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8956|回覆: 11

十字軍東征

[複製鏈接]
簽到
0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發表於 2009-10-27 00:52: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十字軍東征(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教宗的准許下進行的有名的宗教性軍事行動,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發動的戰爭。當時原屬於羅馬天主教聖地的耶路撒冷落入伊斯蘭教手中,羅馬天主教為了收復失地,便進行多次東征行動。但有一些東征是針對天主教以外的其他基督教派,並非針對伊斯蘭,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就是針對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

每次十字軍開始時,都有講道、宣誓及授予每個將士十字架的儀式,任命成員為教會的將士。雖然十字軍的主要攻擊對象是穆斯林,但此狂熱同時發洩在招募十字軍地區的猶太人身上,亦使猶太人受迫害和遭殺害。十字軍令東西方教會在歷史上留下有名的暴行。到近代,天主教已承認十字軍東征造成了基督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仇恨和敵對,是使教會聲譽蒙污的錯誤行為。

在十一到十三世紀的十字軍運動歷時將近兩百年,動員總人數達200多萬人,雖然以捍衛宗教、解放聖地為口號,但實際上是以政治、宗教、社會與經濟目的為主,發動對亞洲西側的侵略劫掠戰爭,參加東征的各個集團都有自己的目的,甚至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略劫了天主教兄弟東正教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諸多缺少土地的封建主和騎士想以富庶的東方作為掠奪土和財富的對象;意大利的威尼斯、熱那亞、比薩等地的商人想控制地中海東部的商業而獲得巨大利益;而羅馬教皇想合併東正教,擴大天主教的勢力範圍;生活困苦與天災與賦稅壓迫的許多農奴與流民受到教會和封建主的號召,引誘他們向東方去尋找出路與樂土。正如《歐洲的誕生》指出,十字軍「提供了一個無可抗拒的機會去贏取名聲、蒐集戰利品、謀取新產業或統治整個國家——或者只是以光榮的冒險去逃避平凡的生活。」

伊斯蘭教徒在636年開始控制耶路撒冷。1010年,埃及的法蒂瑪王朝哈里發哈基姆下令摧毀耶路撒冷所有的基督教堂和猶太會堂,加深了對非伊斯蘭教的迫害。基督教教徒到耶路撒冷朝聖的路被封,朝聖者受回教徒侮辱。

1053年,拜占庭帝國基督教會君士坦丁堡牧首彌格耳(Michael Cerularius),因君士坦丁堡的拉丁禮教堂拒絕使用希臘禮拜儀式,逐將其全數關閉。羅馬教廷提出抗議。彌格耳反而質問西方教會彌撒用無酵餅源自猶太人實為異端。羅馬教皇良九世派了樞機主教亨拜(Humbert)至君士坦丁堡,與彌格耳談判,但是雙方各不相讓,談判破裂。1054年7月14日亨拜進入聖索非亞大教堂,將開除彌格耳教籍的判書放到祭台上,出了教堂。而彌格耳不肯屈服,當眾把羅馬教皇送來的詔書燒毀。之後羅馬教皇和君士坦丁堡牧首相互絕罰,基督教正式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

1066年,諾曼第公爵威廉橫渡英吉利海峽,征服英國,加冕為英王。他說法語,臣服法國。

1095年11月,羅馬教皇烏爾巴諾二世發出呼籲,請法國天主教信徒以武力維護信仰成立十字軍。在為反對異教及收復宗教聖地耶路撒冷為號召,十字軍東征的侵略戰爭拉開了序幕。另外,許多民眾因為生活貧困,不滿情緒增加,威脅到教主的統治。號召民眾東征,讓民眾到外尋找出路,是教廷減小民眾壓力的一個辦法,也是促使十字軍大規模東征的原因。

