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芝加哥出生的普里沃斯特(Robert Prevost)當選為天主教新一任教宗,取名為良十四世(Pope Leo XIV),成為史上首位由美國出生的教宗。他在 133 位樞機舉行的秘密會議中僅經 4 輪投票即獲選,接替復活節星期一離世的方濟各教宗。現年 69 歲的良十四世將以羅馬主教身分,領導全球約 11.4 億名信徒。雖然出身美國,他在社交媒體過往的發言顯示,其立場與前任教宗方濟各相近,亦曾公開批評特朗普政府的政策。
1)首位美國籍教宗
新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原名普里沃斯特(Robert Prevost),1955 年出生於美國芝加哥,是天主教會歷史上首位由美國出生的樞機當選的教宗。他於年少時加入聖奧斯定會,並在賓夕法尼亞州一所天主教大學完成數理學位。由於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的政治影響力,樞機團歷來對選出美國人為教宗持謹慎態度,但此次教宗選舉中,有 9 位美國樞機參與會議。美國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表示美國期待與聖座深化合作,並強調這是美國與教廷關係的重要時刻。
2)曾公開批評特朗普與萬斯
儘管成為首位美國籍教宗,良十四世過往曾對特朗普政府表達批評。他的社交媒體帳戶曾轉發一篇標題為「JD Vance is wrong: Jesus doesn't ask us to rank our love for others」的文章,並在特朗普與薩爾瓦多總統布格磊(Nayib Bukele)會晤時,轉載一則質疑人道關懷的貼文:「你看不到痛苦嗎?你的良知沒有被觸動嗎?」。早於 2015 年,當特朗普首次角逐總統時,他亦曾分享一篇由紐約總主教杜蘭(Timothy Dolan)撰寫的專欄,批評特朗普的反移民言論。雖然特朗普發文祝賀他當選,稱這是「美國的榮譽」,但部分親特朗普的支持者則抨擊他為「覺醒教宗」。
3)與秘魯關係深厚
教宗良十四世雖在美國出生,卻與秘魯淵源甚深。他於 1988 年移居秘魯,在當地與聖奧斯定會合作工作達 10 年,後來返回美國。2014 年他獲方濟各任命負責秘魯奇克拉約教區,並最終升任總主教。2015 年他更取得秘魯國籍。在聖伯多祿廣場首次發表演說時,他以西班牙語回憶自己在秘魯的歲月,展現他對秘魯的深厚情感。這亦令他成為繼方濟各之後,第二位擁有南美洲國籍的教宗。
4)教宗名號反映進步取向
良十四世選用「良」作為教宗名號,被視為其延續改革立場的象徵。評論指出,這一名字讓人聯想到良十三世(Leo XIII),他於 1891 年發表具歷史意義的通諭《新事通諭》(Rerum Novarum),提倡工人權益、公平工資及結社自由。良十四世亦曾參與教宗方濟各的重大改革,包括首次讓女性參與主教提名的決策投票。宗教學者認為,良十四世或會在社會議題上展現強烈關注,延續「人民教宗」的方向,成為「工人教宗」。
5) 或成任期最長教宗之一
現年 69 歲的教宗良十四世,較前任教宗方濟各(76 歲)及本篤十六世(78 歲)當選時為年輕,或意味他有望長時間領導教會。過去的若望保祿二世於 58 歲當選,曾任教宗長達 27 年。外界曾推測良十四世的年齡或會成為他當選的一大變數,因為較長的任期會令單一教宗對教會未來產生深遠影響。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