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8053|回覆: 3

北洋軍閥頭子們的結局:一個軍事政治集團的始末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12-16 16:52: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北洋軍閥是一個封建性很強的軍事政治集團,從1912年到1928年統治中國達16 年之久。這一時期的中國社會,武夫橫行,兵連禍結,社會秩序極其混亂。造成這種局面,北洋軍閥各派系的頭子自然難辭其咎。因此,他們雖然手握大權,顯赫一時,也難免被時代潮流所拋棄,遭到可悲下場。不過,作為那個時代中國政治軍事舞臺上的佼佼者,他們也多少做過一些有益於社會的事。由於傳統文化的熏陶,這些人有的保持了晚節,有的雖然晚節不保,老來也多少有所悔悟,給人們留下反思的好材料。
  
   袁世凱:帝制自為,臭名遠揚
  
  袁世凱是北洋軍閥創始人,他在天津小站編練新軍,逐漸建立起一支擁有數十萬近代化裝備的軍隊,因其擔任過清政府北洋大臣,故稱北洋軍。辛亥革命後,袁世凱憑藉自己的實力和手段,取代孫中山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

  袁世凱當政的四五年裏,中國還維持著統一的局面,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建設有一定進展。但袁世凱不是民主政治家,而是封建專制獨裁者。在他當政時期,國人要求民主共和的呼聲居高不下,袁世凱卻反其道而行之。他做了獨裁總統還嫌不足,竟然要恢復帝制,一心想過皇帝癮。為了掩蓋野心,袁世凱指使黨徒親信,煞有介事地搞了一系列“民主”把戲,請願啊,選舉啊,推戴呀,勸進呀,不一而足,而他則假意推卻再三,裝出一幅不得不順從民意的樣子,似乎是為了救國救民才不得已當皇帝。但這騙局很快被揭穿,袁世凱的伎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弄得眾叛親離,國人唾罵。1915年12月25日,也就是袁世凱宣佈接受推戴書的第十三天,蔡鍔在昆明發起護國戰爭,矛頭直指獨夫民賊。袁世凱派往鎮壓的軍隊,不願為帝制賣命,士氣不振,敗績連連。有一個親信大將陳宧,奉命前往四川指揮作戰,臨行前曾特地向袁世凱先行三拜九叩頭大禮,說是怕袁世凱登基時他來不及,要先朝敬一下,其虔誠之心可見一斑。可是眼見全國反覆辟聲浪一浪高過一浪,陳宧也變卦了,竟在前線發出討袁通電,宣佈罷兵言和,與袁世凱決裂。袁世凱的左右手段祺瑞、馮國璋也採取消極態度,抵制帝制,使之再也無法調兵遣將。袁的弟妹聯名登報聲明,宣佈脫離兄弟兄妹關係。這時,原先支援復辟帝制的列強,也感到中國民心難違,而狡猾地改變了態度。袁世凱完全陷入內外交困、孤家寡人的窘境。1916年3月22日,他在無可奈何之下,宣佈取消帝制。從登基到取消帝制,袁世凱只做了83天皇帝。為此,他憂憤交加,竟一病不起,于6 月6日溘然病逝,結束了他極不光彩的一生。

  袁世凱死時只有57歲,尚在壯年。他一向身體健壯,無病無痛。做過總統秘書長和國務總理的張國淦後來回憶說,跟袁世凱吃飯會撐死,跟蔣介石吃飯會餓死。因為蔣介石信奉基督教,生活很是清淡,宴席上往往淺嘗輒止,其他人也就不好意思多吃了。而袁世凱則食量很大,據說一天能吃16個雞蛋,早餐6個,中餐6個,晚餐4個。每逢宴請,主人大塊朵頤,客人自然跟著多吃些。那袁世凱為何死得這麼快呢?據考證,袁世凱是在護國戰爭發動以後,因精神壓力和勞累過度、家庭糾紛多方面影響,身體才漸漸差起來的。先是日不思食,夜不能眠,精神睏倦,萎靡不振,後來尿路感染,小便不通,而又延誤治療,最後病死於尿毒症。死後又未及時安葬,竟致屍體腐爛,臭氣熏天,如同他的名聲一樣。

