只),也會多達1000只左右一起聚集在棲息處的樹上,有季節性遷徙的行為,飛行時通常發出沙啞的叫聲,築巢在中空的樹洞中,有時使用啄木鳥用過的洞穴或樹上的白蟻窩,繁殖期依地點不同分別在2月及5月,棲息地的大幅消失已使得紫冠亞馬遜野外的數量飽受威脅,而且十分脆弱;紫冠亞馬遜已列為CITES一級保育名單中。
飼養摘要:
籠養鳥有時會很聒噪吵人,但若飼養於空間大的鳥捨中則會安靜許多,籠捨中的紫冠亞馬遜不若黃頭系亞馬遜般不畏人且活潑, 個性較為害羞與沉穩,但很快地能適應新環境及飼主,通常適應期過後即十分健康強壯,幼鳥非常可愛與美麗,國內成幼鳥皆不常見。
繁殖:
因為紫冠亞馬遜對其他的種類可能有攻擊性,成對分開養繁殖較為理想,使用30 x 30 x60公分左右的巢箱,入口8cm,繁殖期約在5月,繁殖期的前後可能變的相當吵雜,因不像黃頭系亞馬遜一樣活潑親人,過度打擾會有反效果,公鳥在求偶時通常會豎起頸部的羽毛,擺動尾部及翅膀,一窩約產下2-3顆蛋,孵化期28-30天,約8星期後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5-13 10:42:43 | 顯示全部樓層
33橙翅亞馬遜鸚鵡 (Orange-winged Amazon)  
橙翅亞馬遜是體型較小的亞馬遜鸚鵡,也是較普遍的亞馬遜鸚鵡之一,價位也不像許多亞馬遜鸚鵡一般地高,在蘇利南當地是數量最最多的鸚鵡,體型雖不大但卻是可愛的寵物,公鳥在成熟時可能會對人有攻擊與侵略性,共有兩種亞種,台灣國內的橙翅亞馬遜大多是野生鳥。
體長:32-34cm(12.5-13.5吋)
分佈:
廣佈於南美洲北部,大多棲息在安地斯山脈以東的地區,包括巴西、圭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等國。
整體概述:
橙翅亞馬遜在當地是常見的鳥類,但數量卻有逐漸下降的情形,主要原因之一是在當地常被獵捕作為食物,這個情形在法屬圭亞那尤其嚴重;喜愛穿梭生活在各種近水源區的林地,包括熱帶雨林、稀樹草原、沼澤區、農地等地區,必較不常發現於乾燥的林地中,群集性強,常被發現成對、數百隻甚至上千隻一起活動,尤其是在晨昏時,但繁殖期時聚集數量會減少,,飛行時十分吵雜,但覓食時則較安靜,牠大多在樹上覓食,食物包括水果、堅果、棕櫚果實、漿果等,食物不足時會到芒果園與橘子園內覓食;築巢於中空樹洞內,一次產2-5顆蛋;橙翅亞馬遜有時會吵雜 。
飼養摘要:
野生鳥和人工繁殖鳥反差相當大,人工繁殖鳥的尺寸明顯比野生鳥大一號,且比較不怕人,野生鳥多經折磨與運送羽毛狀況差,相當怕人,體型瘦小,剛飼養時會較害羞,但很快即能適應環境, 且會變的十分健壯;橙翅亞馬遜對亞馬遜鸚鵡喜好的初入門者,無論是寵物幼鳥或想繁殖的成對成鳥都是很好的選擇,售價不高,有著可愛的個性與討喜的行為,喜愛啃咬物品,可提供玩具或樹枝供其咬嚼,公母並無明顯的外在特徵,但一般來說,公鳥頭部的藍色部份會較母鳥明顯,母鳥面部的黃羽分佈會較公鳥廣。
繁殖:
雖然橙翅亞馬遜普遍度高,但並不是常見的成功繁殖種類,有些繁殖者認為其繁殖難度高,改變環境就有可能很長一段時間不繁殖,野生鳥多於繁殖鳥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但也有繁殖者認為不困難,可能因地、氣候、飲食、環境與飼養習慣等等有關係;繁殖期時可能有攻擊性,不宜過度打擾,一窩約產2-5顆蛋,平均約為3顆,孵化期約26-28天,2個月後幼鳥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34紅額亞馬遜鸚鵡 (Red-lored Amazon)  
紅額亞馬遜(紅帽)是常見的亞馬遜鸚鵡之一,牠們約有4種亞種,外表差異小,主要差別在面部黃色、綠色或藍色羽毛的差別,年紀較小的幼鳥額頭上的紅色羽毛分佈較少,會隨著年紀而增加。
體長:31-36cm(12-14吋)
分佈:北從墨西哥到南美洲北部,還有族群分佈在巴西境內的亞馬遜流域。
整體概述:
棲息在各種林地,包括熱帶雨林、紅樹沼澤區、熱帶稀樹草原、農耕地等海拔1100m以下的地區,成對或成群約100只左右活動,在覓食時數量會聚集更多,食物有無花果、種子、咖啡豆、芒果、棕櫚樹果實等,通常在樹上覓食,築巢在中空的死樹中,繁殖期約在2-6月間;在當地是還算常見的種類,但嚴重的盜捕情形與棲息地破壞使的牠們的數量正在快速地下滑中 ,但是在國際買賣中依然很熱絡。
飼養摘要:
牠們與些高價的亞馬遜鸚鵡比起來,價格算是較容易負擔的鳥種,由於牠們喜愛啃咬東西,飼養牠們最好提供新鮮或枯碎的樹枝供牠們啃咬,剛從國外引進的鳥適應期時溫度最好不低於攝氏22度,牠們適應期間對環境的變化或改變可能很敏感,一旦適應環境後即變的強壯 ,人工繁殖的紅帽比野生鳥體型明顯大且健康,幼鳥養起會非常親人,但也會有亞馬遜鸚鵡會任主人的特性,性成熟後有一些會有攻擊性的情形發生。
繁殖:
在亞馬遜鸚鵡繁殖中牠們是常見的種類,成功的繁殖也較多,國內一直在亞馬遜鸚鵡的繁殖上乏善可陳 ,有部分原因應歸咎於野生鳥的買賣,價格雖便宜,但是繁殖這些來自野外的可憐鳥兒的確是件難事,合法進口的人工繁殖鳥中紅額亞馬遜算是繁殖難度比較低的亞馬遜鸚鵡,牠們約在4月時進入繁殖季,一窩約產2-3顆蛋,有時4顆,孵化期28-30天,羽毛長成8個星期。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35聖文生亞馬遜鸚鵡 (St. Vincent Amazon) 
聖文生亞馬遜應是所有的亞馬遜鸚鵡中羽色最鮮艷、華麗的種類之一,身上的羽毛五彩繽紛,加上體型大,是亞馬遜鸚鵡中最漂亮的種類之一,可惜牠們的野外族群數量與人類飼養數量十分稀少,棲息的小島境十分脆弱,導致聖文生亞馬遜已瀕臨絕種。
體長:約41cm(16吋)
分佈:僅分佈在中美洲加勒比海中小安地列斯群島的聖文生島上。
整體概述:
聖文生亞馬遜棲息在海拔125至1000m的潮濕森林中,但是較喜愛在低海拔的森林中活動,喜愛群居,通常成對或20至30只一起活動;牠們的數量會如此稀少主要原因是棲息地的問題,由於聖文生島是熱帶地區的小島,島上的棲息地只要受到人為破壞對牠們的影響都會非常大,一個暴風或颶風也可能毀掉整個族群,一些專門收集稀有鸚鵡的人也會使當地人偷抓幼鳥或盜捕成鳥作為寵物買賣;1902年時島上大部分主要的棲息地都因火山爆發而毀滅,1984年所做的調查, 聖文生亞馬遜的主要棲息地只有16平方公里, 族群數量主要在1950年代起嚴重下滑,1970年的數量 估計約有數百隻至 1000只,1982年時發現數量只剩421只左右,1988年約有440-500只,1994 年可能增至800只,而現今的族群數量並無新的調查報告,但可能於500只上下,就像許多島 嶼上的亞馬遜鸚鵡,他們的數量、棲息地特別脆弱,除了人為的棲息地 破壞與盜捕,天然的災害如暴風、火山爆發更是一大威脅 ,雖然是飽受青睞與保護的鳥種,但還是有不人私下進行盜捕或是將蛋至巢中偷出送到國外去孵化,謀取暴利,現今歐洲約莫有40多只的籠養鳥;牠們是華盛 頓公約附錄一的一級保育類鸚鵡,保護這些美麗的鸚鵡免於絕種是最重要的鸚鵡保育計劃之一。
飼養摘要:
聖文生亞馬遜是許多亞馬遜喜愛者的夢中之鳥,但是極為珍稀與美麗,國際市場上的買賣也非常難得少見,價位更是相當高,據說其繁殖難度甚至可能是鸚鵡裡最高的,飼養的案例多於國際繁殖中心或是保育中心, 罕見於一些國際收藏者,不宜當寵物鳥。
繁殖:
由於聖文生亞馬遜的數量在鸚鵡養殖中非常稀少,繁殖成功案例也很少,困難度相當相當高,是最難繁殖成功的鸚鵡之一,所以人工繁殖的資料並不很健全,鳥捨中的聖文生亞馬遜很有攻擊性,需成對分開飼養,需要大的生活空間,約於春天時進入繁殖期,一窩約產2-3顆卵, 孵化期26-28天,幼鳥在9-10個星期大時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36古巴亞馬遜鸚鵡 (Cuban Amazon) 
古巴亞馬遜是瀕臨絕種的亞馬遜鸚鵡,與牠血緣相近亞種約有4種,都是一級保育的種類,原生種 已不多見,其它亞種再人工飼養數目上更是稀少,在1988所做的數量調查,所有亞種加起來只有5000只上下,現今的數量比當初更為稀少,藉由人工繁殖與棲息地保護、防止盜捕是保育團體正在做的復育工作。
體長:依亞種不同約32-34cm(12.5-13.5吋)
分佈:依亞種不同分佈在古巴、松木島、大開曼島、小開曼島、開曼巴克群島、巴哈馬群島等地。
整體概述:
其亞種除了古巴亞馬遜( Amazona l. leucocephala )外還有西古巴亞馬遜( Amazone l. palmarum )、開曼島亞馬遜(Amazona l. caymanensis)、開曼巴克島亞馬遜( Amazone l. hesterna )、巴哈馬群島亞馬遜( Amazona l.bahamensis ),主要差異在於頭部、腹部的毛色的不同;棲息在松樹林、乾燥的常綠樹林、棕櫚樹林等各種林地,偶爾出現在農業耕作區,覓食時通常都是小群聚集活動,但食物充沛食也有大批聚集的情形,食物包括水果、嫩芽、松子、漿果、種子、核果等,偶 爾會在農作物田內覓食;繁殖期始於3-8月,築巢在樹洞中,也使用啄木鳥的巢穴及白蟻窩,因棲息地破壞、盜捕作為寵物買賣和引入外來的小型掠食者,所以牠們的數量已非常稀少,列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是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鸚鵡。
飼養摘要:
國內外數量都算少,且價位年年上漲,主因也是身為一級保育的關係 ,長相相當特別出眾且美麗,成對飼養繁殖與寵物鳥並不多見,古巴亞馬遜生性較一些大型亞馬遜害羞,比較容易有緊迫與驚慌的狀況,也與人較不親近,但人工繁殖鳥則不太會有這些問題,提供完善的飲食與環境是成功飼養的不二法門。
繁殖:
鸚鵡繁殖業中僅有少數的數量,母鳥2歲後才會繁殖,公鳥則須3年, 但還是宜等至成熟點繁殖較理想,巢箱寬度至少等於牠們身體的長度,深度至少體長的3倍高,4、5倍高也許更好,入口最好比身體厚度窄一些,繁殖期對飼主可能有攻擊性,繁殖期間最好將不必要的干擾降自最低,因為親鳥領域性強且對於飼主檢查巢箱很敏感,一窩通常生2-3顆蛋,孵化期約28天,幼鳥約在8-10周時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5-13 10:43:23 | 顯示全部樓層
37綠頰亞馬遜鸚鵡 (Green-Cheeked Amazon) 
綠頰亞馬遜是瀕臨絕種的亞馬遜鸚鵡之一,野外數量只剩3000到6500只左右,個性比較不像黃頭亞馬遜或藍頂亞馬遜等般活潑好動;綠頰亞馬遜也是一級保育的種類,人為盜捕及棲息地大幅遭破壞是族群數量衰退的主要原因。
體長:約33cm(13吋)
分佈:大部分的族群棲息在墨西哥的東北部,冬天時有部分可能會遷徙到美國德州的南部。
整體概述:
喜愛居住在河流邊的林地、森林的邊緣地帶、丘陵地、農耕區和一 些乾燥或半乾燥的熱帶低地中,偶爾會和紅額及黃頭亞馬遜聚集 在一 起 ,成對或成群活動,有時會聚集數百隻;由於棲息地破壞與違法寵物鳥買賣的高獲利而帶來的嚴重盜捕情形,再加上許多在農作物區覓食的綠頰亞馬遜遭到農民射殺,使牠們的數量銳減至3000-6500只;築巢於枯木樹洞中,也會築巢在啄木鳥放棄的樹洞,繁殖季介於3-7月間;在華盛頓公約中牠們被列為附錄一的一級保育類鸚鵡。
飼養摘要:
綠頰亞馬遜與紫冠亞馬遜一樣個性較不外向活潑,所以若飼養成對鳥欲繁殖還是給予他們較無打擾的環境為佳,在鳥捨中應提供新鮮樹枝供牠們啃咬,人工繁殖的綠頰亞馬遜可以很快的適應新環境, 基本上大部分時間他們不會吵,但早晨及傍晚或興奮時可能很吵雜, 其叫聲會很尖銳且連續,喜愛洗澡,適應環境後十分強壯,是很美麗的鳥種。
繁殖:
繁殖期間會對飼主有攻擊性,求偶期間可能會比較吵鬧,由於生性比較害羞,繁殖期要盡量避免打擾,有時對於飼主觀察巢箱的舉動會顯得緊張與不安,窩卵數通常為2至3顆,孵化期約28-30天,2個月左右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38帝王亞馬遜鸚鵡 (Imperial Amazon)
帝王亞馬遜是體型最大最壯碩的亞馬遜鸚鵡,也是最稀少的鸚鵡之一,更是最美麗鮮艷的亞馬遜之一,頭部、胸部延伸至腹部的鮮艷紫藍靛紅色非常美麗,頭部碩大,眼神炯炯有神有股高貴不凡的帝王之氣;他們也是多米尼加的國鳥,受到各保育團體與多米尼加政府的高度保護,國際間人為飼養數量極為稀少,復育、棲地保育、民眾教育在這些年也愈做愈好,使的帝王亞馬遜的生機再現,雖然野外數量依然非常稀少,但是所有的努力在這幾年已漸漸看到成果。
體長:45 cm (18 吋)
分佈:只分佈在多米尼加境內。
整體概述:
帝王亞馬遜是多米尼加共合國的國鳥與國家象徵,在多米尼加的國旗上就有一隻帝王亞馬遜,可見該國政府如何重視與保護這個珍貴的鳥類;帝王亞馬遜與紅頸亞馬遜、聖文森亞馬遜、聖露西亞亞馬遜一樣,都是生存與島型地區的種類,數量都非常非常稀少,所面臨的威脅也大都一樣,最主要的就是棲地破壞與颶風之類的天災,在70與80年代的幾個強烈暴風嚴重的摧毀的大部分帝王鸚鵡的巢穴與棲地,也有為數不少因而喪生,以至於族群數量嚴重衰退;棲息地小、巢穴短缺、伐木、農業發展、獵殺作為食物、捕捉活體販至國際市場都是影響他們生存的主因之一,但是獵殺與盜補在這幾年多米尼加政府的嚴厲法令下已獲得非常良好的控制,再加上幾個知名保育團體如RSCF(Rare Species Conservatory Foundation)與WPT(World Parrot Trust)近年來與該國政府配合,教育民眾、規劃8400英畝的國家公園作為保護棲熄地、監控棲地破壞的各種活動、嚴禁盜獵等.....,使得保育成果日見豐碩;帝王亞馬遜主要棲息於山區森林中,通成成對或一群一起活動,有時會和紅頸亞馬遜一起出現,他們通常主要棲息於高海拔的山區雨林內(600-1300m),地形的崎嶇艱難加上帝王害羞與機警所以非常難以接近觀察紀錄其生態,他們食用各種種子、堅果、水果、花苞、嫩芽等,野外繁殖期通常在2月至6月間,但成對成鳥通常會整年佔據與保護其巢穴,帝王亞馬遜的繁殖速度非常慢,通常美隔一年才繁殖一次,通常會有兩顆卵,但大多只會成功扶養一隻幼雛離巢,繁殖速度慢也是族群數量成長緩慢的主因之一,帝王亞馬遜是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的瀕臨絕種一級保育鸚鵡,相當珍貴。
