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樓主: Kick Off

影響中國的 100 次戰爭 ( 1 - 34 )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0-1-23 10:44:08 | 顯示全部樓層
21 井陘之戰

       公元前204年爆發的井陘之戰,是楚漢戰爭中韓信指揮漢軍,在井陘口(今河北井陘東)一帶對趙軍一次出奇制勝的進攻。在戰役中,韓信以不到 3萬的劣勢兵力,奇襲趙營,一舉殲滅號稱20萬的趙軍,滅亡了項羽分封的趙國,為劉邦最終戰勝項羽、統一全國創造了有利的戰略態勢。

  公元前205年,項羽在彭城大破劉邦,令許多諸侯紛紛背漢歸楚。為了擺脫這一不利局面,劉邦採納了張良等人的建議,制定了正面堅守、側翼發展、敵後襲擾的戰略方針。其中命令大將韓信開闢北方戰場,殲滅黃河以北的割據勢力,向楚軍側背發展,就是這一戰略計劃的重要環節之一。

       當時,黃河北岸尚有代(今山西北部)、趙(今河北南部)、燕(今河北北部)三個割據勢力。它們都投靠項羽。漢要滅楚,就必須先翦除這些諸侯國,使項羽陷於孤立。
  
       韓信針對這些割據勢力只圖據地自保、互不救援的弱點,便向劉邦提出進一步開闢北方戰場,逐次消滅代、趙、燕,東擊田齊,南絕楚軍糧道,對楚軍實施翼側迂迴,最後同劉邦會師滎陽的作戰計劃。它得到了劉邦的讚許和批准。

       公元前204年十月,韓信率一萬餘新召募的漢軍越過太行山,向東挺進,攻打項羽的附屬國趙國。趙王歇和趙軍統帥成安君陳余集中二十萬兵力於太行山區的井陘口(今河北井陘東),佔據有利地形,準備與韓信決戰。井陘口是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在它以西,有一條長約百里的狹窄驛道,易守難攻,不利於大部隊行動。當時,趙軍先期扼守住進陘口,居高臨下,以逸待勞,且兵力雄厚,處於優勢和主動地位。反觀韓信,麾下只有萬餘之眾,且係新募之卒,千里行軍,人馬疲憊,處於劣勢和被動地位。

       趙軍謀士李左車向陳余建議:正面堅壁不戰,用一部分兵力繞到敵後切斷漢軍糧道,使韓信“前不得鬥,退不得還,野無所掠”,最後前後夾擊,一戰而擒韓信。但陳余卻是一名崇尚正面攻擊的古典派軍人,拘泥于“義兵不用詐謀奇計”的教條,且認為韓信兵少而疲,不應避而不戰。他拒絕了李左車的建議,刻板地遵從兵書上“十則圍之,倍則戰”的公式行事。

      韓信深謀遠慮,自知雙方兵力相差懸殊,如採用強攻,必會受挫,於是決定在離井陘口很遠地方駐紮下來,反覆研究地形地勢和趙軍部署。當韓信探知李左車的計策沒有被採納,趙軍主帥陳余有輕敵情緒和希圖速決的情況後,立即指揮部隊進到離井陘口三十里遠地方紮下營來。半夜時分,韓信選拔了兩千輕騎,每人帶一面漢軍的紅旗,乘天黑悄悄從山間小道迂迴到趙軍大營的側後方埋伏,等翌日見趙軍出動,營壘空虛之時,攻入趙軍大營,把趙軍旗幟拔下,插上漢軍旗幟。隨後,韓信傳令部隊就餐,他對將校們說:“少餐即可,待天明破趙之後再飽餐。”將校們將信將疑,只能從命。韓信遂即傳令擊鼓,出大將旗仗,向井陘口進發,他說:“趙軍已先我佔據了有利地形,築壘以待,看不到大將旗仗,怕他們疑我尚在後軍,不肯發起攻擊。”

      當漢軍接近井陘口時,韓信連騎哨都不派,立即傳令中軍主力全部前出到河邊背水列陣,營壘上的趙軍遠遠見漢軍背水列陣,無路可退,紛紛譏笑韓信不懂兵法。少頃,天色已然大亮,漢軍陣營揚起一陣輕塵,隨著激越的鼓聲,一隊旗仗轉出,韓信在眾將校的簇擁下縱馬來到陣前。陳余眼見韓信兵少,自己又佔據有利地勢。於是率輕騎銳卒蜂擁而出,欲生擒韓信。韓信令棄旗鼓儀仗,迅速轉入陣中。陳余見此情景,當即下令全營出擊,直逼漢陣。漢軍因臨河而戰已無路可退,所以人人奮勇。雙方廝殺半日有餘,趙軍仍未能獲勝。這時趙軍營壘已空,韓信預先伏下的兩千輕騎直馳而入,在趙軍營壘遍插漢軍紅旗。鏖戰中的趙軍突然發現背後營壘插滿漢旗,隊形立時大亂。韓信揮軍趁勢反擊,將二十萬趙軍殺得大敗,斬殺趙軍統帥陳余,生擒趙王歇。

     戰後,漢軍將士們飲宴相賀,他們紛紛問韓信:“將軍叫我們背水列陣,這是有悖兵法的啊,為什麼竟然能取勝呢?”韓信哈哈大笑:“兵法上不是都說了嗎?置之死地而後生,置只亡地而後存。如果我給你們一條生路,士卒們能拼死作戰嗎?”諸將這才領悟了背水列陣致勝之奧妙,對韓信大為欽服。

     井陘之戰的結局,對楚漢戰爭的整個進程具有重大的意義。漢軍的勝利,使得其在戰略全局上漸獲優勢,消滅了北方戰場上最強勁的敵手,為下一步「不戰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平定燕地創造了聲勢和前提,並為東進擊齊鋪平了道路,從而造就了孤立項羽的有利態勢。這雖然是一次戰役規模的戰爭,但卻有著戰略性質的地位。

  井陘之戰中,雙方在作戰指揮上的得失高下是顯而易見的。韓信取得作戰勝利,關鍵在於有計劃地製造和利用趙軍的錯誤,巧妙地掌握士卒「兵士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深入則拘,不得已則斗」(《孫子兵法·九地篇》)這一心理狀態,奇正並用,背水列陣,靈活用兵,出奇制勝,速戰速決,從而一舉全殲趙軍,寫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精彩篇章。井陘之戰給後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啟示。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兵法的運用,貴在靈活創新,切忌死板教條。這正如宋代岳飛所說的那樣:「先陣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在這方面,那位曾經在2100多年前「戰必勝,攻必克」,的風雲人物韓信堪稱表率。

    唐代詩人王涯在《從軍行》裏,生動描述了井陘大戰。盛讚韓信的高超謀略和指揮藝術:

    戈甲從軍久,風雲識陣難。今朝拜韓信,計日斬成安。


[ 本帖最後由 Kick Off 於 2010-4-22 17:44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1-23 10:44:25 | 顯示全部樓層
22 西漢平定七國叛亂之戰

       劉邦建立西漢王朝之後,為鞏固統治,借口清除叛亂,殺掉在楚漢戰爭時期分封的異姓諸王韓信、彭越、英布等人。同時,他又認為秦朝迅速滅亡的重要原因是沒有分封同姓子弟為王,使皇室陷於孤立,於是大封同姓子弟為王,並立下「非劉氏王者,天下共擊之」的誓言,企圖用家族血緣關係來維持劉氏的一統天下。他所分封的同姓王,有齊、燕、趙、梁、代、淮陽、淮南、楚、吳等。這些王國的封地,竟達39郡,占西漢整個疆土的大半,而皇帝直轄的才不過15郡。為防止諸王形成尾大不掉之勢,規定除諸封國內的經濟由諸王支配外,王國的傅、相等官員均須由皇帝任命,法令由朝廷統一制定,軍隊由皇帝調遣,藉以限制諸王的權力。但西漢所封的諸王國,國大民眾,隨著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財富日增,勢力日強,逐漸形成割據狀態,朝廷與諸王國的矛盾便日趨尖銳起來。

  漢文帝即位以後,深感諸王對朝廷的威脅日益嚴重,決定採納太中大夫賈誼和太子家令晁錯的建議,一方面把諸王的一部分封地收歸朝廷直接管轄,一方面在諸王的封地內再分封幾個小諸侯國,以分散削弱諸王的權力。同時,還把自己的兒子劉武封為梁王(封地在今河南東部),控制中原要地,屏障朝廷。諸侯王不甘心自己的力量受到削弱,紛紛反對。當時反對最強烈的是吳王劉濞。吳王的都城在廣陵(今江蘇揚州北),轄有豫章(今江西地區)、會稽(今蘇南和浙江地區)等郡,封土廣大,財力富足,他利用這些優越的經濟條件擴張勢力,蓄謀奪取朝廷大權。

  景帝即位以後,諸王國的勢力發展到了同朝廷分庭抗禮的地步,景帝接受御史大夫晁錯的建議,繼續推行削藩的政策,先削減楚、趙及膠西三王的封地。因而,引起諸侯王的強烈不滿。吳王乘機糾合楚王、膠西王、齊王、菑川王、膠東王、濟南王、濟北王、趙王等各王國,準備進行武力反叛。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朝廷下令削奪吳會稽、豫章兩郡,吳王便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首先起兵,並派人通知閩越、東越出兵相助。但由於齊王悔約背盟、濟北王為其部下劫持不得發兵,故實際參加叛亂的僅為七國。一場史稱為七國之亂的反對統一的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吳王反漢後,先殺盡朝廷在自己封國內所委任的官吏,然後聚集親信,商議進兵之策。大將軍田祿伯請求率兵5萬,循江淮而上,佔領淮南和長沙,入武關直搗長安,吳王唯恐大權旁落,拒絕了這一建議。將領桓將軍建議揮軍急速西進,迅速搶佔洛陽的軍械庫和敖倉的糧庫,即使不能西取長安,也佔據了奪取天下的有利地位。這一避短用長、速據關東戰略要地的主張,也遭拒絕。

       吳王親率20萬軍隊從廣陵出發,北渡淮河,會合楚兵,並力向梁進攻。在渡淮時,一面派兵襲佔下邳(今江蘇邳縣南),向北攻城掠地;一面遍告諸侯,提出這樣一個行動計劃:由南越兵先攻佔長沙以北地區,再西趨巴蜀漢中;越、楚、淮南、衡山、濟北諸王會同吳軍西取洛陽;齊、菑川、膠東、膠西、濟南諸王與趙王先攻佔河間(今河北獻縣東南)、河內(今河南武陟西南),再入臨晉關(今陝西大荔東),或與吳軍會師洛陽;燕王北取代郡(今河北蔚縣東北)、雲中(今內蒙托克托東北)後,再聯合匈奴南下,入蕭關(今寧夏固原東南),直取長安。

       這一戰略構想的意圖是:以諸王國的軍隊分東、南、北三個方向合擊關中,吳楚主力先占滎陽,與齊趙軍會師,攻佔長安。

  景帝在獲悉七王叛亂後,先是採取姑息政策,殺掉晁錯,並恢復諸王封地,企圖以此平息戰亂。直到這一政策失敗後,才決心迎擊叛軍,任命周亞夫為太尉,統率36將軍東攻吳楚,另派酈寄攻趙,欒布攻齊,並以竇嬰屯於滎陽,監視齊趙叛軍動向。這一作戰部署的著眼點是:分兵箝制齊趙,集中主力打擊反漢的重要力量吳楚兩軍。

  周亞夫受命後,即提出暫時放棄梁國的部分地區,引誘並牽制吳楚軍隊,達到守梁以疲敵的目的,這一建議被景帝採納。周亞夫率軍由長安出發,準備會師洛陽,後接受部下意見,改變進軍路線,經南陽抵達洛陽,搶佔滎陽要地,控制了洛陽的軍械庫和滎陽的敖倉,並派兵清除了崤澠間的吳楚伏兵,保障了潼關、洛陽間的交通補給線和後方的安全,順利實現了第一步作戰計劃。然後,周亞夫率軍30餘萬東出滎陽,進抵淮陽,針對吳楚銳氣正盛,難與正面交鋒,遂引兵東北,屯於昌邑(今山東金鄉西北),讓梁王堅守梁地,阻止吳兵西進,同時派兵奇襲淮泗口(今江蘇淮陰縣西泗水入淮之口),截斷吳軍糧道。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吳楚聯軍向梁進攻,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一戰,殲滅梁軍數萬人,乘勝西進,梁軍退保睢陽(今河南商丘南),被吳楚聯軍圍攻。梁王數次派人求援,周亞夫按兵不動,直到吳楚攻梁受到相當消耗後,才將主力推進至下邑(今安徽碭山)。在吳楚四面圍攻形勢下,梁一面竭力固守。吳楚聯軍久攻睢陽不下,屢屢受挫,西取滎、洛的企圖難以實現,退路又受威脅,乃調轉兵力進攻下邑,尋求漢軍主力決戰。周亞夫深溝高壘,堅壁不戰。吳楚求戰不得,派部分兵力佯攻漢軍壁壘的東南角,轉移漢軍注意力,以主力強攻西北角,這一聲東擊西的企圖被周亞夫及時識破。當吳軍進攻東南角時,他加強了西北角的防禦,粉碎了吳楚軍的進攻。

  吳楚聯軍既遭頓挫於睢陽,又不得逞於下邑,進退維谷,加上餉道被斷,糧食不繼,在糧盡兵疲、士卒叛逃、士氣低落的情況下,不得不撤兵西走。周亞夫乘機追擊,大破吳楚聯軍。楚王兵敗自殺,吳王僅率數千人乘夜向江南逃竄,企圖依托東越垂死掙扎,但東越王懾於漢軍壓力,誘殺吳王。喧囂一時的吳楚叛亂,歷時僅3個月便完全失敗。

  當吳、楚聯軍向梁進攻時,膠西、膠東、菑川、濟南四王在膠西王的指揮下,舉兵西進圍攻齊王臨淄,經過3個月激戰,被欒布擊敗。趙王劉遂聯絡匈奴,企圖西入長安。當酈寄軍進攻時,龜縮邯鄲,憑城固守,漢圍攻7月不克。欒布在消滅四王之後回師同酈寄合力進攻,引水灌城,城破後趙王自殺。至此,漢贏得了平定七王叛亂戰爭的徹底勝利。

  在西漢平定吳楚七國叛亂的戰爭中,漢軍搶佔關東戰略要地滎陽,控制南北要道,爭得了戰略上的主動,造成了東阻吳楚、北拒齊趙,屏蔽關中的有利態勢。然後以一部箝制齊趙,而把吳楚作為主要打擊目標,並根據楚軍剽輕、吳軍精銳的客觀情況,採取了「以梁委之」,吸引和消耗吳楚聯軍,乘敵疲弊而後擊的正確作戰方針,最終各個擊破,迅速平定了七國之亂。


[ 本帖最後由 Kick Off 於 2010-5-19 12:49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1-23 10:44:38 | 顯示全部樓層
23 漢武帝反擊匈奴之戰

