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iamjoe 於 2011-8-17 20:24 編輯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着名的《出塞》诗是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名作,它反映了历代人民每当国家危难之时便会想起“龙城飞将”李广来。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所发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慨也反映了千百年来士人的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怀。李广乃西汉初期的一代名将,才能出众,人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匈奴人也畏惧地称他为“飞将军”。然而这样的一位才华出众的“龙城飞将”却终生未获封侯,也未得真正重用,而一些才能不及中人的部下却大多被封侯了,这样的事可谓“千古奇冤”了,这也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因此只能感叹“李广难封”,感叹命运的不公和时代的腐朽了。然而翻开历史,细细探究,我们会发现“李广难封”不仅有其客观的历史原因,更有诸多的李广他自身的原因,这些主客观因素共同酿成了“李广难封”的悲剧。
从客观来看,当时人们有其陈旧的固有观念,立法也还不够健全。汉承秦制,奖励战功仍是以斩敌首级来论功封赏。卫青、霍去病,他们都打了打胜仗且不用说,而跟随他们的那些偏将军,才能不及中人,甚至李广部属因调离李广后也都得了封侯,因为他们都立了战功,杀敌以及俘敌数量达到了封侯标准。然而李广却总是与敌人硬拼,杀得匈奴人心惊胆战,别人都不敢来和他打,当然就失去了许多立战功的机会了。而且李广多被叫去诱敌,总是以寡敌众,兵力十分悬殊。譬如,元狩二年,李广出右北平,以四千骑迎匈奴四万骑之众,虽以死拼也差点全军覆没,于是功过相抵没有得到封赏。此种封赏体制本身存在诸多的不公因素,因为李广打的是阻击战、攻坚战,策应主力,必然会有重大牺牲,而且这也是对战争全局所付出的代价,其功不可没。从古至今这种打阻击战的军队都大多要付出更大牺牲,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主观方面的原因则主要源于李广自身了,其主要有三大弱点,都是很致命的。
首先,自负是李广的第一大弱点.在“李广才气,天下无双”之后还有两句是这么说的“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李广自负其才天下无双,所以行军打仗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势要求,就图便利,随水草丰茂处扎营,尤其对于军务文书更是能省则省。而当时的另一位名将程不识则行事十分认真、严格,与李广截然不同,因而其军队从未遇到过大的危险。程不识也说过,“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事实也如此,李广为此打了不少败仗。还有,李广自恃才气出众,作战勇猛便产生极大的自负心理,行事作风散漫,甚至私下接受梁王的封印,这也犯了严重的过错,给自己带来极坏的影响。
其次,心胸狭隘是其第二大弱点。李广平时的为人心胸狭隘,毫无大将风度,甚至会为一点小事怨恨别人并伺机报复。譬如,霸陵尉本是按军令执行,做法并无太过之处。然而李广却始终记下这一“仇”并寻机报复,甚至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也不忘公报私仇,设计杀害得罪过自己的人,可谓睚眦必报。这种狭隘的心胸也给别人尤其是当时的汉武帝留下了极不好的印象,试想,无论任何时代,一个心胸如此狭隘的人领导会重用吗,即使用了会放心吗?
第三,“言而无信”是李广的第三大弱点。他在镇守陇西时,有羌人造反。他使用诈术,诱使羌兵八百多人投降,最后却全部加以坑杀。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兵”。用计策劝降敌人,以不损一兵一卒的方式取得战争的胜利,绝对是值得称道的行为。但是,出尔反尔、坑杀降将的做法,又怎能获得皇上的信任?无论敌友,谁都不敢相信一个言而无信、背信弃义之人,而这一行为也给李广带来了无穷的后患。基于历史的客观原因以及李广自身的这三大致命的弱点,“李广难封”也就并非偶然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李广的悲剧值得后人借鉴!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