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帝王詩起于何時?第一首帝王詩係何人所作?
詩中的至尊夢想
相傳早在三代之前,舜帝就曾彈五弦琴,唱《南風歌》:“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舜帝在位十四年,禪位於禹,又作《卿雲歌》:“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群臣進頌:“明明上天,爛然星陳。日月光華,弘予一人。”舜帝再歌:“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時從經,萬姓允誠。于予論樂,配天之靈。遷于聖賢,莫不鹹聽。鼚乎鼓之,軒乎舞之。精華以竭,褰裳去之。”前者出於《孔子家語》,後者出於《尚書大傳》,皆為歷史傳說,未可盡信。
《詩經·周頌》中《閔予小子》《敬之》《小毖》等篇被認為是周成王所作。其中《敬之》一篇:“敬之敬之,天維顯思。命不易哉,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監在茲。維予小子,不聰敬止。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一般認為是周成王自勉之作。
《樂府詩集·琴曲歌辭》有數篇繫於堯、舜、禹、周文王、武王、成王等名下,多為後人偽托。另有《黃竹歌》三章,相傳是周穆王所作。《穆天子傳》說,周穆王外出打獵,在風雪嚴寒中見凍餒之人,作詩憫之。詩云:“我徂黃竹,□員閟寒,帝收九行。嗟我公侯,百辟冢卿,皇我萬民,旦夕勿忘。……”相信也是後人偽托。
接下來,秦始皇有一首《祠洛水歌》,真偽莫辨。據《古今樂錄》記載,秦始皇祭祀洛水,有“黑頭公”從河中出,呼始皇曰:“來受天寶。”始皇相信此乃天意傳國于秦,遂與群臣高歌:“洛陽之水,其色蒼蒼。祠祭大澤,倏忽南臨。洛濱醊禱,色連三光。”
秦失其德,群雄起代,項羽、劉邦各有一篇絕唱留給詩史。後人眼中的中國帝王詩,往往從《垓下歌》和《大風歌》開始。不過,由於項羽的帝王身份不確,人們更為認同劉邦。“《大風》三言,氣籠宇宙,張千古帝王赤幟,高帝哉?”其實,滅秦之後,項羽分封天下,共立十八王,漢王劉邦只是其中之一,而項羽自號西楚霸王,實為天下盟主。其西楚,應該視為秦漢之間的一個短暫的王朝。司馬遷作《史記》,就給了項羽一篇只有帝王才配享有的“本紀”。今之歷史年表,以漢直接承秦,未免過於粗略。而項羽《垓下歌》作于西元前202年自刎烏江之時,劉邦《大風歌》作于西元前195年東討淮南王英布途中,前後相差七年,如果略過先秦那字跡模糊的幾頁,中國帝王詩史是不妨從《垓下歌》開始的。
而帝王詩的尾聲,一般認為,當在清末帝溥儀。溥儀三歲登基,六歲退位,他的詩都是退位之後所作,包括八歲那年為師傅陳寶琛祝壽作的第一首詩:“松柏哥哥,終寒不凋。訓予有功,長生不老。”退位帝王所作的詩,應該還算作帝王詩,否則南唐後主李煜的許多亡國絕唱就都不能算數了。
但中國的帝制,到辛亥革命並沒有徹底結束。且不說後來張勳復辟的鬧劇和偽滿州國傀儡皇帝,民國四年,袁世凱還煞有介事地稱過一回帝。袁世凱的詩該不該入選?這是頗費斟酌的。從情感上說,此人冒天下之大不韙,倒行逆施,為了滿足一己無限膨脹的權欲,不惜剝奪天下人的民主自由權利,人們決不承認這傢夥是什麼皇上。
趙匡胤稱帝前,有詩《耠初日》:“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有詩《耠月》:“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萬國明。”登極之後,人以為詩讖。金廢帝完顏亮一向野心勃勃,奪位之前,就多次以詩明志。其耠竹詩云:“孤驛瀟瀟竹一叢,不聞凡卉媚東風。我心正與君相似,只待雲梢拂碧空。”其耠龍詩云:“蛟龍潛匿隱蒼波,且與蝦蟆作混和。等待一朝頭角就,撼搖霹靂震山河。”見瓶中一枝岩桂,也慨然嘆曰:“綠葉枝頭金縷裝,秋深自有別樣香。一朝揚汝名天下,也學君王著赭黃。”可嘆天命不濟,過了一把帝王癮,就兵敗被殺,廢為庶人,徒為天下笑耳。
