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035|回覆: 24

從國際聯盟到聯合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7-11 10:13: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從國際聯盟到聯合國



1.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國際聯盟的興起 (上)

p20090926152440.jpg

雖然第一次世界大戰主戰場在歐洲,進而被稱呼為「歐戰」,但是戰爭的影響波及到全世界,故仍然被稱為是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但是戰爭帶來了傷亡過於龐大,戰勝國以英、法為首發起,籌組國際性組織,目的是減少武器數目、平息國際糾紛及維持民眾的生活水平的組織,這個組織即為國際聯盟。


1.1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6月,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Franz Ferdinand von Österreich-Este 1863-1914)在塞爾維亞遭到暗殺,奧匈帝國以此向塞爾維亞宣戰,許多國家也相繼捲入戰爭。奧匈帝國獲得德國支持,俄、法兩國則表態支持塞爾維亞,英國亦暗中支持俄國與法國。戰爭最初在歐洲進行,但是很快就超出歐洲的範圍。超過三十個國家和地區,約有15億的人口因為此次的戰爭而被捲入戰亂,傷亡人數達3000多萬,還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第一次世界大戰最終,協約國獲得勝利,同盟國集團的德、奧等國戰敗。

- 刺殺斐迪南

p20090628144743.jpg
斐迪南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直接起因是由於奧匈帝國的王儲斐迪南的刺殺事件。身為王儲的斐迪南(Archduke Franz Ferdinand 1863-1914),由於當時奧匈帝國在位之君年已八十六歲,斐迪南的即位已是指日可待的事實,因此這個刺殺事件對於奧匈帝國來說,是莫大的恥辱與侵犯。刺殺斐迪南的是來自波士尼亞的青年,醉心於民族主義運動,進而成為籌畫刺殺事件的黑手會所利用。黑手會又被稱呼為統一會或是死亡會,是地下運作的秘密組織;由於斐迪南支持一項重組哈布斯堡帝國的計畫,該計畫將使奧匈帝國的統治延伸到由斯拉夫人所居住的半自治區域,塞爾維亞的民族主義份子對此憂心沖沖,黑手會即為全力反抗此計畫的主力,因此必須在斐迪南登基之前,除去此心腹大患。   

刺殺事件發生以後,奧匈帝國立即斷定此一行動為塞爾維亞所籌畫,因而要塞爾維亞為此付出沈痛的代價。1914年7月23日,奧匈帝國正式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提出11項要求,包括查禁各個地下秘密組織等各種有可能不利於奧匈帝國發展的要求。塞爾維亞政府在兩天後回復,為了避免戰爭,無條件接受11項要求當中的5項,但僅有一項要求斷然拒絕,對此奧匈帝國宣稱塞爾維亞的回復無法令他們滿意,開始進行軍隊動員,至此,戰爭的序幕已經拉開。

       
- 各國態度與軍事動員

奧匈帝國對於塞爾維亞的答覆所以毫不妥協的態度,來自於前述的刺殺事件發生之後,歐洲各國早已萌生戰爭意識而蠢蠢欲動,各國藉著這次的國際衝突機會,紛紛摩拳擦掌,希望藉此良機拓展自己的國家勢力。早在7月18日,俄國外交大使就警告奧匈帝國,基於同為斯拉夫民族的精神,絕對不容許塞爾維亞遭受到任何屈辱。7月24日,德國大使亦接到俄國傳來的訊息:「我們並不憎恨奧匈帝國,而是看不起它。它正在找尋藉口藉以吞併塞爾維亞,但這樣一來,俄國將向它宣戰。」這樣的接近於恐嚇的話語,俄國得到了法國的支持。7月20日,法國總統訪問聖彼得堡以增強俄國的堅定的同盟信心,不要做出任何令三國協約蒙羞的妥協,法國亦警告奧匈帝國:「俄國人民是塞爾維亞人真誠、熱情的朋友。俄國則擁有一個強大的盟友,那就是法國。」
  
在這個緊張時刻,德國卻展現出一副曖昧不明的態度。德國針對刺殺事件發表深感震驚和遺憾的聲明,但一直等到俄國的大動作之後,德國才慢慢展露出它的真面目。德國皇帝威廉二世(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1859-1941)的態度是:對於塞爾維亞的懲罰不可以有任何的拖延。其立場的展現是希望利用既定事實來與其他強國對抗。6月30日,威廉二世聲稱:「現在就應該採取行動,不然再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必須教訓塞爾維亞人,這是絕不能拖延。」奧匈帝國被告知:德國皇帝將依照條約規定的義務和兩國之間淵遠流長的友誼,支持奧匈帝國。

p20090628101554.jpg
1915年時,同盟國與協約國的勢力分佈圖,圖裡同盟國標示為紅色,協約國標示為綠色,中立國標示為黃色

奧匈帝國正式在1914年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原本兩國的國力懸殊,應該是一個一面倒的戰爭,卻因為前述俄國的態度,使得這場衝突越演越烈,很快的變成一場大規模的戰爭。2月24日,俄國政府以部分動員軍隊的措施來回應奧匈帝國針對塞爾維亞的軍事行動,但是到了7月30日,由於俄國軍隊當中的主戰派提出了「向俄國這樣地域遼闊的國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使軍事機器開動起來」這樣的理由,說服了沙皇發布總動員令,俄軍的敵人並不只有塞爾維亞,也包括了德國。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8月3日,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立國時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時。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又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和維護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宣戰。


- 戰爭經過

p20090628145557.jpg
1917年,法國戰壕之情景。

1914年8月,德國正式發動攻擊,首先佔領了比利時、盧森堡,並開始針對法國發動軍事動員,很快突破了法國邊境防線,法軍迅速動員預備隊,在9月初,德國與法國展開了馬恩河戰役,因俄國在背後的攻勢,德軍只得抽調部分兵力趕往東線,英法聯軍阻止了德軍速戰速決的打算。英法聯軍轉入反攻,德軍利用機槍、鐵絲網構築了野戰攻勢,英法聯軍正面進攻無法取得進展,便包抄德軍側翼,德軍也反過來包抄聯軍新產生的側翼,雙方不斷相互包抄將防線延申到海岸。

10月德軍發動攻勢投入上百萬兵力進行正面強攻,聯軍則不斷在縱深構築防線,德軍始終無法取得決定性的突破,雙方不斷加強工事逐漸形成一條穩定的戰線。在東線德奧和俄在廣闊的區域激戰,雙方投入的兵力有限,沒有形成西線的膠著態勢,1914年8月俄軍分兩路進攻東普魯士和波蘭,德國陷入兩線作戰,9月北線俄軍被德軍擊潰,而在南線奧軍被擊敗。11月德軍協助奧軍阻止了俄軍的進攻。1914年戰爭爆發後日本就急不可待的對佔領青島的德軍發動進攻,隨後又佔領了同盟國屬的太平洋島嶼,1914年10月,土耳其參戰,襲擊了俄黑海艦隊和港口。   

同時間海上的戰爭亦在進行,8月開始,英國已經與德國艦隊開始在北海交戰,1915年2月,德國開始進行無限制潛艇戰,但迫於美國的壓力很快又停止了襲擊中立國船只。1915年同盟國使用的戰略是西守東攻的方針,年初德軍在西線轉入防御,4月英法聯軍反攻,德軍中使用了毒氣彈,隨後雙方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同時配發防毒面具,化學武器就沒有發揮多大作用。9月聯軍再次發動攻勢,仍沒有取得進展,雙方恢復對峙。在東線,同盟國和俄國都計劃新的攻勢,2月,德奧搶先發動進攻,3月俄軍也發動進攻,形成犬牙交錯的戰線。夏季德軍抽調西線主力發動全面進攻,俄軍損失170萬人,退至本土防御。在南線,1914年奧軍被塞爾維亞擊敗,1915年10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一方對塞爾維亞宣戰,塞軍在兩線夾擊下很快失利,11月塞爾維亞被佔領。同年5月,義大利加入協約國一方對奧匈帝國宣戰,隨後對奧發動多次進攻,全部被奧軍擊敗。   

1916年,德軍再次把重點轉移到西線,2月21日德軍集中優勢兵力發起凡爾登,起初法軍准備不足,德軍取得了一定進展,很快援軍趕到,戰局又重現了1914年的景象,至9月2日,法軍擊退了德軍的進攻。為配合凡爾登防御,6月24日,英法聯軍發動索姆河戰役,英法聯軍和德軍都使用飛機進行支援,並進行了大規模空戰,9月15日英軍首次投入坦克參戰,至11月戰役結束英法聯軍和以往一樣損失慘重而毫無進展。1917年初協約國再次發動全線進攻,在6月的康布雷戰役中,英軍集中使用坦克在飛機的配合下發動突襲,取得了一些戰果,但很快又被德軍擊退。1916年3月,俄軍在東線重新發動了攻勢,南路俄軍取得了一些進展,1917年3月,俄國工人和士兵爆發起義,推翻沙皇,7月,俄軍繼續向奧軍進攻,9月德奧援軍趕到,發動裡加戰役,擊潰俄軍。11月7日,俄國布爾什維克領導工人士兵發動十月革命,推翻臨時征服,建立蘇維埃政權。12月,蘇俄退出帝國主義戰爭。1916年8月羅馬尼亞對奧宣戰,12月被同盟國佔領,1917年6月希臘對同盟國宣戰。   

1916年德國海軍努力突破英艦隊的封鎖,5月31日,雙方海軍主力爆發了日德蘭海戰,雙方損失慘重,都沒有消滅對方主力,但德國艦隊從此退守港口喪失海面的制海權。1917年,德國恢復無限制潛艇戰,但很快招致美國參戰。1917年4月,美國參戰,很快組織遠征軍投入歐洲戰場,美國參戰後原本中立的拉美國家紛紛對同盟國宣戰,同年8月中國對德奧宣戰,並派遣近20萬勞工到歐洲修築工事。   

1918年德國戰爭力量已近枯竭,為盡快結束戰爭3月起又進行了大規模進攻。3月21日起對英法聯軍連續發動進攻,至5月30日進至巴黎僅60公裡處,隨後美軍加入作戰,德軍有經驗的部隊再次耗盡,7月協約國轉入反攻。7月18日法軍在坦克和炮兵彈幕的掩護下發動反擊,空軍奪取了制空權,9月英軍和美軍在大量坦克和飛機的支援下連續發動亞眠戰役和聖米耶爾戰役,德軍瀕於崩潰。9月26日,西線協約國發動總攻,10月20日,德軍全線潰退。同年9月協約國在巴爾乾開始反攻。9月24日戰敗的保加利亞軍發生起義,29日保加利亞投降。同年6月奧軍對義大利發動了最後的攻勢,很快被意軍擊退,10月意軍發動反攻,30日奧軍防線崩潰,11月3日,奧匈帝國停戰,並很快解體。同一天德國基爾水兵爆發起義,11月9日,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當天成立了社會主義共和國政權。爆發革命,後德國資產階級和容克地主集團為保住統治地位迅速向協約國求和,11月11日,雙方簽署了條件苛刻的停戰協定,德國交出所用殖民地和重武器。1919年1月28日,巴黎和會召開,經過長時間爭吵,6月28日簽定「凡爾塞和約」。德國被禁止重新武裝,領土被支解,並承擔巨額賠款。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樓主| 發表於 2012-7-11 10:13:03 | 顯示全部樓層
1.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國際聯盟的興起 (中)

