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8901|回覆: 12

德國歷史

[複製鏈接]
簽到
0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發表於 2009-11-10 00:23: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德意志(Deutsch)這個詞大約見於公元8世紀,開始僅指在法蘭克帝國東部地區使用的一種屬於日爾曼語族的方言。卡爾大帝(德語:Karl der Große,即法語的查理曼:Charlemagne)死後,帝國分裂,其中東法蘭克和西法蘭克的界限大約相當於羅曼語族和日爾曼語族的界限。東部帝國的居民後來才逐漸產生休戚相關的感覺,德意志這個詞的含義由語言擴展到說此語言的人,最後才用以稱呼它們居住的地區——德意志國(Deutschland)。公元920年,日爾曼人的東法蘭克王國改稱為「德意志王國」(拉丁文 Regnum Teutonicum),開始了所謂「德國」的歷史。

與中國這樣的統一與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國家不同,對於歷史上長期處於民族融合和政治分裂過程中的德意志地區來說,民族、國土、國家常常是相互分離的。因而從德意志歷史整體考察,只有1871年俾斯麥統一德國後,Deutschland這個詞才包含了同一的國土和國家政權的含義,因此,準確地說,只有這之後的歷史才可以稱為「德國史」,之前的歷史只是德意志地區和德意志各民族的歷史。

因為缺乏文獻記載,所以德意志人早期的歷史,並不是太清楚。羅馬帝國最早開始記載日耳曼部落(Germanen)的活動,但這些日耳曼部落與今天的德意志民族並不相同。當時所謂的日耳曼部落,是對所有居住於北歐及中歐,使用印度-日耳曼語系的各個部落的統稱。現代的民族學家對這個名字的含意尚不太清楚,大約可信的是歐洲較早的居民克爾特人(Kelten)先使用這個名稱來稱呼新移民。而凱撒(Julius Caesar)遠征高盧時,用「日耳曼族」這個名稱來稱呼當時居住在萊茵河右岸(在今天的德國境內)的各個部落。其後,「日耳曼族」這個概念才逐漸介紹到羅馬人的世界裡。

日耳曼部落是指原先居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南部(包括丹麥)及其臨近地區的一些民族,他們的文化及宗教相當接近,所以成為一個文化圈。西元前1000年左右,因為北歐地區氣候轉壞,該地區的居民開始向南遷移。到西元前450年時,他們分佈於萊茵河沿岸,南至阿爾卑斯山以北,東到外克塞河(Weichsel,即維斯杜拉河 Vistula)的地區之內。到了西元前2世紀,這些民族又開始另一波的民族移動,而開始與羅馬世界有較多的接觸。

日耳曼部落雖是以語言、血統、生活習慣、文化及信仰為族群的指標,但因散居之故,個別差異可以相當大。所以西元4世紀起的大規模族群遷移時,並不是整個血緣民族集體行動,而是以較小的氏族組織為單位。歷史學家將這些移動的日耳曼部落約略分成西日耳曼人,東日耳曼人及北日耳曼人三個大類別。西日耳曼人指的是西元1世紀時居住在西起萊茵河,東至衛塞河(Weser),南至多瑙河,北達北海的這些族群。

考古證據表明,在現今德國國境內,約70萬年前就有人類踏足。從此推測,約50萬前開始,人類就陸續移居於此。

公元前後,在多瑙河和萊茵河流域,已定居着許多日耳曼部落,這些部落同企圖征服此地的羅馬帝國不斷發生衝突。公元9年的日耳曼各部族在條頓堡森林之戰中戰勝了當時強盛的羅馬帝國。在這次戰役中,日耳曼部落伏擊並消滅了三個羅馬軍團。此後,羅馬人再也沒有真正嘗試過把它們帝國的東部邊界推進過萊茵河。

自407年開始的一段時期中,各萊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落渡過萊茵河並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建立了一系列短命的王國。476年,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下層人民聯合,推翻了顯赫的羅馬帝國。

5世紀末,延續了幾個世紀的法蘭克王國建立,其中包括莫洛溫王朝和卡洛林王朝的輝煌時期。在查理曼大帝(800年加冕)的治下,王國幾乎拓展到了今天的法國和德國的絕大部分地區,稱為查理曼帝國。查理曼大帝去世後,帝國很快走向分裂。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的疆域按照凡爾登條約分成三部分,西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左岸的西法蘭克王國就成為後來法國的基礎;而東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右岸操德語的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的德意志王國的基礎,成為未來的神聖羅馬帝國,也是今天德國的雛形;中間的部分成為了後來法德爭鬥的根源。

公元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當選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建立了薩克森王朝,正式創立德意志王國。薩克森王朝的地域大致位於今荷蘭、德國西部、瑞士和奧地利。嚴格意義上的德意志歷史的就此開始。

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962~973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從1157年起,帝國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

馬丁·路德為反對贖罪券買賣發表了九十五條論綱,後來在1517年他發起德國宗教改革。

1519年哈布斯堡家族的卡爾四世即位。他不單要對抗土耳其奧斯曼帝國還要捲入了對法國及教宗的長期戰爭。他在帝國的地位被削弱,無力阻止宗教改革。

1522年至1526年間,在帝國的某些城市和地區流傳着路德的學說。宗教改革由君主執行。皇帝的弟弟費迪南不能容忍路德的教徒。對此支持新教的領主還一度遊行示威。

14世紀農民就因為生活困苦而爆發起義。在宗教改革期間的1524年至1526年,甚至發展為德國農民戰爭。1525年在閔採爾的領導下,法蘭肯豪斯的地主被廢除。

由於德意志是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的主要戰場,其經濟遭到極大破壞,而且戰後諸侯國各割地盤,其內部分裂變成不可逆轉,間接令神聖羅馬帝國變得名存實亡。黎塞留主政的法國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阿爾薩斯與洛林,為以後德法爭戰埋下隱患。

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稱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糾合英國,俄國,瑞典和那不勒斯,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同盟軍入侵法國的盟國巴伐利亞,另一隻同盟軍進攻拿破崙控制的意大利。拿破崙自本土揮軍渡過萊茵河。12月2日在奧斯特利茨(Austerlitz),法、俄、神聖羅馬三國皇軍打了一場「三皇會戰」。法軍不但守住巴伐利亞,更攻入神聖羅馬帝國的摩拉維亞,同時將同盟軍趕出意大利,並在普魯士境內打敗俄國援軍。12月16日,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簽訂《普勒斯堡和約》。和約簽訂後,拿破崙成立以自己為護國公的萊茵邦聯,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區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崙的威逼利誘下,原來的16個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邦簽訂了《萊茵邦聯條約》(Rheinbundakte),脫離神聖羅馬帝國,加入邦聯。同時,拿破崙 對奧皇弗朗茨二世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並且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德意志國王的稱號。最後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德意志國王的稱號,僅保留奧地利帝號。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1701年1月18日,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腓特烈·威廉之子)因支持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在柯尼斯堡被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自此,普魯士作為一個王國才正式存在。

法國大革命後,普魯士參加反法同盟,但敗於法軍,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國兼并萊茵河以西的普魯士領土。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於1806年10月再度參加反法戰爭,隨即在耶拿敗於拿破崙,被迫逃往柯尼斯堡。1807年普魯士和法國在涅曼河的提爾西特締結和約,普魯士割讓16萬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屬波蘭的絕大部分領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蘭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蘭所得領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領土,並賠款1.3億法郎。

1806年慘敗後,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開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讓公民參與政治以喚醒其民族主義情感;釋放農奴;實行地方自治;改組中央政府機構等。1809年在柏林創辦了腓特烈·威廉大學(柏林大學),同時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開始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此後普魯士的愛國主義情緒高漲。1812年冬,拿破崙軍隊自俄國敗退,普魯士遂於次年再度參加反法同盟,於1813年3月17日對法國宣戰,10月24日,普、奧、俄三國聯軍在布呂歇爾和格奈森瑙指揮下在萊比錫大敗法軍。1815年普軍在滑鐵盧再度擊敗法軍。根據維也納會議的領土調整,普魯士疆域自默麥爾河延至萊茵河,成為德意志邦聯內德語居民佔優勢的唯一強國,以及歐洲列強之一。

1848年巴黎的二月革命推動了德國城邦的三月革命的發生。在奧地利發生巷戰。3月13日梅特涅下台並逃亡到英國。費迪南一世於1848年4月批准新憲法通過並且允許民間組建武裝力量。在匈牙利,意大利和斯拉夫地區爆發了起義,但很快被鎮壓。普魯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迫於民間壓力,修改憲法並且承認人民有集會和言論自由。至於小城邦,如巴登就試圖通過任命自由派分子組成政府這一策略來避免革命。但隨着革命進一步升級,正是薩克森和巴登成為了激進民主革命的中心。

5月初所有城邦進行選舉,推選法蘭克福國民議會代表。但只有六個城邦進行了直選。在國會里既有保守的保皇黨也有自由黨和共和黨人。工人和農民根本就沒有自己的代表。5月18日成立了臨時政府,由臨時國家元首領導。諸侯也承認臨時政府,但臨時政府沒有自己的軍隊,警察和公務員,有名無實。

法蘭克福國民議會需要劃定未來德國的國界。剛開始有人提出大德意志方案。但後來還是決定採用小德意志方案,建立一個不包括奧地利的德國。

1849年3月28日,經過長時間討論,伯多祿教堂憲法終於通過,憲法規定,在中央政府的領導下建立一個統一的聯邦,立法部門是帝國議會,領導中央政府的則是世襲皇帝。該憲法是魏瑪憲法和德國基本法的基礎。選舉權被進一步確定。

4月2日普魯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遜位後,各城邦都從法蘭克福撤回了代表。德累斯頓和巴登為了推行憲法發生了革命,但最後被鎮壓。少數代表拒絕被召回並且在斯圖加特舉行進一步會議。最後一場革命發生在7月23日拉斯斯塔德。憲法永遠失效了。很多人由於受到政治迫害而逃亡到美洲。

神聖羅馬帝國在1806年滅亡後,德意志邦聯在1815年成立,其中以普魯士和奧地利最強大。普魯士和奧地利都想由自己領導德國統一,後來普魯士漸漸取得領導權。1834年普魯士在德意志地區建立了德意志關稅同盟,除奧地利和漢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國都加入該同盟。

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威廉一世即位。 1862年他因軍事改革所需預算及稅收問題與國會發生衝突,本擬退位,但在前駐法大使俾斯麥的建議下收回成命。俾斯麥表示支持軍事改革,並稱若任命他擔任首相,他將不惜一切強行推行陸軍改革和新兵役制度。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擔任首相。

俾斯麥出任首相,這標誌著德國統一的開始。1864年普魯士打敗丹麥,收回北方近丹麥邊境的多個領地。1866年普魯士打敗奧地利,迫使奧地利與匈牙利組成奧匈帝國;併合併數個邦,組成北德意志邦聯。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德國南部幾個邦脫離法國控制,至1871年德國宣佈完成統一,德意志帝國成立,也稱「德意志第二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魏瑪共和國是在德國的土地上建立一個和平、自由、民主的政權的一次努力。但是,魏瑪政府自一開始就註定了困於經濟問題和本身魏瑪憲法固有的缺陷。

開始的幾年,魏瑪共和國不得不忙於處理左翼和右翼相繼發動的叛亂和1923年的嚴重的通貨膨脹。接下來,由於德國與戰時敵人們的關係逐漸緩和和賠償債務的放寬,情況有了些好轉。盟國一定程度上恢復了秩序和繁榮,全靠總理兼外交部長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這種繁榮一直延續到1930年來臨的大蕭條之前。

此後,經濟的衰退,加上對1923年超速通貨膨脹的記憶和凡爾賽條約嚴酷的條款引發的民族主義反對聲音,從內外兩方面斷送了魏瑪政府。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NSDAP,簡稱納粹)利用了這一現實和不斷增長的失業率。納粹不斷強調民族和種族的問題,並承諾讓失業的人重新獲得工作,他們把德國的許多問題都歸罪於所謂的猶太人的陰謀,甚至宣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是由於內部的通敵造成的。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後,魏瑪共和國的政局開始轉向法西斯化。以希特勒為領袖的納粹黨在1933年1月30日開始掌握了德國的政權。

希特勒執政後,對內開始實行白色恐怖,殘酷鎮壓異己分子,通過衝鋒隊、黨衛軍和蓋世太保及其遍布各地的勞動營和集中營實行法西斯專政。希特勒是通過鼓吹強烈的民粹主義上台的,上台後的他開始了對猶太人瘋狂的種族壓迫。1933年12月1日通過《保證黨和國家統一法》。1934年8月1日通過《德國元首法》等,加強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希特勒將國家經濟納入戰爭軌道,加快重整軍備的步伐。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突破凡爾賽條約的封鎖,宣布實施普遍義務兵役制,建立起50萬人的軍隊,次年宣布實行由戈林主持的「四年計劃」,工業發展速度超過西方各國。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將德軍開進萊茵非武裝區,7月武裝參與西班牙內戰。

11月25日德日締結《反共產國際公約》,1939年5月22日,德國和義大利於柏林訂立鋼鐵同盟,至此,三國正式結盟,被稱為軸心國。1938年3月德國吞併奧地利,9月,在慕尼黑會議上,希特勒表示「取得蘇德台區以後,德國不再有領土要求」以及英法的綏靖政策的驅使下籤訂《慕尼黑協定》。10月,德國背約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1日,德國以閃電戰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隨後迅速佔領了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1940年,擊敗英法聯軍,並佔領了法國。隨後佔領了南斯拉夫和希臘等國。

1941年6月22日,德國開始進攻蘇聯。1942年冬,斯大林格勒戰役開始,德軍失利,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1944年6月6日,美英聯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1945年5月8日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雅爾塔協定,蘇美英法分區佔領德國,柏林作為特殊單位由4國共同管理。1949年5月,美、英、法3國佔領區合併,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蘇聯佔領區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分裂為兩個國家。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國戰敗後,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議》,德國除割讓給蘇聯和波蘭11.4萬平方公里土地外,其餘部分及首都柏林由蘇、美、英、法分區佔領。

1947年1月1日,美佔區和英佔區組成聯合經濟區,同年4月法佔區也加入該聯合經濟區。1948年9月由州議會代表組成協商會議。1949年5月8日,協商會議通過《基本法》。5月23日,公布《基本法》,正式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9月20日,由阿登納組成第一屆聯邦政府。聯邦德國的議會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聯邦的最高司法機構是聯邦憲法法院。

