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055|回覆: 4

德國二戰[末日戰機]

[複製鏈接]
簽到
302

921

主題

6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百萬富翁勳章精華帖王勳章萬千寵愛勳章傑出成就勳章141榮譽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究極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貼圖之星」勳章「玄機妙算」勳章收藏家勳章「車迷天地」勳章「消閒興趣」分區勳章長時間服務勳章

發表於 2010-9-13 15:20: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阿拉多公司在1945年提出的Ar Projekt II 夜間戰鬥機方案,它的佈局比起當時其它德國戰機略顯保守,但在當時卻也遠超它國水準,也有很大實現的可能。


Ar Projekt II 採用後掠翼 翼hi式發動機的常規氣動佈局,我們將在7年後也就是1952年美國道格拉斯公司開發的A3D「空中戰士」海軍艦載噴氣轟炸機身上再次看到同樣的氣動佈局。(順帶說一句,A3D可是個老兵,在航母上從50年代初一直待到了80年代,參加過越戰,它也是美國海軍早期核攻擊轟炸機的主力之一)。

Ar Projekt II 擁有4門MK10830毫米主炮,火力十分強大,但是過大的機體也降低了它的機動性,不適合在白天與輕巧靈活的盟軍單發戰鬥機格鬥,是一種專職的夜間戰鬥機。
不過借助先進的後掠翼構形和噴氣動力,Ar Projekt II 在夜戰中可以輕鬆對付笨重的盟軍轟炸機,就算是遇上了護航的盟軍蚊式和P61夜間戰鬥機,它也將仍佔上風。
Ar Projekt II 性能參數
機長 17.3米
翼展 14.98米
武器 4門MK108 30毫米機炮
速度 750千米/小時



下面出場的是He162「火蜥蜴」的改良型,它的原型He162A戰後曾被試飛過的盟軍飛行員大加讚譽,認為He162A外型嬌小,性能極佳,是當時最優秀的輕型戰鬥機。如果它能成為Me262的輔助機種並大量生產的話,德國空軍確有可能奪回德國本土上空的制空權。
He162改良型採用了新穎的前掠翼構形和V形尾翼,其性能是更加出色。(其前方和側方視野也比盟軍戰機更好)


He162「火蜥蜴」的改良型在設計之初有幾種構型,最後敲定的還是前掠翼和方案,採用前掠翼雖也和Ju287前掠翼轟炸機一樣可能是出於機體配置,卻也意想不到的得到了前掠翼所帶來的出色機動性能(前掠翼在高速下的氣動彈性發散問題在He162這種高亞音速飛機上還不明顯)。加上機體輕巧,其機動性能頗為出色。

He162的速度高達870千米/小時,機體小而靈活性高。盟軍戰機要想在空戰中戰而勝之可不是一件易事,不過He162載油少而留空時間不足,盟軍怕又是要到它的機場上空去守株待兔了


二戰中所出現的眾多飛翼機計劃中,Go229是最有希望成真的一種,其設計者進行過大量的飛翼機嘗試,所以Go229的設計十分成熟。飛翼機的最大的缺陷是穩定性差,要想改善就需要採用大後掠的氣動外形,同時使重心盡量*前,而229就能滿足上述兩點。(與此相反的是,美國諾斯羅普開發的XB35和YB49飛翼轟炸機遲遲無法解決飛機的穩定性問題,結果美國人的飛翼夢想就只能等到晚生50年的B2了)

Go229有著前衛的外形,其身上可以看到後世B2轟炸機的身影(其實這兩者都用相同的撓流片控制法控制方向),可當你知道這架飛機早在60年前就以成功升空,只能讓人感到震憾。
借助飛翼帶來的出色氣動性能 航程 載彈量 升限以及噴氣動力所賦予的高速度使Go229幾乎有可能清空德國天空的敵機,無奈敵人早以兵臨城下。
Go229共有V1 V2 V3 V4 V6共5架原形機,V1和V2號機都進行過成功試飛,不過後來V2號機在試飛中因發動機問題而墜毀,就在新的V3號機將要升空時,美軍殺到了工廠。除了原型機,當時,德國人其實還生產好了足以造出20架量產型Go229A0的零件。