1.2 停戰與和平
  
p20090628101717.jpg

同盟國的節節敗退以及德國自身國內亦動盪不安。1918年9月,德國元帥興登堡(Paul Ludwig Hans Anton von Beneckendorff und von Hindenburg 1847-1934)在德國議會提出建議案──「結束戰爭」。同年11月,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革命,德皇威廉二世(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 1859-1941)只得宣布退位,並逃至荷蘭,德軍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戰後各國於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召開會議,稱為「巴黎和會」(Paris Peace Conference)。


- 和平建議
  
就在世界大戰的進行期間,各個國家的內部卻慢慢浮現反對戰爭的聲浪,在戰爭初期採取強硬態度的俄國,也開始面對自身國內反戰的浪潮,革命,悄悄地來臨了。俄國在1914年前已經由於種種衝突國力遭到削弱,經過世界大戰,俄國實際上並無法負擔持久戰的沈重負擔。然而,俄國本身的統治者亦存在著許多問題,領導者沙皇尼古拉二世(Николай II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1868-1918年)軟弱無力,其皇后更是個宗教狂熱份子,兩人更有一名患有血友病的兒子,混亂的宮廷,讓俄國在領導階層上顯得軟落無力。   

面臨戰況不利、糧食困難等等戰爭帶來的困境,俄國由然繼續苦撐下去,但此時德國採取強化俄國內部人民不滿情緒的方式,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協助革命家列寧從瑞士穿過德國領土,經芬蘭回國,讓其發動革命,目的就是要讓俄國退出戰爭。1917年3月,聖彼得堡市民發動反飢餓遊行,引發二月革命。1917年3月2日,沙皇退位,傳位給弟弟,但遭到弟弟拒絕承繼,於是俄國的羅曼諾夫王朝滅亡。   

在沙皇體制崩潰以後,俄國出現了由市民階級組織的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的蘇維埃兩者並存的局面。但臨時政府並無法支撐太久,以列寧為首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聯合了其它左派政黨在聖彼得堡再度發動革命,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史稱十月革命。革命後俄國改國名為蘇維埃社會主義俄國,簡稱蘇俄,並與德國及其他盟國簽訂和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戰火熊熊燃燒的四年,同時也讓世界上的人們面臨到戰爭的殘酷與恐懼,開始成是做出各種努力來促成和平談判,以期戰爭早日解決。1917年的春天,荷蘭等地的社會黨人士呼籲召開國際社會黨人會議,地點選在斯德哥爾摩,起草了一份希望能夠讓各個交戰國家都接受的停戰綱領。這個停戰綱領的精神在於「不進行領土兼併、不支付戰爭賠款、人民自決」等等基礎上,希望各個國家能夠接受停戰。但停戰綱領一開始就遭到部分國家的抵制,如英、法兩國不准他們國家的公民參與該會議。教宗也曾提出類似的主張,希望藉由超然的宗教力量來結束戰爭,但各個國家也拒絕了教宗的要求,使得戰爭持續下去其中美國總統威爾遜更表示,戰爭的罪魁禍首是德國,只要德國未受懲罰,德國皇帝仍然在位,和談就無法進行。另一方面,同盟國曾經一度贊同教宗和平提議的主旨,但是拒絕了恢復戰前政治局勢的提議,他們亦不想讓這場世界大戰是徒勞無功的收手。

       
- 威爾遜與十四點宣言
  
實際上,在1917年4月美國參戰之前,美國國內的氛圍,陷入一種孤立主義之中,美國人民大多數認為美國並不屬於歐洲,應及早從歐洲事務中脫身。但是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過程當中,儼然逐漸成為歐洲各國的債權國,因為美國通過貿易受益,開始成為成為世界第一經濟體,因此美國政府逐步轉變,傾向於安撫德國並保證平等的貿易機會並順利收回戰爭債務。   

在戰爭結束前,美國總統威爾遜就提出了十四點宣言,該建議比英法兩國的條件都更寬鬆,希望的就是德國民眾可以更容易接受。美國的民間氛圍是不要再發生戰爭,戰爭對於美國謀求利益不見得有幫助,美國民眾更不希望再次發生世界大戰,有鑑於此,威爾遜認為太過於嚴峻的條款會造成德國的報復心理,未來再次發生戰爭將無可避免。因此他提出建立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以維持國際秩序,即國際社會提供保證以避免弱國遭到強國侵略。但歐洲強國普遍認為這種構想過於理想主義且不符合歐洲各國的實際。而且這種政策將會導致美國軍事力量過分捲入國際事務。   

威爾遜意識到為了達到建立國際聯盟的目的,他的十四點宣言需要做出妥協。同時,威爾遜在十四點宣言中最堅持的是「民族自決」政策,例如波蘭,是剛剛從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重新獲得獨立。於此同時他也極力反對建立秘密條約,例如秘密軍事聯盟等。不過他同意要削弱德國的軍事力量。   

威爾遜的十四點建議具體如下:
* 公開的和平條約應該以公開的方式締結而成。
* 在各國領海以外的大洋和水域,有絕對的航行自由,不管是在平時或戰時都一樣。
* 盡最大可能地消除經濟障礙,並在所有同意接受和平及協同維持和平的國家之間建立平等的貿易條件。
* 互相充分的保證各國的軍備減少到符合保衛國家內部安全的最低程度。
* 各國對各殖民地的權利的主張,應該做自由,開明和大公無私的調整。
* 撤退現在在俄羅斯領土上的所有軍隊。
* 在比利時的佔領軍應該撤退,其領土應該恢復,並不得企圖限制她與其他自由的國家同樣地享有主權。
* 法國全部的領土應該獲得自由。被侵佔的法國地區應該歸還。
* 義大利和原奧匈帝國的疆界必須依照民族特性加以清楚的確定。
* 東歐人民按照民族自決原則建立獨立國家。
* 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及蒙地內哥羅獨立。同時巴爾幹諸國的政治及經濟的獨立和領土的完整應透過國際條約予以保障。
*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國內各民族自決前途。
* 波蘭獨立,並獲得波羅的海出海口。
* 建立國際聯盟以保證國際秩序。

       
- 三巨頭的政治

p20090628150643.jpg
克里蒙梭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戰爭的最後一幕是凡爾賽合約,但此合約的內容與走向,逐步地由所謂的三巨頭: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David Lloyd George 1st Earl Lloyd George of Dwyfor,1863-1945)、法國總理克里蒙梭(Georges Clemenceau,1841-1929),三人所掌握。縱使三人一開始是為了達成停止戰爭的目標讓這三個人湊在一起,但實際上三人的個性迥異,同時代表了英、法、美三國人民不同的心聲。   

威爾遜是一個毫不妥協的理想主義者,他總是向著他的部下或他人陳述著自己的理想與決定,確信正義是站在他這一邊,遇到重大決斷時,更深信正義是必要的道路。如協約國瓜分戰後的戰爭利益,甚至各種的秘密條約都讓威爾遜所不恥,這也讓他對於歐洲的外交總是以各種手段達到目的的行為相當感冒與不協調,更由於他毫不通融的性格使他難以聽取建言或建議,更遑論調整自己的觀點。   

勞合.喬治是一位攻於心計的老狐狸,他的聰明結合了幽默,使他能夠在威爾遜失敗的地方取得成功,勞合喬治重視的是英國的利益,但他變化無常,讓人摸不著他的手段與手腕,而且對於民族問題,有損於大英帝國的部分皆是他不想處理的地方。   

克里蒙梭是一位年老而憤世嫉俗的法國總理,人稱「法蘭西之虎」。出生於1841年的他比起威爾遜、勞合喬治都要來的年長,以曾經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在美國當過記者,曾經親眼目睹法國兩次遭到侵略,目睹國家生死存亡安危的他,認為一定要嚴密監控罪魁禍首的德國,以確保法國的安全與保障。然而他所提出的主張,要求德國賠至「最後一個馬克」,實際上展露出了德國與法國之間強烈的敵對意識。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1 10:13:04 | 顯示全部樓層
1.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國際聯盟的興起 (下)

1.3 國際聯盟的成立
  
p20090628101852.jpg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了處理國際糾紛,進而籌組一個國際性的組織──國際聯盟。美國總統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 1856-1924)曾向國會發表演說,提出了結束戰爭、締結和約、維護戰後和平的「十四點和平原則」,其中的第十四點,便是呼籲成立一個國際聯盟。


- 巴黎和會
  
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和會召開之前,已經任命其助理豪斯組成專門機構研究戰後和會問題。英國外交部也組織一批專家探討一旦大戰結束英國對和會的對策。1918年1月,威爾遜提出十四點宣言之後,豪斯到達巴黎,與法、英、意等國政府首腦就召開戰後和會問題進行磋商。1919年 1月13~17日,英、法、美、日、義五國舉行巴黎和會準備會議,背著多數國家制定了和會的議事規則。規定英、法、美、日、義五大國為有「普遍利益的交戰國」,可參加和會的一切會議。比利時、中國、塞爾維亞等國為有「個別利益的交戰國」,只能出席與其本國有關的會議。玻利維亞等與德國斷交的國家,只在五大國認為有必要時,才得以用口頭或書面陳述意見。議事規則還限定各國出席會議的全權代表的名額,五大國各5名,比利時、 塞爾維亞、巴西各3名,中國、波蘭等國各2名,共計70名。

p20090628151020.jpg
中央研究院典藏巴黎和會檔案

巴黎和會自始至終在戰勝國的操縱下進行,同時也被批評是帝國主義大肆擴張的一個場域。巴黎和會被分為下列幾種不同的形式:
1.        大國會議,凡和會一切重大問題均先由五大國會議討論決定。先有「十人會議」,由美國威爾遜和蘭辛、英國勞合•喬治和貝爾福、法國克里孟梭和畢盛、義大利奧蘭多和桑尼諾、日本西園寺公望和牧野伸顯組成。「十人會議」為五大國「經常的正式會議」,和會期間共舉行60多次。1919年 3月26日起,「十人會議」縮減為「四人會議」,即英、法、美、義四國領袖就和會中有關歐洲問題私下協商(4月23日義大利首相奧蘭多離會,由英、法、美三國首腦以「三人會議」形式控制局面)。
2.        和平預備會議,即27國全體會議,和會期間僅開過6次,止於形式。
3.        和平正式會議協約國代表與各前敵國代表分別相會一次是遞交和約最後草案一次為簽署和約。
4.        委員會和會附設有國際聯盟、賠償、領土問題、條約起草、戰爭責任、國際河港鐵道等專門委員會52個。