1946年4月蘇聯佔領區的德國共產黨和德國社會民主黨合併,成立德國統一社會黨。1947年12月6日,在柏林蘇占區召開德國人民第一次代表大會。1949年5月30日德國人民第3次代表大會批准憲法。同年10月7日臨時人民議院通過憲法。10月7日,正式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10月10日蘇聯佔領當局將行政職權移交給臨時政府。

1948年,柏林危機爆發,年底,柏林正式分裂成為兩個城市。1961年,民主德國在東西柏林邊界自己的一側修建柏林牆,並且切斷西德與西柏林的交通運輸,冷戰達到了最高峰。美國靠空投物資支援西柏林,即是空中橋樑。

戰後聯邦德國經濟發展較快。70年代,德國出現「經濟奇迹」。到統一前,聯邦德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第四大國,貿易第三大國。民主德國在東歐國家中經濟是發展最健康和快速的,統一前,東西德國都被世界銀行列為世界十大經濟體之一。

1990年10月3日,前民主德國的領土併入聯邦德國。

關於德國統一的條約達成於1990年2月13日,這個協議通過1990年2月14日的所謂「四加二協議」(英美蘇法四個佔領國和東西德國)得以實現。統一後的德國仍然是歐共體(後來成為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0 00:39:40 | 顯示全部樓層

法蘭克帝國

法蘭克帝國(法語:L'empire carolingien)是從5世紀到9世紀間在西歐和中歐的一個王國,其疆域與羅馬帝國在西歐的疆域基本相同。

法蘭克帝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人民主要由民族大遷徙過程中從日耳曼尼亞遷入的民族組成。

羅馬帝國滅亡後,法蘭克帝國在其存在的三個世紀中成為中歐最重要的國家,它當時是中歐的大國。在它瓦解後它的組成部分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法國、德國和其它一些小國家。統治法蘭克帝國的帝王出自墨洛溫王朝和卡洛林王朝,查理大帝統治時期它達到了其頂峰。

墨洛溫王朝
4世紀初,法蘭克人以聯邦者的身份定居於羅馬帝國境內的高盧東北角。羅馬帝國本身的軍事力量無法保障其所有邊境,因此羅馬人允許部分被稱為聯邦者的友好民族進駐其邊境來幫助羅馬維持邊境。西羅馬帝國開始瓦解時,法蘭克人乘機擴展地盤,同時在他們的南邊西哥特人也在擴展自己的地盤。一開始,高盧北部的蘇瓦松附近還有一個與帝國其它地方隔離,但依然忠於羅馬的飛地。486年(或487年)法蘭克人在克洛維一世的帶領下佔領了這塊地方,這樣一來,法蘭克人的地盤就一直延伸到了盧瓦爾河畔。克洛維本來只不過是眾多法蘭克小國王中的一個,他接受了依然有作用的羅馬管理機構,消滅其它法蘭克小王國,建立了一個日耳曼人-羅馬人的國家。506年他對阿拉曼尼人作戰,507年他擊敗西哥特人,幾乎將西哥特人完全逐出高盧。

在法蘭克人擴張過程中,克洛維沒收了地主被殺或逃亡的土地,收為王有。克洛維用這些財富得以鞏固王權和繼續擴張。他成為整個王國最大的地主。通過將他的土地贈送給其他貴族來收買人心,逐漸演化出了采邑制。國王將他的領地有限期地租給手下的人,這樣他還解決了管理巨大財產的問題。同時在法蘭克王國內幾乎沒有貨幣貿易。這是法蘭克王國、歐洲早期封建社會的基礎。

除采邑制外,天主教教會成為國王的第二根支柱。在克勞蒂爾德的影響下,克洛維皈依基督教。通過他的洗禮(可能於498年,確切時間有爭議)他獲得了天主教教會的支持。這樣一來,法蘭克人受到了當地的高盧人和羅馬人的支持。這同時標誌着高盧古代後期時代的結束和中世紀早期的開始。國王通過遣送信使(伯爵和主教)的方法來使得他的命令得以服從。511年的帝國大會上,克洛維還達到了法蘭克國王可以影響命名主教的權利。同時他試圖在整個法蘭克王國設立統一的教會法。6世紀初(507年之後)《薩利克法典》被定成。這是一部拉丁語的法蘭克民族法律收集。

丕平王朝
511年克洛維死後,他的王國被四個兒子瓜分。雖然他的後代不時得以統一整個帝國,但在日耳曼人的傳統影響下,帝國往往在帝國父親死後被分給他的兒子。639年達格貝爾一世死後,他的兒子得以再次繼承一個統一的王國,但國家的實權掌握在宮相和王太后手中。

這些宮相試圖掌握整個王國的權力。從657年到662年,一個宮相的兒子以被國王收養的方式得以登上王位。687年,奧斯特拉西亞的丞相中丕平戰勝了整個王國的統治者,為丕平王朝和卡洛林王朝的上升鋪平了道路,但當時丕平還不敢篡權。

714年丕平死後,國內發生了爭權內訌,719年丕平的私生子查理·馬特獲勝。以兇殘著稱的馬特面臨著內憂外患。在王國內始終有不同的部落試圖推翻他的統治。732年,他與過去的敵人一起在圖爾戰役中戰勝了入侵的阿拉伯人。他被認為為西方世界天主教信仰的拯救者。此後他向東戰勝了弗里斯蘭人、薩克森人、巴伐利亞人和阿拉曼尼人,這些勝利進一步鞏固了他的統治。此外他還支持聖波尼法爵在這些地區的傳教工作。737年法蘭克國王死後,他成為帝國的唯一統治者,但像他父親一樣,他沒有國王的稱號。按日耳曼人的傳統,馬特在死前將帝國分給了他的兩個兒子丕平三世和卡洛曼。

卡洛林王朝
在此後的鬥爭中,丕平三世獲勝,他的兄弟和法蘭克王國的最後一位墨洛溫王朝國王被迫進入修道院。751年他按舊約中的儀式塗油登基成為國王。三年後,教宗斯德望三世再次為他塗油。754年,丕平同意將拉文納送給教宗,而教宗則認可卡洛林王朝為法蘭克王國的國王。755年開始,教宗開始要求丕平遵守諾言,丕平兩次對倫巴底人作戰並將所有贏得的土地送給了教宗,這樣丕平實際上成為教皇國的創立人。768年丕平死,他為兒子們留下了一個政治上和經濟上都欣欣向榮的王國。

查理大帝的弟弟死於771年,這樣查理就成為帝國的唯一統治者了。查理依然受他父親與教宗之間的條約束縛,由於倫巴底人不承認這個條約,他繼續與倫巴底人作戰。774年他佔領了整個倫巴底王國。同時他支持向東的傳教工作。到785年為止,他與薩克森人的戰爭決定着他的政治。785年,薩克森公爵威德金特臣服於查理,但雙方之間的戰爭一直持續到804年。

連綿的戰爭推進了法蘭克王國的封建化,受封建統治的農民的數目大增。封建統治者,尤其國王(後來皇帝)和公爵的權利大增。教會的權利也得到鞏固。為了鞏固國家的權利,查理在邊界建立一系列邊界地區,這些地區是國家的防衛緩衝區和進攻集合區。這些邊界地區被封給有特權的伯爵,實際上這些邊界地區處於帝國領域之外,而不是帝國的一部分。他向這些地區移民,讓農民到那裡去守護這些地區,並在那裡建造城堡。尤其重要的邊界地區有克恩頓和其北部的邊界地區,後來這些地區形成了奧地利。

793年查理對王國內部的管理進行改革來進一步鞏固內部的統治。國王的直接管理機構是王府、王家法庭和總理府。在王國內,伯爵管理國王的財產。國王通過他的信使向伯爵發布命令和決定伯爵之間的爭議。阿亨成為皇帝宮殿和查理統治下的法蘭克王國的中心。

800年12月25日查理在羅馬被加冕為皇帝,這是他權利的頂峰。

查理統治了46年,他死於814年。他的兒子路易成為皇帝。查理在806年就已經規定了他死後王國按日耳曼傳統由他的兒子瓜分,但路易決定不顧這個遺囑而欲保存帝國的統一。817年他發布了一個法令來防止帝國的分割,他的理由是皇帝的名稱是不可分的,他指定兒子洛泰爾為副皇帝。他在他的法令中規定皇帝的長子繼承皇帝位。他的這個決定獲得了教會的支持,教會認為帝國的統一與教會的統一是一樣的。這樣一來帝國的主教介入了政治:他們成為皇帝兒子的對手。這些兒子們當然希望分國。從829年開始,皇帝與他的兒子們之間發生武裝衝突。

路易死於840年,他的兒子洛泰爾一世成為唯一的統治者,但是843年他的三個兒子還是在《凡爾登條約》裡決定三分法蘭克帝國。帝國後來在855年的普呂姆分割、870年的《墨爾森條約》和880年的《利貝蒙條約》中又多次被細分。此後法蘭克帝國再沒有被統一過。各個不同的帝國部分發展出不同的習俗、民風、語言,成為了獨立的國家。有一段時間裡,人們還稱分開的國家為東法蘭克帝國和西法蘭克帝國,但約一百年後這些稱呼也都消失了。只有西部的「法蘭西」繼續使用法蘭克這個名字,而東法蘭克王國則演變為神聖羅馬帝國,繼續維持着羅馬皇帝的傳統。

查理在他的遺囑中規定將帝國分給他的三個兒子丕平、路易和小查理,但由於丕平和小查理於810年和811年去世,這個三分的計劃無效,路易於813年被提升為副皇帝,814年得以繼承其父的皇位。

路易決定不分王國後與他的兒子們交惡,雙方發生戰爭。830年代初在一次宮廷政變中,路易被他的兒子們扣押,喪失實權,而他的兒子們則在各自的領地中越來越獨立,路易實際上只是一個名義上的皇帝。路易死後三年,洛泰爾一世、查理和路易在843年的《凡爾登條約》裡三分帝國,法蘭克帝國結束,再也沒有重新統一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0 00:47:36 | 顯示全部樓層

東法蘭克王國

東法蘭克王國(德語:Ostfrankenreich)為中歐的一個君主制國家,存在時間為843年至公元10世紀。

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查理曼大帝的三個後人,洛泰爾(Lothair)、日耳曼人路易(Ludwig II der Deutsche)及禿頭查理(Charles II le Chauve)簽署《凡爾登條約》,共同瓜分整個法蘭克王國。當中,日耳曼人路易分得了王國東部的領土,建立起一個稱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君主制國家。另外,法蘭克王國的剩餘領土則分裂成西法蘭克王國及中法蘭克王國。然而,路易所處的東部領土,是一片被征服不久的德意志地區,較其他地方落後。

公元870年,路易與西法蘭克國王查理簽署《墨爾森條約》,瓜分洛泰爾後人所遺留下來的中法蘭克王國領土。這條條約使得東法蘭克王國領土得以擴張,並確立今天德國領土的雛型。

雖然東法蘭克王國保存了卡洛林王朝的統治,但是當地的文化、經濟及政治相對落後。此外,薩克森、法蘭克尼亞(Franken)、巴伐利亞及士瓦本等公國相繼崛起,使得卡洛林的王權旁落,大權頓失。另外,當時東法蘭克王國的外患也相當嚴重,有來自東邊的馬扎爾人入侵,以及北歐諾曼人的侵擾,都令東法蘭克王國受到影響,王權不能集中。

899年,國王阿努爾夫(Arnulf von Kärnten)病逝,其子孩童路易(Ludwig IV das Kind)繼位。由於他年少,因此權力落入美因茲大主教的手上。不久後,路易在911年病死,東法蘭克的卡洛林王朝絕嗣。後來,法蘭克尼亞公爵康拉德一世(Konrad I.)繼位,完全取代卡洛林王朝的統治。數年後,康拉德去世,王位輾轉落入薩克森公爵捕鳥者亨利的身上,開始薩克森王朝,也稱德意志王國(Kingdom of Germany)。

亨利一世在936年去世後,其子鄂圖一世繼位。他力主建立一個得以凌駕於各公國的王權,因此大力鎮壓各公國的叛亂。962年,教宗約翰十二世為他加冕,稱之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自此,東法蘭克王國逐漸過渡到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


[ 本帖最後由 mrpt 於 2009-11-10 00:51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0 00:55:11 | 顯示全部樓層

神聖羅馬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德語: 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拉丁語: 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歐和中歐的一個封建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早期為統一的國家,中世紀後演變為一些承認皇帝最高權威的公國、侯國、伯國、宗教貴族領地和帝國自由城市的政治聯合體。

其帝國國祚,因自稱奉天承運,被日耳曼人追溯為承繼羅馬帝國而來,而稱之為神聖羅馬帝國。

德國人在論述其帝國歷史時,將其定義為「第一帝國」;與後來的德意志帝國(1871年-1918年,史稱為第二帝國)與希特勒執政時期(1933年-1945年,史稱為第三帝國)加以串連論之。

前509年,羅馬建立了羅馬共和國。公元前2世紀,羅馬成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49年,軍事將領凱撒奪取了政權。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元首制,羅馬從此進入羅馬帝國時期。

前1世紀,就有凱爾特人在萊茵河流域西部居住,也被羅馬人稱為高盧人,居住的地方在今法國、比利時、意大利一帶,被稱為高盧。公元前58年到公元前51年,克拉蘇之後、羅馬共和國後來的國家元首愷撒率軍征服高盧,使之成為羅馬共和國的一部分。3世紀後,羅馬帝國勢力開始衰退。

前5世紀,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周圍的北歐地區,居住着另外一些部落,他們被羅馬人稱為日耳曼人。後來,大部分日耳曼人定居在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間的廣闊地區,這一地區被羅馬人稱為日耳曼尼亞(Germania)。

從370年左右,羅馬就已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的首都在梅蒂奧拉努(今米蘭),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但耐人尋味的是,東、西羅馬帝國彼此並非敵對關係,反而在很多方面密切合作,同聲共氣。此後100年間,羅馬城多次被外族攻佔和血洗,西羅馬帝國的實力和威嚴一落千丈。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解體,末任羅馬皇帝自己發出退位詔,宣布西羅馬帝國不復存在,帝國的所有殖民地均可自行獨立。東羅馬帝國卻得以保留,即後來的「拜占庭帝國」。

