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媒斷章取義多的是?...
傳媒做專訪,大多事前跟被訪者達成共識,但有時候,從被訪者的角度出發,往往跟原意有所出入...為什麼呢?
編輯取態: 作為傳媒,自然會有自己一套的態度, 並非被訪者講乜就會出乜, 如果講乜出乜, 同部錄音機冇乜分別, 記者會就主題多方面搜集資料, 或找一些第三者評釋, 被訪者可能只知道自己受訪的一部份, 但整篇報道出來的效果, 就未必太過了解( 傳媒唔會出街前俾被訪者睇的), 在這個期望落差的情況下, 就可能會爭拗...
篇幅有限: 無論係電台電視台報紙雜誌, 都會受到篇帳短的限制, 尤其電子傳娸, 做一個訪問, 可能半個小時以上, 所能運用的SOUND BITE, 可能得一兩分鐘,(有時真係得幾十秒...), 當記者抽取部份語句時, 如果在稿件上沒有清楚交待前文後理, 就好多時給被訪者一種斷章取義的感覺...
經驗不足: 一些經驗較淺的記者, 在與被訪者溝通不足, 又或者在趕死綫的情況之下, 有時候在內容不足急就章的情況下, 濫粗老屈被訪者, 其實這個絕對不要得, 如果覺得做採訪時沒有問及的問題, 如果想當時人回應, 唔該唔好懶, 打個電話再問清楚, SEND個E MAIL都唔係好難啫....無謂因為貪方便囉, 有時屈咗, 可能被訪者都係有咁的想法, 可能俾你過到機, 但下次可能會好大鑊...又或者有啲專業的名詞你唔識,其實唔緊要( 你估記者乜都咩...), 問清楚啦, 咪斷估冇痛苦...
后話:
傳媒係報道事實, 但真係好難去做到事實的全部, 而傳媒都應該遵守一些守則; 受眾有時真係要作出獨立思考, 咪講乜信乜...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