       
- 凡爾賽合約

p20090628151338.jpg
由左至右,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義大利的Vittorio Orlando、法國總理克里蒙梭,以及美國總統威爾遜。

1919年4月底,凡爾賽和約各項條款大致上訂定完畢,只待德國受命派遣代表團接受並簽訂,第一次世界大戰將正式宣告落幕。4月29日,德國代表團抵達凡爾賽,立即針對苛刻的條約提出抗議,但法國總理克里蒙梭只是簡單地回應德國代表,三個星期以內決定是否簽字,其餘的都可以不用再提。最後簽字的期限倍延長了下來,因為這些苛刻的條款使得德國政府領導寧願宣布辭職也不願意簽字接受和約。在勞合喬治的堅持下,條約作了微小的更動,再度通知德國在6月23日晚間七點以前簽字,否則聯軍將重新進攻德國。當天晚上5點,德國臨時政府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宣稱這是「難以抗拒的力量」,簽字接受條款。
  
《凡爾賽條約》共分15部分,440條。根據條約規定,德國損失了13.5%的領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喀麥隆、多哥蘭以及德屬紐幾內亞),16%的煤產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 在疆界的部分,凡爾賽和約規定如下:
* 在1918年11月11日停戰時,就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法國,恢復法國在普法戰爭前的疆界。
* 北什勒斯維希經過公投,回歸丹麥。
* 承認波蘭獨立,並給予波蘭海岸線。把原屬波蘭的領土歸還,包括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亞;東上西里西亞予捷克斯洛伐克。
* 但澤由國際聯盟管理,稱為但澤自由市。
* 割讓尤本及薩爾梅迪給比利時;克萊佩達地區給立陶宛(1923年)。
* 薩爾煤礦區由法國代管15年,然後由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
* 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永遠不得與它合併。
* 承認盧森堡的獨立。
* 歸還在山東的權益給中國;但後來因為二十一條的關係,則轉交到日本。這觸發了五四運動,拒簽《凡爾賽和約》。中國於1919年宣佈與德國的戰事結束,並於1921年與德國另簽和約。
*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戰勝國分配。   

除了領土之外,尚有軍事上的限制,特別是對於德國,有著種種限制如下:
* 萊茵河西岸的領土(萊茵蘭)由協約國軍隊佔領15年,東西岸50公里以內德軍不得設防。
* 陸軍被限制在100000員以下,並且不得擁有坦克或重型火砲,取消德軍總參謀部的設置。
* 海軍員額限制在15000員以下,船艦方面只能有6艘排水量10000噸戰列艦、6艘巡洋艦和12艘驅逐艦,並不准擁有潛水艇。
* 不得組織空軍。
* 不得進出口武器。
* 不得生產、儲存化學武器。
* 為了限制接受軍事訓練的人數,廢除義務性徵兵,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長到12年、軍官25年。      

另外,還有戰爭責任的歸屬,在和約當中簽訂了以下的條款:
* 德國必須承認全部戰爭責任,承認對協約國平民犯罪。
* 前德皇威廉二世被審判為戰爭罪首犯。
* 部分德軍被審判犯有戰爭罪,其中一些被判處死刑。   

最後,關於戰爭賠償方面,根據協約國賠償委員會決定,德國共需賠償2260億馬克(約合113億英鎊)且以黃金支付,後來減至1320億帝國馬克。1921年賠償金額確定為49.9億英鎊,即1320億馬克。


- 國際聯盟

p20090628151751.png
國際聯盟半官方徽章,自1939年到1941年使用
  
在凡爾賽和約當中,分別與德國、土耳其、保加利亞、奧匈帝國等戰敗國簽約,但各個和約當中都有著國際聯盟盟約的附屬條款,可以看做是和約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議一個包容世界大小國家,共同為了維護和平而努力的聯盟,是美國總統威爾遜長久以來的夢想,這也是威爾遜願意推動美國參戰的一個重要因素,希望趁世界大戰讓大家身心俱疲的機會,創建這樣一個國際性的組織。威爾遜將德國的失敗看做是軍國主義遭受到了致命性打擊,各國已經可以體認過渡發展武力的危險性,因而可以籌建一個共同體來控制國際關係。威爾遜提出了:「削減軍備至與國家安全相宜」的說法,但是國際聯盟的成立過程當中,卻不斷遭受到各個國家的非難與挑戰,日本與法國紛紛藉機希望能夠從中得利。日本對於繼承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力抱持著堅定的態度,法國更希望將德國與俄國排除在國際聯盟之外,這讓威爾遜承受了不小的打擊。   

然而,在美國國內,威爾遜要建立國際聯盟的做法卻遭到了強烈反對。為了爭取支援,威爾遜到全國作巡迴演說,行程一萬多公里,演說三十七次。由於勞累過度,他回到華盛頓不久就突然中風,半身不遂。1919年4月28日,各國在巴黎和會上通過了國際聯盟盟約,它被列入6月28日通過的《凡爾賽條約》的第一部分。而遠在大洋彼岸,11月19日美國參議院卻以53:38的多數票否決了《凡爾賽條約》,條約中的國聯盟約自然也沒被通過。美國國會不願意加入這個由美國總統一手籌辦的國際組織,讓國際聯盟不論是先天、後天都是發展不良的情勢下,難以成長茁壯。   

1920年1月10日,巴黎和會宣佈《凡爾賽條約》正式生效,國際聯盟宣告成立。盟約規定,美、英、法、中等三十二個國家是國聯創始會員國,同時邀請阿根廷、智利等十三個國家加入。由於美國政府沒有批准《凡爾賽和約》,美國也就沒有參加國際聯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1 10:13:05 | 顯示全部樓層
2. 國際聯盟的衰落與失敗 (上)

國際聯盟自成立時起便由英、法等大國所控制,並成為大國手中的工具。當日本、德國、義大利等國家先後向外擴張時,國聯在英法操縱下節節退讓,不斷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因而各國對國聯便不再抱有任何希望。1936-1940年之間,共有十二個國家宣佈與國聯斷絕關係,國聯已名存實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臨近結束之時,世界各國體認到需要一個新的組織來取代國聯。1946年4月18日,國聯第二十一次,亦是最後一次大會,通過解散國聯,並把國聯在日內瓦的建築和圖書館移交給聯合國,成為聯合國的歐洲總部。


2.1 國際聯盟的組織架構
  
p20090628151751.png

國際聯盟設有秘書處、大會、理事會、常設國際法院。理事會中,國際聯盟最初有四個常任理事國,分別為:英國、法國、義大利和日本。大會由每個成員國派出代表。理事會及大會表決時需要全體贊成才可通過。國際聯盟設置的常設國際法院(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的事務乃是國際法院的前身。


- 大會與理事會
  
國際聯盟以國際合作、協同解決糾紛、消弭戰爭等宗旨,正式於 1920 年在瑞士的日內瓦成立。其目的如下:
一、防止及監察德國及蘇聯:前者曾發動戰爭而後者領導「世界革命」;
二、防止野心國家發動侵略行動,危害國際社會;
三、以「集體安全」的方法,和平地解決國際間的糾紛。

同時,國際聯盟一共草擬了廿六款的憲章,當然,這份憲章是由威爾遜所主導,並寫在巴黎和會所成立的每一條和約之內。其重點有下列五大項:
一、會員國需裁減武器。
二、會員國之間的條約及協議需在秘書處註冊及公佈。
三、會員國承諾遵守「集體安全系統」維持和平及消弭戰爭。
四、如和會簽署的協議不恰當或危及世界和平,聯盟有權修訂。
五、成立託管制度以處理戰敗國戰前的殖民地。
  
國際聯盟最主要的行政組織就是大會(Assembly),大會是由全體會員國組成,每年開會一次。每個會員國可派一至三名代表出席,但只得一票投票權。大會並負責選舉非永久會員國入理事會、對預算案作出表決、批准新會員加入。另外,除程序及批准新會員事務外,所有議案都必須得到全體會員國一致通過。
  
除了大會之外,國際聯盟當中設有重要事項的決策機構,就是理事會(Council)。理事會是由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及日本五個永久會員國組成,每年開會三次。遇有緊急事故時,亦須即時開會仲裁糾紛及譴責侵略行動。理事會尚須負責執行全體大會的議案、處理成員國間的糾紛、監察托管委員會與秘書處的行政及工作。 與大會相仿的是,根據國際聯盟憲章,理事會除程序事務外,所有議案必須得到全體理事會會員國一致通過。


- 常設國際法庭與其他機構
  
國際聯盟設有秘書處,而秘書處是在全體大會大部份通過下再經理事會挑選其中一個會員國為秘書長。秘書處負責國聯一切行政事務,聯繫國聯和各國政府。同時,秘書處職員來自各會員國,但只能效忠於國聯。   

國際聯盟歷任秘書長分別為:
1.Sir James Eric Drummond(英國)1920 年—1933 年
2.Joseph Avenol(法國)1933 年—1940 年
3.Seán Lester(愛爾蘭)1940 年—1946 年
  
常設國際法庭(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是國際聯盟體系內一個自主性的機構,其職權在於審理各國提出的一切案件,並可就理事會或是大會提出的事項發表諮詢意見。法院設在荷蘭的海牙,由 11 名(後來增加為 15 名)法官和 4 名後備法官組成。法官由大會和理事會分別投票選舉,在兩機關均獲多數票者當選。
  
在 1920 年代初期,國際聯盟是能夠成功地排難解紛,但只局限小國間的事項上,舉例來說:
1920-21 年間以仲裁方法解決芬蘭與瑞典爭奪雅蘭群島的糾紛;
1920 年以仲裁方法解決德國與波蘭爭奪上西里西亞的糾紛;
1921 年以經濟制裁迫使南斯拉夫停止侵略阿爾巴尼亞;
1924 年以仲裁方法解決土耳其與伊拉克爭奪摩蘇爾的糾紛;
1925 年以經濟制裁迫使保加利亞及希臘停止邊境衝突   