這場戰爭被羅馬教廷賦予了宗教戰爭的性質,號召從異教徒(穆斯林)手中奪回聖城耶路撒冷。因而也被形象的比喻為「十字架反對弓月」。參加戰爭的士兵佩有十字標誌,因此稱為十字軍。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1095年11月27日,教皇烏爾巴諾二世在法國的克萊蒙召開克萊蒙會議,號召所有人拿起武器,從異教徒手中奪回「主的墳墓」,說參加遠征的人可獲赦罪,戰死疆場的人可以升入天堂。自此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開始,「神的旨意」亦成為東西方教會召集軍隊的口號。1099年,十字軍佔領伊斯蘭埃及法蒂瑪王朝控制下的耶路撒冷,並建立了十字軍國耶路撒冷王國和三個附屬小國:伊德薩伯國、的黎波里伯國、安條克公國。是次戰事中十字軍屠了安提阿和耶路撒冷二城。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
1144年,穆斯林塞爾柱人攻打伊德薩伯國。耶路撒冷國王向法王路易七世和德國國王康拉德三世求援,開始了第二次十字軍東征(1147年 - 1149年),結果失敗,伊德薩伯國滅亡。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1187年,埃及此時已經更換為阿尤布王朝,其蘇丹薩拉丁攻佔耶路撒冷,俘虜了耶路撒冷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紅鬍子)、英國獅心王理查一世和法王腓力二世發動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1189年 - 1192年),腓特烈一世在途中墜水而死,其部隊退出戰爭。薩拉丁進行了頑強的抵抗,雙方互有勝負,最終達成停戰協議。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1202年,教皇英諾森三世發起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1202年 - 1204年)。最初的目標是埃及,後來改變了軍事計劃,攻佔了君士坦丁堡,屠城並洗劫達一星期之久,拜占庭帝國的大部分土地也被攻克,並建立了拉丁帝國(1204年 - 1261年)。

1204年,法國國王腓力二世兼并了諾曼底公國的全部領土,法英交惡。

1215年,英國貴族強迫英國國王約翰簽訂《大憲章》,要求王室尊重司法過程,接受王權受法律的限制。約翰無意遵守,隨即爆發內戰。次年約翰病逝,內戰停火。

十字軍討伐阿爾比派
教皇英諾森三世曾經屢次想要同化基督教派阿爾比派,但最終還是失敗。1209年,英諾森三世發起了「阿爾比十字軍」(Albigensian Crusade),討伐整個法國南部的阿爾比派。此次暴力鎮壓經歷20年(1209-1229)。自此,阿爾比派全被異端裁判所除滅,至14世紀末期,該派逐漸消失。

兒童十字軍東征
1212年,教會在法國和德意志組織兒童十字軍東征。

第五次十字軍東征
教皇英諾森三世生前發起,1218年開始的第五次十字軍東征(1218年 - 1221年),以埃及阿尤布王朝為進攻目標。1219年攻佔埃及達米埃塔(Damietta),1221年由於尼羅河水泛濫被迫撤退。

幾乎於此同時,1219年至1221年,成吉思汗發動第一次蒙古西征,滅穆斯林花剌子模王朝。

第六次十字軍東征
第六次十字軍東征(1228年 - 1229年)仍然以埃及阿尤布王朝為進攻對象。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通過軍事壓力和談判,為耶路撒冷第二王國取得耶路撒冷、伯利恆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但是到1244年耶路撒冷再度被流亡的花剌子模回教徒佔領。

1236年—1241年,拔都率領蒙古軍團向高加索、東歐、中歐進行第二次蒙古西征,建立金帳汗國。

第七次十字軍東征
法王路易九世發動第七次十字軍東征(1248年 - 1254年),進攻埃及阿尤布王朝,被埃及馬木留克奴隸兵團擊敗,路易九世被俘,1250年以大筆贖金贖回。阿尤布王朝也於1250年被馬木留克王朝取代。

1252年至1260年,旭烈兀率領10萬蒙軍進行第三次蒙古西征,滅巴格達穆斯林阿拔斯王朝,建立伊兒汗國。

第八次十字軍東征
1270年,此次東征由法王路易九世領導,進攻突尼斯穆斯林哈夫斯王朝。路上發生流行病,路易九世染病身亡,軍隊撤退。

第九次十字軍東征(Ninth Crusade)
第九次十字軍東征,有時也被合併成第八次東征的一部分。由英國的愛德華親王於1271及1272年發動。他獲知法王路易九世在西線失敗之後,率軍渡海在以色列阿卡登陸,企圖從東線進攻,但是最終被埃及馬木留克兵團擊敗。

