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1166|回覆: 101

[蟲] 香港常見的昆蟲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6-3 00:03: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鬍鬚子 於 2012-6-5 02:00 編輯

夏天來到~~~
陽光普照的日子一定聽到牠叫聲~~~


2008917102046466_2.jpeg

蟬是一種半翅目昆蟲的總稱,由於其雄性發出的聲響 (zhīliǎo, zhīliǎo, zhīliǎo...),又叫知了。蟬具有透明的有脈紋的翅膀和分得很開的小眼睛。

36488e73.jpg


成長過程~~~
卵>前若幼蟲>一齡若蟲>二齡若蟲>三齡若蟲>四齡若蟲>五齡若蟲-->(羽化)成蟲(蟬)


photo-5-5.jpg

雄性蟬身體兩側有能夠發出很大聲響的「鼓室」。他們趴在樹幹上,向前或左右扭動肚子來調節發出的聲響。比較著名的蟬是「十七年蟬」或「周期蟬」。原產於美國東部地區,這些蟬在地下蟄伏十三或十七年,然後破土而出。雄蟬有一對大型的發音器官,雌蟬則有發達的產卵器,可刺穿樹枝。雄蟬的發音器位於腹腔,是由兩片大型的音箱蓋組成的。音箱蓋除了保護發音器外,並能啟閉以調節音量,而發出抑揚高低的鳴聲。雌雄蟬交尾後,雌蟬就用牠堅硬的產卵管刺入樹枝內產卵,數日後,雌雄蟬即死亡。其成蟲期約二至四週。若蟲孵出來後,即落至地面,以牠那發達的前腳,挖入土中,開始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若蟲以吸食根部的汁液維生,經過數次的蛻皮,熬過了三、五年,甚至十七年,才鑽出地面,爬至樹幹羽化為成蟲。

1092612355_ce5085453e_o.jpg

蟬是利用位於腹部的發音器發音的,而且只有雄蟲具有這種結構,所以也是區別兩性最好的特徵。蟬聲聽多了或許令人心煩,但聽在雌蟬耳裡,可是無比悅耳的情歌喔!牠們聽到之後,便會飛到雄蟬的身邊進行交尾,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

PICT7559.jpg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樓主| 發表於 2012-6-3 00:15:3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鬍鬚子 於 2012-6-3 12:58 編輯

姿態優美~~~蜻蜓

2073945_093916012519_2.jpg

03.jpg

蜻蜓是屬於蜻蛉目差翅亞目的昆蟲。它的特徵包括碩大的複眼,兩對強而有力的透明翅膀, 與及修長的腹部。

蜻蜓一般捕食蚊子、搖蚊和其他小昆蟲, 例如蒼蠅、蜜蜂、蝴蝶等。

01.jpg

05.jpg

蜻蜓通常在稚蟲(水蠆)棲息的湖泊、池塘、溪流或濕地附近活動。由於它們獵食害蟲, 故此被視為重要的捕獵者。
俗稱「水蠆」的蜻蜓稚蟲終其一生躲藏水中,成蟲在秋冬產卵後,靠著卵上的膠質附著水底,孵化的水蠆,土黃色的身體、粗硬的線條,論外型,活脫是隻「醜小鴨」。醜小鴨變天鵝之前,就悠哉於水生世界,盡情捕食蝌蚪、孓孑、螺貝,自己也是魚兒、龍蝨、大蜻蜓覬覦的對象,彼此形成的生物鏈,豐富了台灣的濕地。


06.jpg



待大地回暖,幼蟲陸續上岸,慢慢爬到樹幹上羽化,從暗無天日的水底躍上光明的天空,一般成蟲可以活一到數個月不等。葉文琪強調,每種蜻蜓的生態其實都很獨特,很難一以言之,比如被農委會列入保育類的「無霸勾蜓」,三年才繁殖一代,並不符合昆蟲朝生暮死、一年傳宗接代多次的特性。

jingxuan_jingxuanyitu_198706_2.jpg


2073945_093517061648_2.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3 01:14:0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鬍鬚子 於 2012-6-3 13:51 編輯

討人喜愛~~~蝴蝶
蝴蝶(Butterfly)是錘角亞目中的物種的總稱,或稱蝶、蜨、蛺(現指蝴蝶中的一類)。以美麗的色彩和優美的飛舞姿態著稱。與一同為昆蟲綱鱗翅目之下的一個家族,與其他昆蟲不同的是身上長有大而耀眼的翅膀。蝴蝶翅膀一般色彩鮮豔,有各種花斑,是由翅膀上的鱗片組成。蝴蝶主要在日間活動,休息時四翅合攏豎立在背上,或完全展開平放,弄蝶科蝴蝶又有另類的休息形態。蝴蝶頭部有一對棒狀或錘狀觸角,這是與類的主要區別(蛾的觸角形狀多樣)。全世界大約有28,000種蝴蝶,在世界各地除了南極洲等寒冷地帶以外都有分佈,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品種最多。世上最大的蝴蝶——亞歷山大鳥翼鳳蝶展翅可達280毫米,最小褐小灰蝶Brephidium exilis)只有1.6毫米。有許多蝴蝶的幼蟲以農作物為食物,被視為害蟲

生命史~~~
蝴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即一生會經過四個階段:幼蟲成蟲

459px-Monarch_Butterfly_Danaus_plexippus_Mating_Vertical_1800px.jpg

卵~~~
蝴蝶的卵一般為圓形或橢圓形,表面有蠟質殼,防止水分蒸發,一端有細孔,是精子進入的通路。不同品種的蝴蝶,其卵的大小差別很大。蝴蝶成蟲會將卵產於其寄主植物或嫩芽上,即蝴蝶幼蟲會進食的植物,為幼蟲準備好合適的生長地點。

Monarch_egg_lgbg_cutted.png

幼蟲~~~
幼蟲的形狀多樣,有肉蟲,也有毛蟲。幼蟲孵化出後,主要就是進食,要吃掉大量植物葉子,有些蝴蝶物種就專吃農業植物,例如菜粉蝶的幼蟲會食十字花科的植物,牠們就成為農夫眼中的害蟲。隨着幼蟲生長,一般要經過4至6次蛻皮,幼蟲每次脫皮為一齡,並把舊外殼吃掉。