但除了上述小國或是戰敗國之間的零星衝突得以解決之外,當德國開始壯大,或是原本就屬於大國或是國際聯盟內部的有力會員國,國際聯盟與常設國際法庭毫無制裁能力,使各國對於國際聯盟失去信心。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1 10:13:06 | 顯示全部樓層
2. 國際聯盟的衰落與失敗 (中)

2.1 戰間期的經濟恐慌與極權主義的興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這段時期被稱之為「戰間期」。在此一時期,世界各國依然動蕩不安。歐洲在這一時期仍然處於戰爭所帶來的創傷恢復期。然而在美國,1920年代曾經有過經濟的快速成長,但隨即在1929年所爆發的經濟大恐慌,使得美國經濟,進而影響了全世界。

       
- 民主制度的衰落與原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協約國的勝利宣言之一,就是它們的勝利代表了這個世界將會「確保實現民主政治」。這個宣言建力在「進步」的信念之上,自工業革命後一百多年,日益高漲的物質繁榮以及認為「文明」進步的理念,成為了這一段時期的主要思維。20 世紀的世界大戰似乎與「進步」難以劃上等號,戰爭所帶來的破滅與絕望,並非如同協約國所聲稱的帶來民主制度的勝利,反而宣告了民主制度的衰退。固然美、英、法等西方國家堅持著民主政體,但它們也都開始經歷其他國家的民主政治倒台,進一步對它們造成壓力與緊張。

p20090628162422.gif
1929 年經濟大恐慌,美國一家銀行出現擠兌

由於各國情況不同,西方民主政治衰落的原因有許多面向。首先,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許多國家爆發了階級衝突,這些衝突加劇民主政治的崩潰。在歐洲,許多國家與地區爭論,是由舊有勢力支配國家與經濟權力,或是支配權應當有所轉換?但是舊有勢力並不願意將他們擁有的權力分享給民眾,但人民在戰爭中已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希望能夠得到回報,形成在戰間期,人民與政府逐漸對立。進一步地,極權主義份子利用了這個機會。同時歐洲各國所要面對的,還有經濟狀況的不利因素。當經濟狀況逐漸衰退的時候,民主政府的運作開始產生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地通貨膨脹,隨即而來的還有經濟大恐慌,種種的問題使得世界各國要面對嚴峻的考驗。最後在東歐各個新成立的國家當中,少數民族之間的衝突以及與政府之間的衝突不斷地削減國家的國力,民主制度與民主政治,在這樣的氛圍下逐步衰退。


- 納粹德國
  
納粹德國(Nazi Deutschland),正式的國家名稱為德意志帝國( Das Deutsche Reich),當時帝國政府的宣傳部也自稱第三帝國(Drittes Reich)。1933 年 1 月 30 日至 1945 年 5 月 8 日,在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以國家社會主義(納粹主義)集權統治下的德國稱為納粹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巨額賠款,使戰後的德國政府(威瑪共和國之民主共和政府)無法負擔,之後更遭遇到的經濟大恐慌,威瑪政府沒有辦法解決失業問題以及其他各種社會問題(如共產黨的暴動),使許多德國人轉向支持右派,希特勒之納粹黨則屬極右派中之一部分。希特勒的政見便是針對每況愈下的德國所提出,承諾減少失業人口及對經濟、文化和軍事進行改革而當選。在1933 年 1 月 30 日,威瑪共和國第二任總統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   1933 年 2 月 27 日發生國會縱火案,希特勒立即公佈「國家及人民保護令」,廢止公民自由權,自此,德國開始進入極權主義期。   
納粹政權的特點是以政治力控制社會的所有事物,包含各個層面,以追求自身種族(阿利安人)、社會和文化的「純淨」。納粹黨通過迫害其認定為不純的事物,特別針對少數民族如:猶太人、吉普賽人、同性戀者和政治敵人,來達到「純淨」目的。這種迫害在納粹政權的最後幾年中達到了高峰。大約六百萬猶太人、一千萬斯拉夫人及其他人被有組織地殺害。這種種族滅絕的罪行,在英語中稱為 Holocaust(意為「大屠殺」),在希伯來語中稱為 Shoah,在德語中,納粹委婉的稱其為「最終解決方案」(Endlösung,一般稱殺死猶太人叫「最終解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針對納粹所犯下的罪行,有許多檢討的聲浪,特別是屠殺的行動。


- 法西斯主義的義大利
  
義大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該國轉向極權主義乍看之下是一件讓人難以置信的事情。不過,義大利的困難局面由來已久,這些問題在戰後並沒有被解決。義大利依然被分為兩大部分:一為繁榮昌盛的工業化北部,一為極為貧窮,以農業為生的南部。除了相當極端的經濟差異所造成的問題之外,該國還深受 19 世紀 90 年代的帝國主義激情的損害。義大利試圖在北非確立自己的大國地位,卻沒有成功,這使得義大利產生恥辱和挫折感。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統治階級就受到年輕一代的公開指責,年輕者希望能夠將憤世嫉俗、腐敗、優柔寡斷、而且充滿失敗氣息的統治者由義大利清除。
  
但是,假如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沮喪和屈辱,獨裁制度便很難在義大利建立起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軍隊的主要任務是:在英、法、美與德軍正面交鋒的時候,在南線戰場牽制住奧軍,讓奧軍無法與德軍合流。為了完成這一件任務,義大利動員了 550 多萬人,其中近 70 萬人陣亡。義大利參戰的直接財政支出是 150 多億美元。與英國人和法國人作戰所付出的代價相比,義大利是要來的比較小。但是義大利原有的經濟與資產卻遠遠不及英、法,而在戰爭結束後分配戰利品,義大利所得到的亦遠低於他們所預期的。雖然在戰爭時的秘密協定中,允諾他們可以得到大部分奧地利的領土,但義大利人堅稱這些與他們所做出的犧牲相比是不對等的。義大利民族主義者將此稱之為「凡爾賽之恥」。不久,民主主義者的矛頭轉向了自己國家的領導人,認為是領導人能力的薄弱,導致國家無法取得應得的東西。

p20090628163125.jpg
墨索里尼

法西斯主義(Fascism)源於拉丁文 faces,本來指的是象徵羅馬國家權威的斧頭,在義大利語中,開始被引伸為集團。在 1914 年 10 月,法西斯組織已經成立,這個集團的目的在於宣傳鼓動,促使義大利參戰。成員都是一些年輕的理想主義者、狂熱的民族主義者和不得志的白領工人。法西斯黨的綱領是一份激進的文件,由墨索里尼在 1919 年正式起草。法西斯黨要求實行普選制度、罷除保守的參議院、實行八小時的工作制度、對資本和遺產科以重稅、把從戰爭中所獲得的利潤百分之八十五充公、同意加入國際聯盟、並反對一切帝國主義。不過 1920 年 5 月,旋即被較為保守的黨綱所取代。   

1922 年 9 月,墨索里尼開始公開談論革命,10 月 28 日,一支由50000 名法西斯民兵組成的大軍,以黑衫制服的形象向羅馬進軍,總理被迫下台,義大利國王敦請墨索里尼組閣,不費吹灰之力的,墨索里尼便控制了義大利政府。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1 10:13:07 | 顯示全部樓層
2. 國際聯盟的衰落與失敗 (下)

2.3 無能為力的國際聯盟
  
p20090628103552.jpg

國際聯盟在歐洲與亞洲皆遭到強權國家的挑戰。德國曾是國際聯盟行政院常任理事國,後因擴軍備戰計劃受到限制而退出。日本在中國東北扶植「滿洲國」,但未能獲國際聯盟承認亦宣布退出國際聯盟。1937年,義大利加入德日反共聯盟,也退出了國際聯盟。德、意、日退出國際聯盟後組成「軸心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鍵指標。


- 歐洲勢力對國際聯盟的挑戰

p20090628163415.jpg
墨索里尼和希特勒
  
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國際聯盟,實際上在創建者威爾遜都未能參與的情況下,難以實現它的理想與目標。國際聯盟在消除戰爭威脅方面,只成功幾次,如前所述,能夠交涉成功皆是因為交戰雙方是一些小國家或弱國,以及國際聯盟成立初期,大家尚未能摸清國際聯盟的能力界線。但是後來幾次的外交協調行動,只要參與國家出現大國,國際聯盟的協調就會相當不順利乃至於失敗。1920 年,國際聯盟在波蘭進軍維爾納的問題上,就開始顯得無能為力,因為受害國立陶宛沒有靠山支持,波蘭有法國作為後盾。1923 年義大利和希臘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義大利更是不願意接受國際聯盟的干預,最終是由於英國、法國兩國直接出面調停,這場衝突才暫告結束。   

此後,遭遇重大危機時,國際聯盟的調停不是被輕視,就是被忽略。1936 年,義大利開始侵略埃塞俄比亞,便完全無視國際聯盟的權威。而德國早在 1933 年就退出了國際聯盟,藉以減輕德國本身的經濟負擔。1936 年德國開始入侵中歐各地,1938 年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此時國際聯盟的威信降到了最低點,幾乎蕩然無存。


- 亞洲勢力對國際聯盟的挑戰

p20090628163719.jpg
日軍在九一八事變後進入瀋陽

身為國際聯盟永久會員國的日本,實際上對於國際聯盟的態度同樣冷淡。日本在亞洲最主要的侵略對像是中國,對日本的侵略行動,國際聯盟僅能給予譴責,卻束手無策。   

1931 年 9 月 18 日傍晚,日本關東軍虎石台獨立守備隊第 2 營第 3 連離開原駐地虎石台兵營,沿南滿鐵路向南行進。夜 22 時 20 分左右,河本末守中尉為首一個小分隊,在奉天(現瀋陽)北面約 7.5 公裡處的柳條湖南滿鐵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藥,炸毀了小段鐵路。並將 3 具身穿東北軍士兵服裝的中國人屍體放在現場,作為東北軍破壞鐵路的證據。爆炸後,駐紮北大營和瀋陽城的日軍兵分南北兩路,向中國軍隊駐地北大營進攻。南軍為平田幸弘指揮關東軍第 2 師步兵第 2 旅第 29 團,北軍為島本正一指揮的鐵路守備隊第 2 營。當時,北大營駐守的東北軍第七旅毫無防備,被打得措手不及。而事前張學良曾訓令東北軍不得抵抗,駐守部隊並未做出激烈反擊。第七旅三個團中有兩個團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鐵漢的 620 團未及時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衛抵抗,最後突圍撤走。由於執行不抵抗命令,北大營逾萬名守軍被只有 500 多人的日軍擊潰。   

當獨立守備隊向北大營進攻的同時,關東軍第 2 師第 3 旅第 29 團向 奉天城攻擊。9 月 19 日凌晨,關東軍司令本莊繁下令:遼陽的第 2 師主力增援對奉天的進攻;獨立守備隊第 3 營進攻營口、第 4 營進攻鳳城、安東(現為丹東);第 2 師第 3 旅主力、騎兵第 2 團、獨立守備第 1 營分別進攻長春寬城子、二道溝、南嶺等地。   

