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自成行宮。
吳三桂畫像。
李自成畫像。
如果說對吳三桂降清的具體過程不少人不甚了解,那麼對吳三桂的個人經歷就更少人知曉了。
少年吳三桂就以“勇冠三軍、孝聞九邊”聞名,後坐鎮寧遠更是威名遠揚。而面對皇太極和降清同僚的屢屢勸降都沒有動心的抗清英雄吳三桂,最終卻成了引清軍入關的大漢奸,從天使到魔鬼僅僅在一念之間,其內心經歷了怎樣一個複雜的蛻變?吳三桂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吳氏軍事家族曲線崛起
吳三桂出生於西元1612年(明萬曆四十年),明史上說他生於江蘇高郵,也說他原本祖籍安徽,今人考察,吳三桂本是遼東鐵嶺一帶的人,但也有人考察他出生於錦州,還有人認為他是山海衛人。少年時期,他長期活動的地方是山海關外的中後所城(今遼寧省綏中縣),此地距山海關僅有一百二十公里。
吳三桂的父親吳襄于明天啟二年中武舉進士,此後投奔遼東巡撫李成梁,在多年的征戰中立下赫赫戰功。但吳家真正的興旺,是在吳襄投靠祖大壽門下之後。他長年一直在祖大壽手下任職,後來還娶了祖大壽的妹妹為繼妻,最後官累至都指揮使,留鎮寧遠。清崇禎四年(西元1631年)時,吳襄已經官至錦州總兵官,位居遼東八大鎮首領之一。這個職位已經是明代一個軍區最高的官職,可擁兵成萬人以上。因為這層上下級關係與裙帶關係,吳三桂早早就進入軍中擔任要職。
祖大壽數次忤逆甚至投降,朝廷都不怪罪,祖大壽之所以敢這麼做,一是他有自己的軍隊和勢力,二是他佔據了明朝最重要的軍事重地。對於常年跟隨舅父作戰的吳三桂來說,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後人提起吳三桂,常將他臉譜化和妖魔化,但任何事情在形成的過程中都有複雜的漸變過程。吳三桂生於戎馬之間,十七歲時中武舉投身軍隊,深知誰有實力誰就掌握主動的道理,再加上他從小受的教育直接來自於父親和舅父,所以他一生都不放棄兵權,事事以保存個人實力為重。
“單騎救父”的傳奇
作為武將,吳三桂並非身高八尺力舉千斤的彪形大漢,雖然只是中等身材,但他目光如炬、英俊威嚴,且勇力過人、武藝超群。在戰陣上披堅執銳、左衝右突、驍勇非常,以至有次皇太極遠遠見了,不禁對麾下嘆道:“小吳總兵真好漢子!”有一次,吳襄率五百名騎兵作哨探,不期與後金大軍相遇被圍。當時在薩爾滸之戰明軍慘敗後,對於與清軍“野地浪戰”明軍心懷餘悸。從農民子弟中後天訓練出來的漢族騎兵一般來說確實不是馬背女真民族的對手。騎兵交戰即使兵力倍之,明軍都沒有勝利的把握,何況區區幾百名明軍身陷後金大陣?少年吳三桂得知父親危在旦夕後,立即趕到舅舅祖大壽的陣帳,請他發兵援救父親脫離險境。祖大壽認為這根本沒有可能,如若因此城門洞開,被伏兵衝進,丟了城池,罪無可赦,於是拒絕說:“吾以封疆重任,焉敢妄動!萬一失利,咎將安任?”