800px-Danaus_plexippus-caterpillars.jpg

蛹~~~
幼蟲完全成長後便會停止進食,到處爬行着尋找一個適合的結蛹地方。蛺蝶科的蝴蝶(包括眼蝶斑蝶閃蝶等)的蛹是頭下尾上的懸吊著,稱為懸蛹;鳳蝶粉蝶的則頭上尾下,稱縊蛹。牠們會把身體拉長量度周圍的空間是否足夠破蛹羽化時順利展開翅膀。當找到結蛹的地方時,蝴蝶會在該處吐絲,將身體末端固定在絲上,蛺蝶幼蟲會在葉子背面隱蔽的地方結蛹,然後逐漸變硬,成為前蛹。 約一天後,前蛹脫去幼蟲外皮,露出蝶蛹。蛹內幼蟲的器具會逐漸分解,然後重新組成蝴蝶的身體。

456px-Monarch_Butterfly_Cocoon_3.jpg

成蟲~~~
成蟲性成熟後,在蛹中沿着頭和胸破殼鑽出,剛羽化的蝴蝶翅膀皺褶和腹部膨脹,有些蝴蝶會走到葉底把體液流到翅脈撐起翅膀,這時的蝴蝶無法躲避天敵,假如蝴蝶掉在地上或未能順利展翅,翅膀會變得畸型,可能會失去飛行能力,只能坐以待斃。翅膀展開後,蝴蝶就可以飛翔了,蝴蝶的前後翅不同步扇動,因此蝴蝶飛翔時波動很大,姿勢優美,所謂「翩翩」起舞,來源於蝴蝶的飛翔。成蟲以花蜜為食物,有的品種也吸食樹汁、水中溶解的礦物質等。一般蝴蝶成蟲交配產卵後就在冬季到來之前死亡,但也有的品種會遷徙到南方過冬,遷徙的蝴蝶群非常壯觀。目前比較聞名的蝴蝶越冬地點是美洲墨西哥東亞

780px-Monarch_Butterfly_Danaus_plexippus_Laying_Egg_2600px.jpg

1280x1024_butterfly_wallpapers_butterfly_51763.jpg

1280x1024_butterfly_wallpapers_butterfly_55204.jpg

1280x1024_butterfly_wallpapers_butterfly_EA54173.jpg

1280x1024_butterfly_wallpapers_butterfly_EA54210.jpg

1280x1024_butterfly_wallpapers_butterfly_EA54231.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3 09:54:1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鬍鬚子 於 2012-6-3 15:56 編輯

有食物就有牠們出現1~~~蒼蠅

蠅科(Muscidae),俗作蒼蠅或烏蠅,為雙翅目短角亞目昆蟲的總稱,全世界約有3000種。別名:烏蠅、青蠅。其幼蟲被稱為蛆。

成蟲飛翔能力非常出色,可在空中固定盤旋,或在高速飛行中急劇轉換方向等


456px-Caliphrodae_head.jpg

生態重要性~~~
蒼蠅多以腐敗有機物為食,因此常見於衛生較差的環境。蒼蠅具有舐吮式口器,會污染食物,傳播痢疾等疾病。

在生態系中,蠅的幼蟲扮演動植物分解者的重要角色。蒼蠅的成蟲由於嗜食甜物質,因此也能代替蜜蜂用於農作物的授粉和品種改良。

臨床醫學上,活蠅蛆可接種於傷口之中,起殺菌清創,促進癒合之作用。

富含蛋白質的蠅蛆又是重要的餌料、飼料,可工廠化生產。

2177138_083345493940_2.jpg

食物偏好和覓食方法~~~
蠅為雜食性昆蟲,常見的種類則多偏好甜食或腐食,如:食蚜蠅與寄生蠅喜歡訪花吸蜜;果蠅與果實蠅喜歡食水果或腐果;麗蠅、家蠅與肉蠅則偏好腐肉與糞便。

粗大且類似象鼻的舐吸式口器,是大部分蠅用來舐食液體食物的利器。舐食之前,很多蠅會先分泌消化液,溶解食物中的養分,再舐食吸收。

1501657467_a5a27239df_o.jpg

棲息地環境~~~
蠅的棲息環境(棲息地)與其食物偏好有密切的關係。

食蚜蠅常在花叢附近盤旋;某些果實蠅(尤其是雌蠅)會在果園出沒;垃圾筒邊及久置的水果上流連不去的紅眼小蠅應該是果蠅;養雞場或以雞糞為堆肥的農場、果園附近,會見到龐大的家蠅族群;而嗜食腐肉、糞便是肉蠅與麗蠅則是垃圾堆(垃圾堆填區)的常客。

由於家蠅、麗蠅、肉蠅等蠅經常於人類的食物與汙物之間來往覓食,因此成了傳播細菌、流行傳染病源的元凶。

kubbykim_1088152336.jpg

幼蟲習性~~~
食蚜蠅的幼蟲專門捕食成群危害植物健康的蚜蟲或介殼蟲,對抑制害蟲有非常大的貢獻。寄生蠅幼蟲會寄生在蝴蝶、蛾幼蟲的體內,成熟後再鑽出寄主體外化蛹,造成寄主死亡, 無形中減低了農作物受害的機會。果實蠅的雌蠅常在果園或農田的果實上產卵,好讓幼蟲寄居果實生長,但也使這些果實喪失食用價值,造成經濟上嚴重的損失。

不過,這些不同的蒼蠅,並不是全都對人類有害,有些種類對人類還有直接或間接的貢獻。

肉蠅_1~1.JPG

生活史~~~
蒼蠅為完全變態的昆蟲(卵、幼蟲、蛹、成蟲)。
雌蟲將卵產於腐肉或糞便等腐敗有機物上,幼蟲孵化後以這些腐敗物為食。某些種類的蒼蠅卵胎生,例如麻蠅。

4274138_165447941207_2.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3 09:56:3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鬍鬚子 於 2012-6-3 16:43 編輯