  秦漢時期,北方的匈奴一直對中原王朝構成巨大的威脅。

  在秦代,匈奴曾一度為蒙恬所擊敗,逃往漠北,有十多年不敢南下。秦朝覆滅後,匈奴趁楚漢相爭、無暇北顧之機再度崛起。在其驍勇善戰的領袖冒頓單于統率下,四面出擊,重新控制了中國西北部、北部和東北部的廣大地區。西漢王朝建立後,匈奴依然是漢民族和平生活的重大威脅,嚴重危害著中國北部邊境的安寧。而漢朝方面,自高祖劉邦平城被圍事件發生後,由於實力不逮,加上有諸多內政事務亟待處理,只能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出嫁公主,贈送絲綢、糧食等物品,與其約為兄弟,以緩解匈奴的襲擾,一直蒙受很大的恥辱。在軍事上,則主要採取消極防禦的方針,盡量避免與匈奴進行決戰。然而「和親」政策並不能遏制匈奴的襲擾活動,漢朝的邊患依舊相當嚴重。

  但是在另一方面,「和親」政策也為漢王朝整頓內政、恢復經濟、發展生產、增強實力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文、景時期,推行黃老「無為而治」的統治政策,使凋敝的社會經濟較快地得到恢復,整個國家呈現出一片富庶豐足的景象,為日後漢武帝的戰爭動員和實施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另外,文、景兩帝在位時,即已注意軍隊,尤其是騎兵的建設,西漢的軍事力量也有所增強了。

  就在這樣的有利形勢下,漢武帝劉徹登基當了皇帝。憑藉之前創造的物質基礎,積極從事於反擊匈奴的戰爭準備。在軍事上健全軍制,加強騎兵部隊的建設,選拔適應指揮騎兵作戰的年青將領,修築軍事要道。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具體措施有:貶抑相權,「舉賢良文學」以擴大地主階級統治基礎,舉行封禪典禮以提高皇帝威望,實行「推恩法」以削弱地方勢力,任用酷吏以保證專制措施暢行全國等等。在經濟上徵收商人車船稅,實行鹽鐵官營政策,以增加戰爭物資儲備等等。經過苦心經營,全面造就了戰略反擊匈奴的軍事、經濟、政治條件。

  漢武帝反擊匈奴之戰,始於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共歷時三、四十年之久,其中又可以取得漠北決戰勝利為標誌,劃分為前後兩個階段,而以第一個階段為主體。在這一時期內,漢軍曾對匈奴展開三次重大反擊作戰(也有人稱之為五大戰役),並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匈奴的南下騷擾問題。這三次戰略反擊,分別是河南、漠南之戰、河西之戰和漠北之戰。現將它們介紹如下:

  河南、漠南之戰。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騎兵進犯上谷(今河北懷來東南)、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等地。
 
    漢武帝避實就虛,實施反擊,派遣將領衛青率大軍進攻為匈奴所盤踞的河南地。衛青引兵北上,出雲中,沿黃河西進,對佔據河套及其以南地區的匈奴樓煩王、白羊王所部進行突襲,全部收復了河南地。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在河南地設置朔方、五原兩郡,並築朔方城,移內地民眾十多萬在朔方屯田戍邊。漢軍收復河南地,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抽掉了匈奴進犯中原的跳板,解除了其對長安的威脅,並為漢軍建立了一個戰略進攻的基地。
   
    匈奴不甘心失去河南這一戰略要地,數次出兵襲擾朔方,企圖奪回河南地區。漢武帝於是決定反擊,發起了漠南之戰,時在元朔五年(前124年)春。當時衛青任車騎將軍,率軍出朔方,進入漠南,反擊匈奴右賢王;李息等人出兵右北平(今內蒙古寧城西南),牽制單于、左賢王,策應衛青主力軍的行動。衛青出塞二三百公里,長途奔襲,突襲右賢王的王廷,打得其措手不及,狼狽北逃。漢軍俘敵1萬多人,凱旋歸師。這一仗的勝利,進一步鞏固了朔方要地,徹底消除了匈奴對京師長安的直接威脅,並將匈奴左右兩部切斷,以便分而制之。

  次年二月和四月,新任大將軍的衛青兩度率騎兵出定襄(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前後殲滅匈奴軍隊一萬多人,擴大了對匈奴作戰的戰果,迫使匈奴主力退卻漠北一帶,遠離漢境。這就為漢武帝下一步實施河西之役並取勝提供了必要條件。
 
   河西之戰。河西即現在甘肅的武威、張掖、酒泉等地,因位於黃河以西,自古稱為河西,又稱河西走廊。它為內地至西域的通路,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這時它仍在匈奴的控制之下,對漢朝的側翼構成威脅。漢廷為了打通通西域的道路和鞏固西部地區,遂決定展開河西之役,為此,組織強大的騎兵部隊,委派青年將領霍去病出征河西匈奴軍。
 
   元狩二年(前121年)三月,霍去病率精騎萬人出隴西,越烏鞘嶺,進擊河西走廊的匈奴。他採取突然襲擊的戰法,長驅直入,在短短的6天內連破匈奴五王國。接著翻越焉支山(今甘肅山丹大黃山)千餘里,與匈奴軍鏖戰於皋蘭山下,連戰皆捷,殲敵近9000人,斬殺匈奴名王數人,俘虜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多人,凱旋而還。

  同年夏天,漢武帝為了徹底聚殲河西匈奴軍,再次命令霍去病統軍出擊。為了防止東北方向的匈奴左賢王部乘機進攻,他又讓張騫、李廣等人率偏師出右北平,攻打左賢王,以策應霍去病主力的行動。
 
    這一次,霍去病率精騎數萬出北地郡,繞道河西走廊之北,迂迴縱深達1000多公里,由西北向東南出擊,大破匈奴各部,在祁連山與合黎山之間的黑河(今弱水上游)流域與河西匈奴主力展開決戰,殺敵3萬餘人,取得決定性勝利。是役,霍去病共俘獲匈奴名王5人及王母、王子、相國、將軍等百餘人,收降匈奴渾邪王部眾4萬,全部佔領河西走廊地區。漢廷在那裡設置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移民實邊戍守生產。

  河西之戰,給河西地區的匈奴軍以殲滅性打擊,使漢朝統治延伸到這一地區,打通了漢通西域的道路,實現了「斷匈奴右臂」的戰略目標,為進一步大規模反擊匈奴提供了可能。

  漠北之戰。經過漠南、河西兩大戰役的打擊,匈奴勢力遭到了重創,漢軍已完全佔有了這場曠日持久反擊戰爭的主動權。然而匈奴不甘心失敗,仍繼續從事南下襲擾的活動。並採納漢降將趙信的建議,準備引誘漢軍主力至沙漠以北地區,尋機加以殲滅。
 
    漢武帝為了徹底殲滅匈奴主力,針對匈奴認為漢軍不能度幕(沙漠)輕留(輕入久留)的心理,將計就計,在經過充分準備後,決定對匈奴採取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並且因勢利導,乘敵不備,確定了集中兵力、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的方針。武帝集中了精銳騎兵10萬人,組成兩個大的戰略集團,分別由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統率。另以步兵幾十萬,馬匹十餘萬配合騎兵主力的行動。衛青、霍去病受命後,各率精騎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沿東西兩路北進,決心在漠北與匈奴進行會戰。

  匈奴單于聞報漢兵將至,採納趙信建議,將部眾、牲畜、輜重轉移到更遠的北方,「以精兵待於幕北」。衛青出塞後,得知匈奴單于的戰略意圖,即率主力直撲單于所在,橫渡大沙漠,尋殲單于本部。同時命令李廣、趙食其率所部從東面迂迴策應。不久,衛青部主力與匈奴單于相遭遇。衛青下令用武剛車環繞為營,以防匈奴軍的襲擊,接著便指揮5000精騎向單于軍發起猛攻,單于即遣一萬騎應戰。

  雙方鏖戰至黃昏,大風驟起,飛沙撲面,兩軍難辨彼此。衛青乘勢分輕騎從左右迂迴包抄。單于見漢軍人多勢眾,自度無法取勝,遂帶數百精騎突圍,向西北逃遁。衛青發現單于潛逃,即派輕騎連夜追擊,自率主力隨後跟進。是役雖然未能擒服單于,但一舉殲俘匈奴軍19000人,挺進到寘顏山(今蒙古杭愛山南端)的趙信城,盡燒其城和匈奴積粟而還。
 
   另一個方向,霍去病率軍出代郡和右北平,北進1000餘公里,渡過大漠,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盡殲其精銳,俘獲屯頭王、韓王以下70400餘人。左賢王及其將領棄軍逃逸,霍去病乘勝追殺,直抵狼居胥山(今蒙古烏蘭巴托東),然後凱旋班師。
 
 漠北之役是漢匈間規模最大,戰場距中原最遠,也是最艱巨的一次戰役。是役,漢軍雖然付出了很大代價,但共殲匈奴9萬餘人,嚴重地削弱了匈奴的勢力,使得其從此無力大舉南下,造成了「是後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的局面。
 
 漢武帝反擊匈奴之戰至此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漢武帝反擊匈奴之戰,從根本上摧毀了匈奴賴以發動騷擾戰爭的軍事實力,使匈奴再也無力對漢王朝構成巨大的軍事威脅。戰爭中,匈奴被殲人數累計高達15 萬之多,無力再與漢室相抗衡。匈奴失去水草豐盛、氣候溫和的河南、陰山和河西兩大基地,遠徙漠北苦寒之地,人畜銳減,開始走向衰落了。漢武帝反擊匈奴之戰的勝利,也為漢王朝加強和鞏固邊防建設,促進中國與中亞、西亞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開闢了道路。漢武帝在反擊匈奴的同時,移民墾邊,加強了北部的邊防。在對匈奴作戰過程中,漢朝為了爭取與國,曾派遣張騫等人通西域,擴大了中外交流。而對匈奴戰爭的勝利,則幫助解除了東北、西北各少數民族所受匈奴的威脅,送去了漢族先進的農業、手工業技術和文化成就,促進各族人民的通商和友好往來,推動了邊疆少數民族的發展和民族間的融合,也使中國同中亞、西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比較通暢地開展起來。漢武帝反擊匈奴之戰的勝利,在軍事領域中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它推動了騎兵隊伍的建設,積累了大規模騎兵作戰的經驗,促進了戰術的革新。對於古代軍事理論的建設和戰爭實踐的發展均具有深遠的影響。當然,戰爭也帶來一定的後遺症,如嚴重損耗了軍隊的實力;財力、物力損失慘重:「海內虛耗,戶口減半」(《漢書·昭帝紀》);階級矛盾尖銳,即所謂「盜賊滋起」等等。但所有這些與這次戰爭的正面意義相比較,無疑是次要的問題。


[ 本帖最後由 Kick Off 於 2010-5-19 13:01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1-23 10:45:08 | 顯示全部樓層
24 昆陽之戰

  昆陽之戰,爆發於更始元年(23年),它是綠林起義軍推翻王莽政權的一次戰略性決戰,也是我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一個典型戰例。在這次決戰中,劉秀等人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以大無畏的精神和靈活機動的戰法,一舉全殲王莽軍的主力。

  西漢末年,政治腐朽,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危機四起。

  外戚王莽利用這一形勢,玩弄權術,奪取政權,建立新朝。但王莽上台後「托古改制」的做法,不僅沒有使情況有所起色,反而導致階級矛盾更趨激化。民眾紛紛揭竿而起,以武力反抗新莽的統治。一時間起義遍黃河南北和江漢地區,新莽王朝完全處於眾叛親離、風雨飄搖的境地。

  在當時的眾多農民起義軍隊伍中,尤以綠林、赤眉兩支聲勢最為浩大。在軍事上不斷打擊新莽勢力,逐漸向王莽統治腹心地區推進。新莽王朝不甘心,拚湊力量進行垂死的掙扎,農民起義於是進入了最後進攻階段。昆陽之戰正是這一歷史背景下的產物。

  新莽地皇四年(23年)初,綠林軍各部乘王莽主力東攻赤眉,中原空虛之際,揮兵北上,在沘水(今河南泌陽境)擊滅莽王荊州兵甄阜、梁丘賜部。接著又在淯陽(今河南新野東北)擊敗嚴尤、陳茂所部,勢力迅速發展到十餘萬人。在勝利的形勢下,農民軍開始萌發了建立政權的要求,於是在二月間,推舉漢室後裔劉玄為帝,恢復漢制,年號更始。

  更始政權的建立,標誌著農民起義進入新的階段,王莽在政治、軍事各個方面日益趨於被動。

  更始政權建立後,即以主力北上圍攻戰略要地宛城(今河南南陽),並開進到滍川一帶。為了阻止王莽軍的南下,保障主力展開行動,更始政權另派王鳳、王常和劉秀等人統率部分兵力,乘敵嚴尤和陳茂軍滯留於穎川郡一帶之際,迅速攻下昆陽(今河南葉縣)、定陵(今河南舞陽北)、郾縣(今河南郾城南)等地,與圍攻宛城的主力形成犄角之勢。這為下一步進擊洛陽,與赤眉軍會師以及經武關西入長安,消滅王莽政權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王莽政權對更始農民起義軍的戰略動向十分不安,於是就慌忙改變軍事部署,將主力由對付赤眉轉而對付更始軍。三月間,王莽派遣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尋奔赴洛陽,在那裡征發各郡精兵42萬,號稱百萬南進攻打更始軍,企圖以優勢的兵力與農民軍進行決戰,一舉而勝,以確保宛城,安定荊州,保障長安、洛陽的安全。

  五月間,王邑、王尋率軍西出洛陽,南下穎川,在那裡與嚴尤、陳茂兩部會合,並迫使先期進抵陽關(今河南禹縣西北)的更始軍劉秀部撤回昆陽。爾後,繼續推進,迫近昆陽。

  當42萬王莽軍逼近昆陽之時,昆陽城中的更始軍僅有八九千人。如何對付氣勢洶洶的強敵,更始農民軍意見開始時並不統一。但劉秀則反對這種消極做法,主張集中兵力,堅守昆陽,遲滯、消耗王邑軍的兵力,掩護主力攻取宛城,然後伺機破敵。這時王邑的先頭部隊已逼近昆陽城北,在這緊急關頭,諸將同意了劉秀的建議。決定由王鳳、王常等率眾堅守城邑,另派劉秀、李軼等率13騎乘夜出城,趕赴郾縣、定陵一帶調集援兵。

  王邑、王尋等人統率新莽軍蜂湧抵至昆陽城下,將其團團圍困。曾與綠林軍交過手的嚴尤向王邑建議繞過昆陽,迅速趕往宛城,先擊敗更始軍的主力,昆陽城即可不戰而下。然而王邑等人自恃兵力強大,根本聽不進這一適宜的意見,堅持先攻下昆陽,再進擊更始農民軍主力。於是動用全部兵力列營百餘座,猛攻昆陽不已。

  40餘萬王邑軍輪番向昆陽城發起進攻,並挖掘地道,製造雲車,企圖強攻取勝。昆陽守軍別無退路,遂依靠城內人民的支持,合力抵抗,堅守危城,多次擊退王邑軍的進攻,予敵人以很大的消耗和挫折。