Go229飛行速度高達997千米/小時,實用升限更達驚人的16000米,作戰航程也遠達1900千米。這樣出色的性能不僅遠超盟軍當時的一線主力戰機P-51野馬和噴火,就連英美的初代噴氣戰機P-80和流星也不是Go229的對手。
值得一提的是,Go229獨特的外型和木質結構也使其具有一定的隱形特性,試飛時曾讓地面雷達失去信號。看來它還是人類航空史上歪打正著的第一架准隱形飛機。
Go229「蝙蝠」的性能參數
機長 7.47米
翼展 16.8米
機高 2.81米
重量 空重4800千克 全重9800千克
速度 最高時速997千米/高度12000米 巡航時速632千米
升限 16000米
作戰範圍 1900千米


自1942年一項擬將老舊的Fw190戰鬥機改裝為噴氣戰機的嘗示失敗後,福克。武爾夫公司的天才設計師譚克博士的設計部門立刻開始了一項的基礎研究,體現了當時最先進的的技術發展水平,這項研究有兩個方案,核心都是圍著兩個小尺寸單發重裝甲噴氣戰鬥機項目。其中一個發展成為我們上面提到的He162「火蜥蜴」,而另一個就是現在所說的Ta 183。
項目自1943年出現該系列的第一個方案,但並不十分理想,直到1944年1月第5版設計中譚克博士放棄了走傳統氣動道路,他設計了一個具有大後掠薄型機翼以及帶有後掠的平尾的型尾翼的飛機方案,Ta 183的基礎已經在圖紙上出現了。
為了穩妥比較,在第5方案後有推出了與同期英國 德哈維蘭DH100」吸血鬼「噴氣機類似的第6和第7方案,不過皆不敵第5方案而遭廢棄(這件事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同為噴氣先驅的英國,在先進噴氣機的氣動佈局開發上還比不上德國,就更不要說當時的美蘇了)
第5方案在44年被正式命名為Ta 183,到戰爭結速時它已經是個很有希望的機型了,缺乏的僅僅只是時間。

Ta 183採用的大後掠薄型機翼以及帶有後掠的平尾的型尾翼的氣動構形,這與航空史上的另一名機——在朝鮮戰爭中開創「米格走廊」奇跡的蘇聯米格15戰鬥機十分相似。其實,正是這架飛機影響了戰後蘇聯的噴氣機發展!!Ta 183可稱得上是米格15的「老師」。(其實,朝鮮空戰的另一主角美國F-86身上也可以看到另一款德國戰機Me P.1101的影子)
不過,在德國人超前思維的指引下,還可以在翼下裝備4枚X-4空空導彈,這也是它與米格15的最大不同。就對B29一類重型轟炸機的攻擊來說,這顯得更安全也有效。(X-4空空導彈在二戰空戰中共擊落英國「蘭開斯特」和「哈利法克斯」重型轟炸機7架,「蚊」式戰鬥轟炸機3架,美國B17重型轟炸機4架以及A20中型轟炸機3架。當時的盟軍未聽說過空空導彈 ,以為自己的飛機是被火箭彈擊落)
(補充一點,我在6樓中所提到的那架與He162「火蜥蜴」的改良型類似的前掠翼轟炸機是德國容克斯公司開發的世界上首架前掠翼噴氣轟炸機Ju287)

Ta 183如果能加入戰場,這對盟軍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僅從技術上,它已稱的上是50年代的戰機,是劃時代的產物,盟軍就是出動B29代替B17只怕也是損失慘重,至於它們的護航機P51野馬和後來的初代噴氣機P80,看看它們50年代在朝鮮空戰中的遭糕表現,就知道它們在面對Ta 183這樣的超前機種時已是自身難保,哪還顧得上轟炸機??除非F-86「佩刀」能提前5年出現,不過F-86它自己本身就是吸收德國先進航空技術後的產物,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Ta 183不過也有初期輕型噴氣機所固有的「腿短」缺點。盟軍戰機又要像對Me262一樣去機場上空碰碰運氣了。
Ta 183「烏鴉」性能參數
機長 9.2米
翼展 10米
速度 962千米/小時


1944年7月5日,德國航空部向各大飛機公司發出了關於新型戰鬥機指標的226/II方案,這次竟標旨在開發出一種性能超越早期Me262的高性能噴氣戰鬥機,梅塞施米特公司拿出的竟標方案就是我們下面將要談到的Me P.1101。
1944年7月24日,Me P.1101的第一份方案誕生了,不過此時的飛機設計還不是十分理想,繼續修改的結果就是1944年8月30日推出的第二份方案,此方案比起第一方案有了很大的進步,不過梅塞施米特公司仍認為有繼續改進的必要,最後確定的是裝有一部Lorin噴氣發動機的Me P.1101L方案。
Me P.1101最終方案確定後,梅塞施米特公司於1944年11月10日開始把圖紙上的設計變為現實,1944年12月4日,飛機選材工作開始展開,這樣到了1945年4月29日,原型機已完成了80%的工作量。Me P.1101原定於1945年6月開始第一次試飛,不過德國的投降永遠中斷了它翱翔天空的夢想。