有食物就有牠們出現2~~~蟑螂

蟑螂的~1.JPG

蟑螂泛指屬於蜚蠊目(Blattodea)的昆蟲,目前已被發現大約有4000多種,除了其中大約有數十種會入侵人類家居,又有數種被人類飼養為寵物及作為寵物的糧食外,絕大部份品種只能在野外山澗樹林或昆蟲博物館中見到。家居最常見的蟑螂,大的有身長約3.0釐米(1.2英寸)美洲蟑螂Periplaneta americana)、澳洲蟑螂Periplaneta australasiae)及短翅的斑蠊(Neostylopyag rhombifolia);小的有體長約1.5釐米(0.59英寸)的德國蟑螂Blattella germanica)、日本姬蠊(Blattella bisignata)及亞洲蟑螂( Blattella asahinai),熱帶地區的蟑螂一般比較巨大。家居蟑螂普遍夜行及畏光,野外蟑螂因品種而異,趨光性有正亦有負。
大部份的蟑螂都是
雜食性,與人類的食性重疊,部份蟑螂對人類的家居都有很強的入侵性,牠們繁殖力強,在人類家居棲身及覓食的同時,亦會傳播多種病原體,因此蟑螂普遍地被認為是害蟲。雖然很多人並不喜歡蟑螂,甚至要除之而後快,但蟑螂早在人類出現前的數億年已活躍於地球,從石炭紀二疊紀的化石找到一些比現存大出數倍的品種,而經過數億年的演化,蟑螂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人們不得不承認牠們是一種成功的生物。

2008060714440816.jpg

蟑螂的各種稱呼~~~
蟑螂有很多名稱,正式名稱為蜚蠊,而根據不同品種,又有大蠊小蠊光蠊蔗蠊土鱉等名稱或種名。
湖北一帶稱作灶媽子稱為偷油婆贛語吳語均稱為甴巴子
一帶有相似發音的稱呼:粵語稱「gaat6 zaat6」,漢字寫法為甴曱,但因「曱」與「甲」在字形比較接近,而甲「gaap3」與「gaat6」發音也很相近,因此很多刊物都錯誤地把甴曱植字為曱甴,亦影響了部份不查字典的人把甴曱這詞冠履倒易。閩南語為「ka-choah」,臺灣教育部頒佈的寫法為虼蠽[3],其他亦作虼蚱虼蠽膠蚻蟉蠽等,有可能同承自古越語。
近年蟑螂又被戲稱為「小強」,這是由電影唐伯虎點秋香》開創先河,劇中飾演唐伯虎周星馳在一幕暱稱蟑螂是自己的朋友「小強」;後來由黃子華鄭裕玲主演電視劇《男親女愛》大受歡迎,而黃飾演的男主角余樂天亦稱自己的寵物蟑螂為「小強」,因而令此稱呼街知巷聞。但亦有人稱早在兩劇上演前,蟑螂已有此別稱。

14300000906181128047557659562.jpg


英文稱cockroach,北美多稱為roach


800px-Cockroachcloseup.jpg

日本~~~
蟑螂在日本被稱為ゴキブリ(gokiburi),日文漢字亦寫作蜚蠊。又因表面油亮,又被為稱アブラムシ(aburamushi),意思為油蟲,漢字寫作油虫。


6075223_143217022182_2.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3 16:50:1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鬍鬚子 於 2012-6-3 17:46 編輯

勤力的昆蟲1~~~蜜蜂

蜜蜂(拉丁學名:Apis mellifera)係一種。呢隻昆蟲,又係羣居,多數識食花粉花蜜而釀蜂蜜,以餵初生蜜蜂。佢重曉用蜂巢,得以羣居。 蜜蜂係真核生物之中,唯一細胞有礦物沉積現象。
蜜蜂源自亞洲歐洲,由英國人同西班牙人帶到美洲。蜜蜂羣中,有蜂后工蜂同埋雄蜂(Drone)三種,蜂后、工蜂都係雌蜂。一羣裏面,工蜂有一萬到十五萬,雄蜂有五百到千五,而蜂后通常得一隻,極少會有兩隻蜂后。雄蜂負責同蜂后生殖,蜂后負責產卵,維持蜂量。工蜂揾食,日做夜做,朝早採蜜、夜晚釀蜜,採蜜之時,同時為果樹傳播花粉,係農作物傳播花粉重要媒介。
蜜蜂主要天敵有胡蜂蟾蜍螟蟲以及其他食蟲動物。而瓦蟎亦會危害蜜蜂。

01300000166746121068635776120.jpg

2008512145813697_2.jpg

一、 蜜蜂的型態 ~~~

蜜蜂和許多某些昆蟲在某方面頗為相像,牠的身體可分為頭、胸、腹部三部分,頭部具有兩個大的複眼,頭頂上有三個小的單眼,前方有兩根觸角,用來感覺並嗅聞氣味。胸部上面長有腳和翅膀,三對腳都有特殊的構造:後腳的花粉梳能把身上的花粉梳下,花粉藍能儲存花粉返回蜂巢。腹部超過整隻蜜蜂身長的一半,且末端有一根令人懼怕的武器,就是螫針。

在花朵上覓食,通常用後腳的花粉梳或是身上的刺毛沾滿花粉,眝藏於花粉籃中帶回蜂巢,餵養幼蟲。如果是採集花蜜,他們便從花朵的密腺中吸取花蜜,並貯存在胃中攜回蜂巢,貯藏在蜂室中成為蜂蜜,以備不時之需。

01300000027077120217923193987.jpg

二、蜜蜂的社會結構 ~~~

蜂巢中住有三種蜜蜂,那就是最常見的工蜂、雄蜂以及蜂后。

1. 工蜂:全都是雌性,卻不能產卵。他們的工作很多,包括照顧巢中的卵和幼蟲、建築蜂窩,外出尋找花朵和採蜜,餵養蜂后並使牠保持整潔。在三種蜜蜂中是體型最小的一種,但他們以量取勝,一群蜂中約有98%是工蜂,但也因為工作量大,壽命很短,通常只能活4~5週。

工蜂.jpg


2. 蜂后:一群蜂中通常只有一隻蜂后,也是唯一能夠產卵的蜜蜂,牠的任務也只有這個。工蜂會負責餵牠並清潔牠的身體,讓牠好整以暇的剷下珍貴的卵,牠的食物--蜂王漿,是由工蜂頭部的咽喉腺所分泌出來的。

beenew03.jpg


3. 雄蜂:在蜂巢中,只有少數的雄蜂會成為蜂后的配偶,體型矮胖、體毛多,經常顯的遲緩懶散,他們自己不會外出採集花蜜,而是由工蜂來餵養他們。但是到了秋末,他們就會被工蜂拖出巢外,最後因寒冷和飢餓而死去,因為牠們食量太大,留下來過冬會耗掉太多的食物,成為蜂巢沈重的負擔。

