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資料]
54式手槍(Type 54 Pistol),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產的一種手槍,1954年定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產和裝備量最大的手槍。由於在槍柄上有一顆黑色的五角星形圖案,因此又稱為「黑星」。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用手槍的歷史也很長,早在抗戰時期和國共內戰除十幾萬支毛瑟軍用手槍(盒子炮以外), 還有一部分美國和蘇聯援助的手槍 (當然也有少量繳獲的日本垃圾南部手槍 -俗稱王八盒子)。
內戰結束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時的裝備可以稱得上是萬國制造。當中步槍口徑也多達11種,槍彈和槍械種類更是多達數十種。當年已是有迫切性去補救武器不足及統一性問題
當年朝鮮戰爭中,士兵在武器及彈藥嚴重不足情況下,曾與美韓聯軍血戰數年。當中因火力差異,官兵傷亡嚴重。就當時所用彈藥而言,也有用日式,蘇式,美式,各國家的各式彈藥,令後勤補給遇上嚴重困難。戰爭中,官兵所用彈藥, 百分之四十是要通過戰前繳獲獲得,白白犧牲了很多的生命。但朝鮮戰爭後, 也令中國決心走向武器本土生產化的發展。
1950~1955年間,中國軍方同時採取進口和仿製2種方式得到武器。 5年間從蘇聯進口槍械約90萬支。同時,中國大陸也開始逐步仿製蘇聯的軍用武器。
1951年,隨著前一年中蘇條約的簽訂。中國軍工系統就開始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仿造蘇制TT-30/33式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槍。該槍基本是利用從蘇聯引進的機床和設備,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簡單仿製,沒有任何中國自己創新, 故被稱不算是一種自產武器,取名為51式手槍。
蘇聯TT-30/33式手槍, 是由蘇聯槍械設計師託卡列夫在1930年設計及改名TT-30。及後加以改良, 改名TT-33, 是蘇軍裝備的第一支自動裝填手槍,該槍發射7.62毫米託卡列夫手槍彈,全長196毫米,空槍重0.85千克,槍管長116毫米,初速420米/秒,使用8發彈匣供彈,有效射程50米。威力大,而穿透力很強。
TT-33採用槍管短後坐式工作原理,類似勃朗寧手槍結構。它的槍管下方有一個鉸鏈環,挂機柄銷插在環中。射擊後,槍管和套筒首先一起後坐一段自由行程,然後槍管下的鉸鏈環繞挂機柄銷向後轉動,迫使槍管下移,使槍管上的閉鎖突筍脫離套筒上的凹槽。此時槍管和套筒分離,完成開鎖。當套筒推槍管復進簧時,槍管下的鉸鏈環又繞挂機柄稍向前轉動,使槍管上抬,閉鎖突筍進入套筒座凹槽,實現閉鎖。
該槍也吸收勃朗寧手槍優點基礎上,創新了一套近似模塊化的內部設計,包括擊鎚、 阻鐵、擊鎚簧、阻鐵費等,使槍的整體結構更加緊湊。TT-33的威力在當時來說,是世界一流的。它的7.62毫米手槍彈是世界上同口徑槍彈中威力最大的槍彈,射彈威力大。
51式手槍很快裝備部隊,並且參加了朝鮮戰爭。但是中國方面對其反應比較一般,部分士兵和軍官認為它就作戰性能還不如盒子炮。但是作為自衛武器也足夠了,況且它還有體積小,重量輕,威力大的優點。
1953年7月朝鮮戰爭結束後,蘇聯已經確定中國是他的盟友,隨即開始和中國的全面軍事合作。蘇聯由於已採用新型9毫米馬卡洛夫手槍作軍用制式手槍, 故將同年停產之TT33技術提供中國, 中國也加以改良後。於1954年,正式定型並大量生產裝備部隊,取名為54式手槍。
54式手槍經歷裝備過中印邊界戰爭和中越邊界戰爭。據說能夠滿足惡劣環境。當年是射程不錯,穿透力強,威力大,在50米內的距離上能夠適應戰鬥中自衛武器的需要,屬於大威力軍用手槍,敵人士兵中54式一二槍就足以喪命。
其結構簡單結實,不足是常有卡殼現象,也是它的一直很難更改問題。這也可能是蘇軍於1951年放棄TT-33而採用9毫米馬卡洛夫手槍作軍用制式手槍原因。
54式手槍數據
口徑: 7.62毫米
全長: 196毫米
槍寬: 30毫米
槍高: 128.5毫米
槍管長: 116毫米
全重: 0.85千克
瞄準基線長: 156毫米
初速: 420-440米/秒
射速: 30發/分
射程: 50米
槍彈: 51式手槍彈7.62×25毫米
彈匣容量: 8發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 原網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