    袁世凱的可悲下場,根源於他的專制獨裁意識。他沉迷權力,權迷心竅,以致成為民國史上第一個獨夫民賊。著名民主革命家黃炎培事後發表文章, “我教育界看袁世凱”,總結袁世凱帝制自為的教訓,認為:“凡違反大多數人心理的行為必敗;欲屈天下人奉一人,必致天下人敵一人。”這是講他違背民意,逆歷史潮流而動,必無好結果。

  袁世凱死後,按照修正選舉法,打開“石屋金匱”,原任總統寫在“嘉禾金簡”上的繼位人有三個,即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黎不屬北洋派,但他作為副總統,是當然的繼位人。段、徐是袁的得力幹將,自然在繼位人之列。袁世凱長子袁克定曾起勁鼓吹帝制,一心想當皇太子,為何沒被列為接班人呢?原來,袁世凱在帝制失敗後,也對當總統的風險有所感悟,生前曾對人說過:“自古君主傳不到幾代,往往受不測之禍,我何苦以此等危險之事,加之子孫。”所以他叮囑兒孫們“遠離政治,永不做官”,並派人偷偷地把本來寫在“嘉禾金簡”上袁克定的名字換掉了。這也可以看做是袁世凱的臨終遺囑吧!
  
   段祺瑞:鎮壓學生運動,沒有好下場
  
  根據袁世凱生前的安排,黎元洪成了中華民國的第二位大總統,段祺瑞仍做國務總理。黎、段出身派系不同,所依靠的外國勢力也不同,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一年之後,因參戰問題引發“府院之爭”,張勳乘中央混亂之機,用武力發動了辛亥之後的第二次帝制復辟。段祺瑞暗中支援張勳復辟,借助張勳之力趕走了黎元洪,然後又利用全國反覆辟形勢,不失時機地進行討逆,平逆之後,仍以國務總理身份,獨掌中央政權。

  段祺瑞,安徽合肥人,早年從軍,曾留學號稱世界第一流的德國柏林軍校,並在克虜伯炮廠實習,回國後先在北洋軍械局工作,後隨袁世凱練兵,是袁的第一號助手。歷任北洋軍3、4、6鎮統制(師長),保定軍校及其他陸軍各校校長,陸軍出國留學人員主考官和歷屆陸軍總長。所以,段祺瑞有實力、有才幹,資歷及人事關係也極為深厚。難能可貴的是他還為官清廉,作風乾練,本可以成為治國良臣,而不是亂世梟雄。可惜,段祺瑞也像袁世凱一樣,熱衷於專制獨裁,做了很多不得人心的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和平呼聲很高,中國人民也熱切盼望有個安定環境。而段祺瑞卻窮兵黷武,到處征戰。1919年南北政府在上海召開和平會議,有識之士為之奔走呼號,段祺瑞則指使部屬屢起戰端,蓄意破壞和變條件,使會議無法開下去。同時,為了獲得擴軍備戰的軍費,段祺瑞不惜出賣國家主權,向日本大肆借款。各種借款達5億多元,其中僅他的日本顧問西原龜三經手的,就有8筆1.45億日元,史稱西原借款。日本以借款為條件,控制中國的財政、金融和交通。 1918年5月,北京政府簽署《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又使日本取得中國駐兵權,事後大批日軍開進滿蒙。同年9月,日本將其佔領原先德國在山東的權益,寫成秘密換文,要求中國政府承認,段政府居然表示“欣然同意”。在巴黎和會上,西方列強以此為據,將山東權益判給日本,並寫在了凡爾賽和約上。

    段祺瑞的內戰政策和賣國行徑,激起全國人民的憤慨,五四愛國運動像火山爆發一樣,席捲全國。段祺瑞越是鎮壓,群眾反抗越是激烈,以致不可收拾,最後不得不答應群眾的部分要求。段祺瑞的權威大受影響,但導致其下臺的直接原因不是五四運動,而是直皖戰爭。

    直系和皖系的矛盾在袁世凱死後很快就表面化了。1918年夏,中央政府換屆,段祺瑞組織“安福俱樂部”,操縱議會選舉,將沒有實力的北洋官僚徐世昌選舉為總統,充當他們的傀儡,而把勁敵馮國璋排擠出局。段本人也不做總統,仍做總理,這樣他既可以操縱中央,又不致成為政敵攻擊的靶子。可以說,段祺瑞在權力爭鬥中處處佔著上風。可是,當時的民意還有相當影響,民眾的眼睛雪亮,段祺瑞多行不義,搞得聲名狼籍。直系正是利用全國人民的反政府聲勢,展開猛烈的奪權鬥爭。雙方矛盾不可調和,終於在1920年7月爆發大戰。戰爭在廊坊和涿州一帶進行,五天功夫就解決問題。皖軍不得人心,士氣不振,兵敗如山倒。段祺瑞自請免職,皖系政府宣告倒臺。

