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693|回覆: 3

驚心動魄晚清書生暗殺案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3-30 20:18: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Kick Off 於 2011-3-30 20:19 編輯

清末民初的革命党人的悲壯暗殺活動,突現革命党之暗殺以民主與自由為鵠的、迥異於恐怖主義的性質,再現了那個時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形象。

  張文祥刺馬案的內外隱曲

  党人猛擊之風,雖以1900年以後演成巨瀾,然于近世最早之胎息,則可溯及譚嗣同變法之心跡。百日維新毀於一旦,康、梁逸走海外,譚嗣同卻安如磐石,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他拒絕了民間及海外志士的營救,靜候衙門武裝人員衝進會館。譚氏為後人尊為聖者,他一以貫之的理念是不怕被人殺,但亦不怕殺人。嗣同為人意氣發舒,慷慨善陳論,其名著《仁學》引法蘭西革命家創造民主之言曰:“誓殺盡天下君主,使流血滿地球,以泄人民之恨。”仗義行俠的政治暗殺在三代、秦、漢以後,流於民間江湖如唐代之虬髯客之屬;至宋元明皆顛躓不振。南明最後一個吏兵兩部尚書瞿式耜戰敗于桂林獨秀山下,清人竊國,二三百年,寂無聲息。清末党人暗殺風潮之前,乏善可陳,唯張文祥刺馬一案,騰于眾口,影響震及全國。

  張文祥刺馬案,發生於同治九年(1870年)七月廿六日,這一天,兩江總督馬新貽赴督署旁邊不遠的操場巡閱騎射。事畢,步行回衙。甫至督署東側門,張文祥快步接近之,做上遞狀子的樣子,一邊拔刀突刺,其人眼疾手快,只在一剎那間,刀身已沒入馬總督脅骨深處,並緊握刀柄轉動之,此勢必致死之術。整個過程,從容不迫。可見恨既不少,且蓄意已久。其刀經藥物淬礪,刃薄如紙,受者刃到必死,難以解救,馬新貽果在次日以不救告終。而張文祥被執,首先由漕運使張之萬主審,後由刑部尚書鄭敦謹、江寧將軍魁玉、袁保慶(袁世凱之父,時為江南候補道)及由直隸新調兩江總督曾國藩等相繼刑訊,“張文祥終無一詞”,但在魁玉主審期間,說過一句話:“我為天下剪除一通回匪者”。

  由此張文祥刺馬新貽背景模糊,莫可究詰,故天下猜測四起,訛傳周布。

  在民間流傳最盛的一種說法是,當張文祥、馬新貽、吳炳燮三人年輕時,曾歃血為盟,結為金蘭之好。後來,張文祥、吳炳燮之妻各以美艷之故,俱為馬新貽所姦污霸佔。這樣一來,張文祥所報則為佔妻之仇。如政論家湯增璧先生即持此說,“馬新貽督于兩江,穢行昭著,戕賊舊交,艷其室而奪之。有義烈沉毅如張文祥者,磨刀霍霍,天鑒其衷,大仇已復,從容自首,決腹屠腸,神色為之不撓。”(《民報》1908年第23期《崇俠篇》)。此說即就報仇意義而言,把政以賄成及高官之淫昏聯結起來,“酬死友於地下”,以其富有感性,極易契合下層民眾心理,而以其事可感可想,更易招集更大仇恨。

  章士釗則在考察張、馬二人的籍貫、經歷以後將此說斷為傳奇誣妄之詞。他認為真正的導因還在於政治問題。“夫文祥,官書明明宣稱為洪秀全余党,粵、捻兩通,而其報仇遠因,則在南田圍剿一役。”蓋浙江象山南田有洪秀全殘部,馬新貽為浙江巡撫時,捕殺其首要,余部星竄,由張文祥所召集。馬氏新署兩江總督後,仍襲前規,捕殺無算,“似此民族仇恨之深,致文祥手刃仇人之胸,以身試法而不悔,釀成案中之重大性,安有有心人覺察不到之理?”此則見道之論矣。