到太平天國洪秀全,更是狂氣十足:“一張天榜蔑古賢,文王武王皆是犬。屈指盤古迄明世,風流數我洪秀全。”據史料記載,洪秀全以黃緞數匹作“天榜”,上書七言韻句,上自盤古,下迄明末(“清妖”自不足挂齒),君臣史實,悉加品評。遇“帝”字一律不用,“王”字則加“犬”旁,如文王、武王,作“文狂”、“武狂”,以避其“天王”之諱。其狂傲愚妄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解救天下的正氣,對於帝王無疑是最可寶貴的了。“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曹操《蒿裏行》詩中哀民救民的情懷無疑是真摯的。但這民不聊生的慘像是漢祚衰微和軍閥混戰造成的,詩人自己並不負多少責任,詩中有的只是重造時世的使命感,而非自責。
後世帝王詩歌,間有憐憫百姓苦難、檢討自己統治失誤的。如果說唐玄宗李隆基登太行山,見“野老茅為屋,樵人薜作裳”,即或有自責之意,也只是虛晃一槍,那麼,明宣宗朱瞻基《憫旱詩》就真誠得多了:“亢陽久不雨,夏景將及終。禾稼紛欲槁,望霓切三農。祠神既無益,老壯憂忡忡。饘粥不得繼,何以至歲窮?予為兆民主,所憂與民同……”驕陽似火,旱禾絕收,百姓饑腸轆轆,君王憂從中來。其《示吏部尚書夏原吉》更以“無道”自責,簡直要下罪己詔了:“關中歲屢歉,民食無所資。郡縣既上言,能不軫恤之?”“吾聞有道士,民免寒與饑。循己不遑寧,因請書愧詞。”
可惜此種帝王襟懷古今少有,人們熟知的是晉惠帝司馬衷的故事,《資治通鑒》記載:時天下饑饉,百姓餓死,帝聞之曰:“何不食肉糜?”或者,任憑人間餓殍遍野,冤氣彌天,孤王筆下總是芙蓉滿目,鶯歌盈耳,無限風光。
一統天下的霸氣,在劉邦那裏還兼有幾分憂思:“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在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北伐詩》裏還兼有幾分焦慮:“自昔淪中畿,倏焉盈百祀。不睹南雲陰,但見胡塵起。”“逝將振宏綱,一麾同文軌。”到李世民貞觀年間《正日臨朝》就只拌著得意和驕態了:“條風開獻節,灰律動初陽。百蠻奉遐贐,萬國朝未央。雖無舜禹跡,幸欣天地康。車軌同八表,書文混四方。”
一代女皇武則天稱霸人間久了,對司春的神靈也不改喝令口吻,其《臘日宣詔幸上苑》詩云:“明朝遊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君主們的霸氣從何而來?來處大致有二:君權神授的理論,萬民臣服的現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種聖人之言聽得多了,不由你不驕橫悍厲,目空一切。
如今有一位擅扮皇上的影視演員談表演經驗,說看著眾人口稱奴才,山呼萬歲,在他面前跪倒一大片,那份普天之下唯我獨尊的感覺就不禁油然而生了。一介戲子尚能生出如此幻覺,何況天子臨朝每日排演君臣大禮呢?是呀,帝王之所以獨霸後宮,是因為後宮男人的器官都被閹割了;帝王之所以獨霸天下,是因為天下男人的精神都被閹割了。
一統天下的霸氣,表現在武功方面,就是要開疆辟土,消滅任何不臣勢力,使“耕鑿從今九壤同”;表現在文治方面,就是要推行教化,剷除一切異端思想,使“天下歸心”。最讓君王開心的是,“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為王前驅”。
此外,王者之氣也應包括感召天下的雅氣。畢竟在我們這個文明古國,人民臣服強權,更崇尚文化,儒雅的統治者更能得到人民的認同和擁戴。馬上可以得天下,馬上卻不能治天下,這句名言也應該包括文化感召這一層涵義。
漢家天子自不必說,歷代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統治者,明智的,也紛紛漢化、文化起來,其漢化、文化的標誌之一,就是學作漢詩。遼道宗耶律洪基《題李儼黃菊賦》:“昨日得卿黃菊賦,碎剪金英填作句。至今襟袖有餘香,冷落西風吹不去。”意象之美,運思之妙,詩史為之訝異。金主完顏亮《南征至維揚望江東》:“萬里車書盡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宋人就算亡國了,讀此詩,也應有不少鎮痛作用,畢竟亡於此君總比亡于化外野蠻部族要讓人好受些。
