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256|回覆: 42

日本幕府時代的體制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6-18 15:16: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又去D我少去既區出下帖...


1. 天皇制度的建立 (上)

1.1 日本開國傳說
- 「神代」的傳說


p20060510230211.png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與傳說,是祖先生活片斷的口耳相傳,或是誇大祖先的英勇行為。因此,在那些神話與傳說中,殘存著一部份的事實。

相傳,日本的祖先是一對男女神,男神為兄─「伊奘諾尊」,女神為妹─「伊奘冉尊」。祂們站在天地之間的浮橋上,將矛丟入海中,再將之拾起,水由矛尖滴下,形成島嶼,這就是日本群島形成的傳說。 祂們還創生海、水、山、木、草、土等神,更由諾尊的左眼創生「天照大神」,並由天照大神治國。其後天照大神生「天忍穗耳命」,天忍穗耳命生天孫「瓊瓊杵尊」,天照大神特命瓊瓊杵尊下降地面,臨行前贈與三種神器─「八尺瓊勾玉(曲玉)」、「天叢雲劍」及「八咫鏡」,等到天孫下降後,天的浮橋收起,天與地便分開了。   

瓊瓊杵尊後來生了「彥火火出見尊」,彥火火出見尊生「彥波瀲武鸕鶿草葺不合尊」,彥波瀲武鸕鶿草葺不合尊被認為是神代的最後統治者,而祂所生的「神武天皇」,就是人代的第一個君主。   

現在日本的國旗,就是我們俗稱的「太陽旗」(見圖),即與天照大神的傳說有關。

p20060511144005.jpg
日本四大島嶼,由南到北分別是九州、四國、本州、北海道。其中紅點為京都所在。

p20060511144655.jpg
日本國旗,因為其中繪製有象徵太陽的圖案,又稱為太陽旗。

p20060512134313.jpg
在日本,法律上並沒有確立正式的國徽。因此習慣上,日本王室天皇的家徽「十六花瓣八重表菊紋」,即菊花紋章被接受作為國家的徽章而使用。

p20060511151434.jpg
「天照大神出洞」屏風。天照大神或稱天照大御神(《古事記》稱法),是日本神話中高天原的統治者與太陽女神。她被奉為今日日本天皇的始祖,也是神道教最高神祇。據說其原型是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而古代日本人每次飯前都要說:「要感謝天照大神。」


- 「人代」的傳說

p20060511153042.jpg
在有關人代的傳說中,最重要的是「神武東征」。相傳,神武天皇(神日本盤余彥神)在四十五歲那年與諸兄、諸皇子商議東征,率兵從日向的高千穗出發,他們先到北九州的東端,經過現在的門司一地,沿著瀨戶內海航行到安藝(今廣島),再由安藝移師吉備。在這裡建行宮,備舟楫,蓄兵食,三年後,又率師航行到難波(今大阪附近),再溯流而上,到河內地區。隨後開始與土著展開爭戰,其間遭遇戰敗、航行時遇暴風,使得神武天皇的兄長先後隕命,但是他仍然持續東進,終於擊敗並收服了土著,將整個大和與河內區域佔領下來,這就是所謂「大倭肇國」的經過。神武天皇滿足於大和的地理條件,就在畝傍山東南的橿原建立宮室─叫做「橿原宮」,改元稱神武天皇元年,他在位七十六年,享壽一百二十一歲。   

由於時間久遠,加上大量神話的色彩,我們無法斷定世上是否真存在過神武天皇這號人物。因此如何解讀《古事紀》、《日本書紀》兩書關於這位開國天皇的描述便成為解答這號人物的關鍵。   

神武即位的「辛酉年」,在中國史書上即有「辛酉革命」的讖緯之說,因此即位時間很可能是後人編出來的。至於「神武」本身即是種漢式的諡號,而「神日本盤余彥神」卻是和式的諡號,很顯然兩者應來自於不同之處。此外,「若御毛沼命」這名字又帶有五榖神的意義,而橿原乃至大和一帶自古便是重要的穀倉,且此處關於盤余彥的傳說也十分之多。很有可能這些故事和在一起,便構成神武這位傳奇性的開國天皇。   

另外,有種說法指出神武天皇就是秦朝時被秦始皇派遣尋找長生不老藥的方士徐福,他和數千個童男女隨從在到達日本之後一去不返,徐福更成為後來的神武天皇(日本現有的徐福墓是即附會此一說法而立),而現時的日本人(大和民族)亦被指是徐福和這群童男女的後裔。但很顯然,這說法缺乏證據支持,而且在時間和空間上與神武的故事差異頗大(徐福登陸的地點眾說紛紜,自稱為登陸點的地方遍及全國)。因此,並無多少說服性。   

針對《古事紀》與《日本書紀》的記載,有學者根據考古研究的成果,結合出土文物與「欠史八代」,提出神武天皇即是崇神天皇的訛傳,其與後來的八代天皇不過是皇室為拉長日本歷史而創造出來的產物之說。當然,如果不考究故事有多少可信度,我們可以將東征的故事看成大和政權由九州向東推至大和的過程縮影。

明治之後,由於皇權大興,對神武事跡的時間考證也逐漸熱絡:那柯通世提出,將西元前660年視為開國之年的說法,之後衍伸出紀元節這種假想的開國之日。此外,1889年日本政府在據說他建國地的奈良縣橿原市重建橿原神宮,以紀念這位傳說中的第一位天皇。

p20060511152846.jpg
為了紀念第一代天皇,1889年日本政府在據說他建國地的奈良縣橿原市重建橿原神宮,日本皇族每年都會來此參拜。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樓主| 發表於 2012-6-18 15:19:13 | 顯示全部樓層
1. 天皇制度的建立(下)

1.2 「萬世一系」─天皇制度的形成
- 氏族與天皇制度


大和朝廷除了軍事上的作為,也在政治上與文化上進行統一工作。其政治組織之中心人物為「大王」,即後來之天皇,王之下為對統一事業有功之豪族。在中央設「大臣」、「大連」,地方則置「國造」、「縣主」(管朝廷的領地)諸職官以作為其統治體制。但在五、六世紀間還沒有形成一中央集權的國家,在大化革新以前,大和朝廷只能視為各大豪族的聯合會議。   

這是由於日本國土為大和政權所統一時,中央與地方之各族長就被納入以皇室為中心的新政治關係之中。那些族長的家族叫做「氏」,原是家族中有勢力者與分出之家族結合的政治團體;但是中央的勢家則會隨其勢力之增強,而將原本無血緣關係的地方勢豪結合起來,形成足以左右中央政權的一股勢力。   

而在地方上,由於財產的私有,展開了階級的分化。氏族社會中的族長,變為擁有奴隸部民的地方統治者。這類統治者在國土統一運動期間,或被消滅,或妥協成為「國造」。這些「國造」既是各地豪族轉變而成為地方政權的掌握者,是否受中央的命令,端視大和朝廷的實力如何而定。


- 大和稱霸與國土統一

p20061031045905.jpg
古代男子服飾

p20061031045946.jpg
古代女子服飾

之前提到,針對《古事紀》與《日本書紀》的記載,有學者根據考古研究的成果,認為這是日本皇室為拉長日本歷史而創造出來的產物。但是究竟是怎麼樣的背景,足以產生日本皇室呢?   

先從「大和政權」說起。在四世紀間,日本有許多不同的政治勢力圈分佈各地,大和是其中之一。大和之所以能在當時稱霸,是由於土地肥沃,農產豐富,再加上地處本州中部,不受大陸政權的壓力,得以確保政治獨立;在逐漸採用大陸傳來的高級技術之後(如鐵製農具的使用,便於灌溉之溝渠的開設等等),提高了農業的生產力,也使得大和政權蓄積了越來越強的國力。內在生產力與對外侵略具有互補作用,即為了生產力的增長而向外侵略,以獲取土地與奴隸。侵略順利刺激生產力的提高,軍事力量的加強又轉而形成推動侵略的動機與條件。這一情形的發展,最後產生了一個以「大和」政權為中心的「國土統一運動」。   

國土統一運動約從四世紀開始,到六世紀時統一了九州與本州西半部,採用的方法有兩種:其一,與當地的豪強妥協,只要名義上肯受統治,就允許維持半獨立狀態,並給予「國造」(管理封國政務)名義;其二,用武力征服反抗者。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18 15:24:24 | 顯示全部樓層
2. 「中」「日」交流與大化革新 (上)

2.1「遣唐使」與大化革新
- 大化革新的推行與意義


大化革新,又稱「大化改新」,指645年日本發生政變之後,孝德天皇為了鞏固天皇的權力所進行的一連串改革。其主要目的是廢除大豪族壟斷政權的體制,向中國皇帝體制學習,以成立古代中央集權國家,為日本歷史帶來了巨大的變革。   
在此之前,聖德太子致力提升天皇的地位。他與當時重要的氏族蘇我氏合作,在593年立推古天皇(女皇),以聖德太子為攝政。聖德太子在此期間,為創造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體制,一方面擴充朝廷的屯田,將之納入朝廷的直接統治,以增強天皇的實力;另一方面,根據當時傳入中國的諸子經典,進行政治改革(見下文);又編纂《天皇記》、《國記》(今已佚失)等書,試圖透過神話、傳說、歷史與宗教的觀點,將天皇神聖化,以樹立天皇的權威。   

621年聖德太子去世後,蘇我氏等大豪族控制了政權,天皇家族沒有什麼實權。直到645年,皇室中大兄皇子(之後的天智天皇)聯合貴族中臣鐮足發動政變,刺殺當時掌握朝政的權臣蘇我入鹿,其父蘇我蝦夷自殺,皇室才又奪取了政權。中大兄皇子等擁立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即位後,在留學生的建議下,以「法式備定的大唐國」為新體制的典範,以法律與官僚制度來取代以往的氏族制度。於是仿中國的皇帝制度,定年號為大化,是日本有年號的開始,遷都難波京(今大阪市)。646年,頒佈《革新詔書》,實行政治改革。此後日本才逐漸確立了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國家。


- 遣唐使的派遣

p20060511153312.JPG
遣唐使船航路圖

遣唐使是指七至九世紀時,日本派遣往中國唐朝的使節團。當時造船技術還不成熟,加上不知利用季風,所以是有危險的,常常會發生海難。首任遣唐使於630年的犬上御田鍬所率領,此後日本陸續派遣使節前往唐朝,直到894年菅原道真因為唐朝內亂而建議中止後,才停止派遣。   

依照遣唐使的航行路線,大致可分為前後兩期,七世紀時多利用北路(參考圖示);到了八、九世紀時,由於新羅已經統一朝鮮半島,所以多改為利用南路或南島路,後期大致上每次四艘,人員五百多人。其中有大使、副使、判官、錄事等幹部組成的使節團,幹部之下則有知乘船事、造船都匠、譯語、主神、醫師、陰陽師、畫師、史生、射手、船師、卜部、雜使、音聲長、音聲生、玉生、鍛生、鑄生、細工生、船匠、柂生、挾杪、水手長、水手等,隨行的還有留學生與學問僧。   