  劉秀等人抵定陵、郾縣後,說服不願出兵的諸營守將,於六月初一率領步騎萬餘人馳援昆陽。此時王邑軍久戰疲憊,銳氣早已喪失殆盡,這就為更始軍擊破它提供了機遇。

  劉秀親率千餘援軍步騎為前鋒,在距王邑軍二、三公里處列成陣勢。王邑、王尋等人自恃兵力雄厚,驕妄輕敵,只派出數千人迎戰。劉秀率眾奮勇進攻,當場斬殺王邑軍數十人,取得了初戰的勝利,大大振奮了士氣。

  這時候,更始起義軍主力已攻佔宛城三日,但捷報還未傳到昆陽。劉秀為了鼓舞全軍士氣,動搖敵人軍心,便製造了攻克宛城的戰報,用箭射入昆陽城中;又故意將戰報遺失,讓王邑軍拾去傳播。這一消息一經散佈,昆陽城中的守軍士氣更為高漲,守城更為堅決;而王邑軍則由於頓兵昆陽堅城,久攻不下,且聞宛城失陷,士氣更為沮喪。

  劉秀在取得初戰勝利後,乘敵人士氣沮喪和主帥妄狂輕敵的弱點,精選勇士三千人,出敵不意地迂迴到敵軍的側後,偷偷地涉過昆水(今河南葉縣輝河),向王邑大本營發起極其猛烈的攻擊。王邑等人依舊輕視漢軍,未把劉秀放在眼裡,同時又擔心州郡兵失去控制,遂下令各營勒卒自持,不准擅自出兵。然而,王邑這一做法造成嚴重的惡果:在劉秀所率的精兵的猛烈進攻下,王邑手下的萬餘人馬很快陷入被動挨打的困境、陣勢大亂。諸將卻又因王邑有令在先,誰也未敢去救援,致使王邑軍敗潰。昆陽城內的守軍見敵軍主帥已脫離部隊,敵軍陣勢已亂,也乘勢及時出擊,內外夾攻,王邑全軍一敗塗地。王邑軍的將卒們見大勢已去,遂紛紛逃命。這時又恰遇大風飛瓦,暴雨如注,滍水劇漲,王邑軍涉水逃跑而被淹死的不計其數,使得滍水為之不流,只有王邑、嚴尤等少數人狼狽逃脫,竄入洛陽。至北,昆陽之戰就在更始起義軍殲滅王莽軍主力,並盡獲其全部裝備和輜重的輝煌勝利中結束了。

  昆陽之戰,是綠林、赤眉起義中的決定性一戰。它聚殲了王莽賴以維持統治的軍隊主力,為起義軍勝利進軍洛陽、長安,最終推翻新莽統治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在昆陽之戰中,王莽軍的兵力有42萬人,而更始起義軍守城和外援的總兵力加在一起也不過2萬人。然而在兵力對比如此懸殊的情況下,起義軍竟能取得全殲敵人的輝煌勝利,決不是偶然的。軍事上,起義軍實施了堅守昆陽,牽制敵人,調集兵力,積極反攻的正確做法,消耗了王邑軍的實力,牢牢地掌握了戰場攻守的主動權。


[ 本帖最後由 Kick Off 於 2010-5-19 13:15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1-23 10:45:27 | 顯示全部樓層
25 東漢王朝統一之戰

    東漢王朝的統一之戰,是指東漢光武帝劉秀利用新莽政權被推翻後群雄並起、中原無主的有利時機,以武力進攻為主,以政治誘降為輔,先後鎮壓赤眉農民軍,兼併群雄的一場戰爭。戰爭的結果,是劉秀奪取綠林、赤眉農民大起義的勝利果實,在血泊中重新建立起封建統治秩序。由於這場戰爭在客觀上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有利於穩定社會秩序和恢復社會經濟,所以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戰爭歷時多年,先後經歷了平定關東、攻佔關中、併攏滅蜀幾個主要階段。堪稱為我國古代封建統一戰爭中的一個範例。

  綠林、赤眉大起義推翻新莽王朝反動統治後,由於農民階級自身的階級和歷史局限,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政權。這樣,整個中國依舊陷於混戰狀態。然而人民渴望平息戰亂,恢復安定的生活,所以統一全國,重建社會秩序也就成為歷史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劉秀順應歷史的潮流,開始了統一全國,恢復劉家天下的戰爭活動。

  劉秀出身於南陽豪族地主集團,政治資本雄厚,個人又具有敏銳的政治才能和豐富的軍事韜略。綠林、赤眉大起義爆發後,劉秀和他的兄長劉縯一起,打著「復高祖之業」的政治旗號,在舂陵(今湖北棗陽東)一帶起兵,匯入農民起義的洪流。在推翻新莽統治的鬥爭過程中,劉秀多有貢獻,尤其在昆陽大決戰中,劉秀的傑出指揮,為起義軍贏得決戰勝利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後來,起義軍內部發生內訌,導致其兄劉縯被殺,在這危急關頭,劉秀本人以其高度的政治成熟性,忍辱負重,巧與殺兄仇人相周旋,終於重新取得更始帝劉玄等人的信任,得到前赴河北(黃河以北)獨當一面的機遇。這一轉折,對劉秀來說具有關鍵意義,從此他就一步步走上逐鹿中原、併吞天下的勝利之路。

  劉秀抵達黃河以北地區後,以復興漢室為號召,不斷壯大自身的勢力,先後鎮壓了銅馬、高潮、重連、尤來、大槍、五幡等部農民起義軍,並將農民軍中的精壯收編入自己的隊伍之中,擴充自己的實力。待羽翼豐滿後,劉秀公開與更始政權決裂,更始三年(25年)六月,劉秀在鄗南(今河北柏鄉)即皇帝位(光武帝),沿用漢的國號,並以這一年為建武元年。不久,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劉秀稱帝后,雖然基本控制了中原(今河南、河北大部和山西南部)要地,但是仍處於各種武裝勢力的包圍之中。東有青州的張步,東海的董憲,睢陽的劉永,滬江的李憲;南有南郡的秦豐,夷陵的田戎;西有成都的公孫述,天水的隗囂,河西的竇融,九原的盧芳;北有漁陽的彭寵。此外尚有赤眉等農民軍活動於河水(黃河)南北。劉秀根據形勢,採取了「先關東,後隴蜀」,先集中力量消滅對中原威脅最大的關東武裝勢力,再揮師西向的戰略決策,並針對割據勢力眾多而分散的特點,採取由近及遠、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

  建武二年(26年)春,劉秀命大將蓋延率軍5萬進擊直接威脅洛陽的劉永集團。蓋延兵分兩路,夾擊進圍劉永於睢陽(河南商丘南)。數月後城破,劉永逃奔譙縣(今安徽亳縣)。漢軍乘勝追擊,奪占沛、楚、臨淮等三郡國(約今河南周口、商丘,江蘇徐州,安徽阜陽、宿縣地區)大部,並擊破劉水部將蘇茂等人所率的三萬救兵。次年,劉永復據睢陽,劉秀命大司馬吳漢及蓋延再擊劉永,圍城百日,劉永糧盡突圍,被部將所殺。建武五年,漢軍全殲劉永余部於垂惠(今安徽蒙城),從而消滅了關東地區的最大割據勢力,解除了對京師洛陽的最大威脅。

  劉秀在以優勢兵力進擊劉永集團的同時,也派軍隊進攻睢陽(今河南新野北)的鄧奉和堵鄉(今河南方城)的董沂。

  建武三年三月,漢軍岑彭部迫降董沂,擊殺鄧奉。爾後漢軍消滅南陽劉玄余部,進擊秦豐。秦豐堅守黎丘(今湖北宜城西北),被困兩年始降。在這期間,佔據夷陵的田戎曾率兵援救秦豐,但被岑彭擊敗,漢軍攻佔夷陵,使之成為日後西進的戰略要地。

  在基本平定了南方地區後,劉秀採取「北守東攻」的戰略方針。在派遣耿弇、朱祐等入河北,向漁陽彭寵施加軍事壓力的同時,集中優勢兵力進攻東方割據勢力。建武五年(29年)二月,彭寵在漢軍進攻面前,節節敗退,結果引起內部分化,部將殺死彭寵,漢軍遂佔領漁陽,統一了燕薊地區。

  同年六月,劉秀親征東海郡(今山東郯城)董憲,將其大破於昌慮(今山東棗莊西),董憲退保郯(今山東郯城北)。漢軍吳漢部跟蹤追擊,於八月攻下郯城,全殲董憲主力,董憲逃往朐(今江蘇連雲港南)。十月,劉秀遣大將耿弇進擊張步,攻佔祝阿(今濟南西)、鐘城(今濟南南),誘殺其大將費邑,奪取了濟南郡(今山東濟南)、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張步為挽回敗局,傾全軍號稱20萬反攻臨淄,耿弇以城為依托,誘敵開進,然後出動奇兵迂迴襲擊張步軍,連戰皆捷,張步逃至劇(今山東昌樂西),走投無路,被迫降漢。建武六年正月,吳漢破朐,擊殺董憲。接著,漢軍又在舒(今安徽廬江西南)消滅獨據一方自立為天子的李憲。至此,漢軍在短短的4年中,將關東地區各個割據勢力全部剷除。

  關東地區的統一,有力地鞏固了東漢政權,為劉秀之後擊滅隗囂、公孫述,奪占隴、蜀,贏得統一戰爭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從事關東統一之戰的同時,劉秀也展開了鎮壓赤眉農民起義軍的行動。

  早在綠林軍攻佔洛陽的時候,赤眉軍的勢力也進入了中原地區。其首領不滿於更始政權所為,與以綠林軍為主體的更始政權相抗衡。建武元年(25 年)九月,赤眉軍攻入長安,推翻了更始政權。

  建武二年九月,佔領長安的赤眉軍因糧草不繼而西出隴東尋求出路,但結果為當地割據勢力隗囂所擊敗,只好折回關中。他們擊走乘虛盤據在那裡的鄧禹軍,重新控制了長安。

  由於後勤保障仍未獲得解決,赤眉軍再度陷入饑饉,並為地方豪強武裝所包圍。不久,被迫放棄長安,引兵東歸。劉秀為一舉撲滅赤眉軍,決定憑借崤函險道,以逸待勞,以飽待饑,對赤眉軍實施截擊。

  為此,劉秀調兵遣將,改任馮異為主將,取代鄧禹,急速西進,抵華陰(今陝西華陰西)阻擊赤眉軍,同時命令候進、耿弇部集結,準備會同進剿。

  馮異在華陰阻擊赤眉軍60餘天後,於次年正月東撤至湖縣(今河南靈寶西北)與鄧禹部合兵。不久赤眉軍進至這一帶,與漢軍相對峙。赤眉軍先佯敗,後反攻,大敗鄧禹軍,鄧禹僅率24騎逃回宜陽。馮異率軍相救,也被赤眉軍所擊敗。馮異逃至崤底,後收集散兵和當地豪強武裝數萬人,與赤眉軍繼續交戰。二月,雙方大戰於崤底。戰前,馮異先派一部分士卒化裝成赤眉軍,潛伏於道旁。戰鬥開始,馮異以少數兵力誘使對方進攻,再以主力相拒,待赤盾軍攻勢減弱後,突發伏兵出擊。赤眉軍因無法辨認敵我而陣腳大亂,潰退至崤底,8萬餘人投降。接著,劉秀親率大軍,與先期部署的候進、耿弇部會合,攔截折向東南的赤眉軍余部於宜陽(今河南宜陽西),予以全殲,赤眉軍首領樊崇等十餘萬人投降。至此,劉秀終於將延續10年之久的赤眉農民起義扼殺在血泊之中。

  劉秀在鎮壓赤眉軍,削平關東群雄之後,西圖隴、蜀,統一全國就提到議事日程之上了。當時,竇融據有河西,隗囂佔據隴西,公孫述割據巴蜀。劉秀根據形勢,制定了由近及遠、穩住竇融、先隴後蜀、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首先將兵鋒指向隗囂。

  建武六年(30年)四月,劉秀正式發動伐隴之役。遣耿弇等7將分兵進攻隴坻(今隴山,陝西隴縣西北),隗囂居高臨下,以逸待勞挫敗漢軍攻勢。於是劉秀暫時轉攻為守,命大司馬吳漢赴長安集結兵力,以資策應。同時爭取河西竇融出兵相助,使隗囂腹背受敵,並讓馬援煽動隗囂部屬及羌族酋長附漢。隗囂見處境危急,遂向公孫述稱臣,聯蜀抗漢。建武七年秋,隗囂得西蜀援兵後親率3萬大軍進攻安定(今甘肅鎮原東南),另派一部進攻汧縣(今陝西隴縣北),企圖奪取關中,但分別為漢軍馮異、祭遵部所擊敗。

  隗囂的冒險出擊,造成後方的空虛,為劉秀乘虛蹈隙、直搗隴西提供了機遇。建武七年春,劉秀派遣來歙率2000人出敵不備,伐木開道,迂迴奔襲,佔領隴西戰略要地略陽(今甘肅莊浪縣西南),隗囂大驚,即遣重兵數萬進擊來歙,企圖奪回略陽。來歙與將士頑強堅守,使隗囂頓兵挫銳於堅城之下,有力地牽制了隗囂的主力。劉秀把握戰機,速派吳漢、岑彭、耿弇、蓋延諸將分兵進擊隴山,佔領高平(今寧夏固原),自己則率關東大軍親征隗囂。所到之處,隗囂的部隊土崩瓦解,隗囂本人敗逃西城(今甘肅天水西南)。漢將吳漢、岑彭跟蹤而至,兵圍西城數月。隗囂大將王元率西蜀援兵趕到,才救出隗囂,共奔冀縣(今甘肅天水西北),漢軍也因糧盡撤兵。過後,隗囂雖然重佔了隴西大部,但實力已遭重創,失敗乃是不可避免的事了。

  建武九年(33年)正月,隗囂在憂憤交加中病死,部下立其次子隗純為王。劉秀採納來歙建議,再次發兵攻打隴西。

  來歙、馮異諸將領兵沿渭水西進,擊破西蜀援軍,進圍落門(今甘肅武山東北)。到了次年十月,終於攻破落門,迫降隗純。歷時四年的隴西之戰宣告結束。

  隴西平定後,公孫述割據的巴蜀便成為劉秀統一大業的最後一個障礙。劉秀再接再厲,決定對公孫述用兵。他針對公孫述東依三峽、北靠巴山、據險自守的軍事部署,制定了水陸並進、南北夾擊、鉗攻成都的作戰方略。派大將岑彭、大司馬吳漢率荊州諸軍由長江溯江西進,命大將來歙率隴西諸軍出天水,指向河池(今甘肅徽縣西北),相機南進。

  建武十一年(35年)春,岑彭軍再克夷陵,突入江關(今四川奉節)。蜀軍田戎部退出三峽,入保江州(今四川重慶)。同年六月,北路來歙軍擊敗王元諸部,佔領河池、下辨(今甘肅成縣),乘勝南進。在公孫述派人暗殺了來歙的情況下,北路漢軍改由馬成所指揮,繼續策應南路主力的行動。