Me P.1101的外形佈局已有50年代戰鬥機的特點,同Ta 183一樣也是一架劃時代的戰機。德國戰敗後,美國人將Me P.1101殘破的機體運回國內,以它為基礎開發出了自己的X-5試驗機,X-5在美國噴氣機早期開發的探索時代所獲取的大量寶貴數據,對美國後來的噴氣機開發頗有收益。我們將能從50年代朝鮮上空號稱「米格殺手」的F-86「佩刀」身上還能依稀看到Me P.1101模糊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Me P.1101的機翼可在地面進行機翼後掠角的調結,共有35度 40度 45度這3種後掠角可以選擇,雖說梅塞施米特公司這麼做只是為了確定飛機的最佳後掠角。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Me P.1101也算得上是最早的可變後掠翼飛機了。(注意:Me P.1101的後繼型號Me P.1102將可以在空中實現機翼變動,如能問世,它將成為人類航空史上真正的首架可變後掠翼飛機)


Me P.1101同Ta 183一樣也是一架劃時代的戰機。同時代的盟軍沒有任何戰機能與其比翼,不過隨著德國的戰敗,Me P.1101和Ta 183這兩種當時最為強悍的戰機都無法投入戰場,給後世的軍武迷們留下了太多的遺憾。
不過就在5年之後,分別擁有Me P.1101和Ta 183血統的美蘇兩國最強戰機F-86和米格15在遠東的天空上展開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噴氣機大空戰。兩者的表現都極為優異,看著自己的後輩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現,Me P.1101和Ta 183這對噴氣戰鬥機的先驅也無憾了。



Ju EF132 的外型在當時看來相當前衛,其發動機佈局與英國50年代的3V轟炸機(勇士 勝利者 火神)相類似,而Ju EF132 的整機外型也有蘇軍50年代的圖16轟炸機的影子(其實該機的設計人員全被蘇軍擄走,對蘇聯早期噴氣機的開發,這批德國人不無益助)
和同時代的德國噴氣戰鬥機一樣,德國人的超前思維使Ju EF132 可以使用各種空對地 對海制導武器對敵人進行精確攻擊,這也是同時代盟國轟炸機所不具備的優異性能。


Ju EF132 是一架劃時代的轟炸機,與它同級的美國B47和蘇聯圖16轟炸機在吸收了大量德國技術的情況下都要等到50年代初期才會出現。Ju EF132 不愧為世界後掠翼噴氣轟炸機的先驅。
Ju EF132 性能參數
機長 30.8米
翼展 32.4米
機高 8.4 米
起飛重量 65000千克
最高速度 930千米/小時
巡航速度 850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 10300米
航程 3500千米




畫面上這次出現的是戴姆勒.本茨公司為代替精度差而又易遭攔截的舊式V1飛彈而開發的DB Project "F"高速巡航導彈。有趣的是,與其說它是飛彈,不如說它是一架小飛機。因為它竟是一枚人控飛彈!(有點類似日本人開發的「櫻花」自殺飛機,但DB Project "F"要先進許多)

的。飛行員的駕駛艙就在導彈的垂尾下,又小又狹窄,還要忍受發動機的巨大噪音和振動,待在裡面可是一件很不好受的事情。
其實採用人控飛彈也是無奈的事情,當時的制導技術根本無法使早期的巡航和彈道導彈達到較高的命中精度,只有出此下策了,這種現像,我們還將在後面要講到的V2彈道導彈的後繼者A9/A10洲際彈道導彈的身上再次看到。
請大家注意的是,DB Project "F"高速巡航導彈雖是人控飛彈,但它與日本人的自殺飛機是不同的。與日本人將飛機座艙焊死不同,DB Project "F"上的飛行員在瞄準目標後還是可以自由脫離飛彈,不過在超過1000千米的高速下,這麼做幾乎是不可能的!!
最後,雖說德國人不喜歡將自己先進的高速巡航導彈與日本人野蠻的自殺飛機混為一類,但技術條件的限制使這種先進的武器還是成為了一種自殺武器。這對人力資源日漸饋乏的德國來說顯然是不可取的。


