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關楚國的發源地,一直有不同觀點。《周禮》說黃帝的孫子:“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祝融就是楚的先人。《山海經.大荒西經》說:“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長琴。”《山海經.大荒西經》還說:“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下地。”顓頊是黃帝之孫,所以《史記.楚世家》說:楚人是黃帝的後裔。可是《山海經.海內經》又說:“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長沙子彈庫戰國墓出土的一幅楚帛書,也記載說楚的先人依次為:“包戲(伏羲)、炎帝、祝融”;荊門包山二號楚墓出土的竹簡的記載更有趣,說:“楚先老童、祝融、蚩尤。”把黃帝族的老童和蚩尤排在了一起!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很早就在長江流域活動了,而楚的先人究竟出自黃帝還是炎帝,也被搞亂了。但從夏商周對楚的態度,和楚人一直以夷狄自居來看,楚人更有可能屬於異類的炎帝族。《史記》說:“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如果按照《山海經.海內經》的說法,那就是帝嚳要他們自相殘殺!所以“重黎誅之而不盡”就不難理解了。其結果是:“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吳回的後代中,昆吾和彭祖都曾為侯伯,但都被滅了。《詩經.商頌.殷武》說:“撻彼殷武,奮伐荊楚。深入其阻,裒荊之旅。”同詩還說:“維女荊楚,居國南鄉。”甲骨文中曾發現有“商伐咩”的記載,咩為楚王之姓,青銅器“矢令簋”有“唯王于伐楚伯,在炎”的銘文,於是被打散的楚人就只好“或在中國,或在蠻夷”顛沛流離了。周文王時哲人鬻熊“子事文王”,以後,《墨子.非攻下》說:“昔者楚熊麗始討此睢山之間。”熊麗是鬻熊的兒子,《史記.魯周公世家》:“及成王用事,人或譖周公,周公奔楚”,周公重新執政後,周成王念鬻熊之功,及楚人保護周公之力,封鬻熊之曾孫熊繹“于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也就是熊麗已經進入的地方。以後自立為楚武王的熊通,很不滿地說過:“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早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熊繹受封後,“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其地就在所謂“江漢睢章”之間。周朝為限制楚國發展,在楚國邊漢水之陽,封了一些小國,稱之為“漢陽諸姬”。因為地處四夷中的南蠻,故稱作“楚蠻”。
“楚蠻”與“荊蠻”,或者“荊楚”其先是有明顯區別的,楚蠻的荊山,也不是荊蠻的荊山,《史記.吳太伯世家》載:“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余家,立為吳太伯。”吳太伯的句吳在今無錫、蘇州一帶,那裏才是一部分荊蠻後動的地方,楚人在“或在中國,或在蠻夷”的時期,曾在荊蠻之地活動,所以稱作“荊楚”,到了周夷王時,“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乃興兵伐庸、楊、粵,至於鄂”,國力大增。於是熊渠說:“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並且“立其長子康為句艸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蠻之地”。這之後,“楚成王初,收荊蠻有之,夷狄自置。”所以這個荊蠻的荊,應該是《郡國志》所說的:“平阿縣有當涂山,淮出於荊山之左,當涂之右”的安徽荊山。到了楚成王“收荊蠻有之”以後,荊楚才真正融為了一體。這應該也就是晉人左思在《吳都賦》中說:“荊艷楚舞,吳愉越吟”,把荊、楚、吳、越作了明確區分的原因,《墨子》說:“荊國有餘于地,而不足於民”,也是楚收荊蠻以後的事了。前一個楚人處於荊蠻的荊楚,與合一後的荊楚是不同的。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