  清末報刊群起議論這樁已過去三十余年的暗殺案,蓋以党人暗殺風潮未起,故藉此發論,大作波瀾,實因人心激憤,無可發泄,而由舊事牽出頭緒。此後不久,暗殺風潮即形抬頭。

  比較特殊的個案:刺殺孫傳芳

W020090702666642898013.jpg
晚清暗殺案之刺殺孫傳芳

  民國建立以後,時局限于混沌交錯之中。新舊軍閥之間殺伐頻仍,其暗殺亦多而且濫,但是豬拱雞刨、鴨飛狗跳,手段曖昧而目的低下,早與晚清革命党的狙擊毫無干係。但其間孫傳芳的斃命值得一提,早年他曾謂:“秋高馬肥,正好作戰消遣。”可見其性格質材之一斑。生死善惡的觀念,或後天教育之不足,表現在人性上面,極易出現道德悖離的場面。後來淡出政壇不久,即死於弱女子施劍翹之手,說報應太玄,但其間確有事物發展之因果律在調控。

  孫傳芳氏早年畢業于北洋陸軍速成學堂步兵科,1904年入日本士官學校六期,1909年歸國在北洋政府所轄陸軍近畿第二鎮任教官。1917年升任第二十一混成旅旅長,後逐漸坐大,至1925年,控制了蘇、皖、贛、浙、閩五省,成立五省聯軍,任總司令。其後更聯絡奉、魯等北方軍閥,與北伐軍作戰二年,1928年在北伐軍強大攻勢下全軍覆沒,三十年代初避居英租界。

  他之被暗殺,胎因于1925年秋與奉、魯作戰時,捕殺山東軍幫辦、七旬老人施從濱。軍閥無常性,殺人如兒戲,冤魂不可勝數,當是時施從濱身著中將軍服,還以為對方可以網開一面,誰料捕到即殺,其後更懸頭城門示眾。

  施從濱的長女施劍翹是位烈性女子,其父死後痛不欲生,即發誓籌措復仇事宜。在長達十年的過程中,求助於堂兄(時任煙臺警備司令)、丈夫(閻錫山部諜報股長)均告無效,痛感求人不如求己,下深心自作準備。先做手術矯正自己的小腳,然後設法購得槍彈,再往天津偵察,隨時揣摩孫傳芳照片,熟其形容,先欲混入孫公館擊殺之,未果。1935年秋,孫傳芳常在天津草廠庵清修禪院參禪聽經,恰為也來誦經超度亡靈的施劍翹偵知,她立即託人介紹加入居士林當了居士。1935年11月13日下午,眾居士冒雨陸續在佛堂入座。孫傳芳(時年51歲)坐在說法高僧身邊不遠處,其間施劍翹兩次移動座位,引起響動,但別人以為她是為了聽講清楚,無人在意。這樣她已將座位移到了孫氏背後,就在這樣的清寂境況之中,施女士拔出槍來,向孫氏後腦連射兩彈,向後背射一彈,三聲槍響,孫氏已腦漿外溢,當即如枯樹倒地斃命。施劍翹隨即自首。次日新聞紙上所刊其《告國人書》簡明道出為父報仇之心志,並向居士林居士、道長致歉,以其血濺佛堂之故。

  其後孫氏家屬及其北洋故舊敦請律師具呈地方法院,請求嚴懲刺客。但國民政府黨政大員如馮玉祥、于右任、宋哲元、李烈鈞等聯名上書國府主席林森,請求赦免施劍翹。次年10月,國民政府頒令特予赦免。解放後,施劍翹曾任北京市政協特邀委員,1979年辭世。

   狙擊袁世凱,袁氏醜態

W020090702666642904406.jpg
袁世凱

  當南方臨時政府已經成立,袁世凱猶奔走于清皇室。一天奉召入朝謁見隆裕太后。出宮時乘輿出東華門,衛隊前護後擁,兩旁軍警林立,行到丁字街,茶樓上拋下一物,距袁世凱乘輿數尺,一聲巨響,炸彈爆炸,衛隊長一,巡警一,衛匹二,當時立斃。傷有10余人,而袁世凱的坐輿竟未損分毫。衛隊當即包圍茶樓,捕獲3人,即楊禹昌、張先培、黃之萌,自承為行刺者,問何人主使則至死不語,隨後殺之。

