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465|回覆: 1

史上哪一場戰役引出了一個奧運體育項目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1-2 11:54: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西元前550年,波斯王居魯士推翻了米底人的統治,統一了波斯全境,開始了大規模的軍事擴張。幾任國王居魯士,剛比西斯,大流士,相繼勵精圖治,在短短50年間征服了現西亞,中亞的廣袤地區以及北非東部和東歐的少部分地區,建立了一個橫跨亞,非,歐的強大帝國。

擁有如此廣袤的國土,並且有著強烈的擴張慾望的波斯帝國,下一個目標將指向誰呢?顯然易見的是,在波斯人眼中所認識的世界來看,如果他們征服了希臘人及其鄰近的地區,他們就將會使波斯的領土和蒼天相接,太陽所照到的土地便沒有一處是在波斯的疆界以外了,真正達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境界。

大流士在南俄草原討伐斯基提亞人的戰爭中失利後,戰略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波斯人雖然失利,但是卻佔領了色雷斯和黑海海峽,截斷了希臘與黑海的交通,侵犯了希臘人的利益。與此同時,伊奧尼亞的希臘城邦因為長期不滿波斯人的統治而趁大流失失利之機揭竿而起,希臘城邦中的雅典和優卑亞島上的愛勒多裏亞出兵支援,連象薩迪斯這樣的重鎮都被攻克並且給雅典人和伊奧尼亞人燒掉,大流士剛一聽到消息時並不把伊奧尼亞人放在心上,因為他確信他們不能因叛變行動而免於懲罰,而只是對雅典人恨之入骨,他向神祈求說:“哦,宙斯,容許我向雅典人復仇罷!”自是而後,每到他用飯的時候,他都要他的一個僕人在他的面前說三次:“主公,不要忘掉雅典人啊!”。

早在波斯人遠征南俄草原的斯基提亞人之前,大流士就對希臘地區進行了有計劃的軍事偵察,只是當時大流士想先解決南俄草原的斯基提亞人,所以暫時沒有對希臘人動武。大流士在南俄草原失敗後,雅典與波斯矛盾激化,於是遠征希臘被提上了日程。只是伊奧尼亞人的叛亂擾亂了大流士的計劃,將希波戰爭延後了近10年,為希臘人贏得了不少時間。大流士花了5年時間完全平息了伊奧尼亞人的起義後,討伐以雅典為首的希臘人的計劃便提上了日程。

波斯人平定伊奧尼亞的希臘城邦的叛亂後,大流士的女婿,希波戰爭的主角之一,年輕氣盛的瑪爾多紐斯率領一支龐大的海陸軍來到了沿海地帶。當他一來到沿海的希臘城邦的時候,他就展現了他非凡的政治遠見,廢黜了所有伊奧尼亞的僭主而在他們的城邦中建立起民主政治,很快贏得了伊奧尼亞的民心而穩固了後方,因為伊奧尼亞人是嚮往民主的,僭主政治正是他們叛亂的關鍵原因之所在。

穩固了後方後,瑪爾多紐斯就率領大軍火速前往赫勒斯滂海峽,渡過海峽向希臘人進發,他們征服沿路的一切以前未被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當大軍征服了兩百多年後攻滅波斯帝國的馬其頓人後,幸運再也不眷念波斯人了,強大的波斯海軍航行在阿托斯山附近的時候,遇到了一陣猛烈的、不可抗拒的北風,這一戰爭中的偶然因素幾乎左右了第一次遠征希臘的戰局,難怪乎克勞塞維茨在其戰爭論中曾誇張的談到戰爭是一類似賭博的行為。這陣暴風使波斯海軍受到了巨大的損失,許多船舶被吹得撞到阿托斯山上,被驚濤駭浪拍得粉碎,無數士兵溺水而死。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載,毀壞的船總數達三百艘,失蹤的人數高達兩萬多人,波斯海軍基本失去了戰鬥力。

然而災難還遠不止於此。駐紮了馬其頓的波斯帝國陸軍同樣受到了巨大的損失,色雷斯的布律戈依人在夜色的掩護下偷襲了波斯人,殺死了他們許多人,連最高統帥瑪爾多紐斯本人也負了傷。憤怒的瑪爾多紐斯重整旗鼓,將這些布律戈依人隨後征服了。考慮到他的陸軍和海軍都損失慘重,繼續進軍希臘恐怕難以取勝,於是他只好率領殘部回到亞細亞,第一次遠征希臘就這樣不光彩的鎩羽而歸。