遣唐使的目的主要是吸收中國的文明,其次是與唐朝友好,以提高日本的國際地位。



2.2 中央政治制度的形成
- 律令體制的內容


有學者認為,整個大化革新的歷史過程,應該從604年聖德太子頒佈《憲法十七條》開始,其中646年的《革新詔書》則是此後改革的基礎,一直要到701年的《大寶律令》及718年《養老律令》公佈後,大化革新的理想才算完成,也就是以大唐國為典範,透過制定「律、令」等成文法,使得日本能夠成為一「法式備定」的天皇制中央集權國家,也有人以「律令體制」來稱呼這時期的日本政治結構。   

在律令體制中,天皇是建國之神的子孫,具有「明御神」(以人的形象顯現之神)的權威,擁有全國土地與人民的最高專制權力,律令的條文,對天皇的權限無一語道及,這是因為天皇是超越法律的,天皇即是國家(當時讀作「Mikado」,即「帝」之義)。在實際的統治上,是由天皇任命的官僚,依據法律與各行政機構來執行。   

中央政府分成「神祇官」與「太政官」兩種機構。神祇官負責祭祀天皇祖神及其他神祇,並掌管神社。太政官則掌理國政,設太政大臣(必要時)、左大臣、右大臣。其下分八省執掌庶務,中務省:掌侍從、詔敕、傳奏等宮中事務;式部省:掌文官之進退、朝儀、學校等;治部省:掌氏姓、繼嗣、喪葬、佛寺、外國事務等;民部省掌田地、戶口、租庸調、課役等一般民政事務;兵部省:掌武官之進退、士兵、兵器等;刑部省:掌司法;大藏省:掌出納、調賦、貢物、金銀、物價、度量衡等;宮內省:掌宮中庶務與供御營造等;八省之外則有彈正臺:掌監察之職。   

在地方行政上,除京都外,將全國分成「國─郡─里(後改為鄉)」三級,國有「國司」(分守、介、掾、目等),由中央派任,其目的在加強朝廷對地方的掌握。;郡有「郡司」(分大領、少領、主政、主帳等),多由以往國造階層的豪族擔任。

- 聖德太子的政治改革

p20060706165004.JPG
憲法十七條古寫本

聖德太子攝政後即大力進行改革,並遣使入隋、唐學習中國制度,推行新政,內容有制定「冠位十二階」(603)、頒佈《憲法十七條》(604)、採用曆法、編修國史、使用天皇名號、興隆佛教等。   

「冠位十二階」是贈與個人功勳的一種升等榮爵,共分「大德、小德、大仁、小仁、大禮、小禮、大信、小信、大義、小義、大智、小智」十二個位階,又搭配「紫、青、紅、黃、白、黑」六色的冠帽以資區別,這種封贈不能世襲,及身而止,具有官僚制的性質。不過此時氏族力量仍然強大,所以呈現一種並行的情況。   

《憲法十七條》的內容中,「第一條:以和為貴」,主要在緩和皇族與氏族之間的爭執;「第三條:承詔必謹」;「第十二條:國無二君,民無二主,率土兆民,以王為主」,主要的目的是在確立天皇的權威,否定以往控制私地私民的氏族。
  
從「冠位十二階」與《憲法十七條》的內容取材自中國諸子經典,可見聖德太子的政治改革思想受到中國文化影響很大。


- 大化革新的政治改革

大化二年正月(646),天皇首先祭告天地神祇:「天覆地載,帝道唯一,而末代澆薄,君臣失序。皇天假我手,誅殄暴逆。今共瀝心血,自今以後,君無二政,臣無貳朝。若貳此盟,天災地妖,鬼誅人伐,皎如日月。」然後頒發《革新詔書》。 大化革新的基本內容有以下四項:      
(1)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實行「班田收授法」。廢除豪族對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改土地、部民為國有。國家計口授田,對六歲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分予)給口分田一次。所「班」田地不得買賣,死後歸還政府。前此的氏族與他們的後代,按照身份,大夫賜食封,大夫以下官人百姓以布帛為俸祿。   
(2)效法唐朝租庸調制,受田農民必須向國家交穀物(租),服勞役或納布代役(庸),交地方土產(調)。   (3)中央設神祀、太政二大官和八省一臺,地方設國、郡、里。   
(4)兵制方面,京師置五衛府,地方設軍團,公民服兵役。   

如前所述,這四項措施最重要的目的與意義,是依「帝道唯一」的思想,將以往只能算是世襲氏族之一的「王」,尊為獨一無二的「天皇」,掌握全國最高的統治權。   

在法令上,第一次規定土地人民為天皇所有,其他人只有使用權,並且將以前私有土地的氏族,降為天皇的臣屬,使大和朝廷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18 15:27:19 | 顯示全部樓層
2. 「中」「日」交流與大化革新 (下)

2.3 天皇勢衰與武家時代的來臨
- 律令體制的式微


p20060511153653.png
平安京城市佈局

古代氏族在律令體制期間,仍得以憑其勢力進入官僚系統成為貴族,他們經由長期掌握重要中央職務,或者與皇族建立婚姻關係,進而左右朝政。例如藤原氏,因為參與大化革新、起草大寶律令而成為貴族中最有勢力。在皇族與貴族的爭鬪之中,藤原氏的勢力逐漸確立。   

794年,藤原氏為了削弱其它貴族的力量,將以往的京都,從奈良遷到平安京(即現在京都所在),此後一直到1192年鐮倉幕府成立,日本史稱之為平安時代。這段時間雖然有些天皇仍然試圖恢復當初律令體制以天皇為中心的精神,但是多半是透過政治上與貴族間的聯合來造成短暫的成功局面。這是因為在軍事與經濟上,天皇的力量不斷地衰退。

p20060511160259.jpg
1895年(明治28年),日本政府為了紀念平安遷都1100年,特別在京都市營建平安神宮,作為遷都當時的天皇第50代桓武天皇的神社,後加祭祀平安時代最後一位天皇第121代孝明天皇。鳥居,是日本神社建築物,頗似中國之牌坊建築。主要用以區分神域與人類所居住的世俗界,算是一種結界,代表神域的入口,可以將它視為一種「門」。日本天皇的御陵以及日本的佛教寺院也有鳥居的建築。

p20060511160946.jpg
平安神宮應天門(神門)。

p20060511161543.jpg
平安神宮大極殿,是放置主祭神位的主殿。


- 莊園的發達與武家的產生

由於人民在租稅、賦役苛重,無法負擔的情況下,開始捨棄口分田逃亡,選擇在他鄉的豪族與富農下作事。儘管朝廷嚴禁違法藏匿逃亡者,甚至於希望將逃亡的人能夠重新納入戶中,以便課稅;但是接納逃亡者為了自己的利益,當然儘量加以藏匿,以免課賦,最後逃亡者逐漸成為接納者的奴隸。而高官、貴族、大寺社,亦爭相占有林野,並且匿田以為己有,使得原本一切土地為天皇所有(「公地」),人民由天皇設官統治(公民)的律令體制逐漸瓦解。於是變成由貴族、地方豪族、寺社、富農等有權有勢者,控制了原先朝廷所擁有的土地與廣大的未墾地,而形成土地私有的「莊園制度」。   

由於「公地公民制度」不能有效實施,使得原本規劃的徵兵制也因此無法順利施行,而改為以富農與豪族子弟為兵的選任制。又由於皇族與貴族在不斷爭戰之中,逐漸喪失其對所領有的土地直接控制權力,使得朝廷失去了統制地方豪族的力量。面對社會失序,盜賊橫行,地方上的社會結構因而有了新的發展。   

莊園因為在政治上脫離了中央政府的控制,為了自保便開始武裝,大莊園的首長,也逐漸成為其他小莊園所依附的對象,成為地方上的大武家。而原先皇族與貴族所領有的土地,同樣為了自保而擁有武力,形成另外一種形式的莊園,這些莊園的首長同樣也變成武家。全國因而形成中央為皇族與貴族,地方為武家所實際掌握的情形。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18 15:33:48 | 顯示全部樓層
3. 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體制的建立 (上)

3.1 源賴朝與鎌倉幕府
- 鎌倉幕府的創建過程與意義


源賴朝以鐮倉為統一全國之根據地,乃由於它既有天險,又適合統率多居住於東國之源氏武士以樹立政權的緣故;其後陸續從朝廷取得東海、東山兩道之行政權,又於1185年消滅平氏的勢力之後,獲可於諸國設置地方官(守護、地頭)之敕令,從而能鞏固足以掌握全國政權之基礎,於是其處理家政的機構亦隨之重整,稱為「幕府」。   

源平之戰後,後白河法皇欲在賴朝與義經之間引起爭端,先授義經朝廷官位,使他和賴朝不和。又令義經征討賴朝,但是由於義經沒有直屬自己的武士集團,所以潛逃到日本東北的奧州。賴朝乃派北條時政赴京都,責問後白河法皇,並獲追捕義經之令,且得以在諸國設總追捕使(即日後的守護)與地頭的權限,武家勢力更進一步。   

1189年,賴朝命奧羽的藤原泰衡殺死義經,進而又滅泰衡。1190年賴朝上京,晉謁法皇與天皇,被封為右近衛大將。1192年,後白河法皇去世,賴朝被封為征夷大將軍,因其府邸設於鐮倉,故史稱鐮倉幕府。   

賴朝曾說過:「此為天下之草創」,意指武士階級所掌握的國家始於此時。其實第一個武士階級能掌握國家者應該是平清盛,但是賴朝是全憑武力征服獲得權力的,他也終止了自794年遷都平安京之後持續近四百年之久的貴族政治時代,開始了一直延續到1867年的幕府政治時代。   

1190年賴朝上京,同時也視察京都與朝廷的狀況,以決定他對朝廷的態度。從表面上來看,朝廷似無設立的必要,但是事實上由於圍繞著朝廷的公卿們仍擁有許多莊園,而他所設立的新守護與地頭還未發生作用,乃對舊勢力採取妥協立場;加上有平氏失敗的前車之鑑,遂決定利用天皇擁有的政治號召力,藉由成立幕府,使他擁有朝廷授權給他統治全國的地位;不採用朝廷「太政大臣」的名義,以避免與公卿們摩擦,又無需在京都受到公卿們的包圍。他遠在鐮倉,指揮朝廷;朝廷在名義上是鐮倉的主人,實際上卻是鐮倉的豢養者。藉由這樣的安排,天皇制與朝廷的組織才能被保持下來,也才有675年後的「大政奉還」與「王政復古」的可能。


- 源氏與平氏的戰爭

p20060706165516.jpg
p20060706165908.jpg
p20060706170147.jpg
江戶前期以《平氏物語》為描繪題材的屏風

平氏與源氏本來都是以中央政府為本家的莊園首長,由於具有國司的身份,所以相較於一些源自民間的武家更具有權威,他們也就成為武家集團中最強有力者。在天皇與公卿們欲利用武士集團以穩定或奪取政權之際,平氏與源氏兩族逐漸進入中央,也形成兩大氏族對抗的情況。   

直到1159年,平清盛打敗源氏一族,並以其父祖以來所擁有的廣闊土地為基礎,藉由其高明的政治手腕掌握朝廷,從而開創了平氏的全盛時期,當時平氏曾自誇:「非平氏者非人。」   然而平氏的全盛期卻有如曇花一現,由於平氏無法組織其權力,所以不但無法掃除自古以來的公卿勢力,反而因其軍事獨裁,使得反對他的勢力層面擴大,造成平氏逐漸孤立的局面。   

