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區人大代表陳帆、黃錦良、陳曉峰、黃冰芬在北京接受本報訪問,談到有關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要求港澳「改善民生」。陳帆期望推動持有香港車牌的駕駛者能在港免試申領內地駕駛執照;被問到年滿60歲的長者可免費搭乘深圳地鐵,香港該如何「追上」深圳時,他表示在深圳的非本地居民同樣能享受福利「個開心緊係超乎期望啦」,但強調兩地生活、薪酬水平不一,不能直接比較。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港澳部分首次提到「深化國際交往合作」,黃錦良建議應加強數字教育合作,透過研發數字平台、網上教材,同時利用香港地位推動國際宣傳;黃冰芬認為香港與國際的合作不能流於「吹水」,未來的文化交流、項目合作都要有實際成果,例如帶來經濟效益等;陳曉峰建議推廣「碳通權」,促進碳權交易。
冀本地車主免試申內地駕照
曾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的陳帆提到,大灣區整個構想基於「一小時生活圈」,在交通、物流及人員來往必須暢通。他指出現時很多港人申請「港車北上」的牌照,期望推動持有香港車牌的駕駛者能在香港免試申領內地駕駛執照的工作,「因為我自己當年都係要去內地影相、辦手續,視力睇得清唔清楚、度埋高咁樣,都用咗大半天時間。」
港府正研究徵收私家車邊境建設費,但被質疑不符合與大灣區融合的原則,陳帆稱留意到社會有不同聲音,而政府只是初步建議,相信隨後會分析及適當處理。
《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港澳要「改善民生」,惟近來香港多項民生福利「縮水」,包括學生津貼2500元和長者2元乘車優惠。身兼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的黃錦良提到,香港目前面對財赤問題,「市民都要一齊共渡難關」,相信政府會聆聽意見,明白「由有到無」的失望心情,但最重要是懂得取捨,就算要「交數」亦不可「傷到教育本身嗰個質素」,影響學校日常運作。
對於內地的福利比香港「行得更前」,例如長者在深圳可免費乘車,陳帆認為,在「一國兩制」下,香港與內地可以互相切磋、精益求精,但無謂互相比較,加上內地與香港的生活水平、薪酬水平有差異;「我哋會好欣賞(深圳)」,然而如將香港與內地作對比始終「唔對稱」。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