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840|回覆: 7

故宮寶物百年命運:最嚴重國寶流失發生在溥儀身上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3-29 14:31: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故宮寶物百年命運

  清王朝滅亡,軍閥混戰,日本侵略中國,國共內戰,原存于故宮的那些國寶何處容身?

  在故宮建成後的585年中,經歷了多次變故和災難,故宮藏品與故宮古建築都是曠世之寶。故宮藏品與故宮古建築不可分割。故宮是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文物藏品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兩岸故宮博物院的建立是百年的政治風雲變幻的結果,故宮的文物藏品是中國藝術品的集萃。百年以來,故宮的大量藏品經歷了許多劫難,千萬件藏品流失,萬幸的是有更多的藏品有驚無險,得以保存,讓人們在唏噓感嘆中頗感自慰。

  高瞻遠矚 建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即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禁地。故宮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完成于永樂十八年(1420年)。從建成至1911年清朝統治結束,共491年,先後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並執政。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宣告辛亥革命開始;1912年2月12日,清廷宣佈退位,紫禁城的外朝部分為民國政府所有。而遜帝溥儀在內廷依然保持一個微型小朝廷,儼然國中之國。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馮玉祥臨陣倒戈,發動了北京政變,接管北京全城防務,修改《清室優待條件》,將遜帝溥儀遷至什剎海醇親王府。茍延13年的小朝廷壽終正寢。

  與此同時,馮玉祥決定成立“清室善後委員會”,接管故宮,對宮內文物進行清點並籌建故宮博物院。

  1924年11月20日,“清室善後委員會”正式成立,宣佈紫禁城完全收歸民國政府。李煜瀛出任善後委員會委員長,易培基、蔣夢麟、鹿鐘麟、張璧等9人以及清室方面代表紹英、載潤等5人為委員,監察員6人,會同行事。委員會成立後,著手對故宮文物進行系統查點。不到一年時間,將宮內物品大部分查點完畢,登記造冊。

  經初步清點,清代宮廷遺留下來的文物共有117萬餘件,包括三代鼎彝、遠古玉器、唐宋元明各代的書法名畫、宋元陶瓷、琺瑯、漆器、金銀器、竹木牙角匏、金銅宗教造像以及大量的帝后妃嬪服飾、衣料和傢具等。可謂金翠珠玉,奇珍異寶,無不盡有。除此之外,還有大量圖書典籍、文獻檔案等。

  1925年10月10日,經過一年籌備,故宮博物院宣告成立並舉行慶典。這一天也正是辛亥革命紀念日。典禮請柬發出3500份,邀請北京各界名流人士代表參加。下午2時,隆重的開院典禮在乾清門前舉行。典禮過後,來賓與市民參觀遊覽了宮內各重要殿堂。

  幾百年來帝王居住的宮苑禁地第一次向大眾公開。人們爭先參觀這座神秘的宮苑及其寶藏,北京市內萬人空巷,交通為之堵塞。

  1928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接收了故宮博物院。10月5日頒布了《故宮博物院組織法》及《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條例》,規定“故宮博物院直隸于國民政府”。

  新中國成立後,故宮博物院十分重視流失文物的回收與保護,常不惜重金從境內、域外收購國寶。國內的收藏大家、海外炎黃赤子滿懷愛國之情,紛紛慷慨獻寶,掀起捐贈熱潮。據統計,從新中國成立至今,故宮博物院共接收新文物23萬餘件,極大地豐富了院藏種類。

  故宮博物院的創建,是中國精英力量在“五·四”之後所作的一項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成果,是中國知識分子在學習西方先進文化時吸收其精華並運用於中國實踐的範例。