“只識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的子孫,幾經南風熏陶,到元文帝圖帖睦爾《自集慶路入正大統途中偶吟》,已能吟出這樣純正而不乏創意的律詩:“穿了氁衫便著鞭,一鉤殘月柳梢邊。二三點露滴如雨,六七個星猶在天。犬吠竹籬人過語,雞鳴茅店客驚眠。須臾捧出扶桑日,七十二峰都在前。”
清朝順治帝以後,無一帝無詩集,乾隆帝弘歷一生作詩更達四萬多首,為古今詩人之冠,諒非塗鴉一語所能全盤抹殺。到20世紀40年代,一首“還看今朝”的《沁園春》在霧都重慶發表,讓許多潛意識裏仍然寄望于救世英主的國人,讓許多有識無識之士,為之傾倒,以致有“詩人贏得了一個新中國”之說。
而當“金陵王氣黯然收”時,曾經君臨天下者就只剩下一腔怨氣和無奈了。“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兵敗烏江,于英雄末路只能作《垓下歌》這樣的悲鳴:我辜負了我的寶馬和我的美人!寶馬不肯棄我而去,我該怎麼辦呀?虞姬呀虞姬,你說我該拿你怎麼辦呀?“天道易兮我何艱,棄萬乘兮退守蕃。逆臣見迫兮命不延,逝將去汝兮適幽玄。”東漢少帝劉辯被董卓廢為弘農王,更被毒酒逼死,劉辯與唐姬訣別,作此最後的《悲歌》。“早晚是歸期,蒼穹知不知?”“安得有英雄,迎歸大內中?”唐末昭宗李曄被劫,登華州城樓,其《菩薩蠻》二首充斥著哀怨和悲絕。“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李煜束手就擒,南唐國史在淚光中結束,華夏詞史卻翻開了輝煌的一頁。
“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天南無雁飛。”宋徽宗趙佶父子被金兵擄去,《在北題壁》題不盡靖康之恥、亡國之痛。“牢落西南四十秋,蕭蕭華發已盈頭。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建文帝朱允炆乃明太祖朱元璋之孫,帝位被其叔父燕王朱棣所奪,據說南京城破後,朱允炆由地道出逃,流亡西南為僧,這首《遜國後賦詩》,為野史盛傳。
在另外一些時候,帝王可能暫時淡忘了自己的至尊身份,而寫出抒發普通人情懷,與帝王氣象不大相干的詩篇。因為帝王也是人,人的情思畢竟是有共性的。
當詩的興奮點離開家國興亡、政治搏殺和種種世俗關懷,同為自然之子,帝王的詩思也會躍入生命的自然存在這一形而上層面,也不免思考生命存在的哲學意義,為人生短暫、青春易逝而感傷。例如漢武帝劉徹《秋風辭》:“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隋文帝楊堅《宴秦孝王于并州作》:“紅顏詎幾,玉貌須臾。一朝花落,白髮難除。明年後歲,誰有誰無?”只是貴為天子,擁有無盡的權力、財富和美色,面對衰老和死亡,比我輩平民百姓會有更多的悲涼絕望。
趙匡胤稱帝前,有詩《耠初日》:“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有詩《耠月》:“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萬國明。”登極之後,人以為詩讖。金廢帝完顏亮一向野心勃勃,奪位之前,就多次以詩明志。其耠竹詩云:“孤驛瀟瀟竹一叢,不聞凡卉媚東風。我心正與君相似,只待雲梢拂碧空。”其耠龍詩云:“蛟龍潛匿隱蒼波,且與蝦蟆作混和。等待一朝頭角就,撼搖霹靂震山河。”見瓶中一枝岩桂,也慨然嘆曰:“綠葉枝頭金縷裝,秋深自有別樣香。一朝揚汝名天下,也學君王著赭黃。”可嘆天命不濟,過了一把帝王癮,就兵敗被殺,廢為庶人,徒為天下笑耳。
到太平天國洪秀全,更是狂氣十足:“一張天榜蔑古賢,文王武王皆是犬。屈指盤古迄明世,風流數我洪秀全。”據史料記載,洪秀全以黃緞數匹作“天榜”,上書七言韻句,上自盤古,下迄明末(“清妖”自不足挂齒),君臣史實,悉加品評。遇“帝”字一律不用,“王”字則加“犬”旁,如文王、武王,作“文狂”、“武狂”,以避其“天王”之諱。其狂傲愚妄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解救天下的正氣,對於帝王無疑是最可寶貴的了。“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曹操《蒿裏行》詩中哀民救民的情懷無疑是真摯的。但這民不聊生的慘像是漢祚衰微和軍閥混戰造成的,詩人自己並不負多少責任,詩中有的只是重造時世的使命感,而非自責。