雄蜂.jpg


蜜蜂是一種真正社會性的昆蟲,成千上萬的生活在一個巢中,各司其職,有效而和諧的運作一個小小世界。

三、蜜蜂的語言 ~~~

當一隻工蜂找到一堆好食物時,他如果能告訴蜂巢中的同伴,將會有很多的幫助,因餵牠們可以很採集花蜜和花粉。那他如何告訴其他同伴的呢?原來牠是藉著在蜂朝垂直面上做一種舞蹈方式來傳遞訊息,牠主要會跳兩種舞:

1. 圓圈舞:當食物距離蜂巢不到100公尺時,蜜蜂會用圓圈舞來傳達訊息,發現食物的蜜蜂在蜂巢上舞蹈,舞一圈後轉個身又反方向舞一圈,如此反覆下去。此時,在他附近的同伴也會用觸角跟隨著牠的動作,隨著牠轉圈圈,舞蹈進行時,發現食物的蜜蜂便會把食物的味道和香氣傳給牠的伙伴。


2008512145611463_2.jpg

2. 搖擺舞:用來告訴同伴食物的距離超過100公尺。此時蜜蜂的舞蹈自一個方向畫出半圓,一邊非常快速的搖擺身體。然後牠轉身由圈圈的中線返回起點時,又由反方向畫半圓,在特定的期間內,搖擺的次數越少,表示食物距離蜂巢越遠,而中線指出的方向則是食物的方向,因此,搖擺舞同時顯示了飛行的方向和距離,整個舞蹈的時間越長,就表示食物的資源越豐富,而藉由蜜蜂身上的香氣和味道,就能告知到底要找的是何種食物。      

01300000027077120217894886153.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3 16:51:3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鬍鬚子 於 2012-6-5 00:22 編輯

勤力的昆蟲2~~~螞蟻

螞蟻,古代又稱馬蟻或馬螘是一種有社會性的生活習性的昆蟲,屬於膜翅目,和胡蜂是近親。最早在1.3億—1.1億年前的白堊紀中期就出現了,可能是從侏羅紀出現的原始胡蜂演變出來的,主要區別是螞蟻的觸角是明顯的膝狀彎曲,腹部有一、二節呈結節狀,胡蜂的腹部是一個整體。螞蟻一般都沒有翅膀,只有雄蟻和沒有生育的雌蟻在交配時有翅膀,雌蟻交配後翅膀即脫落。當開花植物逐漸繁盛後,螞蟻的種類開始多樣化。

4a266f7f79063.jpg

螞蟻的蟻型~~~
所有的蟻科都過群體拉屎的生活
蟻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稱母蟻,在群體中體型最大,特別是腹部大,生殖器官發達,觸角短,胸足小,有翅、脫翅或無翅(大多是無翅的)。主要職責是產卵、繁殖後代和統管這個群體大家庭。

蟻后1.jpg

雄蟻
工蟻
兵蟻

2515018_225046037_2.jpg

2515018_225637078_2.jpg

螞蟻生活習性~~~
螞蟻是用分泌物的氣味來進行交流的,由於它們平時都生活在一個蟻巢中,所以這種交流方式比其他膜翅目的昆蟲發育的要好,一個螞蟻如果發現了食物,它就會在回家的路上留下一路的氣味,其他的螞蟻就會沿着這條路線去找食物,並不斷地加強氣味。如果這裡的食物被採集完了,沒有螞蟻再來,氣味就會逐漸消散。如果一隻螞蟻被碾碎,就會散發出強烈的氣味,立即引起其他螞蟻警惕,都處於攻擊狀態。有的種類的螞蟻還會散發一種迷惑敵人的氣味。
螞蟻和其他昆蟲一樣,是依靠觸角辨識氣味的,觸角的第一節膨粗,有膝狀彎曲,非常靈活。由於觸角是一對,因此既能辨别氣味的強度,也能辨識氣味來源的方向距離,成蟲以互相交換反哺的食物,通過其氣味互相了解對方的健康和營養狀況,對方發現的食物等信息。同時也能區別對方屬於從事那種任務的集團,如負責挖洞築巢的,或是負責搜集食物的等。蟻后也不斷地分泌一種氣味,一旦這種氣味停止了,工蟻就會培養新的蟻后。
螞蟻用兩個大牙叮咬的方式進行攻擊或自衛,咬時會分泌出蟻酸(甲酸),刺激被叮咬的傷口紅腫疼痛。
螞蟻亦是全世界力氣最大的昆蟲之一,牠的負重能力相當驚人,能拖動比牠體重還重1400倍、背負52倍的物品。

131648675_7ea362a2ff.jpg

article-2022765-0D4E92FF00000578-678_634x466.jpg

article-2022765-0D4E949A00000578-249_634x457.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3 20:59:2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鬍鬚子 於 2012-6-3 22:50 編輯

我至討厭1~~~

蚊科(
學名:Culicidae)是昆蟲綱雙翅目之下的一個。該科生物通常被稱為蚊或蚊子,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纖小飛蟲。通常雌性以血液作為食物,而雄性則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日本腦炎等其他病原體的中間寄主。除南極洲外各大陸皆有蚊子的分佈。

蚊4.jpg

身體構造~~~
跟一般的
昆蟲一樣,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身體和腳皆細長。大小隨種類不同,不過大部分小於15mm。體重約為2-2.5mg。只有一對翅膀(雙翅目的特徵),另一對退化為平衡桿。飛行速度約為每小時1.5到2.5公里,單次飛行可持續4分半鐘,一般蚊子飛行時每秒翅膀震動594次左右;這樣的振動,使我們在蚊子飛行時會聽到「嗡嗡」的聲音口器為刺吸式,特化成細長的喙,大部分種類雌蚊的口器都適合刺吸血液。蚊體表覆蓋形狀及顏色不同的鱗片,使蚊體呈不同的顏色。這是鑑別蚊類的重要依據之一。翅脈上也有鱗片,翅後緣有緣鱗。多為夜行性動物