由於當時德國人力資源日漸饋乏,如果DB Project "F"高速巡航導彈能夠真正大規模用於實戰,那它還是會回到V1飛彈的常規制導方式上去的,雖說命中精度差了很多,但DB Project "F"的高速使它可以輕易刺穿盟軍防空網,這樣到達目標上空的導彈數量將是V1飛彈的幾倍!!這就已經足夠了。
DB Project "F"高速巡航導彈性能參數
機長 12.96米
翼展 9米
速度 1050千米/小時
彈頭重量 3000千克


DB Project "F"和V1飛彈一樣都是現代風行世界的各種巡航導彈的雛型,當大家看到那威風無比的SS-N-22「白蛉」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時(不要奇怪,其實目前幾乎所有的反艦導彈和空地導彈從定義上來說都是歸於巡航導彈一類的,另一類的就是彈道導彈),請不要忘記SS-N-22「白蛉」的鼻祖SS-N-1「掃把」反艦飛彈(類似的還有美國海軍早期開發的「天獅星」巡航導彈)正是吸收V1飛彈技術後的結晶,而蘇聯之後開發的各種反艦飛彈,也像DB Project "F"一樣將高速作為了突防成功的重要手段。



1940年初,德國滑翔機研究所(簡稱 DFS)著手進行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達到超音速飛行。由於當時只有火箭發動機能夠提供足夠強勁的動力,為了突破音障,只有一條可行的辦法:設計在高空飛行的新型火箭動力飛機。DFS 打算將計劃分為3步走:
1)研製並測試增壓座艙,以便解決飛行員能在高空狀態下飛行並在緊急情況下逃生的問題;
2)進一步尋找出適合超音速飛行時的機翼後掠角度,DFS 此時已經獲得了亨克爾(Heinkel)P.1068 設計方案,從中獲取了多種有關後掠翼的資料數據;
3)結合以上兩部分的研究成果,切實地研製出一種超音速飛機,計劃命名為「DFS 346」。
為了實現分3步走的計劃,DFS 決定首先設計一種新型飛機來實現第1步設想,最初的設計代號是 DFS 54。1941年,德國航空部(RLM)批准了 DFS 的設計方案,正式給予其 DFS 228 的代號並明確指出,除了進行研究,DFS 228 還必須是一種高空高速偵察機。
1943年,機身編號為 D-IBFQ 的首架原型機 DFS 228V1 完工,首次試飛則於1944年末完成,試飛中發現 DFS 228 存在的一些問題,諸如高空飛行中副翼的效果差,以及升降舵過於敏感等。但 DFS 228 的整機*控性能還是令人滿意的。
真正的問題出在發動機上。沃爾特 HWK 509A-1 或 HWK 509A-2 型火箭發動機僅僅只能維持很短的飛行時間,而且在極端高空和極低氣溫的情況下,火箭發動機的真空管會出現凍結現象。不過,德國人一直在繼續開發新型火箭發動機,也許很快就會擁有以甲醇和氧氣作為燃料的加熱系統,能夠在低溫狀態下穩定地工作。那樣地話,DFS 228 的研製工作就會出現突破性進展,DFS 的原先的「3步走」計劃也許就能順利地向第2步和第3步發展。但隨著第三帝國的覆滅,這些都永遠成為了泡影。
1945年5月,DFS 228V2 原型機(可能在盟軍的空襲中)被毀壞,僅僅只剩下了機身前半部分,DFS 228V1 原型機則從戰火中倖存了下來,並被戰後的盟軍帶回了英國。


DFS 228 採用了一種十分新奇有趣的飛行方式:它先被安裝在道尼爾Do217型轟炸機上形成背負式聯體機(還有一種備選方案是將 DFS 228 當成滑翔機由Do217型轟炸機牽引飛行),一同飛到10000米高空後,DFS 228 的火箭發動機將點火並脫離Do217型轟炸機,依*其提供的推進力爬升到23000米至25000米的高空。此後,DFS 228 將保持在此高度飛行到偵察目標上空後進行拍照,待任務完成燃料耗盡時,開始進行遠距離滑翔飛行,返回基地。(其實50年代中期才出現的美國U2高空偵察機也同樣是*著它那極長的機翼進行間段的高空滑翔才能達到那超遠的航程,否則單*機內燃油的話那是肯定不夠的)