至 9 月 19 日 10 時,日軍先後攻佔奉天、四平、營口、鳳城、安東等南滿鐵路、安奉鐵路(安東-奉天)沿線18 座城鎮。長春地區的東北軍自發反擊,戰至次日,長春陷落。9 月 21 日,東北邊防軍駐吉林省副司令長官公署參謀長熙洽率部投敵,日軍第 2 師主力佔領吉林。   

10 月 1 日,東北軍黑龍江洮南鎮守使張海鵬投敵,且奉日軍命令,派3 個團進攻齊齊哈爾。10 月 16 日在嫩江橋,被黑龍江省防軍擊退。守軍炸毀嫩江鐵路橋的第 1、第 2、第 5 號橋,以阻止日偽軍進犯。10 月 26 日,關東軍第 2 師第 29 團佔領四洮鐵路(四平-洮安)沿線主要城鎮。   

11 月 4 日,關東軍嫩江支隊攻擊嫩江橋北守軍。黑龍江省政府代主席兼代東北邊防軍駐江副司令長官馬佔山指揮3個旅5個團共 1.6 萬餘人,進行江橋抗戰,戰至 11 月 18 日,終因傷亡慘重而棄守省城齊齊哈爾,撤往克山、海倫。11 月 19 日,日軍攻陷齊齊哈爾。   

張學良在事件爆發後離開奉天,帶領屬下轉移到錦州。1931 年 10 月8 日,關東軍派出 12 架轟炸機空襲錦州。對此,南次郎陸軍大臣依然對若 槻禮次郎首相聲稱「由於受到中國軍隊的防空炮火攻擊,才不得已採取自衛行動。」此後,關東軍發表公開聲明,宣稱「張學良在錦州集結大量兵力,如果置之不理,恐將對日本權益造成損害。為了儘快解決滿蒙問題,關東軍有必要驅逐錦州政權。」此後,幣原主張的國際協調主義的外交政策受到了嚴重的挫折,日本在軍國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日軍攻佔黑龍江省主要城鎮後,開始進攻遼西地區。   

12 月 15 日,關東軍進攻錦州。12 月 17 日,日本陸軍中央部由日本本土增派混成第 8 旅,並從朝鮮調第 20 師司令部、混成第 38 旅、重轟炸飛行中隊以增援關東軍。12 月 28 日,第 2 師主力渡過遼河進攻錦州;12 月 30 日,混成第 39 旅進攻打虎山(現為大虎山)。   

1932 年 1 月 3 日,第 20 師司令部率混成第 38 旅佔領錦州。駐錦州的東北軍第 12、第 20 旅和騎兵第 3 旅,已奉命撤退至河北灤東地區和 熱河。1 月 28 日關東軍第 3 旅由長春向哈爾濱進犯,同時從遼西地區調第 2 師增援。   

當時為了轉移國際社會對滿洲的關注,日本在國際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引發了一二八事變。1 月 31 日,依蘭鎮守使兼第 24 旅旅長李杜率吉林自衛軍,進行哈爾濱保衛戰。激戰五天,自衛軍傷亡慘重,撤往賓縣。2 月 5 日,日軍攻陷哈爾濱。   

由於受到了國際輿論的普遍譴責,關東軍不敢以武力悍然佔領滿洲全境,因此考慮建立傀儡政權。當時擔任特務機關負責人的土肥原賢二大佐,遊說已經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當時關東軍以復興滿清為條件,說服溥儀回到東北。11 月 10 日,溥儀從天津出發,11 月 13 日到達營口,最後停留在駐守旅順的日本軍營內。1932 年 3 月 1 日,日本扶植的滿洲國正式成立。溥儀擔任國家元首,首都定在新京(今長春),年號定為「大同」。   

上述宣言都在東北行政委員會委員長張景惠的公館發表。國際聯盟強烈譴責日本政府的行為,並不承認滿洲國政府的正當性。日本表示抗議並且脫離國際聯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1 10:13:08 | 顯示全部樓層
3.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聯合國 (上)

p20090628103712.jpg

第二次世界大戰有史以來人類社會所進行規模最龐大的戰爭。該戰爭帶來大量的人員死傷,同時影響範圍遍及全世界。戰爭分為兩大集團:同盟國與軸心國。中國、美國、英國、法國、蘇聯等國組成同盟國,德國、日本、義大利組成了軸心國集團。最後同盟國取得勝利,但人類社會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戰爭結束後,成立了新的國際性組織──「聯合國」

3.1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
  
p20090628103902.png

第二次世界大戰可分為歐洲和亞洲兩大戰場。在歐洲,戰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於德國在戰後受到的壓迫與該國興起納粹主義有著密切的關係,導致希特勒的上台與戰爭再度爆發。亞洲的日本由於經濟大恐慌而軍國主義化,以戰爭為手段,謀求民族生存空間。


- 和約的缺陷與強權政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與 1919 到 1920 年和平條約的失敗有著莫大的關聯。考慮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所造成的仇恨,那些和約帶給戰敗國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壓力,還有名譽上的恥辱。我們亦可以理解,那些條約所帶來的問題數量,甚至超過條約所解決的問題數量。和平締造者們屈從於戰勝國兼併別國領土和建立附屬國的要求,從而這些舉動種下了仇恨和衝突的新種子。另一方面,條約秉持民族自治原則的同時,卻依然默許一些少數民族被安置在異族的疆界之中,結果一方面燃起了人們的希望,但也同時將希望之火撲滅。最重要的一點,條約締結者們把戰爭的「罪責」都歸於戰敗者的身上,特別是德國,必須承受苦不堪言的財政負擔,以致於當德國反彈時,許多國家都對德國抱以同情。

p20090628165035.jpg
1923 年推出的五千萬馬克鈔票,印刷時鈔票價值\r\n一美元。同樣的金額在九年前卻價值一千二百萬美元。由於通貨膨脹嚴重,這種 鈔票在幾個星期後還是一文不值。\r\n

強權政治是戰爭的第二個起因,雖然美國總統威爾遜和國際聯盟的發起者宣稱,國際聯盟是消滅強權鬥爭的一個手段,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國際聯盟可以說是一事無成。和約的簽字墨跡都還沒有乾,戰勝國家就開始組織希望能夠維繫自身霸權的新聯盟。它們建立了一個中立地區,包括波羅的海沿岸、波蘭和羅馬尼亞等地,把這一塊區域視為是一個針對蘇俄的緩衝地帶。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組成了「小協約國」,以防止奧地利東山再起。這些聯合體再加上法國比利時聯盟以及法國波蘭聯盟,也起了孤立德國的作用。   

就連國際聯盟本身也可以看做是一個戰勝國家針對戰敗國的聯盟。人們擔心這種新的力量與秩序的安排會受到擾亂,但擾亂卻也慢慢的產生。第一個跡象是 1922 年,當時德國和蘇聯通過談判達成了拉巴諾條約,這僅是一個貿易協定,但實際上開拓了兩國後來在政治合作以及軍事合作的道路


- 振興經濟與軍備生產
  
經濟狀況是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第三個重要因素。如前述,強加給德國人的鉅額戰爭賠款,和法國佔領德國的工業核心地區,阻礙了德國的經濟復甦,引發了 20 年代的通貨膨脹。20 世紀 30 年代的經濟大恐慌,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促使戰爭的到來。首先,經濟大恐慌強化了經濟民族主義。再者,經濟大恐慌造成了軍備生產的顯著成長,因為他被視為減少失業的一種手段。雖然英國和法國政府中的一些人對此感到忐忑不安,但德國還是走向了重整軍備的路線。   

大規模軍備擴張是在 1935 年左右,由德國首先開始的,結果讓德國國內的失業人數大幅度減少,再度刺激起工商業的發展與興盛。其他國家隨後也重整軍備,但是它們這樣做不僅僅是為了刺激經濟的發展,而同時是對於德國再度發展軍事力量感到不安,希望可以與納粹的軍事力量相抗衡。接著,經濟大恐慌促成新的軍事狂潮,以侵略他國的部分領土來解決自身的經濟問題。   

1931 年 日本首開其端,侵略中國東北(滿州)。日本生絲和棉布出口量的減少,意味著日本無力支付煤、鐵等礦產品的進口。這提供了日本軍國主義者一個侵略滿州的重要藉口。當日本軍隊進入滿州,用日本自身的貨幣就可以購滿當地出產的貨品,同時滿州擁有許多日本需要的天然資源。   

1936 年,墨索里尼侵略並吞併埃塞俄比亞,這樣的作法是為了把義大利人的注意力從經濟蕭條轉移到其他方面。最後經濟大恐慌是納粹掌握德國政權的主要原因,同時納粹的掌權,直接 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 民族主義與綏靖政策
  
民族主義加遽了世界大戰爆 發的危險。在東歐,居於少數地位的民族和種族,對戰 勝國的和約締造者懷有二心。蘇台德地區的德意 志人尤其如此,它們被歸入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國家包括了捷克 人、斯洛伐克人、盧西尼亞人、匈牙利人以及德意志人,實際上沒有一個 居多數地位的民族。雖然他實行少數民族自治的開明政策,但民族混雜的 捷克斯洛伐克仍然動盪不安。隨著 30 年代後期壓力的增強,捷克斯洛伐 克的動盪不安被證明是一個關鍵的因素。
  
戰爭最後一個起因,是西方民主國家對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的侵略行為推行「綏靖政策」。

綏靖政策建立在三個假設上面。
其一:再次出現一場世界大戰是很難想像的一件事情,1914-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殺戮與無情記憶猶新,西方人多半希望和平,然而一眛地追求和平主義有可能置現實於不顧,更對於納粹以及法西斯主 的肆虐視而不見。
其二:許多英國人和美國人都認為德國在凡爾賽和約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因此德國人有怨言是情有可原的一件事,應該給予適當的引導,以消解彼此間的矛盾與不滿。

最後,綏靖者大都是頑固不化的反共份子,它們對於共產黨的憂心遠大於納粹與法西斯,甚至希望藉由德國恢復原有的軍事實力與經濟實力,一同建立一座阻止蘇聯共產主義侵入歐洲的前線堡壘。當日本侵略滿州的時候,西方國家甚至不願意制裁日本,認為日本也可以起到抗衡蘇聯的作用。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1 10:13:09 | 顯示全部樓層
3.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聯合國 (中)