  家賊外盜 故宮寶藏慘重流失

  紫禁城宮殿重重,輝煌壯麗。然而,在漫長的明清兩朝,這壯麗的宮室中,多少年來卻不斷地發生著盜竊勾當。遠的難以追溯,清朝最後的皇帝溥儀對此有明確的記敘。

  溥儀說,就他所知,宮內太監們的盜竊幾乎從沒間斷。他大婚的時候,剛剛行過大婚禮,皇后鳳冠上鑲嵌的珍珠、寶石、玉翠竟然整個換成了贗品。

  溥儀從師傅們那裏知道,清宮中的財寶早已在世界上聞名。他認為應該整肅內宮,清點庫房,查禁偷盜。然而,計劃還未實施,藏有無數珍寶的建福宮就突然起火。大火燃燒了一夜,建福宮院內的亭臺館閣全都化為灰燼,無數珍寶秘籍也都灰飛煙滅。

  然而故宮最為嚴重的國寶流失,卻發生在溥儀身上。退位期間,雖然溥儀被允許“暫居宮禁”,但他自知皇宮已不可久住,於是陸續將歷代書畫珍品盜運出宮。

  1922年7月,溥儀開始以“賞賜”其弟溥傑為名,趁溥傑、溥佳二人每天上午進宮伴其讀書之機,將珍貴的宋、元版善本書偷運出宮。因為善本書與溥傑兄弟平時隨身攜帶的課本大小相類,方便攜帶,盜運活動沒有引起“內城守備隊”值勤士兵的任何懷疑。於是,幾個月後,盜運活動的規模逐漸擴大。

  開始時幾天賞一次,每次10卷或10冊;後來幾乎是逐日賞賜,賞賜數量也逐日增多。盜竊活動一直持續到溥儀被逐出紫禁城才得以終止。

  1925年7月31日,“清室善後委員會”發現了“賞溥傑單”和“收到單”。根據兩單的數字統計,從1922年7月至12月12日,溥儀總共盜出歷代書畫手卷1285件,冊頁68件。而事實上,尚有大批隋、唐、宋、元的珍品被盜出而沒有登記到清單上。

  日後,這批書畫被溥儀等輾轉攜帶,大部分被倒賣流散。

  溥儀被逐出宮後,先是居住于其父載灃醇王府,被盜出的書畫、古籍,就存在醇王府中,不久溥儀又躲進了日本駐華公使館。

  1925年2月23日,在日本警察的護送下,溥儀潛至天津。從宮中盜出的文物被分裝成七八十個大箱,通過鐵路運抵天津英租界。為了維持自己的奢華生活,溥儀開始通過各種人物搭橋,出賣盜運出宮的字畫。

  溥儀在天津究竟賣出多少書法名畫,已無案可稽,但據王慶祥先生撰《偽滿小朝廷覆滅記》書中所述,溥儀在天津時曾“賞賜”經手人陳寶琛的外甥一批書畫,其中就有唐人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步輦圖》、《閬苑女仙圖》等極為珍貴的作品。

  《歷代帝王圖》最終流入美國,現藏于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所幸保管《步輦圖》、《閬苑女仙圖》的主人沒有轉售給外國人,全國解放以後捐獻給了政府,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九·一八”事變後,溥儀在日本人的安排下,在長春成立了“滿洲國”偽政權。據當時在津專門管理這批珍寶的嚴振文1952年初回憶,溥儀在天津搬家時,帶有書法名畫手卷約30箱,內裝1300件;書法名畫冊頁4箱,內裝計40件;書畫挂軸一箱,內裝21件;宋、元版書31箱,內裝200部;殿版書3箱,內裝部冊不詳。

  1945年8月10日,日本節節敗退,偽滿洲國遷往通化。慌亂中,溥儀挑選了一批書法名畫而逃,其中有唐周肪《簪花仕女圖》、五代黃筌《寫生珍禽圖》、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後被追回。但大量的書畫則被留在了“偽皇宮”,遭到看守偽軍的哄搶,許多珍寶因此下落不明。

  據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專家向斯統計,自第二次鴉片戰爭以來,流失的故宮國寶約為30萬件。