西羅馬帝國雖然於476年瓦解,其皇帝被日耳曼人廢黜。然而羅馬人在巴黎地區的統治一直持續到486年,那一年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法蘭克人墨洛溫王朝的國王克洛維徹底打敗了羅馬人,建立了法國的前身法蘭西亞(Francia)。其後法蘭克王國不斷發展壯大,到800年王國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的統治之下達到鼎盛,統一了今法國、德國、荷蘭、瑞士、北意大利、奧地利西部、西班牙東北角的領土,史稱查理曼帝國。

840年,查理曼之子路易一世去世,他的帝國也隨之分崩離析。843年,路易一世的三個兒子訂立凡爾登條約,分全國為三部分。其中查理大帝的長孫洛塔爾(795年—855年)承襲皇帝稱號,並領有自萊茵河下游以南、經羅納河流域,至意大利中部地區的疆域,稱為中法蘭克王國。而他的弟弟路易(804年—876年),被稱為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萊茵河以東地區,稱為東法蘭克王國。另一個弟弟禿頭查理則領有除此之外的西部地區,稱為西法蘭克王國。這些基本上是後來意大利、德國和法國三國的雛形。

基本上在差不多時候的9世紀早期,於5世紀從歐洲大陸進入不列顛的日耳曼人盎格魯、薩克遜等部落的後裔也在不列顛島上形成統一的英格蘭王國。

962年,德意志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到973年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

1157年,這一帝國得到了「神聖帝國」的稱號。1254年,帝國第一次開始使用頭銜「神聖羅馬帝國」,此後作為官方名稱沿用直至1806年。

自奧托一世(奧托王朝第一任皇帝)由教宗加冕以來,每一位德意志國王都希望獲得皇帝名號。在薩克森與法蘭克尼亞兩朝,皇帝擁有實際的權力,並時常因主教敘任權問題與教皇發生衝突。然而隨着德意志各諸侯離心傾向的加劇,皇帝的地位不斷下降。1356年盧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頒布《金璽詔書》(《黃金詔書》)以後,皇帝實際由選侯選舉產生,形同虛設。16世紀時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試圖重振皇權的努力,也因歐洲各國的聯合反對而作罷。

實際上,神聖羅馬帝國與拜占庭帝國沒什麼直接關係,這裡說的羅馬帝國應與神聖羅馬帝國加以區別。拜占庭帝國,乃是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於330年遷都拜占庭,並改名為君士坦丁堡,將羅馬帝國劃為東、西兩部分,其中的東羅馬帝國,在中世紀稱為拜占庭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到了12世紀至13世紀期間,皇帝因為缺乏強大的王室領地,來作為稅收來源和王權擴張的基礎,中央政府的勢力逐漸衰弱;由於資本主義發展而富庶的意大利地區北部城市,如威尼斯、佛羅倫斯等等,持續地吸引着皇帝的注意和精力,帝國的權力落入王公貴族手中。此外,帝國又欠缺公認的王室繼承法,因此一旦國王去世,往往造成各選帝侯繼任皇帝的紛爭,因而導致帝國的內戰和陷入無政府狀態。繼位皇帝必須以武力戰勝其他不支持的諸侯,或者必須想辦法贏得多數諸侯的擁戴,才能維繫皇帝的權威;在這種情況之下,使得神聖羅馬帝國雖然擁有大一統的「國家」之名,實際上卻逐漸演變成為一個鬆散的「邦聯組織」。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神聖羅馬皇帝利奧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而他妹妹,法國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被法國共和政府處決,再加上「公平、自由、博愛」思潮的擴散,利奧波德二世極力聯合歐洲各國君主,以武力保衛法國的君主制。1792年利奧波德二世正式與普魯士締結同盟,準備以武力干涉法國。他卻在這時暴斃,不過他的兒子,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繼續了他的政策,更於次年與普魯士、薩丁尼亞、英國、荷蘭和西班牙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但這個聯盟在1797年,因聯軍被拿破崙所率領的法國意大利方面軍打敗,被迫議和而土崩瓦解。

1799年,歐洲列強趁法軍猛將拿破崙的軍隊被困埃及的契機,再次發起反法戰爭。這次帝國聯同英國、土耳其、俄羅斯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但同年底拿破崙隻身返國,發動霧月政變並取得法國軍政大權,成為法國第一執政。此後拿破崙親自指揮意大利方面軍,回頭對付反法各國,於1800年打敗聯軍,帝國不得不與拿破崙議和,解散反法同盟。而拿破崙在政變結束後三周發表的公告中,宣佈「大革命已經結束」,令歐洲列強稍微安心,再加上他們的實力受損,因而暫時放棄反法的行動。但拿破崙的野心令歐洲在幾年後再起干戈。

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稱帝。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見到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崛起加劇了德國諸城邦的分化,擔心法國再次擴張,與神聖羅馬帝國抗衡。因此,他決定糾合英國,俄國,瑞典和那不勒斯,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帝國在俄軍支援下入侵法帝國盟國巴伐利亞。而那不勒斯則和帝國軍一道進攻拿破崙在意大利的盟國。不過拿破崙迅速做出反應,自本土揮軍渡過萊茵河。12月2日,法、俄、神聖羅馬三國皇軍,在奧斯特利茨(Austerlitz)打了一場「三皇會戰」。拿破崙最後不但守住巴伐利亞,更攻入哈布斯堡領地摩拉維亞,更將帝國軍趕出意大利,並在普魯士境內打敗俄援軍。

12月16日,法國和帝國最終簽訂《普勒斯堡和約》。和約簽訂後,拿破崙決定成立以自己為護國公的萊茵邦聯,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區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崙的威逼利誘下,16個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邦簽訂了《萊茵邦聯條約》(Rheinbundakte),脫離帝國,加入邦聯。此舉嚴重削弱奧地利在德意志地區的領主地位,令弗朗茨二世大為不快。拿破崙為了吸引更多國家加入邦聯,決定親手終結神聖羅馬帝國。因此他對奧皇弗朗茨二世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並且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德意志國王的稱號。最後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帝號,僅保留奧地利帝號。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0 01:01:44 | 顯示全部樓層

萊茵邦聯

萊茵邦聯又稱萊茵聯盟(德語:Rheinbund;法語:Confédération du Rhin,是俄國亞歷山大一世及奧地利弗朗茨一世於奧斯特里茨戰役戰敗後由拿破崙所建立,是1806年至1813年間於德意志地區的政治實體,最初成員有16個前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

後來聯邦再多19個邦國加入,聯邦的邦國合共統治超過一千五百萬人,對法國於東線有著策略性的優勢。

1806年7月12日,通過簽署萊茵聯邦條約(德文:Rheinbundakte),16個在法國保護下,包括列支敦士登、巴伐利亞、符騰堡和巴登在內的萊茵河兩岸的德意志南部、中西部邦國,脫離了神聖羅馬帝國,而建立了一個新的政治聯合體萊茵聯邦。聯邦在法蘭克福設兩院制議會,推選拿破崙為保護人,並由拿破崙支配聯邦的外交和軍事;協議同時規定,在發生戰爭時,聯邦有義務向其保護人拿破崙提供一定數量的軍隊。8月6日,已自稱奧地利皇帝的弗朗茨一世(即神聖羅馬帝國的弗朗茨二世)被迫宣佈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在接著的數年,有再多23個邦國加入;弗朗茨一世的哈布斯堡王朝只能夠統治帝國剩下的領土奧地利。德意志地區內只有奧地利、普魯士、丹麥控制的荷爾斯泰因和瑞典的波美拉尼亞地區未有加入邦聯,而且不計算併入法國的萊茵河西岸和艾爾福特。

根據條約,聯邦平常由一個憲法權力的組織管理,但聯邦各邦國都擁有獨立的主權。

聯邦亦是一個軍事同盟:各邦國有義務向其保護人拿破崙提供一定數量的軍隊助戰。作為回報,這些邦國的統治者將被給予較高地位:巴登、黑森、克萊韋和伯爾升為大公國,而符騰堡和巴伐利亞則升為王國。其他邦國亦可以與其他前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合併而得到擴展。

1806年普魯士敗於法國後,很多中小德意志邦國都加入邦聯。1808年邦聯達到最大的版圖,包括三個王國、13個公國、17個侯國、及漢堡、呂貝克和不萊梅三個漢薩同盟城市。

1810年德意志西北部大片地區被迅速合併到法蘭西第一帝國,以便監控對英國的禁運,令封鎖英國的大陸封鎖能夠順利推行。

1813年10月中旬,拿破崙在萊比錫戰役中被打敗,撤退到萊茵河西岸,失去保護的聯盟內各邦國爲了自身的利益,很快就倒向了反法同盟一方。10月31日,聯盟正式解體。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0 01:08:49 | 顯示全部樓層

德意志邦聯

德意志邦聯(德語:Deutscher Bund,1815年6月8日—1866年8月23日)是在1815年根據維也納會議而成立的一個鬆散組織,目的是團結在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被廢除後餘下的德意志邦國。

在1806年至1815年間,拿破崙席捲歐陸,廢除神聖羅馬帝國,將原帝國境內的德意志諸邦組織成立萊茵邦聯並自任護國主,但萊茵聯邦在1813年拿破崙入侵俄國失敗後瓦解。後來新成立的德意志邦聯的領域,約同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帝國領域,只少了比利時一地。邦聯成員國由神聖羅馬帝國時期三百多國劇減至三十九國,並確立為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成員們保證彼此相互防守,和聯合保衛美因茨、盧森堡城、拉施塔特、烏爾姆和蘭道的堡壘及要塞。

奧地利首相領導的邦聯議會,定期在法蘭克福舉行會議。事實上,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帝經常代表「首相使者」領導議會,操控邦聯的大權。

1866年普奧戰爭結束,邦聯瓦解。普魯士王國以德意志關稅同盟為基礎,另行成立北德意志聯邦;新成立的北德意志邦聯排除了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領地及南德4邦(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及黑森),但增加了普魯士兼併親奧各邦各城市的德西大片領地,以及北部奪自丹麥國王所有的什列斯威-霍爾斯坦2公國。普法戰爭勝利後,1871年1月1日,在巴黎凡爾賽宮鏡廳,普王威廉一世正式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由普魯士霍亨索倫家族統治的這個嶄新帝國,成為真正統一的德意志民族國家。

除了荷蘭的林堡 (Limburg) 、奧匈帝國相關領地、盧森堡與列支敦士登之外,其他一切邦國(包含原本獨立自主的南德4邦)都臣屬於德意志帝國。兩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接連戰敗,割去德東大片領地給波蘭與俄羅斯。

18世紀後期開始,政治、經濟、知識和文化上的改革逐漸湧現。在這個啟蒙時代,洛克、盧梭、伏爾泰與亞當·斯密等重要的學者都是著名代表。浪漫主義漸漸興起,更在法國大革命中大放異彩———個人與國家的自由正式確立,打倒權貴與封建制度。舊秩序和舊文化崩壞,取而代之的是不同的學術思想與理論。新的生產方法興起,導致工業資本主義崛起。

但是,拿破崙的戰敗確保了保守的政權,例如普魯士王國、奧地利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等生存。讓這些國家藉維也納會議的成功,成立神聖同盟,壓制因法國大革命而引起的激烈革命風潮。1815年,與會國家嘗試盡量恢復歐洲在戰前的舊秩序,以圍堵法國、防止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傳播。在首相梅特涅領導下,位於中歐的奧地利帝國在歐洲大陸的地位舉足輕重,為會議制度的主導者,亦即梅特涅制度。哈布斯堡王朝除了抗衡法國,也是中歐的重要防線,阻止意大利與德意志成為民族國家。這樣的勢力均衡看似固若金湯,其實並不穩定。

拿破崙在滑鐵盧戰敗後,在列強安排下,名存實亡的神聖羅馬帝國被廢除,被德意志邦聯取代。由於奧地利與普魯士都怕對方坐大,所以讓邦聯的組織鬆散,難以支配。

當時,一般認為,在後拿破崙時代的普魯士,革命難以出現。在成為最強的德意志邦國、作為統一德國的政治中心與在19世紀末爭霸歐洲大陸之前,普魯士看似落後。在普國東方,莊園起義僅僅在條頓騎士團沒落時發生。在騎士圖統治下,農業結構十分鬆散,但普魯士貴族後來漸漸擴張領地,佔領騎士團曾擁有的農地,令農民順從。就連市區也缺乏導致革命的誘因———容克為了防止城邦坐大,就促進它們的貿易,令市區、郊區的勞動階層都必須向封建制度臣服。相對來說,在英國與法國,市區發展隨着封建制度崩潰而來。所以從啟蒙運動到德國在二戰戰敗,兩國都更能適應西方民主制度。但普魯士的霍亨索倫王朝則建立了高度中央集權的體制,令議會政府難以興盛。所以,在拿破崙戰爭時,普魯士的社會與體制都很落後。她仍以軍事貴族為世襲的統治階層,其階級制度又十分嚴密。

其實,除了普魯士,在整個德國,或諸多德意志邦國裡,政治分裂、貴族與商人的利益衝突,以及扼殺競爭與創新的公會制度,都減慢工業發展。這的確能確保中產階級弱小,守住舊制度,讓政局穩定。但是,面對法國的進攻時,普魯士完全招架不住。因此,很多人都警醒,並深信脆弱、分裂和落後的德國,將會被已經統一及工業化的鄰邦所侵吞。

1815年後,普魯士的失敗正意味着政經與社會改革都很迫切———官僚行政必須改善,而且必須實施更有效率的精英教育制度。得到拿破崙時期的德意志與意大利行政規劃的啟發,卡爾·奧古斯特·馮·哈登貝格與施泰因等普國官員採取保守政策,革新體制之餘,保障貴族的權益。

這些改革令普魯士的軍隊專業化,又開「全民皆兵」之先聲,逐步建立強大軍事力量。普魯士又在擁有貴族體制之下,廢除容克對土地的壟斷、農奴制度與其他封建體制,幫助實現工業化。

維也納會議後,法國大革命引起的革命浪潮似乎受到控制,但僅僅能緩和保守勢力與自由派的民族主義分子之間的衝突。這種緊張局勢一直持續到1848年革命為止。由於革命最後在此年三月爆發,這段時間被稱為前三月時期 (德語:Vormärz) 。

