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09-9-11 13:04:06
|
顯示全部樓層
(5) 走向大一統的民族融合
戰國時期的民族融合,也為秦、漢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創造了條件。經過春秋、戰國、秦、漢,華夏族與兄弟民族不斷融合,逐漸形成了今天中華民族為主體──漢族。
戰國是華夏族經由與兄弟民族的交融而向漢族演化的一個重要時期。
「華夏」亦稱「諸夏」,傳說出自黃帝,意思是居住在中原地區的中國之人,與「蠻夷」對稱。在夏商二代,夏族、商族的發展與融合,形成了華夏族的雛形。西周實行分封制,鞏固了對中原地區的統治,又經過周公、成王的東征和昭王的南征、穆王的西征,加速了周族與其他一些民族的融合,遂正式形成了華夏族。
周平王東遷後,華夏族的中心地區轉移到黃河中游。當時戎、狄族對華夏族各國不斷進攻騷擾,華夏各國同戎、狄族進行了長期的戰鬥。這些戰爭既有破壞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的負面作用,但也產生了客觀上促進各民族融合的積極效應。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間的兼併戰爭,也同樣起到了民族融合的催化作用。經過春秋戰國時期各民族和列國間的戰爭與交往,我們看到:
燕國勢力擴展到遼河流域,促進了東胡族與華夏的交融;齊國強盛,掃滅了境內的少數民族;秦國則不僅由原先「雜戎、狄之俗」而逐漸實現了「華夏化」,還收復了渭水流域的許多地區,又兼併巴、蜀,擴大了華夏民族的範圍;在蠻夷之地的吳國,貴族開始承認自己是「周之冑裔(後代)」,曾被中原列國視為「蠻夷」的楚國,也完成了自身的「華夏化」,並且融合了南方的苗、彝,又統一了越國(越國已滅吳國),甚至將勢力深入到了兩廣和雲貴地區;韓、趙、魏兼併了包括中山國(白狄族)在內的許多部族、小國……
在上述廣闊的區域內,各族間的差異逐漸縮小,乃至消失。
從春秋至戰國,華夏族對周邊少數民族的政策,經歷了一個由「尊王攘夷」到「用夏變夷」的變化。春秋時,以齊、晉為首的華夏族各國在「尊王攘夷」的口號下,與周邊的戎、狄、蠻、夷作戰鬥,這使華夏族的旗幟更加鮮明。但「尊王攘夷」是在華夏族受到了「四夷」的侵擾,一度面臨亡族的危急情況下提出的口號。當時有人曾驚呼:「夷狄嚴重地侵害中國,南邊的夷人與北邊的狄人相呼應,中國受到夾攻,命運險若一根線一樣維持着。」(見《春秋.公羊傳》)在這種情況下,齊桓公救助邢、衛、鄭、蔡的行動被譽為「救中國」的「王者之事」。對輔佐齊桓公的管仲,孔子曾給予高度讚揚,說:「如果沒有管仲,我就要披着頭髮,禮襟向左,着夷狄的服飾了。」(見《論語.實問》)
「尊王攘夷」的口號,排斥夷族,明確華夏族與夷族之間的界限,這顯然不利於民族融合。進入戰國後,華夏族不僅扭轉了「危絕若線」的境地,而且勢力範圍大大拓展,力量遠勝於夷狄。在這種情況下,華夏族文化以其相對的文明,吸引和改變着周邊的文化,這就是所謂「用夏變夷」。「用夏變夷」使夷、夏間的民族意識趨於模糊,民族情感趨向和諧,民族壁壘趨向瓦解。
在「用夏變夷」的同時,華夏文化也在不斷吸收、融會周邊文化精華於自己的體系內。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趙武靈王(公元前325年)是趙國的第六個國王。在他執政期間,趙國採取兩項重大措施,一是獎勵耕戰,二是改革軍制。「胡服騎射」就是其軍事制度上所做的改革,但它產生的影響,卻遠遠超越原來的範圍。
趙國的北面,生活着游牧的胡人部落。他們雖沒有與趙國發生大的衝突,但小的騷擾仍不斷發生。胡人作戰時,身穿短衣,騎在馬上,動作靈巧,往來如飛,一邊急馳,一邊還能射箭,戰鬥力很強。趙國的軍隊雖然武器比胡人優越,但大多數是步兵和車兵混合編制的隊伍;而且戰士穿的是長袍大褂,袖子長,腰肥,領口寬,下擺大,再披上盔甲,十分笨重,不利於靈活作戰。
因此,趙武靈王決定向胡人學習,學習他們騎馬射箭,建立騎兵。但要學騎射,必先改革趙國的服裝,採用胡人的短衣、長褲。公元前307年春季的一天,趙武靈王為這件事召見大臣肥義,商量說:「這事恐怕會引來許多人的議論和反對,你看怎辦呢?」
肥義回答說:「做事如果顧慮太多,就不可能成功;實行一項措施,如果有疑慮,也就辦不成。自古以來,風俗習慣不是不能改變的。從前舜的時候,有個落後的部族叫苗,舞跳得很好,舜就向他們學跳舞;禹也向這個部族學習過跳舞。所以大王不要有什麼顧慮,就下定決心學『胡服騎射』吧!」
這堅定了趙武靈王的決心,但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計劃遭到了以他叔叔公子成為首的王族中某些人的竭力反對。他們說:「中原是文明人所住的地方,萬物齊備,又有聖賢的遺教,施行的是仁義,用的是詩書禮樂,技術也發達。本是蠻夷學習的榜樣,現在卻要丟掉這些去搞什麼胡服騎射,這是改變古代聖賢的教導,更換古代的章法,是萬萬行不得的。」
趙武靈王說:「衣服應該方便於穿着,禮制應該方便於做事。如果環境不同了,就應該採取相應的辦法,而不能死守中原地區已經不適用的習俗和制度。」
經過一天的辯論,趙武靈王終於使公子成同意胡服,並表示願意帶頭實行。可是王族公子趙文、趙造、趙俊等人和一些大臣仍然反對說:「衣服習俗,古之禮法。變更古法,是一種罪過。」
趙武靈王說:「古今不同俗,有什麼古法?帝王都不是承襲的,又有什麼禮非遵循不可?夏商周三代都是根據時代的不同而制定法規,根據不同的事情而制定禮儀。禮制、法令都是因地制宜的;衣服、器械只要方便使用,就不必死守古代的那一套。」
趙文等人感到無理由再反對,也同意改穿胡服。於是,趙武靈王下令全國改穿胡服。由於穿着胡服給日常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因此很快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對於個別遲遲不肯穿着胡服的人,趙武靈王就給予嚴厲的警告,嚇得他們只得接受改革。
從胡服騎射的第二年起,趙國的國力就逐漸強大起來。公元前306年,趙國攻取北方上千里的土地。公元前305年,又大舉進攻中山國,中山國在遭到慘敗後,獻出四邑求和。公元前300年,趙軍又攻佔了中山國大片土地。到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讓位給兒子趙惠文王時,趙國已是戰國「七雄」之一了。
趙武靈王向胡人學習,借鑒來的短衣、長褲,以後就變成了民族服務形式的一部分,並沿用了兩千多年。他組建的騎兵,推動了中原地區國家騎兵兵種的發展。
「胡服騎射」的事例昭示我們:一個民族,一種文化,必須不斷地從外部世界汲取營養,方能持續地發展,永葆旺盛的生機。正是借助於這種開放的、兼容並蓄的機制,華夏族和華夏文化才得以發展壯大為漢民族、漢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