3.2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經過
  
第二次世界大戰,從亞洲的角度來看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便已揭開中日戰爭的序幕。歐洲則是在1939年德國與蘇聯瓜分波蘭的行動中展開戰爭。一開始同盟國家節節敗退於德國的閃電戰術之下,但由於1941年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使美國毅然決定參戰,扭轉了局勢。1945年4月,歐洲戰事以德國的投降告終,8月,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之下,亦無條件投降。

       
- 戰爭爆發與閃電戰
  
在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之後,英國首相張伯倫做出了保證,但是希特勒仍然要求收回連接波蘭和波羅的海的一塊狹長地帶,也就是被稱為波蘭走廊。該走廊居住著大量的德意志人,希特勒宣稱他們必須回到祖國的懷抱。由英法過去的表現看,希特勒認為他們對於波蘭的保證沒有任何價值。德國與蘇聯慢慢達成共識,希特勒便期待波蘭能夠迅速屈服。西方國家不斷地對於德國退卻忍讓。當波蘭採取堅定立場的時候,希特勒終於發動軍事進攻。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國大軍與坦克越過了波蘭邊境。英國與法國大感驚恐,不斷向德國發出聯合警告,要求停止侵略的行為,但是德國完全不作任何答覆。9 月 3 日,法國與英國正式對德國宣戰。

p20090628170455.jpg
英國首相張伯倫

德軍與波蘭的戰爭僅是一場短暫的遭遇戰,不到三個星期,波蘭軍隊已經潰不成軍。波蘭的首都華沙淪陷,波蘭政府也流亡至羅馬尼亞。其後的幾個月,戰爭本身轉變成圍攻,亦有種羞辱性的說法是「虛假的戰爭」,又或者稱之為「膠著戰」。這種戰爭在某種程度上很類似於潛艇戰、對海軍基地進行空襲以及偶發的海戰。1940 年春天,膠著戰突然轉變為「閃電戰」。德國人對挪威、丹麥、盧森堡、比利時、荷蘭和法國等地發動閃電般的襲擊,很短的時間內就將上述各地一一征服,迫使英國和法國軍隊一路退卻到英吉利海峽,也就是比利時的敦克爾克。儘管德國飛機進行狂轟爛炸,英國還是把 30 多萬的軍隊撤回本島,許多乘坐緊急徵用的商船和遊艇,才順利撤走大量的軍隊。法國北部包括巴黎在內都被德國所佔領,南部甚至更建立了由德國所控制的傀儡政權。

       
- 亞洲戰場、珍珠港事變與美國參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戰場,是在 1937 年 7 月 7 日正式展開,日本 華北駐屯軍發動蘆溝橋事變,比歐洲爆發全面戰爭早了兩年多。事實上早在1931 年九一八事變之後,中國和日本已經分別在中國東北、上海、華北附近爆發過軍事衝突,因此有學者認為中日之間的戰爭在那時就已經開始。但是中國政府的主要軍力,仍然被蔣中正調用去從事剿共平叛的行動。剿滅共產黨的行動在 1936 年西安事變之後才停止,而中日兩國政府的正式戰爭在七七事變之後才得以明確。   
從 1937 年到 1941 年,二戰亞洲戰場的絕大部分生在中國。日軍從華北和上海兩個方向,向中國腹地發起猛烈攻擊,並宣稱能「三月亡華」。中國政府組織力量進行頑強的抵抗。在淞滬會戰苦戰 3 個月後,1937 年 12 月南京守將唐生智逃走,大批中國軍士潰散,中國首都南京失守。為了報復中國政府的強力抵抗,和企圖通過野蠻手段恫嚇中國人民的抗日意志,日軍在南京以及周邊地區組織了大規模的屠殺行動,其中南京大屠殺尤為著名。據中國政府官方資料,有 30 多萬人在這次事件中被日軍殺害,但是日本方面對此有不同的觀點,認為是 20 世紀最大的謊言。根據戰後組建的遠東國際法庭判決書所述:「在日軍佔領後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達 20 萬以上。這種估計並不誇張,這由掩埋隊及其他團體所埋屍體達十五萬五千人的事實就可以證明了。」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撤離南京後,先遷到武漢市,然後又退守重慶。   

在這一過程中,國民政府繼續組織力量反抗,在徐州、河南、江西、湖北、安徽、廣州組織過大規模戰役。南北日軍欲會師華中時,國軍於台兒莊擊潰日軍,史稱臺兒莊大捷。並在稍後日軍發動的包圍戰中全身而退。1938 年 8 月至 10 月爆發武漢會戰,雙方皆投入大量兵力。歷經 5 個多月後,日軍雖然佔領了中國東部的大片領土(達成佔領廣州及武漢的目標),但由於戰線拉長,難以控制廣大的佔領區。面對國軍的抗衡及佔領區內人民的自發抵抗之下,日本已無法持續發動進一步攻勢,於是戰爭進入對峙狀態。

p20090628170809.jpg
羅斯福簽署對日宣戰書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突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當時艦隊主力只剩航空母艦。日軍同時發動東南亞戰爭,同步向馬來半島、菲律賓進攻。雖然日本無法與美國進行一場持久戰,卻還希望美國在面對如此突然、慘烈的犧牲後,能夠與日本進行協商,以迫使美國接受其在中國的侵略行徑和既得利益。美國在損失大量戰艦後正式對日宣戰。中國隨後亦正式對日宣戰並成為盟軍一員。蔣中正任中國戰區(中印緬戰區:包括東南亞及印度)統帥,史迪威任參謀長。英國開放滇緬公路補給物資,英美各國亦簽訂平等條約。但由於當時英美各國同時面對歐亞兩大戰場,使得採取「先歐後亞」策略,這使中國仍未能減輕負擔。   

四天後,日本的盟友德國也對美國宣戰,美國被迫兩線作戰。而在此之前,美國儘管通過《租借法案》不斷向英國和蘇聯提供戰爭物資,卻一直試圖保持中立。盟軍由於歐洲戰事的拖累,無法在亞洲對日本的進攻實施有效抵抗。1941 年 12 月 10 日,英軍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多艘重要軍艦被擊沉,香港也在 1941 年 12 月 25 日被日本佔領。同一時間,美國在關島和威克島的基地也被日本攻佔。次年 1 月日本開始進攻緬甸、所羅門群島、荷屬東印度以及新畿內亞,佔領了馬尼拉、吉隆坡和臘包爾等城市。日本侵略的道路是如此的神速:1942 年 2 月新加坡、巴厘島與帝汶、3 月仰光、爪哇、5 月曼德勒都一一被日軍佔領。而日本空軍也完全控制這些地區的空中戰場,美英的空軍被完全趕出這些地區。日軍還對澳大利亞北部發起突襲,並掃蕩東印度洋,將英國艦隊趕出錫蘭。


- 原子彈與戰爭結束
  
在美國參戰後,盟軍決定逐步收復歐洲,第一個目標從北非下手。北非戰役開始於 1940 年,當時小股英國軍隊擊潰了來自利比亞的義大利軍隊的襲擊。隨着由沙漠之狐隆美爾(Erwin Rommel)率領的德國部隊的到來,7 月 1 日至 7 月 27 日,阿拉曼戰役首度爆發。德國人成功佔領了阿拉曼,這是在亞歷山大港和蘇伊士運河之前最後一個戰略地點。然而,由於英國海軍的優勢地位,英軍還破譯了德軍的核心密碼,德軍通過地中海的海路補給線被切斷,加上過快的推進速度,德國人的後勤供應慢慢吃緊,北非戰場的形勢開始有利於英軍。   

1942 年 10 月 23 日,阿拉曼戰役再度開始,這次英國人採取了主動。因為德意聯軍佔領了阿拉曼就可能直接侵佔整個埃及,繼而威脅蘇伊士運河和中東,切斷英國與印度等海外殖民地的聯繫。英軍必須設法阻止德義軍隊的進攻。10 月 23 日夜,英軍 1000 多門大炮齊發,向德意軍隊發動強攻。一個多星期後,十萬多德意軍隊損失過半,防線崩潰,被迫西逃。隆美爾一路撤退到突尼斯。   1942 年 11 月 8 日,英美軍隊在「火炬」行動中登陸摩洛哥和阿爾及 利亞。當地法國維希政府的部隊幾乎沒有任何抵抗。最終德意部隊遭到來自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部隊的夾擊。從東西兩個方向同時進攻的盟軍部隊在1943 年 5 月 13 日將德意志部隊完全趕出非洲。在北非戰場上,25 萬軸心國士兵被俘虜。
  
盟軍佔領北非後,利用其優勢進入歐洲。1943 年 7 月 10 日,盟軍最先攻擊義大利的西西里島(西西里島登陸戰役)。這令墨索里尼喪失了黨內同仁的支持。1943 年 7 月 25 日,一向是墨索里尼的橡皮圖章的法西斯黨最高委員會,通過決議要求恢復君主立憲制,並把軍隊的指揮權交給國王。當天晚上墨索里尼被國王召見,到達皇宮後立即被逮捕並撤除所有職務,隨後軟禁在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別墅。他的繼任人在1943 年 9 月 8 日與盟軍達成停火協議。   

與此同時,由巴頓將軍(General George Smith Patton)率領的美國第七集團軍和蒙哥馬利將軍(Field Marshal Bernard Law Montgomery)率領的英國第八集團軍成功會師,完成了對西西里的佔領。德國人在得知墨索里尼垮臺後,立即出兵義大利,並在北部地區建立了強有力的防線。1943 年 9 月 3 日,盟軍部隊登陸義大利本土,美軍從薩萊諾(Salerno)登陸,史稱薩萊諾登陸,英軍則在塔蘭托(Taranto)登陸。一個德國的特種部隊救出了墨索里尼,並安插他為義大利社會共和國的領袖。義大利社會共和國是一個位於北義大利納粹佔領區的政權。墨索里尼在 1945 年 4 月 28 日盟軍會師米蘭期間被捕,並被逮捕他的游擊隊處死。   

羅馬淪陷時,盟軍對法國的進攻。1944 年 6 月 6 日的 D Day 盟軍在諾曼第登陸,盟軍與德軍進行了兩個多月的激烈交戰,然後美軍、英軍與加拿大軍隊逐漸取得優勢,德軍則漸漸衰弱。最後由巴頓領導的美軍突破德軍的防線,而原本在諾曼第作戰的德軍則被困在包圍圈中。德軍再無力阻擋盟軍的進攻,盟軍順勢直達德法邊界。
  