第一次遠征失敗後,波斯人在短短兩年內就再次重整旗鼓,集結了大軍準備向希臘進發。在大軍進發之前,大流士又去設法打聽希臘人是打算對他作戰,還是懾于他的威勢打算向他投降。因此他便把使者分別派遣到希臘的各個地方去,命令這些使者為國王要求一份土和水的禮物。同時他又把另一些人分別派到沿海地方向他納貢的城市去,命令它們修造戰船和運送馬匹的船隻,來為將來大規模的戰爭做充分的準備。

果然不出大流士所料,很多希臘城邦獻出了他們的土和水,只有以雅典和斯巴達為首的一些強大城邦除外。於是大流士命令他的將軍們征服和奴役雅典和愛勒多裏亞並把這些奴隸帶到他自己的面前來。此次波斯大軍的統帥是達提斯以及他本人的侄子,而第一次遠征中失敗的瑪爾多紐斯則被解除了統帥職務。至於大軍的人數,希羅多德沒有具體提到,但是可以確切知道的是水師擁有600艘三列槳戰艦。

鋻於第一次遠征的失敗,波斯人不打算經過赫勒斯滂和色雷斯沿著大陸前進,因為他們害怕阿托斯山附近的風暴會再次摧毀他們的艦隊。於是波斯大軍從愛琴海西南的島嶼薩摩司出發,沿著連接小亞細亞和希臘半島的西克拉迪島鏈行軍。他們在佔領了愛琴海上幾個具有戰略價值的島嶼後修建了後勤補給戰,然後艦隊揮師北上,先進攻島國愛勒多裏亞。大敵當前,愛勒多裏亞人並不齊心協力,他們中間有一部分人的計劃是離開城市逃跑,但是另一部分人則打算進行背叛的行動,指望使自己從波斯人方面得到好處,在戰爭中沒有什麼比這更糟糕的了。當圍城戰進行到第七天的時候,由於兩個內奸偷偷打開城門,愛勒多裏亞很快陷落。波斯軍隊將城市夷為平地,所有居民被賣為奴。以用來報復他們在伊奧尼亞人的叛亂行動中燒掉了薩迪斯的神殿的行為。

攻陷了愛勒多裏亞後,波斯大軍休整了幾天,便上船向雅典進發,他們在雅典政治家庇西特拉圖(西元前 560年,雅典政治家庇西特拉圖利用公眾的不滿情緒,發動政變推翻了貴族寡頭統治,成為獨裁者,廢除了雅典貴族的許多特權。雅典貴族不甘心失去特權,在斯巴達人的幫助下驅逐了庇西特拉圖的兒子希庇亞斯)的兒子希庇亞斯的指引下,全軍在馬拉松平原登陸,馬拉松平原座落在雅典東北四十二公里的愛琴海邊,向東面朝阿提克海峽,背後群山環抱。馬拉松平原呈新月形,有九公里長,中間最寬處約有三公里。波斯人之所以選擇這裡作為戰場,是因為相對雅典附近的其他地區來說,這裡是便於他們的騎兵發揮戰術優勢的。當然,即使是在希臘這個難得的平原上,波斯人的騎兵也基本沒有發揮他們擅長機動的優勢,在希臘這個多山的地區,除了北部的有教為平坦的地區適宜騎兵作戰外,其他地方都是不大適宜騎兵機動的。

當雅典人知道波斯人的動向後,他們便派出了他們除衛戍部隊外的全部陸軍,總共重裝步兵一萬人趕到了馬拉松平原,同時他們派遣一個名叫披迪披戴斯的雅典長跑能手前往斯巴達去請求支援。他在離開雅典第二天就到了斯巴達人那裏,對他們曉以利害:“斯巴達人啊,雅典人請求你們給他們幫助而不要看著希臘的一個最古老的城邦陷到異邦人的奴役之下。因為現在甚至連尤卑亞都已經受到了奴役,而由於失掉一座名城,希臘就變得更加軟弱了”,出於保全希臘的考慮,斯巴達人決定幫助雅典人。可惜的是他們並不能立刻這樣做,因為他們不願意打破他們的慣例。原來,那時正是一個月的第九天,而他們說,在第九天月亮還沒有圓的時候,他們是不能出征的。戰場上時間寶貴,正因為如此,抵抗波斯人的重任只有獨自落在雅典人頭上。等到馬拉松戰役結束的時候,斯巴達人才姍姍來遲。

