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由心悟 豈在坐也 ◎慈 本
六祖慧能大師,不僅是一代佛門巨匠,
而且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劃時代的思想家。
六祖之後,中國佛教乃至中國文化,
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更加多姿多彩。
六祖本人,雖無任何著作,但是經過後人的整理,
倒有一部《六祖壇經》留傳于世,成為後人瞭解、
學習六祖思想的寶貴資料。
用中國的傳統文化,詮釋佛教教義,
這是六祖大師的貢獻之一。
「道由心悟,豈在坐也」出自《壇經》第九品。
希望通過這句話,
可以令大家對六祖大師的思想,有一點瞭解。
一、背 景
1、 「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的出處
「道由心悟,豈在坐也」,
出自《壇經.護法品》。這是壇經的第九品。
這一品也稱為「唐朝征詔」或「宣詔品」,
這一章主要記載當時朝廷遣使引請供養、請益,等事。
所涉及的內容,發人深省。
「道由心悟,豈在坐也」這一句話,
本是大師開示薛簡的話。
薛簡曰:「京城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
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
未審師所說法如何?」
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
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
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
是如來清淨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
2、 「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的背景
大師所以這樣開示薛簡,是有由來的。
在唐代,佛教各宗都呈現出非常興盛的勢態。
南北朝時,佛教的特色是北方重禪,南方相對重講。
達摩祖師來華,開始弘傳禪法。
到智者大師出現,又形成了以止觀為特色的又一景象。
經過這樣兩個時期的發展,禪,成了中國佛教的一大特色。
但也正是由此,更多的人,注重的並不是禪本身了,
而是由「禪」發展出來的一套理論。
每種修行模式,固然有其價值,
但使之成為一種死板的教條,那就不好了。
大師提出這一觀點,目的就在於澄清這一認識。
天臺有二十五方便。與大師同時的神秀大師,
也曾提出了五方便的修行方法。
這些方法雖然利於部分眾生修行,
但同時也令一些眾生產生了誤解。
以為修禪定,必須是規規矩矩地坐在那裡。
這就成了一種病了。針對時弊,
大師提出這種說法是十分具有建設性的。
大師不僅還給了禪法一個本來面目,
也一語道出了修行禪法的目的在於心悟,
而不在於枯坐的形式。
總之反對教條化、固定化的修禪模式,
是大師提出此觀點的前題,
糾正時人對佛法的錯誤認識,是大師的目的。
二、含 義
道由心悟,豈在坐也。
道,指的是佛道、佛法,指的是世間萬物的真相。
這個心呢,指眾生的這顆凡心,
而不同於以前佛教所談的那種清靈本體。
這個心,就是我們日常的心。
在日常心上用功,才是正確的。
悟,是指領悟,也可以說是體驗。
坐,指枯坐,也可引申為固定不變的修行方式。
大師這句話,有幾個意思層面:
1、道由心悟
道由心悟,是大師首要說明的。
心,在佛學中,有著不同的意思。
在大師以前,這個心,
主要指那種清淨不變的靈妙體性。
好似與日常生活的心格格不入。
而大師提出這一說法,則強調了日常這個心的重要。
日常的心不但重要,而且是悟道的根本。
把「心」放到如此高度的,大師是第一人!
在心上用功,能夠體悟到心的作用、
心的重要。那樣才是入道。
所謂的道,也就是心靈上的感悟與體驗。
2、否定對自我的束縛
豈在坐也,是大師的反詰語,答案顯而易見。
坐,本身並沒有甚麼錯誤,
關鍵是這個坐是甚麼樣的坐法。
大師要強調的,
是指不要用甚麼固定的方式來束縛自己。
一旦有了甚麼固定不變、捨此無他的方法,那就錯了。
修行的目的,不在於用甚麼樣的形式,而在於能否「悟」。
如果固定下來、祇能這樣,那就錯了。
禪門有一公案,說:馬祖道一終日坐禪,
他師父南岳懷讓見到了,就問他,你在作甚麼呢?
他說,坐禪成佛啊!
於是師父拿了一塊磚頭磨了起來。
弟子好奇的問,師父,你在作甚麼呢?
師父說,我要磨磚成鏡!
弟子更好奇了,說,師父,磨瓦哪能成鏡呢?