此際,保守勢力與自由分子在社會上形成對立。在普魯士,前者乃擁有軍政大權的容克大地主、奧地利權貴,以及在德意志支持邦國自主的侯國與城邦。後者則從事商業、貿易與工業。

受到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大眾愈發要求變革。奧地利操控德意志邦聯,逐漸引起民族主義分子的不滿。梅特涅對此十分擔心,因為民族主義的興起,尤其是青年運動,不但將動搖奧地利在德的勢力,還會激起奧地利帝國內多個民族的反抗之心。奧地利境內大量匈牙利人與斯拉夫人一旦壯大,足以威脅奧國的統治。

前三月時期,歌德、約翰·戈特利布·菲希特和約翰·戈特弗里德·馮·赫德等思想家提倡浪漫的民族主義。也有其他代表向青年宣傳這些思想。神父弗里德里希·雅恩設立體操會社,令年青的中產階級接觸民族主義思想———他們更設立青年會社 (Burschenschaft) ,支持民族主義。 1817年的瓦爾特堡節 (Wartburgfest)更奉馬丁·路德為德意志民族主義的先驅者,在宗教界引起民族情緒。在節日上,更有焚書與其他類似活動,用以銷毀一切被認為是反動的物件,其中包括劇作家奧古斯特·馮·科茨比的書籍。1819年,這名劇作家由於被懷疑為俄國作間諜、企圖恢復舊建制,被神學學生卡爾·路德維希·桑德殺害。該兇手後來被處決。梅特涅反應迅速,以此事作藉口,勸諭邦聯議會發表1819年的卡爾斯巴德決議,關閉青年會社,壓制支持自由的傳媒,並限制學術自由。

這個時候,普魯士仍然繼續壓制自由主義的發展,繼續推行改革。1834年,她成立德意志關稅同盟,促進貿易發展與工業發展。這正與施泰因和哈登貝格以前設想的改革計劃不謀而合。無形中,這些改革衍生了支持統一德國的聲音,尤其是影響力漸大、爭取更多政治權利的中產階級。不過,普魯士更擔心的是她的落後與強鄰。關稅同盟建立了一個共同市場。透過廢除地區關稅、統一度量衡,除奧地利以外的大部分德意志邦國,建立了德國經濟的雛形。

1842年時,關稅同盟已經包括幾乎所有邦國。其後二十年之間,德意志鋼鐵業產量增長四倍;煤產量也大幅增加。後來,德國工業家開始發明鋼槍、煉鐵軸及後裝式步槍,顯示德國成功將科技應用在武器上。克虜伯家族的工業後來更成為德國的重要重工業公司。於是,德國國防大為鞏固,令普魯士與容克們都不受外國侵犯。德國工業同時在民用事業方面有很大的貢獻;令德國不再依賴英國的材料與產品。

普魯士成為工業重鎮,因此增強中產階級的勢力及民族運動。經濟融合加上邦國之間的民族意識提高,令政治融合指日可待。德意志開始顯示種種「准國家」的特徵。

大地主與工商業階層組成的聯盟,促使普魯士的保守政權能在前三月時期後依然保持穩定。馬克思與恩格斯對於1848年革命的失敗,作以下評論:「此聯盟誠然太脆弱,無以自立,是以未能掌權當政。惟有向地主官僚稱臣,方可經商。」1 必須說明的是,即使工商界影響有限,它的勢力一定要夠強大,才會引起政府的注意—何況法國大革命嚇怕眾多容克,普國難以馬上接受與工商界合作。

1848年前,局勢仍算穩定。雖然資產階級願意不要權力而取利益,但地主已經發覺他們的經濟力量正在衰退。關稅同盟固然令經濟進步,並能暫時滿足資產階級,但它也會令他們壯大,與普魯士想限制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發展的方向恰恰相反。

關稅同盟代表着經濟融合、現代工業資本主義的崛起,以及中央主義取代地方主義,令德意志長期以來各邦國自立門戶的時代結束。1844年,在西里西亞,工業漸漸發達、效率極高,織布工人因此遇到新競爭,生計嚴重受影響,故發動起義。這一小群技工、織布工人、短工、公會會員和小商人,後來與由大地主與工業家壟斷的第二帝國產生摩擦,引起不少問題。階級衝突尖銳、缺乏民主經驗,加上擁有軍政大權的貴族寡頭政治,令帝國採取專制手段鎮壓反對聲音,尤其在俾斯麥時期鎮壓天主教徒與社會主義分子。

總而言之,關稅同盟促進經濟統一、激起民族主義,又引起眾多邦國追求政治統一。奧地利對邦聯的控制漸漸減退;普魯士取而代之,成為邦國的領導者。

但是,同盟仍然不能滿足中產階級。他們始終希望得到更多的政治權利。1848年革命首先在法國巴黎爆發,消息馬上傳播到不滿的資產階級自由分子及激進的工人。只有最保守的羅曼諾夫王朝與奧斯曼帝國不受影響。

1848年3月15日,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的臣民經過多年的壓迫,終於在柏林以暴亂表達政治要求。在巴黎,軍隊用障礙物阻止市民生事,但法王路易·菲利普最後被人民推翻,逃到英國。普王為勢所迫,惟有答應革命黨人的要求,承諾成立憲法與議會,並支持統一德國,以保權力。

在法國,經過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1830年的七月革命與剛剛發生的革命,保守派貴族再一次被革命黨推翻。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革命黨人卻內訌。資產階級的溫和派支持君主立憲,但巴黎的工人階級支持社會主義分子。於是,內戰爆發。在巴黎,失業工人高呼麵包或領導 (bread or lead) 的口號,高舉紅旗,又拜訪障礙物,首次以無產階級的名義企圖推翻共和國。這是恐怖時代以來,最大規模的工人起義。但共和國血腥鎮壓起義,令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結怨。

5月18日,法蘭克福國民議會召開,數個德意志邦國與奧地利本部的代表進行首輪討論。但是,代表馬上因德國將來的領導權及版圖而爭論不休。有代表支持成立由奧地利統治的大德意志 (Grossdeutschland) ,將奧地利本部與波西米亞併入新德國;有代表則支持由普魯士統治的小德意志 (Kleindeutschland) ,不包括任何奧地利領土。

由5月到12月,議會只是集中討論理論問題,但保守派已經迅速採取行動,打擊改革派。這個時候,在梅特涅統治的奧地利與尼古拉一世統治的俄羅斯,擁有土地的上產階級擔心利益受損,十分不滿。反動勢力變得壯大,更運用政治壓力,令兩國政府迅速鎮壓革命。那邊廂,普軍始終忠於國王,而人民又對革命毫無興趣,令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重拾信心。議會發表德意志人民權利宣言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the German people) ,並草擬好憲法。由於奧地利拒絕接受憲法,會議即請普王接受德國皇帝的稱號。但為勢所迫,加上深信君權神授、鄙視由別人選出來的名位,普王拒絕「拾取在溝渠上的皇冠」。議會代表失敗,惟有把議會解散。普軍到臨清場,數千名中產階級的自由分子逃走,大多去了美國。

1850年,普王自立憲法,回應失敗了的民間革命。他決定要成立一個團結北方德意志邦國的聯盟,讓他與上產階級掌握實權。奧俄兩國深恐普魯士壯大並主宰德國事務,於是對普王施加壓力。普王惟有妥協,暫時放棄統一德國的計劃,簽訂奧爾米茨條約。

在奧爾米茨之恥後,新一代領導人湧現,謀求統治階層的革命,回應人民富強祖國的願望。不但是德國,就連意大利與日本也有這樣的人才。三國都以普魯士式的獨裁政體主導自強運動;三國的新領導層並不採取強烈反動的路線,實行看似自相矛盾的保守現代化計劃。正如施泰因和哈登貝格,俾斯麥同樣想在變幻莫測的時代,保持容克的地位。威廉一世任命他為首相,就是為了防止自由分子阻止軍事改革。後來,容克階層大力鼓勵經濟發展,令普魯士國力蒸蒸日上,贏得中產階級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三國的保守現代化都由優秀領袖主導:意大利的加富爾、德國的施泰因、哈登貝格與俾斯麥,及日本明治時代的多位領袖。這樣的情況並非巧合。在這個時代,他們都是忠君的保守派,卻能運用如此的條件展開改革、現代化與統一運動。雖然他們都屬於貴族階級,但同樣反對舊制度;其背景促使他們忠於命令,而又不失政治才能。也許,舊體制的崩壞促成了這新一輪的社會變革。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0 01:21:21 | 顯示全部樓層

德意志統一

德意志統一發生於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成功統一了多個德意志邦國,建立了德意志帝國。由這個時間開始,所有德意志邦國都能被統一稱為「德國」。對於這位「鐵血宰相」是否擁有統一德意志的宏大計劃,還是只是純粹擴張普魯士的領土,長久以來有很多爭論。

拿破崙其中一項成就是將擁有超過1,000個邦國的神聖羅馬帝國改組成39個更簡化的邦國,這些邦國組成了德意志邦聯和後來1871年建立的德意志帝國的基礎。

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能夠將這39個邦國統一成一個國家有數個關鍵原因。多年前泛日耳曼主義的興起已經開始了德意志的統一運動,最初與自由主義相關。1848年革命 — 歐洲面臨經濟蕭條的一段時間 — 中止了德意志邦聯嘗試統一的計劃。這更清楚顯示了奧地利帝國並不適合成為推動統一德意志的代表。

1860年代早期,普魯士國王與議會的衝突引發了一次憲法危機。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1862年任命俾斯麥為首相。俾斯麥希望自己能夠解決這次憲法危機,並撃敗外來勢力,令普魯士成為德意志內的領導勢力,最終成為一個保守、普魯士領導的德意志國家。

建立這個統一國家的泛日耳曼主義,迅速地擺脫1848年革命時的自由和民主特徵,趨向俾斯麥提出,權力主義的「現實政治」。俾斯麥能夠統一德意志主要靠三次軍事勝利:普丹戰爭(1864年)、普奧戰爭(1866年)和普法戰爭(1870-71年)。雖然這幾個德意志的敵人向德國人宣戰,但仍令他們覺得需要成立一個強大、統一的國家。

1863年11月18日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簽署11月憲法,宣布什列斯威是丹麥的一部分,對於德意志邦聯來說是違反了倫敦議定書的議定。廢除11月憲法的外交嘗試失敗之後,1864年2月1日普軍越過什列斯威邊界,戰爭爆發。普丹戰爭結果是普魯士和奧地利軍隊的勝利,兩國在之後簽訂的和平條約奪得什列斯威和好斯敦的控制權。(議定普國取得什列斯威,奧國則取得好斯敦)

1866年,與意大利配合,俾斯麥製造了一個奧地利與普魯士宣戰,爆發普奧戰爭的情況。克尼格雷茨戰役的決定性戰役,令到普魯士能夠合併一些領土和俾斯麥可以排除普魯士長久以來的競爭對手奧地利及其盟友,並且與在戰爭中支持普魯士的德意志邦國組成北德意志邦聯。此戰亦終結了奧地利對德意志邦國的控制。

新建立的邦聯是日後德意志帝國的基礎。美因河以南的四個德意志邦國仍舊獨立,但與普魯士組成軍事同盟。1867年,奧地利皇帝的權力因此戰而削弱,被迫向匈牙利的貴族妥協,授予同等地位,建立二元君主國奧匈帝國。奧地利勢力從此再不能涉足德意志。

俾斯麥經軍事勝利消除了奧地利對統一的阻力,好的是減弱奧地利的勢力,但是壞的卻令到德意志更加分裂,在戰爭中支持普魯士的邦國與支持奧地利的邦國互相對立,難以融和。由於這令到德意志的民族主義有所削弱,需要有一場戰爭重新團結德意志各邦。除此之外,俾斯麥要達致統一,亦需要清除法國拿破崙三世在德意志的勢力。他在普法戰爭中就實現了這兩個目標。

1870年,法國反對俾斯麥支持的霍亨索倫王朝親王接受西班牙的王位。而在此之前,拿破崙三世已經拒絕了另外三個歐洲王室的候選人。這些行動當然絕對不能公開,但亦必須制止俾斯麥的計劃,若霍亨索倫王朝成員成為西班牙國王,法國接壤的兩個國家都會是德意志的勢力,令到法國腹背受敵。當這件事曝光的時候,法國被羞辱,法國的外交大臣格蒙特公爵阿革諾耳寫了一份斬釘截鐵的聲明,說若有普魯士的親王可以適合成為西班牙國王的話,法國政府將會支持。雖然普魯士退出競逐王位,但是俾斯麥仍將經他修飾、刪減、具辱罵意味的埃姆斯電報刊登在報章上,刺激法國策動普法戰爭。拿破崙三世希望像拿破崙一樣能夠分裂德意志邦聯。但是法國未有在奧地利支持下就與北德意志邦聯和南德意志諸邦作戰。1866年普魯士與奧地利簽訂的條約發揮作用:奧地利沒有干預,所有德意志邦國軍事上統一對抗法國入侵。於幾次戰役後,1870年7月1日發生的色當會戰德軍打敗了法軍主力,並且俘虜了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

可是新成立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仍然繼續作戰。在巴黎之圍之中,獲南德意志諸邦支持的北德意志邦聯,與其合組德意志帝國。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於凡爾賽宮鏡廳成為「德意志皇帝」,而選擇鏡廳的原因是這裡有眾多被法國合併的德意志地區的壁畫。簽訂和平條約時,法國割讓在三十年戰爭時,路易十四吞併的傳統上屬於德意志地區的阿爾薩斯和德語地區的洛林。

這場戰爭奠定了俾斯麥和普魯士成為德意志統一後的領導者。1871年凡爾賽條約(於稍後的法蘭克福條約中得到確認)中,德意志南部的邦國正式被合併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並終結了這場戰爭。俾斯麥作為新成立帝國的第一位首相,他領導了德意志由聯邦過渡到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

