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9406|回覆: 6

武俠小說發展史

[複製鏈接]
簽到
248

1016

主題

1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全真教教主

積分
100

「痴線佬」勳章「能言善辯」勳章「友誼大使」勳章百萬富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超級元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論譠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09-9-27 21:42: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轉)武俠小說是小說的一種,特點是主角為武林人士,即習武之人及與之相關的人。情節一般描寫武林或江湖之中人與人之間的恩怨情仇,而情節發展的線索往往與習武、比武相關。

武俠小說的歷史背景多為中國古代,尤以宋、元之亂世為多,蓋因亂世之中,人更加需要以武力證明自身價值。武俠小說有自身獨特的文化背景,乃是以武學為中心,兼以中國古代醫學、佛學、道家、易術及各種神秘學等。因此,武俠小說中人物的價值觀,乃至於整部作品的精神基調,是建立在武學的基本思想上的。 “武”,義為“止戈”,是以武力平息干戈。也就是說,習武的目的是製止以強凌弱的行為。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正義與邪惡在武俠小說中十分明確。


[ 本帖最後由 王重陽 於 2009-9-27 21:49 編輯 ]
窮達皆由命,何勞發歎聲。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

1016

主題

1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全真教教主

積分
100

「痴線佬」勳章「能言善辯」勳章「友誼大使」勳章百萬富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超級元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論譠元老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27 21:43:25 | 顯示全部樓層
武俠小說的起源

關於武俠的起源到底為何,目前仍是眾說紛雲,不過大略來說,可分為下列幾種說法:

(1)神話傳說
(a)根據:此說法是根據著中國小說之起源皆出於神話傳說,武俠既然為小說之屬,當然也出自此處。不過此說因神話小說與武俠實在相差太遠,採用此說者不多。
(b)與武俠之關連:神話小說中,能與武俠相關的,大概是那種一往無回的豪氣與俠情吧!如刑天斷頭而戰,與許多小說中,人死屍不倒的情形、精神,不是十分相似嗎?所以相關的正是這種精神。

(2)刺客列傳
(a)根據:刺客一直是武俠界十分奇特的一群,更何況這種以個人武藝解決問題的情節,正是這派說法主張最力之原因。
(b)反駁:列傳畢竟是"史"而非小說,所以其重視的是個人行誼事績,加上此時刺客多附生於政治,而非如武俠以本身為主,或可說其對武俠有所啟發,但絕不能說是武俠之起源。
(c)關連:與神話傳說比起來,刺客那種一往無回的豪氣更是鮮明,加上是以個人武勇來解決事情,與武俠的關連,當然更進一步。如荊柯刺秦王,他一直等著一位武藝高強的友人同行,最後不得不接受秦舞陽而成行,這等待,正表明了對武藝的重視。

(3)俠義傳奇
(a)根據:唐人所發展出的傳奇是中國小說雛型的出現,而其中的俠義傳奇,如紅線、髯客等,更是武俠味濃厚。這也是最被接受的一種說法。
(b)關連:看紅線的夜走百里,正如現今武俠小說中的輕功;聶隱娘的劍術與御劍術也有相當的相似;而風塵三俠的豪情萬里,更是俠義中人的表現。所以說,俠義傳奇已是武俠小說的雛型,並不過份。

武俠小說的演進

(1)公案小說:當傳奇逐漸演變成明清的小說,武俠也有著發展。不過這發展並不是獨立的,而是依附於政治。不過雖言政治,俠味仍是十分濃厚。如著名的包公案,雖是以包公「審斷是非、辦理案件」為走向,但在其中所表現的卻是如五鼠、南俠等人的活躍;又如施公案、梅公案,雖言公案,但都有著不少俠義的活躍與奔走。

(2)俠義小說:這類小說與公案小說的分野有時並不清楚,但原則上已漸以武俠為主,其馀情節為輔的情形。如七俠五義、鐵血英雄傳等便是。

(3)民俗演義:當時間走到近代,武俠也進入另一局面,當時武技方盛,許多民間英雄的事績仍為世人所津津樂道,而單為描寫這些人物傳奇事件的作品也應運而生,除了寫作技巧與情節安排外,我們可以說,武俠小說的誕生已經指日可待了。
窮達皆由命,何勞發歎聲。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016