後世帝王詩歌,間有憐憫百姓苦難、檢討自己統治失誤的。如果說唐玄宗李隆基登太行山,見“野老茅為屋,樵人薜作裳”,即或有自責之意,也只是虛晃一槍,那麼,明宣宗朱瞻基《憫旱詩》就真誠得多了:“亢陽久不雨,夏景將及終。禾稼紛欲槁,望霓切三農。祠神既無益,老壯憂忡忡。饘粥不得繼,何以至歲窮?予為兆民主,所憂與民同……”驕陽似火,旱禾絕收,百姓饑腸轆轆,君王憂從中來。其《示吏部尚書夏原吉》更以“無道”自責,簡直要下罪己詔了:“關中歲屢歉,民食無所資。郡縣既上言,能不軫恤之?”“吾聞有道士,民免寒與饑。循己不遑寧,因請書愧詞。”
可惜此種帝王襟懷古今少有,人們熟知的是晉惠帝司馬衷的故事,《資治通鑒》記載:時天下饑饉,百姓餓死,帝聞之曰:“何不食肉糜?”或者,任憑人間餓殍遍野,冤氣彌天,孤王筆下總是芙蓉滿目,鶯歌盈耳,無限風光。
一統天下的霸氣,在劉邦那裏還兼有幾分憂思:“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在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北伐詩》裏還兼有幾分焦慮:“自昔淪中畿,倏焉盈百祀。不睹南雲陰,但見胡塵起。”“逝將振宏綱,一麾同文軌。”到李世民貞觀年間《正日臨朝》就只拌著得意和驕態了:“條風開獻節,灰律動初陽。百蠻奉遐贐,萬國朝未央。雖無舜禹跡,幸欣天地康。車軌同八表,書文混四方。”
一代女皇武則天稱霸人間久了,對司春的神靈也不改喝令口吻,其《臘日宣詔幸上苑》詩云:“明朝遊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君主們的霸氣從何而來?來處大致有二:君權神授的理論,萬民臣服的現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種聖人之言聽得多了,不由你不驕橫悍厲,目空一切。
如今有一位擅扮皇上的影視演員談表演經驗,說看著眾人口稱奴才,山呼萬歲,在他面前跪倒一大片,那份普天之下唯我獨尊的感覺就不禁油然而生了。一介戲子尚能生出如此幻覺,何況天子臨朝每日排演君臣大禮呢?是呀,帝王之所以獨霸後宮,是因為後宮男人的器官都被閹割了;帝王之所以獨霸天下,是因為天下男人的精神都被閹割了。
一統天下的霸氣,表現在武功方面,就是要開疆辟土,消滅任何不臣勢力,使“耕鑿從今九壤同”;表現在文治方面,就是要推行教化,剷除一切異端思想,使“天下歸心”。最讓君王開心的是,“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為王前驅”。
此外,王者之氣也應包括感召天下的雅氣。畢竟在我們這個文明古國,人民臣服強權,更崇尚文化,儒雅的統治者更能得到人民的認同和擁戴。馬上可以得天下,馬上卻不能治天下,這句名言也應該包括文化感召這一層涵義。
漢家天子自不必說,歷代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統治者,明智的,也紛紛漢化、文化起來,其漢化、文化的標誌之一,就是學作漢詩。遼道宗耶律洪基《題李儼黃菊賦》:“昨日得卿黃菊賦,碎剪金英填作句。至今襟袖有餘香,冷落西風吹不去。”意象之美,運思之妙,詩史為之訝異。金主完顏亮《南征至維揚望江東》:“萬里車書盡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宋人就算亡國了,讀此詩,也應有不少鎮痛作用,畢竟亡於此君總比亡于化外野蠻部族要讓人好受些。
“只識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的子孫,幾經南風熏陶,到元文帝圖帖睦爾《自集慶路入正大統途中偶吟》,已能吟出這樣純正而不乏創意的律詩:“穿了氁衫便著鞭,一鉤殘月柳梢邊。二三點露滴如雨,六七個星猶在天。犬吠竹籬人過語,雞鳴茅店客驚眠。須臾捧出扶桑日,七十二峰都在前。”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