率領著雅典全軍的是十位將領,而其中的第十位就是馬拉松戰役中力挽狂瀾的米提亞德。當時雅典軍隊是從 10個部落徵集而來,每一個部落推選一位將軍,戰場總指揮由10位將軍輪流擔任,每天一換。另外雅典議會選舉軍政長官一名主持軍務,任期一年。這年的軍政長官卡利馬什在戰前召開會議,要求大家投票決定是否立刻同波斯人決戰。結果贊成的和反對的各佔一半,這就意味著卡利馬什的一票將決定雅典的命運。雅典人雖然武器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但是軍隊數量上顯得力不從心;反觀波斯人,他們兵強馬壯,在人數上擁有巨大優勢,而且擁有雅典人難以想像的廣袤領土。即使雅典人在這次戰鬥中取勝,他們也會動員更強大的兵力來攻打雅典,與波斯人為敵,會取得勝利嗎?卡利馬什頓感身上似乎有千斤重擔。正在卡利馬什猶豫不決的時候,米提亞德說服卡利馬什與波斯人進行決戰。

米提亞德出生於雅典一個最古老的家族,他既是雅典公民,又是色雷斯小國切新力的王子。米提亞德曾經作為藩屬參加過波斯的軍事行動,對波斯軍隊的組織和優劣瞭如指掌。他深知波斯軍隊雖然人多勢眾,但他們大多數是被脅迫參戰的藩邦士兵,士氣低落,協同作戰的能力差,局勢危急時往往會喪失鬥志,潰不成軍。從戰術角度來看,波斯軍隊過於依賴輕裝步兵,而缺乏有力的重裝步兵。正是因為米提亞德如此豐富的軍事經驗以及過人的智慧與膽識,使他能看清當時的戰局,從而做出正確的抉擇。他對卡利馬什說:“卡利馬什,今天是在兩件事情當中任憑你來選擇的日子,或者是你使雅典人都變為奴隸,或者是你使雅典人都獲得自由,從而使人們在韆鞦萬世之後永遠懷念著你。我們這十位將領的意見是不一致的,有的人主張要我們作戰,有的人反對。現在如果我們不戰的話,則我擔心某種激烈的傾軋將會影響和動搖我們人民的決心直到他們竟會對波斯人妥協;但如果在某些雅典人沾染上不健康的想法之前我們交戰的話,只要是上天對我們公正,我們是很可能取得勝利的”。

“如果在某些雅典人沾染上不健康的想法之前我們交戰的話,只要是上天對我們公正,我們是很可能取得勝利的”。面對在數量上佔有優勢的敵人,米提亞德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在此我想談談本人對於將領判斷戰局能力的看法。

孫子說:“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克勞塞維茨與若米尼也認為,將領判斷戰局形勢的能力是最重要的。無論是冷兵器、熱兵器、熱核兵器時代的戰爭,還是今天的陸、海、空、天、電多維一體的高技術戰爭,都充滿了不確定因素;無論是廣闊還是狹小的戰場上空,都始終籠罩著層層“迷霧”。克勞塞維茨對此一言中的:“戰爭是充滿不確定性的領域。戰爭中行動所依據的情況有四分之三好像隱藏在雲霧裏一樣,是或多或少不確實的”。所以孫子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透徹了解戰場的狀況,歷來是橫在指揮員面前的“巨障”。在《李衛公問對》中,李世民談到很多將領一般都缺乏辨別虛實的能力時,作者李靖把奇正與虛實、示形緊密聯繫起來闡述,指出“奇正者,所以致敵虛實也。敵實,則我必以正;敵虛,則我必以奇”,“但教諸將以奇正,然後虛實自知焉”。可見,辨別虛實的能力對於將領來說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兵法巨匠若米尼在其《戰爭藝術》一書中如是說:“如果我要考察軍官的能力,那麼我會將能夠把戰局中一切判斷得清清楚楚的人錄取而第一名,而那種只精通戰略理論的則錄取為次一等”。