主題

1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全真教教主

積分
100

「痴線佬」勳章「能言善辯」勳章「友誼大使」勳章百萬富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超級元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論譠元老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27 21:44:02 | 顯示全部樓層
武俠小說的歷史

【魏晉六朝志怪小說與武俠】

魏晉六朝在文學史上被看作是文學的“自覺性”形成時期,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多以志怪、神異小說為主。作品中包含著先人的神仙、鬼怪觀念,以及對超現實神秘力量的嚮往。這是洪荒時期人們對英雄崇拜的遺留,在洪荒時期,人們對一些英雄人物的崇拜和誇張的讚美產生了神話,比方神農、燧人、女媧等等。到了先秦兩漢,充斥在思想領域的則是仙風道骨。魏晉以後,便是游弋著冥鬼幽魂。

志怪小說是以記述鬼神怪異之事為主要內容,包括神仙方術、鬼魅妖怪、殊方異物、佛法靈異等,也有野史逸聞、民間傳說等等。藝術上帶有傳奇色彩和超現實的表現。以乾寶的《搜神記》為代表,其它有託名陶淵明的《搜神後記》、舊題曹丕的《列異傳》、張華的《博物誌》、葛洪的《神仙傳》、王嘉的《拾遺記》、吳均的《續齊諧記》等。鬼神觀念是古代先民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便是現在,勞動人民中間同樣存在著神鬼的觀念,它已經是組成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這其實是人們對自身思考的結果,現實的苦難使得他們嚮往著一些超出自然的東西,一種特別的能力和一些特別的工具。比如:武藝、神劍、寶物、等等。而這些東西卻只能在想像中得到,所以便有了《三王墓》的寶劍干將、莫邪;有了《紫玉》的仙術道法;有了《劉晨阮肇》的靈丹妙藥。而這些東西在後來的武俠小說中同樣是屢見不鮮,似乎業已成為武俠小說之所以吸引讀者的重要因素。

【唐傳奇與武俠】

如果說先秦兩漢乃至魏晉志怪,為武俠小說的產生構築了堅實的基礎,為之前奏;那麼唐傳奇在文學史上一領風騷時,武俠小說即真正開始萌芽。宋初李昉等所編撰《太平廣記》卷一九三至一九六,特將十八種唐傳奇列入“豪俠”類便可看出武俠小說同唐傳奇之間脈絡相通。故認為唐傳奇為武俠小說的立宗者,理當而然。

“傳奇”之名,似起於晚唐裴鉶小說集《傳奇》,宋人尹師魯也將“用對語說時景,世以為奇”的《岳陽樓記》稱為“傳奇體”。發展到後來,傳奇才逐漸被認為是一種小說的體裁,如元代陶宗儀《輟耕錄》即將唐傳奇與宋、金戲曲、院本等相並列,明代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更將所分六類小說的第二類亦即《鶯鶯傳》、《霍小玉傳》等定名為“傳奇”,於是,傳奇作為唐人文言小說的通稱,便約定俗成地沿用下來。

在論述唐傳奇勃起的社會背景時,範煙橋所著的《中國小說史》曾言:“在此時代,婚姻不良,為人生痛苦之思想,漸起呻吟;而藩鎮跋扈,平民渴盼一種俠客之救濟;故寫戀愛、豪俠之小說,產生甚富。”根據所論可見一般,特別在唐朝末期,社會對豪俠救助如雲霓之望。 《資政通鑑》卷二一五,記李林甫:“自以多結怨,常虞刺客。出則步騎百餘人為左右翼,金吾靜街;前驅在數百步外,公卿走避……如防大敵;一夕屢徙床,雖家人莫知其處。”可見社會暗殺行刺之風彌行。這反映在文學作品中,便是豪俠主體的傳奇大量湧現。