就在這樣的局面下,1159年源氏戰敗後被流放的源賴朝,開始以鐮倉為根據地,收容一向受源氏眷顧的關東武士與勢豪,並不斷攻擊平氏的領地,擴大地盤。在各地源氏族人的支持下,源賴朝以源氏嫡系的身份,被推為鐮倉之主。   

此時不滿平氏專權的後白河法皇(指讓位後皈依佛教的上皇),利用賴朝的力量對付平氏。首先於1184年將平氏驅離京都,繼而開始追討平氏一族,源賴朝乃利用此時,要求後白河下令禁止全國武士霸佔土地與為非作亂,而由其執行這命令,從而確立了源賴朝居全國武士之上的地位。而敗逃回根據地的平氏一族,最終在1185年,被賴朝的弟弟源義經率領的追討軍打敗,源氏與平氏的戰爭至此結束,結果是平氏一族滅亡。


3.2 鎌倉幕府的政經體制
- 政經制度


幕府的前身原本是賴朝統御源氏族人的家政機構,所以一開始的組織是模仿權門勢家的制度而設「政所」(1180年)。所謂「政所」,原先是指設於親王及官品達二位以上官員家中的正式機構。   

具有中央機關性質的機構,則是「侍所」,負責統御源氏的御家人(有主從關係之武士)及處理軍事、警察事務,其首長稱為「別當」。1184年,設「公文所」,後來改稱「政所」,處理財政(領地、年貢等)與一般行政事務,其首長亦稱為「別當」,也稱「執權」。另外還設立「問注所」,處理司法事務,首長稱為「執事」。   

後來由於事務增多,無法只在鐮倉處理,故在重要地方增設六波羅探題、鎮西探題、長門探題、奧州總奉行等機構以分擔其工作。   

1185年後,針對地方上的管理,則為「守護-地頭」制度。在各國設置「守護」,職掌軍事與警察之權,一旦有事,即由其督促轄內地頭、御家人,征民為夫役;或指揮御家人擔任守護京都與鐮倉的任務。同時於各國設置「地頭」,負責管理屬於源氏的莊園土地,戰時負責徵集兵糧,平時則有警察權、徵稅權及土地管理權。   

源氏雖然在鐮倉樹立武士政權,但並未能完全控制全國。由於當時在京都尚有以朝廷為中心的公卿政權存在,這一集團在地方上也仍有土地兵馬基礎,所以鐮倉時代的政治,是屬於「公、武二元政治」。   

就鐮倉幕府的經濟基礎而言,與貴族時代並無不同,都是以所控制的莊園所上繳的「年貢」為主,幕府透過「地頭」的派任,間接管理轄下的土地與人民。   

值得注意的是,在鐮倉時代,由於京都、奈良及其他國衙、莊園地主的消費,使得商品得以流通,貨幣經濟也發達起來,甚至產生一些因商業而繁榮的都市。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18 15:37:10 | 顯示全部樓層
3. 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體制的建立 (下)

3.3 鎌倉幕府的沒落─大權旁落與元朝征日
- 元朝的兩次征日與影響


p20060512142313.jpg
元世祖忽必烈 

1274年,蒙元、高麗聯合派遣大小船艦九百艘,總共三萬兩千三百人,由高麗的合浦出發,攻擊對馬、壹岐等島嶼,並於九州北部的沿海登陸。元朝之所以出兵日本,與外交的挫折有關。從1266年開始,元世祖忽必烈為了統一中國,與經略四鄰的需要,希望與日本通使結好,以防止日本幫助南宋反抗蒙元。   

當日本朝廷決定復書之時,卻被掌握外交主導權的幕府擱置。此時幕府主政者是剛剛擔任執權的北條時宗,他對於世祖的國書嚴予拒絕,並準備應戰。命西邊的守護與地頭嚴加戒備,並命居住在鐮倉的西國御家人返回故鄉,協助守備。   

戰事開始之時,由於元軍採用密集戰術,與「鐵砲」(石火矢)等武器,致使日軍不斷戰敗,傷亡慘重。但是由於颱風突至,元與高麗軍的船艦、岸上的人員喪失甚多,聯軍無力再戰,遂退回高麗合浦。當時日本天皇的年號為「文永」,所以又稱「文永之役」。   

文永之役後,幕府為了防範元軍再犯,開始在九州北岸構築石壘,以阻止元軍登陸。同時加強訓練水軍,以便於海上迎擊。   

1281年,元世祖經過計畫之後,決定再次征討日本。此時南宋已被滅,因此第二次征日軍隊的組成較第一次更為龐大,且兵分兩路。東路軍由蒙漢軍、高麗軍組成,有大小船艦九百艘,共四萬二千人,從朝鮮的合浦出發;江南軍由南宋降將范文虎率領蠻子軍,船艦三千五百艘,共十萬人,從浙江慶元出發。原本規劃兩路軍在九州北部會師,但是由於江南軍統帥病亡,使得未能如期會合,影響戰況;當時日軍早有準備,使得東征軍不能順利登陸,致使元軍停留海上。同文永之役一樣,元軍再遇颱風,停留在海上的船艦損失慘重,元軍又退回合浦。此次戰役,又稱為「弘安之役」。   

兩次元軍入侵,幕府以防備為名,除了徵召自己御家人參戰之外,也向公卿、寺院、神社控制的莊園徵兵徵稅,使得幕府勢力增強;同時又以為了加強防衛體系,將九州及其他西陲地方的守護職位收歸北條氏一族手中,更強化了北條氏的專制統治體制。   

但是,由於這兩次戰役是對外作戰,無法比照以前在國內作戰時,可以將獲得的土地財貨分封給有戰功者,造成有功的武士對幕府產生不滿。結果幕府雖然挽救了國家危機,反而加速自己的滅亡。

p20060512142509.jpg
鎌倉幕府武士竹崎季長於1293年繪製的《蒙古襲來繪詞》,本圖描繪主題為武士末永在元朝軍隊的箭林彈雨下衝鋒。

p20060512144503.jpg
《蒙古襲來繪詞》日本、元朝水軍對戰。

p20060512145519.jpg
《蒙古襲來繪詞》1281年的戰鬥中日本武士登上元軍戰船。

p20060512150503.jpg
元軍征日紀念碑


- 北條氏的專權

源賴朝於1199年去世,由嫡長子賴家繼位,此時賴家年方十八,無統御諸將之力,其母北條政子乃與其父北條時政合謀,由北條時政與其子義時聯合其他諸將合議處理政事。北條氏乃藉機扶植自己的勢力,陸續打倒同輩之後,還處分了原本屬於源氏的土地,之後甚至殺賴家,操縱之後的繼位者源實朝(賴家之弟),從此幕府大權旁落北條氏之手。由於北條氏出身低微,在注重門第的當時,無法取代源氏一族,只能保留幕府將軍之職,而由其擔任侍所、政所的首長以綜理幕政,稱為「執權」。   

此後,雖然朝廷不斷地想打敗北條氏的勢力,但都無法成功。上述「執權政治」發展到最後,幕府的最高職位在制度上,變成由北條氏的族長「得宗」所取代。原本在幕府制度上還具有的合議性質,變成「得宗專制體制」。這發展與元軍征日有關。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18 15:47:04 | 顯示全部樓層
4. 結束「南北朝」的室町幕府 (上)

4.1 足利義滿與室町幕府
- 南北朝的動亂


cats-crop.jpg
足利家家紋

鐮倉幕府成立的基礎,是以莊園或公有土地為地盤的御家人。地方領主為了保持其權勢,不似往日之將其領土分給諸子而改成嫡長子繼承制,其餘庶子則成為部屬。但是隨著世代的繁衍,有一些庶子不能成為部屬,而跟隨其他有財勢的御家人或名主(非幕府直屬的領主)。又由於商品、貨幣較前流通,都市的生活方式滲透鄉間農村,武士的消費習慣改變,土地的收益已經無法支應,他們不得不向其他御家人或高利貸告借,御家人與名主之間開始出現兼併的情況。其中莊園內武士式名主,開始將其他獨立的中小名主納入其下,由於他們採取抵抗幕府或其他莊園領主,時人稱之為「惡黨」。   

另外,面對幕府由北條氏掌權,並逐漸向「得宗專制體制」發展的局面,地方上一般御家人階層與直屬得宗家的武士開始對立,中央則是北條氏與其他氏族對立。在這樣的情勢下,在後醍醐天皇主持下,於1324年開始討伐幕府的活動,其間面臨數次失敗,後醍醐天皇甚至被流放。但在1333年,由於足利尊氏的倒戈,使得局勢轉變;最後,奉檄討伐幕府的軍隊攻陷鐮倉,消滅北條高時等人,幕府滅亡。   

鐮倉幕府滅亡後,公卿集團與武士集團的矛盾使得日本又陷入長期的動亂。這是因為公卿將主政視為必然,對武士採取疏遠態度;而武士雖然對於政治較不關心,但重視領土的分封與一家的榮升。因此,眼看只有公卿勢力發展,自己所期待的恩賞並未獲得,所以心生不滿。再加上公卿無法迅速解決戰後的亂局,行政缺乏效率,加深了武士及一般民眾的叛離意識。於是武士集團便在足利尊氏的領導下,與皇室及公卿集團所領導的朝廷對抗。於1336年攻入京都,幽禁後醍醐天皇,自任征夷大將軍,開幕府於室町,重建武士政治體制。   

其後,後醍醐天皇逃往吉野(奈良縣)。此後57年,日本政權便有以吉野(南朝)、京都(北朝)為中心的兩個朝廷,進入南北朝時代。

p20060512152808.jpg
足利尊氏(1305年-1358年),室町幕府第一代將軍。鎌倉幕府滅亡後,由後醍醐天皇賜名為尊氏。死後葬在今京都市北區「等持院」。


- 室町幕府的創建過程

p20060512153112.jpg
1950年燒燬前的金閣寺

南北朝內亂可分為四個階段,亦可視為室町幕府創建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336年到1347年。此階段的發展是1339年後醍醐天皇病逝,1340年南朝經營東國失敗,加上尊氏瓦解支持南朝的武士、寺院與神社,而造成南朝的軍事力量幾乎喪失,1347年足利軍攻入吉野,吉野行宮全毀。在北朝之中,足利氏也逐漸掌握實權,然而尊氏儘量與公卿寺院、神社勢力妥協,欲以和平方式奪得政權,故有財勢的寺院、神社之莊園領主的力量得以維持,但卻成為武士彼此對立的原因。   

第二個階段是到1358年尊氏去世為止。此時期的特徵是武士之間的內鬨,由於對於欲建立獨立領主制的小領主階級(為逃避原先莊園領主的各種負擔)的態度不同,使得足利尊氏(主張加強守護之權)與其弟足利直義(主張妥協)對立,導致尊氏為討伐直義而降於南朝。結果是1352年直義敗死於鐮倉,而武士內部的傾軋,使得南朝得以苟延殘喘下去。  