  時隔四年之後,馮玉祥在北京發動政變,推倒直系政權,複雜的政治形勢,又給了段祺瑞東山再起的機會。在張作霖、馮玉祥的共同推戴下,段祺瑞幸運地做起了中華民國臨時執政。他過去在中國政壇一手遮天,風光多年,只是實際操縱,並無元首之尊。這次成為國家元首,卻又缺乏實力做後盾,形同傀儡,毫無作為。不過,大壞事倒做了幾件,一是抵制孫中山的國民會議主張,二是製造“三一八”慘案。1926年3 月18日,當北京愛國群眾在執政府門前請願,抗議帝國主義重演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行徑時,段祺瑞竟命令他手中僅有的武裝--200名衛隊,向手無寸鐵的群眾開槍,狂射十幾分鐘之久,造成200多人傷亡的慘案。魯迅說,這一天是“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後來,毛澤東在總結近代中國反動派的歷史命運時說: “凡是鎮壓學生運動的都沒有好下場。”段祺瑞是辛亥革命以來最早鎮壓學生運動的人,他兩次行兇,都沒有好結果。第一次是鎮壓五四運動,弄得威信掃地;第二次是製造“三一八”慘案,之後不到一個月,就被馮玉祥國民軍驅逐出京。

  段祺瑞以後再未得勢,也沒有再做什麼有害於國家和人民的事。他一生不愛財,沒有什麼家底,僅靠南京政府的津貼過日子,1936年因胃出血死於上海,終年71歲。
 
 樓主| 發表於 2009-12-16 16:53:44 | 顯示全部樓層
  馮國璋:總統位子被擠掉,從此不問政事

       曹錕:賄選總統終被囚,閉門謝客做寓公
  
  吳佩孚:軍閥混戰的高手,兩次被革命軍打敗;不願當漢奸,最終為日本人所害

      以上三人都是直系首領,一脈相承,放在一起介紹更為便當。

    馮國璋是直系軍閥創派領袖,因他是直隸河間人(今屬河北),他領導的一派軍閥因此得名。馮國璋出身貧農,發跡後在其家鄉廣置良田,成為大軍閥兼大地主。他軍事科班出身,幫助袁世凱練兵,在軍事教材的編寫方面貢獻最大。辛亥革命發生後,馮出任第一軍總統(即軍長),率部鎮壓武昌起義。1913 年他又領軍鎮壓二次革命,攻下南京,任江蘇都督,奠定了直系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基礎。張勳復辟被平定後,馮國璋以副總統資格出任國家代總統。長江中下游地盤仍在他的掌握之中,並被作為同段祺瑞爭權奪利的資本。然而直系在中央的勢力遠不如皖系,馮國璋也遠不如段祺瑞高明,以致在1918年的政府換屆選舉中,馮國璋被聰明的段祺瑞拉下了臺。他一氣之下,從此不問政事,過了兩年平民生活,1919年12月在北京病逝,享年63歲。馮國璋鎮壓革命不遺餘力,但在任職代總統期間沒有顯著惡行,卸職之後離開了政治舞臺,似乎不存在晚節不保的問題。

    繼馮國璋為直系首領的,是後起之秀曹錕、吳佩孚。

    曹錕,天津人,少小以推車販布為業,20歲從軍學武,很快升為北洋精銳第三師師長,袁世凱死後任直隸督軍。曹錕的才幹遠不如他的副手吳佩孚。吳佩孚原是山東蓬萊一個窮秀才,從軍後在曹錕栽培下,很快得到發展,逐步與曹齊名,人們把他們並列稱為“曹吳”。實際上,吳佩孚是直系首領中最傑出的一個,直系的勢力與權威在他經營下才發展到頂峰。就是在整個北洋將領中,吳佩孚也算是最會打仗的,他的老師段祺瑞和機警過人的張作霖,與他對陣,也難免敗北。他足智多謀,驍勇善戰,且頗有政治頭腦,堪稱“虎將”、“儒將”。在五四運動中,吳佩孚頻頻發出通電與談話,表示支援學生運動,反對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從而博得輿論好評,被譽為“模範軍人”、“愛國將領”。外國人也對他很感興趣,英美把他看做中國的“強者”、“英雄”,給予不少援助。甚至共產國際也曾一度聯絡他,準備讓他在中國建黨,不過很快就看清了他的軍閥本質。1920年7月直皖戰爭後,曹吳入主北京,與奉系張作霖共掌中央政權。為了爭權奪地,雙方展開了激烈鬥爭,1922年爆發第一次直奉戰爭,奉系不敵,退出北京,中央大權完全由直系一派控制。