湧現出一批描寫豪俠之士及其俠義行為的傳奇作品,內容涉及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快意恩仇、安邦定國等方面,於中突出豪俠人格的賢韌剛毅和卓犖不群,武功的出神入化,功業的驚世駭俗,由此展現出一種高蹈不羈奔騰流走的生命情調。 《甘澤謠》之《紅線》,《傳奇》之《聶隱娘》、《崑崙奴》,《集異記》之《賈人妻》等,都是較有代表性的品;而傳為杜光庭所作的《虯髯客傳》,更是晚唐豪俠小說中成就最著的一篇。
窮達皆由命,何勞發歎聲。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016

主題

1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全真教教主

積分
100

「痴線佬」勳章「能言善辯」勳章「友誼大使」勳章百萬富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超級元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論譠元老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27 21:44:24 | 顯示全部樓層
【宋元話本與武俠】

唐人傳奇樹立了文言“武俠”的典範之後,經五代以至宋朝,在題材上並沒有什麼突出的發展多是對唐傳奇的模仿。但這一時期在文學史上卻有著重要意義,他在語言上開創性的意義。 “說話藝術”在民間廣泛流傳,這種白話刑的小說與後來的武俠小說頗具淵源。

其主題,如宋羅燁《醉翁談錄·小說開闢》所言:“有靈怪、煙粉,奇傳、公案,兼朴刀、桿棒、妖術、神仙。”而這些也是後來的武俠小說所喜用的。不管是何種題材,都往往以愛情或公案作為敘事的“興奮點”。愛情故事,不僅在當時很受歡迎,即使在現行的武俠小說種,愛情因素也是重要的“看點”。美女與俠士之間的感情糾葛,永遠是武俠小說吸引人的地方——因為愛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無論是現代武俠小說中的巨擘金庸先生,還是海外一直風靡的武俠作者都無法擺脫“感情戲”。而且高妙的愛情情節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這個方面宋元話本則有突出的貢獻。

宋元小說話本中的愛情故事,又往往突出女性對愛情生活的主動追求。像《碾玉觀音》中的璩秀秀,出身於貧寒的裝裱匠家庭,生得美貌出眾,聰明伶俐,更練就了一手好刺繡。無奈家境窘迫,其父以一紙“獻狀”,將她賣與咸安郡王,從此,正值荳蔻年華的秀秀,身入侯門,失去自由。其後郡王府失火,逃命之際,她遇見了年輕能幹的碾玉匠崔寧;秀秀見他誠實可靠,便主動提出:“何不今夜我和你先做夫妻?”而膽小怕事的崔寧卻不敢應允。秀秀道:“你知道不敢,我叫將起來,教壞了你。你卻如何將我到家中?我明日府裡去說!”秀秀素知崔寧的為人,這番話明顯是要激發他的勇氣,讓他與自己一道掙脫束縛,尋求美好的生活。又如《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寫周勝仙初見範二郎,便暗中喜歡,獨自思量:“若是我嫁得一個似這般子弟,可知好哩。今日當面挫(錯)過,再來那裡去討?”為了捕捉這難得的機緣,她敢想敢做,主動接近範二郎。

這些奇女子對愛情的大膽追求,即使放到現在的武俠小說中依舊存在著迷人的魅力。這樣的主題思想固然提高了武俠小說的思想水平,使的通俗文學在思想意義上扮演著“雅文學”的角色。這就牽涉倒文學的“雅”與“俗”的轉變問題,而武俠小說作為一個特殊的文學形式,同樣存在著“雅”與“俗”的問題。對比唐傳奇、宋元話本及當代的白話武俠;我們當如何區分“雅”與“俗”呢?如果以知識分子創作作為區分點,那麼唐傳奇便是“雅”文學,而宋話本中藝人的創作便是“俗”文學。當代的武俠小說則多數是知識分子的創作,理當看作是“雅”文學了。可是古代的知識階層又不同與現在,不能如此類推。那麼當代武俠小說到底是“雅”是“俗”能?我本人認為,“雅”和“俗”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浮動著的,他是隨著客體的不同而變化。換句話說,“雅”和“俗”的問題當從“文學消費”的人群來看,“雅士”即使看“俗”也“雅”。