飼養摘要:
帝王亞馬遜鸚鵡的數量與飼養更低於聖文生,其為更珍稀與瀕臨絕種的鳥種,飼養信息少,在每個繁殖場都是極為難見的鳥種。
繁殖:
全球至今成功繁殖的數量極少,各項資料非常缺乏,但一般相信繁殖難度非常高,一窩可能只能產下1至2顆蛋,孵化期約26-28天,幼鳥需要10-12周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39馬達加斯加愛情鳥 (Madagascar Lovebird)  
馬達加斯加愛情鳥(馬達)是非洲愛情鳥中體型最小的,也是唯一源於非洲本土外的唯一一種愛情鳥,在台灣,與其它的愛情鳥(牡丹、小鸚)相較之下,馬達加斯加愛情鳥普遍度顯的低多了,牠們是靈活且非常害羞的小型鸚鵡,有人在時通常十分緊張不安,若提供巢箱,平時更是難以見到牠們的蹤影,因為大部分時間會躲在巢內,而手養鳥並不會如成鳥般害羞;外型明顯比其它愛情鳥特殊,公鳥的頭部為灰白色,母鳥則為綠色,牠們不像一些愛情鳥整日唧唧喳喳叫個不停,反而十分安靜,手養鳥很討人喜愛,適合居家飼養,共有2種亞種。
體長:13-14cm(5.1-5.5吋)
分佈:
分佈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海岸地區,曾引進到其周圍數個小島和非洲大陸,僅有部分地區成功的繁衍生存,如詹日巴島、塞伊其勒斯島、魯利安島等。
整體概述:
喜愛棲息在長青樹林附近的開闊草原中,也常在有棕櫚樹林的草原、森林邊緣地區、灌木叢、農田等海拔1500m以下的地區活動,即使是引進到別的地方的馬達加斯加愛情鳥也偏愛上述的各種地區,喜群居,通常5至30只左右成群活動,食物充足時聚集數量會更多,常與雀科鳥類結群,主要食物為草類植物的種子,在馬達加斯加的繁殖季節在11-12月,一窩通常產3-4顆卵,有時更多 。
飼養摘要:
籠養的馬達加斯加愛情鳥是安靜的小型鸚鵡,個性害羞,剛進入新環境時易緊張與不安,盡量減少打擾,避免大群飼養在一起,除非提供寬敞的空間 ,他們體型非常迷你也不吵鬧,適合居家飼養,但是與其它愛情鳥比起來還是比較不適合當寵物鳥,主要餵食混合種子,一些蔬菜與水果也建議常餵食,食量小,切些許薄片即可。
繁殖:
與一般愛情鳥一樣,繁殖上並不困難,全年都能繁殖,牠們對檢查巢箱情況十分敏感,過度的打擾常會造成親鳥咬破蛋或殺死幼鳥的情形,一窩通常產4-6顆蛋,平均數為4顆,孵化期約20-22天,孵出的雛鳥中通常公鳥數量會比較多,幼鳥約35天左右羽毛長成,而在6-7星期後即會斷奶。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40非洲灰鸚鵡 (African Grey Parrot)  
以擅仿人語聞名的非洲灰鸚一直是寵物鳥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種類之一,牠們的高智商與優越的模仿能力通常是最為人所稱道的天賦,也是世界各地中大型鸚鵡中最常見的種類之一,從小飼養的灰鸚不但受人喜愛,且十分乖巧、親近人且安靜,的確是中大型鸚鵡中最佳的選擇之一,一般相信,灰鸚比其它的鸚鵡更需要鈣質,未受主人重視、關愛,或是壓力大、沮喪、無聊、籠捨過小的灰鸚容易導致拔羽的症狀,特別是來自野外的灰鸚,在台灣有許多唯利是圖的不法商人,走私或進口野生的灰鸚來台販售,往往一對只需2、3萬元,死亡率非常的高,別冒險嘗試購買,購買野生鳥不但助長了違法走私及盜捕行為,更害死了許多無辜的生命,大家應該群起抵制野生鸚鵡來保護珍貴的野生動物。
體長:32-36cm(12.5-14 吋)
分佈:
主要分佈在非洲中部及西部,西從幾內亞比索起,東到肯亞西部,分佈國家包括獅子山東部、馬利南部象牙海岸、迦納、奈及利亞、喀麥隆、幾內亞灣的普林斯波島與比歐克島、加彭、剛果、薩伊北部、烏甘達、肯亞西部與坦尚尼亞西北部
整體概述:
非洲灰鸚主要共有2個亞種─剛果灰鸚(Congo Grey Parrot)與提姆那灰鸚(Timneh Grey Parrot,如左圖),但如要再細分,還有迦納灰鸚(Ghana Grey Parrot)與喀麥隆灰鸚(Camaroon Grey Parrot),外表幾近相同;迦納灰鸚只棲息在幾內亞灣的普林斯波島與比歐克島上,提姆那灰鸚的體型明顯地小了一號,上喙部帶臘黃色,尾部為深紅褐色,體羽較深,此亞種並不常見;主棲息在低海拔地區,雨林、森林邊緣地帶、紅樹林地、熱帶稀樹草原、 農作物區都是牠們主要的活動地區,群居性,喜愛在近河流與湖泊邊的樹上或棕櫚樹上棲息,覓食的時候通常一小群一起行動,喜食各類種子、堅果、水果、花蜜、漿果等,有時也會至農作物田園中覓食,造成農業損失,尤其是玉米田;繁殖季節因地而異,東非約在1至2月及6至7月的乾燥季節中,築巢在離地10-30m高的樹洞內,通常一窩產2-3顆蛋,偶爾4顆 。
飼養摘要:
剛引入飼養的灰鸚成鳥通常十分緊張與不安,尤其是野生鳥通常表現的非常焦慮,適應新環境的時間較長,牠們算是中大型鸚鵡中比較安靜的種類,不常打擾牠們就不太會吵雜,但是 寵物鳥灰鸚也是中大型鸚鵡中較容易養成拔羽惡習的種類之一,無聊、焦慮、缺乏關愛、空間狹小、壓力、營養不均衡等因素皆有可能導致拔羽症,飼主宜多加注意和照顧,手養的幼鳥非常可愛迷人,牠們過人的模仿能力使得主人在飼養的過程中特別有趣,許多幼鳥在主人用心教導之下在未斷奶就學會說話,是很理想的寵物鳥,須提供多樣性的食物,各種蔬菜、水果、種子、堅果、穀物需均衡提供,尤其是鈣質的攝取尤為重要,日常生活中可以添加維他命補充劑。
繁殖:
灰鸚的繁殖在國際鸚鵡繁殖業中很成功,穩定且多量的繁殖成果使得灰鸚成為主流的寵物鸚鵡,台灣也有愈來愈多的繁殖成果,但是若購買野生灰鸚作繁殖用途,其結果只是徒勞無功而已,繁殖期時對於人為打擾相當敏感,必須將人為干擾減至最低,親鳥對於巢箱檢查也很敏感,一窩約產3-4顆蛋,5顆的情形較少見,平均為3顆,母鳥通常在第2顆蛋生出後開始孵蛋,孵化期約28-30天,幼鳥剛孵出時只有14-16克重,5cm長,約75-80天後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5-13 10:43:44 | 顯示全部樓層
41桃面愛情鳥 (Peach-faced Lovebird)  
桃面愛情鳥(小鸚)是國內最普遍的小型鸚鵡之一,也是最體型最大的愛情鳥(體重約50至60公克),體長略短於阿比西林(黑翅)愛情鳥(Abyssinian or Black- winged Lovebird),但體重較重,有各式各樣不同色系的變種,也是一般入門者最常選購的鳥種之一,叫聲雖不大,但是聲音尖銳,常會吵雜,個性十分活潑、愛玩與好奇,與主人從小有良好互動的手養鳥喜愛親近人,有些也會很調皮、捉摸不定,行動很敏捷,一不小心常常會逃脫,可以修剪羽毛防範飛走的可能性,在野外共有2種亞種。
體長:15cm(6吋)
分佈:非洲西南方,包括安哥拉、那米比亞等國
整體概述:
桃面愛情鳥主要棲息在海拔1500m以下的乾燥林地內,從次沙漠地帶的乾燥草原、熱帶草原林地、岩石地形區、河流旁的林地、棕櫚樹林到農作物區都是常活動的範圍,主要的棲息處都在水源區附近,一般都是5至20只左右一起活動,但在覓食時與至水源地喝水時會數百隻聚集,主要食物為種子,有時會在地上吃草類種子,也常至農田內吃小米栗及玉米,或到果園及花園吃葵花子,在許多地區被視為嚴重破壞農作物的害鳥,天氣冷時會數只棲於樹枝上緊靠在一起,通常築巢在岩石裂縫中或佔據別種鳥的巢,在2-3月及4-10月會進入繁殖季,僅母鳥孵蛋,窩卵數約4-6顆 。
飼養摘要:
籠養鳥十分活潑好動,是很健壯的鳥兒,喜愛鳴叫,有時很吵雜,愛啃咬,玩具及新鮮樹枝可酌量提供,除了一般提供的混合種子外,蔬菜水果、穀物等食物的提供可以使牠們更健康。
繁殖:
繁殖難度低,適合剛入門者做繁殖嘗試,群養繁殖也能有不錯的效果,全年均能繁殖,可提供築巢所需之稻草、樹枝、樹葉等供牠們使用,約在交配後10天會生下第一顆蛋,每隔一天下一顆蛋,一窩約產4-6顆蛋,在6、7天後即可檢查蛋有無受精,孵化期約21-23天,30-35天後幼鳥羽毛長成,親鳥有時可能因礦物質缺乏而拔幼鳥的羽毛,在雛鳥孵出後的期間宜提供營養且豐富的食物,抓出手養最佳天數約10-14天,不宜太晚將幼鳥移出巢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42海角鸚鵡 & 灰頭鸚鵡 (Cape Parrot & Grey-headed Parrot )  
海角鸚鵡(好望角鸚鵡)是十分少見的鸚鵡,在國內數目非常少,國際間數目也很少,進口的人工繁殖成鳥價位高,是同屬的鸚鵡中(Poicephalus)體型最大的種類,野外的數量十分危急,盜捕與棲息地破壞使他們的數量嚴重下降,許多被盜捕的海角鸚鵡由於天性十分敏感,加上壓力及恐懼,使得死亡率非常的高,即使有些幸運存活,多數也會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死亡,公母性別可由外表判斷,母鳥的頭頂有橘紅色的冠羽,公鳥則無,有2 種亞種。(另一種非常相似於海角鸚鵡亞種的種類-灰頭鸚鵡,Grey-headed Parrot,原本被認為是海角鸚鵡亞種之一,但近來已被確認為是另一個種類,兩者主要區別在於海角鸚鵡的頭部與頸部呈褐黃色,而灰頭鸚鵡呈灰色,灰頭鸚鵡的嘴部也比海角鸚鵡來的大。)
體長:33cm(13吋)
分佈:
分佈地區廣闊且分散,三個主要地區是非洲西部、中南部及南部,在西非包括了甘比亞、塞內加爾南部到迦納和多哥,中南部則從剛果西南方、薩伊東部與南部、烏干達西北部、盧旺達及坦尚尼亞中部一直到那米比亞、波札那北部、尚比亞與新巴威,在南非包括川斯弗東北部到角省東部。
整體概述:
野外的海角鸚鵡是非洲最稀有的鸚鵡之一,其數量在上世紀嚴重下滑,其主要原因是棲息受人類嚴重的破壞,導致其築巢的樹洞大減,使繁殖無法順利的進行,食物來源也大大地短縮,而使許多海角鸚鵡去吃農作物(尤其是核桃),大量遭農民射殺,盜補販賣至寵物市場行為猖獗,野生的海角鸚鵡被捕後存活率極低,鸚鵡養殖業中的籠養數量又少,使得數量一直無法提升,野外數量恐怕只剩300-500多只左右,而在其中又有許多感染了PBFD,情況令人擔憂;牠們依亞種不同棲息在各種高山森林、潮濕林地、草原林地、低地森林等,南非的族群覓食時會成群飛行90公里或更遠的距離去尋找食物, 平時活動時通常數只到20只左右成群,有時會聚集到50只,但有時也會被發現只有一隻單獨活動,會與同屬的鸚鵡聚集,在津巴布韋,其族群會因食物而有季節性的遷徙行為,築巢在6至12公尺高的樹洞中,繁殖期因地而異,一窩有2-4顆蛋 ,族群數量危機年年升高中;海角鸚鵡的兩個亞種均被列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之一級保育類鸚鵡。
飼養摘要:
籠養的海角鸚鵡相當安靜,但有部分早晨時可能會較吵雜,剛引進的成鳥一開始很害羞且容易緊張,人工繁殖鳥適應環境的時間不會很長,然而適應後大多變的強壯,野生鳥難以馴服,即使籠養多年依然還是很怕人,再次呼籲這類鳥千萬別購買飼養野生鳥,因為可能的PBFD帶原可能得整體鸚鵡市場崩潰或被禁止,這類野生鳥的售價多為一對兩三萬元,真正人工繁殖鳥的售價正常可多至10萬元台幣;餵食上宜多提供蔬果,綜合維他命補充劑與營養鳥乾糧也可常餵食。
繁殖:
海角鸚鵡的繁殖成果在國內外都很少見,牠們約於3歲時有繁殖能力,4歲時可以見到繁殖成果,繁殖期時不宜經常打擾,一窩約產3-4顆蛋,孵化期約26-28天,若由親鳥將幼鳥扶養至斷奶,一年可有2胎,幼鳥在9-11周後羽毛長成,有時較晚;由於大部分在國際間買賣鸚鵡的商人與繁殖者多半不清楚或不注重如何分辨區隔海角鸚鵡與灰頭鸚鵡導致於雜交、混養等情形發生,對於海角鸚鵡如此稀有的種類繁殖上一定得注重純正血緣的繁殖才能確保牠們族群延續,甚至關係到往後的復育野放等保育行動。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43紅腹鸚鵡 (Red-bellied Parrot)
與大部分Poicephalus屬的鸚鵡一樣,紅腹鸚鵡是很安靜的非洲鸚鵡,有別於其它Poicephalus屬的鸚鵡,牠們的性別可由外表輕易地判定(如下圖所示),公鳥的腹部為橘色,母鳥則是灰綠色,手養鳥是不錯的寵物鳥,紅腹鸚鵡也是Poicephalus鸚鵡中說話能力較佳的種類,也比較外項一些,通常公鳥的學話及模仿能力優於母鳥,但一般來說,養鳥業對母鳥的需求較高,因為數量較少。
體長:25cm(9.8吋)
分佈:
紅腹鸚鵡分佈在東非,從坦尚尼亞的東北部、肯亞西部及北部到埃塞俄比亞的東部及南部與索馬裡的西部及北部。
整體概述:
紅腹鸚鵡多棲息在開闊的稀樹草原與乾燥的林地,通常活躍於海拔1400m以下的地區,為尋覓食物有垂直移動的季節性遷徙行為,所以有時會在2000m的高地發現牠們的行蹤,尤其在6-9月時,通常成對或家族成員3到4只一起活動,不常有大量聚集的情形出現,常到水源地飲水,築巢在離地2-3m的白蟻穴,或離地10m以上的樹洞中, 野地繁殖期約在10-7月,通常一窩有1至2顆蛋,並不多產。
飼養摘要:
手養幼鳥一開始十分容易害怕,但很快的就不怕生,而剛飼養的成鳥容易受驚嚇,適應環境速度較慢,適應期間很敏感,剛進口的成鳥通常較偏食,可能只吃穀物種子飼料,但還是需要提供多樣的蔬果等食物 ,慢慢地改善其飲食習慣,成鳥不宜提供過小的傳統台式規格籠,足夠的活動量可保成鳥健康與活力。
繁殖:
與一般Poicephalus鸚鵡一樣,多在3、4歲後開始繁殖,通常都在冬天開始繁殖,但全年都可能繁殖,建議使用的巢箱較塞內加爾的巢箱大些,約30 x 30 x 60cm 一次約產4顆卵,常於第2顆蛋生出後才開始孵蛋,孵化期約26-28天,天氣溫度高低會影響蛋孵化的速度,8-9星期後羽毛長成,12-14周後幼鳥開始會獨立行動。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44回聲鸚鵡 (Echo Parakeet)  