吳三桂也知道其中利害關係,於是哭著說:“大帥不肯出兵,末將願率家丁以死相救。”祖大壽不置可否,支吾一聲,吳三桂就勢得令,率家丁二十人,出城而去。這一戰以卵擊石,決無勝算,吳三桂也沒想活著回來。他在左右各置一將領,自己居中,分為兩翼衝過去,此舉將清軍嚇了一跳,見明兵極少,懷疑有詐,竟然讓開了一個缺口。吳三桂如狂風般地衝入重圍,瞬間斬殺數名將士,一路衝殺,竟然讓他找到了父親。
幾乎是奇跡一般,吳三桂以區區二十騎竟然在萬馬叢中將吳襄救了出來,清軍見他策馬飛奔,竟不追趕,直至其入城。吳三桂生還,似乎是因為清軍疑詐才能成功,今日看來未必全是如此,更像是皇太極愛才,所以下了不得追殺的命令。
皇太極熟讀《三國演義》,吳三桂衝進軍中的情景,可能使他想起了長坂坡單騎救主的趙雲,他可能被感動了,甚至說出了這樣的話:“好漢子!吾得此人,何憂天下?”愛才招撫之心溢於言表。
平步青雲
這次戰鬥震驚全軍,成為吳三桂的一個重要的政治資本。從此少年吳三桂“勇冠三軍、孝聞九邊”的英名遼境無人不知。經後人考察,此段歷史中多有不屬實之處,但救父的行為確實存在,而吳三桂的勇猛,亦是當時明軍中極為少見的。
此事由隨軍太監高起潛傳到宮中,崇禎皇帝也受到震撼,此後,吳三桂的名望似乎在其父之上了,他的地位與職位隨名望水漲船高,二十三歲就被提為前鋒右營參將,二十七歲時,被任命為寧遠團練總兵。六年的時間,吳三桂由遊擊升到參將,再升到副將,由副將升到總兵,成為封疆大吏,可謂一帆風順,平步青雲。
關外八城,以錦州、寧遠兩城最為重要,作為寧錦防線最重要的一環,坐鎮寧遠的以往全是威名遠揚的人物。吳三桂繼袁崇煥、祖大壽之後駐防寧遠,可謂達到了他軍事生涯中的第一個高峰。
說死不降皇太極
吳三桂督軍甚嚴。在洪承疇所部諸鎮中,以吳三桂系戰力最強。吳三桂並不因此滿足,他還專門再訓練了一支極為精銳的千人騎兵。共分二十隊,每隊五十人。“置簽二十支,書領隊姓名,插靴筒中。遇信急,受制簽呼某,某即領本騎隨之,衝突無不利”。
1641年(明崇禎十四年)松錦之戰以明軍慘敗告終。如果說二十三年前的薩爾滸之敗標誌著後金掌握了關外的主動權,那麼松錦之敗則表明明廷已在整個戰局上敗相畢露。松錦之敗使明廷喪失了大量精兵和戰將。驍將曹變蛟等被俘遭戮。洪承疇、祖大壽等投降。只剩下吳三桂在寧遠山海關一線苦撐著局勢。吳三桂在極端困難的狀況下招撫流亡,重振軍旅。不久又組織起一支數萬人的軍隊,堅守山海關和關外寧遠等城。在原遼東戰將或亡或降的情況下,吳三桂成了碩果僅存的抗清名將。次年皇太極又發動壬午之役。派遣阿巴泰、圖爾格率兵避開由吳三桂防守的山海關,由黃崖口一線入關。燒殺擄掠,兵鋒直達山東蘇北。關內諸明將皆望風而逃。只有吳三桂仍敢率兵打清軍,並屢有斬獲。再到1643年,如前所述,吳三桂的堅決抵抗使所向披靡的清軍在寧遠城下第三次苦嘗敗績。
為了解決山海關這道難以逾越的屏障,清廷向吳三桂展開了強大的招降攻勢。由於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和恩師洪承疇以及眾多的兄弟、同僚如吳三鳳、祖可法、張存仁等均已降清,故皇太極除親自寫信向他招降外,還叫這些與吳三桂有種種關係的降將寫信給他勸降。但吳三桂始終不為所動。這一方面是由於其父留在京師似為人質,另一方面與吳三桂固有的抗清意識分不開。
與眾不同的變節理由
明末大量的明庭故臣變節的原因是多式多樣的。常見的是戰窮活命型和投效覓官型。前者典型為洪承疇、祖大壽等,後者典型為張存仁、馬光遠、馮銓等。吳三桂跟他們都不同。吳三桂沒有戰窮。山海關和五萬將士均在他掌握之中。若明廷得以延壽,他的陞官之途仍未有窮期。更為重要的是,從十幾歲至此他一直處在與滿清毫不妥協的交戰之中,可以說他身上並無顯著的漢奸因子。鑒此,有必要探討他終究成了大漢奸的原因。
面對事實進行探究,應該承認客觀因素是促成吳三桂蛻變為漢奸的重要原因。這客觀因素就是李自成入京後所採取的一系列錯誤做法。