【明清白話與武俠】

自宋以降,文言武俠逐漸衰落下來。白話公案、俠義小說則成了中下層勞動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學式樣。於是白話小說在明清時期盛行起來,當然其間也有不少文人防照唐傳奇創作,但並非主流。諸如:李昌祺《青城舞劍錄》、宋濂《秦士錄》、宋茂澄《劉山東》及樂宮譜《毛生》等,皆有可觀。

然而武俠小說到明清時,則多是以話本形式出現的,如清時在《包公案》基礎上演譯成的《七俠五義》《小五義》以及《兒女英雄傳評活》等,它們奠定了武俠小說的基本形式和模式,但得到真正發展並呈現出一種繁榮現象,卻是民國期間的事。
窮達皆由命,何勞發歎聲。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016

主題

1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全真教教主

積分
100

「痴線佬」勳章「能言善辯」勳章「友誼大使」勳章百萬富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超級元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論譠元老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27 21:45:19 | 顯示全部樓層
【民國時期武俠小說】

辛亥革命後,人們從封建桎梏下解放出來,各種思想流派湧入中國,報業、出版業得到空前繁榮,文學藝術得到大力發展,各種風格流派的文藝作品異彩紛呈,武俠小說也異軍突起,它以獨特的武俠們的俠義精神傳統深得人們喜愛。

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首先有被稱為“南向北趙”的等一批開風氣的武俠小說作家,平江不肖生更是被譽為“民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其代表作有《江湖奇俠傳》、《俠義英雄傳》等;趙煥亭則有《奇俠精忠傳》留世

在三十年代後,最有名的武俠小說家便有北派五大家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朱貞木和王度廬。這主要分為還珠樓主的神怪武俠小說,白羽的社會武俠小說,鄭證因的技擊武俠小說和王度廬的言情武俠小說等四大派武俠小說。

在民國武俠小說作家中,還珠樓主也許是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半文半白的語言,儒、佛、道的精神哲理,都溶匯貫通於小說之中。其著名小說有《蜀山劍俠傳》、《青城十九俠》和《雲海爭奇記》等40部。白羽的社會武俠小說在武俠與社會生活方面結合得是十分緊密的,他受魯迅、周作人兄弟和新文化運動影響很深,本身又是記者出身,他常常是通過武俠思想與社會現實的脫節來批判社會的黑暗,在寫武俠們的可敬可愛的同時,也寫出了他們在現實社會中的悲壯、感慨與無奈。他的代表作是《十二金錢鏢》、和描寫白蓮教起義的《黃花劫》等。鄭證因當年的《鷹爪王》八部曲出手就不凡,他將武俠的豪氣與精妙的武術與驚險的情節融為一體,並特別注重武術技巧的描寫。其一生一共創作了一百〇二部作品,為當時作家之最。被人稱為技擊武俠小說一點也不為過。

而王度廬的武俠小說則重言情,寫到生死纏綿處,常惑人至深。後起的港、台武俠小說,也大多走的他開拓的這條“悲劇俠情”的路子。他的主要代表作就是《臥虎藏龍》等“鶴鐵五部作”。而他們中最具傳奇色彩的則是還珠樓主李壽民,他七歲便登峨眉、青城學氣功,十六歲與才女文珠相戀,因家變而失戀,寫《蜀山劍俠傳》時,筆名還珠樓主,就是用於紀念文珠的。後與大富豪之女孫經洵的婚姻更是轟動一時,孫父曾反對這樁婚姻以“拐帶良家婦女”的罪名將其告上法庭,而孫經洵則在庭審時勇敢站出來捍衛自己的婚姻自由,使其無罪開釋,一時傳為美談,而更值得一提的是,還珠樓主李壽民本人,在“七七”事變後,因拒絕出任日寇偽職,被抓到日本憲兵隊受盡嚴刑拷打達七十天,仍威武不屈,令人敬嘆!他的作為本身,也充滿著一種俠義精神。一九五八年,一篇“不許還珠樓主繼續放毒”的文章,卻使他讀後因悲憤而腦溢血,此後病榻兩年有餘,口授完長篇小說《杜甫》後,對夫人孫經洵說你要多保重後,溘然長逝,令人惑嘆!
窮達皆由命,何勞發歎聲。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016

