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金公羽
來源:『煮酒論史』
序
近年開放改革,西風挾著美元英磅一路東來,十分強勁,大姑娘小青年多過洋節、 玩「星座」、測「花運」,不一而足。空放著祖國數千年的八字占算「科學」而不顧,捨近求遠地去追那些西洋貨,以為新潮好玩。在下老朽迂腐,看在眼裡,不能不有「國學流失」之憂。三十五年前,在下作為下鄉知青一員,於板床瓦灶之間, 當寒風冷雨之夕,百無聊賴之時,曾細讀過此等星算類線裝書多本,算是有點子心 得,並隨手抄錄下其中之要章關節。今為「國學」不至全失計,於讀書之餘,特將當年之讀書筆記再作整理,用現代筆法重寫,去雜存精,故名之曰:戲說八字----白話占星算術普及版。
以下僅就「國學」而言,由「談天說地」開講,不論真偽信謬,讀者千萬不要作其他聯想。說白了,就是希望大家要玩,就玩咱中國的八字,不要玩西人的星座或是什麼花之類。你想,一個黑頭髮黃皮膚的人,照著這麼些西花運、洋星座之類,怎麼玩得過他們金髮妹和碧眼兒呢,且又哪能有個準頭。話又說回來,你「信」就可以了,千萬別「迷」,只信不迷是玩玩,一味地沉迷於八字命算就成了迷信。一味 的算命求不來財福,命再好也還得花點體力腦力去做,去經營。所謂「運氣」二 字,這是一個組詞,命運中可能是有了,可你不花點力氣去拿,也是白搭。就好比你將要路過的前方,地上有一疊錢,那是你有「運」得財。可是你賴得走動,就差那麼十來步,坐下來不走了,見不到,沒到手,這結果是有「運」而無「氣」。總之,本文宗旨有三:
一,決不是為了宣傳「迷信」,而是「稀釋」八字,讓各位初步明白其來龍去脈, 讓不信者增加自己為何不相信的理由。其實,在下以為現在我們對「迷信」破得太過,人人不信鬼神,不怕因果報應,結果壞人壞事,傷天害理者層出不窮,何苦呢?假若大家都信有陰司地府,將來一定會有森羅殿上的「最後審判」,有十八層地獄在那裡等著,多多少少會有個「怕」字。那麼造假者雖還會有,可至少不敢造假藥;賣注水肉者雖還會有,可至少不敢注髒水;貪官雖還會有,可至少不會像現時那樣,貪得「悠然自得」還「理直氣壯」;還有等等,等等。
二,並非全面闡述八字算術,只是談些基本要領,讓「半信半疑」者,在偶然玩玩或者路邊求教於江湖術士之時,有個「聽行懂」和「能理解」的水平。拙作只是個 「普及版」,讀了就想到街邊擺攤授徒,那是萬萬不可。因為要想設攤開講,一定要讀點「心理學」,還要練練「演講術」之類。
三,此類術書版本極多,師從何人也是一個因素,所以流派繁雜,門道多多,見解不同是一定的。本文乃是「戲說」,意即我說我的,若有高人高見,萬不要與我辯論。在此先說了,所謂「天外有天」,我不敢自尊,若是日後有人讀了拙作,對我的胡言憤憤不平,下戰書口誅筆伐的話,我提前「投降」,相信高人是不會殺俘虜的。
是為序,望讀者諸君明察。
第一節 先談談天
用生辰八字來算命的方法,又稱占星術。那是因為天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人亦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屬性,我們的古人先哲們認為,天地人(此即所謂之三界)相互是有感應。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或者說是代表自己的那一顆星辰,也都在出生的一瞬間,受到天上五大行星的影響和照應,並決定了這人的一生命運。 我們說「生日」是指出生的日期,說「生辰」則是包括了年、月、日、時。為什麼有生日與生「辰「之分呢?生日是為了記住每年的慶祝和紀念的日子,生辰則是指那人出生的那年、那月、那日及那個時刻,有哪幾顆「星辰」在影響和照應著他。 用年月日時出生時間測算這個人的命運,其實就是測判影響和照應其命運的有哪幾 顆星,測判又叫做「占」,所以算命術又叫做「占星術」