德意志帝國包含25個邦國,當中三個是自由漢薩城市。這是「小德意志」方案的實現,排除了包括奧地利在內的「大德意志」方案。

俾斯麥本人1866年制訂了北德意志邦聯憲法,1871年經少許修改後成為了德意志帝國憲法。德國擁有了民主的特色:特別是帝國議會,對比於普魯士議會,帝國議會的議員都是直接和在同等男性普選權下產生的。可是,法案仍需要聯邦議會中來自各邦的代表審議通過,而聯邦議會中普魯士具有重大的影響力。在憲法的背後,普魯士在這兩個議會裡仍然有絕對的影響,靠的是賦予給皇帝的執政權力,和皇帝指派的聯邦總理 — 奧托·馮·俾斯麥。俾斯麥只對皇帝負責,在皇帝的授權下為他服務。總理正式上是一個一人內閣,處理所有國事; 實際上,國務卿只是非官方的文件大臣。除了1872–1873年及1892–1894年,其餘時間帝國的總理同時亦是普魯士的首相。帝國議會擁有通過、修訂或否決議案的能力,但不能制定法律,制定法律是總理的職務。這部憲法的一個問題是這是設計讓某幾種人掌握首相與國王的職務。憲法未有考慮到一個強勢國王與一個傀儡首相的情況。

其它的邦國都可維持本身的政府,但是較小邦國的軍隊則改由普魯士控制,而較大邦國如巴伐利亞和薩克森王國等的軍隊則跟從普魯士編製,在戰爭時期會交由帝國政府指揮。雖然國內權力主義受到重視,但是政府仍然准許政黨的發展。

接踵而來的「文化鬥爭」(1872-1878年)並不是像文化戰爭一樣的政治鬥爭,而更像是語言和教育上的鬥爭。作為總理的俾斯麥,他嘗試限制羅馬天主教會及其政治上的代表德國中央黨對國內學校的教育和語言有關領域上的影響。對帝國非德國族裔,包括波蘭人和丹麥人少數民族的德國化政策都由德語學校開始(德國化)。

普魯士是帝國內最大的邦國,占帝國的六成面積。在被合併到普魯士前,這些邦國有些是在神聖羅馬帝國瓦解後得到自主權,有些是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建立的自主國家。

德意志帝國的發展有些地方與意大利和日本的發展相似。與俾斯麥比較,意大利的首相卡米洛·奔索·迪·加富爾伯爵都是利用外交手段和向外戰爭達致他的目標:他在攻擊奧地利前與法國結盟,1861年達致了意大利統一(除了教皇國和奧屬威尼斯),意大利置於皮埃蒙特薩伏伊王朝的統治下。支持薩丁尼亞王國領導統一的加富爾,反對朱塞佩·加里波底和糾澤佩·馬志尼等支持自由共和的浪漫式民族主義激進人士,他尋求用保守的路線統一意大利。

日本經歷了由德川幕府倒台直至1918年的明治維新的現代化進程。日本1882年委任大臣出洋考察世界各地不同政府的政府體制,而當中對俾斯麥的德國政府體制特別有極深刻的印象。所以日本1889年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設立與俾斯麥的首相職位類似的內閣總理大臣職位,和一個只對天皇負責的內閣。

這三個政府社會結構的其中一個特點是當中有人能以佃權保留並分享了政治權力 — 在德國來說就是普魯士的容克貴族 — 由於農民和城市的工人未有聯合起來改革突破地主的佃權。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0 01:33:39 | 顯示全部樓層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德文:Deutsches Kaiserreich)通常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統一德國到1918年霍亨索倫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

有時候,德意志帝國也被稱為德意志第二帝國,因為將神聖羅馬帝國算為第一個帝國。需要注意的是,其正式國號為德意志帝國(德文: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瑪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國名。

普魯士在首相奧托·馮·俾斯麥的領導下,先後在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獲勝,完成統一德意志的大業。1871年1月18日,國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凡爾賽宮鏡廳正式登基為皇帝,德意志帝國建立。

1871年4月頒佈帝國憲法,是按普魯士憲法基礎而成的,加入了有關帝國的新內容,它明確規定德意志帝國是聯邦制國家,由22個邦、3個自由市和2個直轄區組成。各邦把軍事、外交、海關立法、銀行立法、間接稅、刑法等權力交給帝國政府,只保留教育、衛生和地方行政等權力,同時保留自己的君主政府和議會。帝國憲法規定普魯士王國的國王就是德國的皇帝,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能任免帝國各級官吏。普魯士王國的首相是德國的宰相,由皇帝任免,向皇帝負責。

帝國的立法機構是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聯邦議會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而組成,主席由宰相擔任,設58席,普魯士佔17席、巴伐利亞佔6席、薩克森佔4席、符騰堡佔4席,只需14票便可否決議案,因此普魯士在聯邦議會有很大影響力。帝國議會議員通過選舉產出生來,選民為帝國居民中年滿25歲的成年男性公民,帝國議會沒有固定議席,參選者得票超過半數便當選,不足者落空。帝國議會所通過的一切決議須得聯邦議會同意後來能生效,以限制帝國議會的權力。

文化鬥爭是指俾斯麥在1870年代以國家對抗天主教會的行動,天主教徒成為「帝國公敵」。早在1870年,梵蒂岡大公會議頒佈了「教皇無誤論」,由於德國天主教徒當中存有不同意見,使國家首次捲入教會事務。天主教獨於1870年12月創立中央黨,宗旨是保護天主教徒利益,可是俾斯麥認為它是保護帝國的敵人,黨對教宗的支持使人們認為該黨效忠於教宗而非國家。因此,俾斯麥發動一場「文化鬥爭」,以大大削弱天主教徒在德國的影響力。

文化鬥爭主要在1871年至1876年間進行,俾斯麥採取一系列行動削弱教會影響力,1871年帝國議會通過了神職條款,禁止「濫用神職以遂政治目的」,之後又統過了一系列法案,統稱為「五月法案」。主要措施控制神職人員的培訓、任命和教會教育,禁止耶穌會在德國展開活動,1874年把憲法內原有保證宗教自由的數條規條刪除,1875年推出「糧倉法」,凡拒簽聲明支持政府立法行動的教士將不會得到政府的宗教津貼,最後在1876年規定教會不能控制婚禮。許多抵制文化鬥爭的神職人員遭監禁或驅逐出境。然而文化鬥爭不但未能達致預期目的,反而使中央黨勢力越來越大,天主教徒充滿凝聚力,得到選民的支持,在帝國議會內佔有不少席位,迫使俾斯麥放棄與天主教徒的敵視,漸漸廢除相關法令;至於俾斯麥,他又找到另一個打擊對象,改為與中央黨合作,文化鬥爭終告失敗,在1887年正式結束。

統一後的德國社會民主黨勢力日漸增強,雖然它的人數尚少,可是俾斯麥越來越視它為心腹大患,認為社會民主黨是「帝國的敵人」之一。1878年5月,德皇威廉一世遭到暗殺,事件中無人受傷,俾斯麥認為是社會民主黨所幹的好事,於是向帝國議會提出一項反社會主義法。不久之後又威廉一世再次遭到暗殺,傷勢嚴重,憤怒的俾斯麥便解散帝國議會,重新選出一批新議員,10月新國會通過了反社會主義法。反社會主義法又稱反社會主義非常法,內容是禁止社會主義者的一切集會、組織、結社以及各種報刊,也不得接受任何募款捐助,不過國會拒絕立法禁止社會民主黨參選國會議員,使社會主義者在國會仍有一定影響力。反社會主義法每三年重新通過一次,直至1890年俾斯麥下台。

然而反社會主義法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助長社會民主黨的勢力,《反社會主義非常法》有效的時期被後來稱為社會民主黨的「英雄時代」。70年代的經濟蕭條,使德國貧富懸殊惡化,不僅引起了社會主義者的關注,同樣喚起許多德國社會不同成員的關注,社會民主黨勢力越來越大,俾斯麥為了壓制這些勞工階級的政治活動,便透過各種福利措施收買他們。在反社會主義同時,俾斯麥又推行一些保障市民權益的社會主義法,包括1883年的疾病保險法、1884年的意外災難保險法和1889年的老年和殘廢保險法。1890年國會拒絕通過反社會主義法,1888年上任的威廉二世解除俾斯麥職務,俾斯麥下台,反社會主義結束,社會民主黨改名為德國社會民主黨。

1888年3月德皇威廉一世去世,由兒子腓特烈三世繼位,可是他因咽喉癌於同年6月去世,由29歲的兒子威廉二世繼位。年輕德皇與年老宰相意見相左,最終在1890年威廉二世解除俾斯麥職務,之後的8年時間裡,威廉二世任命過3位宰相,但都未能成功解決國內工人與政府之間的矛盾問題。為了打擊工人和民主團體,帝國政府曾經試用過強硬和懷柔政策,但成效不大。第二任首相列奧·馮·卡普里維伯爵採用溫和手段,企圖以降低關稅以利二業人士,使黨派放棄成見,互相合作為國家發展作出最大努力。他的做法反使黨派關係惡化,失去支持的他在1894年辭去總理一職。接任的霍恩洛厄,採用集體政治的方法,把不同利益集團結合起來,以實現意見一致,聯手對付共同敵人。霍恩洛厄在1900年退他,接任的伯恩哈德·馮·比洛為平衡工業和農業的利益,於是恢復了一些商業條約,以及提高一些關稅。比洛在1908年犯了一件錯事而在1909年辭職,當時英國每日電訊報訪問威廉二世時,威廉二世無意間說了一些有損與英國外交關係的說話,每日電訊報訪問員把稿交給首相過目卻沒有發現出來,到公開時才發現,比洛只告訴德皇以後說話小心一點。接任的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曾嘗試進行政治改革,但失敗而回。

1914年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德國經濟陷入蕭條,戰事的拖延及高的死傷人數使人民厭倦戰爭,男丁被徵召,國內士氣低落,自1915年起德國國內開始出現糧食暴動,1917年還出現大規模罷工行動。同年霍爾維格政府被麥可利斯政府取代,事實上麥可利斯的宰相一職被架空了,由軍事首長興登堡及埃里希·魯登道夫領導。同年右翼的德意志祖國黨成立,一心一意支持軍方領導政府,不少民族主義者認為戰爭的持續是因為猶太人還末從戰爭中賺取足夠利潤,反猶太主義死灰復燃。不久新宰相馮·黑德林上台,之後不久馬克斯·馮·巴登被任命為宰相,此時德國戰敗已成事實,軍事首長把政權交還給巴登的文人政府。此舉做法目的是防止聯軍提出苛刻的紫和條件,及防止國內動盪不安擴大。新政府進行憲政改革,包括各部門向國會負責、文人控制軍隊等。此外,國內普遍要求威廉二世退位,但他不肯。

這些憲政改革是十分有限,不能滿足人心,1918年10月威廉港水兵叛變,不肯接受上級命令把艦隊駛出威廉港執行一項攻英任務。此兵變觸使全國爆發大規模叛變,局勢急轉直下,宰相在11月9日辭職,新宰相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上任,當天下午德國社會民主黨人腓力·賽德曼在國會大樓宣布共和國成立,威廉二世在晚間出走,德意志帝國亡。11月11日,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威廉二世的退位末使德國國內恢復秩序,但共和國的成立已經把此殘局交給魏瑪政府處理。

十九世紀中期的德國仍以務農為主,1852年期間約50%人從事農業生產。早在1834年德意志地區已組成關稅同盟,以消除各邦之間的關稅,促進經濟發娶。隨著經濟發展,加上普法戰爭後得到大量賠款,在俾斯麥的領導下普魯士進行工業革命,經濟突飛猛進,鄉村人民湧入城市,提供了大量勞力,成為工業生產的勞動者,1882年德國工業人口佔總勞動人口的40%,魯爾地區更成為德國的工業中心。1873年俾斯麥創立帝國鐵路局,負責國家的鐵路事務,迅速擴建帝國鐵路網,1865年鐵路總長度只有14,690公里,1875年已達27,960公里,減低了產品運費和運輸時間。德國的鋼產量亦大為提升,由1870年的140萬噸,去到1913年已超過1,000萬噸,煤產量增加3倍。在經濟高速發展達到頂峰時,1873年的大蕭條使德國經濟發展減緩,德國在1879年改行保護關稅政策,以保護國內工農業,而德國經濟要直到1895年至1913年才恢復,此時期德國出現了新的工業,如化學、電子業。然而俾斯麥的保護關稅政策到了19世紀末已失去成效,不但使國內物價高漲,而且招且外國的報復性攻擊,使德國工業產品外銷不理想,在卡普里維時期才調整此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不久後,德國是以速戰速決方式擊敗法俄兩國,可是戰事持續,由於德國沒有作打長期戰爭的準備,1915年糧食出現短缺,主要是英國封鎖所造成,許多糧食無法入口至德國,在6月政府實施麵包配額管制。1916年至1917年情況更嚴重,麵包嚴重短缺,城裡出現搶糧、搶店、示威的情況,許多農家不再帶作物去市集,以免被搶去,約70萬人在大戰期間活活餓死,戰後營養不良現象普遍,許多年輕人因營養不足而被認為無法勝任工作。不單糧食出現短缺,軍需也一樣,所有彈藥在1914年10月用盡,工廠人手不足,唯有靠女性填補,1918年婦女在工廠就業人數高達230萬,較1913年的160萬高出許多。話雖如此,軍需工人的工資比較低、工時長、加上戰爭期間原有福利都被取消,使工人深深不滿,促使1918年的示威、罷工事件,最後甚至加入革命行列。

在德國統一之前,德意志地區分成了39個獨立的邦國。這些邦國包括王國、大公國、公國、親王國、自由漢薩城市和帝國直轄領。普魯士是眾多構成帝國的邦國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國家,領土佔全個帝國的六成。

這些邦國中的其中數個在神聖羅馬帝國崩潰之後得到了獨立主權。其餘的邦國都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之後得到獨立主權。這些邦國的領土可能並不是一塊連續的領土,可能會分成數個部分分佈在德意志地區各地。這種現象是因為透過家族分支瓜分領地,或者是透過徵購而獲得的。

德國早期大多數工人居住和工作環境都很惡劣,早期德國工人的工資較低,缺乏保障,住屋與公共設施未能配合人口湧入的需要,許多工人為節省開支,往往與數人合租一間住房。城鎮衛生不良,衛生設施較原始。於是政府在1883推出疾病保險法、1884年的意外災難保險法和1889年的老年和殘廢保險法、1911年的職員保險法,使德國成為一個擁有優良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家。此外政府又大力興建房屋,縮短工人的工作時間,1878年立法規定婦女及兒童不得從事對有害身體的工作,14-16歲的青少年每天工作不得超過10時。