  岑彭軍進抵江州後,見江州城堅不宜強攻,遂留馮駿監視田戎,自率主力北上,攻佔平曲(今合川西北)。漢軍的進展,極大地震動了公孫述,他急調王元軍南下增援,集結重兵於廣漢(今四川射洪南)、資中(今四川資陽北)一帶,保衛成都。又命候丹率軍2萬屯守寅石(四川江津境),阻擊漢軍,策應王元。

  岑彭根據敵情變化,也適時調整了部署,分兵兩路進擊蜀軍。一路由臧宮率領,進據平曲上游,攻打蜀軍王元、延岑部;主力則由他本人率領,取道江州,溯江西上,攻佔黃石,擊敗候丹軍。接著,倍道兼行,疾馳1000公里,攻克武陽(今四川彭山東),並出精騎閃擊蜀之腹地廣都(今成都南),逼近成都。與此同時,偏師臧宮溯涪江而進,襲擊蜀軍,殲敵萬餘,迫使王元部投降,延岑敗逃成都。

  公孫述派人刺殺了岑彭,使漢軍暫時退出武陽,但這並未能挽救其覆滅的命運。岑彭遇害,吳漢即接替他統領伐蜀諸軍。建武十二年正月,吳漢進抵南安(今四川東山),在魚腹津(今四川東山北)大敗蜀軍,繼而繞過武陽,攻取廣都。其他各路漢軍進展也很順利,馮駿軍攻佔江州,臧宮軍連克涪縣(今四川綿陽東)、綿竹(今四川德陽北)、繁(今四川新都西北)、郫(今四川郫縣)等城。

  吳漢取廣都後急於求成,率2萬將卒孤軍深入,直抵成都城外幾公里處立營。公孫述招募敢死之士,攻打吳漢。吳漢受挫,入壁堅守,閉營3日不戰,夜間突然撤走,與部下劉尚會合於江南。次日晨合力大破蜀軍。此後,吳漢與公孫述交兵於廣都、成都間,漢軍屢戰屢勝。建武十二年十一月,吳漢又與臧宮會師於成都近郊。公孫述大勢盡去,遂孤注一擲,於該月十七日貿然反擊漢軍,派延岑擊臧宮,自率數萬人攻吳漢。吳漢以一部迎戰蜀軍,待其疲憊困頓後,指揮精兵數萬突然出擊,大破蜀軍,公孫述負重傷身亡。次晨,勢窮力竭的延岑舉城投降。至此,劉秀徹底平定巴蜀,取得了統一戰爭的最後勝利。

  作為東漢王朝統一之戰的最高決策者,劉秀在戰爭中表現出卓越的戰略應變能力和傑出的作戰指導藝術。他善於觀察形勢,把握戰機;注意佔取地利,穩固後方;重視集中兵力,由近及遠,分清主次緩急,各個擊破;運用軍事打擊和政治攻心的手段,爭取盟友,分化敵對勢力;重視利用人和,發現和拔擢將才,放手使用,不多掣肘,使他們充分發揮軍事才能;能夠適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戰法;善於避實擊虛,奇正並用,圍城打援,運動殲敵;強調連續進擊,窮追猛打,不給敵人以喘息和反撲的可能。這一切說明劉秀不愧為一位優秀的軍事家,芟夷群雄、一統天下,應該說是符合邏輯的歸宿。


[ 本帖最後由 Kick Off 於 2010-5-19 13:27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1-23 10:45:4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ick Off 於 2011-3-4 10:53 編輯

26 黃巾農民起義戰爭

  黃巾農民起義戰爭,爆發於東漢中平元年(184年)。它是東漢末年農民與地主之間階級矛盾的結果,是一次經長期醞釀的、有組織、有準備的大規模農民戰爭。雖然在東漢王朝及各地豪強地主武裝的聯合鎮壓下遭到了失敗,但卻給了腐朽的東漢王朝以沉重的打擊,加速了它的崩潰;同時,它也不同程度地打擊了豪強地主勢力,為改變東漢後期土地兼併等狀況,提供了可能的條件。

  東漢晚期,宦官與外戚兩大集團交替專政,政治腐敗,土地兼併加劇,賦稅日趨沉重,社會動盪不安,民眾流離失所,階級矛盾高度激化,小規模的農民戰爭此落彼起,連綿不斷。

  冀州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人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創立了太平道,以畫符誦咒行醫治病,在貧苦農民中宣傳平等思想,鼓動民眾起來反抗暴政統治。在宣傳發動群眾的同時,張角還利用宗教從事起義的組織準備工作,派遣骨幹信徒到各地聚集力量。經過十餘年的秘密宣傳和組織,張角已擁有徒眾數十萬,遍佈於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在此基礎上,張角又將信徒按地域組織分為36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各設「渠帥」,統一節制,為起義做好了必要的組織準備。

  起義前夕,張角用讖語的形式提出了「蒼天(指東漢王朝)已死,黃天(黃太一神,即指太平道)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

  正當起義之際,太平道內部卻出了叛徒,濟南人唐周向朝廷上書告密,使得起義計劃全部洩露。東漢王朝聞報後,即行嚴厲鎮壓,收捕起義領袖人物。張角為了扭轉被動不利局面,決定提前舉行起義,並以黃巾纏頭為標誌。歷史上著名的「黃巾起義」正式爆發了。

  黃巾起義爆發後,聲勢十分浩大,史稱「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黃巾軍主力分佈在三個地區:義軍首領張角自稱天公將軍,他的弟弟張寶號稱地公將軍,張梁自稱人公將軍,他們活躍於冀州地區,在北方形成革命中心。張曼成自稱「神上使」,在南陽地區形成南方地區的起義中心。波才、彭脫等人率部轉戰於穎川(郡治在今河南禹縣)、汝南(郡治在今河南汝南東北)、陳國(郡治所在今河南睢陽)一帶,成為東方地區的革命主力。

  黃巾起義在戰略部署方面,採取了「內外俱起」、「八州並發」同時出擊的計劃,即在京師洛陽內外同時起事,在地方各州一起暴動。起義軍是以洛陽為主要進攻目標的,自東、南、北三個方面包圍威脅洛陽。

  東漢朝廷任命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屯兵都亭,以保衛京師;在函谷、太谷等八個險隘要衝設置八關都尉,以加強洛陽外圍的防禦。

  當時,活動於穎川一帶的波才起義軍對洛陽構成直接的威脅,所以東漢朝廷派中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俊統率主力投入這一戰場。對於起義中心地區的河北一帶,則任北中郎將盧植率北軍五校尉和當地郡國兵前往鎮壓。對於南陽地區的張曼成部義軍,則加強防禦,暫取守勢。

  四月,黃巾起義軍和東漢王朝反動軍隊的戰略決戰首先在穎川一帶展開。穎川黃巾軍波才部擊敗朱俊的進攻,並乘勝圍攻皇甫嵩於長社(今河南長葛東北),但波才軍缺乏軍事經驗,依草結營,戒備不嚴,結果反被皇甫嵩深夜縱火燒營,實施突襲。皇甫嵩會合朱俊、曹操兩部漢軍,乘機進擊,大敗波才軍。官軍乘勝進攻汝南、陳國義軍。不久,波才義軍余部在陽翟(今河南禹州市),彭脫義軍在西華(今河南西華南),又遭鎮壓歸於失敗。

  穎川、汝南黃巾軍的失敗,使東漢朝廷擺脫了京師之危,得以騰出力量來對付其他地區的起義軍,至此,東漢朝廷已佔據了主動和優勢。東漢王朝旋即將皇甫嵩調赴東線,鎮壓東郡卜已黃巾軍。

  在南陽,黃巾軍張曼成以重兵圍攻宛城(今河南南陽),遇南陽太守秦頡的頑固抵抗,雙方相持百餘日。六月,張曼成戰死,義軍推舉趙弘為統帥,終攻克宛城,並把部隊發展到十餘萬人。可是就在這時,朱俊率領漢軍主力進抵宛城一線,會同荊州、南陽地區的地方武裝圍攻宛城。從六月到八月,黃巾軍多次挫敗官軍的攻勢,守住了宛城。可是黃巾軍未能乘勝出擊,擴大戰果,使得朱俊能夠重新集結力量,繼續進攻。不久,趙弘戰死,韓忠繼為黃巾軍統帥,又與漢軍相持了一段時間。

  義軍統帥韓忠中伏投降被殺後,余部在孫夏帶領下退保宛城,因眾寡懸殊,於十一月撤出宛城,退向西鄂精山(今河南南召南)。朱俊跟蹤追擊,孫夏戰死,義軍死者達萬餘人,南陽黃巾軍鬥爭到此歸於失敗。

  此後,戰爭的中心轉移到河北地區。河北是黃巾農民大起義的中心地區,張角在巨鹿發動全國起義後,即率軍攻克廣宗(今河北威縣東南),並命張寶北上佔領下曲陽(今河北晉縣西),控制河北腹地,與張角、張梁軍形成犄角之勢。東漢王朝先後派遣盧植、董卓進剿河北義軍,但無所進展。皇甫嵩接任官軍統帥後,率主力撲向河北戰場。這時,其他地區的義軍已遭失敗,首領張角又突然病逝,義軍在張梁、張寶率領下,仍在廣宗一帶,與漢軍皇甫嵩部激烈交戰。可惜義軍又犯了輕敵的錯誤,以至於鬆懈了戒備。皇甫嵩瞅準機會,乘黑夜突然進襲,張梁陣亡,廣宗失陷,是役,義軍陣亡和投水自盡者達八萬餘人。而皇甫嵩在進剿廣宗張梁部義軍得手後,於十一月攻打下曲陽。起義軍戰敗,張寶犧牲,十餘萬起義軍壯士慘遭屠殺,河北黃巾軍也被扼殺於血泊之中。

  官軍攻陷下曲陽,張角等人所領導的黃巾起義軍主力,先後敗亡。分散在各地的黃巾余部,仍在堅持鬥爭,延續了前後二十餘年之久。東漢政權經過黃巾起義,迅速趨於瓦解。


[ 本帖最後由 iloveitmac 於 2010-7-30 11:36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1-23 10:45:5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ick Off 於 2011-3-4 11:33 編輯

27 官渡之戰

東漢末年黃巾農民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了,但卻沉重地打擊了地主階級的統治,東漢政權名存實亡。

在鎮壓黃巾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獨攬軍政大權,地主豪強也紛紛組織「部曲」(私人武裝),佔據地盤,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轉入爭權奪利、互相兼併的長期戰爭。當時的割據勢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紹、河內的張揚、兗豫的曹操、徐州的呂布、揚州的袁術、江東的孫策、荊州的劉表、幽州的公孫瓚、南陽的張繡等。在這些割據勢力的連年征戰中,袁紹、曹操兩大集團逐步發展壯大起來。

建安二年(197年)春,袁術在壽春(今安徽壽縣)稱帝。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為名,進討袁術並將其消滅。接著又消滅了呂布,利用張揚部內訌取得河內郡。從此曹操勢力西達關中,東到兗、豫、徐州,控制了黃河以南,淮、漢以北大部地區,從而與袁紹形成沿黃河下游南北對峙的局面。袁紹擁兵數十萬,佔據了黃河以北的幽、冀、青、並等州郡,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曹操則佔領了黃河以南的袞、豫、徐等州郡,並把漢獻帝接到許昌“挾天子而令諸侯”。袁紹的兵力在當時遠遠勝過曹操,自然不甘屈居於曹操之下,決心同曹操一決雌雄。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10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昌,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袁紹舉兵南下的消息傳到許昌,曹操部將多認為袁軍強大不可敵。但曹操卻認為袁紹志大才疏,膽略不足,刻薄寡恩,剛愎自用,兵多而指揮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於是決定集中數萬兵力抗擊袁紹的進攻。

八月,曹操率軍進據黃河北岸重鎮黎陽,派臧霸率精兵入青州一帶,鞏固右翼,防止袁軍從東面襲擊許昌。留于禁率步騎兩千屯守黃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令東郡太守劉延守白馬,以防止袁軍渡河南下,此為第一道防線。九月,曹操還許昌,置主力在官渡築壘固守,為第二道防線。官渡為袁紹進攻許昌的咽喉之地。12月,曹操復還官渡,親自坐鎮,嚴陣以待袁軍來犯。

曹操所採取的戰略方針,不是分兵把守黃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點設防,以逸待勞,後發制人。從當時情勢而言,袁紹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黃河多處可渡,如分兵把守則防不勝防,不僅難以阻止袁軍南下,且使自己本已處於劣勢的兵力更加分散。其次,官渡地處鴻溝上游,瀕臨汴水。鴻溝運河西連虎牢、鞏、洛要隘,東下淮泗,為許昌北、東之屏障,是袁紹奪取許昌的要津和必爭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許昌,後勤補給也較袁軍方便。

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劉備起兵反叛曹操,殺曹徐州刺史車胄,佔據下邳,屯兵沛縣,並積極與袁紹聯絡,欲合力夾攻曹操。曹操分析了眼前的形勢,認為“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遂于建安五年(200年)年正月,率精兵東征劉備,一舉佔領沛縣,收復徐州,轉攻下邳,並迫降了關羽。劉備全軍潰敗,僅帶少數兵馬逃往河北投奔袁紹去了。曹操獲勝後,還軍官渡,以迎戰袁紹。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紹發佈討曹檄文,二月進軍黎陽,派顏良進攻白馬的東郡太守劉延,企圖奪取黃河南岸要點,以保障主力渡河。四月,曹操為爭取主動,親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馬之圍。此時謀士荀攸認為袁紹兵多,建議聲東擊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偽裝渡河攻袁後方,使袁紹分兵向西,然後遣輕騎迅速襲擊進攻白馬的袁軍,攻其不備。袁紹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乃乘機率輕騎,派張遼、關羽為前鋒,急趨白馬。關羽迅速迫近顏良軍,顏良倉促應戰被斬殺,袁軍潰敗。曹操解了白馬之圍後,遷徙白馬的百姓沿黃河向西撤退,袁紹率軍渡河追擊,軍至延津南,派大將文丑與劉備繼續率兵追擊曹軍。曹操當時只有騎兵600,駐於南阪(在白馬南)下,而袁軍達五六千騎,尚有步兵在後跟進。曹操令士卒解鞍放馬,並故意將輜重丟棄道旁。袁軍一見果然中計,紛紛爭搶財物。曹操突然發起攻擊,終於擊敗袁軍,殺了文丑,順利退回官渡。

袁軍初戰失利,但兵力仍佔優勢。八月,袁軍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營,東西寬約數十里。曹操也立營與袁軍對峙。九月,曹軍一度出擊,沒有獲勝,退回營壘堅守。袁紹構築樓櫓,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營。曹軍製作了一種拋石用的霹靂車,發石擊毀了袁軍所築的樓櫓。袁軍又掘地道進攻,曹軍也在營內掘長塹相抵抗。雙方相持3個月,曹操外境困難,前方兵少糧缺,士卒疲乏,後方也不穩固,曹操幾乎失去堅守的信心。荀彧力主堅持,曹操於是一方面決心堅持危局,加強防守,命負責後勤補給的任峻採取10路縱隊為一部,縮短運輸隊的前後距離,並用復陣(兩列陣),加強護衛,防止袁軍襲擊;另一方面積極尋求和捕捉戰機,擊敗袁軍,不久派徐晃、史渙截擊、燒燬袁軍數千輛糧車,增加了袁軍的困難。

