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790|回覆: 4

秦直道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10-20 20:28: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秦直道是由秦始皇下令修建的一條從秦都鹹陽到內蒙古包頭全長700公裡,路面平均寬度約30米,最寬處約80米的古代“高速公路”。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博物館為了再現2000多年前秦直道風貌,鄂爾多斯市將於近期還原修復部分秦直道遺跡。這個和長城一起被列為“十一五”重點文物保護項目的古跡2000多年前是如何修建的?當時的秦人是如何掌握如此精確大地測繪技術?

  秦直道是我國境內保存下來的 為數極少的古代交通要道遺址之一

  “秦直道,其實就是秦始皇下令修建的高速公路,兩年半的時間就修建而成。它是我國境內保存下來的為數極少的古代交通要道遺址之一,與秦長城、兵馬俑並稱於世。”

  當時為何要修建秦直道的原由,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不甘於消極防御匈奴,而是采取了積極反攻的策略。他派遣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征,將匈奴驅逐到陰山山脈以北,並將內地的百姓遷徒到陰山南面,設了一個九原郡(內蒙包頭附近)。

  第二年,他下令開始修築秦直道,以便秦軍能夠在匈奴來犯時,火速趕到陰山進行抵抗。直道修好之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可見這條直道的威力之大。

  因何而得名秦直道的呢?這條道路寬闊平坦,能適應大隊人馬疾馳,通常稱之為“馳道”。又因其南北遙遙相對,直線相通,也稱“直道”。

       秦直道最早出現於《史記》中:“三十五(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阻,塹山湮谷,直通之。”《蒙恬列傳》曾記述:“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及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塹山湮谷,千八百裡,道未就。”除此之外,很難再找到更為詳細的記錄說明,歷史上對秦直道的記載和研究少之又少。

       1975年,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教授撰寫《陝西軍事歷史地理》時,寫有《秦始皇直道遺跡的探索》一文,為秦直道研究開拓了新領域。1987年,陝西省地方編委辦曾組織史志工作者考察過,此外,再沒有人對秦直道做過全面的研究。歷史到了2005年7月,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召開了“中國·秦直道與草原文化”研討會,這是我國30年來第一次集中進行秦直道研究的專門會議,來自北京、陝西、甘肅、內蒙古等地的16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會議形成了《關於加強對秦直道遺址鄂爾多斯段研究與保護的建議書》,及《關於秦直道遺址鄂爾多斯段的評價意見書》兩項成果,明確了秦直道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對秦直道研究具有裡程碑意義,從此翻開了秦直道歷史新篇章。

       據考古專家論證,秦直道是為了快速抵御和反擊北方匈奴侵擾的結果。公元前212年至210年,秦始皇命大將蒙恬和他的大兒子太子扶蘇率30萬大軍,用了兩年半的時間,築起一條通衢大路,這條路北起九原郡(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南孟家灣),途經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的二頃半村、東勝區的城梁古城、伊金霍洛旗紅慶河鄉、烏審旗,進入鄂爾多斯草原,向西北直達陝西省定邊縣南,經海拔1600米的子午嶺東側,直通秦都鹹陽軍事要地林光宮(今陝西淳化縣),全長700多公裡,其路面平整,適合大隊人馬快速馳援;又因南北貫通,故稱“直道”。秦直道似一長驅直入的巨龍,一頭插進蒼茫的大野,臥守在戈壁墚原,給北方匈奴以震懾,給沿線居民及沿途的商賈帶來一派安寧。


  謎團一 當年的秦人是如何來定地理方位的?

  秦直道從鹹陽一直延伸到當時匈奴人的居住區,可以說,它的行進路線約有一半是在秦人並不十分熟悉的鄂爾多斯高原,這裡的地勢雖然不及陝北黃土高原地區那樣跌宕起伏,卻也是丘陵延綿、溝壑縱橫,兩千多年前的秦人,是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掌握了如此精確的北方大地方位概念以及如此豐富的地理學、地貌學知識?

  目前,在鄂爾多斯境內的秦直道遺跡北起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南至伊金霍洛旗,全線長約160公裡。縱觀鄂爾多斯的地貌及秦直道的走向不難發現,現今秦直道路線是經過極為縝密的勘查後選定的。直道不偏不倚修在低丘陵地帶,再往東一些,就是高丘陵的大溝地帶,而再往西一些,就是沼澤地帶了,在洪水季節路很有可能被衝垮。

  難道僅僅依靠剛發明不久的羅盤定位技術,他們就具備了如此遼闊地域內的大地測繪技能了嗎?就是按照現代人的思路,如果沒有特定的技術支持,要在兩年半的時間內,在一個無論是地理方位還是地質條件都十分陌生的區域內完成這麼大的一項工程是絕難想像的。

  謎團二 秦直道是否是多民族合力的結晶?