德國國內男女不平等現象甚為普遍,婦女是沒有投票權的二等公民、法律對婦女的歧視、同工不同酬、受教育權利、甚至在1908年帝國結社法通過前婦女是沒有參與政治權利,包括工會和政黨。戰前避孕方法極不普及,故每家庭都有4至5名子女,加上死亡率漸漸下降,導致人口急增。1865年成立的德國婦女會,主要推動教育和就業平等,但要到威廉二世時期才見成效。

相比歐洲其它國家,德國的教育制度可以說是相當進步。19世紀初多數邦國通過立法,規定國民須接受基本義務教育。1871年,普魯士就有33000所初級學校,在學學童約400萬人,1911年增至39000所,學生高達650萬人。因此德國民眾識字率甚至,直到十九世紀末,每1000名德國人中,無法讀寫的文盲不到5人。學校向學生灌輸忠君忠國、紀律、苦幹的觀念,眾多課目中歷史科最為重視,學童須熟習國家歷史。然而只有少數人能在完成小學後繼續接受教育,共有關係良好的富家子弟才能升讀中學和大學,不鼓勵大學生以批評眼光判事,而女性大學生更是二十世紀才出現的新事。

德國軍隊在1870年只有40萬人左右,到了1911年增加至864,000人。國家實行徵兵制,全國男子都須要服役,期間不斷灌輸國家觀念,接受紀律訓練和意識形態的統一。軍官大多是來自貴族階級,1860年有65%軍官來自貴族家庭,可是這比例不斷下降,到1913年只有30%。

1890年代,德國出現了沙文主義團體,其中勢力中最的是泛德意志協會,宣揚日耳曼種族優越論,提出奪取英、法等國殖民地,再吞併歐美小國,以建立世界性的大日耳曼帝國,對當時的德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1887年,通過了軍事法案,同意增加軍費。1898年成立德國海軍聯盟,並通過了第一個海軍擴建法案,在1903年前建造11艘裝甲艦、63艘驅逐艦、23艘巡洋艦。1900年通過第二個海軍法案,1915年前擁有7艘戰艦、11艘重型巡咩艦、34艘輕型巡咩艦和100艘驅逐艦,使德國海軍慬次於英國。1906年英國建造無畏艦時,再通過第三次海軍法案,建造無畏艦。德國擴建海軍引起英國關注,展開了軍備競賽,1908年時英國有8艘無畏艦,德國卻有7艘,成為全球第二海軍強國。

1891年,德軍總參謀長施里芬開始調整對俄法的作戰計劃,以速戰速決為原則,4-6周內擊敗法國、3-4個月內擊敗俄國,最終在1905年完成計劃,這便是著名的施里芬計劃。為了準備戰爭,德國軍費開支不斷增加,1879年只有4.28億馬克,到1913年已超過20億馬克,軍隊人數從1874年的40萬增加至戰前的75萬,390艘船艦,海員達8萬人。同時,威廉二世亦積極對外擴張,甚至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中派出「豹」號戰艦駛至摩洛哥,以示抗議。三國協約的組成,宣示了對立的軍事集團形成,1914年6月28日塞拉耶佛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導火線,德國介入戰爭,實行施里芬計劃,向法俄宣戰。德國在戰爭不能得勢,山窮水絕,最終在1918年11月11日投降,德國滅亡。

俾斯麥一向採用大陸政策,煽動英、俄兩國互相對抗、與奧結盟、阻止俄國擴張和孤立法國,目的是鞏固德意志帝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1873年,德、俄、奧結成三皇同盟,是一個很模糊的軍事盟約,三國之間存在利益矛盾,所以三皇同盟並不是一個穩定的同盟。俾斯麥原以為法國需要一段很長時間,法國才能在普法戰爭和巴黎公社中恢復元氣,可是1873年提前付清了50億法郎賠款,迫使德軍撤出法國。俾斯麥不願意法國重新強大起來,在1874年借口法國圖謀報復,在邊境集結軍隊,引發戰爭危機。俾斯麥相信三皇同盟剛剛建立,俄國不會反對德國對法國的行動,但俄國不希望德國過份強大,而法國又是一個能有效牽制德國的國家,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批評俾斯麥的行動,表示俄國不會視而不見,俾斯麥只好放棄行動。

1878年舉行柏林會議,由俾斯麥主持,它對德國而言不僅是一個修訂聖斯特法諾條約的會議,而是一個顯示德國實力的會議。會議中,德國極力討好英國和奧國,而俄國玨有的利益在會議幾乎完全失去,使德俄關係惡化。到了1879年德奧結成同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組成三國同盟。1879年德國實行貿易保護政策,限制俄國糧食入口,到了八十年代,德俄關係基本上無法維持,這時法國主動出擊,1887年提出法俄結盟,1888年提供5億法朗幫助俄國解決財政困難,1889年又提供19億給俄國。為了維持德俄關係,在1887年簽定再保條約,可是在1890年宰相卡普里維拒絕與俄國續約,俄國轉為加入英法陣營。

威廉二世推行的世界政策,作風與俾斯麥的大陸政策完全不同。世界政策即是建立強大的軍隊和殖民帝國,此導致與英國關係惡化。1890年7月英德簽定赫爾果蘭—桑給巴爾條約,解決了英德殖民地之爭的問題,暫時改善兩國關係。威廉二世早在19世紀末積極擴軍,尤其是海軍,介入外國殖民地事務,引起了英國的關注。1895英國進攻德蘭士瓦,威廉二世作出抗議,最後英國行動失敗,威廉二世祝賀德蘭士瓦,結果英國派艦艇到北海和英吉利海峽示威。1897年德國佔領中國山東半島。1898年英德簽定秘密協定,瓜分葡屬非洲,以防德國干預即將進行的第二次波耳戰爭,而德國亦答應不再支持波耳人。1899年乘美西戰爭的機會,出資購買關島、加羅林群島和帛琉。然而當時德國的殖民地面積遠遠不及英法兩國,而且多是資源貧乏的土地,威廉二世不甘這些收獲,便與英法兩國直接競爭。德國決定建造一支僅次於英國的艦隊,這無疑會引起英國的不滿,威脅英國的海上霸權,使英德關係惡化。1903年得到巴格達鐵路建築權後,推出3B計劃,連接柏林和巴格達,中途經君士坦丁堡,以把德國勢力滲入鄂圖曼帝國。英國提出要德國把連接波斯灣沿岸鐵路最後一段建築權讓給英國,但德國拒絕。於是英印總督在英軍艦隊護航下,在波斯灣進行一次示威性航行,使英德關係越來越緊張。1905年在摩洛哥與法國發生爭執,引發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威廉二世出透摩洛哥並表示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最後摩洛哥獨立。1911年引發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德國派出艦艇往摩洛哥,英國介入,最後德國獲得部份剛果領土,並承認法國為摩洛哥的保護國。1914年6月28日發生塞拉耶佛事件,德國向奧國表示無條件支持,結果俄國向奧國宣戰,德國向俄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0 01:38:33 | 顯示全部樓層

德國革命

德國革命又稱為十一月革命,是德國在1918年與1919年發生的一連串事件,致使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被推翻以及威瑪共和國的建立。如俄羅斯的二月革命,德國革命並非由任何一個政黨領導,類似蘇維埃的工人團體亦企圖奪權。但這些事件只令左派分子更分裂,因為社會民主黨領導的共和政府利用右翼的自由軍團,鎮壓左翼的斯巴達克同盟。

正如俄羅斯的革命般,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的災難引發德國革命。德軍統帥埃里希·魯登道夫想領導軍隊在1918年向盟軍投降,結果引起政治危機。威廉二世退位後後,雖然巴登親王任命社會民主黨代表領導臨時政府,但仍未能阻止叛亂爆發。

1918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基爾港首先發生起義。四萬名海員及船隻認為德國在戰爭中大勢已去,出戰只是自取滅亡,於是抗拒海軍的出兵命令。11月8日時,工人與士兵的議會已佔領了德國西部的大部分,為「議會共和」作準備。11月9日,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意志帝國滅亡。縱然如此,仍有不少上產或中產的分子支持帝制。社會民主黨躍升成為領導德國的政黨,與激進的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Unabhängige 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共同執政。

不過,獨立社民黨認為,社民黨想保持資本主義在德國的現狀,便在12月脫離聯合政府。其後,1919年1月,斯巴達克同盟發動第二股革命浪潮,讓它橫掃德國。社民黨主席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聘用自由軍團鎮壓起義。1月15日,斯巴達克團兩位領導人卡爾·李卜克內西與羅莎·盧森堡慘遭殺害。5月,共和國成功鎮壓了革命。

德國革命促成威瑪共和國的成立,同時又促使納粹黨的崛起。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0 01:50:04 | 顯示全部樓層

魏瑪共和國

魏瑪共和國(德語:Weimarer Republik)是指1919年至1933年期間統治德國的共和政體之歷史名詞。由於共和國的憲法(一般稱之為《魏瑪憲法》)是在魏瑪召開的國民議會上通過的,因此這個共和政府被稱為魏瑪共和國,但是稱為「威瑪共和」較為正確。共和國於德意志帝國霍亨索倫王朝崩潰、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後成立。雖然共和國廢除帝制,但仍然保留以前的正式國號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Reich)。「魏瑪共和國」一稱呼,是後世歷史學家的稱呼,從來不是共和國的官方名字。

共和國是德國有史以來第一次走向共和制的嘗試,因十一月革命而生,因阿道夫·希特勒與納粹黨在1933年上台而結束。雖然1919年的共和國憲法在法律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仍然有效,但納粹黨政府在1933年採取的一體化(Gleichschaltung)政策已經徹底破壞了共和國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瑪共和國在1933年已經名存實亡。

1916年開始,德意志帝國實際上由保羅·馮·興登堡為首的軍事獨裁最高陸軍指揮 (Oberste Heeresleitung;簡稱OHL) 所統治。當德國即將戰敗時,這個第三最高指揮要求成立一個文官政府,以求與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議和。同盟國之一保加利亞在9月已經退出陣營,故德國難以負隅頑抗。新任德國總理馬克斯·馮·巴登在10月3日向威爾遜提出停火協議。10月28日,德國政府修改1871年定下的憲法,讓它實行多年來拒絕接受的議會制。總理以後對議會負責,而非皇帝。

然而,將德國轉變為英國式君主立憲國家的計劃馬上失效,皆因德國漸漸陷入近乎混亂的狀態。大量身心受創德國士兵重返祖國,導致大量暴力事件發生。甚至連參加被右翼分子刺殺的領導人葬禮之左派勢力都產生內鬨,大打出手。

軍事領導層在未經政府同意之下,竟然下令德國公海艦隊 (Hochseeflotte) 出擊。這在軍事層面上是不可能的任務,而且只會令談判失敗。結果,10月29日開始叛亂爆發。威廉港兩艘軍艦的船員首先兵變。當軍方拘捕一千名海員,並把他們送到基爾時,威廉港兵變發展成全國性叛亂。其他海員、士兵和工人都響應被捕海員起義,並仿照1917年俄國革命中的俄國工人般建立了工人和士兵階級之蘇維埃,並在很多城市裡奪取軍政權力,史稱德國革命。11月7日,德國革命蔓延到慕尼黑,令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三世全家逃亡。

最初,蘇維埃只是要求軍方釋放海員。而且,蘇維埃沒有一個共產黨領導着,不像一年前的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然而,隨着蘇聯的崛起,起義令統治階層以至中產階級甚為恐懼。德國即將成為社會主義國家。

當時,工人階級分成不同的政治派別。其中一個派別從傳統工人階級政黨社會民主黨分裂出來,自稱為獨立社民黨 (USPD) ,並支持社會主義制度。支持議會制的社民黨勢力為了不損失影響力,便走向前線,於11月7日要求威廉二世遜位。11月9日,菲利普·沙伊德曼在柏林的德國國會大樓宣布共和國成立。兩個小時後,卡爾·李卜克內西也在柏林城市宮殿4號大門的陽台宣布成立一個自由社會主義共和國。

11月9日,首相馬克斯·馮·巴登將權力交給社民黨主席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可是,巴登的行為並未能滿足群眾。故此,翌日一個叫人民代表議會 (Rat der Volksbeauftragten) 的革命政府成立,由社民黨與獨立社民黨各三位代表組成,分別由艾伯特與胡戈·哈澤 (Hugo Haase) 領導。雖然新政府獲得柏林的工人及士兵議會承認,卻為羅莎·盧森堡與卡爾·李卜克內西領導的斯巴達克同盟所反對。在艾伯特於12月16日至18日為議會召開的國民會議中,他所屬的社民黨奪得大多數議席。因此,艾伯特能夠馬上召開國民議會,以期擬定憲法,建立完善的議會制度,於是支持建立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勢力減弱。

由1918年11月到1919年1月,德國實際上由人民代表議會獨裁統治。在這三個月之內,新政府出奇地表現積極,發布了大量政令。其活動多數限於幾個範疇,包括八小時工作天、家居勞工改革、農業勞工改革、公務員工會之權利、地方社會福利 (分為國家與聯邦州層面) 、國民健康保險、令被遣散工人復工、打擊強行遣散並加入上訴制度、薪金協議的管制,以及在地方和國家層面上實行一切階級的20歲以上人士之普選。有時候,在魏瑪時代的德國,宣傳單張和海報會以德國社會民主共和國稱呼魏瑪政府,但該名字從來不是官方國名。

艾伯特為了令自己剛剛成立的政府能控制大局,便與原為埃里希·魯登道夫領導、現在由威廉·格勒納領導的最高陸軍指揮 (OHL) 協議。艾伯特-格勒納協定規定,只要軍隊承諾保護政府,政府就不會嘗試改革軍隊。一方面,協定象徵了軍隊正式承認新政府,令中產階級安心;但是,左派的政府就被認為出賣了工人的權益。

以上的協議,也是令工人階級在社民黨與共產黨之政治代表分裂的第一步。共和國的命運,始終相當受到在政治上落後的德國工人運動影響。社會主義運動的中堅分子往往遇到重大困難,總是憑着機會以感性的忠誠結盟,而不是根據真正的政治需要行事。如果沒有站在議會制度與極左勢力間的數百萬工人支持,社會主義分子根本難以共謀大事。政治混亂令極左與極右勢力容易展開激烈鬥爭。德國當時的政局可謂岌岌可危。