同年十月,袁紹又派車運糧,並令淳於瓊率兵萬人護送,屯積在袁軍大營以北約20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縣內)、烏巢(今河南延津東南)。恰在這時,袁紹謀士許攸投降曹操,建議曹操襲烏巢,燒其輜重。曹操留曹洪、荀攸守營壘,親自率領步騎5000,冒用袁軍旗號,每人帶一束柴草,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襲烏巢。到達後立即圍攻放火。袁紹聽說曹操襲擊烏巢,只派一部兵力救援烏巢,用主力攻官渡曹軍營壘。哪知曹營堅固,攻打不下。當曹軍急攻烏巢淳於瓊營時,袁紹增援的部隊已經迫近。曹操死戰,大破袁軍,殺淳於瓊,並燒燬其全部糧草。烏巢糧草被燒的消息傳到袁軍前線,袁軍軍心動搖,內部分裂。曹軍乘勢出擊,大敗袁軍。袁紹倉惶帶800騎退回河北,曹軍先後殲滅和坑殺袁軍7萬餘人,官渡之戰就這樣以曹勝袁敗而告結束。

官渡之戰是袁曹雙方力量轉變、當時中國北部由分裂走向統一的一次關鍵性戰役,對於三國歷史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建安七年(202年),袁紹因兵敗憂鬱而死,曹操乘機徹底擊滅了袁氏軍事集團,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烏桓,至此,戰亂多時的北方實現了統一。

曹操以兩萬左右的兵力,擊敗袁軍十萬,成為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1-23 10:46:1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ick Off 於 2011-3-4 13:24 編輯

28 赤壁之戰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是曹操和孫權、劉備在今湖北江陵與漢口間的長江沿岸的一場戰略會戰,對於三國鼎立局面的確立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處於劣勢的孫、劉聯軍,面對總兵力達二十三四萬之多的曹軍,採取密切協同、以長擊短,以火佐攻,乘勝追擊的作戰方針,打得曹軍丟盔棄甲,狼狽竄北,使曹操併吞的雄心就此付諸東流,從而成為歷史上運用火攻,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擊敗袁紹,進而統一了北方,佔據了幽、冀、青、並、兗、豫、徐和司隸(今河南洛陽一帶)共八州的地盤,形成了獨佔中原的格局。接著他又揮師平定遼東地區的烏桓勢力,基本穩定了後方地區。

對曹操來說,統一北方地區,只能算作是萬里長征走完第一步而已。他的目標是掃平所有的割據勢力,實現「天下混一」的理想。於是他便積極南下江南的戰爭準備:在鄴城修建玄武池訓練水軍,並派人到涼州(今甘肅)授馬騰為衛尉予以拉攏,以避免南下作戰時側後受到威脅。

當時,南方的主要割據勢力有兩個,一是立國三世的東吳孫權政權,據有揚州六郡。這些地方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而北方人的南遷又給當地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因此東吳的經濟有了長足的進步。在軍事上,孫權擁有精兵數萬,有周瑜、程普、黃蓋等著名將領,內部團結,加上據有長江天險,因而使它成為曹操吞併天下的主要障礙。南方另一個主要割據勢力是荊州的劉表。他基本上採取了維持現狀的政策,但年老多病,處事懦弱,其子劉琦和劉琮又因爭奪繼承權而鬧得不可開交,所以政權並不穩固。

至於劉備,當時還沒有自己固定的地盤。他原來依附袁紹,官渡之戰後投奔劉表。劉表讓他屯兵新野、樊城一帶,為自己據守阻止曹軍南下的門戶。但劉備素號「梟雄」,志在「匡復漢室」,所以就趁著這一機會擴充軍隊、網羅人材。他這時擁有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謀士、猛將,是曹操吞併天下的又一重要障礙。

公元208年7月,曹操率軍南下,他的第一個戰略目標是荊州。荊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如佔據了它,既能夠控制今湖北、湖南地區,又可以順江東下,從側面打擊東吳;向西進軍則可以奪取富饒的益州(今四川)。就在戰爭一觸即發的緊要關頭,劉表於8月因病一命嗚呼。接替他的次子劉琮更不爭氣,未作任何抵抗,就將荊州雙手拱出。曹操兵不血刃,完成了南下戰略的第一步。

劉備在樊城獲悉劉琮投降的消息後,急忙率所部向江陵(今湖北江陵)退卻,並命令關羽率水軍經漢水到江陵會合。

江陵為軍事重鎮,是兵力和物資的重要補給基地。曹操自然不甘心讓它落入劉備之手,於是便親率輕騎五千,日夜兼行150公里,追趕行動遲緩的劉備軍隊,在當陽(今湖北當陽)的長阪坡擊敗劉備,佔領了戰略要地江陵。劉備僅僅同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突圍,在與關羽、劉琦等部會合後,退守於長江南岸的樊口(今湖北鄂城西北)一線。

軍事上接二連三的勝利,曹操乘勝順流東下,佔領整個長江以東的地區,想一舉消滅孫權勢力。謀士賈詡建議他利用荊州的豐富資源,休養軍民,鞏固新佔地,然後再以強大優勢迫降孫權,可是曹操哪裡聽得進去。

在強敵壓境、存亡未卜的危急關頭,孫權和劉備兩股勢力為了避免徹底覆滅的共同命運,終於結成了聯合抗曹的軍事同盟。

劉表死後,孫權派魯肅以弔喪為名去偵察情況。魯肅抵江陵時,劉琮已投降了曹操,劉備正向南撤退。魯肅當機立斷,即在當陽長阪坡會見劉備,說明聯合抗曹的意向。處於困境的劉備欣然接受了這個建議,並派諸葛亮隨同魯肅前去會見孫權。諸葛亮向孫權分析了敵我形勢。指出:劉備最近雖兵敗長阪坡,但是尚擁有水陸2萬餘眾的實力。曹操雖然兵多勢眾,但經長途跋涉,連續作戰,非常疲憊,就像一支飛到盡頭的箭鏃,它的力量連一層薄薄的綢子也穿不透了。何況曹軍多是北方人,不習水戰;荊州又是新佔之地,人心不服。在這種形勢下,只要孫、劉雙方攜手合作,就一定能擊破曹軍,造就三分天下的局面。孫權對他的這番精闢分析深表贊同。

可是當時東吳內部也存在著反對抵抗、主張投降的勢力。

長史張昭等人為曹軍的聲勢所懾服,認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兵多勢眾,又挾新定荊州之勝,勢不可擋。雙方實力相差懸殊,東吳難以抗衡,不如趁早投降。張昭是東吳的重臣,頗具影響,他這樣的態度,使得孫權感到左右為難。這時魯肅就竭力密勸孫權召回東吳軍事主帥周瑜商討對策。

周諭奉召從鄱陽趕回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他同樣主張堅決抗禦曹操。他以為:曹操雖已統一北方,但其後方並不穩定。馬超、韓遂在涼州的割據,對曹操側後是潛在的重大威脅。曹操捨棄北方軍隊善於騎戰的長處,而同吳軍進行水上較量,這是捨長就短。加上時值初冬,馬乏飼料,北方部隊遠來江南,水土不服,必生疾病。這些都是用兵之大忌。周瑜又分析曹操的兵力。指出曹操的中原部隊不過十五六萬,並且疲憊不堪;荊州的降兵最多不過七八萬人,而且心存恐懼,鬥志低落。這樣的軍隊,人數雖多,但並不可懼,只要動用精兵五萬,就足以打敗它。周瑜深入分析,使孫權更加堅定了聯劉抗曹的決心。於是便撥精兵3萬,任命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率軍與劉備會師,共同抗擊曹操。

公元208年10月,周瑜率兵沿長江西上到樊口與劉備會師。爾後繼續挺進,在赤壁(今湖北嘉魚東北)與曹軍打了一個遭遇戰。曹軍受挫,退回江北,屯軍烏林(今湖北嘉魚西),與孫、劉聯軍隔江對峙。

孫、劉聯軍雖佔有天時、地利、人和方面的優勢,但畢竟是力量弱小,要打敗強大的曹軍談何容易!這中間的關鍵,就是孫、劉聯軍的統帥們能夠比較敵我優劣長短,找到了克敵制勝的法寶 — 乘隙蹈虛,欺敵誤敵,因風放火,以火助攻。

當時曹軍中疾病流行,又因多是北方人,不習水性,長江的風浪把他們顛簸得口吐黃水,苦不堪言。於是只好把戰船用鐵環「首尾相接」起來。周瑜的部將黃蓋針對敵強我弱、不宜持久及曹軍士氣低落、戰船連接的實際情況,建議採取火攻,奇襲曹軍戰船。周瑜採納了這一建議,制定了「以火佐攻」之作戰方略。

周瑜利用曹操驕傲輕敵的弱點,先讓黃蓋寫信向曹操詐降,並與曹操事先約定了投降的時間。曹操不知是計。屆時,黃蓋率蒙沖(一種用於快速突擊的小船)、鬥艦數十艘,滿載乾草,灌以油脂,並巧加偽裝,插上旌旗,同時預備快船繫掛在大船之後,以便放火後換乘,然後揚帆出發。當時,江上正猛刮著東南風,戰船迅速向曹軍陣地接近。曹軍望見江上船來,以為這是黃蓋如約前來投降,絲毫不加戒備。

黃蓋在距曹軍1公里地處,遂下令各船同時點火。一時間火烈風猛,直衝曹軍戰船。而曹軍船隻首尾相連,分散不開,頓時便成了一片火海。這時,風還是個勁地猛刮,熊熊烈火遂向岸上蔓延,一直燒到了岸上的曹軍營寨。曹軍將士被大火燒得驚慌失措、潰不成軍,燒死、溺死者不計其數。在長江南岸的孫、劉主力艦隊乘機擂鼓前進,橫渡長江,大敗曹軍。曹操勢窮力蹩,被迫率軍由陸路經華容道向江陵方向撤退,行至雲夢時曾一度迷失道路,又遇上大風暴雨,道路泥濘不堪,以草墊路,才使得騎兵得以通過。一路上,人馬自相踐踏,死傷纍纍。孫、劉聯軍乘勝水陸並進,窮追猛打,一直追擊到南郡(今湖北江陵境內)。曹操留曹仁、徐晃駐守江陵,樂進駐守襄陽,自己率領殘兵敗將逃回到北方。

這場赤壁大鏖兵至此遂以孫權、劉備方面大獲全勝而宣告結束。

赤壁之戰對當時歷史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它使得曹操勢力不復再有南下的力量;孫權在江南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劉備乘機獲取立足之地,勢力日益壯大,三國鼎立的形勢就此造成。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1-23 10:46:2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ick Off 於 2011-4-2 12:14 編輯

29 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爆發於公元222年,是三國時期吳國(孫權)和蜀漢(劉備)為爭奪戰略要地荊州八郡而進行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以後,轄有長江南北八郡的戰略要地荊州為曹操、劉備、孫權三方所瓜分。曹操佔據南陽和江夏北部,孫權據有南郡和江夏南部,劉備則奪取了長沙、武陵、零陵、桂陽四郡。公元210年,在劉備的請求和魯肅的規勸之下,孫權又把位於長江北岸的戰略要地借給了劉備。這樣一來,劉備實際上就基 本控制了荊州。不久,劉備又先後奪取了益州和漢中,歷史上魏、吳、蜀三國鼎立的局面就這樣形成了。漢中和荊州是蜀漢的兩個戰略基地,從漢中可以北出潼關, 攻打洛陽;從荊州北上可以經襄陽攻打許昌,東下則可以直搗吳國的腹地,使蜀漢處於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地位。

  處於長江中、下游的東吳政權,面對劉備勢力的迅速發展,深感不安。只是由於當時雙方合力抗曹尚是共同的戰略目標,這一矛盾才暫時未曾激化。到了公元 211年,孫權佔據交州(今廣東、廣西)後,力量進一步擴大;而當時曹操正忙於兼併關中馬超、韓遂勢力,穩定後方,無暇南顧。孫權便趁這個機會向劉備索還 荊州,而劉備則以「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為藉口拒絕歸還。兩國矛盾日趨尖銳,曾一度以兵戎相見。最後雖然達成了平分荊州的協議:以湘水為界,孫權佔有 江夏、長沙、桂陽,劉備據有南郡、武陵、零陵,但是兩國間的矛盾並未真正消除。

  公元219年,孫權乘蜀漢荊州守將關羽率軍北攻襄陽、樊城,與曹魏大軍激戰不已,造成後方空虛之際,派遣大將呂蒙「白衣渡江」,襲占關羽的後方基地江 陵。關羽聞訊後倉猝率軍回救,結果兵敗被殺,孫權遂佔有了整個荊州。孫、劉矛盾便全面激化,最終導致了夷陵之戰。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年號章武。一個月後,劉備決定大舉攻吳,企圖為關羽報仇,奪回荊州。魏文帝曹丕見到孫劉聯盟內部分化瓦解,乘機煽風點火,以加劇吳蜀之間的矛盾衝突,坐收漁人之利。蜀漢方面諸葛亮、趙雲等絕大多數大臣、將領都看到了大舉攻吳 對蜀不利,因此再三規諫劉備不要出兵攻吳。但是,正在氣頭上的劉備絲毫也聽不進這些意見。

  至於孫權方面,在奪得了荊州之後,為了鞏固既得利益,也不願再加劇吳蜀之間的衝突,曾兩次遣使主動向劉備求和,但均為劉備所斷然拒絕。東吳南郡太守諸葛謹(諸葛亮之兄)也曾給劉備寫信,向他陳說利害,希望劉備停止攻吳行動。劉備同樣置之不理。

  公元221年7月,劉備親率蜀漢軍隊十多萬人,對吳國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當時,兩國的國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長江三峽成為兩國之間的主要通道。劉備 派遣將軍吳班、馮習率領4萬多人為先頭部隊,奪取峽口,攻入吳境,在巫地(今湖北巴東)擊破吳軍李異、劉阿部,佔領秭歸。為了防範曹魏乘機襲擊,劉備派鎮 北將軍黃權駐紮在長江北岸,又派侍中馬良到武陵活動,爭取當地部族首領沙摩柯起兵協同蜀漢大軍作戰。

  孫權在面臨蜀軍戰略進攻的情況下,任命右護軍、鎮西將軍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等部共五萬人抵禦蜀軍;同時又遣使向曹丕稱臣修好,以避免兩線作戰。

  陸遜仔細分析指出劉備兵勢強大,居高守險,銳氣正盛,求勝心切,吳軍應暫時避開蜀軍的鋒芒,再伺機破敵,說服了吳軍諸將放棄立即決戰的要求。實施戰略退卻,一直後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線。然後在那裡停止退卻,轉入防禦,遏制蜀軍的繼續進兵。並集中兵力,準備相機決戰。這樣,吳軍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嶺地帶,把兵力難以展開的數百里長的山地留給了蜀軍。

