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668|回覆: 1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7年或1939年-1945年)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6-16 11:54: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7年或1939年-1945年),是至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破壞性最大的全球性戰爭。交戰雙方是以英國、法國、蘇聯、美國、中國等國組成的同盟國,與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等法西斯國家組成的軸心國集團。戰爭進展到最高潮時,全球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有 19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戰火遍及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戰雙方同時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鬥。最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勝利結束。



儘管在1939年9月前,埃塞俄比亞的抗意戰爭,中華民國的抗日戰爭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經開始,但普遍持有歐洲中心觀的學者認為戰爭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而告結束。這場戰爭總計造成了約7千2百多萬人的死亡,佔了當時世界總人口3.18%左右的比例。據估計,大戰期間,錢財損失約13850億美元,大量房屋受破壞。工廠、農莊、鐵路和橋樑,則難以估計。



戰爭的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分為歐洲和亞洲兩大戰爭策源地。在歐洲,戰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戰的結果與納粹主義在德國的興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由於德國的納粹主義的興起,德國成為了二戰的主要策源地。在遠東,日本的軍國主義化,使得日本走向了侵略擴張之路,以求達到擴大大和民族生存空間的目的。



閃電戰



1940年的歐洲戰事正酣,德國佔領了捷克、波蘭西部、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北部;蘇聯佔領了波蘭東部、波羅的海三國、芬蘭的卡累利阿等地及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英國佔領了冰島和法羅群島等地;義大利則佔領了阿爾巴尼亞和非洲的衣索比亞;匈牙利佔領斯洛伐克高地地區和外喀爾巴阡地區以及羅馬尼亞的北特蘭西瓦尼亞;保加利亞獲得羅馬尼亞的南多布羅加地區,歐洲局勢波詭雲譎,瞬息萬變。

德軍勢如破竹,在六月下旬打敗了法國,令英國孤軍作戰1940年5月10日,德軍決定採用鐮刀收割計劃,是由施利芬計劃,分為A、B、C三個集團軍繞過馬奇諾防線侵略了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和法國,靜坐戰結束。



第一階段作戰:當法國統帥部迷戀在馬其諾防線不可攻陷的神話裡時,5月13日德國A集團軍通過法國防守力量薄弱的阿登森林進入法國,盟軍在阿登山地因為德軍的奇襲完全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德國人的兩個坦克師在高射炮的掩護下強渡繆斯河,5月13日攻陷了法國北部戰略要地色當,而同一時期德國B集團軍也使用閃電戰的方式入侵荷蘭、比利時,來吸引跟牽制位於比利時平原一帶的英法盟軍主力部隊,使A集團軍得以更加順利的從法國北部附近通過英法盟軍主力部隊之側翼,來構成曼斯坦計劃中的大包圍網。到5月19日7個德軍裝甲師已經抵達離英吉利海峽只有50英里處。5月24日,德國裝甲部隊已經望見法國的北部港口敦刻爾克,但卻在這時接到停止前進的命令。這個命令被證明是德軍的致命失誤,被包圍的盟軍立即開始執行「發電機計劃」,即敦刻爾克大撤退。850艘各種類型、動力引擎、大小的船隻艦隊大量跨海集中到敦克爾刻,5月27日開始撤走了第一批士兵,到6月4日時已經有超過33萬人成功逃脫,其中23萬是英國遠征軍。這次的撤退雖為英國保留了元氣,避免了全軍覆沒的悲劇,但也喪失了大量的物資和武器裝備,士氣亦一度跌落至低盪。



第二階段作戰:1940年6月10日,德軍開始正式全面入侵法國本土,由於先前在荷蘭地區喪失了大部分的軍事力量,所以德國的裝甲部隊紛紛進行一場競速比賽,很快的就深入了法國中央,6月14日,首都巴黎被攻佔,6月25日,為了羞辱法國人,希特拉選擇在貢比涅地區一個當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投降簽訂降約時的同一節火車車廂內簽署與法國的停戰條約。根據此項條款,法國中部和北部三分之二的領土疆域由德國武裝部隊來進行實質佔領, 而南部地區則成立由貝當執政的附庸政權 : 維希政府。



從德國展開西線進攻到法國敗降只經歷了6個星期,閃電戰的威力讓法國體會到了亡國的恥辱。法國的戰敗令英國必須獨自面對德國。



盟軍開闢「第二戰場」



夏爾·戴高樂將軍與羅馬淪陷同時發生的是對法國的進攻。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第登陸,盟軍與德軍進行了兩個多月的激烈交戰,然後美軍、英軍與加拿大軍隊逐漸取得優勢,德軍則漸漸衰弱。最後致命的一擊是十分冒險的行動,由巴頓領導的美軍突破了德軍的防線,而原本在諾曼第作戰的德軍則被困在包圍圈中。德軍再無力阻擋盟軍的進攻,盟軍順勢直達德法邊界。



盟軍也開始對德國城市進行猛烈的轟炸,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與物質破壞。而在國內,希特拉逃過了多次暗殺行動,包括發生在1944年7月20日最嚴重的一次政變企圖。這場由克勞斯·馮·施道芬堡策劃、阿爾弗雷德·台爾普等人參與的計劃原本準備用炸彈謀殺希特拉,但是過程中一些未預料到的因素導致預謀失敗。希特拉只受了輕傷。



