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608|回覆: 3

“世界工廠”的變遷:從大西洋向太平洋的過度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11-2 18:22: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迄今為止,曾經有幾個國家被稱作“世界工廠”,或類似的名字。第一個是英國。這是因為英國在18世紀末率先實現了產業革命,在十九世紀中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

    第二個有類似世界工廠稱號的國家是美國,美國在19世紀中葉完成了工業革命,到20世紀初,已經發展成為與英國比肩的工業國。而且,後發優勢與泰勒制(科學管理之父美國人泰勒所制定的現代工業管理制度,強調勞動效率)、福特製(福特汽車創始人所制定的生產方式,風靡美國整個20世紀30年代)等工序革新,使美國的製造業具有更大的規模、更合理的分工、產品更為標準化和具有互換性。

    這種強大的能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就顯示了出來。當時英國造的10挺機關槍壞了的話,必須全部拿回工廠修理,而美國造的機關槍可以拆掉其中的1支修好其他9支,而不需要送回工廠修理。戰後初期,美國以強大的軍事力量經濟實力君臨世界,它的背後是強大的製造業,科學管理和標準化生產、大量生產和大量消費體系、優秀的工作母機和面向市場的商品開發能力,都成為戰後世界其他國家仿傚和趕超的對象。

    現今,全球最大的500家工業企業中,美國佔據31%的份額,綜合競爭力居世界第一。美國始終把製造業當作“經濟實力的脊梁”。其製造業對國民生產總值的直接貢獻度一直保持在20%以上近年來,美國製造業的重心已經轉移到高新技術、新興產業領域。美國還出現了矽谷、南加州、波士頓等微小技術領域的六大經濟中心。微小技術產業,是由奈米技術、微機電系統等尖端技術開闢出的全新產業領域,是多種學科交融並具有戰略意義的前沿高技術產業。到目前為止,美國68%財富來源於製造業。

    第三個被稱為世界工廠的國家是日本。從7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開始被稱為“世界工廠”。經歷了“失落的十年”之後的日本,製造業雖然大量轉移,但通過艱苦的企業重組和技術重組,其中的現場製作生產率現在仍然名列世界第一,綜合競爭力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全球最大的500家工業企業,日本佔了29%。精密儀器和品質控制也是日本製造的強項。日本國民總產值的49%來自於製造業。

    從上面這幾個國家的例子可以發現,所謂“世界工廠”一詞並沒有嚴格的界定,比較而言的,最初的“世界工廠”更多是相對於“世界原料供給地” 而言,而到了日本被稱為“世界工廠”時,雖然也肯定了它在製造業方面的強勢,但已經含有了相對於“世界消費”而言的意思。一般地說,被稱為世界工廠的國家的共同特點是在製造業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從世界範圍購買原料,向世界範圍輸出製成品,因而較多地依賴於和平而穩定的國際經濟環境。

    自2001年日本通產省發表的白皮書第一次提到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工廠”之後,“世界工廠”就成為國內外描述中國經濟的一個常用詞。 2003年德勤國際會計公司在其一份研究報告中也稱:“中國之於21世紀,已經變得如當年英國(19世紀的“世界工廠”) 之於19世紀。”中國是不是世界工廠在大眾視野和學術研究中都還有爭議。但是回顧世界工廠的變遷史,我們會發現在一個國家發展過程中,製造業的發達只是發展經濟的手段,是經濟發展的一個階段,並不是經濟發展的全部目的。但是這樣的評價也無意于折損“世界工廠”的光環。

    【英國:蒸汽時代的“世界工廠”】

    工業革命以後,英國憑藉其先進的科技、股份制公司制度、金融中心地位、遍佈全球的殖民地,以及強盛的海軍,建立了一個以英倫三島為中心的全球貿易網路,英國工業中心伯明翰為殖民地提供了種種產品;“供印度用的斧子和供北美洲土著用的戰斧,銷往古巴和巴西、適用於貧窮的奴隸的枷鎖、手銬和鐵頸圈。在美洲的原始森林裏,伯明翰的斧子欣倒了古老的樹木;在澳大利亞放牛的牧場上,迴響著伯明翰的鈴擋的聲音;在東印度和西印度,人們用伯明翰的鋤頭照料甘蔗田。”

