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報專訊】肩周炎是都市常見痛症,患者會感到肩關節疼痛及僵硬,若置之不理,將帶來長時間痛楚。專家建議,患者除了要作針對性治療,平日可多做伸展運動,令肩關節保持活動;練習時還可輔以小工具,提升效能,有助紓緩痛楚。
肩周炎又稱五十肩、凝肩,患者發病年齡多為50歲左右,肩關節及周邊組織發炎而影響手臂活動,猶如被凝結一般。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莫慧娟指,此症多為原發性,成因未明,後天扭傷肩關節旋轉肌、患糖尿病、肩部缺乏運動等都有較高患病風險,40至60歲是發病高峰期,且以女性患者較多。雖然理論上肩周炎會自行復元,但病發期間患者肩膀疼痛不已,影響生活,而且復元「一般需要兩年時間,有四成人病癒後不能恢復如以往般的活動能力,另有兩成病人在一邊肩復元後會換邊發病。為保持患者肩關節活動功能,建議患者做物理治療外,平日也多做練習」。
伸展放鬆 改善活動力
肩周炎患者會經歷疼痛及漸進凝固、冰封、解凍幾個周期:患者起初會感到肩膀疼痛,在晚間特別明顯,但手部仍可活動;往後疼痛加劇,肩關節逐漸僵硬,活動開始受限,做外旋動作尤其困難,影響到日常生活,例如穿衣服、梳頭、洗背、女士扣胸圍背帶等也有難度;最後是解凍期,肩膀痛楚減退,關節放鬆,手臂活動亦慢慢恢復。這三個周期延續多久因人而異,一般約需兩年時間才結束。
莫慧娟表示,炎症剛起時,患者冰敷、服食醫生處方的消炎止痛藥物,可即時減輕痛楚與炎症反應,但下一步還是做物理治療為主,如超聲波、物理治療式電療、手法治療等。另外,患者因炎症引致肩關節活動不暢順,想改善活動能力,可透過伸展及力量訓練運動,放鬆關節,鍛煉肌肉,多方配合從而達到治療與減低復發的目的。
小工具輔助提升效果
患者自行做伸展及力量練習時,可利用一些簡單的小工具輔助,其中肩膊運動牽引器(Shoulder Pulley)就是借助滑輪移動的張力,幫助患者增加患手肩膊的伸展範圍,提升肩關節活動能力。「它的好處是方便易用,只要把工具掛在門頂或牆上掛鈎,雙手握着手把就可練習,例如用沒肩患一邊的手將繩索往下拉,『患手』一邊就自然給提起,藉此慢慢增加患手往上抬的能力,病人還可按照個人情况,自己控制練習方向和幅度,操作容易。但要留意練習時腰部不要往後拗,不少患者因為手臂疼痛,藉此遷就,不過長遠下去肩關節的活動力非但沒有進步,還會造成腰痛。」
注意姿勢 分數次練習
除此之外,患者也可以用小棒,如跑步的接力棒,甚至地拖棍做類似的練習,同樣地以沒肩患一邊的手支撐「患手」向上提,或者牽引患手往左右兩邊拉;至於向後拉扯,練習關節外旋能力的動作,則可用布帶、毛巾、皮帶等作輔助。另外,也可用小沙包、礦泉水等進行「鐘擺運動」,例如手持小沙包作前後、左右、打圈的動作,借助地心吸力的牽引,加強放鬆與止痛效果。
雖然以上小工具有助提升練習效果,但莫慧娟提醒,最重要是適可而止。「練習就好似飲食般少食多餐,密密做的效果較一次過多練習更好,建議患者一日三次,每次練習五至十分鐘。反之鐘擺運動可以經常練習,但要緊記保持正確姿勢。」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