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電影裡登場的鋼鐵人系列裝甲共有七套,造型主要是由Phil Saunders、Adi Granov與Ryan Meinerding等繪師進行設計。以下還會介紹一些電影中並未出現的概念設定:
1.Mark 1
Mark 1是東尼在被十環幫俘虜期間所打造的裝甲,是所有鋼鐵人裝甲的原型,也是電影版中比較有詳細數據設定的裝甲。
裝甲本身與作為動力來源的弧形反應爐一樣,都是以飛彈等十環幫所提供的史氏工業武器拆製而成,因此材質混雜:包括鐵、銅、鎂,以及各種合金。防禦力雖遠遠不及後來所製造的型號,但已經足以抵擋一般子彈的攻擊。
Mark 1的腰部有迴轉平衡機構,四肢關節則皆以伺服電動機帶動,不只手臂可產生900磅(約408公斤)的推力,雙腿在液壓機構的輔助下,推力更可高達1500 磅 (約680公斤),因此東尼著裝後可以發揮超乎常人的力氣。但這套裝甲畢竟只是應急之下的急造品,許多關節機構因為難以小型化必須外露而有防護不足的問題:例如帶動右大腿的履帶裝置在東尼逃生時就被子彈擊中而故障,因而造成了東尼受困火海的危機。
Mark 1的藍本雖然是漫畫版最初的灰色裝甲,但並不像該套裝甲一樣,設計之初就配有掌心光束等制式武裝,因此攻擊面較為貧乏。除了拳腳以外,Mark 1的遠距離武裝只有小型飛彈發射器與火焰放射器(雙手各一)兩種,但前者炸傷了十環幫的首領,後者則重創了十環幫的軍火庫,都有不錯的使用效果。另 外,Mark 1也是唯一一套沒有內建頭盔中控系統、必須透過外部開機的裝甲,不只發射武器、腿部噴射等功能都必須手動操作,開機時耗費的時間也造成了殷森的喪命。
Mark 1受困火場。
移動方面,Mark 1已經配有了初步的飛行系統,但腿部噴射在東尼升空途中即發生故障,使得裝甲一度毀於降落失敗的意外。
由於東尼成功逃生後並未將散落的零件帶回美國,因此Mark 1最後落入殘存的十環幫手中、透過設計圖重新組裝後輾轉被史坦搶奪,成為Iron Monger的設計原型,直到東尼與史坦決戰後才又被重新回收。目前這套裝甲收藏在東尼家中的裝甲庫裡。
2.Mark 2
回國並宣佈關閉軍火廠之後,東尼隨即投入了Mark 2裝甲的設計與研發。
這套裝甲最大的特色在於飛行功能的強化,不只提高了腿部噴射的推力與穩定度,更新增了雙掌的衝擊波轉換器以達成姿勢制御輔助的目的。腿部噴射的推力雖然沒有詳細數據可供參考,但根據電影中的表現,光是1%的推力就足以讓一個成年男子在離地約50公分處漂浮;而原本設計目的僅在輔助飛行的雙掌轉換器,也在意外之下發現了衝擊波模式,進而成了日後鋼鐵人系列的制式武裝。
由於Mark 2首重飛行功能,因此整體造型變得更為圓滑流線、關節等重要部份也因為外部裝甲的層層包覆而獲得完善的保護;而裝甲本身也設有壓力轉換艙、氣動減速翼......等裝置,可以因應飛行時各式各樣的狀況。另外,這款裝甲也在頭盔中裝設了控制系統、配合抬頭顯示器的運作與老賈的連線輔助降低操縱難度,達到了著裝者與裝甲合為一體的狀態。
但相較於東尼之後所製造的幾款型號,Mark 2所使用的抬頭顯示器其實尚在實驗階段。除了投影顏色為藍色外、資訊提供的視窗也較為雜亂,飛行時更需要切換到另一種顯示模式,對使用者的負擔較大,因此自Mark 3裝甲出現以後,這種抬頭顯示器就被捨棄不用了。
Mark 2抬頭顯示器的投影畫面。