  這項浩瀚工程的順利實施,難道憑借的就是蒙恬率領的那數十萬內地百姓的智慧和力量嗎?秦直道作為溝通南北的重要軍事要道,是否借助當時的其他力量呢?

  在文獻記載中有這樣一個情節: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後,便讓位給兒子(趙惠文王),開始實施“身胡服,將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從雲中、九原直南襲秦”的戰略,這其中就應該包括對九原郡的設置、對這條“直南”道路的勘測、南渡黃河渡口的營建等等一系列活動。

  那麼,在這條由秦國大將蒙恬主持完成的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宏大的高速公路的過程中,是否蘊含著趙國人的辛勤汗水呢?還有,當時大部分已被蒙恬的大軍攆到陰山以北,而原本世世代代就生活在鄂爾多斯地區的那些北方游牧民族,是否也在其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呢?這些目前都不得而知。
 
       謎團三秦人如何在兩年半內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

  一般認為,秦直道是在今天達拉特旗昭君墳渡口南渡黃河的。秦直道南渡黃河後,要經過約20公裡寬的黃河衝積灘平原,然後還要穿越如今寬度約15公裡的庫布齊沙漠,方能與已探明的秦直道在鄂爾多斯境內的北段遺跡銜接。楊澤蒙說,如今想要在這些地區尋找秦直道遺跡簡直是難於上青天。

  那麼,渡過黃河後的秦直道是如何走向的?特別是如何通過已形成了200多萬年的庫布齊沙漠的?是跨越還是繞行呢?如果是跨越直穿而過,那麼當時的庫布齊沙漠究竟有多大?2000多年前的穿沙公路又是什麼樣的?

   秦直道雖然在鄂爾多斯境內跨越了無數的窪地河谷,但絕大多數都是采取“堙谷”的方式來進行,而面對這道兩岸陡直的重要水系,絕非簡單的堵塞、填墊所能解決。楊澤蒙分析,秦直道在此唯一的途經方式,便是架橋。

  修建這樣一座跨度應該在100米以上的大橋,對於二千多年以前勤勞、智慧的秦人來說,自然不是一件十分輕松的事。究竟選取什麼方式,什麼材料來進行,目前僅僅通過地面調查,還無法得到絲毫線索。還有,當時又是如何解決汛期的大隊人馬通行,以及大隊人馬穿行於溝谷內如何避免敵軍設伏襲擊等軍事問題?

  秦直道研究價值不容低估

 
 秦直道的修建,主要是為了加強秦朝中央與北疆邊陲的聯系,快速馳援北方、有效地遏制匈奴的侵擾,鞏固北方的統治。

  秦朝滅亡後,秦直道依然是中原漢王朝控制北方地區的重要通道,西漢時期幾次對匈奴大的軍事行動,都是通過秦直道來完成的,漢帝幾次對北方地區的重要巡幸,也是經由秦直道來進行的。雖然東漢以後,隨著中原王朝政治統治中心的東移,秦直道的功用有所減退,但這條南北大道,在維系、溝通中原地區與北方邊陲地區中一直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秦直道遺跡以及沿線的古城遺址,對於現代人研究秦漢北方地區的歷史,特別是與匈奴的戰爭史、交通、通訊史和民族關系史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秦直道沿途的巨大衝溝,不僅展現了本地區兩千年來水土流失的情況,而且斷面上路基墊土層下壓著的秦代原生地層,也真實地記錄了這裡秦代當時的地貌情況。因此,秦直道遺跡也是研究直道沿途地區秦代以來地理變化、地貌變遷、水土流失的重要資料。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hookey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09-10-21 00:08:20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10-21 10:02:25 | 顯示全部樓層
KOsir 你要留意大陸一套電視劇"大秦直道"la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1 10:55:1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iloveitmac 於 2009-10-21 10:02 發表
KOsir 你要留意大陸一套電視劇"大秦直道"la


yes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9-23 10:03:24 | 顯示全部樓層
看了早幾期"中華遺產",才知道有幾段秦直道,直到現在還在使用.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11-18 06: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