  有人懷疑為革命党主使,有人則說是宗社党(清廷大臣頑固派)主使,當時不得知,但都有可能,因為袁世凱的心理,是要北制清廷,南制民党,雙方都歸他掌握,終由任其所為。袁世凱的兒子袁克文所著《袁世凱紀》以此遇刺事美化其父:“一日,先公入朝,有宄徒懷彈,伏東安門外道左樓中,俟先公歸邸,乃擲彈向車……且傷駕車之馬,馬被彈,力馳而歸,入邸,馬亦斃,先公神色自若,微言耳震微聾耳。”也未說擲彈者之背景,這時,垂死掙扎竭力主戰的清大臣軍咨使良弼也遇刺被轟去一足,旋斃命。袁世凱不禁嘆息暗殺党的厲害。即使如此,他還是從其民政大臣趙秉鈞之勸,認為中國人民只配專制。以後竟利令智昏,當起皇帝來。此事他兒子同樣為他辯護,把責任完全推到其左右身上。

  1912年在北方活動的革命志士暗殺袁世凱未遂,但震動極大,幾年後袁世凱驚悸而死,其子袁克文為其所著傳略于暗殺党人語焉不詳,實則由張、黃、楊三烈士主其事。

  張先培,貴州人,時在北京貴胄學堂學習,共和會北京分會會員。黃之萌,原籍直隸,生長于貴州貴定,1910年夏遊學北京,與党人結交。楊禹昌,四川資州人,曾在北京攻讀文學專業,時在保定師範學堂任國文教習,武昌首義後辭職往北京,鼓動革命。三人窺破袁氏大姦巨詐,集合十數人組成刺袁暗殺團。1912年1月15日以通州革命組織遭破獲,情形緊急,決定在次日袁氏入宮早朝時發動狙擊,地點在今東安門以東,王府井和八面槽之間。暗殺團分四組。第一組張先培率五人隱于一茶樓,16日正午袁氏出宮路經樓下,張先培擲彈正中車轅,馬車炸翻,袁氏扣于車底。馬匹驚逸四散,第二組黃之萌即於此時由另一酒樓上再投一彈,炸倒警衛數人,第三組楊禹昌在東安門街面上,在第一組投彈時發彈轟擊,惜功虧一簣。警笛四起,三烈士均未能逸脫,17日淩晨即由袁世凱下令綁赴刑場殺害。黃之萌留下絕命詩有句謂:

  在昔頭皮拼著撞,而今血影散成斑。紅點濺飛花滿地,層層留與後人看。同年8月29日,三烈士並彭家珍烈士遺骨遷葬北京西郊萬牲園,孫中山先生親臨致祭。

  袁克文給他父親袁世凱所撰行狀中,把做皇帝引致天怨神怒的責任推給袁世凱周圍的人。這在藝人兼志士劉藝舟所編京劇《皇帝夢》中,也有表現。其中一場戲袁氏唱了一段西皮:“孤王酒醉新華宮,皙子(楊度)出來好玲瓏,宣統退位孤的龍心動,哪怕它革命党的炸彈兇……”戲中又寫袁氏次子袁克定精神失常,瘋瘋癲癲揮拳欲擊他老子,並責備他父親不該殘殺革命党,不該做了總統還想做皇帝,袁氏則大聲分辯,說是身邊的人各各勸進,各人都想陞官發財,因而架弄他。這是很貼切他的心理及事實的。但主要責任還在他自己。袁世凱大處貪婪,小處亦極惡劣。1894年的狀元張謇是他老師,教他詩詞和八股文,袁做到北洋大臣後,就改口稱張為仁兄了!不再以師禮相待,其勢利如此(事見《辛亥革命回憶錄》1卷400頁)。至於今有某作家,為袁氏作大傳,意在翻案,玩弄虛假辯證那一套,取弄機鋒,則未之敢信也。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發表於 2011-4-1 17:06:16 | 顯示全部樓層
thank you so much!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4-1 18:26:05 | 顯示全部樓層
清末民初革命暴力是唯一獲取權力方法, 亂世濫殺無孤很難避免, 只能盡量減少. 唯是現代, 藉口洩露國家機密, 濫捕濫監禁, 動輒十年八載, 與亂世濫殺無異. 令人搖頭不已.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4-1 20:53:23 | 顯示全部樓層
horrible!!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17 22: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