    英國排擠了曾經的出口大國尤其是印度和中國,變成了自己的消費市場。蘭開夏工業巨子曾經把眼睛盯著中國,並且說,在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裏,“如果每個人的衣袖長一寸,就夠蘭開夏的紡織廠吃一年”。

    有人說英國成為了“世界工廠”(the factory of the world),生產出令整個世界都難以抵擋又望而生畏的大量工業品。但是,這個19世紀歷史上的工業國家卻並非像人們想像中那樣煙囪高聳、工廠林立。

    在17-18世紀,作為英國工業革命發源地的曼徹斯特、利茲等地,其工業生產仍然是以家庭工業為主的。製造商(Manufacturer) 在這一時期並不是工業界巨頭,相反地,他就是工匠,亦即以自己的雙手勞動的人,同時也是土地所有者,他的房屋四週有幾英畝大的園地。養一兩匹馬通常還有一兩頭母牛、家禽,但沒有時間耕種。

    在這些工人中,只有鐵路工人算是“現代工廠”工人的標準,但經濟史家克拉潘卻玩笑說:“大路上牧馬的工人也遠多於從事鐵路建築的工人”。這時期的海員也多是乘木製帆船進行航行的。這時的採礦業儘管有了舉重機和抽水機,但在礦層中勞作的工人卻大多還是赤手空拳或是使用原始的鐵鍬。

    棉紡織業、鋼鐵煤炭、運輸

    英國的棉紡織業最初是作為海外貿易的副產品而發展起來的,海外貿易帶來了紡織原料,以及印度棉紡織品,也就是“白布”,英國公眾已愈來愈喜愛最初是從印度進口的棉織品。強大的舊毛紡行業在1700年設法通過了禁上進口棉布或棉織品的法律。試圖用他們自己倣造的產品來搶佔印度棉織品的市場。當時的問題在於如何充分地加速紡紗和織布,以滿足巨大的、受保護的國內市場的需要。

    這些有利條件導致一系列發明,使棉紡織工業有可能到1830年時完全實現機械化。新發明中有水力紡紗機、多軸紡紗機和走錠紡紗機。新的棉紡機引趄對動力的需要。1763年,格拉斯哥大學的技師詹姆斯•瓦特開始改進蒸汽機。他同製造商馬修•博爾頓結成事業上的夥伴關係。到1800年即瓦特的基本專利權期滿終止時,已有500台左右的博爾頓-瓦特蒸汽機在使用中。其中38%的蒸汽機用於抽水,剩下的用於為紡織廠、煉鐵爐、麵粉廠和其他工業提供旋轉式動力。

    工業化的暗影

    隨著財富的巨大增長,社會的貧富差距卻隨之越拉越大。當時的英國首相迪斯累利不由驚呼:“英國可以分為兩個民族--窮人和富人,他們之間有一條巨大的鴻溝。”

    城市化處在迅速發展的進程中,中小城鎮變為大城市,鄉村則逐漸轉變為工業城鎮。這帶來了不容小覷的“城市病”。首先是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流經倫敦的泰晤士河水被嚴重腐蝕,渾濁不堪,在熱天便會發出令人難以忍受的臭味。1858年6月30日的泰晤士報就曾報道這樣一個事件,在位於泰晤士河畔的議會大廳中,人們驚奇地看到,一群人衝了出來,為首的是財政大臣迪斯累利,他一隻手拿著文件,另一隻手拿手帕捂住鼻子,身子半傾斜著,恐慌地從那種“甚至會引發瘟疫的惡臭”中逃離出來,隨後的是格雷漢姆爵士,好似“被人衝面吐了一口痰”,議會的其他成員也迅速退出了這個“充滿瘟疫”的地方,身後則是紛散淩亂遍地都是的文件。不獨水污染,空氣污染在城市裏也是嚴重異常。倫敦 “霧都”的稱號正是在這段時間內獲得的。