在《戰爭論》中,還有一處對於戰略與戰術判斷能力的重要性作出了具體的敘述:會戰的發展趨勢在一開始雖然不怎麼明顯,但通常就已經確定了。甚至在會戰的部署中這種趨勢往往就已經在很大程度上確定了。一個統帥看不到這種趨勢而在十分不利的條件下開始了會戰,那就表明他是缺乏這種認識能力的,這種趨勢即使在會戰的部署中和會戰開始時沒有確定,在會戰過程中均勢自然而然地也會緩慢地發生變化,正如我們曾經指出過的那樣,這種變化最初是不明顯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化就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均勢在會戰過程中的變化,並不象有人根據對戰鬥的不真實的描寫所想像的那樣,是時而這樣時而那樣地變化不定的。儘管均勢可能在一個長時間內很少受到破壞,或者一方失利後還能恢復均勢,反而使對方失利,但可以肯定地說,在大多數情況下,戰敗的統帥在退卻以前早就覺察到了這種變化。如果有人說,個別情況出乎意外地對整個會戰的進程發生了強大的影響,那麼,這多半是戰敗者掩飾自己在會戰中失利的藉口。由此可見一個將領能夠看清戰局的發展是多麼的重要,難怪乎孫子說:“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米提亞德力舉進行決戰的原因在於他能夠清楚判斷戰局,他通過他的軍事經驗以及過人的智慧與膽識能判斷出雅典人比波斯更有可能在戰鬥中取勝。(在此筆者想談談自己對於戰史的看法,古代的戰史出於各種原因(但是主要是戰勝者為了誇大自己的功績),往往喜歡將對手的兵力成倍的誇大,如希羅多德記載薛西斯遠征希臘的兵力高達200多萬,而希臘的重裝步兵不過數萬;在高加米拉,亞歷山大的4萬大軍所面臨的大流士大軍高達百萬。如果果真如此,恐怕米提亞德在馬拉松會戰時說:“如果在某些雅典人沾染上不健康的想法之前我們交戰的話,只要是上天對我們公正,我們是很可能取得勝利的”時會缺乏底氣;而亞歷山大在高加米拉會戰前說:“你們以為我心裏沒有想好對策以前,能夠安然入睡嗎?當大流士實行焦土抗戰,堅壁清野之時,我絕望得不知所措;現在他準備同我決戰,我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天哪,我的祈禱已經得到神的回應!你們都回到各自的崗位去,我馬上給你們具體的指令。”也會覺得是自欺欺人。因此,個人以為,高級指揮官在戰前對形勢的判斷,可以作為我們判斷兩方實力的重要參考,因為他們親身經歷了整個事件,而且他們是高明的統帥,擁有傑出的戰略判斷能力,儘管他們對形勢的判斷有一些鼓舞士氣的成分,但是和事實應該相差不大的)。

血戰在即。為了讓大家對馬拉松的血戰有更好的認識,也為了便於描寫以後發生的戰鬥,我想在此有必要先介紹一下希臘與波斯雙方的兵力組成以及戰鬥中一般所採用的戰術。

希臘軍隊最主要的兵種是重裝步兵,來自各城邦的有產階級。重裝步兵的基本武器是一支長3米的矛,外加一柄短劍作輔助兵器。他們頭戴青銅頭盔,上身穿戴整塊打造的青銅胸甲,腰帶上懸挂有貌似短裙的青銅片甲,兩腿穿著脛甲。重裝步兵使用的盾牌是一面直徑約1米的圓盾,通常挽在左前臂。圓盾是木製結構,呈凸鏡形狀,外表有一層青銅蒙皮。訓練有素而且紀律嚴明的古希臘的每個士兵——重裝步兵,通過體育運動和頻繁的作戰,練就了健壯的體魄。除此之外,他們還具備獨立城邦自由民的優缺點,機靈聰慧,識文認字,因此,頗有點妄自尊大。他們作戰時排成很長的橫隊,縱深為8至12排不等。交戰時,前面的2至3排甲兵將矛對著敵人,後面各排把矛架在前一排士兵的肩上,形成一道屏障,以抵擋敵人射來的箭。