40年代的 DFS 228 卻有著與50年代中期才會出現的美國U2高空偵察機一樣出色的超高空飛行性能,如能投入實戰,它無疑將是當時最為優異的高空偵察機。這在當時是不可能被盟軍所攔截的,這也意味著它可以自由的出入敵人的領空,獲取當時其它偵察機所難以取得的寶貴情報。(那個有名的U2擊落事件要在15年後的60年代初才會出現,可見以盟軍當時的防空水平,就算看到 DFS 228 大搖大擺的進出倫敦和莫斯科的上空,他們也是毫無辦法。)


[ 本帖最後由 ess 於 2010-9-13 15:44 編輯 ]

921

主題

6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百萬富翁勳章精華帖王勳章萬千寵愛勳章傑出成就勳章141榮譽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究極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貼圖之星」勳章「玄機妙算」勳章收藏家勳章「車迷天地」勳章「消閒興趣」分區勳章長時間服務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10-9-13 15:37:41 | 顯示全部樓層
當大家第一眼看到下面這張類似定格的圖片時,是否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是什麼飛機呢?A-10?!不是,其實它可是比A-10攻擊機「早生」30年的異國前輩。
1944年,為了應付日益強大的盟軍特別是蘇軍強大的裝甲洪流對德國本土的威脅,德國開始了新一代對地攻擊機的研製,名為"Unnamed"的新型對地攻擊機是為了接替老舊的亨克爾Hs129攻擊機,設計思想就是利用強大的火力和自身厚重的防護裝甲在低空獵殺敵軍坦克(這一點與後世A-10攻擊機的作戰設想完全一致),"Unnamed"的外形也許不像其它一些德軍末日戰機那樣前衛,可卻是極為適合低空攻擊這種風險極大的任務(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德國航空設計師們在該機身上投下的苦心和努力)。可惜朝聞夕死,一切都晚了。


"Unnamed"擁有對地攻擊機必備的厚重裝甲,其擁有的「開罐」利器也十分不錯,其標準反坦克兵裝為Mk103 30毫米長身管機炮(性能優於Me262上的MK108),也可以換裝更大的足以擊毀蘇軍新式重型坦克的50毫米以上火炮和各種反坦克火箭和炸彈,如能問世,它將是當之無愧的最強對地攻擊機(怕是沒有什麼盟軍坦克能躲過它的「鷹爪」)
"Unnamed"攻擊機性能參數
機長 11.85米
翼展 14.6米
機高 3.85米


個人一直在作一個假想,擁有劃時代技術的"Unnamed"對地攻擊機一旦出現在歐洲的天空,那它和同樣是在低空過日子的蘇聯「黑死神」伊爾2和伊爾10攻擊機之間的碰撞一定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它能遏制蘇軍那恐怖的鋼鐵洪流嗎??(元祖A-10攻擊機 VS IS系列坦克,想起來就。。。。)

話說回來,戰後美軍對專用對地攻擊機的開發走過了一段彎路。二戰中美軍用P47一類速度超過600千米的戰轟機進行對地攻擊但效果卻並不十分理想,這是由於他們忽略了對地攻擊機的重要本質——低空低速和卓越的低空飛行穩定性。戰後美軍迷信核戰,其戰機向高空高速方向發展,並開發出了F-4「鬼怪」戰鬥轟炸機這樣的一代傑作,可速度高達M數2的F-4卻並不能有效對抗蘇軍的坦克集群,美軍不得不又在70年代中期回頭開發了「落伍」的A-10(A-10雖沒有高空高速,卻能有效的克制坦克)。可這一偏差也使美國在蘇聯的坦克優勢面前整整痛苦了30年!!!
反觀德國,他們也在東線戰場上投入了大量的對地攻擊機,而像Ju87G和Hs129這一類飛機,雖沒有P47那樣的高速,卻有不錯的低空飛行性能和優良的武器,在反坦克作戰中取得了更大的戰果,這也是當時其它德國末日戰機在向高空高速方向發展的同時,以對地攻擊為要職的"Unnamed"卻選擇了更適合低空低速作戰的氣動構形的原因所在。


再來幾張"Unnamed"的倩影吧,它和後世的A-10攻擊機一樣都是對抗蘇軍坦克進攻的重要利器(這一點的重要性對西方來說超過了制空戰機),要是美國當年能從戰敗後的德國殘留資料中發現"Unnamed"所代表的靈感並加以完善,西方只怕也就不會在蘇聯的坦克炮口下提心掉膽30年了。