此後,十字軍在東方的領土逐漸落入穆斯林手中。1291年,最後一個據點阿卡(今以色列北部城市)被埃及馬木留克軍隊攻陷,耶路撒冷王國滅亡。

北方十字軍入侵
北方十字軍戰役是由丹麥和瑞典信奉天主教的國王,德意志的寶劍,條頓騎士團和他們的盟友針對北歐波羅的海東南部,信奉異教的立陶宛發起的十字軍戰役。瑞典和德意志為反對俄羅斯的東正教徒而發起的戰役,有時候也被認為是北方十字軍戰役的一部分。這些戰爭中的一部分在中世紀時就被稱為十字軍戰役,但是其他部分,包括大部分的瑞典的部分,到19世紀才第一次被浪漫民族主義歷史學者稱為十字軍戰役。波羅的海東部因為軍事征服而改變:首先是利沃尼亞人、拉特加利亞人和愛沙尼亞人,然後是瑟米利亞人、庫爾蘭人、普魯士人和芬蘭人,都被丹麥人、德意志人和瑞典人合夥擊敗、洗禮、佔領,甚至有時候滅絕。

最後一次十字軍
1390年,奧斯曼土耳其軍隊進攻拜占庭帝國。拜占廷皇帝曼努埃爾二世向羅馬教皇發出呼籲,請求支援。受此請求,教皇博尼法斯九世呼籲,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蒙德和法國勃艮第公爵組織了最後一次十字軍遠征,由勃艮第公爵的兒子孔德·德·納弗爾斯(Comte de Nevers)統率。1396年9月28日,最後一支十字軍隊伍在尼科堡戰役(Battle of Nicopolis)中被土耳其軍隊打敗。

第一次十字軍由西歐封建貴族騎士們在西亞建立了短暫王國,雖然耶路撒冷王國僅維持了88年,十字軍東征對地中海沿岸國家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十字軍所到之處,搶掠、偷盜,遍地焦土,之後十字軍還在威尼斯人幫助下侵入當時土耳其無法攻破的君士坦丁堡,成為兩百年後奧斯曼土耳其大軍攻下此城的肇因,數次大規模軍事動員也使西歐各國人民損失慘重,幾十萬十字軍死亡,並使日後東方回教世界與西方基督教世界互相對立。教廷和封建主卻取得了大量的財富。但是另一方面,歐洲原本因西羅馬帝國滅亡使歐洲進入黑暗時期,因為十字軍運動帶回大量東方進步文明,並導致大量農奴解除依附關係,成為自由民,加速了西歐手工業、商業的發展,亦是文藝復興與近世中產階級商業文明的一重要成由,塑造出近代強盛的歐洲。


[ 本帖最後由 mrpt 於 2009-10-27 00:53 編輯 ]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7 00:57:56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1096年—1099年)共有兩隊。

十字軍的正式組成是由兩次宗教會議與兩位宗教重要人物的號召行動所促成,會議為在義大利帕辰察與同年冬在法國克列芒(Clement)所召開的基督教會議,人物為主持會議的教皇烏爾巴諾二世(Urbanus II)與四處宣傳打動人心的隱士彼得(Pierre l'Ermite)。聖地耶路撒雖早在7世紀初就已淪陷於阿拉伯人手上,但阿拉伯統治者都允許歐洲基督教徒來此朝聖,四百年間原本相安無事,真正起因為11世紀初到1095年期間,耶路撒冷先後被埃及法蒂瑪王朝和塞爾柱突厥人佔領,迫害當地基督徒並禁止朝聖,諸多迫害消息已不斷地被返回歐洲的朝聖者所傳播。1095年隱士彼得朝聖返歐後,帶回了耶路撒冷主教向西歐教廷求救的呼聲,彼得到處奔走呼號,而掀起收復聖地的熱潮。