    曹錕、吳佩孚自以為地位鞏固,於是仿傚袁世凱、段祺瑞的故伎,倒行逆施,很快也走上絕路。1923年2月二七慘案後,吳佩孚聲譽從頂峰跌落下來。同年10月曹錕賄選,更是臭名昭著,遭到全國反對。1924年9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一舉推倒直系政權。曹錕被馮玉祥國民軍囚禁,被釋放後,寓居天津,再無作為。日本佔領天津後,曹錕閉門謝客,拒絕為敵寇做事,于1938年病逝,享年72歲。

    北京政變時,吳佩孚正在山海關前線指揮作戰。國民軍與奉軍乘勢前後夾擊,吳佩孚幾乎全軍覆滅。他帶著兩千殘兵敗將,乘軍艦浮海南下,到達武漢,樹起“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大旗,招集舊部,一年之後,又拉起20萬人的隊伍,成為廣東國民革命軍的第一大敵。1926年8月,當北伐軍攻佔湖南、進擊湖北的時候,吳佩孚親臨汀泗橋督戰。這一帶是他過去揚威立名的地方,他滿懷信心,認為一定可以消滅不及他一半兵力的“南軍”。戰鬥空前慘烈,北伐軍前仆後繼,猛打猛衝,吳佩孚在沙場滾打一生,從未見過這樣不怕死的軍隊。他惱羞成怒,親手斬殺9名旅團營長,也沒有阻止部下的潰逃。接著,再戰賀勝橋,吳佩孚敗得更慘。及至武漢三鎮陷落,吳佩孚精銳盡失,從此一蹶不振。這是吳佩孚第二次敗給革命軍,也是最後的失敗。後來他流落到河南、四川,寓居北平,雖然還想東山再起,終究沒能如意。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很重視吳佩孚的聲望,專門制定一個代號為“吳佩孚工作”的誘降計劃,千方百計地拉他出來做漢奸頭目。而吳佩孚早就立言“不結外人,不借外債,不住租界”,在關係到國家前途命運的大是大非面前,他態度一點也不含糊。日本人先是要他出任冀察政務委員會要職,繼之要他做北平維持會長,都遭其嚴詞拒絕。1938年,日本決定把華北臨時政府和南京維新政府合併為一個政權,特務頭子土肥原企圖策動汪吳合作,坂垣徵四郎和汪精衛也先後出面找吳佩孚做工作,但吳佩孚態度非常堅決地予以拒絕。他回信給汪精衛,聲言“誓與國家生存,同其命運”。針對日本人的所謂中日和平要求,吳佩孚強調說:“日本既需要和平,何不先行撤兵,向國民政府請和?若辦不到,何必找我!”日本誘降吳佩孚的陰謀終未得逞。

    1939年冬,吳佩孚牙疾發作,日本特務川本芳太郎帶著軍醫護士,由大漢奸齊燮元(吳佩孚原部屬)陪同來到吳宅。川本不徵求吳家的意見,自作主張,當即給吳拔牙。手術後,吳佩孚一直處於昏迷狀態,當晚暴卒,終年66歲。吳佩孚堅持不與日本人合作,保持了晚節,卻引起了日本人的嫉恨被日本特務害死,未得善終。
  
  張作霖:綠林好漢,以武力問鼎中原,遇強兵而退出京城,得到日本人幫助又被日本人炸死
  
  1924年9月曹吳直系政權垮臺後,北方出現了極為複雜的政治形勢。張作霖背棄諾言,乘勝揮兵入關,圖謀再次問鼎中原。在英、日帝國主義的撮合下,張作霖與吳佩孚化仇為友,聯合攻擊國民軍。國民軍退守南口,張作霖捷足先登,進入北京,完全掌握了中央政權。1926年6月,張作霖由部下正式推戴為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成為北洋軍閥在中國的最後一位國家元首。