飛翔在歐洲天空中的"Unnamed",加上後世A-10攻擊機那標誌性的鯊魚嘴塗裝後,兩者在外表上就更為神似了。



迎著漫天的風沙,兩架奇怪的飛機正在眼前拔地而起。眼熟吧,不過你可別把它們當成了如今在電視上大出風頭的美國「魚鷹」V-22傾轉旋翼機。它可是真正的「魚鷹」前世——德國二戰末期開發中的Weserflug P.1003/1傾轉旋翼機,其時間比1989年首飛的「魚鷹」要早了將近45年!!!(其實美國最早的傾轉旋翼機並不是V-22,而是貝爾公司於70年代中期製造的貝爾301/XV-15傾轉旋翼試驗機,不過就算如此,他們仍然要比德國人晚了30年)
德國和當年的美國一道同為現代直升機的先驅,德美兩國在二戰中都分別研發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可實用直升機。不過思維超前的德國人並不滿足於此,他們早於1938年就開始了更新一代高性能垂直起落飛機的研製。為了同時兼有直升機的垂直升空能力和普通固定翼飛機的高速性能,德國人選擇了傾轉旋翼機這種極為前衛的理念,並據此用於開發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架Weserflug P.1003/1傾轉旋翼機。
Weserflug P.1003/1傾轉旋翼機研發難度很大,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極為超前的飛機已超過了當時人類的實際科技能力,極為先進的Weserflug P.1003/1最終也隨著二戰的結束而塵封於歷史。


Weserflug P.1003/1傾轉旋翼機的設計思想與半個世紀後的V-22「魚鷹」完全一致,與我們前面所看過的那架有「元祖A-10」之稱的容克斯"Unnamed"新型對地攻擊機一樣,Weserflug P.1003/1無疑也是一架超時代的先進機種。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傾轉旋翼機將是未來戰爭的主力機種之一,代表了未來的發展方向。聯想到德國科技人員竟然早在60年前就有如此遠見,不得不使我們對當時德國科技人員的智慧深感敬佩。


Weserflug P.1003/1正在風沙中降落,很難使人相信這竟是一架60年前的飛機!!!

拋開戰爭的浩劫,看到閃閃發光的Weserflug P.1003/1在空中飛翔,這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可是,這在當時是難以實現的。
傾轉旋翼機的主要特點就是兼有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兩者的共同優點,但也正是這點,它的研發難度要大大高於直升機和普通固定翼飛機。這種飛機的機翼轉動部位結構比較複雜,而在飛機起降的飛行狀態的轉換階段的機體控制則更不容易,今天配有先進飛控系統的V-22「魚鷹」尚且屢屢墜毀而不能大量投產,放在科技水平遠不如今天的60年前,那就更難了。
雖然德國科技人員的超前思維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而難以實現。不過他們這種在科技上勇於創新的精神則受到了後人的一致肯定。人類的發展離不開創新,所有在科學探索上勇於創新的人們,都將受到後人的尊敬。
在之後介紹的德國秘密武器身上,我們還將看到德國科技人員不拘一格,勇於創新的探索精神,當人們最後看到德國末日武器的最高成就時,除了驚訝,還是驚訝.........
Weserflug P.1003/1 性能參數
機長 8.3米
翼展 11.0米
機高 3.1 米
機寬 1.15米
推進器直徑 4.0米
最高速度 650千米/小時




1944年秋,就在V2導彈剛投入戰場不久。世界著名的德國火箭專家馮.布勞恩向###提出了新型的遠程彈道導彈開發計劃,新型導彈的射程預計可以達到美國東部,是德國賴以威脅美國的秘密武器。
據此開發的新型導彈代號A9/A10(V2導彈的代號為A4),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種兩級火箭,其射程超過5000千米,足以攻擊美國東海岸的重要城市紐約和華盛頓。不過由於難度過大,A9/A10的開發並不十分理想,1945年1月8日和1月24日,A9的兩次發射均以失敗告終。德國人本想對火箭繼續加以完善,不過兵臨城下的形勢使他們的一切努力都化為了泡影。
馮.布勞恩在戰後被盟軍帶往美國繼續從事火箭開發,這位「火箭男爵」可是世界宇航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60年代末美國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所用的「土星」系列運載火箭,也同樣是這位男爵手中的傑作,可以說,我們從人類踏上月球第一步的腳印背後,依然能夠看到馮.布勞恩那偉大的身影。