1918年11月23日,艾伯特要求最高陸軍指揮鎮壓柏林的兵變,令社民黨與共產黨正式分裂。士兵抓到柏林市的指揮官,並把人民代表議會的所在地德國總理官邸(Reichskanzlei)封閉。國防軍血腥鎮壓事變,導致左派以社民黨變成反動派為由,正式決裂。在僅僅七個星期之後,獨立社民黨就退出了人民代表議會。12月,包括獨立社民黨左翼分子與斯巴達克同盟的數個左派團體組成了德國共產黨。

1919年1月,柏林的工人企圖以更激進、血腥的方法實現議會共產主義(council communism),卻受到由志願軍人組成的半軍事組織自由軍團(Freikorps)鎮壓。其中,著名革命義士羅莎·盧森堡與卡爾·李卜克內西在1月15日被殺。後來,在艾伯特的批准之下,兇手只是交由軍事法庭懲辦,而非民事法庭,故此刑罰較輕,當然也沒有令左派更接受艾伯特。

1月19日,德國舉行國民議會大選。包括獨立社民黨與共產黨的左派政黨都是組織鬆散,結果讓溫和派奪得大多數議席。議會代表為了避免會議受到柏林的暴力事件影響,改在魏瑪召開國民議會。共和國的非正式國名也由此而來。魏瑪憲法創造了一個半總統制的共和國,並設置了由比例代表制選出的議會。民主社會主義及民主政黨得到八成選票。

1919年,魏瑪政府與協約國簽署凡爾賽條約。德國其後成立了德國國防軍(Reichswehr),並按照條約限制陸軍人數為十萬人、海軍人數一萬五千人。雖然軍隊名義上變成共和國軍隊,但仍全由昔日帝國軍隊階層控制。於是,軍隊依然是保守勢力,而且獨立於政府,對共和國的影響甚巨。跟其他革命不同的是,德國革命竟然讓軍隊重新掌握權力。

國民會議進行期間,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在慕尼黑成立,但迅速被自由軍團與正規軍推翻。這類保守勢力釀成極右運動與組織在巴伐利亞發展,包括新成立的納粹黨。街頭鬥爭仍然持續。在德國東部,保皇黨勢力企圖打擊共和國,而波蘭人則在波森省及上西里西亞分別發動大波蘭起義與三次西里西亞起義,爭取波蘭獨立。

政府在革命期間審慎制定的政治與社會法例,並不為工人階級所接受———共和國使這階級民主化與制定社會保障的目標從未實現。有評論指出,問題是基於社民黨在戰前的政壇中缺乏從政經驗。戰爭過後,政府難以解決雙重經濟危機。

魏瑪德國的長期經濟危機,原因有數:德國工業出口量比戰前產量大幅下跌、原材料及食品之產量因阿爾薩斯-洛林、東部部分省份及殖民地之割讓而減少,以及巨額戰爭賠款與長期負債。雖然政府限制撤軍令失業人數持續達一百萬人,但軍事工業幾乎停止運作。

協約國只容許德國引進少量入口貨,但其價錢並非很多德國人所能負擔。經過四年戰爭與饑寒交迫,德國之境況可謂民不聊生。很多人都對資本主義失望。德國馬克大幅貶值。

魏瑪政府的使團在法國簽署了凡爾賽條約,接受割地賠款、削減軍備與軍隊,並承認了極具爭議性的戰爭罪責條款。希特勒後來強烈譴責共和國及其民主性質,反對它接受如此苛刻的條約。

社民黨的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是魏瑪共和國的首任聯邦總統 (Reichspräsident)。1919年8月11日,艾伯特確認了魏瑪憲法,令它在法律上生效。

在左派與右派極端分子的威脅下,共和國甫一開國就危機四伏:左派指責社民黨因阻止共產革命而出賣工人利益;右派則反對民主制度,堅持要令德國返回昔日之帝制。而且,尤其包括軍方勢力的右派為了破壞共和,更聲稱它出賣了德國,令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敗。(詳見刀刺在背傳說)

1920年3月13日,自由軍團發動卡普政變 (Kapp-Lüttwitz Putsch),佔領了柏林並推舉右翼記者沃爾夫岡·卡普為總理。魏瑪政府撤退到斯圖加特,並提倡展開大罷工。罷工令經濟停頓,故此卡普的政府在短短四天之後宣告崩潰。

大罷工同時也觸發了在魯爾區發生的共產起義。五萬人組成紅軍,企圖控制該區。在沒有政府的命令之下,正規軍與自由軍團再度鎮壓該行動。1921年3月,在薩克森與漢堡發生的類似事件都被成功鎮壓。

1923年,共和政府表示未能應付凡爾賽條約規定之戰爭賠款,並因此拖欠賠款。於是,在1月11日,法國與比利時的軍隊佔領魯爾區,控制這個全德國最富饒的工業重鎮,並控制當地的礦井與製造業公司。德國政府鼓勵工人以罷工還擊,並沒有主動應付問題。罷工持續八個月,最後只是令經濟更衰落、入口貨物更昂貴。

政府負責資助罷工工人,故此它需要印製更多鈔票應付,導致惡性通貨膨脹。1923年8月,馬克兌一美元由4.2元跌至一百萬元;在11月20日,價值更跌至4.2萬億元 (亦即4.2兆元) 。12月1日,政府推出地產抵押馬克 (Rentenmark),以每1新馬克兌換1兆舊馬克。最後,德國成功繼續支付賠款,而魯爾區則重歸德國。

1923年,右派再度威脅共和政府的統治。希特勒在慕尼黑發動啤酒館政變。1920年2月,成立不久的德意志工人黨改為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工黨,亦即納粹黨。希特勒在1921年7月29日晉陞為黨魁。1921年11月,衝鋒隊 (Sturmabteilung;簡稱SA) 成立並作為希特勒的私人軍隊。1923年11月8日,三千名戰鬥聯盟成員在與埃里希·魯登道夫協議後,與右翼政客古斯塔夫·里特爾·馮·卡爾在慕尼黑一所啤酒館 (Bürgerbräu) 召開會議。雖然卡爾突然表示不支持他們,但希特勒打斷卡爾的演講,並堅持要發動政變。魯登道夫與希特勒宣布成立新政府,並計劃在翌日佔領該城市。但最後失敗。希特勒與該三千人都被捕。希特勒被判監五年,但最後只是坐牢了九個月。此後,希特勒決定以合法途徑登上權力寶座。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在1923年擔任德國總理,後來從該年到1929年就任外長。在他當政期間,由於起義減少、經濟復蘇,所以共和國能夠休養生息。

施特雷澤曼上台後首先推出地產抵押馬克,用以減輕惡性通貨膨脹對德國社會與經濟的禍害。由於他堅持拒絕發行更多鈔票,所以令問題迎刃而解。他為了振興經濟,更減少政府開支、簡化官僚階級並加稅。魏瑪政府接受了美國的道威斯計劃,減少德國的戰爭賠款。

1922年,德國與俄羅斯簽署拉帕洛條約,恢復外交關係。1925年,施特雷澤曼與協約國簽署了羅加諾公約,恢復德國在歐洲的外交地位。德國憑着確認其西部邊界,成功與鄰國修好。在施特雷澤曼的幫助下,德國在1926年加入國際聯盟並作為第六個常任會員國。德國也停止了裁減軍備。

然而,1920年代初期的德國只是表面繁榮。她之所以經濟復蘇,有賴外國貸款,故漸增本國國債,並令整體貿易額下跌、失業率上升。施特雷澤曼的改革始終是治標不治本,未能真正令民主制度在德國紮根。

縱然德國在多方面都略見進步,施特雷澤曼仍然被他的政敵批評,被指為採取「屈從政策」,逐步實現凡爾賽條約的條款所需。

施特雷澤曼在1929年病逝。魏瑪共和國的黃金時代結束。

在魏瑪共和國的統治末期,德國政治比以前更加不穩定。布呂寧、馮·帕彭、施萊謝爾與希特勒 (1933年1月30日到3月23日) 共五位總理的政府實際上都是由總統選出來的獨裁政權。

在庫爾特·馮·施萊謝爾代表軍方進行了幾個月的政治遊說後,總統保羅·馮·興登堡在1930年3月29日任命財經專家海因里希·布呂寧接替赫爾曼·米勒為總理。因為新政府未能在議會取得多數代表支持,所以只能讓國家總統掌握緊急狀態令,以致共和政權趨向保守。

由於議會拒絕支持一個不受歡迎的財政改革的方案,興登堡採納了魏瑪憲法第48條,作為緊急法令。1930年7月18日,在社民黨、德國共產黨、納粹黨與德國國家人民黨 (Deutschnationale Volkspartei) 支持下,議會再度以微弱優勢否決了該法案。

9月14日,議會大選開始,形勢大幅轉變: 納粹黨奪得18.3% 選票,為1928年參選所得票數的五倍。這次,溫和派未能組成聯合政府和在議會取得優勢。這祇是鼓勵納粹黨的支持者變本加厲,以暴力與恐怖企圖奪得權力。1930年後的共和國每況愈下,似將陷入內戰。

往後兩年之內,布呂寧嘗試沒有在議會取得優勢之下,借用總統的緊急法案圖謀變革。當時,歐美經濟大蕭條勢頭漸漸減弱。布呂寧相信自由經濟理論,所以大幅減少政府開支和加稅,以刺激經濟增長。他預期經濟危機會及早停止,經濟會逐漸復蘇。於是政府完全停止從1927年開始推出的義務失業保障金提供任何公帑,令工人更勤力工作、失業者得到的援助金減少。這樣的政策明顯是不太受歡迎的。

1932年下半年,經濟衰落終於結束,經濟指標略見上升。不過,德國人普遍不再信任共和政府。歷史學家一般為如何評價布呂寧的政策而持不同意見,但是政策肯定令共和國漸漸衰退。至於當時布呂寧有沒有更好的方略,至今仍頗具爭議。

最初,德國資本家與地主支持政府趨向保守。他們並非十分喜好布呂寧,只是相信保守分子可以維護他們的利益。但當工人階級與中產階級都普遍反對布呂寧的時候,資本家與地主都轉向支持布呂寧的政敵希特勒與阿爾弗雷德·胡根貝格。1931年末,保守政策最後失敗。興登堡與德國國防軍決定放棄布呂寧,轉而與希特勒和胡根貝爾格合作。興登堡本來是第二帝國的重臣。這時候他雖然貴為總統,但實際上他不支持民主,而是反動派的支持者。

1932年5月30日,布呂寧在喪失興登堡的支持後自願下台。五個星期後,在布呂寧的支持下,興登堡再度當選總統,壓倒另一位候選人希特勒。

5月31日,興登堡任命弗朗茨·馮·帕彭為新任總理。馮·帕彭馬上取消了對衝鋒隊的禁令,用以取得希特勒的支持。

馮·帕彭與工業家和地主關係密切,並主張與興登堡雷同的極端保守主義政策。他組織的內閣中,包括國防軍部長庫爾特·馮·施萊謝爾及其他擁有跟胡根貝爾格政見相同的人。這個新政府預期會與希特勒合作。由於共和派與社會主義派仍沒有行動,希特勒與胡根貝爾格勝算甚高。

由於大部分政黨反對新政府,故此只有德國國家人民黨支持的馮·帕彭解散了議會並在7月31日召開選舉。納粹黨在議會取得最多議席;德國社民黨與德國共產黨則分別是第二和第三大政黨。由於納粹黨未能取得大多數議席,故此議會再度被解散,直到有政黨取得大多數議席為止。

納粹黨當時是議會最大的政黨。只有它可以令政府穩定地運作。馮·帕彭嘗試勸諭希特勒擔任副總理並支持議會制政府。然而,希特勒拒絕他的請求,並表示正在考慮與帕彭以前所屬的德國中央黨會談。如果成事,希特勒將會與該黨聯手對付帕彭的政府。希特勒於是要求就任總理,但在8月13日興登堡拒絕讓這位「巴伐利亞二等兵」上台。

7月選舉的結果反映了納粹黨對政府的影響愈來愈大。在1930年的議會選舉中,納粹黨得到一百多票,是第二大黨;這次它的議席比以前增加了超過兩倍。納粹黨所以能迅速壯大,全靠大量工人、失業者、農民與中產人士。這數百萬激進的支持者最初要求納粹黨走向作派,希望能振興德國與改造德國社會。大蕭條也是其議席大幅上升的原因之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0 01:58:33 | 顯示全部樓層

魏瑪共和國

1932年11月6日,議會再度舉行大選。納粹黨取得近三成票數。它的支持票數雖然比之前少了二百萬,但仍然取得最多議席。馮·帕彭下台,由國防軍將軍庫爾特·馮·施萊謝爾在12月3日接任。施萊謝爾多年來屬於保守勢力的陣營,但當時他的計劃就是:聯合其他政黨內的左翼工會團體,包括以格雷戈爾·施特拉塞爾為首的納粹黨左派,以贏得在議會的優勢。雖然計劃作風大膽,但始終不成功。

在這兩個月期間,施萊謝爾扮演了「社會主義將軍」的角色,周旋在基督教工會、納粹黨左派,甚至社民黨之間。他的計劃就是組成一個由他領導的「工黨」政府。不過,由於國防軍將領完全未能準備支持計劃,以及工人階級不信任他這個未來盟友,此計劃也是失敗。另一方面,施萊謝爾也因計劃觸怒了資本家與地主,因為社民黨與共產黨可能會在柏林發動交通罷工。

1933年1月4日,希特勒從馮·帕彭得知,這位將軍沒有解散議會的權力,大多數議席卻可以。當時,施萊謝爾的內閣 (根據緊急法案以前的詮釋) 沒有一個正常的議會支持,只能投票決定解散它本身。希特勒也知道,德國一些大企業會幫忙應付納粹黨所有以往的債項。由於馮帕彭不甘被迫辭職,故此與希特勒商量如何推翻施萊謝爾的政府。他們各懷鬼胎,同樣想爭取成為總理,所以會談沒有結果,但他們仍然繼續商量。

1月22日,希特勒威脅興登堡的兒子奧斯卡·馮·興登堡 (Oskar von Hindenburg),表示會為總統在東普魯士的住所諾伊德克 (Neudeck) 之房產稅違規行為而展開訴訟 (雖然不久後該住所面積增加五千英畝土地),藉此換取後者的支持。施萊謝爾由於在內閣問題上不敵馮·帕彭與希特勒,而且又失去了興登堡的信任,所以要求舉行選舉。1月28日,馮·帕彭向興登堡表示,希特勒不足為患,並建議他重組政府。現在,社民黨、共產黨、中央黨與納粹黨四黨對立。長此下去,一個類似布爾什維克的陣營便會形成並威脅共和國的統治。同一天,施萊謝爾辭職。