  國家多難 故宮國寶輾轉遷移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故宮的國寶牽動眾人心。

  國難當頭,國寶如何保全?一些專家提出“文物南遷”方案。但方案一提出,即引起軒然大波。北平各階層及社會輿論普遍反對文物離宮,認為國家風雨飄搖之際,文物南遷必然動搖人心。且古物“一散不可複合”,一旦離開故土,重歸之日將不可預知。

  1933年1月3日,日軍攻入山海關,戰爭的烽煙日益逼近北平。最終,行政代理院長宋子文下令國寶遷至上海,並代表政府表示“北平安靜,原物仍運還”。故宮博物院隨即召開理事會,決定自1月31日起將國寶分批遷往上海。

  1933年2月5日夜,從故宮到前門火車站全線戒嚴,一大批板車停在了神武門廣場上,世界文物史上絕無僅有的“國寶長征”就此拉開帷幕。故宮首批2118箱文物被裝上了車,此後3個多月的時間裏,又有4批文物先後運抵上海。文物在上海法租界一座天主殿堂裏安然度過了3年的時光,之後,南京建立了文物庫房,故宮文物又運至南京,並成立了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奉命又將文物遷往四川,分別存于四川省的巴縣、峨眉山和樂山。

  抗戰勝利後,分散于四川三地的國寶于1946年先後被集中到重慶。1947年底,西遷國寶安然無恙重返南京。南京淪陷後未能運出的2952箱文物也被找回。

  在那段黑暗的歲月裏,故宮護寶人經歷了一次次生與死的考驗,多少次與險隘擦肩,多少次化險為夷,終於保住了大批文物。

  1948年9月,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內戰大局基本已定。11月10日,故宮博物院理事長翁文灝,理事杭立武、傅斯年等8人召開了一個非正式的秘密會議,決定將南遷文物運往台灣。

  1948年12月22日,第一批文物320箱,由“中鼎號”護衛艦載運駛離南京。1949年1月6日,第二批文物1680箱,由招商局“海滬號”貨輪運出南京。1949年1月29日,第三批972箱文物由“崑崙號”驅逐艦載向東南方。這3次航行的終點都是台灣島的基隆港。

  3次運往台灣的文物總共2972箱,是南遷文物的四分之一,大多為精品。

  這些國寶遷往台灣後,國民黨政府無暇顧及,文物專家只好租借台中糖廠的兩間倉庫存放。1950年4月,台中霧峰鄉新建的北溝庫房落成,遷臺文物隨即遷入新庫存藏,在那裏一待就是15年。1957年在亞洲協會的贊助下,在倉庫之外修建了小型陳列室,公開展出一部分文物,但眾多文物被塵封在黑暗的庫房中寂寥無聲。這期間,文物工作者定期翻晾維護文物,以免發黴變質。

  1955年11月,台灣故宮博物院成立。1961年,台灣當局決定在台北市士林區外雙溪建設新館,1965年落成。新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歲誕辰,命名為“中山博物院”。同時,台灣當局還公佈了“國立故宮博物院臨時組織條例規程”,其中規定:“將來國家統一後,故宮文物仍交回本院。”1965年 11月12日,台北故宮博物院正式開館。

  台北故宮博物院是一座倣古樣式的現代博物館,坐落在台北山清水秀的外雙溪。建築設計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築形式,淡藍色的琉璃瓦屋頂,米黃色的墻體,白石欄杆環繞在青石基臺之上,風格清新雅麗。上世紀80年代開始,館內實現了恒溫、防火、防潮、防震以及24小時安全監控的現代化科技維護。

  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著文物60萬件。其中器物、書畫5萬餘件,善本書籍近16萬冊,清宮檔案文獻38萬冊,加上遷臺後徵集的文物,總計65萬件。這個數字雖然不及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藏品數量,然其中的許多精品卻是舉世無雙,價值連城,因而有“故宮寶物半台北”之說。

  故宮藏品 全人類文明精華

  說到故宮,有必要提一下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始建於西元1625年,是清朝入關前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創建的皇宮,又稱盛京皇宮。瀋陽故宮經過多次大規模的修繕,現已辟為瀋陽故宮博物院。北京、瀋陽兩座故宮構成了中國僅存的兩大完整的明清皇宮建築群。當年瀋陽故宮裏也收藏著大量珍寶文物,但其中的九成已流失在各地。