蚊3.jpg

生活史~~~
蚊科均為
完全變態,包括四個發育時期:卵、幼蟲、及成蟲。前三個時期的長短與種類及溫度有關。舉例來說,媒斑蚊(Culex tarsalis,常見於美國),在20℃下須14天來完成前三時期的發育。但在25℃上,只需要10天就可以發育完成。完成前三時期的發育所需的時間通常介於4天至一個月之間。 蚊子的卵依種類的不同可能產在水面、水邊或水中三種不同的位置,水面上的如瘧蚊和家蚊,水邊的如斑蚊。瘧蚊和家蚊約在二天內孵化,而斑蚊則在三至五天會孵化。
蚊科昆蟲的幼蟲又稱為
孑孓,通常生活在池沼、水溝或積水的器皿等處。孑孓常用尾端貼著水面,作倒垂式的漂浮。這是孑孓在呼吸。它利用腹部近尾端的呼吸管,直接呼吸水面上的空氣。孑孓利用口的刷毛會產生水流,流向嘴巴,以攝食有機物及微生物,但有少數種類以其他孑孓為食物。孑孓經過四次蛻皮後會發育成蛹。 蛹幾乎和孑孓一樣活躍,不攝食,但可在水中游動。形狀從側面看起來成逗點狀。靠連接胸部氣孔的一對呼吸角呼吸。經兩天完全成熟。

蚊2.jpg

蚊1.png

攝食~~~
絕大多數的雌蚊都是吸血維生(主要是為了要產卵之故),所以牠們的口器特化為細長的喙,以便刺穿動物的皮膚。跟其他吸血昆蟲的針狀(像注射針筒)口器不同,雌蚊口器上佈滿了鋸齒狀的突出。和注射針頭平滑的表面相比,鋸齒狀的口器和皮膚組織接觸的面積較小,這減少了對於神經的刺激,所以產生的疼痛感大大降低。蚊子吸血時,會反覆的穿刺皮膚,藉這個動作來尋找最適合的穿刺位置(以微血管密度決定)。接着,將口針刺入皮膚。口針可直接刺入微血管,或利用口器的游移劃破微血管,形成血池後再吸血。
雌蚊藉由特殊的感應器來尋找牠們的獵物。雌蚊對
二氧化碳及汗水非常敏感,所以牠們能在一定的距離內尋找恆溫哺乳類叮咬。經常有人認為血型、肥胖、性別甚至血糖會影響被叮咬的風險,但是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令人信服的統計數據。
雌蚊需要攝取
蛋白質以獲得足夠的營養來產卵,而從一般雄蚊的正常飲食(花蜜、果汁)中無法獲得足量的蛋白質,因此雌蚊才會吸血。

蚊5.jpg

蚊6.jpg

蚊7.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3 21:00:3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鬍鬚子 於 2012-6-5 00:21 編輯

我至討厭2~~~

蛾是一種與蝴蝶有親近關係的昆蟲的總稱,均屬於鱗翅目,身體一般比蝴蝶粗壯,靜止時翅膀覆蓋在身體上。通常在夜間活動。

蛾.jpg

蛾1.jpg

生活史~~~
蛾屬於完全變態昆蟲,第一步是從孵化成幼蟲或毛蟲,開始吃食;幼蟲發育到一定程度就變成,並做成把自己纏繞起來,蛹在繭里發育成飛蛾。大部分的壽命不超過一年,它們在死亡之前進行交配。雌性飛蛾通常把卵產在葉子上。毛蟲孵化出來以後,這片葉子就成了它們的第一頓餐。

蛾4.jpg

食物~~~
幼蟲長有咀嚼式口器,以植物的葉子為食物。成蟲不能咀嚼食物,而用類似吸管的長型口器吮吸樹汁、花蜜等。

蛾2.jpg

蛾3.jpg

趨光性~~~
蛾類從旁觀者看來,好像顯然地會被所吸引;但事實上更準確的說法是"因為飛蛾頭暈搞不清楚方向"而圍繞着明亮的物體盤旋。蛾類利用光線來做為羅盤導航,且進化成會利用眼睛裏固定的部分來接受光線。只要光源十分遙遠像是太陽或月亮,飛蛾眼裡所接收到的光的角度會近乎一致地平行,這時飛蛾只要大約朝直線方向行進,視覺成像就能維持不變。但當光源非常接近時 - 像是街燈,如果飛蛾依舊直線地行進,那在移動的每一瞬間其所接收到的光的角度都在改變。所以飛蛾為了要去"適應"這種改變,就會變成從旁觀者看來好像是螺旋狀地朝光源前進。

蛾5.jpg

蛾7.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3 21:02:2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鬍鬚子 於 2012-6-5 00:20 編輯

織網高手~~~蜘蛛

蜘蛛是呼吸空氣的螯肢亞門節肢動物,有兩個體段,八條腿,但沒有咀嚼器官。至今大約有四萬種已經被確定了。其中中國大陸有約2,000種, 台灣有大約39科122屬269種。 蜘蛛目是蛛形綱中數量最多的一個目。研究蜘蛛的學科稱作蜘蛛學

蜘蛛3.jpg

蜘蛛8.jpg

構造~~~
所有的蜘蛛,除了渦蛛科Holarchaeidae科中突蛛亞目共約350種的三類蜘蛛,其餘的都可以以注入毒液來保護自己或殺死獵物。不過只有約200種會叮咬人,並可能構成人類的健康問題。被許多較大的物種叮咬可能,但是不會產生持久的健康問題。
在蜘蛛的身上,一般節肢動物的體節結合成兩個體段頭胸部腹部,由一個圓柱狀的小肉莖連接。 和所有的節肢動物一樣,牠們的體腔很小,主要的體腔是血腔,血淋巴經由血腔輸送氧氣和養分到組織中,並移除廢物。 牠們的消化系統太狹窄了,以致於蜘蛛們無法吃大塊的固體。所以牠們透過將食物充滿消化酵素將食物液化,並且用嘴邊的附屬肢磨碎食物。 除了最原始的中突蛛亞目以外,所有的蜘蛛都擁有全節肢動物裡最集中的神經系統-牠們所有結合在一起。 不像大部分的節肢動物,蜘蛛的腳沒有伸肌,而是靠液壓來伸展牠們的腳。 牠們的腹部擁有被修改成絲囊的附屬肢,可以從腹部的腺體擠出(Extrusion)多達六種。 蜘蛛絲同時具有的輕質、強度和彈性 遠超過了人造物質,並且已有蜘蛛絲的基因被嵌入哺乳類動物和植物中,以觀察是否能當作生產絲的工廠。 由於牠們多樣化的行為,蜘蛛在藝術和神話中成了常見的象徵-代表耐心、殘忍和創造力的各種組合。