教皇烏爾巴諾二世在1095年11月在義大利帕辰察召開宗教會議,正好東正教的拜占庭皇帝派來特使在會議上痛陳土耳其西侵的壓迫,於是教皇在會議上疾呼西歐應收復聖地並解救同為基督教兄弟的危難,但對抗強大的回教勢力必須有更多的團結勢力,於是教皇在同年11月冬天在法國克列芒召開更大的基督教會議發表演說以號召更多響應者,此次參與會議多達數萬人並且包含了各地大主教與封建貴族騎士與平民,造成貴族與平民間熱烈響應,並且確立以十字記號為軍隊徽幟,製訂大量徽章大量發放,十字軍的名稱由此而來。

克列芒會議雖然造成法國封建貴族與平民熱烈迴響,但教皇烏爾巴諾二世利用教廷權力解放了貴族莊園的農奴甚至罪犯,並且可免除隸屬關係與罪行,使的欲響應的貴族騎士們暫緩發軍,但任何理由已無法阻止這群宗教狂熱份子,第一隊是由隱者修士彼德與貧窮騎士華爾脫所率領,此支十字軍由二萬名貧農、流民、罪犯與隨軍婦孺組成,稱為「先驅十字軍」。原本預定大軍集合出發的時間是聖母升天日,也就是1096年8月15日,但是在這一年的2月份,就這一支隊伍急不可待地踏上了征程,他們的領袖是法國亞眠修道院的隱士彼德。此支軍隊沒有紀律,所經之地不僅強迫當地民眾歸依並以猶太人出賣耶穌致死為由在日耳曼境內大肆殺害猶太人,並因無後勤支援而對當地搶劫等暴行。先驅十字軍途經日耳曼時還另外號召五千多人由日耳曼人農夫們組成的十字軍,但軍紀與武器裝備低落,毫無地理知識,出征不久就經常迷途,餓死無數,並巳有好幾千人病死於途中,又遭到匈牙利蠻族攻擊,雖然到達君士坦丁堡也只剩下數千人,拜占庭方面趕緊提供船隻送走這群失控的狂熱分子,但他們不聽勸告等候精銳後援,急著衝向土耳其人,於是被土耳其人全部屠殺,彼得則在大軍停留君士坦丁堡時候已折返歐洲。

另一隊由歐洲法蘭克、日耳曼貴族騎士組織為主力的十字軍,這支十字軍由相當複雜的勢力組成,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法國國王菲力普一世、英國國王威廉二世都以國內不安定為由拒絕號召,但三位君主都受到教皇逐出教會(破門律)。因此組成十字軍的力量皆由封建領主公爵率領,會集軍隊浩浩蕩蕩多達五十多萬,在西元1097年齊集君士坦丁堡,但是當時封建貴族毫無文化又野蠻,軍紀蕩然無存,沿途劫掠,進入小亞細亞苦戰數個月,佔領了敘利亞首都安條克城市,然而土耳其隨即增援二十萬大軍並進行包圍,城內存糧已盡且拜占庭援軍因誤聽十字軍已敗訊息而折返,但之後發生聖矛事件激起十字軍的宗教狂熱,經過了兩年的苦撐被圍困的安條克得以解圍。

1099年十字軍休養整備半年後,南下進攻耶路撒冷,法蒂瑪王朝伊斯蘭守軍雖然重創十字軍攻勢,但六月中旬幾艘熱內亞補給船帶來補給而改變情勢,十字軍之中又傳出顯聖消息而士氣如虹,最終攻克聖城耶路撒冷,大肆劫掠七天,軍民不分包含婦孺皆被殺戮達7萬多人,在血泊中收復了淪陷四個多世紀的聖地耶路撒冷。統帥戈弗雷以聖墓守護者之名攝政,實際上擁有國王權力,並擊退埃及法蒂瑪王朝的反攻,穩定耶路撒冷政權。

十字軍隨即建立耶路撒冷王國,並分封各領地給予有戰功的將領,其後三個封建統治區為伊德薩伯國,安條克公國,的黎波里伯國。征服聖地後擴大戰果取得地中海地區的港口雅法、泰爾、亞克、貝魯特,則割讓給威尼斯、比薩、熱內亞作為代價,償付這些義大利城邦的運輸補給與支援援助。1100年,戈弗雷以三十八歲去世,其弟包爾文繼位,聖地因為需要防衛能力於是組成三種基督教騎士團:醫院騎士團、聖殿騎士團、條頓騎士團。