1944年8月15日盟軍又發動「龍騎兵行動」從法國南部發起攻擊。到9月,三組盟軍部隊已經抵達德國邊境,很多樂觀估計認為戰爭在1944年年終就可結束。



為了實現該目標,盟軍發動了「市場花園行動,試圖解放荷蘭北部地區並進入德國,但是德軍的力量比情報中顯示要強得多,英國第一空降師幾乎全軍覆沒。



1944 年寒冷的冬天以及盟軍所遇到的困境令西線戰事處於僵局。美軍在赫爾根森林戰役中試圖消耗敵人的實力,因為只要德國人還守著這片森林,盟軍就無法快速推進。 1944年12月16日德軍在阿登發動最後一次大規模反攻,史稱突出部戰役。德軍成功地包圍了一些盟軍部隊,但後來盟軍將領巴頓將軍成功地解救並擊退德軍。



盟軍的最後障礙是萊茵河。由於德軍的失誤,盟軍在1945年4月渡過萊茵河,通向德國心臟的大門就此打開。



歐洲戰事的結束



1945年4月25日,美國與蘇聯的部隊在易北河會師,將德國劃為兩半。由蘇聯紅軍發起了進攻柏林的戰役。希特拉堅決抗拒,宣稱誓死保衛柏林,攻克柏林的戰鬥慘烈開打,蘇軍在柏林戰役中共殲滅德軍48萬人,自身也付出了30萬人的傷亡代價。





1943 年,史達林格勒戰役後,德軍在歐戰局勢急轉直下,蘇軍和盟軍,特別是蘇軍經過浴血奮戰,根本扭轉了戰局,到1945年,蘇軍和盟軍從東線和西線對開,德國最後戰敗。1945年4月30日,當一切都即將結束時,希特拉在自己的碉堡中與自己的長期情人或新婚妻子愛娃·勃勞恩一起自殺。希特拉在遺囑中任命卡爾· 鄧尼茨海軍元帥為他的繼承人,約瑟夫·戈培爾為德國總理。但是戈培爾也在5月1日與家人一起自殺,而只剩下鄧尼茨與盟軍談判投降問題。投降文件在5月7日由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將軍簽字,根據蘇聯方面的要求,上述情況只能視為投降儀式的預演,正式的投降文件於次日在柏林由蘇聯的朱可夫元帥主持簽署,凱特爾元帥代表德國最高統帥部在文件上簽字,該文件於5月9日零時生效,由於時差關係,美英盟軍將5月8日稱為V-E Day。鄧尼茨在1945年5月23日被捕,前第三帝國的領土則被盟軍劃分為蘇聯控制的東德與由英國、法國和美國控制的西德。6月24日蘇聯在莫斯科舉行戰勝納粹德國閱兵式,數百面納粹軍旗被蘇聯士兵拋到列寧墓史達林腳下。



戰爭結束後,盟軍也發現了多個納粹集中營,據估計納粹利用這些集中營囚禁與謀害了大約1200萬人,其中受害最重的是歐洲的猶太人,根據紐倫堡審判時的證詞,大約有一半的猶太人死於納粹魔掌之中。除此之外吉普賽人、斯拉夫人、天主教徒、同性戀、殘疾人等也遭到殘酷迫害與毀滅。在所有的集中營中最著名的是奧斯維辛集中營,大約有200萬人死在這裡。雖然在戰爭期間盟軍對納粹大屠殺的行為所知並不多,這種殘酷的行為已經成為二戰歷史中最重要的一段記錄之一。



日本投降



1945 年8月9日早晨,長崎原子彈爆炸後在天空升起一個高度達6萬英尺的蘑菇雲。在硫磺島、沖繩島以及其他地方的苦戰使雙方都遭受嚴重的人員傷亡,不過這些戰役的成果是日本的緩慢撤退。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深飛行員喪身戰場,日本開始實行由神風特攻隊直接衝擊重要軍事目標,試圖減緩美國部隊的進攻速度。但同時,東京和其他城市還是遭到了美軍的轟炸。在中國戰區,中國國軍在中美空軍支援下牽制日軍並轟炸大陸補給線。日軍意圖反制而發動湘西會戰與鄂西會戰,國軍皆防衛成功。1945年2月3日,蘇聯同意介入太平洋戰事。1945年4月5日,蘇聯政府在《蘇日中立條約》到期前,宣佈《蘇日中立條約》不再有效。投機的史達林選擇在8月8日對日宣戰,發動八月風暴行動攻入中國東北地區。中國國軍亦對華南地區發動躁進作戰,目標廣東及湖南。而同月美國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震撼日本。



面對核武器的威脅與中國東北地區的喪失,日本裕仁天皇與內閣開始重新考慮投降。日本帝國在8月 15日正式宣佈投降。最終的投降書是於1945年9月2日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簽署的,此後麥克阿瑟將軍開始負責日本的重建。這段時期在日本被看作是美軍的佔領期。美國總統杜魯門於1946年12月31日正式宣佈,美日兩國已經不處於敵對狀態。


from Yahoo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發表於 2010-6-16 22:37:06 | 顯示全部樓層
二次世界大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2 22: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