    在這樣一個時代,價值取向也同傳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英國的整個社會變成了崇尚財富的社會,幾乎所有人都被卷了近來,有當時人這樣評價道:“對人的能力只有一種看法或一個標準,即賺錢。”前所未有的各種機會,為人們追逐經濟效益提供了極大的動力,但在這種高度的亢奮中,卻忘掉了還有社會效益和生態效應需要去關注。

    世界工廠的衰落

    世界資源的分佈差異在世界生產力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必然促使國際貿易由絕對優勢向相對比較優勢過渡,沒有一個人可以生產自己需要的所有產品,也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壟斷世界上的所有產業。當時支撐起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的,是發達的紡織業、採掘業、煉鐵業、機器製造業和海運業。這些產業的巨大發展幾乎都借助了蒸汽動力的運用,塑造了輝煌的“蒸汽時代”,創造了比以往所有時代生產的財富總和還要多的價值。然而,這些行業或者產業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把世界帶入“電氣時代”以後相對於新興的電力工業、內燃機產業和化學工業成為傳統產業,發展效率和效益相對降低。加上世界進入20世紀,隨著海外殖民地的逐步喪失和眾多國家的崛起,英國這樣一個面積相對狹小的島國讓出其工業化國家的領袖位置是勢所必然。

    【美國:電氣時代的“世界工廠”】

    1791年,美國第一任財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在《關於製造業的報告》中倡導工商業立國,他的觀點與主張發展高效農業走農業國道路的托馬斯 •傑斐遜完全不同。當時美國的製造業只是“小打小鬧”:大部分的衣物、食品在鄉村的家庭小作坊里加工生產,鞋、帽、鍋、鏟由城鎮店舖的工匠們手工製作。

    漢密爾頓的報告沒有被國會採納。然而,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伴隨著機器的轟鳴,美國在機械化、標準化和大規模生產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工廠取代作坊,城市人丁興旺,生產突飛猛進,經濟迅速增長,工業革命的序幕就此拉開。這位壯志未酬的勇士也為認為是18世紀領袖中的“最現代化的和偉大的美國人”。

    早期工業化

    美國的工業化同英國一樣也首先從棉紡織業發展起來,而且也是模倣英國的制度和技術。埃利•惠特尼(1765-1824)發明的軋棉機促使了美國南方植棉業迅速發展,但他更重要的一項發明“標準化生產方式”則開闢了美國工業大量生產的新時代。

    在惠特尼的時代,工匠們採用的是個人生產方式,包括器械製作,也是工人獨自承制全部零件並獨自裝配,因而零件不能互換,生產進度緩慢。 1797年,美國政府因面臨同法國交戰的危險,急需4萬枝滑膛槍,而當時陳舊的製造工藝,遠遠無法滿足需求。於是,惠特尼大膽接下了訂單。他決心改革傳統工藝,先大量生產標準的、可互換的零件,然後用最少量的人工進行裝配,使得生產過程大大縮短。然而改革工序所需時間超過了惠特尼的設想,他因交貨期延遲而受到懷疑和攻擊。無奈之中,惠特尼請來傑斐遜總統和其他高級官員,當著他們的面,進行實地操作表演。工人們蒙著雙眼在一大堆散裝零件中裝配步槍,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令眾人讚不絕口。結果,惠特尼非但沒有受罰,反而得到了追加貸款。後來的歷史學家對此事產生懷疑,但是互換零件的神話卻深入人心。

    車輪上的國度

    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美國拋掉了英國的模式,轉而建立起以新興技術為基礎的工業,尤其是電的應用。70年代發明電話和電燈,1880年,美國在紐約建立了第一個火力發電廠,標誌著美國電氣化時代的開始,此後,電力工業大規模發展起來。

    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國家被拖垮,對於美國來說,卻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黃金時機。而這個黃金時代最為耀眼的神話就是汽車工業,其中的雙子星便是福特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