第三個階段是到足利義滿於1368年就任第三任將軍為止。這段時期的發展是地方的守護與「國人」(國衙領土內的居民)階層,各自發展其實力,逐漸成為雄據一方的勢力,使得日本成為「守護領國」的情況。   
第四個階段是足利義滿就任將軍後,確立採取軍事專制體制的時期。在守護領國的秩序下,國內逐漸分成幾個大的勢力而較為安定。1391年,足利義滿在打倒割據一方的大守護山名氏之後,得以鞏固幕府的專制權;並以此為基礎,於1392年時逼南朝的後龜山天皇讓位,使得義滿所擁立的北朝後小松天皇成為名義上的共主(自是而後,其子孫世代為天皇,直至於今),也終止了長達57年的南北朝時期。   

1378年時,足利義滿在京都的室町營建了一所壯麗豪華,頗有公家風味的宅邸-「花之御所」,所以歷史上稱足利家所創建的幕府為「室町幕府」。      

另外,1394年足利義滿利用位於河內國的領地交換獲得「北山第」山莊,並開始大興土木整理改建。隔年他卸下征夷大將軍職位,讓給其子足利義持,並出家入道,只保留太政大臣的頭銜督政,1397年他將北山第改名為「北山殿」,作為自己修禪的場所。由於義滿將北山殿中舍利殿修築得金碧輝煌,當時的人就稱之為「金閣殿」。義滿死後,其子遵照他的遺願,將北山殿由宅邸用途改為禪寺,並以義滿的法號命名為「鹿苑寺」,就是現在眾所周知的「金閣寺」。

p20060512154913.jpg
金閣寺,正式名稱其實是鹿苑寺,最早完成於1397年(應永四年),是知名的觀光旅遊景點之外,也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並於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p20060512155810.jpg
金閣寺的主要建築「舍利殿」,在昭和25年(1950年)時,舍利殿因為一名21歲的見習僧人林承賢放火自焚而完全燒毀,連放在殿中供奉的國寶、足利義滿像也一同化為灰燼。

p20060512160028.jpg
金閣寺近景。金閣寺(舍利殿)是一座緊鄰鏡湖池畔的三層樓閣狀建築,一樓是延續了當初藤原時代樣貌的「法水院」(屬寢殿造風格,也就是平安時代的貴族建築風),二樓是鐮倉時期的「潮音洞」(一種武家造,意指武士建築風格),三樓則為中國(唐朝)風格的「究竟頂」(屬禪宗佛殿建築)。寺頂有寶塔狀的結構,頂端有隻象徵吉祥的金鳳凰裝飾。

p20060512160303.jpg
金閣寺冬天的景色。

p20060512160513.jpg
今日我們所看到的舍利殿,是昭和30年(1955年)時依照原樣重新修復建造的,昭和62年(1987年)全殿外壁的金箔裝飾皆全面換新,成為目前的狀態。


4.2 室町幕府的政治制度
- 「三管領」與「四職」的設置


室町幕府和鐮倉幕府一樣,以代天皇統治全國的思想,設立各種機構與官職。將軍仍是幕府行政的最高負責人,綜理一切政務。其下置「管領」,類似鐮倉幕府時的「執權」,目的在輔佐將軍處理政務,為了防止如北條氏的擅權情況發生,並產生相互制衡的效果,所以管領一職例由足利氏一族的斯波、細川、畠山三氏輪流擔任,謂之「三管領」。  

管領之下仍有侍所、問注所、政所等機構。其中以侍所最為重要,負責處理足利氏御家人的統制與刑事訴訟,其首長為「所司」,例由山名、一色、京極、赤松四氏擔任,謂之「四職」。透過「三管領」與「四職」的設置,幕府得以籠絡這些守護大名。   

問注所為保管幕府紀錄文件,負責處理文書之謬誤、偽證、證件遺失等訴訟之審理工作,其首長稱為「執事」。政所與鐮倉幕府處理一切政務有異,為主持幕府財政,並審理有關買賣、借貸、質押等方面的問題,其首長亦稱為「執事」。   

另外在鐮倉地方設有「關東御所」,其下有「關東管領」。關東御所由尊氏次子基氏及其子孫世襲,管轄日本東部、東北部地方,除了守護由將軍任免外,其他事務均委由其手,有與幕府相同之機構,結果造成之後不時有關東管領與室町幕府對立的亂事。此外,在九州設有「九州探題」,東北地方設有「奧州探題」、「羽州探題」等官職,也都由有力的守護大名世襲擔任。

- 地方上的守護領國制

與鐮倉時代一樣,室町幕府在諸國置守護、地頭,惟其性質與鐮倉時代有異。鐮倉時代的直屬幕府的守護與地頭,俱為將軍的御家人,有主從關係。但在室町時代,為對抗南朝,將軍需要他們的協助,形成一種聯合的政權,他們對將軍無絕對服從的觀念,端看利害關係來決定如何行事。諸國守護也由原本軍事的機構,逐漸吸收國衙所屬機構的權力(行政、財政、警察等),將莊園納入其統治之下,並且透過世襲強化其勢力,這樣的情況被室町幕府納入體制之後,稱為「守護領國制」,也稱為「守護大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18 15:52:42 | 顯示全部樓層
4. 結束「南北朝」的室町幕府 (下)

4.3 室町幕府的經濟制度與「勘合船」
- 經濟制度的內容

鐮倉幕府是以其直屬領地的收入作為財政基礎,並隨其需要而得向諸國之守護、地頭課徵稅賦。然而室町幕府對於守護與地頭的統制並不徹底,故其主要經濟來源為分散於各地的二百餘處之「御料所」,即直轄領地,由將軍的近臣以「代官」的身份負責管理,並代徵「年貢米」、「年貢錢」,作為將軍家之生活費與「代官」之俸祿。必要時,雖然也向諸國之守護與地頭課稅,但他們未必聽命。   

為了增加稅收,室町幕府開始重視對商業稅的徵收。如在畿內的交通要衝設「關所」,對往來的商販徵收「關前」,在渡口收取「津料」。並且對京都內外的「土倉」(當舖)與「酒屋」(酒坊),課徵「倉役」與「酒屋役」。也會透過各地的守護、地頭向成為課稅對象的田(「公田」),徵收「段錢」;向成為課稅對象的的民房(「在家」),徵收「棟別錢」。如臨時有事需要經費而無著落,有時也向「有德人」(富者)借貸。幕府財政自始即很不安定,為了解決經濟拮据的問題,乃對明朝從事貢舶貿易,此項收入逐漸成為幕府的最大財源。


- 貢舶貿易與「勘合船」

p20061031051233.jpg
「倭寇」入寇圖

十三世紀末元軍東征之際,中日關係雖曾有過短暫的緊張局面,但是隨著戰事的結束,彼此之間的交通貿易又恢復以往的頻繁。值得注意的貿易模式,是日本方面為了籌措營建寺院的經費,而派遣專門的船隊進行貿易。如足利尊氏曾於1341年為營建京都的天龍寺,而派遣由博多商人組成的「天龍寺船」前往元朝貿易。同一時期,日本西國的商人與武士也到朝鮮半島或中國從事私人貿易,但是當他們無法順利交易或交易不利時,便採取搶奪行為,這些人被稱為「倭寇」。隨著南北朝亂局的持續,這種情形逐漸顯著,因為他們亦商亦寇難以分辨,加上遇到軍隊的追剿就會逃回日本,所以問題越來越嚴重,中國與朝鮮半島的沿海因而無法平靜。

p20060706170957.JPG
倭寇圖卷一

元朝末年,中國群雄割據,甚至有些地方勢力還與倭寇互相合作,一直到1368年明朝建立,才開始著手處理倭寇問題。明太祖朱元璋採取的是消極的海禁措施,頒佈禁令,不准中國人「下海通番」。這樣的措施雖然讓倭患稍微減輕,制止了中國人「假倭為亂」的部分,但是來自日本的「倭寇」並未完全解決。明朝的海禁政策使得中日貿易受阻,對幕府極為不利。在足利義滿控制全國後,就開始積極地向明朝尋求合法的貿易關係。

p20060706171110.JPG
倭寇圖卷二

明太祖在位期間(1368~1398),對於日本採取防備的態度,所以雖然義滿遣使節遞交國書,但是被拒絕。直到明成祖朱棣奪得政權,才開始進行以朝貢為名義的貿易,又稱為「貢舶貿易」或「朝貢貿易」。由於對日本國情不明,所以明朝稱足利義滿為「日本國王」,並賜予「日本國王」金印與「勘合底簿」,於是明朝成為日本的宗主國,這種朝貢關係並不是對等關係,但是對於需財孔亟的室町幕府來說,外交上的身份地位不重要,重要的是藉由按時到明朝朝貢,可以進行正式的合法的貿易。對於明朝來說,則是要求義滿能夠取締倭寇,或送還被倭寇所擄之中國人。

p20060706171236.JPG
倭寇圖卷三

按規定,日本每十年一貢,人止二百,船止二艘(後擴大為人不過三百,船不過三艘)的規模,由幕府將軍以「日本國王」的名義,向明朝奉表稱臣納貢;船隊在進入中國港口之後,必須查驗「勘合底簿」上的文號關防是否正確,無誤後使節團便可以經由明朝的大運河系統前往京師(一開始為「南京」,之後為「北京」)遞交國書與貢品。遞交國書與貢品之後,會獲得明朝朝廷的優渥賞賜,這部分的利益是屬於幕府將軍的。同時,其他船隊或使節團的隨行人員則可以在港口寧波或京師進行被官方同意的貿易,由於使節團經過的地方都是中國繁榮之地,他們來回之際,也促成交易的繁榮。

p20060706171426.JPG
倭寇圖卷四


4.4 「應仁之亂」與戰國時代的來臨
- 戰國時代諸大名的作為


自南北朝起至戰國時代,下層階級崛起而凌駕其主子者,時有所聞,或以武力,或以其他方式取代原屬主人的地位,亦即以下凌上,被稱為是「下剋上」。此一風潮說明了封建社會發生變動的特殊現象。具體言之,就是古代的朝廷、公卿勢力沒落,封建初期的幕府、守護之權威掃地,門閥血統(公卿)的價值降低,而變成具有經濟、武力等實力者方能享有權勢。   

在應仁之亂以後到織田信長(1534~1582)、豐臣秀吉(1536~1598)之織豐政權誕生為止的一百年間,以實力獲得地位的戰國大名割據各地。戰國大名最大的願望就是打倒四周的敵人,然後挾天皇以令諸侯,稱霸天下。所以其治理領國都在戰時體制下,首先設法安定民生,並以此為前提謀求達到富國強兵。因此,他們都採取嚴厲的法治主義,實施此種政治標準的法令,則稱為「分國法」、「國法」、「家法」、「壁書」等。他們制訂此種法令的目的在於:   
1、使大名的權威具有絕對性;   
2、嚴格管制其家臣團與農民;   
3、家臣團的婚姻、繼承、通信等,採許可制;   
4、與「國」外的交通作嚴格的限制;   
5、嚴厲執行維持治安上的刑罰,使其領國內的民眾瞭解其戰時體制下獨裁政治的方針。


- 「應仁之亂」的爆發與影響

p20060512161036.jpg

儘管足利家在政治與經濟方面努力維持政權的存續,但是社會結構的變動仍然衝擊了足利幕府的統治。幕府在足利義滿時期實施軍事專制體制,強化了足利一家的政治實權,但是在本質上仍然是各守護大名的聯合政權,幕府將軍則是這一聯合政權的領袖。義滿之後,幕府將軍逐漸成為名義上的領袖。雖然足利一家沒有像鐮倉幕府一樣,大權旁落北條氏,三代即亡;但是由於關東管領的對抗,各守護大名之間的爭戰,使得足利幕府越來越不能控制地方。   