主題

1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全真教教主

積分
100

「痴線佬」勳章「能言善辯」勳章「友誼大使」勳章百萬富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超級元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論譠元老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27 21:47:42 | 顯示全部樓層
【當代武俠小說】

後來以金庸、梁羽生為代表的新武俠小說的崛起,則是近幾十年的事。尤其是金庸的武俠小說,造就了非常多的金庸迷。金庸也不愧為一代武俠小說大宗師,他豐富的歷史知識,深厚的閱歷,對武俠精神的理解,對武術知識的掌握,精彩的敘事與描寫,對人物性格的把握,確有許多過人之處。 《射雕英雄傳》中的許多歷史、人物,如南宋時宋與金、元的錯綜複雜的關係均有歷史史實依據,而丘處機等歷史人物也確有其人,將真實與虛構有機結合,同時又兼有北派武俠小說社會、言情、技擊、神怪四大派之長,同時又完全不同於這四大派,有了新的創新和發展。

香港是新派武俠小說發源地,50年代上半期屬於梁羽生,代表作《七劍下天山》系列。至《萍踪俠影》、《雲海玉弓緣》達到個人創作不可逾越的高峰。後期作品多數是一種風格,不提也罷。

梁羽生開創了一個時代,其古典文學素養很紮實,小說中詩詞隨處可見。但尚沒有完全脫離近代武俠的窠臼。古文功底好的讀者可以看看,文字和歷史的描寫還是很有水準。

50年代中後期金庸的出現,讓梁羽生髮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金庸引入了西洋文學技巧及電影手法予以捏合,在當時港台政治壓抑的年代,讓武俠小說變成暢銷書。在1969年《鹿鼎記》中達到其創作頂峰,然後激流勇退。

金庸的作品整體上看,前期到後期是越寫越好。從文字到結構,包括情節的張力莫不如此。在其部分作品的早期版本中有時間錯亂的硬傷,可能與其作品在《明報》連載有關。只有一個簡單的情節,天馬行空的進行。到後來造成無法更改的錯誤,例如:《射雕》中黃蓉出生後,梅、陳二人偷《九陰真經》叛變出桃花島。曲靈風被斷腿後在牛家村作賊時,郭靖與楊康的爹還不認識。那豈不是黃蓉和郭靖早就在流行姐弟戀,還喊什麼靖哥哥,裝年輕嗎?後來金庸重新修訂他的全部作品,把這些硬傷基本上都修改過了。

與金庸同時代香港另有金鋒、張夢還、牟松庭、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人從事武俠小說創作。但是,金庸這座山太高,與他同時代的武俠小說作家是不幸的。其同輩及後起武俠作家或以主觀條件不足,便難乎為繼;多半只能遵循既往“幫會技擊派”的路數,在江湖仇殺中討生活了。

70年代初,金庸封筆後,香港武俠小說出現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

台灣武俠與香港有所區別,在金、梁同時代有司馬翎、臥龍生、獨孤紅、陳青雲、蕭逸等數十位武俠專業作家。根據武俠評論名家葉洪生先生的粗略統計,在武俠小說興盛時期,台灣至少有過三百位武俠作家賴此維生,出版了至少上萬種以上的武俠小說。結集成書則自數部至數十部不等。其中司馬翎、臥龍生、諸葛青雲並稱“台灣三劍客。”

司馬翎在當時影響力最大。博學多才,擅長寫情寫欲、鬥智鬥力。特別是描寫男女在情慾焚身中的心理變化,以及奇正互變、虛實相生的武打藝術,均獨步一時。而其早年首創以精神、氣勢克敵制勝的武學原理,已近乎“道”——與金庸、古龍一脈相承的“無劍勝有劍”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而猶有過之。同輩名家受其影響、啟迪者頗多,如古龍、上官鼎、易容、蕭瑟等皆是。

可惜司馬翎未能持盈保泰;其創作後期雖有《劍海鷹揚》這部超卓巨著為武俠小說大放異彩,但此後即逐漸走下坡——除《人在江湖》(一九七五年)尚可一看外,其晚年改以“天心月”筆名所撰《強人》系列作品,業已欲振乏力,江郎才盡了。