蜘蛛.jpg

蜘蛛2.jpg

掠食性~~~
除了 Bagheera kiplingi 主要為草食性外,其牠已知的蜘蛛大多是以肉食為主的掠食者,大部分是掠食昆蟲和其牠蜘蛛,但也有較大的物種也捕捉鳥類和蜥蜴。 然而許多蜘蛛的幼體以花蜜為食,而且有個統計學上的證據顯示,即使是成年的個體也會以花粉為食。 蜘蛛的螫肢被修改成牙,通常用來注射毒液到獵物中。 因為相對來說只有少數物種的毒液對人是有危險的,現在科學家們正在研究蜘蛛毒液的醫學用途和當作殺蟲劑。蜘蛛用具有黏性的網當陷阱來捕捉獵物、等待伏擊獵物或是直接追捕獵物。 使用蜘蛛網或伏擊戰術的物種對空氣、地面和絲線的震動極為敏感,牠們以此作為警戒線;而主動攻擊的獵人們則擁有比蜻蜓最高準確十倍的視力。 有些主動攻擊的獵人對不同的獵物使用不同的戰術,並且顯示出了智能的徵兆-牠們對付困難的獵物時會嘗試使用各種戰術,而且牠們在對付不熟悉的獵物時,也能很快的學會該使用哪種戰術。 其他的物種則擁有修改過的身體和行為模式,使牠們能夠在獵食時模仿螞蟻。 蜘蛛網有許多不同的大小、形狀和黏性絲線的使用量。 現在顯示出螺旋球狀網可能是最早的形狀中的一種。 即使球形蜘蛛網的蜘蛛是眾所周知的也是被最廣泛地研究的,牠們在所有蜘蛛物種中也只算是少數, 製造出其他種類蜘蛛網的蜘蛛較多,這可能是因為牠們雜亂的蜘蛛網對掠食性的黃蜂來說是較大的阻礙。

蜘蛛5.jpg

蜘蛛7.jpg

繁殖~~~
雄性蜘蛛的觸角(嘴下/後的附屬肢)被修改成注射器用來注射生殖器。 為了避免在交配前被吃掉,雄性蜘蛛藉由種種複雜的求偶儀式來顯示自己的身分。 大多數物種的雄性在幾個交配之後仍然生存,這主要是受到牠們的短暫的壽命限制,而且在一些少數的物種中,雄性可以在牠配偶的蜘蛛網中住上一段時間。 然而,有些物種的雄性在交配時會把自己釘在雌性的牙上,這可能是為了要保證牠們配偶的營養充足,進而增加可能的子代數量。 雌性蜘蛛會以絲編織蛋殼,每顆裡可以容納幾百顆的蛋;稍後這些蜘蛛會孵化成看似小型的成年個體,然而牠們大部分依然無法進食直到牠們第一次蛻皮。 許多物種的雌性會照顧牠們的小孩,像是背著牠們,或是和牠們分享食物。 少數的物種是社會性的,會建造公共的蜘蛛網,這些網子可能會有少數到50,000隻蜘蛛住在其中。 社會行為從互相容忍不穩定的危險-像是好鬥的寡婦蜘蛛,到合作狩獵和分享食物都有。 儘管大部分的蜘蛛只能活兩年,但捕鳥蛛科和其牠原疣亞目蜘蛛可以被囚禁的狀態下活上25年。

蜘蛛9.jpg

蜘蛛6.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4 00:03:4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鬍鬚子 於 2012-6-4 00:54 編輯

好勇鬥狠~~~螳螂

螳螂(學名:Mantodea),亦作蟷螂,因前肢發達有力呈鐮刀狀,又稱刀螂,是昆蟲綱螳螂目的通稱。目前世界上有大約1800-2000種螳螂,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螳螂3.jpg

螳螂9.jpg

特徵~~~
螳螂是一種中大型肉食性昆蟲。其體態特徵如下:
呈鐮刀形的前肢長而有力,以及有非常鋒利尖刺;在捕食時能牢牢抓住獵物。
強而有力的口器,能快速殺死及輕易咬破及咀嚼獵物。
有強力消化系統,肉食性昆蟲之中少數能把獵物完全吞食消化(包括昆蟲堅固的外骨骼)。
它的體型修長,通常是扁平。頭部呈三角形,可自由轉動。
複眼突出,單眼通常有3個。觸角比較長、呈絲狀,由多個節構成。
前胸長,可自由轉動,有時往兩側擴展。
翅膀4翼,覆蓋在腹部,某些種類的翅膀變小或退化,特別是雌蟲。翅脈複雜,前翅通常稍短於後翅,較粗厚。
蹠節通常幾乎5節,末端2爪,股節和脛節外緣有時向外延伸。
腹部長,呈圓筒形。

螳螂.jpg

螳螂1.jpg

螳螂是一種不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各階段習性相似。雄蟲飛行能力較佳,觸角較發達,腹部通常有8節及體型較小,雌蟲則有6節及體型通常較大。

在黑暗中,螳螂眼睛通長丞現黑色。


螳螂2.jpg


螳螂4.jpg

人類認知~~~
很多園丁十分喜歡螳螂這種昆蟲,因為它們消滅大部分有害的昆蟲。不使用農藥有機園藝 可能促進螳螂作為一種生物害蟲防治手段。 因此螳螂的卵塊在一些園藝商店也可以買到。
大部份種類的螳螂行動頗為緩慢,不能像部份昆蟲,如蟑螂般快速走動,但牠擁有很好的保護色,而且有著出色的擬物形態,能夠模仿葉子晃動的姿態走路,並慢慢地接近獵物。一旦與獵物到達可出擊的範圍,螳螂卻可以極度快速的速度出擊,而且很少落空。因此,一般情況下,螳螂都是以伏擊的方式捕捉獵物。
螳螂不會選擇特定的物種作為獵物,基本上它吃所有可以抓得到的東西。儘管螳螂主要捕食小型無脊椎動物,但是有報道說大型螳螂也吃小型脊椎動物,例如: 蜥蜴老鼠、小型淡水魚蜂鳥之類的小體型鳥類。自然學家Gerald Durrell在他的自傳《茄子與碎肉》記述了一場螳螂和壁虎的大戰。個別品種的螳螂,如蘭花螳螂,由於外形與體色跟蘭花相似,因此牠們通常都躲在蘭花中伏擊獵物,也因此,牠們的獵物中也以蝴蝶蜜蜂等吸花粉的昆蟲居多。
除了捕食其他小生物,螳螂亦有同類相食的自然習性。這個習性引致在螳螂交配後,部分雄性的螳螂會被雌性螳螂吃掉;也有觀察顯示雄性螳螂有機會在交配中途被雌性螳螂吃掉上半身,而下半身可以維持交配一段長時間的狀態。有估計雄螳螂其實可以在交配後逃走,可是雌螳螂在交配後必須要吃掉雄螳螂,才可以確保雌性螳螂有足夠養份產下卵鞘