雖然Mark 2奠定了新一代鋼鐵人功能與外型的基礎,但材質方面卻隱藏著致命的缺陷:Mark 2所使用的裝甲雖輕,但強度不足、容易結冰,因此只要飛行高度超過海拔40000呎之後,系統的主要感測器就會因裝甲的壓力改變而失靈。這項嚴重的缺點讓東尼在首次飛行的實驗中差點喪命,也給了Mark 3裝甲誕生的契機。
目前,這套裝甲已經被軍方改造成War Machine裝甲,由東尼的好友詹姆斯˙羅德(James Rhodes)使用,詳細的資訊請容下述。
3.Mark 3
經過Mark 2首次飛行的經驗之後,發現裝甲缺陷的東尼立即著手改造外殼的強度,最後的完成品就是這套Mark 3裝甲。
除了裝甲表面的鉚釘被取消以外,Mark 3裝甲的外觀與Mark 2是完全相同的,但Mark 3外殼所使用的材質是東尼父親霍華德在二戰期間所開發的鈦(95.5%)金(4.5%)合金。這種合金原先是被使用在「熾天使(Seraphim)」戰略衛星上,不只強度更高,重量也與Mark 2所使用的材質相仿,因此可以維持裝甲整體的重量比,不致影響飛行的速度。不過,金鈦合金實際上只是霍華德在二戰超級士兵計畫「Project: Rebirth」過程中所發明的試作品,強度並不如最終採用的Vibranium(即美國隊長盾牌使用的材質)般達到近乎無堅不摧的地步。由於在官方補完漫畫《I Am Iron Man !》裡曾出現過東尼打造美國隊長盾牌仿製品的畫面(也是第二集盾牌彩蛋的由來),似乎暗示東尼有意重現當年下落不明的材質,因此鋼鐵人的裝甲在未來仍有繼續強化的可能。
塗裝方面,Mark 3一反先前兩套裝甲單色、深沈的外觀,改成了與原著相同、紅金相間的經典配色,而這個特徵也成為了日後幾套裝甲的慣例。有趣的是,老賈原先在進行組裝模擬時是將Mark 3的配色設定成全機金色的,這段小插曲實際上是在向漫畫正史的第二套裝甲致敬:在漫畫初期,東尼發現大眾對第一套灰色裝甲感到恐慌,因此在強化裝甲之餘將之改成金色的塗裝,也因此獲得了「金色復仇者(Golden Avenger)」的外號。
整體而言,這套Mark 3裝甲已經可以說是鋼鐵人系列的完成品。武裝方面除了承襲Mark 2既有的衝擊光束與腰部誘彈外,身體各處的衝擊波轉換器也加裝了熱塑型透片;左右前臂的裝甲內各藏有兩枚小型飛彈,可以穿透坦克裝甲進行攻擊;肩頸部位的裝甲也可展開,配合頭盔的多對多瞄準系統發射微型飛彈。而裝甲的材質更新以後,Mark 3裝甲的飛行高度已經不受限制、速度上也可以輕易突破音障進入超音速飛行,讓穿著這套裝甲的東尼足以在短時間內趕往戰場,甚至勝任與F-22戰鬥機纏鬥的任務。
另外,Mark 3頭盔內的抬頭顯示器與主控系統也經過升級,除了投影顏色變為白色外,彙整的資訊也更為簡單明確,降低了操作上的難度。而為了讓裝甲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發揮保護的效果,裝甲手腕部份的機構可在主控系統失靈的危及情況下展開為護盾,增加防禦的面積。
Mark 3開始所使用的新型抬頭顯示器。
Mark 3裝甲自完成後總共執行過兩次任務:在古密拉(Gulmira)小鎮的戰鬥中,東尼憑藉著裝甲的優勢成功摧毀了十環幫據點的軍火庫;而在與奧比˙史坦的決鬥中,Mark 3雖然遭受重創,最後仍在小辣椒的幫助下勉強取得勝利。戰後,Mark3經過了簡單的修復,目前也存放在東尼家中的裝甲庫裡。
4.Mark 4
即使Mark 3的完成度已經相當高了,東尼在史坦事件過後仍繼續著手於裝甲的改良,而最後的成果就是這套Mark4。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