1143年耶路撒冷國王傳位第四代僅十二歲的鮑德溫三世,此時封建主互鬥與內亂不已,給予回教徒反攻機會。公元1144年,塞爾柱回教徒攻下伊德薩伯國,逼近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國王向法王路易七世和神聖羅馬帝國康拉德三世求援。1147年法德發動以保衛聖地為號召的第二次十字軍東征。

控制耶路撒冷標誌著十字軍東征的勝利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7 01:01:50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1147年—1149年),1144年,於塞爾柱突厥人於佔領埃德薩,逼近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為了響應耶路撒冷王國的請求,由法國國王路易七世和德意志國王康拉德三世率領下發起,從歐洲出發東征。出動較早的德意志十字軍在小亞細亞被土耳其人擊潰。法國十字軍攻佔大馬士革的企圖也落了空,故這次遠征未達到任何目的。

而回教徒則在埃及蘇丹薩拉丁的領導下獲得統一。西元1187年,在哈丁戰役薩拉丁所率領的回教徒擊敗了十字軍,重新佔領耶路撒冷。兩年後,十字軍國只剩下三個。引發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希臘馬其頓皮拉(Pella)州的埃德薩(Edessa)的失陷是造成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的主因。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7 01:03:36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1189年-1192年)是由英格蘭、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軍隊所組成的聯軍,為搶下被回教敘利亞的「薩拉丁」佔領的耶路撒冷。但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在小亞細亞墜水而死,德軍隨即撤退。英法聯軍經海路到達聖地,前進到耶路撒冷。不久之後,英法聯軍的領袖發生糾葛,法國國王腓力二世因而下令撤回軍隊。由於兵力薄弱,無法有效攻擊而決定撤退。此後,埃及蘇丹薩拉丁與十字軍立約,准許非武裝的基督徒朝聖者自由前往耶路撒冷朝聖。

阿卡圍城戰是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的第一場戰役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7 01:05:40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諾森三世發動,法國香檳伯爵提奧波德三世率領。目的本是要通過進攻穆斯林阿尤布王朝的埃及,作日後行動的基地,來解救被穆斯林控制的耶路撒冷。十字軍主要由法國和意大利貴族組成,在沒有足夠的金錢付給威尼斯人以便渡海到埃及的情況下,十字軍按威尼斯貴族將領的建議轉去攻打扎拉城(現克羅地亞的札達爾)。

當時,威尼斯的總督名為恩里科·丹多洛,為一名盲者,根據史學家記載那時他已逾八十,但丹多洛精明的頭腦和統帥的能力是十字軍無法想像的,他帶著威尼斯的商船隊跟著十字軍一起前進,他向十字軍保證可以幫忙解決錢糧的問題,但另一方面,他也利用十字軍佔領匈牙利的札拉,此時,一個轉機徹底改變了這次十字軍東征的命運,一位名為小阿列克修斯的拜占庭王子要求丹多洛羅總督幫他奪回拜占庭帝國王位,並換取幫忙付給十字軍欠威尼斯商人的糧錢的承諾,於是,丹多洛利用這拜占庭國內的糾紛轉而攻打君士坦丁堡,在搶劫和破壞後血腥屠城三天。

大戰過後,威尼斯佔去拜占庭帝國八分之三的領土(包括愛琴海,亞得里亞海沿岸許多港口和克里特島)。而十字軍則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建立了拉丁帝國和兩個附庸於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國的國家,分別是雅典公國和亞該亞侯國。1261年,拉丁帝國被推翻,拜占庭帝國復國。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結束8年後(1212年),傳說有30,000名兒童組成了一支兒童十字軍(Children's Crusade,也稱童子軍)。不過現在學界普遍認為這支隊伍實際上並不是由兒童,而是由流浪漢組成的。這些人基本上沒有人成功到達聖地,其中有一些人沒能回家而被販賣為奴。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7 01:06:43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五次十字軍東征(1217年—1221年),是受教皇所支配的最後一次十字軍。1213年4月19日,教皇英諾森三世要求信徒組建一支新十字軍。不過,此教令得不到歐洲的君主們支持。於是,教皇要求教士進行佈道宣傳,將信徒、社會地位較低的貴族和破落的騎士加入十字軍。1215年11月,教皇在拉特蘭大堂主持召開了宗教會議,宣佈組建一支以攻打埃及為目標的十字軍,通過戰勝埃及的穆斯林王朝進而重新奪取耶路撒冷。