紅花尚需綠葉扶,當時諸綠葉代表作有臥龍生《飛燕驚龍》、諸葛青雲《紫電青霜》、司馬翎《劍氣千幻錄》、獨抱樓主《璧玉弓》 、曹若冰《玉扇神劍》、蕭逸《七禽掌》、雲中岳《古劍殲情記》、丁劍霞《神簫劍客傳》、柳殘陽《玉面修羅》、獨孤紅《雍幹飛龍傳》;還有“鬼派”——書名、內容非鬼即魔,且嗜血嗜殺,動輒就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代表者有陳青雲《血魔劫》、田歌《血河魔燈》等。尚可一觀。其他幾百人不提也罷,大多都是看了開頭就能猜到結尾的故事,如何能吸引讀者掏出大把的銀子。

真正讓台灣武俠走向世界華人圈的人是古龍。一個可以在台灣武俠小說界大書特書的名字。是台灣武俠小說界唯一可以與金、梁比肩的人。

古龍與60年代初期開始寫武俠小說,但業績平平,其間為名家(如臥龍生、諸葛青雲)代筆,卻幾可亂真,足見本身確具潛力。在64年完成早期代表作《浣花洗劍錄》後,讓人耳目一新。但風格尚未形成,為引起太多波瀾。在65-67年間古龍完成了他創作中期的重要作品《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名著,開始走紅。特別是67年所撰的《鐵血傳奇》(即我們常說的《俠盜楚留香》或香帥傳奇),內雜武俠、文藝、及現代心理分析,特別是西方推理小說的架構。讀之如讀東方版的福爾摩斯探案。後來古龍坦言其深受西方和日本推理小說的影響。

由此起,古龍武俠小說即脫胎換骨,邁入了新派武俠小說的殿堂。但古龍之變並非到此為止,而是一路狂奔,讓人目不暇接後,恍然猛醒。原來武俠小說可以這樣寫,也可以這樣看。其後他陸續完成《多情劍客無情劍》(即小李飛刀)、《鐵膽大俠魂》二部曲,堪稱神完氣足,兼有傳統與現代“矛盾統一”之美。

70年代初開始,古龍受寫《蕭十一郎》(由於是先有劇本、後來才有小說)的啟發,減少廢話和不必要的描述。加強肢體語言和場景烘托。從此古龍的變成了一種似詩、類俳句、非散文的怪異文體。可能古大俠覺得此種方式最能表達他的思想,同時又能最大化的掙到稿費。如《流星•蝴蝶•劍》、《歡樂英雄》、《陸小鳳》系列、《七種武器》系列(僅有六種)以及《邊城浪子》、《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等,無一不是用電影分鏡、換景的手法來寫小說。

這種簡單直接、動漫化的妄舉,對於中國文字是一種傷害。但儘管如此,在一九六五至七五年間的古龍小說卻“一枝獨秀”,正如他所描寫:“他是一個死人,一個絕對的死人。死人是不會說話的,會說話的絕對不是死人。”簡單直接殺了別人,也殺死自己。以至於他成為同輩名家及新進作者模仿的對象。但同時他也害死了這些沒有他那般天縱其才的跟風作家。

火紅了十年後,古龍75年以後的作品每況愈下,也許是被稱為每部作品後都有一個現實中的女主人公和無數瓶xo消耗了他太多的激情。在看過《護花鈴》等他的半部作品後,深深地理解在後期他江郎才儘後酗酒的痛苦。從一個構思或幾千字的開頭就可以換來巨額的金錢和合同,到後期讀者逐漸冷落、出版商追稿時的無情。英年早逝也許是他自己最渴望的結局。 85年古龍在肝硬化的劇痛中走完了他絢爛的一生。
窮達皆由命,何勞發歎聲。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016

主題

1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全真教教主

積分
100

「痴線佬」勳章「能言善辯」勳章「友誼大使」勳章百萬富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超級元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論譠元老勳章