回聲鸚鵡是全世界最稀有的鳥類之一,也是最瀕臨絕種危機的鸚鵡之一,在1986時野外的數量只有8 -12只(只有3只母鳥),1996年時增至40-50只,近年在保育人員的努力之下數量已增至100多只,外貌與環頸鸚鵡(月輪,Ring-necked
Parakeet)十分相似,但羽色較深體型略大,尾巴與翅膀較短,叫聲較為沙啞;牠們原有十幾種血緣相近的亞種分佈在印度洋的島嶼與非亞兩大陸的濱海或海島地區,但是除了回聲鸚鵡外其它種類已全部絕種,而現今唯一尚未絕種的回聲鸚鵡也因為各種天然環境的威脅而在絕種的邊緣徘徊,在1987年時開始的復育工作至今仍在進行著,其保育工作不外乎是能希望讓這些極度稀少的種類免除絕種的危機;人工飼養的回聲鸚鵡數量非常稀少,人工繁殖的成果也不順利,公鳥上喙部為紅色,母鳥為黑色。
體長:35-42cm(13.7-16.5 吋)
分佈:現在僅生存於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旁的小島 ─ 模裡西斯,之前可能也曾經棲息於模裡西斯旁的R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5-13 10:44:14 | 顯示全部樓層
45魯佩爾氏鸚鵡 (Ruppell's Parrot)  
魯佩爾氏鸚鵡(魯佩氏)是相當少見且不普遍的種類,體型外觀與其它同屬的鸚鵡(Poicephalus)有些類似,生性安靜害羞,由於數量很少、價位高且不普及所以相關數據相對的少,牠們並無其它的亞種,可由外表體色來分辨成鳥的性別,成熟的母鳥(如左圖)在腹部、腰部、背部與尾部有亮眼的藍色,公鳥(見右下圖)則無,這的性徵在14月大後會較為明顯,與許多鸚鵡的處境一樣,棲息地的破壞與不法的捕抓交易使他們的數量日益下降,野外數量可能僅剩9千隻左右。
體長:22cm(8.5 吋)
分佈:分佈在非洲的西南部,主要在安哥拉與那米比亞境內。
整體概述:
魯佩爾氏鸚鵡棲息於乾燥水域附近的乾燥林地、熱帶草原與荊棘叢中,特別愛棲息在高樹上,繁殖期外時常成對或一群20只左右聚集於水源地旁,食物充足時聚集的數量會更多,天然食物包括水果、嫩芽、種子、花蜜、花朵、漿果與昆蟲等等;繁殖季節約始於2、3月,築巢於樹洞內,會使用啄木鳥的巢穴,通常一對成鳥會持續使用巢穴達兩年,下蛋前會花很多時間待在巢內,一窩生2-3顆蛋 ;其族群數量因棲地大幅遭農耕破壞與盜捕,已經逐年下降很多。
飼養摘要:
剛開始飼養時會相當緊張與害羞,對於環境的變動很敏感,但在熟悉環境且有安全感後會顯的有活力且活潑,牠們是安靜的籠養鳥,這是大多數這屬的鸚鵡共通的特性,適應期雖較敏感,但熟悉飼主與環境後會十分健壯;牠們的餵食、安置、照顧等大多同於一般同屬的鸚鵡 ,混合種子搭堅果為主食,時常餵食蔬果類與其它補充類食物如鳥餅乾、蛋黃食物、綜合維他命等為佳。
繁殖:
繁殖成果雖不常見,但大部分類似於同屬的種類,繁殖期間親鳥較敏感,尤其是飼主檢查巢箱時,一窩產3-5顆蛋,孵化期約26-28天,母鳥通常在第2顆或第3顆蛋生出後才開始孵蛋,雛鳥孵出後約在8至9 周大時羽毛長成出巢,在12-13周大時開始會獨立活動。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46賈丁氏鸚鵡 (Jardine's Parrot)  
賈丁氏鸚鵡是Poicephalus鸚鵡中體型僅次於海角鸚鵡的第2 大種類,國內人工繁殖的進口鳥不常見,總共有3種亞種,如左圖:左為大 賈丁氏鸚鵡(Poicephalus gulielmi massaicus)、中間為小賈丁氏或橘冠鸚鵡(Poicephalus gulielmi fantiensis) 、右為黑翅賈丁氏鸚鵡(Poicephalus gulielmi ),而其中以小賈丁氏(橘冠)鸚鵡比較少見,在市場上的價格也比較高,其特徵是頭部呈橘黃色而非紅色;賈丁氏鸚鵡外表看似亞馬遜鸚鵡,手養鳥可成為很不錯的寵物鳥,而且比較安靜,在同屬的鸚鵡中有較佳的學話能力,且比較不會成為只親近、信任一人的鸚鵡,也不會像亞馬遜鸚鵡在繁殖期變的十分有侵略性與攻擊性。
體長:約28cm(11吋)
分佈:
分佈地分散不集中,主要分佈在非洲中部及西非部份地區,在西非包括賴比瑞亞東部到象牙海岸及迦納南部,在非洲中西部從喀麥隆南部到安哥拉西北部,薩伊北部、中非共合國東部到烏干達西南方及盧旺達,肯亞、坦尚尼亞北部也有其族群。
整體概述:
野外的海角鸚鵡是非洲最稀有的鸚鵡之一,其數量在上世紀嚴重下滑,其主要原因是棲息受人類嚴重的破壞,導致其築巢的樹洞大減,使繁殖無法順利的進行,食物來源也大大地短縮,而使許多海角鸚鵡去吃農作物(尤其是核桃),大量遭農民射殺,盜補販賣至寵物市場行為猖獗,野生的海角鸚鵡被捕後存活率極低,鸚鵡養殖業中的籠養數量又少,使得數量一直無法提升,野外數量恐怕只剩300-500多只左右,而在其中又有許多感染了PBFD,情況令人擔憂;牠們依亞種不同棲息在各種高山森林、潮濕林地、草原林地、低地森林等,南非的族群覓食時會成群飛行90公里或更遠的距離去尋找食物, 平時活動時通常數只到20只左右成群,有時會聚集到50只,但有時也會被發現只有一隻單獨活動,會與同屬的鸚鵡聚集,在津巴布韋,其族群會因食物而有季節性的遷徙行為,築巢在6至12公尺高的樹洞中,繁殖期因地而異,一窩有2-4顆蛋 ,族群數量危機年年升高中;海角鸚鵡的兩個亞種均被列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之一級保育類鸚鵡。
飼養摘要:
籠養的海角鸚鵡相當安靜,但有部分早晨時可能會較吵雜,剛引進的成鳥一開始很害羞且容易緊張,人工繁殖鳥適應環境的時間不會很長,然而適應後大多變的強壯,野生鳥難以馴服,即使籠養多年依然還是很怕人,再次呼籲這類鳥千萬別購買飼養野生鳥,因為可能的PBFD帶原可能得整體鸚鵡市場崩潰或被禁止,這類野生鳥的售價多為一對兩三萬元,真正人工繁殖鳥的售價正常可多至10萬元台幣;餵食上宜多提供蔬果,綜合維他命補充劑與營養鳥乾糧也可常餵食。
繁殖:
一般來說賈丁氏鸚鵡約在5歲左右才開始有繁殖的徵兆出現,但也有可能再3、4歲多時就繁殖,無特定的繁殖季節,整年都可能繁殖,繁殖期間盡量避免經常翻動巢箱,有時會發生蛋無受精或親鳥殺死雛鳥的情況,可使用30 x 30 x 60 cm規格的巢箱,一窩約產2-3顆,有時3-4顆,孵化期約需25-27天,公鳥可能有參與孵蛋的工作,約10周後幼鳥羽毛長成,約在第13周時斷奶,但羽毛長成及斷奶所需的時間有可能更長。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47面罩&黑頰愛情鳥 (Masked & Black-cheeked Lovebird) 
面罩愛情鳥與黑頰愛情鳥(均稱黑頭牡丹)外表十分類似,常讓人以為是同一種類,黑頰愛情鳥(左下圖)的喉部為橘色胸前為綠色,而面罩愛情鳥(左上圖)的胸部則是一片鮮黃色,這是二者主要的差異,在野外黑頰愛情鳥的數量很稀少,約只剩1萬隻左右,再加上一般籠養的愛情鳥大多互相雜交,所以人為飼養的純種黑頰愛情鳥已經相當少,相較之下面罩愛情鳥(左上)的數量則是多了許多,這2 種愛情鳥或是2 種雜交種有許多顏色的變種,也是台灣最普遍的小型鸚鵡之一,價格便宜,是入門者不錯的選擇,但也有些稀少的變種價格依然不低,手養鳥好動活潑,惹人喜愛,也會調皮不聽話或是常常性情不穩定,成鳥不易馴服,行動迅速敏捷,要小心牠們不慎逃脫,若希望所養的幼鳥與主人親近,不怕生,最好只養一隻,因為若養一對,牠們之間的感情會非常親密,而不會與主人親近,即便是手養鳥也會有此情形,但並非每一隻鳥都如此。
體長:
面罩愛情鳥 ─ 14-15cm(5.5-6 吋)
黑頰愛情鳥 ─ 13-14cm(5.1-5.5 吋)
分佈:
面罩愛情鳥 ─ 主要分佈在坦尚尼亞中部及北部與肯亞南部,在坦尚尼亞東部海岸區與其鄰近的幾個小島也有牠們的蹤跡。
黑頰愛情鳥─ 主要棲息於尚比亞西南部的卡夫國家公園內,在辛巴威的西北方的維多利亞也有其族群。
整體概述:
面罩愛情鳥 ─ 通常棲息於海拔1100-1800m間有林地的草原、農作物區等地內,一般4-5只左右成群活動,然而有時會一百隻左右聚集,主要食物有草類種子、小米栗、蘆栗等,常常進出水源地喝水,一天可能數次,繁殖期在干季中,約在3-4月及6-7月,近年來大量遭捕捉販賣至鳥市,數量已大不如前。
黑頰愛情鳥 ─ 牠們分佈地區小,加上嚴重的乾旱使食物與棲息地遽減,因乾旱導致的農地過度開發與人為盜捕販賣,使黑頰愛情鳥的野外數量僅剩1萬隻上下,加上籠養鳥雜交情形嚴重,使的有純正血緣的數量相當的少,前途非常堪慮;棲息在海拔約600-1000m的近河谷林地內,棲息地通常離水源區很近, 平常一小群到數十隻左右一起活動,食物包括種子、穀物、花、嫩芽、漿果等,繁殖期開始於11-12月間,在新巴威的維多利亞瀑布可能在9月就開始繁殖。
飼養摘要:
籠養的面罩愛情鳥與黑頰愛情鳥叫聲雖不大,但愛鳴叫,有時十分惱人,喜愛洗澡與啃咬東西,剛引進飼養時非常敏感,適應期長,適應後大多變的強壯 ,養殖難易度不高,幼鳥手養起是不錯的寵物鳥,價位合理,且活潑可愛,在全世界受到廣大的歡迎。
繁殖:
難度低,提供築巢所需之材料(如稻草、樹枝、紙張等),供其築巢,也可群養繁殖,全年均能繁殖,一次產4至6顆蛋,常有未受精的情形發生,孵化期約18-23天,有時母鳥在第2顆蛋生下後才開始孵蛋,幼鳥約1個月後羽毛長成,育雛期間需提供足量的食物供親鳥餵食,親鳥如缺乏足夠礦物質可能會拔幼鳥的羽毛,建議可於2星期左右或更早將幼鳥移出手養。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48塞內加爾鸚鵡 (Senegal Parrot)  
塞內加爾鸚鵡是Poicephalus這個屬中最常見的種類,適中的體型,安靜的個性與美麗的毛色十分適合公寓住家與怕吵到鄰居或家人的人飼養,公母性別不易分辨,但是有個可以經由外表來作判斷的參考─ 公鳥的尾部內側尾端全是黃色的,而母鳥是黃色與綠色混雜;手養幼鳥非常適合當寵物,但在興奮、生氣或感到受威脅時可能會咬人,特別是陌生人,許多塞內加爾鸚鵡只與主人親近,但從小讓牠多接近人,多與別人產生互動,此問題不難改善,共有3種亞種,羽色差異在於胸前和腹部的V字型毛色各黃、橘、紅不同,在市場大多是廉價的野生塞內加爾鸚鵡。
體長:23cm(9 吋)
分佈:
分佈於西非各國,西起幾內亞比索,包括幾內亞、塞內加爾、甘比亞、茅利塔尼亞南部、馬利南部、象牙海岸、布吉那法索、尼日南部、迦納、貝南、多哥、奈及利亞、喀麥隆一直到查德西南部。
整體概述:
塞內加爾鸚鵡主要棲息在各種開闊的林地,最喜愛棲息在有林地的開闊草原中,其活動範圍地勢多低於海拔1000m,群居性,繁殖期外通常成對或數只至20只成群活動,在尋找食物時會聚集較大的數量,會因食物充足與否而有遷徙的行為,食物包括各類水果、種子、嫩芽等,對許多當地農民而言, 塞內加爾鸚鵡是農業害鳥,因為牠們常至農田吃玉米、小栗米、花生等農作物,築巢在10 m以上的樹洞中,繁殖期因地而異,在乾燥地區繁殖期主要在潮濕的季節內,而在較潮濕的地區繁殖期通常較長,一窩約產2-4顆蛋 ;塞內加爾鸚鵡是全世界被捕抓出口數量最多的鸚鵡,所以市場上很常見,購買時宜多加小心。
飼養摘要:
手養幼鳥適合作居家寵物,安靜且有模仿及學話的能力,體型不大,不需使用太大的籠子,較不佔空間, 但需長放出活動以增加足夠的活動量,成鳥剛引入飼養時容易緊張與不安,尤其在有人靠近時,安靜不吵雜,喜愛啃咬咀嚼東西,樹枝與玩具可滿足牠們的需求,定期的沐浴或噴水可以使羽毛美麗健康,剛飼養時雖易驚慌,但適應環境後即相當健壯。
繁殖:
國內塞內加爾鸚鵡的繁殖不多見,可能是多為野生鸚鵡的關係,然而人工繁殖鳥繁殖難度並不會太高,一旦適應後會有穩定的繁殖成果,牠們約在2歲即有生殖能力,甚至更早,但與多數非洲Poicephalus鸚鵡(如邁耶氏、紅腹、加丁氏等等)一樣,大多在3、4歲時才會開始繁殖,有些種類甚至更晚,繁殖期多始於冬天,一窩約產3-4顆蛋,孵化期約 25-28天,約9-10周羽毛長成,幼鳥孵出後宜提供較多的軟性食物(如水果、煮熟的穀物豆類等)供親鳥餵食。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5-13 10:44:36 | 顯示全部樓層
49邁耶氏鸚鵡 (Meyer's Parrot)  
邁耶氏鸚鵡有6種左右的亞種,其亞種之間的差異很小,是最難分辨亞種的種類之一,其體型於個性都與塞內加爾鸚鵡差不多,在國際間是Poicephalus鸚鵡中普及度僅次於塞內加爾的鸚鵡,適中的體型可養在不需太大的籠內,幼鳥很快的就會信任及親近主人,台灣國內數量並不多。
體長:約21-23cm(8.2-9 吋)
分佈:
非洲中部及東部,分佈範圍廣大,北起查德與蘇丹,南至尚比亞與辛巴威,包括的國家有喀麥隆、中非、埃塞俄比亞、烏干達、肯亞西部、薩伊、坦尚尼亞、馬拉威、安哥拉、波札那東北部、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南非北部,南非的角省原來也有許多人為飼養逃脫的族群,但現在應已絕跡。
整體概述:
喜愛棲息在林地稀疏的熱帶稀樹草原,所棲息的林地通常離河流邊等水源區很近,農耕區及郊外也常見牠們的行蹤,平時通常3-5只成群活動,繁殖期外食物充足時聚集的數量較多,十分警戒及害羞,食用的食物大致與塞內加爾鸚鵡相同,也會吃昆蟲,在有些地區會吃農田內的穀物,被視為害鳥,為尋更多的食物來源會有遷徙的行為,尤其是乾旱時,繁殖期因地而異,喜愛築巢在啄木鳥等鳥類的樹洞巢穴中,一窩約產2-4顆卵;幼鳥時期通常頭部及腿部的黃羽不明顯,背部羽色也較帶綠棕色 。
飼養摘要:
成鳥剛引進飼養時較害羞,但個性穩定,是這屬中比較不會見人驚慌的種類,在無人在旁時會顯的較活潑有活力,適應期間通常較敏感,適應後即很健壯,喜愛洗澡及啃咬,可提供腐朽脆化的樹枝或新鮮樹枝供其打發時間 ,野生鳥不多見,手養鳥可愛惹人喜愛,是適合當寵物鳥的鳥種。
繁殖:
邁耶氏一旦開始繁殖,通常能夠順利且繼續的繁衍後代,與其它非洲Poicephalus屬鸚鵡一樣,牠們通常到3、4歲時才會開始繁殖,但也有可能更早,繁殖期間有時對飼主的觀察感到敏感與不適,成對繁殖成果較好,一窩約產3-4顆蛋,通常每隔一天生一顆, 母鳥在第2顆生出時開始孵蛋,孵化期約26-28天,幼鳥約在2個月後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50棕頭鸚鵡 (Brown-headed Parrot)  
棕頭鸚鵡的習性、體型、個性都與塞內加爾鸚鵡及邁耶氏鸚鵡差不多,羽色較不鮮艷,性情安靜,體型適中,是不錯的寵物鳥,與塞內加爾鸚鵡比較起來, 棕頭鸚鵡較不會有咬人的行為,說話與模仿能力則較差,在國內數量十分稀少,在國際上也是Poicephalus屬中最不普遍的種類之一,共分成3種亞種,其外表差異小。
體長:約22cm(8.5吋)
分佈:
分佈在非洲東南部,從南非東北方的史瓦濟蘭、祖魯蘭、川斯弗經辛巴威東南部、莫三比克、馬拉威南部到坦尚尼亞東部及肯亞東南方。
整體概述:
棕頭鸚鵡在南部沿海地區算是常見的鳥類,但許多地區由於棲息地遭嚴重破壞導致其數量非常稀少,在英屬桑士巴島的族群可能已經絕種,現有不少數量在祖魯蘭與川斯弗東部的保護區中;牠們主要棲息在各種林地、近河流等水源地的森林、森林草原與乾燥林地中,喜愛有木棉樹的地區,從椰子園、近水源區的森林到紅樹林等海拔1200m以下的低地都是牠們經常活動的地區,喜群居,通常小群約12只左右活動,但覓食時會50只左右一起行動,常和海角鸚鵡(好望角鸚鵡,Cape Parrot)結群 ,也會與當地一種綠鴿一起覓食,食物有無花果、漿果、種子、棕櫚樹的花、嫩芽、花蜜、花、小米栗、玉米等,在部分地區被視為害鳥,通常築巢於離地5-10m以上的樹洞中,或是使用啄木鳥的巢穴,繁殖季依地不同,多在4-10月之間,窩卵數約2-3顆 。
飼養摘要:
籠養的褐頭鸚鵡十分安靜,剛飼養時非常害羞與緊張,對於環境的改變十分敏感,通常適應環境的速度很慢,在適應期不宜時常打擾牠們,若壓迫力太大而產生焦慮或壓力可能使牠們會有拔羽的行為,適應期溫度不宜低於20度,餵食上需提供多樣性的食物,蔬果尤其重要。
繁殖:
棕頭鸚鵡通常在3、4歲以後才會開始繁殖,但有可能更早,大多於冬天開始繁殖,繁殖期時最好避免所有不必要的打擾,因為有些褐頭鸚鵡對外在干擾非常敏感,若受驚嚇有可能破壞鳥蛋或弄傷幼鳥,一窩通常產2-3顆蛋,通常在第2顆蛋生下後開始孵蛋的工作,25-27天後孵化,約8周後羽毛長成,11-12周後會獨立活動,成對繁殖效果較好,整年均可能繁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51彩繪錐尾鸚鵡 (Painted Conure) 
彩繪錐尾鸚鵡與白耳錐尾鸚鵡長的非常相似,但身長較短,相似的亞種約有9 種,身上的顏色非常鮮艷,是屬於較小型的錐尾鸚鵡,與一般Pyrrhura 屬的錐尾鸚鵡一樣比較安靜,市面上亦有不少Pyrrhura 屬(小太陽)的野生鳥。
體長:22cm(8.5吋)
分佈:
分佈在中美洲的巴拿馬與南美洲的委內瑞拉、圭亞那到秘魯的東部,還有蘇利南、蓋亞那、哥倫比亞、厄瓜多、亞馬遜盆地等地區。
整體概述:
大部分棲息於海拔600-2000m的森林或森林邊緣地區中,通常成對或一小群一起活動,偶爾在樹上覓食時或取食土塊時會聚集較大的族群,有時會與金翅鸚哥(Golden-winged Parakeet)或珍珠錐尾鸚鵡(Pearly Conure)聚集在一起,時常至水源地飲水、沐浴,還會吃水邊富含礦物質的土壤,食物有水果、種子、漿果、昆蟲、花朵等,除了哥倫比亞及巴拿馬的亞種族群在當地還不算少外,許多其它的亞種數量已經很少了,有的甚至有濱臨絕種的危機 ,但在鸚鵡養殖裡奇亞種的分辨與注重並不明確。
飼養摘要:
新引進的鳥兒容易緊張,並不會很吵雜, 進口期如在溫差相距大的天氣或是冬天時由熱帶國家進口來時得加倍注意,小型錐尾鸚鵡不若大型錐尾鸚鵡般強壯與耐溫差,若無適當處理與安置易發生生病或死亡的情形,成對飼養的成鳥體形適中羽色優美,幼鳥好奇心強,信賴主人,是不錯的寵物,喜愛洗澡與啃咬新鮮樹枝,但有些易養成拔羽的習慣。
繁殖:
成對分開繁殖效果較好,但難度可能不低,一窩約產 4-5顆蛋,有時更多,但常常只有2、3顆有受精,26-27天左右會 孵出,幼鳥在第31、32天時可能會離巢,但還是由父母餵食,羽毛長成約需50天。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52藍喉錐尾鸚鵡 (Blue-throated Conure) 
藍喉錐尾鸚鵡(藍喉太陽)是Pyrrhura 錐尾鸚鵡中體型最大的種類,一般國內並不常見,因為牠是一級保育的鸚鵡,被當作寵物鳥的藍喉錐尾鸚鵡數量並不多,而且一般市場上公鳥通常多於母鳥,手養鳥十分愛玩與調皮;公母無外表上明顯的差異,但公鳥羽色較亮。
體長:30cm(12 吋)
分佈:分佈區域小,棲息於巴西東南部臨大西洋的沿岸地區。
整體概述:
棲息地一直遭持續的破壞,非法的捕捉賣至國際市場,導致牠們的數量逐年下滑,除了受華盛頓公約保護外,也受巴西國內的法律保護;藍喉錐尾鸚鵡主要棲息在大西洋氣候形態的雨林與森林邊緣區,主要都是海拔400m以下的地區,群集性,主要都以8-12只左右一起活動或覓食,喜歡群集在高樹枝頭上,覓食時也多在樹上找尋水果、花、漿果、種子等食物,活動時因為羽色的保護色所以不容易被發現,中午時分大多停止活動,待在成蔭的樹上休息,傍晚會群聚回到棲息的樹上或巢穴,聚集時相當吵雜且引人注意 ,繁殖季可能在6-10月間,一窩約產2-4顆蛋;藍喉錐尾鸚鵡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的保育類鳥類。
飼養摘要:
籠養的藍喉錐尾鸚鵡對其他的鳥或鸚鵡有攻擊性與侵略性,籠養鳥活動力強, 是屬於較害羞的種類,剛飼養時對環境有點敏感,無需太久可適應飼主與新環境,但引進時宜避開溫差過大或冬季寒流時,大部分的時間都很安靜,但有些鳥在早晚會比較吵雜,通常都喜愛淋浴;飼養上最好能多喂些水果、蔬菜等綠色食物,各類種子、穀物、核果等也都是主食 。
繁殖:
繁殖藍喉錐尾鸚鵡並不是很容易,有時容易發生親鳥吃掉蛋,咬死幼鳥或不育雛的情形,幼鳥也不是很好手養,利用Pyrrhura 屬的錐尾 鸚鵡來代孵代養幼雛效果不錯;繁殖用的籠捨不要太大,單對繁殖,這樣成果應該會比較好;繁殖期時有時對於巢箱的檢查與打擾顯的敏感,一窩產6-8顆蛋,孵化期約23-26天,50-60天後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5-13 10:45:03 | 顯示全部樓層
53南達錐尾鸚鵡 (Nanday Conure)  
南達錐尾鸚鵡(黑頭太陽)是很愛玩與好奇的錐尾鸚鵡,從幼鳥養起可成為有趣的寵物, 也喜歡和其它種類的鸚鵡一塊玩耍,能夠學會幾句話,缺點是非常吵雜,尖銳的聲音常使主人與鄰居無法忍受,手養幼鳥會比較安靜些;這兩年市面上的野生南達錐尾鸚鵡非常地氾濫。
體長:30cm(12吋)
分佈:分佈於南美洲中南部地區,包括巴西、阿根廷北部、玻利維亞東南部及巴拉圭。
整體概述:
牠們棲息在各種乾燥與潮濕有樹林、棕櫚樹的熱帶稀樹草原中,也常發現於海拔800m左右的開闊低地內, 通常成群6-40只左右活動,有時也會聚集數百隻,不太怕人,常與和尚鸚哥聚集在一起,在產地算是蠻常見的鸚鵡,但是棲息地破懷及人為盜補使牠們的數量正在減少當中,光在1985-1990年之間就有11萬4千隻遭盜捕的南達錐尾鸚鵡從阿根廷被違法走私;天然食物有水果、種子、核果、昆蟲、漿果等,有時會至農作物田內覓食造成農產損失。
飼養摘要:
養上並不困難,但是非常吵,且市面上大部分都為野生鳥,野生南達的售價低廉且常見,每批進口數量通常很多,可與相同體型的鸚鵡一起飼養,對於新環境及主人能很快就適應,一旦適應後即非常強壯,喜愛洗澡,提供新鮮的樹枝供啃咬 ,幼鳥手養飼起易親人且可愛,可提供玩具供其玩耍。
繁殖:
難度並不高,但市面上大都是野生鳥,且不知性別,就算有一公一母要繁殖野生鳥仍然希望渺茫;群體飼養繁殖的效果也有可能不錯,5月至8月進入繁殖期,但多如一般錐尾鸚鵡一樣,生完後第2胎後不用很久即開始準備下一胎,可望全年都可繁殖,一窩約生2-6顆蛋,但平均窩卵數約為3顆,孵化期約26天,7星期後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54金色錐尾鸚鵡 (Golden Conure) 
金色錐尾鸚鵡是所有錐尾鸚鵡中最稀少的種類之一,也是最美麗、翠大型的種類,全身亮眼的金黃色更突顯了牠們非凡的價值,沒有一種鸚鵡有此種全身都是閃亮金色的羽毛,牠們是非常聰明及親近人的錐尾鸚鵡,可惜野外及人工飼養的數目都非常稀少,價格也非常高,飼養難度不若其它錐尾鸚鵡般容易,尤其是出現出拔羽症習慣的比例相當常見。
體長:約 35cm(14吋)
分佈:金色錐尾鸚鵡主要棲息在巴西東北部的南亞馬遜盆地內
整體概述:
金色錐尾鸚鵡在幼鳥時期的羽色並不是像成鳥一樣有著炫麗的金黃色,而是全身都是橄欖綠帶棕色,與美麗的成鳥差別甚大;牠們棲息於靠近水域的熱帶雨林內,全年都是群居性,通常6-30只左右成群活動,可是現在在野外幸運的話頂多只能看到2、3只, 經常會與其它鸚鵡一起覓食,偶爾也會出現在玉米田、芒果園 等農作區;繁殖其通常在12-4月的雨季中,築巢在15-30m高的樹洞中,有研究報告紀錄牠們經常集體繁殖,通常母鳥較多,報告顯示最高紀錄曾在一窩中發現14只幼鳥,由6只成鳥輪由照顧,一窩約產2-4顆蛋 ,他們多為7-9只群居活動,繁殖期的親鳥會顯的緊張與不安,尤其是在巢穴附近時,常會有很多蛋弄破的情況,這也許與和其它家族成員繁殖期時互有侵略性有關聯;金色錐尾鸚鵡由於大部分的棲息地都遭人為破壞、盜捕者的捕捉等原因,野外數量早已非常稀少,而人類飼養的金色錐尾鸚鵡比其它種類的鸚鵡更容易養成拔羽症的惡習,詳細原因並不清楚,推斷可能是因為籠捨過小,焦慮、緊迫、無聊所造成的原因,由 於牠們在野地裡稀少的數量(約莫2000多只,低於3000只),華盛頓公約將其列為附錄一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鸚鵡。
飼養摘要:
金色錐尾鸚鵡外表高貴顯眼,非常亮眼,加上與其它錐尾鸚鵡比起來他們體型大的多,所以一直都是不少人的夢幻鳥種,但是其飼養難度與其它錐尾鸚鵡比起來卻難的多,尤其是行為上與心理上的層面,基本上他們和其它同屬Aratinga錐尾鸚鵡比起來比較不適合做寵物鳥,其生命力與適應度也比其它Aratinga錐尾鸚鵡差,飼養需多付出心思與耐性,尤其得多注意其行為方面的轉變與問題。
繁殖:
成對分開飼養,提供良好的環境,繁殖期時對飼主可能有攻擊性,在非繁殖其時羽毛會比較美麗亮眼,繁殖期長出現拔羽症狀,母鳥通常一窩產3至5顆卵,孵化期約25天,幼鳥會在巢中待10個星期左右,羽毛長成7星期,幼鳥時期即與主人有良好的互動會減少拔羽症發生的機率,模仿能力佳。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55紅面具錐尾鸚鵡 (Red-masked Conure) 
紅面具錐尾鸚鵡(紅頭太陽)與米特雷相似,但頭部紅色面積較廣,體型則較小,可愛的模樣十分討喜,分佈地區不廣,棲息地破壞及捕捉作為活體出售使的數量有下滑的趨勢,但在國外鸚鵡養殖業中仍屬普遍,能學會重複一些人話。
體長:33cm(13吋)
分佈:牠們僅分佈在厄瓜多西南方及秘魯西北方
整體概述:
生長在乾燥、潮濕的森林、潮濕的長綠樹林、落葉性森林以及熱帶稀樹草原等地區,從海平線至海拔2500m皆有其蹤跡,但主要棲息地都在海拔1000m以下,乾燥及半乾燥的地區是牠們的最愛,喜群居,尤其是繁殖期外的時間,通常成對或小群約12只活動,築巢在樹洞或白蟻窩中,也有紀錄在懸崖巖洞中築巢,在厄瓜多西南部的族群約於1-3月的雨季時繁殖
飼養摘要:
面具美麗討喜的外表長獲得不少人的喜愛,作為寵物鳥自幼養起會是很親人互動性很高的鸚鵡,行為逗趣,生性好奇,鳥捨中的紅面具錐尾鸚鵡很吵雜,尤其在有人接近時 或興奮、受驚時,適應環境後會與大部分的錐尾鸚鵡一樣變的強壯,照顧上並不困難。
繁殖:
紅面具錐尾鸚鵡的繁殖在台灣不常見到,成對分開飼養繁殖效果較好,繁殖期將外在干擾減至最低,如幼鳥孵出時須每日準備充足的食物供親鳥餵食,尤其是軟性食物;一次約產3-4顆蛋,通常3顆,孵化期約23-25天,羽毛長成約50天。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56桃額錐尾鸚鵡 ( Peach-fronted Conure)
桃額錐尾鸚鵡 外表與橙額錐尾鸚鵡相當類似,但外表上的明顯差異為桃額的上喙部為黑色,而橙額的上喙部呈淡臘色(但有一亞種上下喙皆為淡臘色),桃額錐尾鸚鵡的頭冠部橘黃色斑點不會延伸至眼圈上,成熟橙額錐尾鸚鵡的冠部橘黃色斑點會與眼圈相連;以這個尺寸大小的鸚鵡來說,桃額錐尾鸚鵡算是說話與模仿能力不錯的鳥種,生性逗趣與活潑,與其它同屬Aratinga 錐尾鸚鵡比較起來也比較安靜些。
體長:26-30cm(10-12 吋)
分佈:廣佈於中南美洲,包括了巴西、阿根廷、波利維亞和巴拉圭等國家。
整體概述:
桃額錐尾鸚鵡 共有兩亞種,除體長有差別外其外表上並無明顯不同;主要活動於開闊的林地、乾燥草園區、農耕區、落葉林、灌木叢林等等,常成群10-30只左右一起活動,覓食時與棲息林地裡會有較大群的聚集,飛行時會發出尖銳引人注目的叫聲,在部分地區因覓食於農墾區而造成農作物損失,他們在野地食用的天然食物包括了種子、堅果、昆蟲幼蟲、花苞、農作物等等;野外繁殖期多始於春天,大約在1-7月時,築巢於中空樹木或是白蟻洞裡,通常產2-3顆卵。
飼養摘要:
桃額錐尾鸚鵡 是活潑的鳥兒,照顧上並不困難,適合都會區或公寓式飼養,宜提供多種玩具與器材供其玩耍與打發時間,適應新環境、食物、天氣與飼主的速度快,且會變的強健與穩定,食物供應上與一般錐尾鸚鵡差不多,混合種子穀物飼料搭配豆類、堅果、蔬菜、水果、鳥乾糧即可,成鳥飼養以成對較群養為佳,幼鳥飼養相當活潑親人,學語能力不錯,喜愛嬉戲玩鬧,每天宜多放出籠外活動,鳥籠不宜太過小,提供寬敞的鳥籠可以增加其活動量促進身體健康。
繁殖:
給予良好的環境與生活條件桃額錐尾鸚鵡 是不難繁殖的鳥種,有時也會蠻多產的,且全年都可能繁殖,成對繁殖效果比較好,一般木製的中型錐尾鸚鵡巢箱建議使用,母鳥一次約產下2-4顆蛋,孵化期約26日,幼鳥52日齡時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5-13 10:45:29 | 顯示全部樓層
57尖嘴錐尾鸚鵡 (Slender-billed Conure)  
尖嘴錐尾鸚鵡以及南方錐尾鸚鵡(Austral Conure)是Enicognathus錐尾鸚鵡裡的唯二兩位成員,外型與一般錐尾鸚鵡差距較大,細尖長的嘴喙是牠們獨有的特色,其功能在野外主要是用來挖食核果以及挖掘地面上一些根莖類食物食用,其普遍度相當的低,無論是在國際鸚鵡養殖或國內市場上都非常稀少,相關信息非常稀少也使得尖嘴錐尾鸚鵡一直有層神秘面紗,但是寵物性佳且生命力強韌適應力強,外表特殊、稀有、繁殖成果缺乏是牠們受青睞的主要原因。
體長:40 cm (16 吋)
分佈:主要棲息於南美洲智利中部以及其部分離島上。
整體概述:
尖嘴錐尾鸚鵡 多棲息於森林地區與開闊的鄉間郊區,棲息範圍從海平面高度至2000公尺的高山地區,在冬季時也常於牧場農作區發現牠們的行蹤,但是數目已大不如前,由於人為捕捉與棲息地大幅被人類破壞與掠取,尖嘴錐尾鸚鵡的數量持續下降中,有可能會在短期內變為一級保育類鳥種,牠們多成群數只至數百隻集體活動,又時更有上千隻群聚棲息的現象,有季節性的遷徙行為,天然食物包括了種子、嫩芽、根莖類、水果、農作物等;尖嘴錐尾鸚鵡大部分中空的樹木中,也會築巢於巖壁內、岩石裂縫、白蟻窩裡,甚至沒有巢穴時會自行在山壁中用樹枝築巢,繁殖季節介於11月至12月,通常一次生產3-5顆蛋 。
飼養摘要:
剛引進飼養時會比較膽小害羞,但是應環境速度快且良好,一旦適應環境獲得妥善照顧後即非常健壯,因為來自於其原產地智利有許多寒冷的高山地方,所以牠們能耐低溫,而且對氣候的適應多半無虞,偶爾會吵雜,尤其在感到不安與威脅時,但與一般大型錐尾鸚鵡相比,牠們算安靜很多了,多在晨昏時才作短暫的鳴叫,破壞力低,餵食上須達到營養均衡的配置,包括各種種子、穀物、堅果、蔬菜、水果、維他命、礦物質都應適量餵食;其安置方法最好是能采落地式室外籠捨,裡面宜有植栽供棲息,因為牠們天性愛在地面上覓食活動,所以地面上宜有些可食性草類及植物 ,當寵物鳥宜選擇手養鳥,尖嘴的幼鳥體型大,有學語能力且活潑好動,是不錯的寵物鳥選擇。
繁殖:
其繁殖成果不常見,且多於歐美國家,因為數量原本就相當少,尖嘴錐尾鸚鵡約於2至3歲時始有繁殖能力,成對繁殖效果比較好,牠們在繁殖期時敏感度高,所以盡量不要打擾其孵雛,切忌時常好奇開翻巢箱,尖嘴錐尾鸚鵡可能會發生咬蛋或棄蛋的情形,一次約產4-6顆蛋,但常有沒授精的情形發生,孵化期約26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須8周,若由交由親鳥育雛,幼鳥約9至10周左右會離巢,離巢2周後即會斷奶。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58黑帽錐尾鸚鵡 (Black-capped Conure) 
黑帽錐尾鸚鵡(黑頭小太陽)是Pyrrhura 小型錐尾鸚鵡裡的一員,也是裡面體型較嬌小的種類,個性好玩活潑,價位不高,是很可愛的寵物鳥,也如同種小型錐尾鸚鵡一樣不吵鬧,是對鸚鵡有興趣的初入門者良好的選擇之一;黑帽錐尾鸚鵡 有兩個亞種,性別無法由外表判斷。
體長:25 cm (9.5 吋)
分佈:黑帽錐尾鸚鵡主要分佈在西亞馬遜盆地,包括秘魯、玻利維亞、巴西等國境內。
整體概述:
黑帽錐尾鸚鵡在野外的棲地主要在海拔300公尺以下的潮濕的低地熱帶森林,尤在安地斯山周圍的丘陵地區林間地帶更易見其蹤跡,但東安地斯山丘陵地區數量較少,牠們多為群居性,通常約30只左右成群活動,繁殖期間時聚集數量則較少,黑帽錐尾鸚鵡 大都在樹頂上覓食或群集,鮮少至30公尺以下的高度活動,繁殖期在2至3月間。
飼養摘要:
人工繁殖鳥很容易飼養,牠們是活躍的鳥兒,但剛飼養時較害羞,也較怕人,常一有人接近就躲進巢箱,但一適應環境與天氣後則十分健壯,可常噴水或供其沐浴保持良好羽毛狀況與羽色,大部分的黑帽錐尾鸚鵡都會喜愛沐浴,飲食則同一般Pyrrhura 小型錐尾鸚鵡,以混合種子飼料和堅果為主食搭配蔬菜水果或是進口鸚鵡餅乾、乾糧等營養食物。
繁殖:
若飼養的為人工繁殖成鳥則難度並不會太高,一般以繁殖而言成對繁殖是比較理想的繁殖方法,巢箱使用一般雞尾鸚鵡(卡美)用的直式巢箱即可,若鳥很怕人則可自行製作深度深一點的巢箱,通常鸚鵡對深度深、比較暗的巢箱比較有安全感,但記得釘上梯子供其進出巢箱爬行;黑帽錐尾鸚鵡是多產的種類,若將雛鳥移出手養整年都有可能繁殖,但必須妥善控制生產次數,若不間斷的繁殖會大大影響往後繁殖品質與親鳥健康甚至死亡,一窩產5-8 顆蛋,孵化期約25天,6 - 7 周幼鳥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59綠頰錐尾鸚鵡 (Green-cheeked Conure)
綠頰錐尾鸚鵡(綠頰小太陽)是最常見的小型錐尾鸚鵡之一,同時也是體型最小的錐尾鸚鵡之一,個性十分調皮、活潑、好奇、親人,對人的接受度高,別於非洲系Poicephalus鸚鵡(塞內加爾、麥耶氏等),牠們不會成為只親近接受一人的鸚鵡,所以相當討人喜歡,雖然與其它錐尾鸚鵡一樣並不以說話能力著稱,但牠們安靜又討喜,所以很適合各種居家環境飼養;綠頰錐尾鸚鵡與赤褐腹錐尾鸚鵡(紅腹小太陽,Maroon-bellied Conure)外表上非常相似,常被誤認,綠頰錐尾鸚鵡的體色較淡較亮,胸前毛色較呈灰色,但主要辨識點是綠頰錐尾鸚鵡的尾部是紅褐色,而赤褐腹錐尾鸚鵡的尾部則是綠色(但尾部底面仍是紅褐色);有5種亞種,從外表無法分辨性別,須經由DNA鑒定或外科手術鑒定,有數種美麗顏色的變種,最常見的變種是黃邊錐尾鸚鵡(Yellow-sided Conure),後來新改良出來的變種還有肉桂色(左圖三那兩隻淺色的)和比較少的藍色(左圖二),最新的變種則是菠蘿綠頰(左圖一),顏色鮮艷,數量最少;綠頰錐尾鸚鵡在飼主良好照顧下可有25年或更高的壽命,一般來說平均壽命可能約10 -15年。
體長:26 cm (10 吋)
分佈:綠頰錐尾鸚鵡分佈於南美洲的玻利維亞、巴西與秘魯
整體概述:
牠們通常棲息於各種林地、林間草原、落葉林、沼澤地等海拔2900 m以下的地區,群居性,一般都10至20只左右一起活動,習慣在樹頂覓食,在分佈的區域算是常見的鳥類,築巢在樹洞中,繁殖期可能始於2月,一窩產3-4顆蛋 ,在棲地裡有穩定的族群結構與數量。
飼養摘要:
綠頰錐尾鸚鵡是活潑的鸚鵡,其各類迷人鮮艷的變種也是最近非常熱門且高需求的鳥種,成鳥剛飼養時會較害羞,有人接近時會躲入巢箱內,但適應力與生命力強,不吵鬧,比牠們的近親Aratinga類的錐尾鸚鵡安靜許多,但在興奮、高興或想吸引主人注意時會鳴叫,牠們相當喜愛洗澡,常沐浴能使羽毛與皮膚維持良好的狀況,許多飼養綠頰錐尾鸚鵡的人會遇到這些小傢伙長大時會開始出現咬人的習慣,尤其在開始成熟的時期時(約9個月大到1歲時),但這個問題通常很快會解決;飲食上避免只餵食種子飼料,這對牠們的健康會大打折扣,蔬菜、水果、鳥餅乾飼料 、適量的維他命等都需酌量餵食。
繁殖:
與一般錐尾鸚鵡差不多,綠頰錐尾鸚鵡大約都在春夏開始繁殖,繁殖難度不高,整年都可能繁殖,大多數的綠頰錐尾鸚鵡都是多產的鳥兒,但也有一些不是;巢箱可使用直立式,巢箱規格同於雞尾鸚鵡即可,牠們大概1歲有繁殖能力,但建議18個月大時再繁殖較理想,尤其是母鳥,一年可繁殖2 -3次,一次約產4-7顆蛋,通常為4至5顆,繁殖期間不宜過於頻繁的開翻檢查巢箱,因為有可能導致親鳥受驚嚇而傷害了蛋或雛鳥的情形,孵化期約24天,幼鳥毛羽長成需7至8周。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60赤褐腹錐尾鸚鵡 (Maroon-bellied Conure) 
赤褐腹錐尾鸚鵡(紅腹太陽)是常見的小型錐尾鸚鵡之一,在世界上的鸚鵡養殖業數量也很多,容易繁殖與照顧,價位較低,是不錯的選擇,約有3種亞種。
體長:24-26cm(9.5-10吋)
分佈:分佈於巴西的東南部、阿根廷東北部、烏拉圭、巴拉圭東部、玻利維亞東部等地區。
整體概述:
與綠頰錐尾鸚鵡很相似,棲息在各種森林及林地中,尤其常發現於大西洋濱海森林與開闊的林中草原地區,農作物區與公園內也常有牠們的蹤跡,成對或成群約10 至15只左右 活動,喜歡互相理毛,常聚集於瀑布邊洗澡,也常在玉米田及橘子園中覓食;築巢於樹洞中,10-12月時繁殖,一窩約產5至6顆蛋。
飼養摘要:
剛飼養的赤褐腹錐尾鸚鵡很快可適應新環境及信任主人,與綠頰錐尾鸚鵡一樣是常見的飼養鳥種,也是最常見的小型錐尾鸚鵡,適應後變的強壯,除非受打擾或興奮時,一般大部分時間不會吵雜,相較於其它有強勁啃咬力的鸚鵡,牠們的破壞力較小, 建議常給予沐浴,對其他種類有攻擊性。
繁殖:
繁殖這個種類難度低,很適合剛入門者,整年皆可繁殖,一歲即有繁殖能力,是非常多產的錐尾鸚鵡,一窩平均約有5顆蛋,但有時可多至7-9顆,孵化期約23-26天,50天後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5-13 10:45:50 | 顯示全部樓層
61巴塔哥尼亞錐尾鸚鵡 (Patagonian Conure)
巴塔哥尼亞錐尾鸚鵡(掘穴鸚哥)約有3種亞種,是最大的錐尾鸚鵡,在台灣並不十分受歡迎,非常吵雜,台灣市場上野生鳥非常多,人工繁殖鳥極少,有(小)巴塔哥尼亞錐尾鸚鵡( (Lesser)Patagonian Conure)、南安地斯山巴塔哥尼亞錐尾鸚鵡(Andean Patagonian Conure)、大巴塔哥尼亞錐尾鸚鵡(Greater Patagonian Conure)3種。
體長:45-48cm(18-19吋)
分佈:
依亞種不同分佈在南美洲的南部,包括阿根廷、烏拉圭、智利境內安地斯山脈旁的丘陵地帶與濱海地區。
整體概述:
大多棲息於開闊的鄉間草原及有峽谷懸崖的林地、水源區附近有仙人掌與多刺灌木叢的乾燥地區,農作物田園也常見牠們的蹤影,群居性,經常一大群活動,有時會有超過1000只的同伴聚集一起,聚集時會發出響亮難聽嘶叫聲,通常早上至水源地喝水,然後就開始覓食,炎熱中午時分是休息時間,下午又繼續覓食,傍晚回到棲息地,棲息在巖洞、高樹或電纜在線;有季節性遷徙行為,冬天時會往北飛到溫暖一點的地區,築巢在石灰岩或砂岩地形的巖洞內,牠們也遭受許多盜捕者的捕捉,作為買賣,當地居民捕捉方法通常是爬到巖壁上,將竹竿的頂端綁一個倒勾,伸入巖洞再將幼鳥勾出來 。
飼養摘要:
人為飼養的巴塔哥尼亞錐尾鸚鵡非常吵雜,體行雖大,但剛引進的鳥兒很害羞,適應新環境很慢,但穩定後生命力相當強韌,喜歡洗澡,應常供應新鮮樹枝或腐化的脆木頭供牠們啃咬咀嚼 ,飼養掘穴除了要注意是否買到野生鳥外,先行評估居家環境是否適合養這種吵雜的鸚鵡是必要的。
繁殖:
巴塔哥尼亞錐尾鸚鵡是少數能夠群養繁殖成功的錐尾鸚鵡,群養繁殖需要提供數個巢箱,但成對飼養繁殖效果較佳,使用天然中空木頭效果較好,難度不高,但由於市面上幾乎全為野生鳥所以繁殖成果還是寥寥可數,適應環境且穩定後一年有機會可以繁殖好幾窩,一次約產2-4顆蛋,孵化期約24-27天,約8個星期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62灰頭錐尾鸚鵡 (Dusky-headed Conure)
灰頭錐尾鸚鵡與Aratinga錐尾鸚鵡不太一樣的地方是牠們並不吵鬧,叫聲也不像Aratinga錐尾鸚鵡般的刺耳難聽,生性友善隨和,是聰明討喜的寵物鳥,大部分的灰頭錐尾鸚鵡都能學上幾句話,牠們是落跑專家,要提防籠子有無關上鎖好,以防意外脫逃;無亞種,有美麗的黃化與藍化變種但為數極少;性別無法由外表判斷,需經專業鑒定。
體長:28cm (11吋)
分佈:
牠們分佈在西亞馬遜流域,包括哥倫比亞的東南部熱帶安地斯山區、厄瓜多東部、玻利維亞、秘魯東部以及巴西的東北及西北地區等。
整體概述:
灰頭錐尾鸚鵡棲息在低地鄰近水源區的森林、沼澤地區、灌木叢、潮濕草原、咖啡園等地區,不常出現在濃密的森林區內,在當地算是常見的鳥類;牠們多成對或幾隻一起活動與覓食,食物充足時會數十隻至上百隻聚集活動,有遷徙的習性,常在林間樹梢上種子、花、水果、漿果、昆蟲等食物,覓食時十分安靜,常聚集在富含礦物質黏土的河岸邊;牠們多以啄木鳥窩或樹上白蟻窩為巢穴,繁殖期因地區而異 。
飼養摘要:
在飼養初期會較害羞,適應環境的速度較慢,但穩定後仍是強健的鳥兒,咬勁強,見到人時會叫,但是與血緣相近的的Aratinga 錐尾鸚鵡(太陽錐尾鸚鵡、藍冠錐尾鸚鵡、米特雷錐尾鸚鵡等)比起來則安靜的多,適應後則相當強健 ,國內數量不多;每當新增不常見的鳥種介紹或目前市面上有些較熱門的鳥種時,常會有不肖業者去進口一大批野生鳥來販賣,這個情形宜多注意,切勿買到野生鸚鵡。
繁殖:
灰頭錐尾鸚鵡在台灣國內與國際上都不普遍,但繁殖難度並不高,不 宜使用太薄弱的木板作巢箱,因為牠常會咬破巢箱底部,可能會造成蛋與幼鳥的危險提高,一年可有多胎,多在一年之初時開始繁殖,一次生3-4顆蛋,孵化期約24天,幼鳥羽毛長成約55天,有些親鳥在有幼鳥在巢內時只會接受蛋黃食物,所以飼主能買些市售營養的進口蛋黃食品提供給正在育雛的灰頭錐尾鸚鵡。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63藍冠錐尾鸚鵡 (Blue-crowned Conure)
藍冠錐尾鸚鵡是大型的錐尾鸚鵡,也是Aratinga錐尾鸚鵡的一員,外型十分可愛討喜,市面上人工繁殖鳥並不常見,市面上大部分賣的中成鳥多是野生鳥,但是手養鳥適合作寵物鳥,個性相當活潑可愛;共有約4種亞種,分佈地區並不集中,散佈於南美洲各地。
體長:依亞種不同約35-38cm(14-15吋),體型大的亞種較常見,是大型的錐尾鸚鵡。
分佈:
散佈於南美洲各地,主要範圍是從委內瑞拉到阿根廷,依亞種不同分佈的國家有委內瑞拉、巴西、烏拉圭、玻利維亞、阿根廷等地。
整體概述:
生活在開闊的地區像乾燥的落葉性森林、熱帶稀樹草原、森林邊緣地帶等地區,而活動或覓食時成一小群或數百隻聚集在一起,尤其是食 物充足時;常與米特雷、白眼 錐尾鸚鵡聚集 ,有季節性遷徙行為,會破壞農作物如芒果、番石榴等作物,在委內瑞拉繁殖期約在2-6月,在阿根廷大概在12-3月。
飼養摘要:
鳥捨中或籠養的藍冠錐尾鸚鵡算是蠻吵雜的種類之一,Aratinga錐尾鸚鵡大都和吵雜脫不了關係,手養幼鳥則較不會有此情形,提供樹枝或玩具供啃咬,新鮮蔬果、種子、核果、青菜、麵包等食物的提供也是必要的 ,適應環境後會很強健,可以常年飼養在室外,不怕寒冬與夏日。
繁殖:
若要繁殖絕對得避免買到愈來愈多的野生錐尾鸚鵡,野生鳥與繁殖鳥價差往往有數倍之遙,使用巢箱的深度要夠深,並置於較陰暗的角落,以天然中空木頭作巢效果會更好,對飼主巢箱的檢查很敏感,提供良好的環境與飲食等生活條件來繁殖不會很困難,平均約產3顆卵,偶爾4顆, 孵化期約24天,羽毛長成45天。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64米特雷錐尾鸚鵡 (Mitred Conure)  
米特雷錐尾鸚鵡在台灣是較不常見的錐尾鸚鵡,而且牠們在國外的鸚鵡養殖業中也不多,體型較許多錐尾鸚鵡大很多,價格也較高,與藍冠錐尾鸚鵡一樣,牠的說話能力與智力都比小型的錐尾鸚鵡來的出色一些,手養幼鳥活潑聰明,也會親近主人;有兩種亞種-米特雷錐尾鸚鵡(Aratinga m. mitrata)與查普曼(Aratinga m.alticola)米特雷錐尾鸚鵡。
體型:38cm(15吋)
分佈:分佈在南美洲的西南方,從秘魯南部經玻利維亞中西部到阿根廷的北部。
整體概述:
臉部與紅面具錐尾鸚鵡不同,面部紅色的羽毛呈美麗的放射狀向旁邊擴張,約有2種的亞種,有的亞種臉上紅羽較為稀疏;通常棲息在乾燥的亞熱帶植物區、高山的落葉性森林、熱帶稀樹草原、丘陵草原地、農業耕種區等地,在阿根廷的棲息地約從海拔1000-2500m,而秘魯有到海拔4000m的紀錄,繁殖期外的時間常兩三隻成群 到100 多只,通常在棲息的森林中覓食,可是偶爾也會到穀物田等農作區尋找食物;築巢在樹洞或巖洞中,繁殖季節約從11-2月,一窩產2-3顆蛋 。
飼養摘要:
人為飼養的米特雷錐尾鸚鵡成鳥很吵雜, 有時連續不斷的尖銳響亮的叫聲會讓人抓狂,欲飼養這類鸚鵡時請做好環境評估,因對大部分鳥友的環境是不適合的,手養鳥會比較安靜些,牠們是咬勁很強的鸚鵡之一,定期提供新鮮的樹枝供牠們咬,能耐低溫,適應環境後即變的強壯 ;市面上多為野生鳥,不肖業者甚至進口上百隻野生米特雷,希望大家切勿買到野生鳥。
繁殖:
米特雷的繁殖不多,主要原因是市面上的數量不多,而且野生鳥日益增多的關係,由於他們的體型大,使用的巢箱建議深度要夠深(約50-60cm),剛引進的成鳥容易緊張,可能要等一段時間才會開始繁殖,平均窩卵數3顆,偶爾4顆,孵化期約24-26天,50天後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5-13 10:46:12 | 顯示全部樓層
65珍達錐尾鸚鵡 (Jenday Conure)
長相及體型與太陽錐尾鸚鵡相似,但是市面上的數量少一些,可惜與太陽錐尾鸚鵡一樣很吵雜,且聲音刺耳難聽,但是從小養起的珍達錐尾鸚鵡仍是討人喜愛的寵物。
體長:30cm(12吋)
分佈:巴西東北部。
整體概述:
與太陽錐尾鸚鵡的差異主要是背部及翅膀都是綠色,太陽錐尾鸚鵡成鳥僅翅膀末端有綠色羽毛,珍達錐尾鸚鵡的腹部顏色也比太陽錐尾鸚鵡較深,呈深橘紅色;主要生活在被雨林環繞的開闊地區、森林邊緣地帶、落葉性森林,通常約12只上下成群活動覓食,但有時成對或單只活動,天然食物有種子、水果、漿果等,有時會至玉米田中吃農作物,築巢 在離地15m以上的樹洞內,繁殖期約從10月至1月,一 窩約3顆蛋 。
飼養摘要:
鳥舍內與籠養的珍達錐尾鸚鵡十分吵雜,特別是在早上與傍晚,在受驚嚇或有人在旁時也會十分聒噪,本身很韌命活躍,很快就會適應新天氣及環境,喜愛洗澡,飼養照顧上並不困難,可提供樹枝、玩具等供啃咬,可提供各類種子、蔬菜、水果、堅果、榖類、煮熟的蛋、全麥麵包等食物,也可適量地在食物或飲用水中添加維他命。
繁殖:
與太陽錐尾鸚鵡差不多,並不會太困難,整年都可能繁殖,一窩約2-3顆蛋,孵化期23至26天,需50天羽毛長成,幼鳥離巢後可能還會讓親鳥餵食一陣子,之後則能獨立活動。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66太陽錐尾鸚鵡 (Sun Conure) 
太陽錐尾鸚鵡(金太陽)是台灣最常見的錐尾鸚鵡(太陽科鸚鵡),由於牠們是多產且四季皆可繁殖的鸚鵡,所以常常可在鳥店看見太陽錐尾鸚鵡的幼鳥;全身有著美麗亮橘黃色的美麗毛色,適中的體型適合一般人飼養,所以牠們一直是蠻受鸚鵡愛好人士歡迎的寵物鳥之一,自幼養大的太陽錐尾鸚鵡比較不會吵雜,而且與主人相當親近。
體長:30cm(12吋)
分佈:
分佈在南美洲的東北方,包括巴西北部、委內瑞拉東南部、北亞馬遜盆地、蓋亞那、蘇利南、法屬圭亞那等地。
整體概述:
棲息在海拔1200m以下的熱帶稀樹草原、乾燥有棕櫚樹林的森林與開闊的林地中,通常成一小群約30只左右活動,飛行時會發出尖叫聲,覓食時通常比較安靜,在野外喜食各種蔬果、漿果、種子、花瓣等食物,繁殖期通常介於3-12月間,築巢在棕櫚樹洞或死樹洞中,一次約產4顆卵 ,野外數量尚穩定。
飼養摘要:
隨著籠養繁殖的穩定,人工飼養的太陽錐尾鸚鵡量非常多,現在已能用合理的價位購得,比7、8年前甚至更久前的進口價位便宜非常非常多,籠養鳥或鳥捨中的成鳥與許多錐尾鸚鵡一樣吵雜,尖銳刺耳的聲音常使人受不了,尤其是早上與傍晚與有人接進時,建議提供新鮮的樹枝供啃咬,新鮮蔬果、青菜、種子、核果的供應可使牠們更為健康 ,金太陽生性活潑好動,活動力高,是相當活躍的中型鸚鵡。
繁殖:
繁殖太陽錐尾鸚鵡並不困難,一年可產3-4窩,平均的窩卵數約為3-5顆,孵化期23天,需50天左右羽毛長成,若不嫌吵,太陽錐尾鸚鵡是許多想繁殖中型鸚鵡的人的不錯的入門選擇。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67東玫瑰鸚鵡 (Eastern Rosella)
東玫瑰鸚鵡(七草)是較常見的澳洲長尾鸚鵡之一,價位不高,是許多剛開始嘗試飼養澳洲長尾鸚鵡時經常選擇的種類,身上的羽色十分鮮艷,母鳥頭部與胸前的紅羽比公鳥的羽色暗,面頰白色的部分呈淡灰色,頭頂則有一點綠色,而公鳥的紅羽為鮮紅色,面頰純白色,頭頂紅色無綠色參雜,野外數量穩定,全世界約共超過50萬隻,有3種亞種。
體長:約30-33cm(12-13吋)
分佈:東玫瑰鸚鵡分佈在澳洲的東南部、塔斯馬尼亞及鄰近的一些小島內。
整體概述:
東玫瑰鸚鵡喜愛棲息在開闊的林地、各種林地、河流旁的森林、森林邊緣地帶、草原、尤佳利樹林、灌木叢、農地等,多是年雨量400公厘以上,海拔1250m以下的地區,一般成對或一小群約8至20只左右聚集活動,在繁殖期結束時到初春這段時間偶爾可見較大群的聚集,常與深紅玫瑰鸚鵡(紅草, Crimson Rosella)、蒼頭玫瑰鸚鵡(褪草,Pale-headed Rosella) 以及紅腰鸚鵡(美聲,Red-rumped Parakeet)聚集;種子、漿果、穀物、水果、花朵、花密、昆蟲等是牠們的主要食物,牠們會在樹上與地上覓食,有時會到農田或果園覓食,而造成農民的嚴重損失,繁殖期通常在7-3月間, 主要築巢於樹洞中,尤其喜愛尤佳利樹,但也常築巢於籬笆上、電線桿上、兔子的洞穴、白蟻洞與食蜂獸的洞穴中,一旦築巢,公鳥會盡力保護巢穴以防入侵者,一窩約有4-6顆卵孵化期約需18天,母鳥獨自孵雛,一天離巢2-3次讓公鳥餵食,幼鳥孵出後前10天由母鳥獨自餵食,之後公鳥也會幫忙餵食雛鳥,幼鳥約33天後羽毛長成, 在與親鳥相處一個月後即會離巢。
飼養摘要:
東玫瑰鸚鵡是國內與國外相當常見的玫瑰鸚鵡,價位依各類不同羽色的變種而有不小差異,適應環境後即相當強壯, 也會變的十分活潑有活力,喜愛洗澡,最好能為牠們作定期的驅蟲, 提供小樹枝或玩具供牠們啃咬,不適合養在小籠子裡。   
繁殖:
繁殖難度不高,東玫瑰鸚鵡是十分多產的種類,繁殖期間公鳥有侵略性,幼鳥孵出後若要觀察巢內情況,最好等親鳥不在巢內時再觀察,母鳥一窩約產3-7顆蛋,約19-21天後孵化,30-35天後幼鳥羽毛長成,若是幼鳥羽毛長成後還沒離巢或飼主未移出巢外會受公鳥的攻擊。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68雞尾鸚鵡 (Cockatiel)
雞尾鸚鵡(玄鳳、卡美)是世界上最常見的鸚鵡之一,也是國內最普遍的中型鸚鵡,價位合理、繁殖數量多使得牠們相當的普遍,手養幼鳥十分活潑,喜愛親近主人,是不錯的選擇;雞尾鸚鵡有許多的變種,市面上也陸續出現較不常見的變種,其售價通常較常見的灰色、白色、珍珠等高出許多;雞尾鸚鵡在歐洲被飼養已經一百多年,約在公元1845年時在歐洲首次被繁殖成功,之後40年成為十分普遍且受歡迎的寵物,據說雞尾鸚鵡-Cockatiel名稱的由來是荷蘭船員在澳洲發現牠們時,以葡萄牙語稱牠們"cacatitho",意思是"小型的巴丹",因而得名,牠們在全世界的總數量超過1百萬隻,而且數量仍繼續地成長中,其族群十分穩定且安全。
體長:30-33cm(12-13吋)
分佈:廣佈於全澳洲,尤其是內陸地區,沒有分佈在北部的約克角半島、澳洲的濱海地區或是數量較少,塔斯馬尼亞島的族群多為澳洲本土引進與逃脫的籠養鳥。
整體概述:
在野外的雞尾鸚鵡通常成對或一小群聚集活動、覓食,不常發現數百隻聚集的情形,主要棲息在乾燥與半乾燥的各種林地、灌木叢、河流邊的森林區、荊棘叢、果園、農場田園、平原、路邊等地區,在水源區經常可發現與虎皮鸚鵡一起大群結集,主要食物為種子及穀類,在一些地方是農業害鳥,澳洲北部的族群會四處遷移棲息,南部的族群則有季節性的遷徙行為,北部的雞尾鸚鵡繁殖期約在4-7月,南部的在8-12月,平均窩卵數約4顆,但1-7顆都有可能,親鳥餵食雛鳥的時間主要在早上與傍晚,3-4周後羽毛長成 。
飼養摘要:
他們是全世界最普遍最受歡迎的寵物鳥之ㄧ,所以也有著廣大的知名度,剛飼養的成鳥很快可適應環境,對其他種類沒有攻擊性,叫聲清脆清亮,適應環境後相當健壯, 手養鳥可愛親人,非常受歡迎,是很普遍的寵物,基本上照顧上不麻煩且容易,食物主要以混合穀物種子為主,但水果與蔬菜也應該時常供應,習慣於種子飼料的雞尾鸚鵡初期對青菜水果的接受度通常不高,需慢慢耐心地調整其飲食習慣。
繁殖:
雞尾鸚鵡的繁殖相當普遍,難度低,牠們通常在9至12月大時即有生殖能力,但最好在15-18月大時再讓牠們繁殖,因為即使在15-18月大期間有些雞尾鸚鵡還是在發育期,在生殖系統未完全成熟下繁殖易造成難產、產不正常的蛋、不會盡力地照顧雛鳥等問題,由於親鳥本身未完全性成熟,導致照顧幼鳥時所付出的精力、體力會影響尚未發育完全親鳥的健康,巢箱可使用30 x 30 x 30 cm規格,一窩約產4-6顆蛋,每隔一天生一顆,在7-10天時(約已產3、4顆蛋時)即可檢查是否有受精,孵化期約19-21天,幼鳥孵化後須提供較多的軟性食物供親鳥餵食,幼鳥約一個月大時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5-13 10:46:30 | 顯示全部樓層
69金肩&面罩鸚鵡 (Golden-shouldered & Hooded Parrot)  
金肩鸚鵡與面罩鸚鵡(胡迪氏)都是一級保育的澳洲長尾鸚鵡,野外數量都很稀少,野外的金肩鸚鵡更是已屆瀕臨絕種的危機,由於農地開發等破壞棲息地的行為,而使草類種子等主食大量減少,加上一直有人暗中持續進行違法盜捕,使得這2 種稀有的鸚鵡數量日益減少,現今野外的金肩鸚鵡約有四個族群,每個族群約30-100只,數量極為稀少,世界總數量可能不超過500只,而面罩鸚鵡的全世界總數量約為1萬5千隻左右,但現在的野外數量也受到很大的威脅;這2種鸚鵡在台灣與國際間都不常見。
體長:
金肩鸚鵡 ─ 26cm(10.2 吋)
面罩鸚鵡 ─ 28cm(11吋)
分佈:
金肩鸚鵡 ─ 零星地散佈在澳洲約克角半島和昆士蘭北部。
面罩鸚鵡 ─ 分佈在澳洲北省的北部地區。
整體概述:
金肩鸚鵡 ─ 牠們在1960年代中期到1970年時遭到大量的捕捉,而棲息地破壞使食物大為短縮、盜捕行為依舊存在,所以今日數量如此稀少,牠們除了繁殖期後會移居至紅樹林外,一般來說是屬於定居性的鸚鵡,無明顯的遷徙行為,平時多單獨、成對或一小群家族成員一起活動,有時會聚集約30只左右,飲水與覓食的時間集中在早上與傍晚,在一天中較炎熱的時候則待在樹梢間休息,多在地上覓食,金肩鸚鵡大部分都在4-8月時繁殖,築巢在地上的白蟻窩內,一窩約產5-7顆蛋,20天後孵化,幼鳥5周後羽毛長成。
面罩鸚鵡 ─ 主要棲息在乾燥的開闊林地,通常成對或小群活動,但在繁殖期後(約9月時)經常可發現約100只左右群集覓食,食物主要是各種草類種子,在地上覓食,有時會在路邊看見正在覓食的面罩鸚鵡,中午炎熱時待在樹上休息,母鳥通常在潮濕的季節結束時(約1月底至4月中)下蛋,窩卵數約2-6顆,孵化期約20天,幼鳥5 周後羽毛長成。
飼養摘要:
這2種鸚鵡都應該只由有經驗的繁殖者或保育機構飼養繁殖,牠們對其它種類甚至同類都十分具攻擊性與侵略性,必須成對分開飼養,生性活潑但不吵雜,喜愛洗澡,對於寒冷與潮濕的天氣較為敏感,飼主在牠們的適應階段須多加留意,須定期為牠們除蟲,以防寄生蟲感染,食物上大致同於一般的草原鸚鵡(Neophema),主要以各類混合種子為主食,再搭配穀物、小米栗、各種鮮的水果及綠色蔬菜;金肩與面罩鸚鵡都是華盛頓公約附錄一之一級保育類鸚鵡,需要靠保育以及人工繁殖來復育這些稀少的鸚鵡,使牠們免於消失在野外甚至絕種的危機。
繁殖:
金肩鸚鵡與面罩鸚鵡的繁殖並不容易,繁殖期時都十分具侵略性,必須成對飼養繁殖,母鳥在孵雛期間或幼鳥孵出後常常離開巢箱,有時會導致胎死蛋中或幼鳥冷死,有些母鳥有可能會在蛋孵出後幾小時即離巢,這些情形應特別注意,飼主最好在巢箱外加裝保暖設施,一窩約產4-6顆蛋,孵化期約19-20天,約5星期後幼鳥羽毛長成,7周大時即能獨立活動,不能讓幼鳥待在巢內太久,4周大前就須抓出手養,因為公鳥會對幼鳥很有攻擊性。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70林肯港鸚鵡 (Port Lincoln Parrot)
