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樓主: CE0

投資十大心法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08-7-12 00:27:30 | 顯示全部樓層
過去四十年,基金管理行業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未能回顧過去五十年的演變,因當時還未踏入投資界。我在亞洲的第一份工,是在汽車分銷商任財務主管。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7-12 00:27:53 | 顯示全部樓層
有人問我對基金及其管理的看法,令我記起六十年代在新加坡擔任大型退休基金顧問的日子。

當時新加坡仍未實行中央公積金政策,供款全屬自願,企業把退休金交予大型銀行託管。因我文筆流暢,曉得避重就輕,故負責公司和各銀行信託部的書信來往。我還記得渣打銀行    信託部的B o b Vo k e s及A l a n H o o k e r 。那時渣打還未和在標準銀行合併, 我就像雜貨店小廝,每朝未開市便要找他們收柯打。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7-12 00:28:07 | 顯示全部樓層
匯豐的信託部由Ron Quie管理,辦公室就在我們毗鄰,雖然我從未過訪,而我的其中一個拍檔就曾去過,但仍由我負責與他們通訊,想是因我寫信條理清晰。

銀行不會給予投資建議, 原因顯而易見, 只是如今大家有時忽略了。它們要證券行推介,這正正是我的老本行。我經常向各公司公積金負責人提供投資意見,包括花沙尼(Fraser a n d Neave)、馬航( M a l a y s i a n A i r w a y s System)及在大馬多處地方擁有種植場的出入口商G u t h r i e。每三個月我會收到他們的投資計劃,給予買賣建議,及推介加入那些新股。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7-12 00:28:29 | 顯示全部樓層
這些公積金是為公司高層而設,他們通常是海外僱員,但新加坡政府鼓勵他們在當地投資。新加坡當時不容海外經紀進駐,不想投資者買外國股票。在新加坡做經紀,表面上可在全球做交易,實際上不獲「鼓勵」。(

美林想打入新加坡市場,故和我們合資開公司,專營商品交易,我當然被公司指派負責這方面業務。美林的代表是D e n n i s Mo e l l e r ,他在商品市場經驗豐富,技術上則由我負責營運,相信這


是美林旗下公司唯一一次由非系內員工掌舵。我可以輕易地促使美林接受我提出的交易,即使胡搞也不能奈我何,等如一個毋須忠心於美林的經理。那時還有一單趣聞,美林行政總裁Robert B . A n d e r s o n由美國    來訪三日,由我招呼,我便帶他去當時的尋歡勝地黑街(Bugis Street)見識一番。

說回退休金,那些信託人和公積金經理商討過後,多會贊成並落實我的建議。

這些投資組合雖然不會經常做買賣,但表現可能好過很多由名牌大學畢業生積極管理的基金。我那時是Ai H o u Kee酒吧的常客,不少愛好杯中物的也常在此流連,有時也見到畢業於劍橋    大學法律系的李光耀    ,以及很多花沙尼的高層職員。由於七零至七一年間股市大升,公積金表現出眾,有些花沙尼的員工索性辭職,因只有這樣才能把公積金套現落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7-12 00:28:50 | 顯示全部樓層
今時今日的退休金,表現未必如前。公積金原本意念是僱主僱員各供一半,其後改為依據員工最後薪金計算金額。這令我相當困惑,很多英國    保險公司因此被迫關門。幸好古老再度時興,香港的強制性公積金,正是各供一半,仿傚新加坡超大型的中央公積金。只要看長線,交易支出及管理費會較少,個個月爭取排第一,是最差的管理基金方法。公積金是長線投資,不應短線炒作。

大部份人都有能力自己投資,只要訂立長遠目標,不自作聰明及過份貪心,表現通常勝過專業基金經理。但要謹記目標,並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很多人過不到這一關,其實只要管理自己的投資組合好幾年,很快便能建立自信。

我建議自設投資組合, 買十至十二隻領先同業的藍籌股, 不要貪揚名。雖是老生常談, 卻是最佳答案。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7-12 00:29:14 | 顯示全部樓層
勿離棄股票

深具江湖地位的週刊《經濟學人》,零四年八月報導加拿大    經濟學家 Martin Barry的看法,相信未來十年股票的增長率,會跌至每年百分之四點七至六點七。

如此看淡前景,皆因是建基於極之謬誤的假設,認為通脹會降低,股價過高,缺乏上升空間。我對此極之存疑。

通脹沒可能低,相反在未來十年會大升才對。皆因各國政府,尤其是美國    ,爭相印鈔票。美國政府揮霍無道,終成為全球最大債仔,不能長此下去。有的國家會以貶值來解決問題,但美國怎可以將貨幣貶值?唯一方法是印多些鈔票,令債項對國民收入,得以縮減。未來十年,這是美國的唯一出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7-12 00:29:38 | 顯示全部樓層
藉增加鈔票以更快減債,通脹自必攀至頂峰。

至於謂股價過高,亦是胡說八道。這句老生常談,由五零年說到九五年,但四十五年間,股票平均複式回報率高達一成三。查實撇除科技股,其他股票仍然廉宜。全球最大銀行花旗集團    ,零四年的市盈率才十二倍。這銀行一哥,不論盈利和市值,俱位列四大。我另一愛股,增長往績彪炳的AIG,零四年的市盈率亦只是十八倍,類似例子比比皆是。只是對市場寵兒,如微軟    、思科和英特爾    ,我才認同這名經濟學家股價過高的看法。

該雜誌表示過去五十年,平均市盈率為十五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7-12 00:29:56 | 顯示全部樓層
反而文章沒提另一疑凶,市場流通量。社會福利日減,令儲蓄率上升。惟眾生並不平等,有錢人儲蓄日多,窮人花費卻上升了。惟有錢才須投資,由於美元    疲弱,資金流向海外,尤其是前景較佳的亞洲區。

金融界有可能崩潰,但如真的發生,金錢的概念亦付諸流水,後果可怕至難以想像,還是不要考慮這等災難。

不要離棄股票,合理的選擇,年增長一成至一成半可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7-12 01:01:35 | 顯示全部樓層
呵呵呵...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7-14 10:44:52 | 顯示全部樓層
點解我數唔到有十大心法既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4 21: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