A9/A10在第二級火箭工作完畢時的速度為3300米/秒,這只有今天入軌飛行速度的一半,所以它只能算一種亞軌道飛行器,作為導彈是足夠了,但它還無法用於真正的宇宙探索。
不過,遠程彈道導彈技術和進行宇宙探索的運載火箭技術本來就是相同的,A9/A10的基本設計不錯,進一步改進的話就可以滿足新的需要。如果德國當年能有足夠的時間對它繼續改良,那麼人類步入太空時代的時間肯定可以大大提前,這也是戰後很多西方科學家的一致看法




諸位,當你們來到這裡,我已經可以榮幸的告訴你們,你們即將看到二戰德國末日科技的最高傑作。它就像一座明亮的燈塔,照亮了人類軍事科技之後半個世紀的發展路途。
看看下面這張圖片:在一具巨大的灰色火箭助推器的前端,有一架外型流線美觀的白色飛行器,在60年前,它的外型是那樣的前衛脫俗,幾乎不像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其身上完全看不到當時其它二戰飛機那種陳舊的身影,其實不僅僅是外型,當你們瞭解了它的作戰設想和技術特點後,就會瞭解這是一件真正超時代的偉大作品,它就是二戰德國末日科技的最高傑作——Sanger "Silverbird"空天轟炸機。
也許有人對空天飛機這個概念不甚瞭解,其實,它就是一種可以水平起降,單級高速入軌的高性能飛行器(SSTO),也就是人類目前正在使用的航天飛機的下一代進化版本。空天飛機可以像普通飛機一樣水平起降,藉著自身的動力自行進入太空軌道,其高效率和低成本都是現有的笨重運載火箭和航天飛機所難以比肩的。
在20世紀80年代末,歐美國家紛紛提出了各自的空天飛機計劃,比如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X-30,英國的「霍托爾」,德國的「桑格爾」等空天飛機。可惜難度過大,當人類真正使用這種先進飛行器的時代,怕是要等到21世紀中葉了。
在軍事方面,空天飛機將是一種「明天的戰機」,美國將於2013年開發的下一代B-3轟炸機或是所謂的「全球攻擊平台」其實也就是一種空天飛機,借助超過10倍音速的高速,「全球攻擊平台」將能在2小時內攻擊全球任一地點目標。在F/A-22和F-35這最後一代有人戰鬥機之後,空天飛機將和高智能無人機一道,稱霸21世紀後半葉的天空。
空天飛機可說是比當今的F/A-22更有魅力的先進機種,可驕傲的西方人不會忘記,這種先進飛行器的真正「老家」,竟是來自60年前歐洲那個戰火紛飛的國度…………


Sanger "Silverbird"空天轟炸機和V1飛彈一樣借助長長的滑軌起飛。滑軌起飛其實和現在的垂直發射一樣,也是一些高速飛行器的有效起飛方式之一,長長的軌道將給飛行器以極高的初速。也許我們將在未來的某一天,重新看到這一幕的發生。

Sanger "Silverbird"進入軌道後的開始轉入平飛,它的飛行高度比今天的航天飛機稍低,也就是大約距地表約90~100公里的高空,也就是說,Sanger "Silverbird"也是一種亞軌道飛行器。Sanger "Silverbird"的設計思想要求飛機充分利用超高速飛行中所產生的激波的巨大能量,使飛機就像海邊衝浪的人們一樣藉著這股巨大的能量順利飛抵數千千米之外的目標(要是僅*飛機自身的燃料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Sanger "Silverbird"的這個設想與美國未來的「全球攻擊平台」完全一致,後者還有一個別稱就是「環球乘波(激波)轟炸機」。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Sanger "Silverbird"的機體選型十分合理,其外表光滑圓順,與後世的許多高速實驗機十分相似(比如美國後期的一些X系列實驗機種),也就是說,如果Sanger "Silverbird"能夠製造出來,僅從理論上來說,這種極為前衛的構形足以使它完成那同樣極為前衛的任務。