  公元222年正月,蜀漢吳班、陳式的水軍進入夷陵地區,屯兵長江兩岸。二月,劉備親率主力從秭歸進抵猇亭,建立了大本營。這時,蜀軍已深入吳境二三百 公里,由於開始遭到吳軍的扼阻抵禦,東進的勢頭停頓了下來。吳軍扼守要地、堅不出戰的情況下,蜀軍不得已乃在巫峽、建平(今四川巫山北)至夷陵一線數 百里地上設立了幾十個營寨。為了調動陸遜出戰,劉備遣前部督張南率部分兵力圍攻駐守夷道的孫桓。孫桓是孫權的侄兒,所以吳軍諸將紛紛要求出兵救援,但陸遜深知孫桓素得士眾之心,夷道城堅糧足,堅決拒絕了分兵援助夷道的建議,避免了分散和過早地消耗兵力的行為。

  從正月到六月,兩軍仍然相持不決。劉備為了迅速同吳軍進行決戰,曾頻繁派人到陣前辱罵挑戰,但是陸遜均沉住氣不予理睬。後來劉備又派遣吳班率數千人在 平地立營,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8千人馬,企圖引誘吳軍出戰,伺機加以聚殲。但是此計依然未能得逞。陸遜堅守不戰,破壞了劉備倚恃優勢兵力企求速戰速決的 戰略意圖。蜀軍將士逐漸鬥志渙散鬆懈,失去了主動優勢地位。

  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時節,暑氣逼人,蜀軍將士不勝其苦。劉備無可奈何,只好將水軍捨舟轉移到陸地上,把軍營設於深山密林裡,依傍溪澗,屯兵休整,準備等待到秋後再發動進攻。由於蜀軍是處於吳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嶇山道上,遠離後方,故後勤保障多有困難,且加上劉備百里連營,兵力分散,從而為陸遜實施戰略 反擊提供了可乘之機。

  陸遜看到蜀軍士氣沮喪,放棄了水陸並進、夾擊吳軍的作戰方針,認為戰略反攻的時機業已成熟。先派遣小部隊進行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這次進攻雖未能奏效,但卻使陸遜從中尋找到了破敵之法—火攻蜀軍連營的作戰方 法。因為當時江南正是炎夏季節,氣候悶熱,而蜀軍的營寨都是由木柵所築成,其周圍又全是樹林、茅草,一旦起火,就會燒成一片。

  陸遜命吳軍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襲蜀軍營寨,順風放火。頓時間火勢猛烈,蜀軍大亂。陸遜乘勢發起反攻,迫使蜀軍西退。吳將朱然率 軍5000首先突破蜀軍前鋒,猛插到蜀軍的後部,與韓當所部進圍蜀軍於涿鄉(今湖北宜昌西),切斷了蜀軍的退路。諸葛瑾、駱統、周胤諸部配合陸遜的主力在猇亭向蜀軍發起攻擊。守禦夷道的孫桓部也主動出擊。吳軍進展順利,很快就攻破蜀軍營寨40餘座,並且用水軍 截斷了蜀軍長江兩岸的聯繫。蜀軍將領張南、馮習及土著部族首領沙摩柯等陣亡,杜路、劉寧等卸甲投降。劉備見全線崩潰,逃往夷陵西北馬鞍山,命蜀軍環山據險 自衛。陸遜集中兵力,四面圍攻,又殲滅蜀軍數萬之眾。至此,蜀軍潰不成軍,大部死傷和逃散,車、船和其他軍用物資喪失殆盡。劉備乘夜突圍逃遁,行至石門山 (今湖北巴東東北),被吳將孫桓部追逼,幾乎被擒,後衛將軍傅彤等被殺。後依賴驛站人員焚燒潰兵所棄的裝備堵塞山道,才得以擺脫追兵,逃入永安城中(又叫 白帝城,今四川奉節東)。

  這時,蜀軍鎮北將軍黃權所部正在江北防禦魏軍。劉備敗退後,黃權的歸路為吳軍所截斷,不得已於八月率眾向曹魏投降。

  劉備逃到白帝城後,吳將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張乘勝追擊。陸遜顧忌曹魏方面乘機襲擊後方,遂停止追擊,主動撤兵。九月,曹魏果然攻 吳,但因陸遜早有準備,魏軍終於無功而返。次年四月,劉備惱羞於夷陵慘敗,一病不起,亡故於白帝城。夷陵之戰就這樣結束了。

  夷陵之戰中,陸遜大膽後退誘敵,集中兵力,後發制人,擊其疲憊,巧用火攻,以五萬劣勢的吳軍一舉擊敗兵力佔有優勢的蜀軍,創造 了由防禦轉入反攻的成功戰例。至於劉備的失敗,以怒興師,恃強冒 進,犯了兵家之大忌。具體作戰上,又不察地利,將軍隊帶入難以展開的二、三百公里的崎嶇山道之中;同時在吳軍的頑強抵禦面前,又不知道及時改變作戰部署,而採取了錯誤的無重點處處結營的辦法,終於陷入被動,導致悲慘的失敗,自食「覆軍殺將」的惡果,令人不勝感慨。

  夷陵之戰對於三國鼎立的局面也有很大的影響。對蜀漢來說,它大損國力,基本上毀滅了當年諸葛亮隆中對策時制定的宏偉戰略藍圖。對東吳來說,雖然打贏了戰爭,但是卻進一步損害了吳、蜀關係,從戰略上看,亦不無失策之處。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1-23 10:49:3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ick Off 於 2011-4-2 12:27 編輯

30 諸葛亮南征之戰

蜀國的南中地區包括四郡,即越面面、益州、永昌、牂牁,指今四川南部、雲南東北部和貴州西北部一帶。這裡除了住有漢族外,還聚居著許多少數民族,統稱 「西南彝」。秦漢以來,由於漢族封建地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南中地區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銳,經常發生反抗活動。劉備佔據益州後,為了穩定蜀國的政權,根據諸 葛亮在隆中提出的搞好與西南少數民族關係的方針,採取了一些安撫措施。但是南中的豪強地主和一些少數民族的上層分子,卻利用民族矛盾,為了割據一方,舉行 武裝叛亂。

  後主建興元年(223年),益州郡(今雲南晉寧)大姓雍闓,殺太守正昂,又縛送繼任太守張裔到東吳,以換取孫權的支持。孫權即任命雍闓為永昌太守,互 為聲援。雍闓又誘永昌郡人孟獲,煽動各族群眾叛蜀。緊接著,越面郡(今四川西昌)的叟族首領高定元、牂牁郡(今貴州西部)太守(一說郡丞)朱褒,並皆響應,相繼叛亂。

  南中叛亂是蜀國於夷陵被孫吳打敗之後面臨的又一嚴峻局面,其時劉備剛死,後主劉禪即位,政權不穩,加上孫吳、曹魏威脅在外,形勢十分危急。但輔佐後主 的諸葛亮,沒有倉促起兵,暫時「撫而不討」,命令各地閉關嚴守,息民殖谷。先整頓政治,改革官職,修訂法制。諸葛亮還致書雍闓,爭取和平解決,但遭拒絕。同時遣能言善辯的鄧芝,兩次赴吳,以劉孫聯盟共同抗曹的利害關係,說服孫權,重建了聯盟,減輕了外部壓力,孤立 了叛亂分子。這樣,蜀漢政權獲得了喘息機會,通過整頓內政,形勢趨於穩定。於此之後,諸葛亮開始了平定南中的征戰。

  後主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親率大軍離都城成都南下。臨行,參軍馬謖獻策:「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公服其 心而已。」諸葛亮接受了這一正確意見,堅持軍事鎮壓和政治攻心相結合的方針。同時兵分三路:以門下督馬忠為牂牁太守,率東路軍由僰道(今四川宜賓)攻打據 守在牂牁的朱褒;庲降都督領交州刺史李恢由中路從平夷進逼益州;諸葛亮率主力以西路經水道入越面攻打高定元。

  諸葛亮的西路大軍順岷江至安上(今四川屏山),旋即西向進入越面地區。這時高定元已分別 在旄牛(今四川漢源)、定笮(今四川鹽源)、卑水(今四川昭覺附近)一帶部署軍隊,修築營壘,對抗蜀軍。高定元見蜀軍已到,忙把自己的軍隊從各處調集匯合起來,準備決戰。諸葛亮乘叛軍尚未完全調集部署之際,迅速進軍,突然襲擊,一舉殲滅了叛軍,並殺死高定元,進佔 越面郡。

  與此同時,東路的馬忠也打敗了朱褒,攻佔了牂牁郡。李恢的中路軍於進軍路上,曾被圍困於昆明,李恢故意揚言因糧盡要退軍,叛軍聞訊,信以為真,圍守怠緩。李恢乘機出擊,大破叛軍,並與東、西路大軍相互呼應。諸葛亮隨即指揮大軍繼續南下,直指叛軍的最後據點益州郡。

  這年五月,蜀軍冒著酷暑炎熱,穿過荒山野嶺,渡過滬水(金沙江),進入南中腹地,逼近益州郡。這時,叛軍的內部已經起了變化,叛亂頭目雍闓在內訌中被高定元的部下殺掉了,當地彝族首領孟獲繼統雍闓餘部,率叛軍對抗蜀軍。

  孟獲當地少數民族中很有聲望和號召力。諸葛亮採取了「攻心為上」的政策。當蜀軍包圍了益州郡時,孟獲 也在積極準備守城應戰。戰前,諸葛亮下令只許生擒孟獲,不許傷害。雙方開仗時,蜀軍設置埋伏,生擒了孟獲。孟獲以中計被俘,心裡不服。諸葛亮讓他觀看了 蜀軍陣容,然後予以釋放,讓他整軍再戰。結果,孟獲再次被擒,諸葛亮又放了他。這樣再戰再擒,前後七次,孟獲終於心服,表示不再叛亂。南中叛亂本是當地豪 強大族和少數民族上層分子挑起的不義之戰,而諸葛亮的平叛措施得當,因此平亂工作進展順利,春天出 兵,秋天即告勝利。

  平叛之後,諸葛亮即施「和彝」政策,這是他攻心政策的繼續。首先是撤軍。叛亂一平定,諸葛亮就從南中撤出軍隊,不留兵,從而緩和和消除了與當地少數民 族的矛盾,使「綱紀粗安」,「彝漢粗安」。同時,盡量任用當地有影響的人物做官。如任命李恢、王伉、呂凱為南中諸郡守,孟獲為御史中丞,等等,通過他們加 強了蜀漢在南中的統治。諸葛亮還注意南中的經濟開發,從內地引來比較先進的生產技術,如引進牛耕,以改變當地落後的刀耕火種的方法,提高了這一地區的農業 生產力,從而吸引了許多原以狩獵為生的少數民族「漸去山林,徒居平地,建城邑,務農桑」,走向定居的農業社會。開發南中,也給蜀漢政府增加了大量收入, 「軍資所出,國以富饒」。諸葛亮鎮撫南中的成功,解除了蜀漢的後顧之憂,並從中得到物力和人力的支持,使他可以專心對付曹魏,開始了北伐曹魏的戰爭。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1-23 10:49:50 | 顯示全部樓層
31 諸葛亮北伐曹魏之戰

在魏、吳、蜀三國並立中,魏國最強,蜀國最弱,但在這場戰爭中,諸葛亮指揮的蜀軍曾給魏國造成相當大的威脅和震驚,卻又因失誤和客觀條件限制而撤軍,這裡有雙方力量對比的問題,又有謀略的運用問題,其間的諸多經驗和教訓,仍有借鑒的價值。

北伐曹魏,統一中原,統一全國,是諸葛亮在隆中向劉備提出的最終目標。當時諸葛亮設想兵分二路,一路「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向宛(宛城)、洛(洛陽)」,一路由「將軍(指劉備)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直趨長安。但在諸葛亮北伐之時,荊州已為東吳所有,所以剩下的進軍路線就只有出秦川一條了。

諸葛亮北伐曹魏,先後五次,另有一次是曹軍南下,屬防禦戰。

蜀後主(劉禪)建興四年(226年),曹魏的文帝曹丕病死,子曹睿繼位,稱魏明帝。諸葛亮認為,曹魏政權的更迭,新君剛立,是北伐的一個有利機會,於是在建興五年(227年),率蜀軍北駐漢中。臨出發時,上疏後主,以時局艱難,勸誡和提醒劉禪,並對治國理政,作了安排,史稱這個上疏為《前出師表》。

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率軍北伐。為了迷惑魏大將軍曹真的主力部隊,諸葛亮揚聲由斜谷道(今陝西眉縣南)取郿城(今陝西眉縣北),並遣趙雲、鄧芝率一支人馬為疑兵,據箕谷(今陝西褒城北),佯作進攻郿城,自己則率主力突然向西北攻祁山(今甘肅禮縣祁山堡)。由於多年努力訓練,蜀軍士氣旺盛,陣容整齊,北伐進展順利,曹魏所屬南安(今甘肅隴西東南)、天水(今甘肅甘谷東南)、安定(今甘肅鎮原東南)三郡都叛魏響應諸葛亮,魏天水將領姜維也投向諸葛亮。

諸葛亮的進攻和得手,一時震動關中,使曹魏政權十分驚恐,魏明帝急忙親自率軍西鎮長安,派大將張郃率軍阻止諸葛亮。

諸葛亮出祁山,屯兵西縣(今甘肅天水西南),命馬謖為前鋒,王平為副將,督諸軍與張郃戰於街亭(今甘肅秦安縣附近)。馬謖平素好發高論,也提過一些好建議,如「攻心為上」即是,但他不精兵法。劉備曾對諸葛亮說過:「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然而諸葛亮並沒有注意劉備的提醒,在關鍵時刻,錯用了他。結果馬謖違反諸葛亮的節度,拒聽王平的勸止,棄城不守,上山紮營。張郃乘機把蜀軍圍困於山上,斷其水源。蜀軍缺水,軍心動搖,在曹軍的進攻下潰敗,馬謖逃走,街亭失守。諸葛亮被迫退兵,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又被魏軍奪回,第一次北伐失敗。

為了嚴肅綱紀,以利再戰,諸葛亮忍痛依法處死了馬謖,自己又以統帥身份,主動承擔責任,上疏後主,自降三級。隨即在這年冬天,諸葛亮又率軍,發動了第二次北伐曹魏之戰。

蜀軍出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圍陳倉(今陝西寶雞東)。時曹魏已有準備,魏將郝昭憑險據守,歷時20多天。由於蜀國多山,蜀道艱險,這時軍糧供應不上,諸葛亮再次被迫退軍,並於歸途中設伏殺跟後追擊的魏將王雙,第二次北伐僅以此結束。

建興七年(229年)春,諸葛亮第三次北伐,遣陳式攻武都(今甘肅成縣)、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二郡。魏雍州刺史郭淮領兵欲擊陳式,諸葛亮即親自出兵建威(今甘肅西和北)。郭淮退兵,蜀軍遂取武都、陰平二郡。第三次北伐以取得局部勝利結束。