各國守護大名針對其領國的統治,也同樣不安定,他們所能直接支配的農民只有其原有領地,其他則委由各地的小名主,而這些小名主也逐漸侵蝕守護的支配權。   

就在幕府對守護支配動搖,守護對其領地支配動搖的社會背景下,應仁元年(1467)在京都爆發了武士集團的大會戰。應仁之戰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因為將軍家的繼承問題發生爭執,當時武士集團分成兩個陣營,東軍以管領家細川勝元為首,挾天皇、將軍自重,擁兵十六萬;西軍則以當時四職的重鎮山名持豐與守護大名大內政弘為首,擁兵十一萬。在1467年到1477年這十年間,雙方在京都僵持不下;最後在勝元、持豐相繼病死,政弘返回自己的領國之後,雙方部隊才散。由於主戰場在京都,造成京都的殘破,公卿們被迫逃離京都,幕府權威完全掃地,諸國守護愈加獨立。從應仁之亂開始,有百年的時間群雄互相攻伐,擾攘不安,史家稱之為「戰國時代」。   

當時足利幕府仍在,但是已像天皇一樣,僅有政治號召的價值。像面對此一亂局的第八代將軍義政(1436~1490)即無意於政治,甚至在戰亂中,還於京都東山經營別墅「銀閣寺」。其後雖有將軍欲重整幕府威勢,但未成功。

p20060512161509.jpg
慈照寺,通稱為「銀閣寺」,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區。寺院創立者為室町幕府第8代將軍足利義政,義政在寺內興建了觀音殿,被通稱為「銀閣」,因此,寺院全體被稱為「銀閣寺」,這一名稱與同在京都的「金閣寺」(正式名稱為鹿苑寺)相呼應。

p20060512162030.jpg
銀閣寺庭園冬天全景,是以錦鏡池為中心的池泉回游式庭園。在江戶時代,庭院被大規模改修,失去了原來的面貌。「銀沙灘」、「向月臺」等兩處沙礫造型,是在江戶時代後期成型的。1931年被發掘的枯山水庭園,位於東方山麓,據說保留了室町時代的風貌。

p20060512162204.jpg
銀閣寺牆垣-從慈照寺寺門到庭園的入口處道路兩邊,保存有圍牆遺跡,被稱為「銀閣寺垣」。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18 16:08:45 | 顯示全部樓層
5. 「戰國時代」最後的勝利者─江戶幕府 (一)

5.1 德川家康與江戶幕府
- 織田信長、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p20060512162412.png
尾張國位置圖

織田信長(1534~82年)成功控制「近畿」地方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是日本戰國時代的重要大名。   

織田信長於1534年出生在尾張國那古野城(今名古屋市),少年時代為人荒誕不羈,被人嘲為「尾張的大傻瓜」。1548年,與美濃國大名齋藤道三長女齋藤歸蝶政治聯姻。德川家康年幼時曾經是織田家的人質,當時年輕的信長和松平竹千代(日後的德川家康)有過一段一起遊樂的少年時光,這段往事後來成為兩人日後同盟(清洲同盟)的一個助力。身為嫡長子的織田信長在其父病逝之後繼承家督,在打倒周遭所有反對他的勢力,統一了尾張國。   

西元1560年,位於尾張東北邊的駿河國,控有駿河、遠江、三河三國,當時國力如日中天,人稱「東海道第一弓」的今川義元率領兩萬五千大軍,並對外號稱有四萬大軍,企圖「上洛」(即前往京都)以覲見足利將軍,以實現其掌控中央的野心。由於上京之路必途經尾張,信長不願臣服,決定興兵對抗。面對如此數倍於己的軍隊,僅有3000兵力的織田信長發動奇襲,針對今川軍不當行軍造成力量分散的形勢,再利用當日下著豪雨導致視線不良的天時,衝入停留在桶狹間的今川義元本陣而獲得大勝,今川義元因而戰死。信長一戰成名,威震日本,而今川家則日漸衰敗。兩年之後他與德川家康結盟,開始一統天下的計畫。   

1567年,信長發動對美濃稻葉山城的總攻擊,在內外配合的優勢下徹底打垮齋藤家,佔領整個美濃。同年,信長遷居稻葉山城,取中國周朝龍興之地岐山之「岐」字,將其改名為岐阜,並製作了「天下布武」之印,以岐阜為根據地,展開往後長達15年的統一日本之路。1568年,藉擁立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將軍足利義昭為由,與德川家康率領號稱六萬人的聯合大軍「上洛」。在同盟淺井長政的配合下,織田─德川聯軍逐一擊潰六角家、北畠家、三好家等諸侯,拿下南近江國(今滋賀縣)、伊勢國、大和國、攝津國,把自己的力量擴張到近畿和東海一帶。   

可是好景不常,越前國大名朝倉義景與淺井長政聯手反對信長,造成信長北面受敵,於是織田信長決定首先討伐淺井長政與朝倉義景,並且與德川家康於姊川之役聯手將其擊敗。   

1570年,全國各有力的大名開始以將軍足利義昭為中心聯合抗擊信長,稱為「信長包圍網」。包圍網中最有力的大名為武田信玄,信玄原本打算趁機一舉擊敗德川家與織田家,卻在重挫德川家康的三方原會戰後,壯志未酬而病死。信玄死後,織田信長對各大名採取各個擊破的方式,除消滅淺井長政與朝倉義景之外,並且於1573年將足利義昭逐出京都,包圍網因而重挫。之後又與德川家康在長篠之戰中,收集大量當時最新的武器─火繩槍,一舉擊敗名將武田信玄之子武田勝賴所率領的甲斐騎兵,信長包圍網至此大致崩盤。而火器的使用改變了當時的軍事思想,也造成武士階級的動搖。   

1573年,信長還對一向宗暴動進行了殘酷的鎮壓。隨後成為幾乎囊括整個京畿地帶的霸主。 一向宗是日本佛教宗派淨土真宗的別稱,有很多農民信仰。一向宗在本能寺的集會活動,組織信徒開展武裝抗爭。從15世紀開始,就有信徒開始拒絕交納地租和捐稅,並開始暴動。到了1488年,本願寺所在地的加賀國(今石川縣)當地發生激烈的一向一揆暴動:一向宗信徒與國人聯手推翻了守護大名富樫政親,進而控制了當地政權。暴動曾幾次讓德川家康陷入困境。在本願寺的號召下,信徒對信長的討伐進行了浴血抵抗,時間長達十年之久。1582年,一向宗的領袖石山本願寺遭到信長包圍而投降,持續了百餘年的一向一揆至此也畫上休止符。
  
信長在1576年遷入其新築於南近江的安土城,以此地作為他統一天下的最終基地。到了1582年信長自盡前,織田家與其盟軍已經把勢力擴張到日本近畿、甲信、東海、北越、中國(本州西南部)、關東、四國等地,距離信長統一之日似乎不遠了。   

但是,1582年,信長夜宿京都的本能寺時,遭到原令前往中國支援羽柴秀吉(即日後的豐臣秀吉)作戰的部將明智光秀突襲,經過一番抵抗後失蹤,一般相信已死於寺中(當時本能寺已被大火燒毀),當年49歲。史稱「本能寺之變」。其統一日本的願望,要等到其部下豐臣秀吉來完成了。   織田信長掌權期間,撤除國境上的「關所」 (收取過路關稅的檢查站)、設立「市」樂鼓勵商業。積極鼓勵自由貿易,獎勵技術革新。這些商業政策後來為秀吉所延續。

p20060512162718.jpg
傳說在今愛知縣豐明市的桶狹間古戰場。「桶狹間之役」是日本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戰爭。東海道最強大的的今川氏因為這個戰爭慘敗而沒落,反倒是勝利的弱小織田氏在這之後開始轉盛。這個事件成為戰國時代重要的分期。

p20060512163204.jpg
今川義元之墓在桶狹間古戰場內。

p20060512163314.jpg
十六世紀後期,隨著西人東來日本所引進的文物中,火繩槍可說是最重要的。它改變了日本傳統的作戰形式,對於專司作戰的武士階層也造成了衝擊。

p20060512165711.jpg
火繩槍在戰場中發揮決定性效果,最著名的便是織田信長與武田勝賴的「長篠之戰」。這也是日本戰國時期的一場著名戰役,據說長篠之戰中,織田軍的三千人鐵炮隊運用名為「三段擊」的戰術,將三千人分為三組,每組一千人,戰役開始時先用第一隊射擊,裝填子彈時則回到後方,輪到第二組攻擊,如此類推,產生連續射擊的效果,將一向戰無不勝的武田軍騎兵部隊擊潰。

p20060512165916.jpg
位在滋賀縣蒲生郡的安土山,是1576年修築安土城的地點。

p20060512170459.jpg
安土城遺址,曾經是日本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如今只剩下一小段牆垣供後人憑弔。

p20060512162521.jpg
豐臣秀吉畫像

在日本人看來,豐臣秀吉(1536~98年)的誕生充滿神奇色彩。最膾炙人口的傳說是:天文五年(1536)丙申(猴年)一月一日,尾張國愛知郡中村(現名古屋市中村區)的農民木下彌右衛門的家中,誕生了一個男孩。彌右衛門的妻子平日篤信日吉權現(太陽神),經常向日吉權現祈禱能夠生一個男孩。有一天晚上,她夢見太陽進入她身體,之後,她懷了身孕。十三個月後,這個小孩誕生了。由於是日吉權現所賜之子,因此命名為日吉丸。這個小孩,臉長得像猴子一樣,所以大家都叫他猴子。據說他是多指畸形患者,右手長了兩根大拇指。   

英雄偉人的誕生難免染上神話色彩,尤其秀吉以一個出身微寒,最後居然能統一全日本,一生中更是有著許多傳說。上述的這則傳說自然也不例外,疑點甚多。譬如說,後來秀吉用來自我宣傳的《關白任官記》裡,就記載他的生日是天文六(1537)年丁酉二月六日。關於他母親因夢見太陽神而懷孕的故事,在後來豐臣秀吉寫給朝鮮國、中國、台灣原住民等的正式外交文書中也有提及。其實,當秀吉受封「關白」(相當於朝廷中宰相的地位,通常由地位最高的貴族擔任)一職時,他曾說他的祖父是朝廷的公卿,因受小人的陷害而至鄉下生活。有一次,他母親至京都探訪親戚時,與公卿貴族發生關係而生下他。後來他又改口說是他母親與天皇發生關係而生下他,最後,終於發展成他是「太陽神之子」的神話。豐臣秀吉的父親木下彌右衛門曾經在織田家擔任「鐵砲足輕」(火槍步兵),受傷後回到老家當農民。在豐臣秀吉一統天下後,或許他認為必須誇張自己的背景,使自己更具有權威性,另一方面,或許只是他自己的自卑感作祟而已。不過當他從替織田信長拿拖鞋的身份,搖身一變成為天下霸主時,連當時的知識份子也覺得不可思議,認為他似乎不只是個凡人。因此,對於當時的一般民眾而言,或許「太陽神之子」是個能夠讓人接受的說法。   