希臘人有少量騎兵,但是戰鬥效能不高。輕裝步兵無論在裝備和訓練上或者紀律養成上一般都比不上甲兵,他們大多來自社會的下層。許多輕裝步兵,特別是配備有特種兵器並有熟練技術的弓箭兵和投石兵均為雇傭軍,他們跟不太強大的騎兵共同負責保衛前進中的方陣側翼,戰鬥開始時,他們在方陣前面組成一支散兵屏護部隊。

希臘各城邦人口稀少,經濟落後,因此軍隊規模都相當小。同時希臘除了斯巴達以外,都是純粹的公民軍隊,士兵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和平時期從事各自的行業,閒時就聚集在一起操練。嚴格的兵役制度使軍事訓練成為希臘人生活的一部分,過硬的軍事素質是希臘密集陣的戰術基礎。強勁的衝擊力是希臘密集陣進攻的訣竅。8至12排縱深的密集方陣長矛如林沖刺而來,接敵時動能驚人勢不可擋。

重裝步兵方陣間的戰鬥是殘酷而激烈的。這是一場比拼意志的戰鬥,雙方的目的都是想把對方趕出戰場。同樣使用密集方陣的雙方形成了綿長的戰線。密集的隊列限制了個體活動的空間,個人英雄主義讓位於集體行動,個體的較量延伸為群體的對抗。一個站立士兵的銅頭盔和胸甲對於那個時代的武器來說幾乎是不可刺穿的,於是更多的傷害集中在身體裸露的部分----手臂、腿、盔甲間的空隙。大出血、彼此踐踏造成的傷害、傷口感染,這些往往是致命的。
 樓主| 發表於 2010-1-2 11:55:59 | 顯示全部樓層
反觀波斯人,波斯人的核心部隊為精銳步兵1萬人,號稱“長生軍”;另有波斯王親軍騎兵6千人和步兵2千人。其餘的波斯軍隊主要由語言不通、風俗各異的多民族部隊組成,戰前臨時集結,相互之間缺乏協調配合,戰鬥力也參差不齊。他們大多數是輕步兵,沒有盔甲防護,主要使用弓箭,另外佩戴一柄彎刀作為輔助兵器;重裝步兵著鱗片甲,裝備一支長矛和一面長方形柳條編織的盾牌。波斯騎兵大部分是輕騎兵,身上不被甲,裝備弓箭和短劍,主要任務是以弓箭遠距離襲擊騷擾敵軍。波斯重騎兵是精英部隊,身披鱗片甲,裝備橢圓盾牌、戰斧、弓箭、和標槍,必要時可以衝擊敵陣。從現有資料來看,波斯軍中很少裝備金屬頭盔。

波斯的混合步兵方陣一般是十行縱深,每一個縱列代表一個基本戰術單位,隊長通常是重裝步兵,站在首列,手持一支約兩米的長矛,長方形盾牌斜立於前,他身後的九名步兵都是輕裝步兵。戰鬥時隊長負責抵擋敵人步騎兵的衝擊,而身後的九名弓箭手以密集的齊射殺傷敵軍。當敵人被波斯人的箭雨大量殺傷,潰不成軍之時,波斯步兵就開始使用短兵器衝鋒,衝入敵陣近身格鬥。

總體來看,希臘人很強調精兵意識,他們擁有精良的武器與防護裝備。作戰時注重近身肉博作戰,缺乏有力的遠端武器,缺乏騎兵部隊,適宜在希臘這種多山的地區作戰,但是卻不適宜在開闊地形上作戰,因為他們缺乏遠端部隊以及騎兵,幾百年後卡萊戰場上以重裝步兵為主力的羅馬軍團覆沒於以輕騎兵和重騎兵為主的帕提亞人即為明證。而波斯人則強調數量上的優勢,強調遠端武器的使用,不大注重軍隊的防護,大量使用輕裝部隊,傾向於多兵種協同作戰,這些特點註定了他們適應于廣袤的戰場上作戰。同時,雖然他們傾向於多兵種作戰,但是他們的重裝步兵顯得太為弱小了,從以後的多次戰局來看,重裝步兵的弱小是他們遠征希臘失敗的重要因素。

