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6月,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Franz Ferdinand von Österreich-Este 1863-1914)在塞爾維亞遭到暗殺,奧匈帝國以此向塞爾維亞宣戰,許多國家也相繼捲入戰爭。奧匈帝國獲得德國支持,俄、法兩國則表態支持塞爾維亞,英國亦暗中支持俄國與法國。戰爭最初在歐洲進行,但是很快就超出歐洲的範圍。超過三十個國家和地區,約有15億的人口因為此次的戰爭而被捲入戰亂,傷亡人數達3000多萬,還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第一次世界大戰最終,協約國獲得勝利,同盟國集團的德、奧等國戰敗。
- 刺殺斐迪南
斐迪南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直接起因是由於奧匈帝國的王儲斐迪南的刺殺事件。身為王儲的斐迪南(Archduke Franz Ferdinand 1863-1914),由於當時奧匈帝國在位之君年已八十六歲,斐迪南的即位已是指日可待的事實,因此這個刺殺事件對於奧匈帝國來說,是莫大的恥辱與侵犯。刺殺斐迪南的是來自波士尼亞的青年,醉心於民族主義運動,進而成為籌畫刺殺事件的黑手會所利用。黑手會又被稱呼為統一會或是死亡會,是地下運作的秘密組織;由於斐迪南支持一項重組哈布斯堡帝國的計畫,該計畫將使奧匈帝國的統治延伸到由斯拉夫人所居住的半自治區域,塞爾維亞的民族主義份子對此憂心沖沖,黑手會即為全力反抗此計畫的主力,因此必須在斐迪南登基之前,除去此心腹大患。
在這個緊張時刻,德國卻展現出一副曖昧不明的態度。德國針對刺殺事件發表深感震驚和遺憾的聲明,但一直等到俄國的大動作之後,德國才慢慢展露出它的真面目。德國皇帝威廉二世(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1859-1941)的態度是:對於塞爾維亞的懲罰不可以有任何的拖延。其立場的展現是希望利用既定事實來與其他強國對抗。6月30日,威廉二世聲稱:「現在就應該採取行動,不然再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必須教訓塞爾維亞人,這是絕不能拖延。」奧匈帝國被告知:德國皇帝將依照條約規定的義務和兩國之間淵遠流長的友誼,支持奧匈帝國。
同盟國的節節敗退以及德國自身國內亦動盪不安。1918年9月,德國元帥興登堡(Paul Ludwig Hans Anton von Beneckendorff und von Hindenburg 1847-1934)在德國議會提出建議案──「結束戰爭」。同年11月,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革命,德皇威廉二世(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 1859-1941)只得宣布退位,並逃至荷蘭,德軍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戰後各國於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召開會議,稱為「巴黎和會」(Paris Peace Conference)。
- 和平建議
就在世界大戰的進行期間,各個國家的內部卻慢慢浮現反對戰爭的聲浪,在戰爭初期採取強硬態度的俄國,也開始面對自身國內反戰的浪潮,革命,悄悄地來臨了。俄國在1914年前已經由於種種衝突國力遭到削弱,經過世界大戰,俄國實際上並無法負擔持久戰的沈重負擔。然而,俄國本身的統治者亦存在著許多問題,領導者沙皇尼古拉二世(Николай II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1868-1918年)軟弱無力,其皇后更是個宗教狂熱份子,兩人更有一名患有血友病的兒子,混亂的宮廷,讓俄國在領導階層上顯得軟落無力。
在戰爭結束前,美國總統威爾遜就提出了十四點宣言,該建議比英法兩國的條件都更寬鬆,希望的就是德國民眾可以更容易接受。美國的民間氛圍是不要再發生戰爭,戰爭對於美國謀求利益不見得有幫助,美國民眾更不希望再次發生世界大戰,有鑑於此,威爾遜認為太過於嚴峻的條款會造成德國的報復心理,未來再次發生戰爭將無可避免。因此他提出建立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以維持國際秩序,即國際社會提供保證以避免弱國遭到強國侵略。但歐洲強國普遍認為這種構想過於理想主義且不符合歐洲各國的實際。而且這種政策將會導致美國軍事力量過分捲入國際事務。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戰爭的最後一幕是凡爾賽合約,但此合約的內容與走向,逐步地由所謂的三巨頭: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David Lloyd George 1st Earl Lloyd George of Dwyfor,1863-1945)、法國總理克里蒙梭(Georges Clemenceau,1841-1929),三人所掌握。縱使三人一開始是為了達成停止戰爭的目標讓這三個人湊在一起,但實際上三人的個性迥異,同時代表了英、法、美三國人民不同的心聲。
國際聯盟設有秘書處、大會、理事會、常設國際法院。理事會中,國際聯盟最初有四個常任理事國,分別為:英國、法國、義大利和日本。大會由每個成員國派出代表。理事會及大會表決時需要全體贊成才可通過。國際聯盟設置的常設國際法院(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的事務乃是國際法院的前身。
與此同時,由巴頓將軍(General George Smith Patton)率領的美國第七集團軍和蒙哥馬利將軍(Field Marshal Bernard Law Montgomery)率領的英國第八集團軍成功會師,完成了對西西里的佔領。德國人在得知墨索里尼垮臺後,立即出兵義大利,並在北部地區建立了強有力的防線。1943 年 9 月 3 日,盟軍部隊登陸義大利本土,美軍從薩萊諾(Salerno)登陸,史稱薩萊諾登陸,英軍則在塔蘭托(Taranto)登陸。一個德國的特種部隊救出了墨索里尼,並安插他為義大利社會共和國的領袖。義大利社會共和國是一個位於北義大利納粹佔領區的政權。墨索里尼在 1945 年 4 月 28 日盟軍會師米蘭期間被捕,並被逮捕他的游擊隊處死。
羅馬淪陷時,盟軍對法國的進攻。1944 年 6 月 6 日的 D Day 盟軍在諾曼第登陸,盟軍與德軍進行了兩個多月的激烈交戰,然後美軍、英軍與加拿大軍隊逐漸取得優勢,德軍則漸漸衰弱。最後由巴頓領導的美軍突破德軍的防線,而原本在諾曼第作戰的德軍則被困在包圍圈中。德軍再無力阻擋盟軍的進攻,盟軍順勢直達德法邊界。
This video reveals the scope and impact of the UNs work focusing principally on peace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 and human rights. It highlights the UNs role as a forum for united action for the common good, and for building partnerships to address problems that know no borders, like natural disasters and climate 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