  瀋陽故宮最早被沙皇俄國劫掠。1900年9月,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沙俄軍隊佔領瀋陽,打開了盛京皇宮禁地的大門。沙俄軍隊佔領瀋陽故宮兩年半,其間一些建築遭到破壞,大批珍玩丟失。1903年3月11日,俄軍撤走,清朝官員接收瀋陽故宮,通過清點發現,藏品丟失和損壞多達萬餘件。另丟失銀錠 8000個,共重6000兩;各種金器,包括金錠、金條等總計上萬兩。

  1913年冬天,北洋政府決定在北京故宮乾清門以南的“外朝”部分,即太和殿等建立“古物陳列所”。下令徵調奉天故宮和熱河行宮所藏清代宮廷文物運至京城,作為清宮藝術品陳列展覽之用。

  1914年1月至3月,調撥奉天宮殿古銅鼎彝、宋元明清書畫、內廷玉器、御用武備、明清瓷器等11萬餘件,全部裝箱,由火車運到北平。後文物南遷,瀋陽故宮運出去的絕大多數文物,除少數去了台灣,大部分則留在了南京博物院。

  1932年至1936年瀋陽故宮淪為偽滿帝國守護陵廟的辦事處,剩餘藏品大部外流。那時,瀋陽故宮成為偽滿皇室控制下的禁地,這是日偽統治時期瀋陽故宮遭受的又一次劫難。這種倒行逆施,一直持續到1945年8月抗戰勝利。

  從1937年4月後,瀋陽故宮的藏品,包括清代器物、圖書、檔案全被偽滿洲國國立博物館、偽國立圖書館、偽奉天陵廟承辦事務處等分割完畢,分藏三處,瀋陽故宮基本物去樓空。

  1948年6月,遼沈戰役爆發,國民黨在撤退過程中,將原瀋陽故宮的文物分兩次全部運至當時的北平。

  故宮藏品與故宮古建築都是曠世之寶。故宮藏品與故宮古建築不可分割。故宮是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文物藏品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們不僅是中國的,同時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470

主題

3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百萬富翁勳章千億富豪勳章萬千寵愛勳章傑出成就勳章141榮譽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究極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141玩家」勳章「痴線佬」勳章「各行各業」分區勳章長時間服務勳章群組紀念勳章141紳士勳章

發表於 2011-3-29 17:45:55 | 顯示全部樓層
our 國寶.......
對於不喜歡的人,我沒必要去討好他,不瞭解我的人,我也不必非讓他瞭解我不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3-29 19:25:02 | 顯示全部樓層
iloveitmac 發表於 2011-3-29 17:45
our 國寶.......

喺拍賣會見到好多, 見唔到既可能係十倍, 百倍, 千倍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7612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1-5-7 00:51:34 | 顯示全部樓層
用心的分享, 用心支持...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260

主題

6784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6849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高級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

發表於 2011-5-8 00:17:51 | 顯示全部樓層
溥儀連自己都保唔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7102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玄機妙算」勳章「友誼大使」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論譠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1-5-8 13:06:11 | 顯示全部樓層
國家多災,國寶都好難幸存。
Life is wonderful but life is short, so make the most out of it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15

主題

6614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丐幫幫主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

發表於 2011-5-11 00:02:49 | 顯示全部樓層
gc63hk 發表於 2011-5-8 13:06
國家多災,國寶都好難幸存。

近者有伊拉克
降龍十八掌是外門武學中的巔峰絕詣,北宋年間,丐幫幫主喬峰以此邀鬥天下英雄,極少有人能擋得他三招兩式,氣蓋當世,群豪束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60

回帖

67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67
發表於 2011-5-22 21:10:13 | 顯示全部樓層
都被太監偷出去變賣了呀
有些都被當時外國人買走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4-26 17: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