受限於其出身影響,關於秀吉早期的文獻記載十分有限,僅大概知道他曾在尾張、三河、駿河等地活動,並與尾張地方土豪蜂須賀氏有不錯的交情。此外,也有些關於他和忍者間互動的傳說。不管如何,青年時代的秀吉大概是個謀求武士職位的浪人之輩。   

1568年,他改名為木下秀吉。因與淺井長政和朝倉義景作戰有功,1573年被封為近江國今濱城(後改名長濱城)城主,並改木下姓為羽柴(羽柴,取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姓中各一字)。之後受命攻略中國地方,任播磨國國主,主城為姬路城,先後征服但馬國、因幡國,使備前國和美作國的宇喜多氏服屬,並與毛利輝元作戰。   

1582年,明智光秀於支援秀吉途中發動兵變,攻佔京都並夜襲投宿在本能寺的織田信長,織田信長焚毀本能寺,切腹自盡,但屍骨無獲,其長子織田信忠戰敗切腹。當時豐臣秀吉正在圍攻備中國的高松城,由於報信者的失誤,於事變三天後才得知消息。之後,在毛利氏大老小早川隆景主導下,他迅速與毛利氏議和,5天內強行軍200公里返回京都,並隨即與明智軍展開決戰,這次行軍史稱「中國大返還」,行動迅速,大大震撼了京師的明智軍。   

回師之時,秀吉以信長之名為號召,成功收納流竄在各地的信長舊屬,於「山崎之戰」大敗準備不及的明智光秀。因此功績,秀吉在清州城重臣會議上得到多數織田族人與家臣支持,共同擁立尚在襁褓的信忠之子織田秀信繼任家督。      
但同屬織田重臣的柴田勝家(本為武士後代,看不起出身微寒的秀吉),卻擁立信長三子織田信孝對抗秀吉。隔年,雙方決裂,勝家出兵攻打秀吉。剛開始柴田軍略佔優勢,但秀吉寵賂柴田陣營的前田利家,使其於後方倒戈而擊潰柴田軍。此戰後勝家和另一重臣瀧川一益相繼自殺,織田信孝不久被殺,丹羽長秀和池田恆興歸服,秀吉完成統一織田舊部之舉。   

1584年,原先與其合作的信長次子織田信雄聯合德川家康反對秀吉,羽柴軍便與兩人展開史稱「小牧‧長久手之戰」的戰事。擁有兵力優勢的羽柴軍直撲德川領地,但途中遭到德川軍伏擊,造成大將森長可戰死,迫使雙方談和,德川軍歸順羽柴軍,日後成為豐臣政權下的「五大老」之首(「筆頭」)。此後,秀吉正式展開信長未完成的統一大業。   

1585年,秀吉率聯軍攻打剛統一四國的長宗我部氏,迫使其歸降並退回原居地土佐。1587年,又以同樣的手法攻打即將統一九州的島津氏,完成西日本的統一。   秀吉於1583年在石山本願寺的舊址上建「大阪城」,1585年任關白,1586年受天皇賜姓「豐臣」,並就任太政大臣,掌握了中央政權。1590年,遠征關東,擊敗北條氏,使陸奧國的伊達政宗等東北諸大名皆歸服,至此完成全日本的統一。1591年,將關白之位讓給外甥豐臣秀次,自稱「太閣」。   

1592年,秀吉為達成「定都北京」的夢想,發動以西國為主的諸大名約20萬兵力攻打朝鮮。起初,久經沙場的大名聯軍攻勢猛烈,先後攻佔韓都漢城與陪都平壤。然而朝鮮水師在李舜臣指揮下屢破聯軍艦隊,而明朝派遣來的援軍給予聯軍數次重創。最後,由於損失過大,豐臣秀吉接受明朝和談的條件,侵略朝鮮的計畫暫告停止(此役因於文祿元年爆發,故亦稱之為「文祿之役」)。但1596年,秀吉又因不滿朝鮮未派人致意,再度遣大軍攻朝。一時之間,聯軍盤據釜山,再進逼漢城。然而明朝援軍入韓後,聯軍陷入困境,被迫死守於海岸各城堡。1598年8月18日,豐臣秀吉於伏見城逝世,享年62歲,侵朝聯軍在石田三成為首的「五奉行」安排下逐漸撤軍。   

豐臣秀吉因襲織田信長的經貿政策,以「樂座樂市」和朱印船貿易等方式振興商業,以控制城市、鑄造貨幣等政策規範金融。用「太閤檢地」(丈量田畝)政策來確立稅制,發布「刀狩令」,使農民、寺院繳出刀槍鐵砲,及其他各種武器,徹底地兵農分際,為江戶時代的幕藩體制打下了基礎。   

由於織田信長曾於其根據地近江築安土城(1576),豐臣秀吉則曾於京都伏見築桃山城(1594),再加上室町幕府已於1573年被驅逐,故此一時代在日本文化史上,被稱為「安土桃山時代」(1574~1602)。

p20060706171907.JPG
秀吉朱印「豐臣」

p20061031051717.jpg
大坂城形勢圖

p20060512170749.jpg
大阪城天守閣,天守是日本戰國時代以後城堡的中心,也是城中最高的建築物,明治時代以後通稱為「天守閣」。

p20060512171312.jpg
大阪城大手門與千貫櫓


- 江戶幕府的創建過程

p20060706172314.JPG
德川家康老年畫像

在日本有一則廣為流傳的「杜鵑不啼」故事,通過對日本戰國時代三位傳奇英雄對杜鵑的不同態度,來解釋他們的個性差異,主要是為了襯托德川家康的不凡忍耐性格。一隻杜鵑不唱歌,織田信長說:「如果杜鵑不唱歌,我就殺了它們。」豐臣秀吉說:「如果杜鵑不唱歌,我會想辦法讓它們唱。」德川家康卻說:「如果杜鵑不唱歌,我會等到它們唱。」德川家康正是靠著這種忍術得以出人頭地,終於「等」到了最後的勝利。   

德川家康(1541-1616),1541年生於三河國岡崎,爲岡崎城主松平廣忠之長子,原姓松平氏,初名元信,後改名元康,最後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姓德川。德川家康的先祖是發迹於三河地方的一個土豪,在戰國時代逐漸上升爲戰國大名,到松平廣忠這一代時,松平氏已領有整個三河國。但其領國被夾在勢力較強的兩個大名尾張的織田氏和駿河的今川氏之間,地位很不鞏固。   

1547年,松平廣忠與尾張的織田信秀作戰,爲請駿河的今川義元援助,將六歲的家康送作今川氏的人質,但中途被織田氏所奪,監護在熱田有兩年之久(一說被扣在那古屋)。在此期間,其父廣忠被自己的近臣暗殺。1549年松平氏與織田氏講和,德川家康返回岡崎,僅十日又作了今川氏的人質。八歲至十九歲這十二年間,德川家康作爲人質,住在駿河。   

1560年桶狹間之戰,織田氏大敗今川氏,今川義元陣亡。從此德川家康擺脫今川氏而獨立,1562年與織田信長結成同盟,開始全力經營三河。1568年德川家康的同盟者織田信長進入京都,邁出了統一全國的第一步。這時德川家康已在三河打下了堅實基礎,開始採取東進政策。1570年,他聯合織田信長在姊川打敗淺井氏、朝倉氏,將治所遷往濱松。但這時武田信玄也想奪取全國政權,爲掃清進京道路上的障礙,屢次出兵遠江和三河。   

1572年10月,武田信玄率四萬五千人大舉進軍京都。德川家康聞訊,率自己所部及織田信長援軍一萬餘衆迎戰于三方原。由於雙方兵力懸殊,且信玄用兵又略高一籌,結果德川、織田聯軍大敗,死傷千餘,德川家康逃回濱松。此後德川家康一面與武田氏對抗,一面加強領內建設。1575年5月,聯合織田氏於長篠之役大破武田勝賴,1581年把武田氏驅逐出遠江。翌年隨織田氏滅掉武田氏,領有駿河。   

1582年,織田信長死於本能寺。信長一死,為了政權落入誰手的問題,各大名展開了激烈鬥爭。本能寺之變時,德川家康正在堺市,因急取近道經伊勢返回三河,才免遭危難。德川家康返回岡崎後,發現中央的實權已被豐臣秀吉奪去。爲了積蓄實力,準備將來與豐臣秀吉分庭抗禮,他更堅定東進的決心。不久發兵佔領了甲斐,同時把手伸進了信州。至1583年前後,德川家康已先後把三河、遠江、駿河、甲斐、南信濃五國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此後豐臣秀吉步步推進國內的統一,不久當上了關白和太政大臣,名副其實地掌握了全國政權。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之間也很自然地變成了主從關係。1590年8月1日,德川家康離開五國遷往江戶(現東京),從此採取一系列措施,全力經營關東。   

1598年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是五大老的首領。在1600年9月的關原之戰中率領東軍,打敗石田三成所率領的西軍,掌握了全國政權。1603年2月,被朝廷任命爲征夷大將軍、右大臣、源氏的長者(即源氏的族長、家主)。同年,他在江戶開設幕府。1605年,把將軍職讓給了兒子秀忠,退居駿府城,但作爲大禦所,仍然掌握著軍政實權。1615年5月大阪之役,滅掉豐臣秀賴,實現了所謂的「元和偃武」。1616年3月,出任太政大臣。4月17日死於駿府城,終年76歲,葬於久能山。翌年,追諡正一位,法名東照大權現,法號安國院。後改葬日光山。   

本能寺之變以後,豐臣秀吉捷足先登,搶先控制了局面,使德川家康失去了一次奪取全國政權的機會。當時大局雖然對他很不利,但這時他與豐臣秀吉之間的關係和實力已非昔日的織田信長與他的關係可比。豐臣秀吉出兵朝鮮時,沒有把德川家康的部隊編入渡海戰列。出兵朝鮮,使豐臣政權和西南大名損失慘重,而德川家康卻在和平建設中積蓄了財力,壯大了力量。這些變化是豐臣氏政權崩潰的重要原因,也是德川家康後來奪取全國政權的重要轉捩點。

p20060512180537.png
關原之戰佈陣圖

p20060512181008.jpg
關原之戰古戰場。

p20060512181138.jpg
關原之戰中石田山成的據點「笹尾山陣地」遺跡。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18 16:12:27 | 顯示全部樓層
5. 「戰國時代」最後的勝利者─江戶幕府 (二)

5.2 「參勤交代」─幕府與大名
- 江戶幕府的統御政策


江戶幕府為維持其政權之安定,除了上述的「幕藩體制」之外,針對朝廷、寺院、浪人(無主武士)、農民等階層,也有積極的管理措施。由於這些措施是通過各種法令的宣佈,及實施嚴厲的法治政治而遂行,所以又稱為「法度主義政治」,如上述的《武家諸法度》。   