基於農民起義軍對地主豪紳階級和故明官僚的痛恨,大順軍許多將士對明廷降臣進行拷掠追贓是可以理解的。問題在於李自成並不具備一個封建改朝換代者的眼光和胸襟。古代的農民起義並非近代、現代的民主革命。它只能是以一個新興的王朝代替原有的王朝。大順要能站穩腳跟就必須與故明官僚合作。而且這些故明官僚已拋棄朱明政權張開雙臂準備與大順朝合作了。如禮科給事中惠世揚就十分肉麻地向李自成下跪說:“天生老臣,以遺陛下。”可是李自成竟對個中奧秘欠缺洞悉。任由大順將士去拷掠故明官員,甚至騷擾百姓,於是李自成大失京師民心。許多故明官員降後復萌叛志,有的則化裝潛逃。從整體上來看,大順的做法是丟棄了于自身政權的穩定十分重要的故明官僚的合作,從局部上來看,是逼反了吳三桂。這既是促使吳三桂降清,也是使大順朝由盛至衰最終覆滅的關鍵。對於那十幾天——歷史長河中短短的一瞬間裏的情況各種史籍中有著略有出入的記載。
在劇烈的變動面前,吳三桂情緒激動舉止失措。有記載說他已接受李自成的招降。只是在還沒有完全公開之時,又陸續得到父親被關押拷掠和愛姬被霸佔的消息。也有說是,他還勉強能接受父親的遭難,卻決不能接受愛姬的受辱。他明白自己是處在滿清和李自成兩大勢力的夾縫之中。無論是出於父親滯留京城的考量,還是從他與滿清拼殺了十幾年的仇恨來看,他歸降大順才是順理成章的。可是三十二歲血氣方剛的青年武將在斬了李自成的使節並口出“李賊自送頭來”的狂言後,就自斷了這條應該走、並且本來已打算走的路。可是儘管如此他對降清仍有顧慮,以至在獲悉李自成起兵後曾想自戕以了斷一切。當他面對現實後,只得走出向滿清搬兵的招數。
假如李自成沒和吳三桂鬧翻
而這一搬兵就把滿清的都城從瀋陽搬到北京,吳三桂沒有後悔藥可吃。
設想,如果大順朝能籠絡包括吳三桂在內的故明官僚,局勢有可能是另一番景況。李自成非但不以十萬大軍討伐吳三桂,而以此軍力協助其北防滿清。在穩定局勢後揮戈統一江南。以南明弘光政權的腐朽來裁量,這應在情理之中。或由於北疆吃緊,大順朝在相當時間內無力南伐,那以李自成與吳三桂以及大量明廷降將如大同總兵姜鑲的兵力總和是也足以抵禦滿清入關。
從前明廷如此艱難,係因須對滿清、農民軍兩面作戰,顧此失彼、捉襟見肘。而若情況簡單化為大順對滿清,那清騎縱橫華北、中原之況將不復見。在經過一個時期的穩定生息後,新興的大順亦必將統一南中國。至於統一的大順是否有力量復故明在關外的疆域,這確有疑問。統一的大順會不會是弱宋的翻版?會不會導致今日中國之疆域竟在長城以南?這些問題都離開了本文所題,不作贅論。
誰自種了更大的悲劇
著名清史學家李治亭認為,吳梅村諷刺吳三桂為了一個女人而投降清朝,實在是忽視了對待一個女人態度的背後,是面對兩大陣營的政策問題。到底是吳三桂因一個女人投降了清朝,還是李自成、劉宗敏因一個女人而失去了到手的政權,誰自種了更大的悲劇和遺憾,實在一目了然。
此前吳三桂多次受清朝勸降卻未同意,而吳三桂因陳圓圓反李,有人提出“借北兵(清兵)進關,共殲‘李賊’”。《平西王吳三桂傳》記載吳三桂在清兵統一全國後對當時決策的回憶:“正值闖賊構亂,召衛神京,計不能兩全,乃乞師本朝(清朝),以雪君父大仇。”然而事實上,他未能全力救君,也放棄與李自成的和解而導致父親和全家被殺,最終一心復仇,終與陳圓圓團圓。
然而在山海關之戰擊敗李自成後,多爾袞以順治皇帝名義封吳三桂為平西王,並令吳三桂以下各將領和吳軍全部剃髮,這標誌著吳三桂已經徹底投降清朝。身為明將多年不接受清朝招降的吳三桂,於是迅速完成了從借兵到降清的複雜過程。
降清的吳三桂最終在對南明政權的追剿中卻窮追不捨。清朝官書《清世祖實錄》和《清史稿》等諸多文獻都記載了吳三桂在順治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上奏順治皇帝,要求消滅永歷皇帝的奏章,並提出所謂不滅永歷,有所謂“三患二難”。當年“終身不忍一矢相加遺”的話此時早已被他拋在腦後。征途中,吳三桂收到朱元璋第十三代孫、永歷皇帝的親筆信。永歷帝那封信裏的話,最終竟成了吳三桂命運的預言:“將軍自以為智,而適成其愚;自以為厚,而反覺其薄”,“奕祀而後,史有傳,書有載,當以將軍為何如人乎?”
[ 本帖最後由 諸葛神候 於 2009-12-7 10:01 編輯 ]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