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開元年間,中國的封建王朝到達了她的極盛期,為了彰顯華夏的文治武功,唐玄宗追封孔子為文宣王,姜子牙為武成王(一說是在唐肅宗年間),命各地立文武二廟,以官方的名義進行定時的祭祀,就此確立了兩人文聖與武聖的地位。文廟中有“孔門十哲”配享,為了相呼應唐政府也選擇了十位古代名將配享武廟,而在這最初配享的十人中並沒有我們熟悉的關二爺的名字,可見在當時關羽還並不被人推崇。到了唐德宗年間,武廟的配享人數增加到64人,關羽才勉強進入武廟,但他的座次排列甚至還不及他的結義三弟張飛。宋朝建立後,重修武廟,仿效著孔子有七十二賢人的故事,選取了古今名將七十二人列於武廟,關羽雖在其中卻仍是位列張飛之後,排在最後的等級裡。可以說在唐宋年間關羽在武廟中的地位最多也就相當於文廟中的冉求。可就是這麼一個配角,在之後的歲月裡“反客為主”,將武廟最初的主人“擠”了出去,最終坐上武聖的寶座!
關羽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大將,為人重義輕利,對先主劉備忠心耿耿,被委以重任鎮守荊州,後因輕敵大義,敗走麥城,為東吳孫權所殺。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關羽並不算是一個多麼出色的武將,但是在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價值體系的封建王朝時代,他的忠義卻是為歷朝歷代的政權所推崇,所以雖然戰功不那麼顯赫,而且還是一個敗軍之將,但他仍被貢奉在武廟裡。關羽起初只是被蜀漢王朝追封為壯繆侯,直到幾百年後的陳隋年間,才有一群佛教徒假託關羽顯靈,在當陽首建了關廟,對他進行貢奉。到了唐宋年間,關羽配享武廟,得到了官方祭祀的待遇,雖然只是武聖姜子牙的一個“小跟班”,但機會很快還是在北宋末年到來了,篤信道教的宋徽宗趙佶對關羽推崇備至,在他統治時期,關羽完成了他的“奪位”三級跳,徽宗先加封他為“忠惠公”,再加封“崇寧真君”,又晉封“昭烈武安王”、“義勇武安王”,使他一躍與武聖武成王姜子牙平起平坐。
宋朝滅亡後,元朝雖是少數民族政權,但為了拉攏人心,仍倡導忠義思想,關羽繼續受到禮遇,元文宗加封他為“壯繆義勇武安顯靈英濟王”。雖然這時的關羽還未能取姜子牙而代之,但官方和民間對他的推崇和信仰已經到瞭如火如荼的地步。元明之際正是三國故事和戲劇非常繁盛的時期,尤其是羅貫中《三國演義》的成書,更是將這股三國熱推到了極致,關二爺的高大形象深入人心,至此關羽“搶班奪權”的時機已經成熟。明神宗年間,皇帝朱翊鈞加封關羽“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奠關聖帝君”正式確立了關羽武聖的地位,武廟就此易主,關羽這個配角終於將他的“老前輩”姜子牙“擠”走,成為了中國的武聖人!
雖然取得了武聖的地位,但關羽仍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對他構成威脅,那就是宋朝偉大的民族英雄——岳飛,在當時的中國岳王廟也非常的多,而岳飛身上的“精忠報國”精神一點也不遜於關羽,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官方和民間對他也是很信奉。但是岳飛注定是個時運不濟的人,歷史偏偏讓他痛擊過的女真人的後代滿清奪了漢人的天下。作為曾經痛打過自己祖先的人,清王朝是絕對不會推崇岳飛的,他們一邊打壓岳王崇拜,一邊更加抬高關羽的地位,稱讚他是“萬世人極”,加封他為“忠義神武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在皇都北京修建了關帝廟,還通令全國普建關廟,按時奉祀香火,從此整個中國遍布關帝廟,關羽成為了擁有廟宇最多的神!不僅如此,在有清一代關二爺的老鄉山西商人盛極一時,他們不但把關帝崇拜傳遍全國,還沿著商道,把關羽推向了國外,使他具有了國際影響力。
常言道:“敗軍之將何以言勇”,但關老爺卻登上了無數戰功赫赫的名將都不敢企及的高度,這就是中國人——一個不以成敗論英雄的民族——才有這樣的胸懷選擇一個滿懷忠義的敗軍之將去詮釋“武”的精神,成就他“武聖”的奇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