 樓主| 發表於 2009-9-27 21:48:54 | 顯示全部樓層
70年代中後期至80年代,只有溫瑞安勉強接過了古龍的槍,不,應該是筆。一九七○年他以”溫涼玉”筆名在香港《武俠春秋》發表處女作《追殺》(為“四大名捕”故事之一),時年僅十六歲;雖然文字技巧很幼稚,但想像豐富,已見潛力。

其早期作品頗受古龍影響,如《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均可見古的痕跡。自一九八二年推出《布衣神相》起,又加上了若干還珠小說的奇妙素材,故神魔虛幻色彩甚濃;而《碎夢刀》、及《俠少》、《殺楚》等書,更有許多“詩歌化”的語言文字,耐人尋味。

但由一九八七年開始,溫瑞安卻以“現代派”自居。如《殺了你,好嗎? 》、《請•請請•請請請》、《力拔山河氣蓋世•牛肉麵》、《敬請造反一次》、《沒有說過壞話的可以不看》等等中短篇,最近有一部《乳房》更是不知所云。且內容橫七豎八排列,以示其“現代”,以此突出視覺效果。

正如他在書中後記中說:“武俠小說必須突變!……成與敗,得與失,我不管,但這樣寫法使我覺得很好玩。”於是中國文字之美,就在溫瑞安的“突變”下,被割裂得支離破碎;而“新派”武俠小說,也在他的“好玩”下,被徹底“異化”掉了。據說他本人也異化了,目前在某精神病醫院療養。

從此武俠小說的創作進入低潮,直到90年代初期,香港的黃易從《大劍師》開始創作武俠小說,或者說科幻小說,其間有明顯的田中芳樹的痕跡。到《尋秦記》才真正形成自己的風格,從而開創了玄幻武俠小說時代。影響了大批的武俠小說作者,開始轉入玄幻武俠的創作。而黃又變,反而回到正統武俠的路子或者說“異俠”更妥當。其後陸續推出的《破碎虛空》、《翻雲覆雨》均引起強烈反響。 《大唐雙龍傳》更是因為互聯網而廣為傳播,讓黃易的名字傳遍華人社會。目前國內多家網站正在連載其新作《邊荒傳說》。

黃易深受司馬翎的影響,首重氣勢,如果說早期,梁、金的作品中,成人後大多數人的武功已成定勢,丘處機奈何不了梅超風,那他永遠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只能打成平手。一場華山論劍後,敵我雙方的爭鬥就變成算術題般簡單了。我的排名高手和小弟多,你就等著挨扁吧!人的潛力一無所知,而中華武術重視精氣神的完美結合。當黃易在其中加入了時間、體力、精神狀態等元素。大大提高了武俠小說可信度。

2000年後出現大批網絡作家從事武俠創作,是好事也是壞事,好是大大豐富和繁榮了讀者的可看種類和數量。但由於網絡小說多數是連載,必須按時交稿,以及網絡作家的不可見和隨意性,導致大量太監作品出現。另有部分作家因為網站倒閉等原因導致作品連載出現中斷。短短的幾年時間,武俠小說的發展非常迅速,在大陸和港台嶄露頭角的年輕作家很多,具備與梁、金、古、黃比肩潛力的也就僅僅幾位。
最有可能首推泥人,以一部《江山如此多嬌》足以奠定其在現代新派武俠小說界的地位,文字流暢,情節飽滿,非常有張力。書中人物眾多,但毫不凌亂。作者明史功底很深,同時藉古諷今,在歷史和現實間游刃有餘。如果說缺點的話,就是有不少情色描寫,降低了小說的品質。難以在大陸實體書市場立足。其實《江山》在後期情色部分越來越談。這個轉型與黃易非常類似。大膽預言:泥人病好後將是另一個金庸。

其他如老豬的《紫川》(軍事歷史小說),真髓的《真髓》也非常不錯。具有潛力。其他很多作家也不錯,但很多人都走上了玄幻之路,不再是在人力的範圍內進行的鬥爭。那應該劃入另一個討論的課題。
總而言之,90年代後期互聯網的普及,迎來了武俠小說的又一個春天。期待著新的一代宗師的誕生。
窮達皆由命,何勞發歎聲。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1-20 01: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