    福特汽車也成為美國工廠的一個巨大成功,20年代初佔全美汽車產量的60%,而幾乎佔世界汽車產量的50%。到1950年時,美國生產的汽車居然佔到世界汽車總產量的85%,而美國的進口車比重還不到0.3%。汽車工業的興盛,美國亦自此成為了“車輪上的國度”。美國在20世紀上半葉享受著新的“世界工廠”的桂冠,接著也成為了世界的金融中心和科技中心。

    美國衰落了嗎

    美國繁盛的科技經濟20世紀六七十年代,遇到日本的挑戰。到上世紀80年代,美國在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更是在許多領域落在了日本後面,11個關鍵性的高技術部門中除了制藥業一個行業還領先外其他都輸給了日本,尤其是機器人製造業、半導體設備和材料、消費型電子產品和電器等領域。如模具製造,美國三大汽車巨頭使用的都是“日本造”。因為美國造的模具軋製3萬次.而日本造的模具可以軋製6到10萬次。

    美國產業在世界市場上的收縮,首先是由於美國跨國公司對發展中國家的大量投資。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美國逐漸開始將勞動密集型、資源消耗型、污染型以及低附加值的行業,如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等輕工業和鋼鐵、有色金屬、水泥、塑膠、石化和機械等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這無疑極大改變了傳統的國際分工格局。這樣,美國不得不面對相當程度的貿易逆差,這也是產業結構調整的結果。

    還有,根據美國人的自我批評,美國社會的反智主義(anti-intellectualism)使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報酬十分微薄,據說曾出現眾多工程師因失業而爭奪一個安裝車庫門的工作。反智主義給美國社會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成本。汽車工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過去30年中,美國的汽車公司依賴行銷手段而非良好的技術和品質來提高銷售額。底特律汽車公司的總裁只對短期利潤而非長期競爭力感興趣。而日本公司恰恰相反,他們積極地投資于研發。美國的汽車工業正在萎縮,美國製造業的衰落並不能完全歸因于成本,企業精英們缺乏投資于長期收益的興趣也是原因之一。

    美國的收縮和衰敗,使人們對這個“世界工廠”爭論紛起。1988年,美國耶魯大學教授保羅•肯尼迪出版《大國的興衰》,以近五百年的大國更替的歷史演變總結出興衰的規律,認為“美國經濟已走上了衰落的道路”。但同年哈佛學者塞繆爾•亨廷頓卻反駁了肯尼迪的觀點,認為“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21世紀仍將是美國的世紀”。關於爭論孰勝孰敗尚無定論,但日本“世界工廠”的崛起已成不可抵擋之勢。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 18:22:49 | 顯示全部樓層
【日本製造風靡世界】

    太平洋的島國日本和大西洋的英國在地理上相似,也許是巧合日本繼英國、美國之後成為第三個世界工廠。

    日本是在亞洲最早實現了工業革命的國家。1880年到1895年前後形成了以蒸汽機和水力為能源的棉紡織業和絲織業,甲午戰爭的勝利使其獲得了北韓和中國的市場。日俄戰爭前後,日本成功地實現了使用石油和電力的動力革命,並在政府投資和扶植下開始形成造船和兵器工業。日俄戰爭的勝利進一步促進了日本的產品輸出海外。使日本的重化學工業再度獲得發展機會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各國列強為了備戰,從日本大量進口船和軍用物資。造船業的迅猛增長帶動了鋼鐵和機械製造業的發展,列強們空出的亞洲市場也為日本稚嫩的化學工業提供了發展餘地,化肥和化工原料的生產有了長足的進步。

    20世紀20年代,由於缺乏出口市場,日本的經濟發展陷於長期慢性蕭條之中。1929年的大蕭條,引發了世界資本主義的普遍危機。日本 1931年發動“9.18事變”,入侵中國東北帶來的軍事支出,使日本經濟迅速擺脫了危機。借助中國東北的市場和資源以及對華北和中國全境的經濟滲透,日本的“重化學工業”開始走上軌道。此時日本的工業品以大量低價傾銷而受到西方各國的抵制。

