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法官 發表於 2012-5-20 08:29 
英治..時期,英國淫為了容易管,會放d好處給本地人,也會好有智慧的去給你希望!
強國...有政治智慧的淫才不 ...
法官大人
不知阁下做法官之前是後事何種行業,對HK英治時代和現今的經濟結構有多深的体會和認識?
HK人沒有英治时代那種比較"安居樂業"感覺小弟認為應分政治和經濟两個層面去睇;
政治方面---沒有現在這么民主,民生问题一面倒阿Sir說了算,就算明益英资集團港人都認為"理所當然"很少或基本沒有反對派聲音,行政,立法阻力少,傳媒沒有现在的那種以宣傳和嘲罵政府為主流的氣氛,只有少数不成氣候的左報在微弱地"反港英",和大陸當時人民生活比較,港人有絕對的優越感和作為"香港人"的滿足感,高度的滿足感自然令到社會一片和諧,社會有和諧自然大家拼命去搏殺創造機會,人人有機會,個個有錢揾,全社會在讚揚"李超人"奇蹟,三個潮州人在港银行界打拼發達的奇蹟被搬上電視劇(我來自潮一州),誰會有空理會垃圾局裡拉布或拉什么屎?
經濟方面---英治時代大陸極度封闭,工業,商業,外贸等經濟活動一切以HK馬首是"膽",沒有會講英文的港人行頭,大陸人是無"膽"衝出去的,HK靠這小小窗口和功夫食硬內地,工商各業過水濕腳,百業興旺,想做個小老板,或開家小工廠在珠三角不難,可20多年过去了,大陸人新一代成長,無論學問和見識,拼勁都和上一代不可同日而語,加上一大批海外留學回國創業的高手和本地每年幾百萬大專畢業生跑出社會揾食創業,這一股推動力把过往香港謹有的"優勢"比下來了。没有了這種優勢,薪金成本高的港人在很多行業範疇內失去了競爭力,連老板都失業,何况一般工人。港人創業沒以前容易了,飽學之士亦只有和大集團,大財團,連鎖公司,外资大公司打工,近年大陸遊客多,做一些零售行業或小小飲食店,糖水舖還可以。
过去10多年大陸變為"世界工廠"。此處不討論其好與壞。但其效應是大陸工人搶盡了世界其它國家(包括港,台)工人的工作機會,低下層失業多了,怨氣必生,無論阁下怎么看和評價"和諧"(河蠏),我認為中國人社會裡包括中港都不可或缺,於民生至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