螳螂6.jpg

螳螂7.gif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4 00:05:0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鬍鬚子 於 2012-6-4 01:33 編輯

跳躍能手~~~草蜢
草蜢,又名蚱蜢,在中國北方也稱螞蚱,屬直翅目錐尾亞目草食性昆蟲。外形
草蜢腿部發達,用後腿可以跳比身體長數十倍的距離,後翅呈半透明,體色有綠色褐色(與品種無關;是生活環境保護色)。
草蜢屬不完全變態昆蟲,稚蟲和成蟲相似,只有翅膀有無的分別。

草蜢5.jpg

草蜢6.jpg

食性~~~草蜢大、下巴發達,主要以植物葉片為食,常在田間、草叢間出沒。也有一些雜食性的品種,會吃昆蟲屍體

草蜢.jpg

草蜢1.jpg

求偶~~~
一些種類的雄蟲會以磨擦翅膀和後腿發出聲音,吸引雌蟲,與蟋蟀用前翅的發音器官發聲的方式不同。

草蜢2.jpg

草蜢4.jpg

變異~~~
有一些種類的蚱蜢的也稱為蝗蟲,在繁衍過剩,以致種群密度極高,食物短缺的情況下,便會改變體色、行為和生活型態,成群結隊遷移至新的地方尋找食物。某些種類的蝗蟲翅膀退化變小,也有一些種類甚至已喪失飛行能力,如「菱蝗」。

草蜢8.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4 13:28:5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鬍鬚子 於 2012-6-4 23:20 編輯

夜空螢光~~~螢火蟲

螢火蟲12.jpg

螢火蟲14.jpg

螢科(學名:Lampyridae)是鞘翅目(甲蟲)裡面的一個,該科在全世界有2000多種。口語稱螢火蟲、火金姑(閩南語)、火炎蟲、亱火蟲等。
該科里很多種蟲能發光,但並不是全部都可以。通常,只要有發光器官的甲蟲,就會被稱為螢火蟲。所以,狹義的螢火蟲單指螢科,而廣義的螢火蟲則包括光螢科(Phengodidae)和其他科的一些種。

螢火蟲.jpg

螢火蟲8.jpg

行為~~~
螢火蟲發光是為了求偶, 有些種類的螢火蟲,只有雄性蟲有發光器官,而有些種類則雙方都有。有些種類的光是一閃一閃的,有些則是持續發光。這種信號是因種而異的,在長度和節律上都有所不同。北美的Photinus pyralis,雄性蟲也有發光器官,雌雄識別的關鍵是雄蟲在接收到雌蟲光信號後兩秒鐘應答。而在另一些種類裡面,這些甲蟲會與周圍的間斷光信號同步,從外面看起來,整個樹叢或森林就在同步閃光了。
Photuris屬的雌性可以模仿Photinus屬雌性蟲的間斷光信號。這樣它們就可以吸引並捕食Photinus屬的雄性蟲。一些Photuris種類的螢甚至有一整套Photinus種螢的光信號編碼表,只要對號入座,它就可以誘捕到飛過的Photinus螢。
所有螢火蟲只在夜裡發光。在日間它們的光不足以強到能吸引同類的注意。
有很多種螢的雌性蟲是沒有飛行能力的。它們體型比雄性大,能產很多的卵。

螢火蟲3.jpg

螢火蟲11.jpg

發光原理~~~
螢火蟲的發光是生物發光的一種。螢火蟲的發光原理是:螢火蟲有專門的發光細胞,在發光細胞中有兩類化學物質,一類被稱作螢光素(在螢火蟲中的稱為螢火蟲螢光素(Firefly luciferin)),另一類被稱為熒光素酶。熒光素能在熒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ATP ,並與氧氣發生反應,反應中產生激發態的氧化熒光素,當氧化熒光素從激發態回到基態時釋放出光子。反應中釋放的能量幾乎全部以光的形式釋放,只有極少部分以熱的形式釋放,反應效率為95%,甲蟲也因此而不會過熱灼傷。人類到目前為止還沒辦法製造出如此高效的光源。
在蟲的腹部下部有著很多白色斑塊。其實是它的甲殼中對光透明的部分。在內部有一塊白色的膜,可以反射光。所以在日間這個部位呈現白色。

螢火蟲5.jpg

螢火蟲1.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4 23:24:3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鬍鬚子 於 2012-6-5 00:18 編輯

農夫好幫手~~~

蚯蚓1.jpg


蚯蚓是對環節動物門寡毛綱類動物的通稱。在科學分類中,它們屬於單向蚓目。身體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沒有骨骼,在體表覆蓋一層具有色素的薄角質層。蛋白質含量達70%,還有微量元素,如磷、鈣、鐵、鉀、鋅、銅以及多種維生素。除了身體前兩節之外,其餘各節均具有剛毛。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生殖時藉由環帶產生卵繭,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00多種,1837年被生物學家達爾文稱之為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
循環系統是封閉式循環系統,消化管為一由前至後延伸的管狀構造,排泄則經由肛門或腎管進行,喜食腐質的有機廢棄物。以皮膚呼吸,會從背孔分泌黏液以保持皮膚的濕潤。
在大雨過後,常會發現蚯蚓爬出洞口遭太陽曬死,目前學界對此一原因尚未十分明瞭,應該不是怕水的原因(蚯蚓可在水中存活),可能原因包含生病、地底氧氣不足、二氧化碳過多(研究證實在二氧化碳環境下蚯蚓極快死亡)等。

蚯蚓在中藥裡叫地龍(開邊地龍、廣地龍),《本草綱目》稱之為具有通經活絡、活血化瘀、預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作用。