1945 年 4 月 25 日,美國與蘇聯的部隊在易北河會師,將德國劃為兩半。由蘇聯紅軍發起進攻柏林的戰役。希特勒堅決抗拒,宣稱誓死保衛柏林,攻克柏林的戰鬥慘烈開打,蘇軍在柏林戰役中殲滅德軍 48 萬人,自身也付出了 30 萬人的傷亡代價。5 月 2 日,柏林市中心被盟軍佔領,蘇聯的紅旗在德國各地飄揚,而希特勒也在這天自殺身亡。5 月 8 日,德軍最高司令部代表在無條件投降文件上簽字。

p20090628171434.jpg
1945 年 8 月 9 日早晨,長崎原子彈爆炸後在天空升起一個高度達 6 萬英尺(18 公里)的蘑菇雲
  
7 月 26 日,美國、英國和中國政府發表聯合聲明,要求日本投降,不然將遭受到重大打擊。日本未做任何答覆,美國希望能夠儘速結束戰爭,於是決定使用革命性的新武器來達成這項目標。這項新武器原子彈能夠迅速摧毀整座城市以及居民,殺傷力難以想像。美國陸、海軍的許多將領原本堅持日本已經被打敗,投降僅是時間問題,沒有必要動用原子彈,但 1945 年 4 月,羅斯福總統去世,繼任的杜魯門做出了相反的決定,8 月 6 日,第一顆原子彈投向了廣島,三天後,第二顆原子彈被投向長崎。經歷了毀滅的災難後,8 月 14 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1 10:13:10 | 顯示全部樓層
3.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聯合國 (下)

3.3 聯合國的成立
  
p20090628104131.png

建立聯合國取代原先成效不彰的國際聯盟,是在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中,所做下的結論,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1882-1945)進一步建議使用「聯合國」此一名稱。1945年4月25日,來自50國家的代表參加了在美國舊金山所舉行的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起草《聯合國憲章》。中國、蘇聯、英國和美國等四國代表簽署了《聯合國憲章》


- 和平協議
  
1943 年 12 月,羅斯福、邱吉爾以及史達林三人在德黑蘭聚會,會議 結束後,他們共同發表宣言,但這只是一個暫時性的目標計畫。他們同意在次年進攻法國,於此同時,史達林必須要在德國戰敗後向日本宣戰。但在波蘭問題上面,他們僅在邊界問題上達成最低程度的暫時性協議,戰後波蘭政府的性質問題,以及各項大小雜事,還有待進一步的協商。
  
這次會議在蘇聯境內進行,是因為史達林拒絕到黑海雅爾達行宮以外開會。結果,邱吉爾和羅斯福便遠涉重洋來到雅爾達。來到雅爾達的三巨頭每個人都帶來了自己的議程。羅斯福希望遊說蘇聯支持盟國在太平洋的作戰,對日宣戰;邱吉爾希望東歐戰後能夠自由地選出自己的民主政府;而史達林則希望在東歐建立一個受蘇聯控制的地區,因蘇聯認為,這個地區對它的國家安全極之重要。除此之外,三方領袖還要建立章程以管理戰後的德國。到 1943 年12 月底,戰線仍在蘇聯境內,但到了 1944 年 8 月,蘇聯紅軍已經在波蘭及羅馬尼亞境內繼續向西前進,在會議進行時,盟軍已經到達柏林 40 英哩外的地方,史達林在會議上採取強勢作風以爭取有利條件,而羅斯福則希望史達林承諾蘇聯加入聯合國。   
在會議上,達成的協議包括:
* 所有被解放的歐洲國家內應該舉行民主選舉。
* 4 月在舊金山進行聯合國成立的會議。聯合國的組織方式基本被確定,聯合國安理會的提議被採納。美國和英國同意當時屬蘇聯的烏克蘭加盟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加盟共和國為獨立的聯合國成員。
* 德國被分裂,德軍被解散,德國不准再擁有軍隊。美英蘇認為這是「今後和平和安全的必要條件」。
* 德國應該為「它對同盟國在戰爭中造成的損失」負戰爭賠款。戰爭賠款可以以德國國家資源(機器、船隻、企業所有等)、一段時間內應該支付的償款或勞動力的方式賠償。美國和蘇聯達成協議償款總額為約 220 億美元。英國認為當時償款總額還無法估計。
* 戰爭罪問題被暫時擱置。
* 在波蘭,一個「廣泛的民主臨時政府」應該「儘快進行自由的和不受他國控制的、全民的和秘密的選舉」。
* 在南斯拉夫,一個保皇黨和共產黨的聯合政府應該被建立。
* 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內蘇聯向日本宣戰。其報酬是蘇聯獲得庫頁島、千島群島以及其對大連、旅順及其鐵路連接的控制。
* 關於義大利—南斯拉夫、義大利—奧地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伊朗以及土耳其管理的黑海與地中海之間的海峽使用的問題被暫時擱置。
* 所有被俘的蘇聯公民被遣返蘇聯,不論他們願不願意。
* 在德國投降、歐洲戰爭結束後二至三個月之內,蘇俄依據以下條件協助同盟國參加對日戰爭:      
1.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狀須予維持。   
2. 對 1904 年由於日本背信攻擊(日俄戰爭)所受侵害的帝俄舊有權 利,應予恢復如左:(a)庫頁島南部及其鄰近的一切島嶼均須歸還蘇俄;(b) 維護蘇俄在大連商港的優先權益,並使該港國際化;同時恢復旅順港口俄國海軍基地的租借權;(c)中蘇設立公司共同經營合辦中長鐵路、南滿鐵路,並保障蘇俄的優先利益。同時維護中華民國在滿洲完整的主權。  3. 千島群島讓與蘇俄。   
4. 上述有關外蒙古及東北的港灣與鐵路等協議,須徵求蔣中正之同意,羅斯福總統依史達林之通知,採取取得其同意之措施。

p20090628171856.jpg
史達林、羅斯福、邱吉爾

1945 年 7 月 17 日,在德國波茨坦(Potsdam,靠近柏林)舉行的和平會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勝利的同盟國一方在此聚首,討論決定如何管理(5 月 8 日)無條件投降的德國。會議目標還包括戰後國際秩序的建立、和平條約的簽訂和應對戰爭的後果。   

會議中決議:
* 恢復德國 1937 年後在歐洲併吞的領土,將奧地利、捷克從德國分離。
* 聲明盟國佔領德國的目的:非軍事化、非納粹化、民主化。
* 《波茨坦宣言》,將德國和奧地利分為四個佔領區(在早先的雅爾達會議就已確定),並類似地將柏林和維也納也分為四個佔領區。
* 同意以戰犯起訴納粹黨人。
* 波蘭 1945 年前後的疆界對比,黃色區域為從德國恢復的領土。
* 確立奧德河-尼斯河線作為波蘭政府管理區域的邊界。
* 將居住在德國境外的德國人驅逐回國。
* 戰爭賠款協議。盟國估計損失為 2000 億美元。在西方的堅持下,德國只需要以資產、工業產品和勞動力的方式支付 200 億美元。然而,冷戰使償還計劃沒有完全執行。
* 盟國發布了波茨坦宣言,要求日本無條件降。


- 籌組聯合國

p20090628172127.gif
聯合國憲章及蘇聯、英國和美國代表的簽字,地點 在美國舊金山,時間是 1945 年 6 月 26 日

與凡爾賽和約一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和約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是建立國際組織。舊有的國際聯盟無法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1946 年 4 月正式被解散。不過世界各國依然相信應該建立一個國際組織,來負起推動世界和平的任務。1945 年 2 月,在雅爾達會議當中,達成的協議其中一項就是建立新的國際組織,儘管美國總統羅斯福突然間去世,但籌建國際組織的會議仍然繼續召開。6 月 26 日,大會通過憲章,規定新建立的世界組織定名「聯合國」,他將建立在「一切熱愛和平的國家主權平等的原則基礎」上。聯合國的主要機構將有:
(1) 聯合國大會,由全體會員國所組成。
(2) 安全理事會,由美國、英國、蘇聯、中國和法國等常任理事國和經過大會選舉產生的其他 10 個非常任理事國所組成。
(3) 秘書處,由秘書長以及所屬職員所組成。
(4) 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由大會選舉產生的 18 個會員國所組成。
(5) 託管理事會。
(6) 國際法庭。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1 10:13:11 | 顯示全部樓層
4. 聯合國的組織與任務 (上)

聯合國的首要宗旨之一就是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聯合國成立以來,經常應各國要求,防止爭端升級為戰爭,勸說敵對方不動干戈、坐到談判桌上來,或在衝突已起之時、幫助恢復和平。幾十年來,聯合國幫助結束了若干次衝突,而且每每借助處理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主要機關──安全理事會採取行動。

4.1 聯合國的組織
  
p20090628105158.jpg

今日,聯合國大會由192個會員國組成;安全理事會成員十五國,其中包含常任理事國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與美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有54個理事國,由大會選舉產生,三年一任;聯合國更設有國際法庭,由大會與安全理事會選出任期九年的十五名大法官負責處理國際爭端;秘書處在負責實際執行聯合國的日常工作、方案與政策。


- 聯合國大會
  
憲章是聯合國的根本章程,規定了會員國的權利和義務,並確定了聯合國的機關和程式。在《聯合國憲章》中規定,聯合國宗旨為: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發展國際間之友好關係;合作解決國際間屬於經濟、社會、文化及人類福利性質之國際問題,增進對於全體人類之人權及基本自由之尊重;並構成一協調各國行動之中心,以達成上述共同目的。聯合國憲章的第一條指出聯合國之宗旨為:
一、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並為此目的:採取有效集體辦法,以防止且消除對於和平之威脅,制止侵略行為或其他和平之破壞;並以和平方法且依正義及國際法之原則,調整或解決足以破壞和平之國際爭端或情勢。
二、發展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為根據之友好關係,並採取其他適當辦法,以增強普遍和平。
三、促成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屬於經濟、社會、文化及人類福利性質之國際問題,且不分種族、性別、語言或宗教,增進並激勵對於全體人類之人權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四、構成一協調各國行動之中心,以達成上述共同目的。

p20090628172500.jpg
聯合國紐約總部

在聯合國憲章第九條規定:大會由聯合國所有會員國組織,同時每一會員國在大會之代表,不得超過五人。大會的任務有下列幾項:
一、大會得考慮關於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之合作之普通原則,包括軍縮及軍 備管制之原則;並得向會員國或安全理事會或兼向兩者提出對於該項原則之建議。
二、大會得討論聯合國任何會員國或安全理事會或非聯合國會員國依第三十五條第二項之規定,向大會所提關於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之任何問題;除第十二條所規定外,並得向會員國或安全理事會或兼向兩者提出對於各該項問題之議。凡對於需要行動之各該項問題,應由大會於討論前或討論後提交安全理事會。
三、大會對於足以危及國際和平與安全之情勢,得提請安全理事會注意。