Sanger "Silverbird"到達目標上空(也許是莫斯科或是華盛頓),打開彈倉投下了核彈。
Sanger "Silverbird"前面幾步的構想都十分合理,不過在這一步卻露出了破綻,我們今天已經知道,戰機在高速飛行中的彈藥投放並不是一件易事,F/A-22在超音速狀態下的彈藥投放就是借助巨大的彈力來將導彈「強行」推出機外,要是僅*導彈自身的重力下墜,那導彈將不會下墜而是緊緊的吸附在機體上!!!
Sanger "Silverbird"的速度超過10倍音速,它是不能採用常規投彈這種方式的,不說投彈,就是打開彈倉門這個動作本身都會對超高速飛行的飛機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
Sanger "Silverbird"的設想雖說有些破綻,但人無完人,在科技遠不如今天的60年前這點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當時的人們還有太多的東西還在摸索之中,以今天的觀點去強求他們是不對的。(美國人今天也對這個老大難的投彈問題進行了研究,他們的解決方法之一就是從高速空天機的尾部投放彈藥,當然是用彈射的了。希望他們能取得成功,畢竟這種飛機的民用前景也十分廣闊)。
順帶要說一句,航天飛機的速度更快,卻也能安全打開貨倉,而空天飛機則不能。原因是航天飛機已經進入了真正的地球軌道(距地表110公里以上的高空,這也是當今發射衛星所必需達到的最低臨界高度,達不到的話衛星將馬上墜毀)),此時它雖向衛星一樣繞地球高速運行,但航天飛機本身則幾乎是靜止的,加上又是失重狀態,當然可以安全打開貨倉了。
而空天飛機大部份時間都在高度稍低的亞軌道上(距地表約90~100公里的高空),其受地球引力的影響遠比高軌道上的航天飛機要大(沒有失重)。當然它也可以向航天飛機一樣進入真正的地球軌道,不過這時它投下的炸彈也就在失重狀態下成為了一顆「人造衛星」,也許要幾年的時間才能重新落回地面。


Sanger "Silverbird"完成了任務,像普通飛機一樣在跑道上水平降落,這一點十分精彩,毫無破綻可言。
Sanger "Silverbird"可說是生錯了時代的優秀產物,其身上所體現的優異設計和其所代表的超前思想遠超他國50年以上!!!雖很難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獲得實現,但在科技遠不如現代發達的60年前,當時的德國科技人員竟能在極為艱難的條件下拿出與遠在100年後的21世紀中葉才能投入使用的人類未來新銳兵器不謀而合的Sanger "Silverbird"。其不拘一格,勇於創新的探索精神將永遠受到後人的讚賞。


其實現今很多先進的航太科技產品都發源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比如貝爾301/XV-15傾轉旋翼試驗機),這是有著深層原因的。
二戰結束25年後的70年代初,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展開了一系列「全新」高技術航太產品的氣動外型研究(當時F-14和F-15的新穎機體外型就是這些研究的成果),之所以打上引號是因為有相當一部份資料來源於美國戰後所吸受的二戰德國殘留資料的成果(比如有趣而又古怪的單片可旋轉機翼飛機)。NASA利用高速計算機和一系列X系列實驗機驗證了25年前德國人許多未能完成的優秀設計的可行性,結果大都證實了德國設計的正確性。面對這樣的結果,一向高傲的美國科學家不得不承認:25年前那批優秀的德國同行憑藉著優秀的頭腦和他們不拘一格,勇於創新的探索精神遠遠走在了那個時代的前列.........
德國二戰開發出了眾多新概念兵器,而且它們的指導思想十分正確,絕大部分新兵器都成了現在的主流。在技術層面上,對世界科技的進步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使得後來的武器開發少走了許多彎路。
更為可貴的是,德國科學家當年不僅提出了很多新概念兵器,而且成功解決了這些新概念兵器的核心問題,之所以這些新概念兵器中的很多不能在當時出現,只是因為在機體材料 飛控系統等基本部件上超越了人類當時的實際科技能力。這些只能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的進步才能慢慢加以解決,但當年德國科學家這種鋪路人的重要地位卻不是其它後人可以取代的。
人類的發展離不開創新,所有在科學探索上勇於創新的人們,都將受到後人永遠的尊敬。

轉:KC

[ 本帖最後由 ess 於 2010-9-13 15:43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250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百萬富翁勳章

發表於 2010-9-13 16:03:56 | 顯示全部樓層
沙發~~THX~~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42

主題

1萬

回帖

290

積分

中級會員

Everything is SNAFU!!

積分
290

收藏家勳章「友誼大使」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論譠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0-9-13 21:22:50 | 顯示全部樓層
I suddenly had a feeling that if Nazi Germany did have enough resources to do the R&D for such aircrafts, the result might be a bit different.  Perhaps they might surrender a little bit late...Just a thought only ...
Now, we wait for General Kenobi!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2312

回帖

100

積分

禁止訪問

積分
100

百萬富翁勳章

發表於 2010-9-15 00:34:03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1-19 19: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