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前言:
南海古佛即一般所稱之「觀世音菩薩」,為菩薩成道回天後,繼續普渡眾生而修成之聖果。此菩薩之盛名感召及慈悲威德深植亞洲人心目中,約有三千年歷史。其隨處化身及尋聲救苦之精神,可謂家喻戶曉,老幼皆知,故俗云:「家家有彌陀、戶戶有觀音。」(「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歷代以來,上至達官,下到平民,甚至國外,皆奉為濟世造福之聖人,拯救苦難之救星、送子送財之神仙,其影響力可謂無遠弗屆。
貮、簡介:
一、聖號:
(一)觀世音菩薩:
l 【悲華經】:「寶藏佛授記云:『汝觀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苦惱故,欲眾生住安樂故,今當字汝,為觀世音。』」
l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l 「觀世音菩薩」乃西方三聖佛。梵語(即印度之言語)本來是謂:
「阿黎耶」、「阿縛盧枳多」、「伊溼伐羅」、「菩提薩埵」。
觀世音有時名為「觀音」,有時亦為「觀自在」,其實是指同一菩薩。鳩摩羅什法師(晉高僧,龜茲國人。)譯為「觀世音」,稱為舊譯;玄奘法師(唐高僧,俗姓陳,名曰禕。)譯為「觀自在」,稱為新譯。此二者之翻譯,各有其說法:
1. 「鳩摩羅什法師」之所以要把這位菩薩稱為「觀世音」的理由,是因為這位大菩薩,能夠觀察聽聞眾生之一心稱名,並來拯救世間諸憂惱的緣故。「觀世音」如【法華經】依的解釋,這「世音」二字是指世間一切的音聲;或求菩薩救他的苦,或求菩薩賜他的樂。菩薩只要是聽到他們所祈求的聲音,便一定會幫他們的忙,而各得其滿願,故之為「觀世音」。唐朝時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名諱,常略去「世」字,簡稱「觀音」,而沿用至今。
2. 玄奘法師的翻譯,似拘泥(固執也)於原語,依照音逐字解釋之:
【阿梨耶】:華言譯為「聖」,是「尊稱」的意思。
【阿縛盧枳多】:是「觀照」的意思,簡稱為『觀』。
【伊溼伐羅】:華言譯為「自在」,合稱為『聖觀自在』,略稱「觀自在」。
【菩提薩埵】:簡稱為「菩薩」,華言譯為「覺有情」。
(二)南海古佛:
1. 西域記云:「(南印度境)秣刺耶山東有布呾落迦山,山徑危險,巖谷傾攲 山頂有池,其水澄鏡,流出大河,周流繞山二十帀,入南海,池側有石天宮,觀自在菩薩往來遊舍。」因山頂之池水流入南海故名。
2. 中國古代帝王大多建都北方,故將其所臨之海稱「北海」,京都以南之海稱「南海」;因古佛之聖地一說位在浙江省定海縣舟山群島之普陀落迦山(簡稱普陀山)故名,中國人亦稱其為「南海觀世音」。
3. 古:十字在口之上,即自性也。未有天地即有此不生不滅之本性,故最古早也。
4. 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聖人。
5. 古佛:古時的佛,因其遠古之前早已成佛。
二、化身之特德及法相:
(一) 柳枝淨瓶、觀照自在
成道時手托柳枝淨瓶,故此法相最為常見,乃暗本性之所在,唯有返觀自性,方能見自在菩薩,而照見五蘊(色、受、想、行、識)皆空,度一切苦厄。
在寺院中,亦有觀音像的左右分置善財童子及龍女仙子,亦以三位一體隱喻居中者為自性真主,兩邊為陰陽日月,亦須陰陽會照、日月合明方能使真人復出,覺性不昧。
(二) 慈悲善巧、卅三化身
夙性慈悲,在母胎時即不葷食,常勸世人發慈悲,不殺生不食肉。且隨類化渡眾生,不分良善醜惡、貴賤賢愚,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有求必應。為教化不同類的眾生,常因時代、環境、風土人情、習慣、知識及眾生類別之不同,而示現不同的形相。
有人問觀音菩薩是男身或是女身?這只要讀【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就能知道一切。觀音菩薩因觀見一切眾生,沈迷在苦海中不能自拔,於心不忍。乃依因時因地之方法,走遍十方三界救度眾生一切苦厄,使世人都歸正覺。
觀音菩薩於種種國土,現種種身,說種種法,應眾生根機,化益眾生。故有三十三應化身(亦有書記為卅二化身)之觀音菩薩相,今列表如下:
1. 聖者三位:佛身、辟支佛身、聲聞身。
2. 天界六種:大梵王身、自在天身、帝釋身、大自在天身、
天大將軍身、毘沙門身。
3. 道內四相: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塞身、優婆夷身。
4. 道外五族:小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
5. 婦童六級:長者婦女身、居士婦女身、宰官婦女身、婆羅門
婦女身、童男身、童女身。
6. 二王一神:執金剛身。
7. 天龍八部:天身、龍身、夜叉身、乾闥婆身、阿修羅身、迦
樓羅身、緊那羅身、摩睺羅伽身。