決定雅典國運的時刻終於來臨。在輪到米提亞德掌握全軍大權的那一天,他決定率領全軍列陣與波斯人進行血戰。正當雅典軍隊準備列陣時,一支援軍出人意料地到達了。這支援軍來自希臘小國普拉提亞,多年前雅典曾經幫助他們打退了鄰國的侵略,普拉提亞對雅典感恩戴德,這次得知雅典有難,立刻發舉國之兵來援。雖然普拉提亞援軍只有一千人,但對於全軍數量只有一萬人的雅典軍來說卻是不輕的份量。

雅典方面參戰的一萬一千人全部是重裝步兵,他們按照慣例在馬拉松平原的西側排出八行縱深的密集方陣。馬拉松平原呈喇叭形,兩側有兩條小河穿流入海,因此只有中間地勢較高,沒有積水,兩邊都是泥沼地。雅典聯軍列陣的地點大約有1千5百米寬,為了使雅典的陣線不被波斯騎兵從兩翼迂迴,米提亞德決定不惜削弱中央方陣的力量,將雅典陣線向兩側延伸,使兩邊的泥沼地成為天然屏障。這樣重新部署以後,雅典的步兵方陣在中央只有四行縱深,而兩翼仍然保持八行的厚度。

與此同時,波斯軍隊也迅速列陣。據近代西方軍事歷史學家考證,此戰波斯軍隊大約2萬5千人,其中包括2千騎兵。波斯中間陣營全部是重裝步兵,兩側是弓箭手和重裝步兵組成的混合方陣,騎兵佈置在步兵陣線的側後。此時雙方陣線相距大約1千5百米(八斯塔迪昂),而波斯人身後1公里就是海岸。列陣完畢以後,雙方對峙了很長時間,誰也不敢主動採取行動。由於馬拉松平原越往東去越寬廣,雅典軍隊如果主動進攻波斯陣營,兩翼就會失去地形的保護。最後波斯人終於失去耐心,開始向雅典陣地前進。很快達提斯就發現馬拉松平原變得越來越狹窄,波斯步兵陣線的兩翼已經緊貼兩邊的沼澤地,騎兵部隊被擠到陣線的後面。等到波斯軍隊前進到距離雅典陣線大約300米的時候,米提亞德立刻下令衝鋒,雅典人立刻行動起來,飛也似地向波斯人攻去。

波斯人看到對方的兵力如此單薄,而且沒有騎兵掩護,在他們看來簡直就如同一群撲火的飛蛾在自取滅亡,不過這只是波斯人自己的看法而已。波斯人射出的箭雨如飛蝗一波接一波地落在高速賓士的雅典方陣之上,但是由於其穿透能力不足,不能造成多大的傷害。幾輪箭雨之後,雅典步兵就已經衝到近前。希臘方陣密集如林的長矛帶著巨大的動能猛烈衝擊波斯人的盾牌,在一片震耳欲聾的金屬碰撞聲中,兩支軍隊搏殺到一起。

果然不出米提亞德所料,波斯人的兩翼根本承受不住希臘密集陣的猛烈衝擊。波斯方陣的隊形比希臘方陣疏鬆許多,因為需要給輕裝步兵足夠的空間彎弓射箭。這樣波斯前排每一個持盾的隊長必須承受希臘兩個縱列十六名步兵的合力衝擊。波斯兩側的步兵防線頓時崩潰,前排的波斯隊長們力戰以後大部陣亡,而將他們身後的輕裝步兵暴露在雅典人的長矛之前。那些輕步兵毫不畏懼地拔出彎刀上前格鬥,但是他們顯然缺乏必要的盔甲來保護身體,這樣波斯步兵前仆後繼浴血奮戰,但始終無法靠近一步。波斯騎兵被隔離在自己陣線的後面,無法參戰,只能徒勞地射箭。

兩軍在馬拉松戰鬥了很長的一個時候。波斯軍隊的中央部分取得了優勢,因為進攻這一部分的是波斯人自身和撒卡依人。他們攻破希臘人的防線,把希臘人追到內地去。但是在兩翼地方,雅典人和普拉提亞人卻得到了勝利。在這樣的情勢之下,他們只得讓被他們打敗的敵人逃走,而把兩翼封合起來去對那些突破了中央防線的敵人。