- 安全理事會與其他機構
  
依據聯合國憲章的規定,聯合國的安全理事會以聯合國十五個會員國組織而成。中國、法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及美利堅合眾國應為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大會應選舉聯合國其他十個會員國為安全理事會非常任理事國,選舉時首宜充分斟酌聯合國各會員國於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及本組織其餘各宗旨上之貢獻,並宜充分斟酌地域上之公勻分配。安全理事會非常任理事國任期定為二年。安全理事會理事國自十一國增至十五國後,第一次選舉非常任理事國時,所增四國中兩國之任期應為一年。任滿之理事國不得即行連選,同時,安全理事會每一理事國應有代表一人。安全理事會的職權如下:
一、為保證聯合國行動迅速有效起見,各會員國將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之主 要責任,授予安全理事會,並同意安全理事會于屢行此項責任下之職務時,即系代表各會員國。
二、安全理事會于履行此項職務時,應遵照聯合國之宗旨及原則。
三、安全理事會應將常年報告、並于必要時將特別報告,提送大會審查。

p20090628172754.jpg
聯合國國際法庭
  
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是聯合國六個主要機構之一,它的任務是協助聯合國大會促進國際經濟和社會合作和發展。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一共有 54 個理事國,其中每年 18 個由聯合國大會選舉而出,當任期是三年。   

聯合國託管理事會是聯合國負責監督託管領土行政管理的機構。託管制度的目的是促進託管領土居民的進步,以及託管領土向自治或獨立方向的逐漸發展。被託管的國家,大多是國際聯盟時期的委任統治地,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軸心國軍隊佔領的地區。   

在最後一個託管領土帛琉於 1994 年 10 月獨立後,聯合國託管理事會已經完成其歷史使命,暫停運作。但由於明載於聯合國憲章,託管理事會仍繼續「存在」,其正式結束運作須等待聯合國憲章之修訂。   

國際法庭(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又稱為國際法院,是聯合國的司法裁決機構,根據《國際法院規約》於 1946 年 2 月成立。國際法院的主要功能是對各國所提交的案件做出仲裁,或在聯合國大會及聯合國安理會的請求下提供諮詢性司法建議。它還可以審理涉嫌違反國際法的案件。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7-11 10:13:12 | 顯示全部樓層
4. 聯合國的組織與任務 (下)

4.2 今日的聯合國
  
2000年9月,147位國家元首、政府領導人會聚於聯合國總部,通過《千年宣言》(United Nations Millennium Declaration)。《千年宣言》是聯合國各會員國共同制定了下列各領域的目標:和平、安全與裁軍;發展;保護環境;人權、民主和善政;保護易受傷害者;滿足非洲 的特殊需要;加強聯合國。


- 聯合國的成就
  
制止武器擴散,減少並最終消除所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是聯合國的主要目標。聯合國一直是進行裁軍談判、提出建議和開展研究的一個常設論壇。聯合國支持在裁軍談判會議和其他國際機構中進行多邊談判。這些談判產生了像《核不擴散條約》(1968年)、《全面禁止核子試驗條約》(1996年)和各項建立無核武器區的條約這樣的協定。在象牙海岸博瓦海武器被燒毀期間舉行的「和平火焰」,象徵著裁軍與和解的開始。此外還締結了其他條約,禁止發展、生產和儲存化學武器(1992年)和細菌武器(1972年);禁止在海床洋底(1971年)和外空(1967年)安置核武器;以及禁止或限制其他類型的武器。截至 2005 年 2 月,共有 144 多個國家成為 1997 年禁止地雷的《渥太華公約》的締約國。聯合國鼓勵所有國家加入這項條約和其他旨在禁止破壞性戰爭武器的條約。聯合國也支持防止、制止和消除小武器和輕武器非法貿易的努力,因為這些武器在世界各地的絕大多數衝突中,是最常用的武器。聯合國常規武器登記冊和軍事支出標準化報告制度,為提高軍事方面的透明度提供了幫助。設在維也納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實行著一項保障協定制度,用以確保和平用途的核材料和設備,不被轉用於軍事目的。設在海牙的禁止化學武器組織,負責收集同世界各地化學設施有關的資料,並定期進行視察,以確保化學武器公約得到遵守。
  
聯合國最著名的成果很多,首先是聯合國協助解除了 1962 年古巴導彈危機和 1973 年中東危機。1988 年,聯合國主持的和平方案結束了兩伊戰爭。翌年,聯合國主持的談判使蘇聯從阿富汗撤軍。1990 年代,聯合國協助恢復科威特主權,並在結束柬埔寨、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和莫三比克的內戰,以及解決或遏制其他一些國家的衝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999 年 9 月,在東帝汶人民就自決問題舉行投票後爆發了一連串的暴力事件,迫使約 200 000 名東帝汶人民背井離鄉。聯合國當時授權派遣一支國際安全部隊協助恢復秩序。隨後,聯合國建立的過渡行政當局領導該地區完成政權過渡,於2002 年 5 月 20 日實現獨立。


- 聯合國的改革與千年目標
  
世界領導人在 2005 年世界領袖會議上,要求提出幾份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報告。第一份報告於 2006 年 3 月提出:「著力改革聯合國:構建一個更強有力的世界性組織」。這份報告勾勒出今後三年至五年,秘書處管理改革的宏大願景。2006 年下半年,又有三份報告出爐,對這一願景作出了詳細論述,這三份報告是:關於「全面審查治理和監督情況」的報告、「聯合國內部司法系統重新設計小組」的報告,以及「聯合國全系統一致性問題高級別小組」的審查報告。這三份報告都針對關鍵重要性的管理程式和結構,提出影響深遠的建議。   

不過,聯合國機構改革中最常被提到的,就是擴大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 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美國,是 1945 年聯合國成立之初時建立的,反映的是二戰的勝負結果,以及戰後不久的世界權力格局,與今日的世界局勢已有落差。日本、德國、印度和巴西明確表態共同尋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因各自面臨來自不同方面的反對聲音,而未能如願;後來上述各國遂恢復獨力運作爭取的策略。主要的改革提議,強調應透過擴大成員國集團來改善安理會的代表性,或者調整常任理事國結構以反映今日的國際政經實力。例如主張應讓更多在發展中國家成為常任理事國,如印度、巴西等,或者新加入「不具備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的國家,如日本、德國等。由於安理會改革涉及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並且極可能有損現有常任理事國的大國分配利益,無論何種方案均有相當程度的反對意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很難達到共識。
  
2000 年 9 月,147 位國家元首、政府領袖和其他領導人聚在聯合國總部,通過了《千年宣言》,為聯合國制定了新的重要目標。在《千年宣言》的基礎上,聯合國各會員國共同制定了下列各領域的目標:和平、安全與裁軍;發展;保護環境;人權、民主和善政;保護易受傷害者;滿足非洲的特殊需要;加強聯合國。

一、和平、安全與裁軍:   
國際法治--加強對國際法院和《聯合國憲章》的遵守;採取協調行動打擊恐怖主義;加倍努力反擊世界毒品問題,打擊跨國犯罪;聯合國與武裝衝突--為聯合國提供預防衝突、解決爭端、維持和平、建設和平與重建所需的資源;加強同各區域組織的合作;裁軍--努力消除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籲請各國考慮加入《地雷公約》;制止小武器和輕武器的非法販運。 二、發展與消除貧窮

三、保護我們的共同環境: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加緊努力可持續地開發森林;推動全面執行關於生物多樣性和荒漠化的公約;制止不可持續地濫用水資源,確保公平獲取用水和充分供水;加緊合作以減少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的次數及其影響;確保自由獲取有關人類基因組序列的資料。

四、人權、民主和善政:   
維護《世界人權宣言》;力爭保護所有人的公民、政治、經濟、社會和 文化權利;加強各國的能力,以屢行民主的原則與實踐,落實人權;打擊對婦女的暴力行為,並執行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採取措施保護移徙者、移民工人及其家屬,消除種族主義行為和排外行動,增進和諧與容忍;作出集體努力,以促進更具包容性的政治進程;確保新聞媒體的自由和公眾獲取資訊的權利。

五、保護易受害者:   
擴大對處於複雜緊急狀態下的平民的保護,更多地分擔負擔,為難民收容國提供援助;協助所有難民和流離失所者安全返回;鼓勵全面執行《兒童權利公約》及其關於兒童捲入武裝衝突問題和關於買賣兒童、兒童賣淫和兒童色情製品的任擇議定書。

六、滿足非洲的特殊需要:   
全力支援新興民主政體的政治和體制結構,支援防止衝突和促進穩定的區域機制和分區域機制;確保維持和平行動獲得可靠的資源流入量。採取特別措施消除貧窮,促進可持續發展,包括取消債務,改善市場准入條件,增加官方發展援助,增加外國直接投資和技術轉讓;幫助非洲建立對付愛滋病毒/愛滋病和其他傳染病蔓延的能力。

七、加強聯合國:
* 重申大會作為聯合國主要的議事、決策機構的核心地位;進一步加強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加強國際法院。
* 鼓勵聯合國各主要機構定期進行磋商和協調。確保以可預期的方式及時為聯合國提供其完成任務所需的資源;促請秘書處通過採用現有的最佳管理辦法和技術,以最佳方式利用資源;促進遵守《聯合國人員和有關人員安全公約》。
* 確保聯合國、其機構、佈雷頓森林機構、世界貿易組織以及其他多邊機構的政策更加協調一致,並進行更好的合作;使私營部門、非政府組織和廣大民間社會有更多的機會為聯合國的目標和方案作出貢獻。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11 13:13:5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11 13:16:33 | 顯示全部樓層
圖文並茂,多謝東版詳盡介紹慢慢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11 13:39:33 | 顯示全部樓層
聯合國成立原來係咁樣, 謝謝TUNG版分享資訊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11 14:19:55 | 顯示全部樓層
條卡通片真是好正! 聯合國是由戰爭中誕生,也是戰爭的開瑞! 我對此又愛又恨!

正所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希望我講錯啦!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11 15:15:00 | 顯示全部樓層
tung1871 發表於 2012-7-11 10:13
從國際聯盟到聯合國

好詳盡,收起留番第日比d孫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11 15:24:29 | 顯示全部樓層
看著聯合國的成立, 感嘆世界人民的苦難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11 15:35:42 | 顯示全部樓層
發帖很用心啊!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11 16:45:42 | 顯示全部樓層
tung1871 發表於 2012-7-11 10:13
從國際聯盟到聯合國

The United Nations: It's Your World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This video reveals the scope and impact of the UNs work focusing principally on peace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 and human rights. It highlights the UNs role as a forum for united action for the common good, and for building partnerships to address problems that know no borders, like natural disasters and climate change.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11 18:02:27 | 顯示全部樓層
睇咗成粒鐘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15 11: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