師父反問道,磨磚不能成鏡,那枯坐就能成佛嗎?
言下,弟子大悟!
修行與否,不在於能坐多久。
坐在那裡而沒能用心體悟的話,那是沒有甚麼價值的。
但是,不去坐,而心能有一定的領悟,那才是好的。
3、引申的意義
大師的這段話,不僅強調了禪法的途徑,
也指示了修行的關鍵。
呆坐,對於禪法是種束縛,
同樣,形式上的禪,對於佛法也是一種束縛。
修證佛法,是沒有甚麼固定方式的。
祇有用心去感受,去領悟,才會對佛法有一定的受用。
在佛法上,任何教條的修證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但是,一味的否定,也是不對的。
大師問豈在坐也,並不是完全的否定坐的必要。
而是想要大家明白,坐,祇是其中的一個方式。
祇要能夠心悟,不坐也可以的。
所以,吃飯,睡覺,做甚麼都好,
祇要你用心了,那就可以了。
如果沒有用心,那做甚麼,都是不對的了。
大乘佛法所講的坐,也是表法的意思。
坐,是不動意,也可以用來比喻我們的心,
身不動是坐,心不動也是坐。
面壁坐在那裡,心中還想東想西,
妄念紛飛,這坐有何用?
如果我們心清淨,沒有妄想,
那我們做甚麼都是在用功。
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懂。
修行不是著重形式,而是著重在心悟。
用心去體證,這是佛法的最大特色。
佛法是可經驗的,重實證的。
三、意 義
由道由心悟這一句話,
我們也可以總結一些壇經的內容,並領會其意義。
1、全新的心
道由心悟,豈在坐也,
體現了六祖大師《壇經》的主要思想。
《壇經》的一大特色,就是注重心行。
心,在六祖大師以前,主要是指清淨自性。
而六祖大師,提出了全新的理念,
不但清淨心是心,平常日用的心,也是心。
大大的擴充了心的含義。這是大師的貢獻之一。
2、全新的語言觀
不立文字,不著文字這是公認的禪宗特色。
禪門是不是完全否定了語言的功用呢?
通過壇經,我們可以知道,
禪門並沒有否定語言的作用。
對於語言,大師是十分重視的。
例如,在壇經中,有名的《法華偈》: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這樣警策的文字,在壇經當中,還可以找到很多。
大師不但沒有否定語言,而且充分發揮了語言的功能。
把語言變成了弘法的強大工具。這一點是我們要學習的。
3、協調的修證方法
對於「豈在坐也」這句話,
我們也可以有另一種理解。
一味的坐,是不可能收到甚麼效果的。
那如何才會收到理想的效果呢?
那就得保持身心的協調。
調節各個方面,才有可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同樣,表達佛法,也是多樣的。
語言,是一種,身體,也是詮釋佛法的一個好途徑。
從大師以後,禪門修證方法,呈現出多樣性。
棒喝等方法,可以說,都是源于大師的。
4、其 他
大師本身,在後人的觀念裡,
大多是以一個白丁的身份出現的。
至於大師是否識字,這個並不重要了。
關鍵是大師通過自身,向世人傳遞了一個資訊,
祇要用心去體驗,是可以超出一切障礙的。
這簡直就是又創造了另一個世界。
把人們帶入了另一個嶄新的世界,
這是大師的又一影響。
此外,大師以後,禪門對於詩詞等文學創造,
也作出了很大貢獻。
禪詩,是唐代乃至以後
中國文學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份。
最後,是平等性。
薛簡,是代表當朝國主來向大師請益的。
大師一方面稱疾,
沒有入宮,表現出了不慕名利的德風。
另一方面,大師並沒有故意做作,
用一些玄而又玄的東西來應敷。
而是以一顆平常心,
用真實的佛法,來開示一切眾生。
大師這種風格,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四、小 結
由大師開始,中國佛教有了自己的全新的內含。
雖有智者、玄奘等大師在前。
但是,中國佛教,正式有別有印度佛教,
還是應以六祖大師算起的。
這時的禪,開闢出了一個嶄新的天地。
這個領域,是以大師為基礎的。
唐以後,宋明理學,
更少不了《壇經》開創的心悟說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