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小到大,煩惱就伴著人的一生。小有小的煩惱,大有大的煩惱;窮有窮的煩惱,富有富的煩惱。總之,無論在哪個位置上,人都要面對煩惱,人仿佛是為解決煩惱而生。然而,煩惱是無量無盡的,解決一個又來一個。接踵不絕,陷人無奈。
佛家認為煩惱是「無明」,亦即智慧不夠,無法明暸真理,故而不能解決問題。也正因為「無明」,所以才「癡心妄想」,諸多需求,而成其煩惱。
從心理學的角度解析,煩惱來自意識,意識源自經驗,而經驗受制於外在環境,自已無法操控,這就出現無助的心態,又無法排遣,便是煩惱。
由意識形成的煩惱,常在潛意識追尋一種方式,使自已免於煩惱。最常見的是「寄托」的心理期望,雖然這並不代表「終止」,也不僅是逃避,但可作為一個心理據點,並以此開拓未來。顯然,這是阿Q得以永在的理論根據了。
兒童時,父母是寄托的對象;進學後,老師成了新權威。日漸長大中,開始有偶像、形成信念或信仰。
這種「寄托」的心理期望有多種方式,包括工作和娛樂,也包括將解除煩惱寄托在「神」身上,使宗教有其社會及心理功能。因此,是否有神已不重要,因為這只是心靈的寄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