1217年,十字軍先到地中海東岸的十字軍城市阿克開拔。途中,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國年邁的皇帝約翰、塞浦路斯的於格一世和安條克公國的王儲博希蒙德四世也加入支持。其間,十字軍按慣例沿途擄掠。在1218年6月,開始包圍達米埃塔。但在幾個月的戰爭中,疾病困擾着十字軍。適逢此時,穆斯林蘇丹阿迪爾死了。1219年11月,達米埃塔失守。十字軍終打開了勝利之門。

1221年,十字軍企圖進攻開羅。戰役中,穆斯林軍隊藉尼羅河水截斷十字軍的路,並包圍十字軍。9月,穆斯林收復達米埃塔。第五次十字軍戰爭終告失敗。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7 01:07:33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六次十字軍東征(1228年-1229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為耶路撒冷第二王國取得耶路撒冷、伯利恆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

但此次不是戰爭的直接結果,而是埃及的蘇丹Al-Kamil與腓特烈二世締結了十年和約,並把耶路撒冷、伯利恆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相贈。1229年3月18日,腓特烈二世成為耶路撒冷的國王。

到1244年,花剌子模在埃及支持下重新佔領耶路撒冷。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7 01:08:49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七次十字軍東征(1248年—1254年),由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發動,教皇英諾森四世支持,遠征埃及。十字軍很快便攻取了埃及杜姆亞特,但卻陷入被瘟疫折磨的境況。熬過瘟疫後,十字軍進攻開羅,但是被由將領拜巴爾率領的奴隸騎兵(馬穆路克)打敗。結果,路易九世的弟弟阿圖瓦伯爵被殺,路易九世在曼蘇拉(Mansura)被俘。

1250年,當時的蘇丹被其馬穆路克軍官推翻,故法國以大筆贖金贖迴路易九世。但直到1254年,路易九世和與他的士兵才能被釋放回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主題

5270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0442

論譠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7 01:09:57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八次十字軍東征(1270年)由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為報1250年兵敗之仇,不聽法蘭西貴族及近臣的勸阻,領導僱傭騎士,進軍突尼斯穆斯林哈夫斯王朝。十字軍在突尼斯登陸不久,全軍染上瘟疫,一路上有大批士兵死亡,路易九世亦染病身亡。路易九世的兒子兼繼承人腓力三世馬上下令撤退。十字軍撤退而告失敗收場,此後,教皇曾多次號召組織十字軍,都未能實現。

十字軍東征前後八次,歷時近200年,原佔領的領土,逐一被穆斯林收復,從北非、小亞細亞,一直到東南歐,都成了穆斯林的勢力範圍。1291年最後據點阿卡城(今巴勒斯坦北部)被埃及馬木留克王朝佔領,耶路撒冷王國滅亡,標誌著十字軍東征徹底失敗。另一方面,十字軍東征增進了西方基督教國家的團結,為13世紀以後的文藝復興運動開啟大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88

回帖

93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93
發表於 2009-11-4 23:39:07 | 顯示全部樓層
wOw詳細~好多野睇!!
多謝分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1034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09-11-5 07:52:00 | 顯示全部樓層
因讀得世史點可以少得佢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27

主題

4369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及时行乐,游戏人间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高級元老勳章

QQ
發表於 2009-11-12 21:13:35 | 顯示全部樓層
十字军东征就因当时太多的利益和个人议程染上污点。
如果但是真得是为了夺取会耶路撒冷的话,历史可能会不一样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1-20 12: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