為了防止地方大名利用天皇的權威與幕府對抗,德川氏對皇室採取了兩手對策,一方面提高天皇的聲望,對皇室極為尊敬,幫助皇室重修宮殿,增加皇室的供養土地;另一方面,又使天皇和朝廷的活動處於嚴密的管制之下,使大名無法與皇室直接接觸。幕府在皇宮附近設立京都所司代,由軍事長官統領警衛隊。表面上擔當皇室的保衛任務,實際上是負責皇室與幕府之間的傳遞工作:把幕府的指令傳遞給朝廷,又將各地大名送呈天皇的檔案首先送交幕府審查,然後再交與天皇。天皇召見官員及各地大名,以及頒發各類榮譽頭銜,都必須先得到幕府的同意。   

1615年,德川家康對京都貴族頒佈了名為《禁中並公家眾法度》十七條法令,硬性規定天皇「以才藝和學問為第一」;天皇任命武家官位必須由幕府推薦;天皇只有「按本朝先規:『決定年號的權力』」。在十七條法令中,還限制皇族與大寺廟關係的規定,以及強令一些皇家王子出家修道的制度。《禁中並公家眾法度》的頒佈,可以說是完全剝奪了天皇的統治權力。   

針對寺院的管理,則是在慶長(1596-1615)至元和(1615-1624)年間公佈的《諸宗諸本山法度》,剝奪教權的自立性,以加強對宗教的控制,規定寺院須以學問為主,要嚴守「本山」、「本寺」之規定,嚴禁各寺院妄立異說,聚集黨徒,圖謀爭鬥。   

於戰爭、大名國替、減封等原因產生的浪人,是既沒有主人、也沒有知行地與俸祿的武士。對於江戶幕府的社會管控來說,是一大問題。1623年,幕府先在浪人最多的京都實行強制驅逐。1632-1635年頒佈的《武家諸法度》中,進一步的禁止浪人入仕。並公佈全國性的浪人登記制,以加強取締。但在1651-1652接連發生的浪人騷動之後,改以教化主義緩和武力統制浪人的政策,放寬浪人寄宿的限制與無子大名認領養子的禁令,解決了江戶初期的浪人問題。   

對於農民的統制,則是透過《檢地帳》(地籍簿,記載每一筆水田或旱田之位置、產量,及耕作者的姓名)、《名寄帳》(稅籍簿,課徵「年貢」之依據)、《宗門帳》(瞭解所皈依的佛教宗派,以禁絕基督教)來作為統御的資料。1642年發佈《田園永世買賣禁止令》,禁止土地之分割買賣,為了防止農村受到商品經濟的衝擊,家光時還下令禁止在稻田種植木棉、烟草等商品作物。1649年,針對諸國鄉村公佈《慶安御觸書》(觸書即告示之意),對農民要遵守法令,服從地頭、代官,甚至對日常消費生活均作詳細規定。


- 幕藩體制的成立

p20060512174558.jpg
參勤交代圖,由於必須來往奔波於江戶與領地之間,造成地方大名極大的財政負擔。

歷史學家把德川時代的政治制度稱為「幕藩體制」,即是由中央的「幕府」與地方的「藩」構成的兩級統治結構。幕府既是高度集權的政治統治機構,又是掌握全國軍事力量的軍事指揮機關。在三代將軍家光時,確立了「老中•若年寄•奉行•大目付」的制度,並將幕府的現職將軍定為最高權力者。將軍之下設置大老、老中、若年寄三個執政要職。大老為必要時臨時任命的幕府最高官職,可代行將軍職權;老中為負責處理日常政務的常設職務;若年寄協助老中處理政務。老中和若年寄分別設有大目付、目付等職,負責監視大名、旗本和御家人(直轄武士)的行動。   

老中之下還設立三奉行,即「勘定奉行」-管理幕府直轄領地內的財政、掌管貨幣鑄造和發行、處理民事訴訟;「江戶町奉行」-負責江戶的市政、員警和司法;「寺社奉行」-掌管寺社、神社僧侶,兼管關東八國以外的幕府直轄地民事訴訟。三奉行各自管轄的訴訟審判事件,如有涉及他人所管轄或難以獨自決定的情況,由老中召集三奉行及有關高級官員進行協商。協商組織稱為評定所,是幕府最高司法機關。   

針對地方的「藩」,德川幕府還頒佈了另外幾個重要法令。1615年6月,豐臣氏消滅以後,德川家康頒佈《一國一城令》,規定各國大名只准留下一個城堡,其餘均須拆毀。7月,頒佈《武家諸法度》,此法令到1635年三代將軍家光修改後才算完備,共21條款,主要內容為:告誡大名厲行文官武將職務,禁止連絡黨徒,不准新建城堡,對幕府應承擔參覲義務等。   

為了加強對全國的統一控制,德川家族盡可能地將權力上集到幕府手中。三代將軍家光時還規定幕府以血緣關係、親疏關係和功勞大小把大名分為「親藩」、「譜代」、「外樣」三個等級。親藩大名是德川家族的直系親屬,大約有23個。譜代大名是關原之戰以前一直追隨德川家康的大名,也稱世襲大名。外樣大名是關原之戰以後臣服德川家康的大名。在領地的配置上,凡軍事要地、政治重心地區和經濟富饒地區,則安置親藩大名或譜代大名;外樣大名則安置在邊緣地區,並由隔在外樣大名中間的親藩和譜代大名進行監視。   
在對地方大名的控制中,有兩項措施影響深遠。
一、是取消武士的在鄉權,並集中移民到大名附近的城關區,以此加強地方大名的權力和統一戰鬥力;
二、是通過參勤交代(參覲交替)制度,將地方大名集中到幕府的所在地—江戶,以補充完善幕府將軍的權力。

這兩項措施是與經濟上的土地分配制度相一致的。「參勤交代」對於控制各地大名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幕府規定,各地方大名要輪流到江戶居住一段時間,參謁幕府將軍。原則上關東地區的大名每6個月一往返;離江戶較遠的大名隔年一往返,即在領國居住一年,在江戶居住一年;每年的四月為交替期。為了使大名不背叛幕府,所有大名都必須在江戶建造住宅,將妻子兒女作為人質,長期留住。   

在權力的控制之外,幕府還對各地大名施以情感控制。每位大名必須對將軍以個人身份發誓,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與人勾結反對將軍,向將軍效忠。幕府將軍則根據各地大名的忠誠程度,決定其領地佔有時間的長短。一般來說,大名的封地應該是世襲的,然而實際上佔有期並不穩固。在德川統治的初期,充公或移交別人的情況屢見不鮮。只有幾個最強大的親藩和外樣大名,在整個德川幕府時期保持了世襲的土地。大名的職責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一般情況下必須做到:
一、為將軍提供軍事服務(譜代則需要為行政服務);
二、有責任應召提供特殊服務;
三、必須有效地、和平地管理好領地。   

通過一系列的統治措施,德川幕府最終建立起一整套幕府高於一切的制度,也可以說是「高度集權的封建權力形態」。但是,實際而言,德川幕府並不能直接統治全日本的土地和百姓,幕府必須通過地方大名來間接地實現自己的統治。也就是說,地方大名直接統治管理所屬領土與人民,並以俸祿的形式支付下屬武士,而將軍統治大名,統治的權力只達到地方大名一級。

p20060512174125.jpg
「東海道舊草津宿本陣」的大門口。「本陣」(高級旅館)是高級官吏或是諸侯們在「參勤交代」時,夜晚住宿的地點。各家「本陣」不但有大門,進門後也有玄關,更有可以置放轎子的「式台」,官吏或諸侯們可以直接從轎子進入旅館內。諸侯住宿時,「本陣」四周會圍上印有各大名「家徽」的帳幕,並點上同樣印有家徽的燈籠。「本陣」主人穿著外掛與褲裙的盛裝,與旅館內的服務員,全體在入口處列隊相迎。「本陣」主人通常是當地的權威人士,可以佩刀。

p20060512175114.jpg
位在北九州市的常盤橋,是昔日「參勤交代」隊伍來往使用的古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18 16:15:24 | 顯示全部樓層
5. 「戰國時代」最後的勝利者─江戶幕府 (三)

5.3 江戶幕府的經濟制度
- 江戶幕府的對外貿易政策─朱印船制度


p20060706172639.JPG
 
在對外貿易方面,德川幕府一開始是延續豐臣秀吉的措施。秀吉時為了取締倭寇及鼓勵對外貿易,曾經發給朱印狀,用以證明它是正式的貿易船,但是由於秀吉的對外侵略政策,使得這個措施並未形成一種有效的制度。等到德川家康時,乃積極與安南與呂宋等地的政權進行交涉,方才確立持有朱印狀者才能准予貿易的朱印船制度。日本西南大名與有力的商人便在德川家光下令鎖國之前,航行著朱印船往來東南亞之間。中國、外國商人在琉球、臺灣、呂宋、安南與暹羅等地進行國際貿易。   

此時針對外國人對日本的貿易,則由於天主教傳教士與外國商人長期介入戰國大名間的爭戰,加上大阪之役時他們與豐臣家有所接觸,所以1616年德川秀忠掌握大權之後,便發佈繼承其父的「禁教令」,下令除中國船隻之外,其他國家的船隻只能停靠平戶、長崎兩港。禁教令會波及到貿易,是因為部份傳教士冒充商人。   

在此一禁教政策執行中,荷蘭人(以荷屬東印度公司為主)利用此一情勢,乃揭發葡萄牙人傳教,促使幕府限制葡萄牙人的貿易範圍,以便取代他們在日本的地位。   

到了三代將軍家光時,對於國內各勢力嚴格的統御政策,也及於對外貿易。在1633到1639年之間,先後發佈四次禁令,被稱為「鎖國令」。其要點與措施包括:
1、禁止日本人與海外往來;
2、取締天主教,尤其是傳教士;
3、取締外國貿易船(1633、1635年);
4、禁止朱印船以外的船隻航行海外,兩年後禁止航行海外的所有日本人回國,中國船只能停靠長崎港(1636年);
5、將葡萄牙人移至出島,以禁止與日本人往來(1637);
6、1638年島原之亂(天主教的農民暴動)以後,翌年禁止葡萄牙人東航;
7、1639年,將荷蘭商館移至出島,使得能到日本貿易者僅有中國人和新教徒之荷蘭人,且限於長崎一港。   

幕府的鎖國政策除禁教之外,還有限制貿易以防日本銀大量流出,及預防西南大名因此貿易而富強的意圖。

p20060512181742.jpg
德川家康時,確立持有朱印狀者才能准予貿易的朱印船制度。發給船主朱印狀,用以證明它是正式的貿易船,方才准予對外貿易。

017_jp_red_ship2.jpg
朱印船圖。


- 幣制與金融業

在經濟統御上,德川幕府廢除了莊園等級制,通過丈量土地,登記農田面積和勞動力,首先將國土全部歸幕府,然後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給各大名,再由大名以俸祿的方式分配給各級武士。幕府將軍統一掌握著對大名的領土分配權,而大名又掌握著對下屬武士的支配權。這不僅是集權化的必然趨勢,也意味著領土私有權的喪失。經濟上的分配是依據幕府與大名所結成的主從等級關係來進行的。   

在貨幣政策方面,自信長鑄造「大判」(重十兩的金幣)開始,經秀吉而至家康,都知道統一貨幣的重要。隨著德川幕府政權的鞏固,逐漸頒行五種貨幣政策:   
一、將「大判」十分取其一,作一兩重的「金小判」,充當訂定價格的標準。   
二、規定銀貨幣的品質,便於買賣交易時使用。   
三、統一錢幣,且多鑄造。   
四、頒金銀座制度,禁止私鑄。   
五、設法集中金銀幣。      