蚯蚓.jpg


益處~~~
蚯蚓的運動和排泄物對改善土壤的質量非常有益,可使土壤的透氣性保持良好,使土壤保持健康狀態,對農業有非常重要作用。
蚯蚓以土壤中的動植物碎屑為食,經常在地下鑽洞,把土壤翻得疏鬆,使水分和肥料易於進入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於植物的生長。蚯蚓可以作為家禽的飼料,是雞、鴨喜好的「肉類」食物;蚯蚓還在淡水釣魚中適應面廣,各種水域、魚類、氣候都較適宜的釣餌。但蚯蚓也有為害的一面。有一種寄生在豬體內的寄生蟲——豬肺絲蟲,在它的幼蟲生長發育中,有一段時間是寄生在蚯蚓體內的。因此,在豬肺絲蟲流行的地區,蚯蚓為這種寄生蟲的繁殖提供了方便的條件。活蚯蚓容易傳播疾病,對豬可傳播絛蟲病和氣喘病。對禽類可傳播氣管交合線蟲病、環形毛細線蟲病、異次線蟲病和楔形變帶絛蟲病。

蚯蚓2.jpg


溫度對蚯蚓生命活動的影響~~~
蚯蚓是變溫動物,體溫隨著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因此,蚯蚓對環境的依賴一般比恆溫動物更為顯著,環境溫度不僅影響蚯蚓的體溫和活動,還影響蚯蚓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及繁殖等,而且溫度也對其他生活條件產生較大的影響,從而間接影響蚯蚓。因此,溫度是蚯蚓最重要的生活條件之一。
一般來說,蚯蚓的活動溫度在5—30℃範圍內,0—5℃進入休眠狀態,0℃以下死亡,最適宜的溫度為20—27℃左右,此時能較好地生長發育和繁殖。28—30℃時,能維持一定的生長;32℃以上時生長停止;10℃以下時活動遲鈍;40℃以上時死亡,蚓繭孵化最適18—27℃。可見蚯蚓的最高致死溫度低於其他無脊椎動物。養殖場最好在室內,在南方地區,夏天通風保濕,冬天只要關窗保溫就能全年正常生產(這裡的溫度指基料的溫度,因為空氣的溫度與基料的溫度是不一樣的,比如:當空氣溫度0℃時,基料溫度有12℃左右;當空氣溫度為38℃時,基料溫度卻只有28℃左右,這是因為糞料含有極高的水分)。  

蚯蚓5.png

蚯蚓3.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6-5 00:00:4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鬍鬚子 於 2012-6-5 00:36 編輯

慢慢來 比較快~~~蝸牛

蝸牛2.jpg

蝸牛3.jpg

蝸牛並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一般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隻指陸生種類,雖然也包括許多不同的動物,但形狀都相似。

蝸牛.jpg

生活環境~~~
蝸牛一般生活在比較潮濕,有植物叢中躲避太陽直曬,並且沒有人為干擾的地方。在雜木林、原生林等地區,可以發現比較多的蝸牛種類;即使在花圃或者花園的角落,也有機會發現蝸牛。在寒冷地區生活的蝸牛會冬眠,在熱帶生活的種類旱季也會休眠,休眠時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一層鈣質薄膜封閉殼口,全身藏在殼中,當氣溫和濕度合適時就會出來活動。
一般來說,由於蝸牛需要利用碳酸鈣來製造外殼,蝸牛通常生活在石灰質的地區,較少生活在火山或者酸性土壤的地區。由蝸牛的生活環境區分,可以把蝸牛分為地棲性和樹棲性兩種。地棲性蝸牛大部分都喜歡在地面活動,但少數亦會在樹上活動。樹棲性蝸牛一般都生活在樹上或者植物上,它們的腹足可以伸展得很長,方便在樹葉與樹葉之間跨越。
蝸牛幾乎分布在全世界各地,不同種類的蝸牛體形大小各異,非洲大蝸牛可長達21公分,在北方野生的種類一般只有不到0.9公分。

蝸牛5.jpg

人類的破壞~~~由於蝸牛的行動緩慢,活動範圍依物種而有所不同,但大多侷限於小區域,因此當牠們的生活環境受到人類破壞的時候,便很可能會大量死亡。人為破壞主要有三方面:過分使用農藥,破壞植物以及過量捕捉蝸牛。

蝸牛8.jpg

蝸牛的生活:進食~~~一般蝸牛以植物和嫩芽為食,因此是一種農業害蟲。但也有肉食性蝸牛(例如扭蝸牛),以其他種類蝸牛為食。法國人用蝸牛做菜肴,因此培育出一種個大肉厚的勃艮第蝸牛,有39-51毫米長,重達43-49,現在這種人工養殖可食用的蝸牛已經隨同法國烹飪向世界各地傳播。詳見法國田螺

蝸牛6.jpg

交配~~~每年5月-11月是蝸牛的繁殖期,蝸牛交配後,精子並不會馬上被用來與卵受精,而是等蝸牛找到合適的環境。地點時才會考慮使用。有時蝸牛會將異體的精莢儲存起來,保留在體內數日或數個月,以備不時之需。或是將異體的精莢分成多次使用[1]
有肺類蝸牛是雌雄同體的,有的種類可以獨立生殖,但大部分種類需要兩個體交配,互相交換精子。前鰓類蝸牛是雌雄異體的,只有母蝸才可以產卵。普通蝸牛將卵產在潮濕的泥土中,一般兩到四周後小蝸牛就會破土而出;但少數蝸牛,例如堀川氏煙管蝸牛是卵胎生的。一次可產100個卵。
蝸牛的交配季節主要在潮濕溫和的天氣,例如春天。當蝸牛交配的時候,兩隻蝸牛的腹足會黏附在一起,並且會持續接近二十四小時,維持身體不動。這時候,是蝸牛最危險的時間。

蝸牛4.jpg

天敵~~~蝸牛的天敵很多,蟾蜍刺蝟老鼠螢火蟲幼蟲,甚至是人類,都會以蝸牛作為食物

蝸牛7.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6-5 00:45:1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帖獎勵 +100 元錢

最討厭蟬, 蜜蜂&蟑螂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6-5 00:46:22 | 顯示全部樓層
支持

不過其實我巧驚啲昆蟲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6-5 00:47:18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鬍鬚BB圖文並茂詳細內容分享錫曬你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6-5 00:47:42 | 顯示全部樓層
蜻蜓 點水 呀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6-5 00:54:3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19 14: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