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太空翔 於 2010/4/9 18:50 發表
曹操都有知心友,關公亦有對頭人.
愛恨褒貶各有秤,
閣下對張學良的推崇,
在下尊重!
在下下列有些許看法,
1.東北易幟,確實使中國有名義上的統一,
但不可否認,
日本的軍事壓力與殺父之仇佔有極大因素.
2.既已尊蔣所領為中央政府,
中原大戰有何不支持蔣的理由?
3.國家之軍事作為,
本該全盤考量,分清輕重緩急,
不做匹夫之勇的行徑以圖全謀,
方為上計,
句踐若誓死當個拼死抵抗國君,
就連臥薪嘗膽也免了!
4.難道與共黨接觸,就應該不用繼續支持國民政府?
私下與共產黨達成協議,以武力挾持蔣令其就範,
有異見有武力口號響亮就可兵諫?結果呢?
歷史證明共產黨才是受益者.
5.自認有過而領罰,
是當然非超然!
6.至死不透露西安事變之內情,
若因與蔣有協議,可見其有情有義?
可見其公義私情至死難分.
閣下若稱張學良為民初"北洋軍閥中之佼佼者"!
在下毫無疑問,絕對認同!
孫立人將軍,
學識淵博,融會中西,
畢生戎馬,聲揚海外!
效忠國家非愚忠領袖.
兩者生平皆染悲劇色彩,
何者不愧稱英雄,
歷史到頭終有斷.
不同看法,自有不同立場;
辯也無謂,便遑論去說服對方。
只是有明顯不同意的,或補充的,
也簡述一二:
1. 沒有爭辯地方,只內心沒人知曉,你可作如此理解。
2. 閻錫山及馮玉祥等也「已尊蔣所領為中央政府」,
仍可發動中原大戰,張支持哪方是他的選擇。
絕無「中原大戰有何不支持蔣的理由?」的問題。
3. 輕重緩急及是否匹夫之勇等,永遠都沒定論;
看你站在哪一立場而已。
4. 誰是絕對的受益者很難說。
歷史從來都不去鑽研假設。
蔣若當時不停止剿共,也不見得不會出亂子。
5. 「自認有過」已不是每個歷史人物可以做到的了。
更從何可說「當然」?
6. 公私分明是理論上的東西,歷史上從來就不是每件事都可以公私分明。
這件事的情況如此複雜,已不是公私分明可解決一切的了。
補充:孫立人雖無實質上的作反,但與美國眉來眼去,書信往來,接觸頻繁,如韓戰不爆發,如韓戰不久久未結束,可能孫與美國的廢蔣保台計畫已推出了。但同樣,歷史不會作此假設性的鑽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