    張作霖的統治比前幾任更殘暴、更黑暗,他不僅瘋狂掠奪民財,擴軍備戰,而且對民主革命人士大開殺戒。1926年4月26日,張作霖以“宣傳赤化”為罪名,槍殺《京報》主筆邵飄萍;8月26日再殺《社會日報》主筆林白水。兩位著名記者遇難正好相隔100天,當時報紙以“萍水相逢一百天”為題加以報道,猛烈抨擊張作霖政府。1927年4月6日,張作霖公然違反國際公法,派兵襲擊蘇聯駐華大使館,捕去使館工作人員16人以及李大釗等35名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員。4月28日,將李大釗等20人絞死。這是張作霖對中國革命犯下的一樁令人髮指的罪行。此時的奉系軍閥已經處於內外交困境地,可謂氣數已盡。在國民革命軍的北伐戰爭期間,張作霖坐觀北伐軍一一打敗吳佩孚、孫傳芳兩大軍閥,並乘機收編了大批殘兵敗將,包括張宗昌和孫傳芳,將軍隊擴充到60萬對外號稱百萬。1928年4月,國民黨以百萬大軍攻擊奉軍,張作霖面臨強兵壓境嚴峻形勢,又見日本人乘中國內戰而發兵山東,大肆屠殺中國軍民,因此決定放棄北京,退守東北,僅留一旅兵力維持秩序,國民黨軍兵不血刃進入北京城,使北京城未因戰亂受到破壞,百姓亦免遭涂炭。張作霖則在撤退途中被日本人炸死。6月 21日,國民黨中央決定:將直隸省改為河北省,北京改為北平,北平和天津為特別市。

    張作霖出身土匪,後來發跡,從東北王而至中國首腦,堪稱傳奇。他在地方上長期實行封建式割據,但對東北的治理也有一定政績,得到過孫中山的稱讚。入主中央以後,他窮兵黷武,大打內戰,但對日本霸佔東北的陰謀卻有所抵制,使其圖謀沒有在他手中得逞。這也是他晚年值得稱道的一件事。正因為如此,日本關東軍才精心策劃了皇姑屯事件,把張作霖炸死。一代梟雄,落得如此下場,既是個人與家庭的不幸,也是國家的恥辱。

    此外,還有兩個大軍閥值得一提。他們雖然沒有做過派系最高首領,但實力頗大,獨立性強,且頗富傳奇色彩。

    一個是張宗昌,從流亡乞丐發跡成為統兵10萬的直魯聯軍首領,時稱“三不知將軍”,即他不知自己的軍隊有多少,不知自己的錢有多少,不知自己的老婆有多少。1928年,在國民黨軍的打擊下,張宗昌隨著奉系的失敗而逃往大連,在日本人的庇護下茍活。1932年,他潛回濟南活動,圖謀奪取山東省長大權,被韓復榘派人擊殺,終年52歲。張宗昌一生作惡多端,沒有做過什麼好事,算是罪有應得,死有餘辜。

    另一個是孫傳芳,軍事科班出身,頗有能耐,在多年征戰中發展自己的勢力,最後從直系軍閥中分離出來,獨樹一幟,成為東南五省聯軍統帥。被北伐軍打敗後,孫傳芳來到天津隱居,放下屠刀,拜佛頌經。1935年的一天,孫傳芳在居士林寺唸經時,被施劍翹擊斃,享年61歲。施氏為張宗昌所部師長施從濱之女。早在1925年孫奉戰爭中,施從濱為孫軍所俘,旋即被孫傳芳槍殺。施劍翹報了殺父之仇,卻又新添了一齣人間悲劇,孰是孰非,難以評說。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470

主題

3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百萬富翁勳章千億富豪勳章萬千寵愛勳章傑出成就勳章141榮譽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究極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141玩家」勳章「痴線佬」勳章「各行各業」分區勳章長時間服務勳章群組紀念勳章141紳士勳章

發表於 2009-12-16 22:26:47 | 顯示全部樓層
段祺瑞私德不錯
曹錕, 吳佩孚堅拒為日本人組偽政府
張作霖對東北建設亦大
對於不喜歡的人,我沒必要去討好他,不瞭解我的人,我也不必非讓他瞭解我不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Tenkai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09-12-16 22:37:55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1-20 21: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