建興八年(230年),曹魏採取主動行動,發兵進攻漢中。

諸葛亮急調兩萬援軍阻擊。後因雨路阻,魏軍退回。

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出師,再圍祁山。鑒於蜀道山多路險,以前的北伐多因軍糧運送困難而受嚴重影響,諸葛亮為解決這個難題,發明了一種適合山道的叫「木牛」的運糧車,向前方運糧。魏明帝聞祁山被圍,忙派足智善算的司馬懿迎擊。諸葛亮留下部分軍隊繼續包圍祁山,自率主力東上尋找司馬懿決戰。兩軍相遇於上邽(今甘肅天水市)一帶。司馬懿深知蜀軍的糧食供應仍很困難,有意避免決戰,紮營堅守,拖延時日。諸葛亮隨即改變策略,佯裝退兵,誘敵出戰。司馬懿謹慎尾隨,但不主動出擊。魏軍中一些將領多次請戰,均遭司馬懿拒絕。於是魏軍中有人譏笑司馬懿「畏蜀如虎」。司馬懿無奈,只好派大將張郃出戰,結果被早有準備的蜀軍擊敗,損失3000多人。魏軍上當吃虧後再也不敢戀戰,而諸葛亮也因此無法消滅司馬懿的魏軍主力。

雙方相持月餘,蜀軍糧食供應日益困難,負責運糧的蜀國大臣李嚴,既疏於職守,又怕承當罪責,就假傳後主旨意,要諸葛亮退兵。諸葛亮只好再次退兵。司馬懿料定蜀軍因糧盡撤退,不是計策,就派大將張郃追趕。諸葛亮抓住時機,於回軍途中,在木門谷(今甘肅天水西南)設伏射殺了張郃,迫使魏軍退去。第四次北伐結束。

此後,諸葛亮暫時停止北伐行動,「休士勸農」,讓士兵歇息練武;同時加強農業生產,積蓄糧食。建興十二年(234年),開始了第五次也是最後的一次北伐。

這年春天,諸葛亮率軍10萬,出斜谷口。此前,派使赴東吳,約孫權在東面呼應,出兵攻魏。不久,蜀軍攻佔了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今陝西眉縣西南),與魏大將司馬懿對峙於渭水。為了避免再次出現因軍糧不繼而造成中途退兵的情況,諸葛亮又發明了「流馬」車運送糧食,同時抽出一部分士卒分雜在渭水沿岸百姓中,進行屯田。魏軍方面,則仍堅守不戰,以待蜀軍糧盡疲憊。

這年五月,孫權應蜀國之約,發兵分三路攻魏,但主力在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失利,導致全線撤退。蜀、吳夾擊的計劃落空。

蜀魏在渭水對峙了100多日。八月,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死於五丈原軍中。臨終前,諸葛亮決定撤軍,並對撤軍作了部署。諸葛亮死後,蜀軍依囑,整軍從容而退。司馬懿不知諸葛亮已死,只緊追而不敢戰,蜀軍故作回軍反擊,司馬懿怕中計,不敢再追。及蜀軍安全撤退畢,蜀國才宣告諸葛亮病死。時民間百姓流傳笑話說:「死諸葛亮嚇走生仲達(司馬懿字仲達)。」

諸葛亮的五次北伐雖然沒有成功,但以蜀國地小人寡的有限力量,能夠對當時實力最雄厚的曹魏主動發起攻擊,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雖然這也不單靠諸葛亮一個人的力量,但他的足智多謀,他的治蜀方略,無疑是很重要的因素。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1-23 10:50:13 | 顯示全部樓層
32 魏滅蜀之戰

魏能滅蜀,在於前者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優於後者,但戰場上的勝負,又與雙方的指揮、謀劃直接有關。

三國後期,魏、吳、蜀並立抗爭的局面因三方力量的消長變化而漸趨崩潰。其中,魏國自明帝曹睿死後,齊王曹芳為帝,大權旁落在司馬懿手中。司馬懿死後,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執政。司馬氏父子一方面大力清除曹氏勢力,籠絡士族,並經過幾次廢立皇帝事件,準備代魏自立;同時,他們還注意招攬人才,移民實邊,繼續曹操的辦法,推廣屯田,並興修水利,使魏國在司馬氏的掌管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軍事力量十分強大。相比之下,蜀國自諸葛亮死後,蔣琬和費禕輔政,他們遵行諸葛亮的既定方針,團結內部,又不輕易用兵,曾一度使蜀國維持著比較穩定的局面。及蔣琬、費禕之後,姜維執政,多次對魏用兵無功,消耗了國力。特別是後主劉禪,自諸葛亮死後,更加昏庸無道,貪圖享樂,不理朝政,宦官黃皓乘機取寵弄權,結黨營私,朝政日非,連姜維也因怕被害,自請到沓中(今甘肅甘南州舟曲西北)種麥以避禍。至此,蜀國的基礎已大大動搖。這時的吳國,因孫權死後,內爭迭起,社會矛盾更加尖銳,多次攻魏也多以失敗告終。吳國的實力大大削弱了。

這樣,在三國中,司馬氏掌政下的魏國,勢力最強,具備了滅吳、蜀,統一天下的條件。

魏元帝曹奐景元三年(262年),執政的魏大將軍司馬昭,認為蜀國已經「師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決定採取「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因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滅東吳的方針。為此,魏任鐘會為鎮西將軍,都督關中,作伐蜀準備。同時揚言要先攻吳,以迷惑蜀國。姜維聞訊,忙把情況上報劉禪,建議派兵把守陽安關口(即陽平關,在今陝西寧強西北)和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的橋頭,作好防備。但昏庸的後主只寵信宦官黃皓,黃皓則相信鬼巫之說,以為魏軍不會進攻,劉禪信以為真,把姜維的建議,置之腦後,連群臣都不讓知道。

景元四年(263年)夏,魏「征四方之兵十八萬」,分三路進攻蜀國:征西將軍鄧艾率兵3萬多,自狄道(今甘肅臨洮)向甘松(今甘肅迭部縣東南)、沓中,進攻駐守在此的姜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率3萬多人馬,自祁山(今甘肅禮縣祁山堡)向武街(今甘肅成縣西北)、陰平之橋頭,切斷姜維後路;鎮西將軍鐘會率主力10餘萬人,分別從斜谷(今陝西眉縣南)、駱谷、子午谷(在今陝西西安南),進軍漢中。

蜀國後主見魏軍真的來攻,才倉卒應戰,忙遣右車騎將軍廖化率一支人馬往沓中,增援姜維;派左車騎將軍張翼和輔國大將軍董厥率另一支人馬到陽安關防守漢中的外國據點。

這年九月,魏軍三路大軍發起進攻。在東南,鐘會的主力部隊三路齊進,而這時劉禪卻不等援軍到達就敕漢中各外圍據點的蜀軍撤退,魏軍在沒遇抵抗的情況下,迅速進入漢中,並隨即進逼陽安關。蜀陽安守將傅全,堅守苦戰,旋因部將蔣舒開城出降,傅僉格鬥而死。魏軍進佔陽安關後,又長驅直入,進逼劍閣(今四川劍閣縣西),威脅蜀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

與此同時,鄧艾率領的西路魏軍也展開攻勢,使天水太守王頎、隴西太守牽弘、金城太守楊趨分別從東、西、北三面進攻沓中的姜維。姜維獲悉魏軍進入漢中的消息,就慮及陽安關有可能丟失,劍閣孤危,遂引兵且戰且退,企圖移向劍閣。但是諸葛緒率領的中路魏軍已從祁山進達陰平之橋頭,切斷了姜維的退路。姜維為調開橋頭魏軍,乃引軍從孔函谷(今甘肅武都縣西南)繞到諸葛緒後側,攻擊魏軍。諸葛緒深怕自己的後路反被切斷,忙命魏軍後退15公里。姜維趁機立即回頭越過橋頭。當諸葛緒覺察自己上當時,蜀軍已遠遠離去,追趕不及了。姜維從橋頭至陰平,續向南撤退,途中與正在北上的廖化、張翼、董厥等蜀國援軍會合,時已獲悉陽安關口丟失,遂退守劍閣。

不久,鄧艾率精兵抵達陰平,欲與諸葛緒聯合由江油(今四川江油北),避開劍閣,直取成都。諸葛緒以邀擊姜維為己任,拒絕鄧艾聯軍之議,率軍東去,與鐘會軍會合。鐘會為擴大軍權,密告諸葛緒畏懦不前,結果諸葛緒被征還治罪,其部歸屬鐘會。

隨後,鐘會率軍進向劍閣。劍閣在今四川劍閣縣西有相連的小劍山和大劍山,地形險峻,道小谷深,易守難攻,但又是通往成都的通道。姜維利用這種有利於防守的地形,在此「列營守險」。鐘會屢攻不下,不久魏軍因糧食不繼,軍心動搖,遂有退軍之議。

魏軍伐蜀之戰,曾一度順利進展,並切斷了蜀軍主帥姜維的退路,滅蜀之舉,指日可成。但由於諸葛緒的失策中計,姜維順利通過橋頭,憑險守劍閣,阻擋了魏軍的攻勢,使之面臨糧盡退軍、前功盡廢的情形。

在這個關鍵時刻,鄧艾提出了一條奇策,建議「從陰平由邪徑(小道)經漢德陽亭(今四川劍閣西北)趣涪(涪,在今四川綿陽東),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300餘里,奇兵沖其腹心,劍閣之守(指蜀軍)必還,則(鐘)會方軌(兩車並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
兵寡矣。……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鄧艾的要點是,魏軍從陰平繞小道攻涪,這樣姜維若從劍閣來援,則劍閣勢孤易破,若蜀軍不援涪,魏軍破涪,切斷姜維後路,並可直指成都。這條計策被接納了,並由鄧艾執行。

從陰平到涪,高山險阻,人跡罕至,十分艱難,不過也因此之故,蜀國沒在此設防。這年十月,鄧艾率軍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300多公里,一路鑿山通道,造作橋閣。時「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面對困難,鄧艾身先士卒,遇到絕險處,「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在克服了這些難以想像的困難之後,魏軍終於通過了陰平險道,到達江油。蜀江油守將馬邈見魏軍奇跡般出現,大驚失色,不戰而降。鄧艾率魏軍乘勝進攻涪城。

江油失守後,劉禪派諸葛亮之子諸葛瞻阻擊鄧艾。諸葛瞻督諸軍至涪城停住。及戰,魏軍破蜀軍前鋒,諸葛瞻被迫退守綿竹(今四川綿竹),列陣待艾。鄧艾遣使致書諸葛瞻勸降說:「若降者必表為琅玡王。」諸葛瞻怒斬使者。鄧艾即遣其子鄧忠及司馬師纂等,從左右兩面進攻蜀軍。魏軍失利,鄧艾大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有?」揚言欲斬鄧忠、師纂,命之再戰。二將急忙重新上陣,結果大破蜀軍,臨陣斬諸葛瞻及蜀尚書張遵等人。就這樣,魏軍進佔綿竹,並立即進軍成都。

蜀國的兵力多在劍閣,成都兵少,實際上無防守可言,蜀君臣聞魏軍到來,慌作一團,不知所措。有人建議後主逃向南中地區(今四川南部及雲、貴部分地區),但那裡情況複雜,能否站穩沒有把握。有人建議東投孫吳,但孫吳也日益衰弱,自身難保。光祿大夫譙周力主降魏,群臣多附和之。這年十一月,劉撣接受譙周意見,開城降魏,同時遣使令姜維等投降。魏軍佔領成都。

堅守劍閣的姜維,先聞諸葛瞻兵敗,但未知後主確切消息,恐腹背受敵,乃引軍東入巴中(今四川巴中)。鐘會率魏軍進至涪城,遣將追趕姜維。姜維退到都(今四川廣福)。旋接後主賴令,姜維乃率廖化、張翼、董厥等人,投戈放甲於鐘會軍前。

魏滅蜀之戰結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1-23 10:50:27 | 顯示全部樓層
33 晉滅吳之戰

晉滅吳之戰,是統一全國的戰爭,也是強者滅弱的一場戰爭。晉具有各方面的優勢,但仍經過長期準備,精心策劃,嚴密部署,終於迅速取勝。弱小的吳國面對強敵,反而輕敵大意,毫無有效全面的防備措施,結果一敗塗地。

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馬昭的滅蜀,使司馬氏勢力進一步加強。鹹熙二年(265年)八月,司馬昭病死,子司馬炎嗣相國、晉王位,繼掌魏國朝政。同年十二月,司馬炎廢魏元帝曹奐,自登皇位(即晉武帝),改國號為晉(史稱西晉),改元泰始,都洛陽。這樣,魏滅蜀、晉代魏,變三國鼎立為晉與吳的南北對峙。

司馬昭曾有滅蜀之後三年就滅吳平天下的設想,但滅蜀後,師老民疲,又缺乏滅吳所必不可少的一支強大水軍,滅吳之舉暫停。司馬氏轉而採取措施整頓內部,如任用賢能,廢除苛法,減免賦役,勸課農桑,興修水利,以此緩和社會矛盾,恢復經濟,加強實力基礎。司馬氏還特意厚待歸降的蜀國君臣。如封劉禪為安樂公,後來還徵用諸葛亮孫諸葛京「隨才署吏」,其他蜀國降臣封侯者有50餘人,以此穩定巴蜀之眾,又示意東吳,收買吳國人心。晉代魏後,晉帝司馬炎又遣使與吳講和,作緩兵之計。但與此同時,司馬炎抓緊時間,開始作進攻吳國的軍事準備。

晉泰始五年(269年),晉武帝以羊祜都督荊州諸軍事,鎮守襄陽(今湖北襄樊);衛奡都督青州諸軍事,鎮臨菑(今山東臨淄北);司馬胄都督徐州諸軍事,鎮下邳(今江蘇邳縣西南),以這些地區作為進軍的基地。羊祜是極力主張並參與密謀滅吳的主要大臣之一,他曾在襄陽與東吳名將陸抗對峙,善施恩惠,如主動送還吳軍俘虜、吳國禾麥、吳人射傷的禽獸等,使「吳人翕然悅服」。吳人北來歸降者不絕。迫使陸抗只得採取「各保分界,無求細利」的方針,不敢貿然行事。另一方面,羊祜率部眾又練兵,又生產,提高晉軍的戰鬥力,使晉軍由「軍無百日之糧」變為「有十年之積」。羊祜死後,繼任者杜預繼續練兵習武,屯積軍糧,加緊備戰。

泰始八年(272年),司馬炎以王濬為益州刺史,密命他製造大船,訓練水軍,「為順流之計」。王濬遂著手作「大船連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人,以木為城,起樓櫓,開四出門,其上皆得馳馬往來……舟楫之盛,自古未有。」一支強大的水軍在長江上游逐漸建立起來了。