經過多番與希特勒討論後,馮·帕彭認為自己可以操控希特勒,於是支持希特勒成為新任總理。然後,他力陳他的計劃之優點,遊說總統府總裁奧托·邁斯納 (Otto Meißner) 與奧斯卡馮興登堡支持希特勒。三人在1月下旬不停向興登堡請求讓希特勒做總理。最後,馮·帕彭、希特勒與胡根貝爾格達成協議,決定由德國國家人民黨執政,希特勒為總理,馮·帕彭為副總理。

1月30日,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新一任德國總理。他也容許納粹黨取得內閣十一席中的三席,代表在議會的少數:納粹黨與胡根貝爾格的德國國家人民黨 (196 + 52席)。中央黨與巴伐利亞人民黨 (70 + 20席) 希望希特勒作出憲法上的讓步 (用以保護憲法) ,但被希特勒拒絕。希特勒更計劃要解散議會。

雖然興登堡懷疑納粹黨的用意,也對希特勒的個人誠信充滿疑慮,但他與馮·帕彭都相信由於納粹黨所得支持正在減少,故此可以限制希特勒作為總理的權力。

總結而言,馮·帕彭不甘被迫辭職,於是在施萊謝爾籌組執政聯盟失敗後,藉助與興登堡的友誼,讓施萊謝爾辭職後,與興登堡共同操控希特勒。但是,棋差一著,他們反而造就了希特勒掌權的開始。

根據納粹黨的宣傳,1月30日被稱為納粹黨奪權 (Machtergreifung) 的日子,一般被認為是納粹德國統治的開始。

阿道夫·希特勒在1933年1月30日早上宣誓成為總理。有評論認為宣誓只是很簡單、象徵性的禮儀。2月初,當希特勒的任期剛剛開始時,政府已經開始鎮壓異己。左翼政黨被禁止進行任何會議;就連溫和派的人士也遭到恐嚇與襲擊。2月中,表面上合法的措施推出,用以鎮壓共產黨員和「非法」拘捕議會代表。

2月27日晚上,國會縱火案發生。希特勒的政府聲稱兇手是共產黨員,並要求興登堡總統同意簽署國會縱火法令 (Reichstagsbrandverordnung) ,再度運用魏瑪憲法的第48條,並取消了憲法中數項保障公民自由的條款,讓納粹黨可以迅速並嚴厲地打擊任何政治會議。

政府利用「姦細」策劃的縱火案與其他反共陰謀,誘導總統使用緊急法令。有了這樣的圈套,希特勒無人可阻,可以任意捉拿和殺害共產黨員。

納粹黨在3月5日的選舉前抓了很多共產黨員,又不斷四處宣傳他們的政綱,用以吸引選民。但是,這次納粹德國滅亡前德國的最後一次選舉並沒有令納粹黨大獲全勝。納粹黨獲得一千七百萬選票,但共產黨、社民黨與中央黨的票數沒有顯著下跌。

希特勒向不同意見的利益集團力陳找出解決方案、確保共和國長治久安的必要。現在,他指出德國的問題全由共產黨引起,甚至在3月3日表示要殺光他們。前總理海因里希·布呂寧宣布他的中央黨會堅持反對修改憲法,並促請總統下令查出縱火案的真相。希特勒的計劃,就是要令失去共產黨支持的議會容許他與政府運用法律力量推出更多法令。在這個時候,總統獨裁需要一個法律改革來維持。

3月15日,納粹黨與國家人民黨召開第一次內閣會議。兩黨組成聯盟,是議會中的少數 (288 + 52席)。根據紐倫堡審判,這次會議首先被提及的事宜是如何以憲法容許、需要議會三分之二多數支持的授權法案完成反革命。法案會、也最後令希特勒與納粹黨得到不受限制的獨裁力量。

在會議上,希特勒建議採用授權法案,讓內閣不需要得到會議同意而通過法例。這時候,只要天主教中央黨也支持授權法案,就表示有足夠議席支持通過法案。希特勒對此非常有信心。在紐倫堡審判上,國家人民黨被證實曾經向希特勒建議拘捕社民黨人,以穩操勝券,但為希特勒所拒絕。希特勒認為可以在選舉過後再拘捕其他人,而納粹黨事實上在事後扣押了26名社民黨代表。納粹黨連續幾天與中央黨領袖路德維希·卡斯主教和其他中央黨工會領袖會面,並拒絕讓他們積極參與政府事務,而且也成功就信奉天主教的公務員與教育問題達成協議。希特勒原本承諾以書信通知卡斯,作為中央黨支持授權法案的條件,但卡斯在此之前已經代表他的政黨表示支持法案。

卡斯在1928年開始擔任中央黨主席,並與當時梵蒂岡國務院長,亦即後來的教宗庇護十二世有密切關係。在討論授權法案之前的最後一次政黨會議上,卡斯沒有明確立場。但是,為了減少黨員因接受法案而生的反對聲音,卡斯在連同全體黨員支持法案之前,安排了由希特勒親自撰寫為憲法作保證的信件。

3月20日,希特勒與他任命的內政部長威廉·弗里克跟中央黨領導人卡斯及阿當·施特格瓦爾德等人展開談判。目標就是決定該黨支持通過法案的條件。由於納粹黨需要三分之二票數完成目的,故此需要中央黨支持。3月22日,雙方達成協議:希特勒承諾保留現存德國的邦國,而且不會利用新增權力修憲,並挽留屬於中央黨的公務員。同時,希特勒也同意會保護天主教專業學校、尊重與教廷、巴伐利亞、普魯士與巴登的政教協議,以及在法案的投票前向議會宣布上述承諾。

除了支持通過法案外,卡斯另一件令人難忘的事就是安排為羅馬天主教廷 (Holy See) 草擬德國一直要求的政教協定 (Reichskonkordat)。路德維希·卡斯與馮·帕彭被認為是讓希特勒建立獨裁的最重要政治人物。

3月21日,議會開幕儀式在波茨坦富有普魯士色彩的駐軍教堂 (Garnisonkirche) 舉行。在約瑟夫·戈培爾的精心安排下,很多屬於昔日軍事階層的容克地主與代表出席典禮。戈培爾刻意將希特勒的新政府與以往的帝國拉上關係,並把國家社會主義描繪成國家的未來。舊時代的普魯士軍事精英深深體會到希特勒崇敬他們的傳統;而且,他的政府有軍隊這傳統保護者的支持。於是,很多人會漸漸重新相信保守主義,並期望它能解決現下共和國的問題,令國家穩定。而且,懂得審時度勢的希特勒更謙遜地向興登堡元帥鞠躬。

會議在3月23日正式開始。會議中段,希特勒以冷靜和希望和解的態度發表了一次歷史性的演講。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突然一改以往堅決反對天主教及其教義的立場,反而表揚教義為「保護德意志民族心靈的重要元素」,似乎他尊重天主教是指日可待。他承諾尊重他們的權益並宣布政府的目標是與教會達成和平協議,並改善與羅馬天主教廷的友好關係。由於演說特別重視教廷對新政府的承認,故此希特勒成功滿足了中央黨成員的要求,勸諭他們投票支持法案。卡斯也因此被認為曾經參與擬定演說內容。(German Resistance Against Hitler, Klemens von Klemperer, OUP, 1992 ) 根據紀錄,早在1932年5月,卡斯曾經表示教廷希望以希特勒的勢力對抗無神論的俄國虛無主義。(Edgar Ansel Mowrer, Triumph and Turmoil,1968 p.209)

在投票前的辯論上,希特勒預先安排他的半軍事組織衝鋒隊在街頭活動以威脅議會成員,迫使他們不自願地投票支持法案,製造十足的政治威嚇。共產黨本來擁有81席,但自從議會縱火法案通過及政府採取其他措施後,他們全部議席都留空,減免了他們必定給出的反對票。社民黨議席也同樣從120減到少過100。全場只有社民黨主席奧托·韋爾斯勇敢地發言反對希特勒的計劃,並指責他的政府從民主走向獨裁,縱然無濟於事。希特勒氣得七竅生煙。(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William L. Shirer 1959)

希特勒一改臉上的冷靜,以他獨特、令人不安的語調咒罵韋爾斯,發誓要把消滅所有德國的共產黨勢力,甚至出言威脅韋爾斯領導的社民黨。在這個時候,希特勒早前擬定的保證書業已完成,並已交到卡斯手中,令中央黨無論如何都會支持法案。

授權法案最終獲得通過,表示希特勒與他的政府得到最高權力,可以在沒有議會的批准下通過任何法例,並可以獨立制定外交政策和違反憲法的規定。故此,希特勒可以用如此權力清除任何阻止他建立獨裁的任何力量。在往後的幾個星期內,希特勒的內閣通過數項法令,令德國人失去自由、革退任何非納粹黨員的公務員,以及將所有其他政黨與聯盟列為非法。第三帝國的統治開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0 02:06:40 | 顯示全部樓層

納粹德國

納粹德國(Nazi Deutschland),正式國名為德意志帝國( Das Deutsche Reich)。為了與第二帝國區分又稱為大德意志帝國(Großdeutsches Reich),當時帝國政府的宣傳部也稱第三帝國(Drittes Reich)。指1933年1月30日至1945年5月8日在阿道夫·希特勒的所謂國家社會主義(納粹主義)集權統治下的德國。

國家社會主義一般又稱作納粹主義, 「納粹」(Nazi)是德語「國家社會主義者」(Nationalsozialist)的簡稱,原意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NSDAP,簡稱國社黨)的黨員與擁護者。今天在歐洲(特別是在德國)則泛指一般極右法西斯主義者。

納粹德國(阿道夫·希特勒)與軍國主義的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和法西斯主義的義大利(本尼托·墨索里尼)結成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同盟集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策動者。

納粹政權的特點是政治上控制社會的一切方面——(一體化,Gleichschaltung),以追求種族(雅利安人,北歐白種人)、社會和文化的「純淨」。納粹黨通過迫害其認定為不純的事物來達到目的,特別針對少數人群如猶太人、吉普賽人、同性戀者和政治敵人。這一時期的政治反對派,參見德國抵抗運動。

這種迫害在政權的最後幾年中達到了高峰。大約六百萬猶太人、一千萬斯拉夫人及各種各樣的其他人被有組織地殺害。這種種族滅絕的罪行在英語中稱為Holocaust(意為「大屠殺」),在希伯來語中稱為Shoah,納粹委婉的在德語中稱其為「最終解決方案」(Endlösung,一般稱殺死猶太人叫「最終解決」)。

納粹黨組織了一個混雜各種職能的「精英組織」——黨衛隊(Schutzstaffel,縮寫SS,其標誌為兩個閃電型的字母S) ,其中包含准宗教職能、情報機構職能、准警察職能和一支武裝力量(稱作「武裝黨衛隊」等。這支部隊原本由經過嚴格挑選具有雅利安血統的人組成(但後期隨着局勢惡化而成分混雜),號稱納粹武裝力量中的精英,在戰爭後期常常充當戰場消防員的角色。

「第三帝國」一詞源於意大利末世神學家、佛羅倫薩教派創始人尤阿興姆‧菲奧雷斯(Joachim von Fiores)與其他中古世紀神學家對聖經經文的解釋,原初意義是指「聖父之國」(Reich des Vaters)、「聖子之國」(Reich des Sohnes)之後的「聖靈之國」(Reich des heiligen Geistes),即上帝拯救世界後,完美、無盡止、由聖父、聖子、聖靈統治、以基督為王的第三階段神國(Reich)。

到了近代,"第三帝國"的概念已脫離神學領域,而被運用在浪漫主義文學甚至保守政治革命中。1923年阿圖·莫勒·凡登布魯克(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在「第三帝國」一書中主張創建一個取代魏瑪共和國、同時在傳統上與神聖羅馬帝國(第一帝國)以及由普魯士主導建立的德意志帝國(第二帝國)一脈相承的新國家。這個概念在魏瑪共和國時代被反民主份子與激進右派團體(包括納粹)廣為引用。

根據一本由一位保守派作家亞瑟(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 所寫的書,神聖羅馬帝國是第一帝國, 1871-1918 普魯士帝國為第二帝國。亞瑟認為魏瑪共和國在1919年的失敗後,德國人要為德國重奪榮耀,建立「第三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巨額賠款使魏瑪共和國之民主共和政府無法負擔,之後遭遇的經濟大蕭條和未能解決失業、其他社會問題(如左派及士兵工人的暴動),使許多德國人轉向支持右翼,希特勒之納粹黨則屬極右翼中之一支。希特勒承諾減少失業人口及對經濟、文化和軍事進行改革。在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國第二任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

在1933年2月27日,國會縱火案後,希特勒聲稱是國會的第二大黨共產黨(也是納粹黨的主要政敵)所為,逮捕了共產黨領袖,動員衝鋒隊將全國所有共產黨黨部佔領並禁止了共產黨員參加3月初的國會選舉,納粹黨贏得了44%的席位,聯合了國家人民黨後又通過脅迫或賄賂的手段,強行通過了《授權法》,只有社會民主黨未贊同,是為德國踏入極權主義的第一步,最終利用《授權法》取締了所有非納粹政黨。

1933年9月1日,希特勒在紐倫堡召開的納粹黨代表大會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國」指稱他所統治下、「國祚千年」的德國。

在1934年8月2日,保羅·馮·興登堡死後,希特勒順理成章地控制德國,廢除總統制,成為德國元首,並派出100,000 名間諜,監察國內的評論家及異見者。

1939年7月10日,宣傳部長戈培爾正式宣佈廢棄使用,改以「大德意志帝國」(Großdeutsches Reich)取代。

希特勒其後奪取立法權,一一鏟除反對勢力,再成立第三帝國。

當時,德國總體經濟因納粹黨的戰爭經濟計畫的而得到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但許多黨外政治對手、尤其是共產主義者和一些社會主義者,被送去集中營,據估計,在納粹最初統治的時間裏,就有成千上萬政治受害者死去或失蹤。

二戰末期,根據希特勒遺囑,北部戰區司令鄧尼茨海軍元帥任總統,宣傳部長戈培爾為總理。但戈培爾在希特勒自殺身亡後隨即自殺,很快鄧尼茨向盟軍投降。「第三帝國」時代終結。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hookey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09-11-11 00:49:09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1-20 12: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