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oldcake 於 2012-1-30 12:01 編輯
老餅尾眾多理論中, 以'待友之道'最為爭議. 今天且不談待友, 先來談談另一社會問題, 婚姻.
一連數天將發表有關婚姻及婚姻制度的文章, 讓我們一起探討'婚姻'為何物吧. 今天先來介紹一個鮮為人知的婚姻制度.
在古時巴比倫,不知那個聰明人發明有以下的婚姻制度:
每年將適婚年齡的女子集合在公開的拍賣場內,由適婚的男子出價,價高者得。錢則交由中央保管。
看來這只是有錢人的玩意,窮小子便沒着落。非也,他們有更高明的制度!
漂亮的女孩子當然不愁沒人出價,但姿色及條件差的又如何?中央便將拍賣「美女」所得的錢補貼願意娶條件差女子的男性。那沒錢的小伙子不但可以討得妻子,還有可觀的收入,對貧民來說也可算一舉兩得。這制度對有錢人、窮人、美女及醜女都有所得。對社會的安定更有莫大益處,因為婚姻制度本是為社會安定而設,只是一般現代人誤解罷了(誤以為為愛情結晶,實乃大錯)!
也許諸君不同意「婚姻制度」是為社會而設這個論點,但老餅尾縱觀歷史及社會學書刋,未嘗有學者提出婚姻是為愛情的學說!最後只得說句老套話:「理想歸理想,現實歸現實!」縱不願意,也只能接受。
註:
1. 婚姻制度乃為社會而非為個人而設, 已廣為學術界所認同. 以後文章亦以此為前題而論.
2. 認識不同制度, 從而去理解各制度的真正社會價值, 使我們更為理解這個社會及自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