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黃埔軍校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 原網址。
黃埔軍校----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陸軍軍官學校是中華民國的軍事學校,簡稱陸軍官校,因於廣州黃埔創校而有「黃埔軍校」之別稱,隸屬於國防部,以培養中華民國陸軍軍官為宗旨,採用大學之學制。
民國13年(1924年)於黃埔長洲島創立時名為陸軍軍官學校,乃中國國民黨的黨校。民國16年(1927年)北遷南京,並改制為隸屬國民政府之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民國26年(1937 年)
因抗戰爆發而西遷成都,民國35年(1946年)再改為現名。
民國38年(1949年)國府和國軍撤退台灣後,在1950年復校於高雄市鳳山區迄今。軍校大陸時期的畢業生大都活躍於北伐、抗戰、國共內戰等重要戰事,而黃埔時期的校址和南京 時期的校址,目前均作為古蹟保護。
-。-。
校史
清光緒二年(1876年),兩廣總督劉坤一倡辦「廣東西學館」,以白銀8萬元購買黃埔長洲島船塢為館址。光緒八年(1882年)更名為「廣東實學館」。光緒十年(1884年)張之洞 督粵,又改名「廣東博學館」。光緒十三年六月十四日(1887年8月3日),張之洞在「博學館」原址創辦「廣東水陸師學堂」。這是中國第一所軍官學校。
1923年9月,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派蔣中正訪問蘇聯,學習建軍經驗。1924年1月24日,孫中山成立「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28日選定位於今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的長洲島上,原清代廣東水陸師學堂、陸軍小學、和民初廣東海軍學校的舊址建立軍校。5月,任蔣中正為第一任校長,廖仲愷為國民黨黨代表。隨後,任李濟深、鄧演達為教練部正、副主 任,王柏齡、葉劍英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張申府(後改為周恩來)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應欽為總教官。此外還有熊雄、惲代英、蕭楚女、聶榮臻、張秋人等中國共 產黨人擔任教官及各方面負責工作。
1924年5月,從1200名考生中正式取錄學生350名,備取120名。5月5日開始入學。6月16日,陸軍軍官學校舉行開學典禮,孫中山到會場給青年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要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孫中山的訓詞後來成為中華民國的國歌歌詞。
-。-。
校徽介紹
• 盾牌:表示自信、勇敢及保衛國家安全。
• 親愛精誠:本校校訓。
• 青天白日國徽:代表中華民國。
• 指揮刀:代表指揮官權責。
• 瑞穗:代表中華民國陸軍對北伐、抗戰、動員戡亂所建立之豐功偉績,並示「寓兵於農」之意。每禾七短,合為「雙七」,又名「七七」,含有抗戰建國紀念暨發揮抗戰建國之意。
校訓校歌
校訓「親愛精誠」經由蔣中正親自擬選,孫中山在開學典禮時宣佈的。每年6月16日,定為「校慶日」。
-。-。
1924年,制定的《陸軍軍官學校歌》:
莘莘學子,親愛精誠,三民主義,是我革命先聲。
革命英雄,國民先鋒,再接再厲,繼續先烈成功。
同學同道,樂遵教導,始終生死,毋忘今日本校。
以血妝花,以校做家,臥薪嘗膽,努力建設中華。
1926年,制定延用至今:
林慶培 曲 陳祖康 詞
怒潮澎湃 黨旗飛舞 這是革命的黃埔
主義須貫徹 紀律莫放鬆 預備作奮鬥的先鋒
打條血路 引導被壓迫民眾
攜著手 向前行 路不遠 莫要驚
親愛精誠 繼續永守
發揚吾校精神 發揚吾校精神
陸軍官校學生生活公約:
身為陸軍軍官學校學生
堅持不說謊 不欺騙 不偷竊的榮譽信條
也不縱容他人違反
立志成為允文允武 術德兼備的軍事領導人才
具備領導管理 解決問題 語文溝通 及持續學習四大能力
信守國家 責任 榮譽 犧牲 團結 勇氣 自信的核心價值
發揮親愛精誠校訓 確定 我 是最好的認知
貫徹 尊師重道 存誠務實的要求
-。-。
著名校友
中國國民黨指揮官
•杜聿明•胡宗南• 關麟徵• 黃傑•陳大慶•黃維•鄭洞國•宋希濂• 孫元良• 李仙洲•毛人鳳•張靈甫• 李默庵• 陳明仁• 劉安祺• 高魁元• 康澤•鄭介民•李延年• 李彌•胡璉• 唐生明•俞濟時• 倪先軍(西安分校)•戴笠• 郝柏村• 蔣仲苓• 王昇•沈發藻
•劉戡•范漢傑•余程萬• 邱清泉
中國共產黨指揮官
•左權•陳賡•徐向前•林彪• 蔣先雲• 劉志丹• 羅瑞卿• 周士第• 許光達• 陳伯鈞• 宋時輪•楊至成• 郭天民• 陳奇涵• 聶榮臻• 陶鑄•郭汝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