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近年「隨身電子產品」的普及、記憶容量及電池科技的改進,越來越多人隨身攜帶並全日不斷地聽音樂、看影片、玩電腦遊戲或用電話,社會上亦引起了「隨身電子產品」 對聽力健康影響的關注。
其實,這些產品的普及,只有不足十年的歷史,尚未有大量的科研數據顯示其對聽力的長期影響。學術界普遍借用對職業噪音的建議或管制,對這些隨身電子產品作出每日使用時間及聆聽音量的建議。
根據一項去年11月於國際學術刊物發表的研究顯示,參照職業噪音建議,四份一的「隨身電子產品」使用者的慣常聆聽音量,只能讓他們每日安全地聆聽十分鐘至不多於一小時,超出此聆聽時限可能會對聽力造成長遠影響。接受調查人士亦傾向低估音量設定,平均估計自己慣用的設定為音量範圍的一半至六成,而測量出的數據卻高達音量範圍的七成至近九成。
香港是一個較嘈吵的城市,不論在鐵路或道路交通工具上、或較繁囂的市區環境中,持續的環境噪音往往已接近、甚至超越職業噪音的「建議安全聲量」,若要在這些環境中用隨身電子產品而能夠清晰聆聽,則音量大有可能已在「建議安全聲量」之上,但此等聆聽音量會否對聽力帶來長期影響呢?難怪各品牌相繼推出入耳式或降噪耳筒,務求讓用家可以對抗環境噪音而繼續享受音樂及其他娛樂。但是,這類耳筒阻隔了環境聲音,亦同時降低了用家對環境的警覺性,所以使用時務必注意個人及道路安全。
要有效監察自己使用隨身電子產品的聆聽音量,可以在寧靜的辦公室或家居環境,配戴日常外出時使用的耳筒,將音樂調至一個舒適的音量,並記下度數;然後在交通工具或街上時,試比較需要將音量調高多少,才能清晰地聆聽相同的音樂。
要保護聽力健康,讓自己在未來的歲月中繼續享受音樂娛樂,何妨採用較嚴謹的保護措施——將電子產品設定為不高於音量範圍的60%,且每天聆聽不多於60分鐘;或暫停一下,待離開嘈雜的環境後,才繼續享受音樂吧!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