上述政策在金幣方面是成功的,在銀幣方面則是失敗的。這與日本國內金銀礦產分佈有關(東部產金較多,西部產銀較多),加上德川幕府以前政權的措施,如秀吉時大量開採銀礦,使得京都與西國習慣於使用銀幣。為了因應「江戶用金,大阪用銀」的情況,造成日本國內「兩替業」(換錢業)的發達。     

根據日本以往的文獻記載,並對照昔時的社會背景得知,在鐮倉末期,已有換錢時取工資的情形,即「替賃」。室町時代即有換錢時抽取一定的成數,並放貸收取利息的情形,即「和利」;此時京都就有了「兩替業」,並有「兩替町」。室町末期,兩替店經營換錢外,又鑑定金銀成色,收取的工資稱為「切賃」,他們日後變為「金座」。江戶開府後,兩替商設在金座附近,當時有「本兩替町」、「新兩替町」(今之銀座街),他們的業務是原先是兌換金、銀和錢,後來則逐漸擴充到「存放款、買賣金銀、融通票據、匯兌、頒佈金銀行情」等業務。   

兩替商與幕府、大名關係密切,成為幕府與大名重要的融資來源。為了得到開設兩替店的許可,兩替商必須向幕府繳納稅金,但是幕府終究無法取得操控這些兩替業的權力。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18 16:16:05 | 顯示全部樓層
5. 「戰國時代」最後的勝利者─江戶幕府 (四)

5.4 「黑船事件」之後─倒幕運動、大政奉還與王政復古
- 黑船事件


p20060512182344.jpg
馬修‧培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

當日本在鎖國政策下侷限於東北亞一隅時,世界正在快速轉變,英、法、俄、美等國成為新一波稱霸世界的強國,她們在經歷產業革命、交通革命的洗禮之後,開始為了產業革命後所需要的原料、市場、殖民地與轉運站積極經營遠東。   
1853年(嘉永六年)七月,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修‧培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1794~1858)將軍,率領四艘軍艦開到江戶灣口,以武力威脅幕府開國。這些軍艦船身都是塗上黑色的,所以日本人稱這次事件為「黑船來航」。由於這四艘軍艦合共有六十三門大砲,而當時日本在江戶灣的海防砲射程及火力可與這四艘軍艦相比的大約只有二十門,在不開國就開火的威嚇下,幕府不敢拒絕開國的要求,但又恐怕接受培里帶來的國書後,會受到全國的抨擊,於是當時幕府的首席老中阿部正弘藉口要得到天皇的批准方可接受條約,並約定培里明年春天給予答覆。   

事實上,德川幕府在二百多年之間,從來不准天皇參與政治,但是這次為了減低各藩的反對聲音,於是想以天皇的名義締約,並且破例邀請各大名、藩士、學者、甚至平民,針對開國之事提出意見。於是天皇及其朝臣、大名及其家臣紛紛舉起了救國的旗幟,趁機躍上政治舞台。無論如何,「黑船事件」後的日本政局一天比一天混亂,也埋下了幕府滅亡的導火線。   

1854年(嘉永七年)二月十三日,培里再次率領艦隊來到日本,這次一共有七艘軍艦,而且艦隊一直深入江戶灣內,到達橫濱附近才停船,面對培里的強硬姿勢,幕府只好接受開國的要求了。於是雙方在橫濱簽定了《日美親善條約》,也是日本與西方列強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其他西方列強跟隨著美國,紛紛向日本提出通商的要求,於是英國、俄國、荷蘭等西方列強都與日本簽定了親善條約。日本被迫結束鎖國時代,幕藩體制也隨之瓦解。

p20100223183924.jpg
1854年馬修‧培里第二次到日本的艦隊,這次一共有七艘軍艦,而且艦隊一直深入江戶灣內,到達橫濱附近才停船,面對培里的強硬姿勢,幕府只好接受開國的要求了。

p20100223213154.jpg
馬修‧培里遠征日本所使用的海圖,本圖所繪製的是基隆港與其周邊的地形及海岸線情況,本圖的測繪已相當精確,足見美國海軍已對當時太平洋西岸進行詳細的情報蒐集。

p20060512183405.jpg
培里1853年來日的旗鑑─薩斯克納(Susquehanna)號。

p20060513134113.jpg
黑船─密西西比(Mississippi)號。


- 倒幕運動

p20060706172830.JPG
明治天皇真影

開國之後,以往幕府專制改為諸侯會議制,致使幕府權威掃地。在地方大名與「幕末志士」的聯合下,以「尊王(天皇)攘夷(外國勢力)」的口號,開始反幕府運動。剛開始部份幕府家臣還提出朝廷與幕府共同合作以穩定政局的「公武合一運動」,試圖消解尊王攘夷派的壓力,但是由於幕府內部並不團結,此一運動並不順利。而以日本西南地方大名的長州藩為主體的尊王攘夷派,在實際上不能對抗外國勢力的情況下,轉變為以打倒幕府為主張,形成「倒幕運動」。   
此時日本分成「佐幕派」與「討幕派」,先後發生兩次征討長州之役,1866年幕府第二次長州征伐因薩摩藩已不聽令,將軍德川家茂又在途中病死,幕府遂於八月藉口撤兵停戰,征伐宣告失敗。

p20060706172932.JPG
討幕詔書

- 大政奉還與王政復古

p20060706173110.JPG
王政復古通告書

第二次征長戰爭之後,幕府已失去統治日本的能力。因此,大部份的維新派人士都覺得日本的政治架構應重新建造,否則日本便成為一個各藩割據的分裂國家。而土佐藩的維新志士坂本龍馬極力提倡「大政奉還論」,大政奉還的主要內容是「要求幕府把政權交還給朝廷」、「設立上下兩個議會」、「訂立憲法」等。土佐藩的前藩主山內豐信認為新立法機關的首長應仍由將軍擔任,於是他寫了一封《大政奉還論建白書》呈給幕府。德川慶喜收到後,一口答應大政奉還的要求,因為幕府可以藉著大政奉還重新掌握統治日本的權力。1867年11月10日,明治天皇答應收回德川慶喜交出的政權。   
大政奉還後,朝廷下令各藩主馬上前來京都共商國策,可是只有幾個藩主上京,其他絕大多數的藩主都按兵不動,因為他們不太清楚大政奉還是什麼一回事,以免得罪幕府。如果再這樣下去,朝廷只能要求幕府暫時繼續掌管政權,因為朝廷收回政權,卻命令不到全國各藩主。倒幕派的薩摩藩及長州藩認為在這情況下,只有以武力推翻幕府政權,新政府才能順利成立。   

1867年12月8日,薩摩藩主島津忠義率領三千藩兵從鹿兒島分乘四艘軍艦前往京都,在此之前薩摩藩已有七千藩兵駐紮在京都,於是薩摩軍的總兵力達到一萬。長州藩則由藩主毛利內匠率領一千二百人進駐大阪西方的西宮,另外又派遣一千三百人進駐尾道候命。而安藝藩也派遣三百名藩兵進駐京都。雖然倒幕派已經佈好討幕陣勢,但是討幕之戰並沒有馬上發生,因為親幕的會津藩及桑名藩也派出重兵駐守京都,加上德川慶喜親自率領的幕府軍仍留在京都市內的二條城,倒幕派不敢輕舉妄動。   

倒幕派為了要找到討幕的藉口,因此,薩摩藩的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與朝廷公卿岩倉具視便決定於1868年1月3日發動政變,由明治天皇宣布「王政復古」,廢除幕府,並命令德川慶喜辭官、納地。他們知道德川慶喜絕不會交出首長職位,更不會把德川家所屬的領地納給天皇。於是便可以德川慶喜違抗聖旨為理由,名正言順地發動討幕之戰。   

德川慶喜眼見自己在京都兵力不足,只好假裝同意,但須與老中們商量過後才可答覆朝廷。另一方面為了避免與倒幕派在京都發生武力衝突,德川慶喜只有暫時率兵前往大阪。德川慶喜抵達大阪後,立刻命令江戶派遣海、陸軍西來,而薩摩藩的西鄉隆盛暗中派人在江戶城破壞社會治安,讓幕府有後顧之憂,無法充分派遣軍隊支援德川慶喜,以及激怒幕府與新政府(倒幕派)正面衝突。   

鳥羽、伏見之戰後,幕府大勢已去,德川慶喜於3月5日離開江戶城,住進上野寬永寺,以示對新政府的不抵抗。4月6日西鄉隆盛與幕臣勝海舟在江戶達成無血開城的七項和平協議,協議包括德川慶喜隱退、幕府家臣全部遷出江戶城、軍艦武器全數交給新政府軍及交出江戶城等。   

統治日本長達二百六十年的德川幕府終於滅亡,1868年9月3日,天皇下詔書,把江戶改名為東京,10月23日,將年號改為明治。翌年4月,天皇從京都遷往東京,東京便成為日本的首都。而令日本脫胎換骨的明治維新,也在1869年揭開序幕。   

明治維新後,慶喜被命令謹慎,之後迎立家達做養子。家達由新政府那邊改封駿河、遠江、三河七十萬石,並移居駿府,後來駿府改名靜岡,再立靜岡藩。廢藩置縣後移住東京,列名華族當中,被授予公爵的稱號,以後就稱為德川公爵家。家達長年擔任貴族院議長,其嫡子即德川十七代家正在戰後擔任最後的貴族院議長。   

2003年,德川十七代當主恆孝為了管理宗家留下的重要財產,設立財團法人「德川紀念財團」。

p20060513140155.jpg
江戶幕府最後一任將軍─德川慶喜。

p20060513140337.jpg
德川慶喜幼年時期。

p20060513140522.jpg
德川慶喜將軍時期的照片。

p20060513141350.jpg
明治35年(1902年),明治政府敕封德川慶喜為公爵。

p20060513141739.jpg
德川慶喜晚年很少參與政治活動,而是過著從事攝影、狩獵、下圍棋等休閒活動。左圖便是他在從事狩獵活動時的留影。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6-18 16:40:25 | 顯示全部樓層
純支持
矛咩興趣睇
太多字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18 16:43:0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6-18 16:45:32 | 顯示全部樓層
真係好祥盡既日本歷史........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6-18 16:53:27 | 顯示全部樓層
內容豐富

睇咗1/4

遲啲再睇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6-18 17:09:31 | 顯示全部樓層
呢個課題係我廿多年前嘅強項,現在祇剩殘餘記憶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6-18 17:09:45 | 顯示全部樓層
tung1871 發表於 2012-6-18 16:16
5. 「戰國時代」最後的勝利者─江戶幕府 (四)

5.4 「黑船事件」之後─倒幕運動、大政奉還與王政復古

蘿蔔民族時代的體制~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18 17:27:11 | 顯示全部樓層
白羊座o穆o 發表於 2012-6-18 17:09
呢個課題係我廿多年前嘅強項,現在祇剩殘餘記憶

睇多D大河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6-18 17:27:14 | 顯示全部樓層
tung1871 發表於 2012-6-18 15:16
又去D我少去既區出下帖...

差不多成本日本歷史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15 17: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