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軍陣的演變】
【從狩獵陣型到上古軍陣】
最原始的陣法早在遠古時期就已經產生。陣法的起源與狩獵活動有著極深的淵源,因古人的戰鬥對手時常並不是人,而是野獸。即使人類文明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這種陣法與狩獵活動的淵源關係仍然清晰可見。
在夏、商、西周時期,軍事訓練主要是通過平時的狩獵活動來進行的。因為狩獵的隊形與作戰時的隊形幾乎沒有差別,而且狩獵的娛樂性較強,還可提高士兵相互間的協調配合能力。
不僅中原漢族如此,邊疆少數民族更是習慣將狩獵的戰鬥隊形直接用於作戰。
據宋人編撰的《三朝北盟會編》記載,北宋使臣拜訪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時,見到他每次打獵,都與手下將領投擲箭矢以決定各部落軍兵狩獵位置,然後借圍獵的機會操練陣法。這種圍獵陣型,在後來女真騎兵與遼軍和宋軍的作戰中,被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從而成為兩翼包抄陣法。
最早的軍陣是“一軍陣”,顧名思義,參戰的士兵只組成一個大的軍陣。由於一軍陣在戰鬥中幾乎沒有戰術上變化的餘地,因此很快就被“二軍陣”、“三軍陣”直至“多軍陣”所取代。在戰爭中,這些不同的軍陣之間分工不同,有的軍陣用於引誘對手,有的負責與對手決戰,也有的用於迂迴包抄對手。
從兵種上看,最早在戰爭中使用的陣法應是步兵方陣。但組織形式較為成熟、運用自如且名目繁多的早期軍陣,還是在戰車產生後的車戰軍陣。車戰軍陣的盛行時間是,從商代中後期到周代。
車戰源於夏代,至商代晚期才形成一定規模的作戰樣式。它的主要裝備是由2匹馬或4匹馬駕挽的木質戰車,戰車上載3名甲士,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執弓射箭,右方甲士執戈、矛等長兵器,居中者控馬駕車。通常情況下,戰車都是在保持自己寬大的編隊隊形的前提下,伴隨著緩慢的鼓點徐徐前進。在接近敵人時,左方甲士以弓箭射向敵人,敵對雙方戰車交錯時,右方甲士以長兵器進行格鬥,直到棄車肉搏。
每輛戰車周圍還配備一定數量的步兵,因為單純的戰車部隊衝擊力有限,沒有步兵的保護,很容易被靈活機動的步兵所消滅。這種戰車和步兵混編的軍陣,能夠充分發揮整體威力,尚未交鋒就會給敵人心理上造成巨大壓力。
平常我們聽到的“千乘之國”、“萬乘之國”就是以戰車來評判一個諸侯國實力的標準,但戰車車陣雖然浩浩蕩蕩、氣勢宏大,卻並非所向無敵,原因是當時的戰車前進速度相當慢且陣型呆板。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