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使號探測器于2011年3月18日進入水星軌道,成為一顆水星的“衛星”。在任務期開始後的三個月裡,科學家立刻獲得了數千張高解析度的水星表面圖像,這是前所未有的。而對水星表面進行全面的化學成分分析和繪製地質與磁場分佈情況,不僅可以洞悉這顆行星的起源,也可以揭示水星的內部動力學過程。目前,科學家已經瞭解水星大氣中出現的高能粒子暴是由於受到太陽風的衝擊,相互作用而產生。不明反光物質與極區冰層也得到深入論證。
信使號探測器回傳的首張高解析度水星圖像
第一個謎團:水星表面不明反光物質。在信使號拍攝的水星表面圖像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明亮的,呈斑點狀的撞擊坑,如果沒有這種高解析度的圖像,這一切任然是個謎。新的水星表面雙重成像系統把解析度提升至10米級,在這個級別的解析度下,水星表面的從幾百米到幾公里直徑的撞擊坑構造將異常清晰。同時通過圖像也發現,在撞擊坑的周圍出現不明高反光率的物質,在圖像上形成光暈,這種情況分佈在不僅在撞擊坑周圍出現,中央山峰以及環形峰周圍也有出現。
以上出現的不明反光材料不同于科學家在月球以及過去在水星所觀測到的,這完全是一種新的地貌特徵。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APL)科學家Brett Denevi介紹,通過對馬里蘭州信使號探測器成像管理小組的討論,不明反光物質形成的年代應該比較晚,也預示這在水星的地殼中蘊藏著某種具有揮發性充分的物質,而這種物質還應該是極其豐富的。
水星表面撞擊坑周圍不明反光物質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