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貼 自 hkari) 作者:思考
香港漫畫由曾經極其興盛,紅遍東南亞華語市場,到現今只餘下一少群讀者,當中的興衰關係一環扣一環,實在三日三夜也談不完。此文嘗試以較簡短的文字將我們幾位編輯的一些見解簡撮地與大家分享,談一下土炮漫畫過去二十年的發展與近年的被人忽視的努力。
興
要說早年受歡迎的香港漫畫,當然非《老夫子》及《十三點》莫屬。但自七十年代不斷測試市場後,黃玉郎的《小流氓》(後改稱《龍虎門》)找到武打及幫會這個年青一代愛好的題材,每週看土炮漸漸成為年青人流行的娛樂,亦吸引年青人加入漫畫創作行列。踏入八十年代,個體戶式創作漸見新意不足,相反週刊式漫畫的市場不斷擴大,如《玉郎漫畫》等綜合漫畫成為新一批漫畫家的試練場,新一代如馬榮成、邱福龍、馮志明、張萬友、狄克及甘小文等漸見成熟,產生了如《中華英雄》的著名長篇作品。同時,漫畫種類亦比以往豐富,愛情、恐怖、幽默諷刺等題材亦有不少棒場客,香港漫畫走入輝煌時代。
八十年代未期至九十年代中期可謂全盛時期,隨著業界龍頭玉郎機構的瓦解,不少於七八十年代入行的漫畫家自立門戶,如馬榮成創立天下出版《天下畫集》,馮志明與劉定堅創立自由人出版《刀劍笑》,牛佬創立浩一出版《古惑仔》等,再加上九四年以《海虎》起家的海洋創作,以及不少二三線出版商及漫畫家加入戰團,土炮漫畫儼如走進戰國時代。青少年的閒暇娛樂趨向多元化, 其中電子遊戲極為流行,漫畫界亦隨即代理日本遊戲的漫畫版權自行推出作品,如《街頭霸王》及《拳皇》等。漫畫業急速澎漲亦暴露了業界的弱點,雖然漫畫家及出版公司數量林立,但題材及意念卻未能隨之而倍增,受歡迎的題材又即時會有其他漫畫家「跟風」推出,令題材類同的作品過多,市場未能消化,讀者開始對土炮的題材及風格感到厭倦,出現讀者流失。就在此時,漫畫大國—日本—已漸漸在香港站穩陣腳,土炮前境出現危機。
衰
日本漫畫自八十年代開始由盜版傳入香港,漸漸受讀者歡迎,並於九十年代初「改邪歸正」轉為正式授權推出。一時間,日本漫畫界數十年來的優秀作品紛紛湧現,有出版商更聲稱要每日出版一本不同的作品。此情況雖然未對香港漫畫產生即時影響,但這批外來頂級作品卻令新一代讀者目不暇給,令日本漫畫的作畫、題材至出版模式成為其漫畫閱讀習慣基礎。傳統的港漫世代與新的日漫世代分割成兩個分眾,彼此對漫畫的概念、口味及取向,差異越來越大。及後在九四至九五年,玉皇朝的《情雙週》及自由人的《情侶週刊》等漫畫牽起色情漫畫風波,社會聲討香港漫畫之聲四起,連政府也製作宣傳片描述家長力陳港漫荼毒子女,再一鼓腦兒將所有漫畫掉進垃圾筒,加深長久以來社會大眾對港漫的歧視,新一代讀者更加遠離土炮漫畫,加劇讀者群的分裂。
到了九十年代中後期,香港漫畫面對讀者流失以及難以開拓新市場,開始參考美日漫畫界的營運模式,察覺週邊商品可支持漫畫業,繼而出現大家記憶猶新的兵器熱潮。剛好當時有科 網泡沫帶動消費氣氛,兵器精品銷情極為理想,尤以二千年的第二屆漫畫節瘋狂搶購最為熱烈,同時亦吸引了不少新讀者。及後由於精品種類單一但數量泛濫令讀者感到厭倦,銷售渠道亦非常陜窄,加上科網股爆破、「沙士」及九一一事件,消費氣氛低落,精品市場一落千丈。再加上漫畫內容本身未能留住精品市場引進的新讀者,令精品泡沫爆破對業界衝擊更深。為了減省成本,部份出版商將製作工序北移,但當時內地漫畫製作質素參差,結果令作品水準下跌,進一步流失讀者。
變
不過,同在九十年代中後期,另有一個常被遺忘的新興市場:兒童漫畫連載雜誌(如《COCO》、《快樂龍》)。 部份成功的雜誌配合當時流行的玩具及動畫卡通,與玩具生產或代理商合作,成功抓住兒童的喜好,由起初只翻譯日本漫畫漸變為洽談授權自行培育漫畫家繪畫,至今已發展出一套穩定的營運模式。 這些日本題材、香港繪畫的漫畫質素不亞於日本同類漫畫,同時這批漫畫家漸見成熟後亦開始推出自行創作的作品,成為一股新勢力。
至於主流本土漫畫市場,現時兵器泡沫爆破後至現今可說是跌入深谷,而且深不見底。招牌長篇漫畫雖能留住一定數量的舊讀者,但已達數百、甚至過千期的長篇同時也令新讀者無從入手,發展潛力有限。部份漫畫家及出版商正不斷尋找出路,如樂文社的《CHEESE》及THE ONE的《OneComic》嘗試開拓本土連載雜誌市場,鄭健和的《火龍》融合港日少年漫畫元素及採用日式出版模式,玉皇朝的《神兵玄奇F》加入惡搞元素及《天子傳奇六—洪武大帝》融入奇謀戰術,由業餘轉為公司的火狗工房以連載雜誌《SpeedUp》及幾套原創作品嘗試開拓本土日式漫畫市場等等,當然還有陳某的《火鳳燎原》開創新一代三國漫畫。雖然部份嘗試確實令一些已放棄港漫的讀者重投土炮懷抱,但是有更多嘗試卻是寂寂無聞地失敗告終。試問各位讀者又有否聽聞過以上的例子呢?連陳某也只能在台灣闖出了名堂再賣回香港,起初讀者還以為是台灣人。土炮的困局就如香港的老牌茶餐廳,年青一代看見其招牌就視若無睹,即使有改革亦沒有人知,改革太大又怕僅餘的老茶客也失去。
破
雖然香港漫畫界或多或少一直在求變,但現在還有很多例子可以參考及深入研究,如日本的漫畫多媒體發展,擴大邊沿讀者群;法國以進口漫畫之利潤推動本土創作,二千年以來漫畫市場全線擴大;甚至本地《COCO》的成功例子亦值得參考,難道香港就只有兒童喜愛外國產物嗎?怎樣能打破大眾對土炮的成見,吸納新一代的讀者,將是未來的關鍵。
以上簡述土炮的興衰變著實蜻蜓點水得很,有機會再與大家詳談。但對於現今土炮的變革,不論你再多看千言萬語,相信仍及不上買一本漫畫細閱的體驗來得實際。土炮到底能否衝破現時的困局呢?可能就視乎有多少讀者肯踏出第一步。
[ 本帖最後由 banned 於 2010-6-24 22:06 編輯 ]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