【妙法蓮華經】普門品云:「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能超越男女之限制,自由變現、應化無窮。又能示現三十三種不同的觀音法相,即:
聖 號
法 相
一
楊柳觀音
右手持楊枝
二
龍頭觀音
乘坐龍頭上
三
圓光觀音
背上有火焰光明,端坐岩石上
四
持經觀音
持經
五
遊戲觀音
坐於雲上,左膝直立,右手支持身軀
六
蓮臥觀音
坐蓮花葉上,雙手合掌
七
瀧見觀音
坐於岩上觀瀑
八
施藥觀音
坐於水旁岩石上,右手撐頰,左手插腰,凝視蓮花
九
魚籃觀音
十
德王觀音
十一
水月觀音
十二
青頸觀音
十三
威德觀音
十四
延命觀音
十五
眾寶觀音
十六
岩戶觀音
十七
能諍觀音
十八
阿耨觀音
十九
阿摩提觀音
二十
葉衣觀音
廿一
琉璃觀音
廿二
多羅尊觀音
廿三
蛤蜊觀音
廿四
六時觀音
廿五
普慈觀音
廿六
馬郎婦觀音
廿七
合掌觀音
雙掌合十
廿八
一如觀音
廿九
二如觀音
三十
持蓮觀音
手執淨達
卅一
灑水觀音
手持淨瓶,瓶口向下
卅二
千手觀音
身有千手
卅三
送子觀音
手抱小孩面露慈容
以上為三十三種不同的觀音法相,其中白衣、青頸、阿耨、阿摩提、多羅尊等非在印度顯化,約為我國唐朝以後之民間信仰。實是「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三) 廣大靈感、千手千眼
不但能現三十三相,且具有千手千眼以觀凡界塵世,救助受難眾生,每一手中有一眼,每一眼中又有一手,豈只千手千眼,實為無量無數,乃表度一切眾生眼到手到,毫無阻擋。千眼代表透澈一切萬法之智慧;千手代表種種濟生利眾之方便,顯示菩薩之大智與大悲。
據〈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記載,觀世音在過去無量劫中聽 千光王靜住如來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發愿說:「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身千手千眼具足。發是愿已,應時俱足。」 。
參、南海古佛之化跡因緣:
南海古佛愿力宏深,不可思議,有千百億化身,週遍十方,豎窮三界,以救渡一切有情;於過去無量劫中,早已成佛,因大悲愿力而再來娑婆。其中以觀世音菩薩之應化最受眾人敬拜,乃至西方國家亦少有不知其聖號者。累世降生,已無從稽考,今將書典有載者略述之。
一、正法明如來
【悲華經】曰:「有轉輪聖王,名無諍念。王有千子,第一王子名不眗,即觀世音菩薩;第二王子名尼摩,即大勢至菩薩;第三王子名王象,即文殊菩薩;第八王子名泥圖,即普賢菩薩。」,
不眗曾發宏愿,要解除世界眾生的一切苦難。後轉輪聖王成佛,即為阿彌陀佛;不眗也經數十年修煉而成佛,號為「正法明如來」,為使眾生成佛,又示現為菩薩身,成了父王-阿彌陀佛的左脇侍,其弟大勢至菩薩也成為父王的右脇侍,助佛弘化。
【悲華經】又載,當未來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淨土涅槃後,觀世音菩薩便將接續此法王之位,再次成就無上佛果,佛號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那時其國土名為「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但吾們亦知阿彌陀佛即無量光、無量壽。又譯為無量壽佛,其壽命無可限量,欲待其入滅,尚有無法計算之年代,足徵觀世音菩薩之悲愿,與地藏王菩薩相當,待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二、慈航道人
為觀音菩薩之前生,示現為尊者(阿羅漢的尊稱)之相。
三、觀音菩薩
世俗傳說中的觀音菩薩為妙莊王的第三女,號曰「妙善公主」,這是依據編年通論之記載:「唐高僧道宣律師戒行卓絕,感天神現身與談道法,道宣嘗問觀音大士緣起?天神曰:『往昔過去劫有主曰莊嚴,夫人曰寶應,生有三女,長妙欲,次妙音,三妙善,妙善即今觀音大士。』」據此則觀音大士(大士即菩薩之別稱)於無量劫前曾為妙善公主,惟世俗益以種種附會之謬說耳!
欲詳細了解妙善公主之修行歷程,可參閱「觀音濟渡本願經」一書。
肆、結論:
一、神仙墮落為黎民,菩薩慈悲念女身
南海古佛為救善信,轉為女身,以己之修行留予後世榜樣;故今日坤道(即女生)亦沾光揚眉,得以出頭,修道者多。母性為中國人歷來所信奉,意味善良、慈和、柔忍、美麗,恰與南海古佛之大慈大悲精神相應,更能行男相菩薩所不能執行之任務;故示現為女可擴大接引之層面,尤能吸引女信眾,以慈母之德性及法相照應眾生。
二、六祖惠能曰:「慈悲是觀音,喜捨名勢至。」
南海古佛大慈大悲,觀察世上苦難而尋聲救苦;以大無畏之犧牲精神,捨己為眾,方便渡化,其「觀世音」之聖號含義及內涵之慈悲精神,方是吾們急須效法之方向與目標。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