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1-11-8 14:35: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benny2 於 2011-11-8 14:44 編輯
ykkenmendd 發表於 2011-11-8 10:47 
木箱作脚架, 1sec取光, 玻璃門好难人工打光, 拍出來把外面的牆本來是灰色的變了近呼白顏色又一泹泹
唯有 ...
人嘅大腦會對顏色留下慨念, 而作視覺調節.
舉例就係, 灰色併埋淺灰色, 淺灰色會被視作白色; 淺灰色併埋極淺灰色, 極淺灰色會被視作白色.
又或者, 當你戴一副黃色鏡片太陽眼鏡, 睇白色物體, 大腦依然會教你"視覺上"淡黃色即係白色.
所以, 要以相片真實 (最接近真實)呈現埸境, 非加工不可, 而加工有兩項目要調節.
1. 灰階, 外面的牆究竟 "有幾灰"?
由於外面的牆面積大, 光線密度一定不一樣, "灰" 的深淺表現一定有不同, 而要調節.
2. 更影響相片真實 (最接近真實)呈現埸境, 係色溫(白平衡).
玻璃門內外有不同色溫, 但人嘅大腦會對顏色留下慨念, 室內光仍會被視作白光.
外面的牆有幾灰, 可以以光暗調節, 但首先要設定好玻璃門外光線下的白平衡, 先不理會玻璃門內光線下有幾黃.
玻璃門內的白平衡, 不可能以單次曝光跟玻璃門外同時做到, 要以另一次曝光, 以重新設定之白平衡進行拍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