這個種類共由3種亞種組成─ 林肯港鸚鵡(林肯,Barnardius z. zonarius)、淡色林肯港鸚鵡(Barnardius z. occidentalis)與二十八鸚鵡(二十八草,Barnardius z. semitorquatus),二十八鸚鵡的喙部與體型最大,腹部呈綠色不像其它兩種有鮮黃色的腹部,淡色林肯港鸚鵡體型最小,體色較淡也較不鮮艷;母鳥的頭部、喙部均較公鳥小,身體的羽色亦較淡,在野外或是籠中都不靜,在野外各亞種間偶有雜交的情形,若自幼鳥養起可成為不錯的寵物,也可學會吹口哨;在1993年時作的數量估計,全球總數約有10萬隻,國內與國際間的飼養情形並不普遍。
體長:依亞種不同約36-40cm(14-15.7 吋)
分佈:廣佈於澳洲西部、中部及南部。
整體概述:
牠們大多棲息在乾燥的地區,由於分佈地區廣,其所棲息的地區包括了開闊的尤加利樹林、灌木叢、農地果園、海岸地區、沙漠區、郊外、公園等,但是二十八鸚鵡對棲地的要求較有限制,牠們偏好棲息在海岸邊的尤加利森林;包括林肯港鸚鵡在內的三種亞種都是群集性強的種類,經常成對或群體一起活動或覓食,且十分吵雜,牠們大多在地上覓食,食物包含了花蜜、草類種子、水果、花、昆蟲等等,有時會因對農作物造成損失而被獵殺,在澳洲北部的族群會有季節性的遷徙;牠們在6月至2月間會開始築巢(北部的族群則較早),繁殖期間很具領域性, 通常會由母鳥挑選巢穴,而且大多選擇在近水源區較高的尤加利樹上,一窩產5-7顆蛋,約19天後孵化,前一個星期由母鳥獨自餵食雛鳥,之後公鳥也會加入餵食,幼鳥約會在4周後離開巢穴,但還是會與親鳥一起生活一段時間 。
飼養摘要:
雖然體型大且鮮艷,但在台灣籠養的數量一直不多,林肯港鸚鵡十分強壯,咬合力強,最好提供堅固的鳥捨和巢箱,提供玩具或新鮮樹枝供其啃咬,將牠們飼養於籠子內是十分不理想的,應該飼養於大的 飛行籠舍內,由於公鳥相當有侵略性,所以成對飼養較為理想;林肯港鸚鵡與二十八草鸚鵡的變種數量相當地稀少與昂貴。
繁殖:
繁殖上並不容易,而且在小的籠內繁殖更是效果不彰,在大的籠捨中則是成功機率較大,為防止啃咬破壞巢箱最好提供牠們堅固的巢箱或者將其外掛於籠捨外,以天然中空的樹木作巢穴效果也會較好,而若使用一般巢箱深度必須夠深(至少70公分以上),牠們約在2歲時性成熟,並不建議太早讓牠們繁殖,繁殖季約始於春天,但有可能更早 ,一窩約產4-7顆蛋(通常為5顆),孵化期約20 -22天,孵出後前10至14天由母鳥單獨喂雛,之後公鳥也會加入餵食幼鳥的行列,幼鳥約於5周後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71深紅玫瑰鸚鵡 (Crimson Rosella)  
在台灣國內的市場上,深紅玫瑰鸚鵡(紅草)是常見的玫瑰鸚鵡,羽色十分美麗鮮艷,深紅玫瑰鸚鵡幼鳥時期的羽色與成鳥差異甚大,幼鳥的羽色為橄欄綠與灰綠色,隨著時間會慢慢改變,之後羽色會呈紅綠藍參雜,到了15個月大時才會完全蛻變為成鳥的顏色,公鳥的頭部較大較平,喙部也較大,若要分辨幼鳥性別,頭部及喙部是較明顯的分辨部位,有3種亞種。
體長:約32-37cm(12.5-14.5吋)
分佈:分佈在澳洲東方的海岸區,主要棲息在東南部新南威爾斯與維多利亞的海岸地區及南澳大利亞東南方小面積的沿海地區與袋鼠島,東北部則分佈在昆士蘭東北部沿海地區及其東南部地區,澳洲東南部的一些小島上也有分佈。
整體概述:
深紅玫瑰鸚鵡約在1873時首次進入歐洲,1874年首次在歐洲繁殖成功,之後這些美麗的澳洲鸚鵡才逐漸普遍;牠們與其它的澳洲鸚鵡一樣,常至農作物區覓食,造成嚴重的農作物損失,經常可在年雨量超過500公厘的森林中發現牠們的蹤跡,北部地區的族群喜愛棲息在海拔600-1500m的丘陵林地中,但海拔450-1900m皆可發現其族群,南部地區的族群則活動於各種高度的區域,野外的深紅玫瑰鸚鵡並不怕人,有人接近時不會驚慌地逃開,常至公園、花園或住家後院讓人餵食,天然食物包括花朵、花蜜、草類與樹木的種子等,通常4-6只成群活動,偶爾會與東玫瑰鸚鵡聚集在一起,繁殖期多在9-1月間,求偶時公鳥會靠近母鳥翅膀微開且不停地拍動,尾部也會一直擺動,頭部不停地晃動、鼓起胸前的羽毛且持續地發出啁啾的鳴叫聲,之後公鳥會有餵食母鳥的行為出現,這表示配偶之間的感情非常好,主要築巢於樹洞內,一窩產3-8顆蛋,孵化期約21天,公鳥一天餵食母鳥2次,5周後幼鳥羽毛長成,與親鳥相處一個月後即離巢 。
飼養摘要:
體型較大身長較長,不宜飼養於傳統小籠子裡,與大部分澳洲長尾鸚鵡一樣適合安置於落地式飛行鳥捨,飼養於鳥捨裡他們會常到籠捨底部活動,所以需定期作驅蟲的工作 是必要的,新引進飼養的鳥適應環境後十分強壯,能耐低溫,成鳥較有侵略性,購買時注意公鳥是否對母鳥有攻擊性,需成對分開飼養,喜愛啃食樹枝 ,提供混合種子穀物飼料做主食,建議時常餵食蔬果類食物。
繁殖:
繁殖難度不高,深紅玫瑰鸚鵡有時會有拔羽的症狀出現,也會拔幼鳥的羽毛,所以不宜讓幼鳥待在巢內過久,一發現幼鳥被拔羽毛的情形需馬上移出巢外手養,繁殖期間公鳥會追著母鳥跑,由於體型大,巢箱要夠深(約60cm),一窩產5-8顆卵,孵化期約21天,幼鳥約在35天左右時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72柏克氏鸚鵡 (Bourke's Parrot)  
伯克氏鸚鵡(秋草)是常見且可愛的草原鸚鵡,安靜、溫和與友善的個性很適合做為家庭寵物,體型約和一般大頭(虎皮鸚鵡)一樣大,容易飼養與繁殖,個性相當溫馴與和善,聲音柔細悅耳,能和平地與其它體型差距不大的鳥類共處,是入門者相當理想的選擇;別於一般草原鸚鵡(Neophema),牠們是唯一主要羽色非綠色的種類,而且無法與同屬的鸚鵡雜交,母鳥前額的藍色羽毛明顯較公鳥少,翅上的藍色分佈較少,喉部粉紅色較少,母鳥的體型與頭部也比公鳥小,幼鳥的約在8個月大時羽色會發展至成鳥一樣,牠們養鳥業中已發展出許多不同顏色的美麗變種。
體長:19-22cm (7-8.5吋)
分佈:分佈地區從昆士蘭西南部深入新南威爾斯西部地區經澳洲中部一直到西澳大利亞的最北部及一些內陸地區。
整體概述:
在30年代時,伯克氏鸚鵡的數量曾一度危急,但在今日是常見的鸚鵡,常可於相思樹林、尤佳利樹林、灌木叢與一些河邊的林地中發現牠們的蹤跡,通常都是成對或一小群一起活動,但在長期乾旱時會有大群甚至上千隻聚集在水源地的情形,一般都在晨昏時刻覓食,主要在地上找尋各類草類種子與嫩芽為食,在天亮前與日落後才會到水源區喝水,日落後會開始顯得比較活躍;繁殖季節大約在8月至12月間,喜愛築巢在1至3公尺高的樹洞內,雄鳥求偶時會貼近母鳥拍打雙翼與搖動尾巴,母鳥一窩產4至6 顆蛋,幼鳥約18天後孵化,母鳥育雛期間一天只會離開巢穴一 次讓公鳥餵食,幼鳥約4周後羽毛長成。
飼養摘要:
伯克氏鸚鵡是容易照料的鸚鵡,很快即能適應週遭環境與天氣,而且適應之後會相當強壯,但仍需防範太冷與過度潮濕的氣候變化,牠們喜歡飛行,最好能飼養在大的籠子內或是鳥捨中,由於生性溫和友善,可以與其它體型相當不具攻擊性的種類一起飼養於較大的籠捨裡面,籠養鳥安靜,沒什麼破壞力,傍晚時會顯的較活潑一點 ,由於牠們喜歡待在地面上所以定期的除蟲措施會對其健康較有幫助。
繁殖:
繁殖伯克氏鸚鵡很容易,牠們是相當良好稱職的父母親,所以也常 被用來當代理父母來孵化養育其它種類的幼雛,非專業繁殖者不建議使用群養繁殖的方法;牠們相當地多產,剛剛撫育完一窩幼鳥後很快會開始準備下一胎,所以須小心觀察有無難產的現象,繁殖期間可多提供一些蛋類食物、蔬果與一些穀類食物,可使用規格20 x 20 x 30 -35cm 的巢箱,母鳥一次約生下3-6 顆蛋,孵化期18天,幼鳥約在4周後羽毛長成離巢,但仍會被公鳥繼續餵食兩個星期。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5-13 10:47:06 | 顯示全部樓層
73超級鸚鵡 (Superb Parrot) 
許多人剛見到超級鸚鵡(三日月)的印象就是牠那優雅美麗的外表,這種澳洲長尾鸚鵡在國內的價位不高,但是在澳洲卻是數量不多的鸚鵡,並受當地政府的法律保護,全球的數量可能只有5千隻左右而且還在下降中,主要是因棲息地的破壞與人為捕捉;公鳥與母鳥的外表差異很明顯,母鳥的前額與面頰沒有如公鳥般的鮮黃羽色,脖子上也無紅色兜狀紅羽,母鳥身上綠色的較公鳥暗且呈棕綠色,面頰有淡藍色,喉部呈淡棕色,而超級鸚鵡幼鳥時期長的就像母鳥一般;因為新進口的超級鸚鵡折損率高,幼、成在台灣都不是很普遍,牠們應被飼養於寬敞的鳥捨而非狹小的籠子內,一般來說,大部分的超級鸚鵡都是當作鳥類養殖的籠養鳥較多,很少作為寵物鳥。
體長:40cm(15.5 吋)
分佈:牠僅分佈在澳洲新南威爾斯的內陸地區與維多利亞的北部。
整體概述:
部分的超級鸚鵡會因過冬而有遷徙的行為,牠們常棲息在尤佳利林間、灌木叢、農地、鎮上、近水源區的森林、稀樹草原區等地,牠們是群居性的鸚鵡,活動與覓食的時候通常都會一小群的活動,群集的數量通常不會太多,常至尤佳利樹上與草原找尋尤加利種子與草根種子食用,其它的天然食物還包括穀物、水果、漿果、花蜜及花苞等,活動或覓食時常和雞尾鸚鵡(玄鳳)與黃玫瑰鸚鵡(黃草)聚集在一起;繁殖期多在9至12月間,繁殖期間公鳥會持續與其族群一起覓食來餵食母鳥,繁殖時大多是6、7對築巢在彼此附近,並不常發現單對繁殖的情形,一窩產4-6顆卵,孵化期約20天,5至6星期後幼鳥羽毛長成 。
飼養摘要:
剛進口的超級鸚鵡並不是很好照顧,可能常因氣候、濕度等問題而生病或死亡,也常因台灣濕度高的關係而有眼睛感染的問題,剛引進飼養的時候避免在寒冷或溫差大的季節,也要避免持續的風吹,最好能替牠們做定期驅蟲,但是在良好飼養照顧下,適應環境後也會變的強壯,牠們並不吵雜,聲音與雞尾鸚鵡很相似,宜飼養在寬敞的鳥舍內,以一般2、3尺的籠子飼養很不理想,喜愛洗澡。
繁殖:
台灣成功的繁殖超級鸚鵡的案例不多,同於一般大型的澳洲長尾鸚鵡,繁殖籠捨以可供飛行的鳥捨為佳,以供其或得較足夠的空間與運動量,一般用小型籠子的繁殖成功率並不高,宜使用較深的規格的巢箱或天然中空木頭繁殖,母鳥約莫在1歲時成熟,公鳥則約於2歲時成熟,一窩約產4-6顆蛋,孵化期約20天左右,幼鳥在35-45天大時羽毛長成,幼鳥約在7-10個月時會完全長成如成鳥般的美麗羽色。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74公主鸚鵡 (Princess Parrot)
在所有的澳洲長尾鸚鵡中公主鸚鵡是 外表最優雅嬌柔的種類之一,長尾及出眾的外表受到許多人的喜愛,牠們不害羞,喜愛親近主人,尤其是手養的幼鳥,在台灣牠們的售價不高,一些美麗的變種價位則較高,公鳥的尾羽通常比母鳥長6-8cm,頭頂的藍羽顏色較亮,在主要飛行羽的第三根尾端也較突出,而母鳥的背部、頭部、腰部的藍色部分較稀疏;國際間的圈養數量很多,但野外的數量已愈來愈少,主要歸因於棲息地的破壞與開發,還有人為捕捉的行為,受澳洲當地的法律保護,主要變種有藍化、黃化與白化3種。
體長:45cm(17.7 吋)
分佈:澳洲中西部的內陸地區,而牠們分佈範圍包含了世界上第2大的沙漠地區。
整體概述:
在野外公主鸚鵡是遷徙性很強的鸚鵡,棲息在沙漠地區中,因食物的充足與否而經常有遷徙的行為,牠們會單獨、成對或 一小群約15只左右活動,偶爾會較多數量聚集,常在地上覓食,食物包括草類種子、花蜜、水果、漿果、花朵等,繁殖季節在9-1月間,或其它有下雨的季節,有時會集體築巢,求偶儀式十分吵雜及活潑,公鳥會豎起冠羽,張開尾羽地擺動身體,喜愛築巢在河流邊尤佳利樹的樹洞中,一次約產下4-6顆蛋,孵化期約21天,5-6周後幼鳥羽毛長成,之後全家均會離開所居住的巢穴 。
飼養摘要:
人工飼養的公主鸚鵡不會吵鬧,剛進入新環境時不會害羞,能很快地適應飼主及環境,愛到地面上活動,易感染眼疾,尤其在濕熱的環境中特別容易發生,保持環境衛生是預防眼疾的工作之一,飼主最好也能替牠們做定期的體內除蟲,公主鸚鵡一旦適應環境後即相當健康強壯 ,不建議飼於小型兩三尺籠內,澳洲長尾鸚鵡適合養於鳥捨中。
繁殖:
公鳥在繁殖期間比較吵雜,可以群養繁殖,母鳥通常比公鳥快成熟,所使用的巢箱深度至少60-65cm, 一窩約產3-6顆蛋,約需18至20天孵化,幼鳥在4-5周時羽毛長成,在6-7周大的時候幼鳥會離巢獨立行動 ,而在牠們8至9個月大時兩性外表上的差異會慢慢地出現。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75澳洲國王鸚鵡 (Australian King Parrot)  
國王鸚鵡依地區性共分3個種類,共有10個亞種,1. 澳洲國王鸚鵡(Australian King Parrot)有2種亞種,2. 安波伊那or摩鹿加國王鸚鵡(Amboina or Moluccan King Parrot)有6種亞種,3. 綠翅or巴布亞國王鸚鵡(Green-winged or Papuan King Parrot)有3種亞種,而其中安波尼亞與綠翅國王鸚鵡將於"亞洲&太平洋地區鸚鵡"中另作介紹;澳洲國王鸚鵡是體型最大的澳洲長尾鸚鵡,也是體型最大的國王鸚鵡,而兩種澳洲國王鸚鵡的亞種主要差異在於體型大小,羽色上則幾近相同,牠們的個性相當友善,羽色非常鮮艷美麗,說話能力並不突出,很少被飼養為手養寵物鳥,與其它澳洲長尾鸚鵡一樣,牠們易受寄生蟲感染,飼主需多加留心,公鳥頭部至胸腹部為紅色,母鳥為綠色。
體長:38-44cm(15-17 吋)
分佈:分佈在澳洲東岸沿海地區,包括了從維多利亞、新南威爾斯、昆士蘭到約克角半島的東部地區。
整體概述:
澳洲國王鸚鵡主要棲息在海拔1625m以下的山區森林中,會隨著氣候的變化而有遷徙的行為,繁殖期間主要棲息在潮濕濃密的森林、峽谷區森林、開闊的尤佳利樹林、草原林地、河流旁的森林等地區,而繁殖期外會出現在農作物園區、公園、郊外、住家的花園等地區,經常造訪公園與花園讓人類餵食,通常成對或一小群一起活動,但繁殖期外會有許多未成熟的亞成鳥聚集在一塊,數量約50只或更多,覓食的時候常與玫瑰鸚鵡(Rosella)或鋼鋼巴丹(Gang-Gang Cockatoo)等其它鸚鵡聚集在一起,天氣熱時活動力低,到下午時分會恢復活力,食物包含了水果、漿果、種子、堅果、花朵、蔬菜、植物嫩芽、昆蟲幼蟲等,會至果園及農田內覓食,而造成農產品損失,繁殖期在9-2月間,一次約產3-6卵(大多為4顆),孵化期20天,5星期後幼鳥羽毛長成 。