天界由日月星辰組成,並且各有分工與等級品位,所謂十二宮二十八宿。發光發熱、朝升夕降的是日,一般叫太陽。只發光不發熱,由圓變缺,又再由盈轉虧的是月,又稱太陰。一點一點地散佈在夜空,一閃一閃地發亮的是天上眾星。星與星之間又存在著許多光線模糊的一大片空間,那就是「辰」,現代天文裡叫作「星雲」 和「黑洞」。
現時由於工業煙塵與城市燈火的污染太嚴重了,晴夜裡觀賞璀璨的星空,已成為一種極奢侈的事。只能花大價錢出去旅遊,登黃山泰山,上青藏高原,遠離煙花繁華之區,才能得見。而在我小時候,擺個小板凳,坐在庭院,仰望黑空,在滿天星斗之下,聽奶奶講說牛郎與織女為何分隔在銀河兩邊,以及指點著南方的蓮花星座, 說「寶鴨穿蓮」的故事,回想起來那可真是件美極了的事。而現在說星辰,年輕的人們可能會不大明白---哪來這麼多星辰?要知道,過去特別是古代的晴夜天 空,那真真是星星點點,滿天的璀璨,尤其是銀河,那是星排密成茫茫的一條光帶。
古人認為,中國九州大地與同星象分佈相對應,叫做「分野」。唐代的王勃寫的 《滕王閣序》一開頭寫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句。這 「星分翼軫」就是說,豫章屬於古時的楚地,劃入「翼與軫」兩顆大星的分野。所謂「分野」,是指該地歸入那幾顆星或星組的照應。古人還認為,如果天上的那星 或星組發生變化,對照的該地也會隨之變化。比如說,該星黯然失色,預示該地有 難;若是該星為雲霧之類長時間遮掩,則可能是該地將有水災。古人的這點經驗確有「科學」道理,你想長時間有雲霧在那裡蓋著,能不多雨麼?
芸芸眾生也同星象相對應,每一顆星代表著地上一個人,強者星光明亮,弱者黯淡閃爍。甚至於這星下墜了,就代表這人「有病」或將死,或者已經死了。所以《三國》裡描寫,諸葛和司馬們老是夜觀天象,除了觀察夜空,測算未來的天氣(如赤壁大戰前,諸葛亮算出數天內將有東風)之外,還暗裡尋找代表著對手的那顆星, 窺視其變化,以便擊虛避強,戰而勝之。
日月星辰組成個大天,古人認為,天又分成「九重」,所以有成語說「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各層天由各星辰合成,自東向西圍繞大地轉。注意,這說法也頗有 「道理」,那時的古人只知「天圓地方」,不知腳下的是地球,更不知地球會自轉,而是只見到天在轉。
第一重叫做「宗動」,只有氣流而沒有星辰,一天繞大地一圈。這層天內常刮黑罡 風,瞬息千里,風雨雷電就在天內發生。這重天可能就是現代說的「大氣層」,各種飛機得到空氣的承托而在其中航行。
第二重叫做「經星」,天內有二十八星宿,七千年轉一周。這重天就好比是現代天文學說的「近地軌道」這層,用第一宇宙速度發射火箭,搭載衛星及航天器衝出大氣層和電離層,而在這層裡繞地球飛行,就像我們的神舟號飛船那樣。
第三重叫做「填星」,又稱土星天,二十八年轉一周。從這一層開始遠離地球了, 算是到了現代天文學說的太陽系這層了吧。達到這一層天得用第二宇宙速度發射火箭,就像洋人的勇氣號火星探測器那樣,衝出地球引力範圍,不做地球衛星,而進 入太陽系的行星行列。
第四重叫做「歲星」,又稱木星天,十二年轉一周。 第五重叫做「熒星」,又稱火星天,兩年轉一周。 第六重叫做「日輪」,一年轉一周。 第七重叫做「太白」,又稱金星天,也是一年轉一周。 第八重叫做「辰星」,又稱水星天,也是一年轉一周。 第九重叫做「月輪」,一個月轉一周。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