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plankola 於 2011-10-10 20:45 編輯
高熱、水煮、接觸空氣等都會減少食物的營養,任何食物被炒、煮、焗至超過100℃時,營養都會大大被消毁,如薯仔的整體營養便失去了近50%。煙燻或燒烤後食物會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尤其是皮和脂肪部分。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當烹調的溫度達300°C時,幾乎所有蛋白質如豆類、肉類等都會產生致癌物質「雜環胺Heterocyclic Amines: HCAs」。美國加州科研人員也發現,當用高温烹調或油炸肉類達200°C以上後,肉類本身成分會起變化,產生出十種的致癌物質。
2002年瑞典的Stockholm大學與政府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局合作研究發現,烘及烤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馬鈴薯或穀類後會產生致癌物質「丙烯醯胺Acrylamide」。
食物在油炸過程中,表皮變得金黃香脆,此過程會產生副產品,就是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其實是高溫加熱過程中不經意形成的污染物,含豐富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的食物如馬鈴薯、穀類和咖啡等,在高達攝氏一百二十度的油炸或烘烤過程中,食物內的天門冬酰胺及還原糖會因加熱而產生褐化反應,一方面令食物形成特有的色、香及質感,如麵包皮的金棕色就是褐化反應造成,但同時會產生丙烯酰胺。
國際研究指出,丙烯酰胺會增加動物甲狀腺、腎上腺、乳腺、睾丸及中樞神經等器官出現腫瘤的機會。丙烯酰胺接觸肝酵素後會氧化,轉化成可攻擊基因的物質,故被分類為「可能令人致癌」
小心你小弟弟生癌!到時無得玩!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