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683|回覆: 1

JC歷史隨筆 ~~ 腰斬於市的晁錯

[複製鏈接]
簽到
322

1428

主題

11萬

回帖

28萬

積分

究極元老

賭海小魚毛

積分
283510

「賭神」勳章「雙魚座」勳章「會員交流」分區勳章「自然大使」勳章小遊戲王勳章投資達人勳章十萬帖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千億富豪勳章精華帖王勳章萬千寵愛勳章傑出成就勳章141榮譽勳章論譠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究極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貼圖之星」勳章「博學多才」勳章「體育精神」勳章「音樂大師」勳章「觀星入門」勳章長時間服務勳章終身成就勳章群組紀念勳章

發表於 2010-1-19 12:46: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宣室求賢訪逐臣
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
不問蒼生問鬼神

這是李商隱的七絕<賈生>,感嘆如賈誼這樣的人才也不為世所用。
漢文帝初年下詔求賢,賈誼是出類拔萃的一個,賈誼之後,就數到晁錯。





晁錯是西漢初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學貫儒法兩家,知識淵博,深受文景兩帝的器重和寵信。
由太子家令一直升遷至御史大夫,推行了很多重要的政策,按理說應該是一名功臣。
然而,景帝前元三年,為鞏固大漢王朝的千秋大業,晁錯上書<削藩策>,
不久,他就"衣朝衣斬東市"了。
這件被評為僅次於韓信的冤案,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後世的都說晁錯死得冤。何解?
晁錯是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張而死的,
最重要的是,他的削藩論後來證明是對的,
該實行的,而最終是實現了。

根據<史記>和<漢書>的記載,
晁錯被殺的時候,他是不知道自己大禍臨頭的。
當時朝中三名重臣,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
秘密上書,給晁錯定下很重的罪名,叫"亡臣子禮,大逆無道"。
<漢書>,上面是這樣記載的:"錯當腰斬,父母妻子同產無少長皆棄市。"
當時這份判書呈上時,歷史上向稱賢君的漢景帝馬上批了一個“可”字。
司馬遷給晁錯作傳的時候,用的是這樣一句話:"上令錯衣朝衣斬東市。"
實際是景帝把晁錯騙到東市,立即腰斬。
受斬時,還穿著上朝的衣服。
"夷錯三族",父族,母族,妻族,有血緣的不論老少一個不留!!。
政治的殘酷無情,令人不寒而慄。

到底削藩是什麼回事,何以晁錯會扔了命??

秦漢之際,是國家制度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
秦漢之前中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制度呢?
那時候中國這個概念,但和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這個中國,完全是兩個概念。
當時人們講到的中國,意思是中央之國,是一片大陸中央的那個國。
而中國的周邊,還有很多其他的國。
我們現在中國的這塊大陸,當時叫做天下。
當時的人認為,天底下也就這麼大了,沒有再遠了,也就這麼多人
天下這塊地方要有一個領袖,這個領袖就是天的兒子,叫做“天子,這是基本的概念。
天子是上天授予他的這塊土地。然後他把這塊土地分封下去,這個就叫做封建。
封者,是劃定疆域,就是說把這一片那一片劃給你了。
建者,是任命國君。封了一塊地,還給你指定做一國元首,軍政財的權都給你自理。

劉邦立國後,做了一個規定: 非劉氏不封王。
就是說,只有我們姓劉的,皇帝可以封他一個國; 不姓劉的,功勞再大也只能封一個侯。
功臣如蕭何,韓信,周勃等,只可以封侯,劉邦就是留了這麼一手。

可是,同姓封王就真的永無禍患嗎?當然不!
這些藩王過了一兩代之後,就不大靠得住了。
雄據東南的吳王劉濞就靠不住,造反了!
吳王劉濞是劉邦的侄子,劉邦哥哥劉仲的兒子。
吳越是富庶之地,這個劉濞有野心,有才能,
到景帝這一代,朝廷逐漸感受到威脅了。

晁錯這時就上書了,要請削藩!
但那些藩王們怎可能會願意呢?!
因為這是他們的既得利益,這麼多的利益和特權,誰會心甘情願地交回朝廷。
漢景帝當然也知道危險,就問晁錯,削藩會不會激起他們造反?!
晁錯回答說: 削之亦反,不削亦反,這些藩王早晚也會造反,先下手為強啊!
等他羽翼豐滿了,你再去打就艱難了。
漢景帝一想不錯,就下了削藩的決定,
這下子就惹出了吳楚叛亂,後來更演成了"七國之亂"。

其實削藩這個主張並不是晁錯首先提出的。
而是上文提過的賈誼,
賈誼向漢文帝提出削藩,但沒有被漢文帝採納。
漢文帝覺得當時漢室還沒有這個能力,因為天下還在休養生息,時機未到。
所以漢文帝接見賈誼時,只問一些神神鬼鬼的事情,避談政治。
上面的詩就是說這件事,"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漢文帝是"非不欲為,實不能為也。"

司馬遷的<史記>把晁錯和袁盎合成一傳,實在別有意味。
太史公用四個字總括晁錯的為人: 削,直,深,刻
意思是這個人剛愎自用,認死道理,得理不饒人,不通人情世故。
所以在朝廷上處處樹敵。
晁錯提出削藩的時候,理所當然地遭到全面的反對。
沒有人贊成,更沒有人願意協助他,
景帝只好把這個重任交託他,最終是走上一條不歸路。

晁錯擁有聰明的頭腦,即我們俗稱的"叻仔",
可是卻沒有擔大任的素質,
蘇東坡的"晁錯論"說:  要獨排眾議處理一件大事,要具備"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這種能力。
知其當然 -- 從頭到尾,來龍去脈,利害關係,清楚全個大局
事至不懼 -- 事到臨頭,要有自信,不會猶豫不決
徐為之圖 -- 事態的發展,要有判斷,更要有準備
晁錯對吳楚的起兵,並沒有多少準備,
事到臨頭,更勸景帝親征,鼓舞三軍!
可以清楚地看到,
晁錯這個人從政,但沒有政治的智慧,
認為對的事就馬上說出來,不理人家如何感受;
認為對的事就馬上要幹,不理時機,不問手段!
沒有更多的考慮。
吳楚叛軍打住"清君側"的口號來犯,
景帝沒多考慮,就把晁錯的人頭拿來,
止住叛軍的口實,再來平這場亂。

千多年後的康熙皇帝處理三藩之亂,
就是一次正確的示範何謂"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
可當時康熙還只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
誰人教他??誰是他的軍師??
大概晁錯這段故事,他也爛熟如胸吧。


[ 本帖最後由 JC 君 於 2010-1-19 20:27 編輯 ]

470

主題

3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百萬富翁勳章千億富豪勳章萬千寵愛勳章傑出成就勳章141榮譽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究極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141玩家」勳章「痴線佬」勳章「各行各業」分區勳章長時間服務勳章群組紀念勳章141紳士勳章

發表於 2010-1-20 17:03:02 | 顯示全部樓層
代罪羔羊, d皇帝靠唔住
對於不喜歡的人,我沒必要去討好他,不瞭解我的人,我也不必非讓他瞭解我不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1-21 00: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