正當晉朝國力日盛,積極準備平吳的時候,江東的孫吳卻是每況愈下。早在孫權晚年,由於賦役苛重,吳國人民的不滿和反抗已有所發展,社會矛盾加劇。晚年的孫權,「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搞得朝臣人不自安。孫權死後,圍繞繼位和權力問題,引發了一連串的宮廷內爭和帝位更迭,進一步加劇了吳國的混亂。及至吳元興元年(264年),孫權之孫烏程侯孫皓被迎立為帝后,情況更加不可收拾。孫皓昏庸無道,即位後盡情享樂,好酒色,興土木,搞得吳國「國無一年之儲,家無經月之畜」,人民揭竿而起,朝臣離心離德。孫皓對西晉的威脅,毫無戒心,有時也派兵攻晉,但多因草率而無功。名將陸抗覺察到晉有滅吳的意圖,曾不止一次上疏要求加強備戰,他還預見到晉兵會從長江上游順流而下,特別要求加強建平(今湖北秭歸)、西陵(今湖北宜昌東南、西陵峽口)的兵力。王濬在蜀造船所剩碎木順江而下,吳建平太守吾彥取之以呈孫皓說:「晉必有攻吳之計,宜增建平兵。建平不下,終不敢渡。」孫皓對陸抗、吾彥的建議和警告,一概不予重視。

陸抗也在憂慮中死去。吳國的衰落,孫皓的昏庸,為晉的順利滅吳,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咸寧五年(279年),王濬、杜預(時羊祜已死)以吳主孫皓「荒淫凶虐」,上書建議司馬炎「宜速征伐」,舉兵平吳。

司馬炎即於這年十一月開始了平吳的大進軍。

晉軍基本上按羊祜生前制定的作戰計劃,分六路出擊:鎮軍將軍、琅玡王司馬胄自駐地下邳向塗中(今安徽滁河流域),安東將軍王渾出江西(由和州出擊),建威將軍王戎向武昌方向進攻,平南將軍胡奮出擊夏口(屬今湖北武漢市),鎮南大將軍杜預自駐地襄陽進軍江陵(今湖北江陵),龍驤將軍王濬、廣武將軍唐彬率巴蜀之卒浮順江流而下。晉軍東西凡20餘萬,以太尉賈充為大都督、行冠軍將軍楊濟為副,總統眾軍。為了協調行動,司馬炎命王濬的軍隊下建平時受杜預節度,至秣陵(即吳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時受王渾指揮。晉軍分路出擊,意在迅速切斷吳軍聯繫,各個擊破,其中西面晉軍主攻,東面晉軍牽制吳軍主力,最後奪取吳都建業。

這年十二月,王濬、唐彬率軍7萬沿江而下。明年(即太康元年,280年)二月克丹楊(今湖北秭歸東),尋進逼西陵峽。吳軍於此設置鐵鎖橫江,又作鐵錐暗置江中,以為以此即可阻止晉軍前進,竟不派兵防守。王濬早已預作大筏數十個,縛草為人,立於筏上,使水性好的士卒以筏先行,筏遇鐵錐,錐即著筏而去,又用大火燒融鐵鎖。晉軍順利排除了障礙,一路勢如破竹,進克西陵,繼克夷道(今湖北宜都)、樂鄉(今湖北松滋東北,長江南岸)。

與此同時,杜預率領的晉軍,幾乎兵不血刃,奪取了江陵,胡奮克江安(今湖北公安西北),所到之處,大多不戰而勝。

隨即司馬炎又命王濬為都督益梁二州諸軍事,要他和唐彬率軍繼續東下,掃除巴丘(今湖南嶽陽),「與胡奮、王戎共平夏口、武昌,順流長騖,直造秣陵」。同時命杜預南下鎮撫零陵(今湖南零陵)、桂陽(今湖南郴縣)、衡陽(今湖南湘潭西)。於時王濬遵命即克夏口,與王戎聯軍奪取武昌,隨後又「泛舟東下,所在皆平」。至此,晉軍主力已完全控制了長江上游地區。

至於東面,太康元年正月,主渾率晉軍已抵橫江(今安徽和縣東南)一帶,準備渡江進逼建業。吳主孫皓慌忙異常,急令丞相張悌率丹陽太守沈瑩、護軍孫震等率兵3萬,渡江迎擊。結果晉軍大勝,臨陣斬殺張悌、沈瑩、孫震等吳將士5800人。吳國上下大震。王渾率軍逼近江岸,部將建議他乘勝直搗建業。但王渾以司馬炎只命他守江北,拒納建議,停軍江北,等待王濬。這時琅玡王司馬胄的晉軍也進抵長江,威脅建業。

三月,王濬軍東下抵達三山(在今江蘇南京市西南)。吳主孫皓遣游擊將軍張象率舟軍萬人抵禦,但吳軍毫無鬥志,「望旗而降」。孫皓企圖再湊2萬兵眾抵抗,這些士眾卻於出發前夜,即盡逃亡。至此,吳國已無兵可守。各路晉軍兵臨建業。孫皓用大臣薛瑩、胡沖計,分別遣使奉書於王濬、司馬胄、王渾處求降,企圖挑撥離間。按司馬炎原先的規定,這時的王濬晉軍應由王渾節度,而王渾屯兵不進,又以共同議事的名義,也要王濬停止進軍。但王濬不顧王渾阻攔,於三月十五日以戎卒8萬,方舟百里,鼓噪而進建業。吳主孫皓面縛出降於王濬軍前,吳亡。晉統一全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1-23 10:50:41 | 顯示全部樓層
34 淝水之戰

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戰,是偏安江左的東晉王朝同北方氏族貴族建立的前秦政權之間進行的一次戰略性大決戰。戰爭的結果,是弱小的東晉軍隊臨危不亂,利用前秦統治者苻堅戰略決策上的失誤和前秦軍隊戰術部署上的不當而大獲全勝,成為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之一。

公元316年,在內亂外患的多重打擊下,腐朽的西晉王朝滅亡。隨之而來的,是出現南北大分裂的歷史局面。在南方,公元317年晉琅玡王司馬睿在建康(今江蘇南京)稱帝,建立起東晉王朝。其佔有現漢水、淮河以南大部地區。在北方,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首領也紛紛先後稱王稱帝,整個北方地區陷入了割據混戰的狀態中,佔據陝西關中一帶的氏族統治者以長安為都城,建立了前秦政權。公元357年,苻堅自立為前秦天王。他即位後,重用漢族知識分子王猛治理朝政,推行改革政治、發展經濟和文化、加強軍力的積極措施。在吏治整頓、人才擢用、學校建設、農桑種植、水利興修、軍隊強化、族際關係調和方面均收到顯著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使前秦國實現了「兵強國富」的局面。

在這基礎上,苻堅積極向外擴張勢力。他先後滅掉前燕、代、前涼等割據政權,初步統一了北方地區。黃河流域的統一,使苻堅本人的雄心越發增大。他開始向南進行擴張,在公元373年攻佔了東晉的梁(今陝西南部、四川北部的部分地區)、益(今四川的大部分地區)兩州,這樣長江、漢水上游就納入了前秦的版圖。接著,前秦雄師又先後佔領了襄陽、彭城兩座重鎮,並且一度包圍三阿(今江蘇高郵附近)、進襲堂邑(今江蘇六合)。由是,秦晉矛盾日趨尖銳,終於導致了淝水大戰。

軍事上的勝利沖昏了苻堅的頭腦:大起軍旅攻打江南,統一南北。東晉太元七年(382年)四月,苻堅任命其弟為征南大將軍。八月又委任諫議大夫裴元略為巴西、梓潼二郡太守,積極經營舟師,企圖從水路順流東下會攻建康。到了十月,苻堅認為攻晉的戰略準備業已基本就緒,打算親自揮師南下,一舉攻滅東晉。

在興師之前,苻堅將群臣召集到太極殿,計議發兵滅晉這一事宜。在這次殿前決策會議上,少部分人附和苻堅的意見,但是前秦的多數大臣對此卻持有反對的意見。但苻堅卻驕狂地聲稱:「以我百萬大軍,把馬鞭扔在長江中,也完全可以阻斷長江水流,東晉方面還有什麼天險可以憑恃的呢?」

苻堅見群臣反對他的攻晉決策,便結束朝議,退而與其弟陽平公苻融決斷大計。但這時他也不同意出兵,認為攻晉有三大困難:人心不順;東晉內部團結,無隙可乘;前秦連年征戰,軍隊疲憊,百姓厭戰。建議苻堅放棄馬上攻晉的計劃。同時苻融也清醒地看到前秦表面強盛的背後,是民族矛盾、階級矛盾的激烈尖銳。他向苻堅指出:如今鮮卑、羌、羯等族的人,對氐有滅國之深仇,他們正遍佈於京郊地區,大軍南下之後,一旦變亂發生於心腹地區,那時就追悔莫及了。為了說服苻堅,苻融還把苻堅所最為信任的已故丞相王猛反對攻晉的臨終囑咐抬了出來,可是苻堅都聽不進去,固執地認為,以強擊弱,猶「疾風之掃秋葉」,垂危的東晉政權可以迅速消滅。

為了勸阻苻堅南下攻晉,前秦的眾多大臣進行了最後的努力。苻堅的愛妃張夫人和太子宏、幼子詵也都一再相勸,但是苻堅對這些依然置若罔聞,決意南下。

太元八年(383年八月,苻堅親率步兵60萬,騎兵27萬、羽林郎(禁衛軍)3萬,計90萬大軍,水陸並進,南下攻晉。

晉孝武帝司馬曜在謝安等人輔弼下任命桓沖為江州(今湖北東部和江西西部)刺史,控制長江中游,阻扼秦軍由襄陽南下。任命謝石為征討大都督,謝玄為前鋒都督,統率經過7年訓練,有較強戰鬥力的「北府兵」8萬沿淮河西上,遏制秦軍主力的進攻。又派遣胡彬率領水軍5000增援戰略要地壽陽(今安徽壽縣),擺開了與前秦大軍決戰的態勢。

同年十月十八日,苻融率領前秦軍前鋒攻佔壽陽,生擒晉平虜將軍徐元喜等人。與此同時,慕容垂部攻佔了鄖城(今湖北安陸縣境)。晉軍胡彬所部在增援的半道上得悉壽陽失陷的消息,便退守硤石(今安徽鳳台縣西南)。苻融又率軍尾隨而來,攻打硤石。苻融部將梁成率兵五萬進抵洛澗(今安徽懷遠縣境內),並在洛口設置木柵,阻斷淮河交通,遏制從東西增援的晉軍。

胡彬困守硤石,糧草乏絕,難以支撐,便寫信請求謝石求援,可是此信卻被前秦軍所截獲。苻融向苻堅報告了晉軍兵力單薄、糧草缺乏的情況,建議前秦軍迅速開進,以防晉軍逃遁。苻堅得報,便把大部隊留在坎城,親率騎兵8000馳抵壽陽,並派遣原東晉襄陽守將朱序到晉軍中勸降。朱序到了晉軍營陣後,不但沒有勸降,反而向謝石等人密告了前秦軍的情況,並建議謝石等人不要延誤戰機,坐待前秦百萬大軍全部抵達後束手就擒,而要乘著前秦軍各路人馬尚未集中的機會,主動出擊。他指出只要打敗前秦軍的前鋒,挫傷它的士氣,前秦軍的進攻就不難瓦解了。謝石起初對前秦軍的囂張氣焰心存一定的懼意,打算以固守不戰來消磨前秦軍的銳氣。聽了朱序的情況介紹和作戰建議後,便及時改變作戰方針,決定轉守為攻,爭取主動。

十一月,晉軍前鋒都督謝玄派猛將劉牢之率領精兵5000迅速奔赴洛澗。前秦將梁成在洛澗邊上列陣迎擊。劉牢之分兵一部迂迴到前秦軍陣後,斷其歸路;自己率兵強渡洛水,猛攻梁成的軍隊。前秦軍腹背受敵,抵擋不住,主將梁成陣亡,步騎5萬人土崩瓦解,爭渡淮水逃命,1.5萬多人喪生。晉軍活捉了前秦揚州刺史王顯等人,繳獲了前秦軍的大批輜重、糧草。洛澗遭遇戰的勝利,挫抑了前秦軍的兵鋒,極大地鼓舞了晉軍的士氣。謝石乘機命諸軍水陸並進,直逼前秦軍。苻堅站在壽陽城上,看到晉軍部陣嚴整,又望見淝水東面八公山上的草和樹木,以為也是晉兵,心中頓生懼意,對苻融說:

「這明明是強敵,你怎麼說他們弱不堪擊呢?」

前秦軍洛澗之戰失利後,沿著淝水西岸佈陣,企圖從容與晉軍交戰。謝玄知己方兵力較弱,利於速決而不利於持久,於是便派遣使者激將苻融說:「將軍率領軍隊深入晉地,卻沿著淝水佈陣,這是想打持久戰,不是速戰速決的方法。如果您能讓前秦兵稍稍後撤,空出一塊地方,使晉軍能夠渡過淝水,兩軍一決勝負,這不是很好嗎?」前秦軍諸將都認為這是晉軍的詭計,勸苻堅不可上當。但是苻堅卻說:「只引兵略微後退,待他們一半渡河,一半未渡之際,再用精銳騎兵衝殺,便可以取得勝利。」於是苻融便答應了謝玄的要求,指揮秦軍後撤。前秦軍本來就士氣低落,內部不穩,陣勢混亂,指揮不靈,這一撤更造成陣腳大亂。朱序乘機在前秦軍陣後大喊:

「秦軍敗了!秦軍敗了!」前秦軍聽了信以為真,遂紛紛狂跑,爭相逃命。東晉軍隊在謝玄等人指揮下,乘勢搶渡淝水,展開猛烈的攻擊。苻融眼見大勢不妙,騎馬飛馳巡視陣地,想整頓穩定退卻的士兵,結果馬倒在地,被追上的晉軍手起刀落,一命嗚呼。前秦軍全線崩潰,完全喪失了戰鬥力,晉軍乘勝追擊,一直到達青岡(在今壽陽附近)。前秦軍人馬相踏而死者,滿山遍野,堵塞大河。活著的人聽到風聲鶴唳,以為是晉兵追來,更沒命地拔腳向北逃竄。是役,秦軍被殲滅的十有八九,苻堅本人也中箭負傷,倉皇逃至淮北。

淝水之戰的結果,使東晉王朝的統治得到了穩定,遏制了北方少數民族貴族南下侵擾,為江南地區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契機,這場戰爭對於前秦政權和苻堅本人來說,則是促使北方地區暫時統一局面的解體。慕容垂、姚萇等氏族貴族重新崛起,乘機肢解了前秦的統治,苻堅本人也很快遭到了身死國滅的悲慘下場。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1-23 10:50:56 | 顯示全部樓層
35 北魏統一北方戰爭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1-23 10:51:16 | 顯示全部樓層
36 隋滅陳之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1-23 10:51:35 | 顯示全部樓層
37 隋反擊突厥之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1-23 10:51:47 | 顯示全部樓層
38 隋末農民戰爭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1-23 10:52:06 | 顯示全部樓層
39 李淵攻取長安之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0-1-23 10:52:19 | 顯示全部樓層
40 洛陽虎牢之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24 11: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