    在冷戰中發展

    有位日本學者說,“二戰後日本在西方世界是一個以最便宜的成本大量生產的工廠”。日本從明治維新後就提出了“殖產興業”、“富國強兵”等口號,在其發展過程中,最為頭痛的事就是市場、資源、技術、以及穩定的國際貿易體系。從未有過像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這樣穩定發展的時期。

    1945年戰敗和冷戰的開始,使日本成為西方世界的夥伴。美國信誓旦旦地要把日本變成“遠東的兵工廠”,在冷戰的鐵幕分隔了世界的時代,在以美國為主導的世界貿易體系下,日本不僅獲得了出口市場,還得到了中東的原油、澳大利亞的礦砂等優良的資源,發展製造業所需的技術和提高生產率的指導等,這些是他們過去想要也得不到的東西。在這得天獨厚的條件下,日本經濟迅速復興,開始了長達20年的高速經濟增長時期。

    70年代初,發生了變動匯率制和第一次石油危機,日本經濟陷入戰後最大規模的恐慌。但日本的商品出口卻迅速增長,主要原是因是以小型引擎技術、半導體技術為主的製造業技術的進步,及生產管理上無庫存生產體系成為可能。還有,製品加工程度和技術集約度也得到提高。出口急劇增加的另一個秘密是國內銷售價格和出口價格差,也就是傾銷政策,日本的汽車、鋼鐵、家電製品等的出口價格一直設置得比國內售價低,以維持工廠的開工率。由於上述原因,日本的主要出口部門從過去的人造纖維、服裝、鋼鐵、造船等行業,向汽車、家電、辦公機器、工作母機等技術含量更高的行業過渡。機器類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20世紀 60年代為20-40%,1975年為54%,1980年為63%。

    精密是日本製造的生命

    精密儀器是日本製造的強項,比如錄影帶曾是80年代日本獨佔優勢的產品,在錄影帶的中心部分裝著一個小型軸承,軸承裏有滾珠。人們恐怕很難相信,錄影帶裏的軸承滾珠,它的“真圓度”、也就是真正接近球形的程度要比核導彈制導用的陀螺羅盤中的軸承滾珠的“真圓度” 還要高得多。這種滾珠每年要生產幾十億個。真圓度稍差一點,放出來的圖像就會失真,這種產品就會被市場淘汰。而導彈使用的陀螺儀精密軸承的生產數量較少,在美國,導彈使用的陀螺儀精密軸承有2-3萬個,美國利用科索沃戰爭的機會,檢驗了一下它的導彈的精度,結果造成了不少所謂“誤傷”、“誤炸”。

    這部分因為日本“現場優先主義”的技術傳統工人的技術素質很高大批優秀的理工科大學畢業生以能夠到生產第一線工作為榮。而目前我國卻出現了優秀的理工科大學畢業生遠離生產現場。我國技術工人中高級技工只佔5%, 而在日本這個比例超70%。

    在產品創新和科技商業化上日本和19世紀的美國一樣領先別國。即使是小企業也不甘落後。在北九州市有一家30人左右的小企業裏,每個月老闆為獎勵那些給組長提技改合理化建議的人,企業需多付出3-5個人的工資。

    由於日本的製造業產品出口在世界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並具有優勢,從7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開始被稱為“世界工廠”。製造業的發達,也伴生著環境污染、過勞死、二元結構、貿易摩擦等問題。所以,“世界工廠”的稱號,也開始含有了某種諷刺的意味。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11-3 10:02:35 | 顯示全部樓層
有意思

可能這是要成為所謂發達國家的代價

中國現在亦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11-3 10:12:21 | 顯示全部樓層
历史告诉我们。所有今天的所谓经济大国,有那家没有经过世界工厂这个阶段。

今天他们发迹了,道貌岸然到处指指点点,为的
一、自高身份。
二、怕和不希望别人制靠同一方法发达起来和他争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19 04: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