飼養摘要:
若要飼養國王鸚鵡須提供足夠的空間供其飛翔及活動,因為牠們常會變的體重過重而導致肥胖及懶惰,啃咬力不強,喜愛至地面上活動,飼主需為牠們定期驅蟲,以防寄生蟲感染,個性友善,對其他的種類沒有攻擊性,剛引進飼養後很快能適應主人與新環境,適應環境後即變的健壯。
繁殖:
要配對兩隻兼容且協調的成鳥並不容易,最好從小就將牠們配對,或購買原配對成鳥或種鳥來繁殖較理想,親鳥在繁殖期間對巢箱檢查可能較為敏感,最好避免時常開翻巢箱,一窩通常產4-5顆蛋,可是偶爾會有6、7顆,孵化期約20天,在幼鳥約4-5星期時羽毛長成,7-8周後會獨立行動。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76快速鸚鵡 (Swift Parrot) 
快速鸚鵡(電報鸚鵡)因行動迅速敏捷而得名,飼養照顧上較一般草科鸚鵡來的容易,生命力也較強韌,叫聲清脆不吵雜,是十分活潑種類,且價位也不高,是除了一般澳洲長尾鸚鵡外不錯的選擇,在野外,快速鸚鵡的食物與吸蜜鸚鵡很類似,母鳥的羽色較公鳥深,較呈暗色,面部的紅色也較稀疏。
體長:25cm(9.8吋)
         
分佈:分佈在澳洲東南部,即維多利亞與新南威爾斯東南部,以及塔斯馬尼亞島及貝斯海峽上的弗裡克斯群島。
整體概述:
由於所居住的森林遭嚴重的開發,捕捉販賣一直沒間斷,加上在塔斯馬尼亞島的族群常因食用農作物而遭農民捕殺,雖然有當地政府的法律保護,快速鸚鵡的數量已日漸稀少,也是澳洲珍稀的鸚鵡種類之一,快速鸚鵡有遷徙的習慣,常往返澳洲本土與塔斯馬尼亞島之間,通常會在冬天時遷徙至澳洲東南部過冬,且主要集中在維多利亞中部與南部;棲息在森林、尤佳利樹林、鎮上、草地及有花木的開闊地區,常敏捷快速地活躍在枝頭間,主要在樹木的頂端枝頭間活動,經常以身體倒掛的方式吸食花蜜,只有在喝水時才會到地面上,牠們許多的習慣、飲食都很類似於吸蜜鸚鵡,連刷舌狀的構造都一樣,可以如吸蜜鸚鵡般地吸食花蜜,昆蟲、水果、漿果、種子及許多植物都是牠們的主要的食物,繁殖期在9月底至1 月初,約於10-11月時會下蛋,一窩產3-5顆蛋,母鳥獨立孵雛,早上與傍晚各會離巢一次讓公鳥餵食,孵化期約20天,雛鳥需60天羽毛長成 。
飼養摘要:
以籠養鳥來說,快速鸚鵡是不錯選擇,聲音清亮不惱人,進入新環境後能很快的適應環境與飼主,適應期間不會敏感與不安,安置一段時日後即十分健壯,喜愛洗澡,最好能定期提供一些無毒、有嫩芽與花苞的樹枝供其啃食,由於棲息地遭嚴重破壞,牠們的數量在澳洲是相當受威脅的,現今澳洲總數量應不超過1300對。
繁殖:
由於在台灣市場上數量不多,所以繁殖成果與幼鳥不常見,然而難度並不高,可以群養繁殖,不過還是成對繁殖效果較好,窩卵數約為3-5顆,孵化期約20天,5-6周後羽毛長成,之後經過3-4星期幼鳥即會離巢獨立行動。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5-13 10:47:35 | 顯示全部樓層
77虎皮鸚鵡 (Budgerigar)
虎皮鸚鵡是全世界最普遍的鸚鵡,受到大眾廣泛地喜愛,全世界的總數量超過5百萬隻,牠們常是許多剛對鸚鵡有興趣的人買的第一隻鸚鵡,也是最常出現在鳥展的種類,自從公元1900年澳洲生物學家-癸格曼德對基因工程的重大發現與突破後,各種虎皮鸚鵡的變種即進入前所未有的多樣性,現在共有上千種的變種,再加上牠們非常容易照顧及繁殖,所以會如此的普遍,澳洲原生種虎皮鸚鵡的羽色主要是黃色、綠色,加上黑色的紋路,而一般所稱的"大頭"是在英國基因改造培育出來的種類(English Budgerigar),體型比原生種大,頭部與胸部較大,前額較突出,胸前的斑點較圓,羽色較鮮明,比較不活潑,一般在鳥展中參展的虎皮鸚鵡幾乎全為英國種的虎皮鸚鵡,而其它如原生種大小的變種虎皮鸚鵡(小鸚哥)則稱為美國種虎皮鸚鵡(American Budgerigar)價格則比英國種便宜許多,虎皮鸚鵡的確是入門者很好的選擇之一,而英國種虎皮鸚鵡也有許多愛好者,由於羽色變化多,外型差異性也較一般虎皮鸚鵡大,且從國外不時都有虎皮鸚鵡選美比賽可看出牠們在寵物鳥中的地位。
體長:18-25cm(7-10 吋)
分佈:廣闊分佈在澳洲的內陸地區,但東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區及約克角半島、塔斯馬尼亞島的數量稀少,曾引進(包括逃脫的籠養鳥)到許多國家,但絕大部分無法成功順利生存繁衍,包括英國、日本、美國、波多黎各、香港、巴西、瑞士、哥倫比亞、社會群島、紐西蘭、阿曼等國家,可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族群在1950年時引進後卻成功地生存與繁衍後代。
整體概述:
虎皮鸚鵡主要棲息在澳洲乾燥的內陸地區,偶爾會在半乾燥地區與半潮濕地區發現其蹤跡,有些族群會有季節性的遷徙行為,喜愛在草原、灌木叢、河流邊的林地、農場田園中活動,平時相當活潑好動 ,大熱天時則活動力較低,主要在地上覓食草類與穀物的種子,平常成群活動,約由20只至數百隻,有時會聚集2萬5千隻甚至更多的龐大數量,雖然整年都能繁殖,但是受食物多寡的影響,主要只在草類種子豐富時繁殖,北部約在冬天,南部在夏天與春天,有集體築巢的習慣,也就是許多對的巢穴都很接近猶如一個小區,可能有共享巢穴的行為,一次產4-8顆蛋,孵化期約18天 。
飼養摘要:
虎皮鸚鵡的飼養與照顧很容易,適應能力良好,但對過於潮濕、寒冷或強風的情況可能會較敏感,大部分的虎皮鸚鵡都十分強壯,如想培育出美麗的參賽鳥種,必須多花心血照顧,培育血緣好大頭虎皮鸚鵡又是另一門不容易的學問,須長期的經驗與研究;若要訓練說話能力應單獨安置於一個籠子,減少同伴打擾較不容易分心,效果會好很多。
繁殖:
繁殖虎皮鸚鵡非常地容易,也可群養繁殖,不太需要築巢所需的材料,虎皮鸚鵡6 個月大即可繁殖,但至少等到1歲時再讓牠們繁殖較理想,全年都能繁殖,是很多產的種類,平均窩卵數約6顆,有時更多,孵化期需18天,約4周後羽毛長成,5-6周時即會斷奶。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78紅翅鸚鵡 (Red-winged Parrot)  
紅翅鸚鵡除了在其原生地澳洲外,在國際間的養鳥業中是十分少見的種類,為相當美麗的澳洲長尾鸚鵡,公母可由外表輕易地分辨,公鳥(如左圖)翅膀的紅羽及背上整片的黑色十分明顯,母鳥的翅膀邊緣則只有少部分的紅色羽毛,背上也沒有黑色的羽毛,且母鳥身上的綠色毛色與腰際的藍色毛色皆較為淡色,公鳥的虹膜呈紅橘色,母鳥則呈褐色;紅翅鸚鵡共有2種亞種,在歐洲有各式黃色與肉桂色的變種。
體長:30-33cm(12-13 吋)
分佈:分佈區域廣,主要分佈在澳洲北部與東部的海岸地區,還有少部份分佈在新幾內亞的南部;分佈在澳洲的地區西從西澳大利亞北部海岸區經北省北部海岸區、昆士蘭的約克角半島到新南威爾斯北部。
整體概述:
紅翅鸚鵡在澳洲除了昆士蘭以外是受法律保護的鸚鵡之一,在當地也是常見的種類,世界的數量超過10萬隻,在野外的族群數量至今還算穩定與安全,曾發現與國王鸚鵡(King Parrot)、超級鸚鵡(三日月,Superb Parrot)公主鸚鵡(Princess Parrot)、黑尾鸚鵡(Regent 或 Black-tailed Parrot)雜交;活動覓食時通常成對或一小群家族成員約15-20只左右一起活動,鮮少發現超過50只的族群,除非在繁殖季結束時才會有較多數量的聚集情形,喜愛棲息在開闊的尤佳利樹林、灌木叢、開闊的熱帶稀樹草原等鄰近水域的地區,大多是熱帶或氣候較溫和的區域;天然食物包括各類種子、水果、漿果、昆蟲幼蟲、花、花蜜、核果等,牠們大多倒吊在樹枝間覓食,除了撿食掉的種子等食物時否則很少到地面上去;經常發現與小尤佳利環頸鸚鵡(Mallee Ringneck Parrot)以及蒼頭玫瑰鸚鵡(褪草、Pale -headed Rosella)集結在一起;主要的繁殖季節集中在8-2月,但在北部的族群有可能在4、5月時就會開始築巢,牠們通常都築巢於尤佳利樹的樹洞中,親鳥會啃咬洞內的碎削,然後將蛋下在碎削上,一次約產3-6蛋,母鳥獨自孵蛋約20天,孵蛋期間由公鳥餵食直到幼鳥孵出 。
飼養摘要:
飼養紅翅鸚鵡應在氣候溫和的地區,因為牠們較無法忍受寒冷的天氣,牠們是安靜的種類,也是十分愛棲息在樹上的鸚鵡,所以理想的籠捨應該有許多的棲木供牠們活動, 提供寬敞的落地式飛行鳥捨是比較理想的,公鳥有時會對母鳥有攻擊或侵略性,此情況若持續或嚴重時就必須將牠們分開一陣子, 餵食上最好包括各類混合種子、蔬菜、水果、穀物等,但不宜餵食過量,因為易造成肥胖。
繁殖:
成對繁殖會有最好的成果,公鳥成熟的時間比母鳥長(公鳥需2-3年,母鳥需1-1年半),繁殖期間可餵食麵包蟲等活體昆蟲補充動物性蛋白質,繁殖季節因地而異,大多始於3、4月,晚春至夏末期間,公鳥求偶時為求母鳥的注意會繞著母鳥飛,輕聲的鳴叫,然後停在母鳥旁,放下雙翼露出藍色的腰部緩緩走向母鳥;一次約產3-6顆卵,孵化期約需3周,幼鳥會在巢中待6個星期,約35-40天大時羽毛長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79紅腰鸚鵡 (Red-rumped Parrot)
紅腰鸚鵡(美聲)是台灣最普遍的澳洲長尾鸚鵡之一,價格合理,天性友善,繁殖容易,很適合一般人飼養,紅腰鸚鵡有許多不同顏色的變種,雖然原生種價格便宜,但有些罕見的變種一對有時要數萬元,一般市面上黃化的變種較常見,牠們對其他種類沒有攻擊性,叫聲悅耳不吵人,對人友善且比草原鸚鵡(Grass Parrakeet,Neophema)更容易照顧,手養鳥是很不錯的寵物鳥;共有2種亞種。
體長:約25-27cm(9.8-10.6 吋)
分佈:澳洲東南部,主要棲息在新南威爾斯與維多利亞,還包括了昆士蘭南部與南澳大利亞東部及東南部。
整體概述:
紅腰鸚鵡在當地是十分常見的鸚鵡,所分佈的區域北部及昆士蘭南部到新南韋爾斯沿岸地區的數量皆有很穩定的成長,而農地的開發似乎沒對牠們的生態造成負面的衝擊,食物來源的增加反而使其受惠,全世界的數量在20萬隻以上 ,紅腰鸚鵡在原棲地有著穩定的數量與族群分佈;紅腰鸚鵡偏好棲息在海拔1000m以下,年雨量低於800公厘,開闊且靠近河流邊的林地、草原、農地等區域,紅樹林、公園、郊外、高爾夫球場也常可看見牠們的蹤跡,平時成對或小群聚集活動,繁殖期外常聚集超過100只的族群,主要在地上覓食,也會至樹上或灌木叢中找尋食物,牠們的主要食物有各種草類種子、嫩芽、樹葉、花朵及穀物, 野地裡的紅腰鸚鵡約在7-1月間進入繁殖期,公鳥求偶時會有擺動尾巴,晃動頭部,拍動翅膀以及餵食母鳥等動作出現,築巢於樹洞中,窩卵數約在4-5顆之間,有時2-8顆,約20天後孵化,雛鳥約6周後羽毛長成;母鳥羽色較暗較單調,主要為灰綠色,腰部沒有紅羽,缺少頭部的藍色羽毛與腹部的黃羽 ;近年來很多繁執者研發培育出各類新奇美麗的變種,價位也跟著有所差異,較少見的變種如澳洲藍還是有著居高不下的價位,常見之黃化種則便宜的多。
飼養摘要:
人為飼養的紅腰鸚鵡安靜不吵雜,十分活潑, 飼養容易,所以很受歡迎,是草原鸚鵡裡發展出最多變種的鳥種,各種變種間價差大,依稀少度與培育難易度來區分;主食種子穀物飼料,但蔬果也須時常供應,繁即使在籠舍內也喜歡到地面上活動,可以經常幫牠們沐浴或噴水,建議定期做驅蟲的工作。
繁殖:
在台灣紅腰鸚鵡的繁殖算蠻普遍的,難度低,適合初對鸚鵡繁殖有興趣的朋友,成對繁殖效果較為良好,有許多人喜愛將紅腰鸚鵡當作代理養父母,因為牠們通常能夠盡職地將其它鳥的蛋孵出,並且盡責的養育別人的雛鳥,是很好的"代理父母",一窩約產4-6顆蛋,孵化期19-20天,幼鳥約1個月後羽毛長成,由於幼鳥如在巢內待太久可能會受公鳥攻擊,所以最晚4周大時就需移出巢箱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80鮮紅胸鸚鵡 (Scarlet-cheasted Parrot)
在野外的澳洲草原鸚鵡(Grass Parakeet,Neophema)中,鮮紅胸鸚鵡(光輝)是屬於數量稀少的種類,然而籠養的數量也很少,澳洲人工飼養的數量約只有1萬隻,野外的數量更是只介於5千隻至1萬隻上下;牠們是相當溫馴的草原鸚鵡,不太怕人,常可接近觀察或餵食,母鳥的羽色較暗,公鳥胸前有鮮紅色的羽毛,母鳥則無,幼鳥約於在4個月大時羽毛的顏色就很接近成鳥,但須2年才能有成鳥般鮮艷亮麗的羽色,有多種顏色的變種。
體長:20cm(7.8 吋)
分佈:分佈面積廣大,棲息在澳洲中南部,範圍東從昆士蘭的西南部、新南威爾斯西部、維多利亞西北部經北省南部與南澳大利亞,西至西澳大利亞東南部。
整體概述:
鮮紅胸鸚鵡主要棲息在乾燥的澳洲內陸地區,喜愛在開闊的林地及草原活動,平時多成對或10-20只成群活動與覓食,主要以草類種子為食,大部分都在地面上覓食,覓食時十分安靜,牠們鮮少到水源區喝水,因為所需的水分主要都由露水或植物中的水分獲得,有季節性的遷徙行為;繁殖期主要介於8月至1月間,但可能發生在任何季節,通常好幾對會一起築巢在同一顆樹上,而彼此的巢穴距離都很相近, 牠們偏愛築巢於尤佳利樹的樹洞中,以小樹枝、樹葉、羽毛、木屑鋪於洞穴中,一窩產3-6顆蛋,母鳥只有被公鳥餵食的時候才會離巢,孵化期約18天,30天後羽毛長成。
飼養摘要:
籠養鳥叫聲柔和悅耳,不會吵人,剛飼養時對於寒冷與潮濕的天氣較敏感,很快能適應新環境及飼主,飼主最好能定期地為牠們除蟲,與一般草原鸚鵡一樣,牠們也喜歡到地面上活動,食物的供應主要以各種混合種子與穀物為主,新鮮的青菜水果也應適量供應。
繁殖:
成對繁殖效果較佳,繁殖難度不高,整年都能繁殖,一窩通常產4-5顆蛋,孵化期約18-19天,幼鳥約4周大時羽毛長成,7-8周時即會離巢獨立活動,若將幼鳥抓出手養,一年可望能繁殖好幾窩。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19 16: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