波斯主帥達提斯看到大勢已去,下令撤退。波斯士兵放棄陣地,拼命逃向海邊的波斯戰艦,雅典士兵在後面緊緊追趕,殺死了很多潰散中的波斯士兵。雅典人追到海邊以後並沒有停住,他們開始分散開來攻擊停泊在岸邊的波斯戰艦,企圖將其付之一炬,最終波斯人在損失七艘戰艦以後,大部隊得以安全撤退。此役波斯軍隊共陣亡六千四百人,而雅典方面僅僅陣亡一百九十二人(當然,我比較懷疑這種傷亡對比,因為此戰非常慘烈,乃至雅典軍政長官卡利馬什,以及十位將軍中的兩位都壯烈犧牲,還有很多雅典知名人士都陣亡了,可以想見普通士兵的傷亡也低不到那裏去了)。

馬拉松戰役的描寫,古典史書上太過簡略,近代西方軍事歷史學家通過考證後也有多種說法,本人是採取的比較可信的一種。波斯人的失敗,究其原因,在於戰場過於狹窄,波斯輕裝部隊和騎兵沒有足夠的戰術迴旋空間,另,其弓箭穿透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因素。如果有足夠的戰術迴旋空間,輕裝步兵即使數量不多,也能給以缺乏遠端武器掩護的重裝步兵為主的部隊造成嚴重的傷亡,我們不妨來看看《長征記》中的描寫,《長征記》描寫的是一萬希臘雇傭軍在波斯腹地逃回希臘的事件,他們在途中遇到很多次波斯輕裝部隊的襲擊,為展示有足夠的戰術迴旋空間時輕裝部隊對重裝部隊的優勢,本人現摘錄一處如下:“他們渡過扎帕塔斯河,按照事先商議的陣式,輜重馱獸和隨營人員在方陣之內,啟程上路。沒走多遠,彌特拉達特又出現了,帶領約二百騎兵並有弓箭手和投石手——人馬極為精壯靈活——大約有四百人。他朝著希軍前來,好象很友好。但當人馬來到近前,突然間騎兵、步兵一起開始射擊、投擲。希軍後衛傷情嚴重,卻還擊無力,因為克利特的弓兵射程較近,而且自己也沒有甲胄,被圍在重甲步兵隊列之內;而希軍投槍手打不了那麼遠,夠不著敵軍投石兵。於是,色諾芬下令追擊波軍。他們讓保護後衛的重、輕步兵前去追趕,但是在追逐中他們沒有能夠捉住一個敵人,因為希軍無騎兵。在短途中追不上敵軍步兵,因為敵人逃跑時已與希軍拉了一段很長的距離,他們又不可能離開希軍主體走得太遠去長途追擊,另外,波軍騎兵即使在逃跑中也能從馬上向後射擊。希軍在追擊中所前進的路程又不得不在戰鬥中退守。結果,整整一天時間他們走了不過二十五斯塔迪昂”。注意,這裡波斯方只有400人,而希臘方則有數萬人(重裝步兵一萬多只是戰鬥人數)。如果波斯人展開一萬輕裝部隊,後果將是怎樣呢?!

當然,既然要入侵希臘,波斯人就無法選擇戰場,但是如果他們大量增加他們的重裝步兵,並保證他們訓練有素的話,也是可以在戰術上佔優勢的,因為他們在希臘作戰的失敗在於他們的重裝步兵不能抵抗希臘人,從而不能讓他們的輕裝部隊有力的發揮他們的火力。

達提斯撤離馬拉松以後指揮船隊折向西南,利用艦隊的機動優勢準備趁雅典軍隊大勝以後忙於慶祝的機會偷襲兵力空虛的雅典城。米提亞德早有所料,率領軍隊強行軍連夜趕回雅典。當波斯艦隊駛進雅典海港時,雅典軍隊已經嚴陣以待。達提斯見戰機已逝,下令班師回國。他們把俘虜的愛勒多裏亞人帶回亞細亞,大流士曾對這些愛勒多裏亞人非常憤恨,因為他們曾幫助伊奧尼亞人叛亂反對他,但是當他看到這些已屈服的愛勒多裏亞人時,顯示出了一個帝國君主難得的風度與寬容,他對他們不加傷害,反而把奇西亞領土的一塊名叫阿爾代利卡的直轄地送給他們居住。第二次遠征希臘,就此結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1-20 21: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